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探讨论文

2022-05-01

[摘要]试图通过对传统教学的评价观念在教育者的心理、思想意识以及评价习惯上的积淀做一番透视与分析,旨在提高教育者的现代教育科学的观念,探讨并建立高校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探讨论文 篇1:

体育课程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开展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高校常态化体育课程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现状,指出在学生体能与技能学习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强调课内外一体教学,注重课程系统性的设置与实施,辩证地看待体能与技能教学实现协同发展;适当采取“强制体育”,构建学校体育氛围,扭转应试体育顽固思想,关注全体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评价,注重组织管理与实施,实现体能与技能教学“1+1大于2”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能教学;技能教学

高校体育始终在发展体能和技能上争议不断,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以发展技术技能为主的“三基”作为指导思想,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体育课“三自主”,如今体育强国、全民健身、足球振兴、健康中国等一系列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高校体育工作成为举足轻重的一环。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普遍以专项技能教学为主,在提高身体素质基础上以发展终身体育作为宏观目标,以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为载体开展体育工作。在高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下,体育课程实现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选择的角色转变,呈现教学目标多元、形式丰富、针对性强的体能与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

一、高校体育课程技能培养现状

(一)项目多样化对课程模式设计提出要求

从强调“三基”忽视学生自主性和针对性,到“三自主”提出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内容、时间、教师的教学模式,如今高校体育教学开设丰富的体育项目选修课以满足学生需要,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爬树课、游泳课、减肥班,厦门大学的潜水课、极限飞盘课,浙江大学的皮划艇课等,这些高校开设各种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一度引起网络热议。这类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各大高校也乐于开展此类新奇受欢迎的体育课,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建设,增加曝光率提高学校知名度。在项目多样化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后,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不仅限于技能传授,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精神需求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同时,不同项目对应不同的课程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顺序、课时安排和考核要求等。如此趋势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无法直接代入,这对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与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仅依靠一周两节课和持续一两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加上高校普遍存在的课内技能学习与课外练习巩固衔接不足,无法实现学生技能系统性的练习与提高。部分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项目课程,其教学效果只能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体育课程实施下的锻炼效果和育人价值未得到有效实现。

课程设置需重视教育系统性,遵循科学性,强调实用性和社会性。开设不同运动项目课程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應用、教学模式,在课外开展余暇体育、竞技体育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多样性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意向与需求,课内外学生的自主学练情况受学校软件与硬件设施影响很大,高校要基于现实情况开设内容合理、组织教法有新意、运动负荷科学的课程模式。有学者提出以专项等级评价为学习目标的“公共体育专业化”课程模式,学校体育考级作为目标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为考级追求,且不同项目技能的评定方法与标准不同,以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作为抓手无法脱离规则认知、战术配合、体能运用等。相应的考核方式要尽量客观,专项竞赛是最直接准确的评定方法,部分普及性项目已经在校园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竞赛经验,然而为高校众多运动项目的课程开设都搭建竞赛平台的可行性不高。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技能教学为主的其他高校体育工作开展需要考虑的。

(二)课程设置回归本位,重视课内外衔接

怕累、缺乏运动兴趣和没养成锻炼习惯是阻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1],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选课时除感兴趣之外偏向选择轻松不累容易拿高分的课程的学生不在少数。更多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逐渐迎合学生喜好,课程设置看似愈加丰富,“三无七不”体育课越来越多,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却在部分高校逐渐消失。没有了跑、跳、投,耐力、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基本训练,其他项目锻炼内容价值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课程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技术的同时,掌握学习技术的能力、激发并保持对运动的热爱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发展在毕业后促进群众体育的深入普及,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要普及不同身体素养、不同运动基础的全体学生。提高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需要进行锻炼行为的重复,课程以技能教学为主,体能与技能的关系不分先后,通常在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同时,在学与练的健身过程中发展身体素质。在培养学习兴趣中学习技能,在练习中巩固提高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高校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时间集中在一学期一周两节体育课内,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课程安排紧凑,有限的课外时间被各类社团集体活动占据。2019年调查仅约6.01%的大学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课外没有有效的组织安排与指导,学生自发进行练习与巩固技能存在一定困难。仅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没有在运动锻炼上付出时间与努力,感受身心的满足,在赛场上体验合作、竞争、成败,无法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

二、高校体育课程学生体能锻炼现状

(一)应试体育思想积重难返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政策文件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体能发展主要依靠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仅次于语数,从小学到大学至少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现实却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已转移至高校,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抽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大学生体质不及格率约30%远超中小学。大学阶段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要上体育必修课,另外一般高校体育课成绩与升学、评奖评优相关,学生在功利驱使下会积极投身运动。到了大三、大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测试的约束,学生锻炼积极性大大下降。高考应试下学生体育锻炼减少、体质下降带来的压力是高校体育需要面对的,学生体育基础薄弱,高中前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甚至没有锻炼意识,这意味着大学体育工作要承担学生体能与技能从零开始的双重压力。十几年考试主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惯性认为学校体育首先是应付考试,体育课结束后便很少再花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应试体育建立起的短期体育效果无法保障持久的体质健康,这与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相违背。应试下的体育运动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但事实证明无法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问题。《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要求体测成绩不足50分按结业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几所学校能真正执行,而面对中考体育、大学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带来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短暂辉煌后进一步恶化的“前车之鉴”,学校体育工作者更需要反思如何真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意识,主动走向操场。

(二)高年级大学生成为体质下降“重灾区”

大一、大二年级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存在,且每年的体质测试都是促使大学生锻炼的直接原因之一。体质测试成绩在考核评价中占较大比重,测试前一两个月开始“临阵磨枪”的学生不在少数。除此之外学校运动会、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活动也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力,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条件减少且没有运动氛围,参与锻炼意向与运动频率出现断崖式下降。即使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选课人数和上课热情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大学生群体普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生活习惯加剧体质下降。在大学生体育一线体质测试中大一、大二年级引体向上不及格率达70~80%,长跑不及格率10%~20%;大三、大四年级引体向上不及格率在90%以上,长跑不及格率升至30%~40%;另外在BMI身体指数、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项目的体测成绩及格率都出现一定下降。

(三)直面难题,部分高校“强制”加“应试”开拓新思路

有调查显示,认为体育运动重要的大学生高达92.97%,他们主要运动场景集中在体育课,其次超半数的大学生会自发进行日常运动[2]。这对于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积极的信号,绝大部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需求,满足学生需求、提供充足的设施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锻炼。清华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的“四点半强制锻炼”,到如今发展成为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新生游泳测试、毕业长跑等活动。体育是清华大学百年来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其中离不开强制锻炼。还有很多高校同样采取强制体育:从1916年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提出并实行的“强迫体育”,浙江大学采取体育课评分标准包含学生每学期跑步总里程达到要求即可得满分的激励政策,北京大学等高校要求学生必修游泳课等。以清华大学为例,“强制体育”已实施数十年,“无体育不清华”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男、女生1000米跑测试比其他高校平均成绩分别快32秒和23秒,其他项目清华学生同样优于北京其他高校。这一事实证明,“强制体育”不仅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也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自立[3]。

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成功经验证明解决高校政策落实难离不开强制体育,立足《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学生体育锻炼提出要求,更在于严格执行。带动学生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制度强制,建立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需要文化与环境的强制。这些学校的“强制体育”与以往的“应试体育”不同,改变应试体育的硬伤需要自我体育的觉醒,以“终身体育”为宏观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抛弃对应试体育的惯性认识,让体育回归自我需要。“强制体育”从体质健康与自我促进的内部需求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各类体育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尊重自主权,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实现“我的运动我做主”。

三、学校体育课程下体能与技能的辩证分析

在国家政策利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大高校积极求变致力于体育课程发展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让我们看到学校体育发展的光明前景。高校體育如今普遍认同以技能教学为载体培养运动兴趣促进终身体育,却也避免不了当下体质测试对体能要求的现实需要,忽略了技能与体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同步,学生暂时学会了一项运动技能却没有养成正确的体育观,不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实现体育育人价值。

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双核心,在课程设计中对两者关系的正确把握与处理需要理性分析。从辩证关系上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是体育教育基本目标,常态化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上采用技能学习的多种形式,科学处理在体育课程中体能与技能的关系需要通过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识与把握体能与技能内、外在必然联系。技能的学习与提高离不开体能支撑,体能通过一种或多种技能为形式展现。学校体育发展重体能轻技能无法实现体育育人价值的可持续发展,而一时的应试体育也非长久之计;技能形式满足体能发展需要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一味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则舍本逐末,无法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矛盾决定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技能丰富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两者作用不同。

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体能发展,在提高体能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德育功能是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能发展离不开技能形式的表现,技能水平发展受体能制约,对应体能的一种或多种方面。学生体能的发展是综合发展,在技能形式表现的基础上仍要促进体能其他方面的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常态化教学既要注重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也要兼顾技能学习与课外锻炼对体能的提高与德育价值的实现。技能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个体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独立与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技能,课外体育练习与竞赛活动是学生培养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个性发展的主阵地,满足学生在人际交流上的需要,增强群体意识。体能与技能发展并重,体育课程重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真正热爱体育,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在体育文化氛围中形成积极阳光、体魄强健的审美取向。高校若仅试图通过丰富项目技能教学抓住学生眼球无异于扬汤止沸,体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强身与强心,提高综合素质是根本目标,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学生通过长期坚持运动,在锻炼过程中认识自我、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实现体育的德育功能。大学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全民健身的中坚力量,以后为人父母也将促使新一代青少年儿童投身体育锻炼,因此高校体育的延伸价值意义重大。

四、高校体育课程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发展方向

1.目前高校体育普遍实行以技能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课程,课程模式呈现重技能轻体能的现象,体育工作实施效果不明显,学校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学生技能与体能的同步与课内外练习的衔接,重视学生反馈与数据分析,理性看待与反思,逐步建立科学的课内外一体的体育教学体系并加强管理严格实施。

2.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上开设课程教学,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统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体育文化氛围,重视各个学段学生的运动需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适当的强制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扭转体育应试惯性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主锻炼习惯。

3.学校体育不是对事物现象与行为的简化描述,是基于人的多样性对更多可能性的挖掘,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需站在教育的宏观角度看待体育,“终身体育”发展视角下的体育价值就存在于技能与体能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体育工作者应重视高校体育出现的普遍问题,学习部分高校的成功经验,实现体育功能包含体能与技能且超乎两者之上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J].体育与科学,2002,23(03):72-74.

[2]林华维.清华教授:强制体育 有助培养好习惯[N].新华日报,2018-04-18(15).

[3]毕若旭,罗希.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很重要[N].中国青年报,2021-05-31.

作者:赵是森

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探讨论文 篇2:

探索高校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

[摘要]试图通过对传统教学的评价观念在教育者的心理、思想意识以及评价习惯上的积淀做一番透视与分析,旨在提高教育者的现代教育科学的观念,探讨并建立高校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偏重于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以便最优化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试图通过教学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原则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层面多级的系统,学习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发展。要构建全面的、恰切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及其标准,就必须了解、研究教学评价的发展及原则。

(一)教学评价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上看,教学评价的发展与改革,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近代的教育评价是在18世纪前,从西方国家的改革考试方式开始的,从主观性很大的、单一的口试方式发展到笔试,这个发展过程提高了当时的教学评价效率,向考试的客观性迈进了一大步。但难以考察出学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水平。到了20世纪初,随着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展,各种评价标准被编制出来,使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量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这种教育测量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兴趣、情感、价值观等都难以测定,仍存在着评价不全面性的问题。现代教育评价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评价理论要求发展每个人的能力及能力倾向,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的教育评价。评价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形成了教育的立体评价和全方位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教育评价发展的回顾,不难看出,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选择与调试、评价指标的规范都无不镂刻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水平的烙印。同时,评价的原则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健全,而且,其角色和作用对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原则是对评价者本身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水平,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是一种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评价方法的集合,所以,必须遵循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原则。(1)“两点论”原则。坚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做出正确的评价、教育者应该看到被评价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2)发展性原则。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为指导,适宜的教育,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3)评价要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的运动,增强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均衡的评价水准,这种倾向性,难以激发评价对象对更高层次目标追求的愿望。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准的评价对象,进行恰切的指导与诊断性的评价,并引导评价对象认识自己的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热情。

2.全面性原则。对评价对象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查,抓住全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恰当的综合的判定。

3.统一性原则。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原则是有层次性的。学科、年级、年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在标准确定后,必须坚持统一性,特别在统一的评价对象群中,必须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评价对象的水平。随意降低和改变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三)教学评价的特点

通过对教学评价的发展的回顾及其原则的了解不难发现,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的特点。(1)历史性。教学评价方法的研制,无论从近代教育中,简单的、片面的评价方法,还是到现代教育中,较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方式,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制约性的特点,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2)动态性。教学评价的研制方法随着历史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任何追求一种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观念的行为,都会导致评价方法的僵化、片面。因而,在研制评价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发展性的观点,明确其当代的依据,构建新的、恰切的内涵。(3)复合性。教学评价的复合性特点,体现其目标的多级性。全方位的评价结构、方法和标准,目的在于构建一个适合时代发展的评价方案。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技能活动形成了多方位的、复合性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任何一项的遗漏、疏失都会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4)系统性。研究教学评价的方法具有各项程序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运用问的相互关联的特点,并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因此,教学评价的结构设计只有形成结构严密、方法得当、有序性的有机整体时,评价才能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指导。

从以上对教学评价的研究结果上看,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教育者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和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观念。

二、学生学习评价与考核的改革思路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教育的全新思想。在体育教育中,它是一个核心问题并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时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实现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更加完善。

2.体育教材的改革是改进学生学习评价的基础。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时代需要有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因此,在整体教学改革中,加强教材改革的步伐,实现学生体育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应把以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能力为主的思想观念,向健康素质为主转移。减少或取消与学生健康没有特殊关系的教材,增加与健康素质密切相关的教材,如促进心肺功能的健美操等等,从教材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选修比重,扩展考核的内容,是应及时解决的问题。

3.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体育的考核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选择的空间。一概而论的绝对评价标准,对待学生有失公正。因此,应尽量多地设置考核项目为学生选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价值,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造成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当运动员,而是以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因此,提高学习过程评价的比重,进行对学习过程及综合表现的评价,是在评价工作中必须加强的。

4.充分利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它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评价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的。过去往往以单纯的体育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方式很少采用:绝对性评价方法贯穿学生考试的始终,而相对性评价几乎没人采用。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技能与情感能力评价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实践证明,体育课程实行综合的评定内容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反映出学生综合发展的水平,才能体现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三、结语

高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研究是一场教育变革的工程。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不断的学习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时代要求,坚持发展的观点,更新观念、创新评价新体系。

作者:熊焰 杨智勇

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探讨论文 篇3: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课兴趣班教学探讨研究

摘 要 在高中的体育课堂上,出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女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这也说明了这部分同学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不太感兴趣。这部分同学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对于他们的参与体育活动是不利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探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兴趣班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生 体育教学 兴趣班

新课标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时代的体育课堂是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体育课堂的创新是势在必行,体育课堂兴趣班教学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体育课所表现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兴趣班教学授课模式是在新课标发展下提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一、新课标体育课堂与传统体育课堂对比

在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从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到下课总结。在这样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参与。在“填鸭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较差,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长久发展是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新课标的体育课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发展学生为主,教学为辅,把学生的健康发展摆在第一位,新课标的体育课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堂的学习应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更好发展学生的德智体。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在新课标体育课堂下,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到学生学,教师教。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创设新颖的教学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课兴趣班教学可行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体育兴趣就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体育时间最强有力的动力[1]。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的兴趣种类是多样的,由不同的性别,年龄,生理特点等影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从兴趣出发的,兴趣是学习的诱因,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有所追求。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由志趣到兴趣[2]。

在高中生的体育课教学中,生理特点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区分点。男生偏向喜欢篮球、足球等身体对抗性较大的项目。女生相对喜欢跳绳、踢毽子、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活动范围小,对抗性较小的项目。让学生选择运动项目上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相对较高。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兴趣班的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学生的上课过程中的求知欲更强,学习效果更好,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佳。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是激发兴趣的基础,在教学中选择好激发兴趣的时机和教学措施、教材和教学进度的选择和安排会影响兴趣以及做好讲解和示范,这些都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3]。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是不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反而会对新课标的实施产生反作用。目前,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放羊式”,从上课到下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限,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符合学校的教学宗旨,甚至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产生不良效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保障,从不同层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管,提高管理效率[4]。教学的目标是一样,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不同的手段方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体育课的兴趣班教学,相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有较大的差别。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体育课堂的上课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开设的兴趣班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新课标在时代发展下的要求。体育课堂实施兴趣班教学,打破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填鸭式”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真正掌握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学有所成,是新课标发展的大趋势。

(三)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课堂老师是主体,而新课标提出这种关系的转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一切都是老师在组织教学下实施完成,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标下师生关系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兴趣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认真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教师居高临下的课堂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兴趣班的教学,不同的老师具备不同的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兴趣班以及选择不同个性的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发展,课堂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师生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加快了学生掌握体育课的知识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选择兴趣班,同时对授课教师的喜爱,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质的提高。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是主导的地位,体育教师根据课的目标备课,对教材内容掌握熟练,是体育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体育教师的讲解技巧,示范动作,语言生动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不断涌现,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体育教育人才的储备。体育教师发挥自己的专项特长,以及教师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项技术以及教学能力都是实施兴趣班教学的保障。学生在专业的兴趣班教学下,可以找到个人兴趣。高中是进入大学前的一个阶段,是技能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兴趣班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某些运动的专业技能,进入大学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五)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是学生对体育情感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竞赛,了解自己在这项运动的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展现自己所学的才华,观看者对竞赛中出现的问题也会思考。兴趣班的教学,组织专项的竞赛更专业,竞赛过程激烈,学生通过这样的竞赛过程不断学习提高,在高中阶段,形成一定的竞技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技术,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体育课兴趣班的课程编排

学校的体育课都是按班级授课制,每个班的体育课上课时间不一样。兴趣班的教学可以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毽球等兴趣班。例如,在某个时间有5个班上体育课,学校安排5位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不同的兴趣班,让这5个班学生自由选择,相比原来单一的授课内容,上课过程学生学习氛围更好。兴趣班的上课环境,可以让学生与更多的其他班的学生接触,在教师身上找到个人兴趣。打破原有班级授课制的局限,让学生自主选择,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四、小结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兴趣班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课堂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体育课堂的改革是新课标发展的趋势。

兴趣班的教学实施,可以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发展学生体育项目的个人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

参考文献:

[1] 樊骥凯.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科学大众.2013(01).

[2] 徐海滨.篮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科技信息.2009(34).

[3] 孙庆祝.浅谈篮球普修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8(03).

[4] 张伟健.体育教育“四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02).

作者:钟应秋 梁丰锦

上一篇: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系统构建论文下一篇:物业管理企业信息交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