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计算机专业论文

2022-04-18

[摘要]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其教学模式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就更新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重点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教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教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1:

基于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国化运用的借鉴与启示

【摘要】本文从我国现行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特征和改革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亮点和特点,并从中揭示了值得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最为现实的工作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国化运用;借鉴与启示

Key words:Americ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teaching mode;Chinese using;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0.引言

眼下,我國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正快速向前推进。但由于发展过快,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显得相对滞后,与国外相比,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独立性、创造性、应用性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这对于高职高专学校而言,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经验来不断完善好自己的教学模式,创新好自己的教育方法,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意义格外深远。

1.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国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其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实践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影响,其主要任务是营造一种良好学习环境,以最适宜方式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发展。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为所有类型的学习者或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或理解的差异性)等因素都将决定教学模式多样性。而从另一角度看,学生智力、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也将导致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1]

2.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国化运用的借鉴

笔者通过对美国休斯顿社区学院系统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高专学校)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多年来从事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所得的启示,认为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对中国式高职教育有几点值得借鉴:[2]

2.1 注重丰富专业教学的内容

丰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注重教学资源、手段、实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多样性。如:在课堂教学中,处处彰显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师从不照本宣科,而是自备课件,提供实用性强的教学案例与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课堂演讲、专题讨论等等,通过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对此,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涉及课程领域的知识应用项目的设计、开发等主体研究与实践活动显得格外重要。如在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应用、应用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设计专题、设置Project等等,将为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方向

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的多样性是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应用性强、灵活多样的特点,应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以充分满足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和需求,努力做到把专业方向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使其择其所好、展其所长、行其所能,为学生提供灵活的专业个性发展选择机会与个人意向所指空间。比如,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每学期开设多达20种以上的各类计算机课程,以供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专业方向需求、在学生选课顾问指导下开展选课活动。

2.3 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

通过美国休斯顿社区学院系统的有关资料调研得知,美国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经常采用案例分析法实施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把书本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这在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更应如此。如,教师课堂讲授《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时,先应把数据库基本原理讲授给学生,然后,应以某个单位或公司的数据库案例为例子,从“需求分析——系统逻辑模型,可行性研究——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管理”分层给学生讲解,当一个数据库案例讲解结束之时,即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成功开发之时。经过这样的案例分析讲解,学生今后在开发数据库时,就不会不知从何处下手或一时束手无策。这种案例教学法与我国教育教学方法中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特点相仿,教师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对话的方式,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领会掌握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的方法。

2.4 着重培养学生专项能力

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多样性离不开当地企业的支持与协助。如,美国高职学校有部分教师是来自于当地企业的兼职教师,这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由于老师角色的变化,自身学习角色的也随之不断变化,他们今天虽然是学生,说不定明天随老师下企业,就会承担有关的项目开发任务。又如,学生上午在校学习专业理论,下午就有可能到网络公司实习并参与局域网构建,次日就可能接待顾客或接受任务独当一面去解决网络有关问题,这种角色的不断转换增加了学生自我锻炼与自我学习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计算机专业专项能力的提高,从而,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更进一步的增强了动手的能力。

2.5 建设学生在校团队环境

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模式的多样化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学校常常会以学生共同爱好的专项为依据形成一个个专项团队,使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起来,经常相互交流,以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在教学组织上,打破班级界限,让不同专项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组合成异质团体,这样有助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与提高,从而使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完成专题讨论、实践大型项目的设计等等。

2.6 方便学生适应职场需求就业

美国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另一亮点是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贴家长希望孩子多才多艺,紧贴学生毕业就业所需。美国高职教育在就业方面具有特别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高职教育学校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都能独立应对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各种挑战作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高职教育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校培养期间,校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职业导向与就业教育,而且还能适应职场的最新需求,快速地调整课程设计与安排。

3.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启示

3.1 努力克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方法单一性的集中表现是:一是因循知识的注入,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启迪;二是墨守课堂信息单向传递的成规,而忽视了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三是片面局限于授课教材的基本知识面,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動涉猎更广泛知识领域的引导。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造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单调乏味,甚至于让学生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借鉴美国式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宜采用“转换角色”与“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3.2 尽量开设更多的实用性课程

眼下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实用的理论,而属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课程又明显不足。众多高职高专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开设太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高职高专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取到多大作用,相反会使急需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受到挤压、安排得更少,类似这种教学体系内容设计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的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已经明显落伍,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才职业适用能力不强。基于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更应该顺应“计算机技术虽属于高科技技术,但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在实践中得以快速发展”的潮流。[4]

3.3 不断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生源学校和学习形式的不同,个体的学习心态及其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爱好、学习方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教学方法的强制,均不能全面的符合和极大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图形图像处理的课程非常喜欢,但却对程序设计的课程异常讨厌,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大锅饭”中往往逼着这些学生必须要从事程序设计的学习,并且要想方设法突破程序设计考试的难关。这样强迫性的学习难免不影响学习的效果。[5]

4.结束语

我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职业教育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分别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和接受知识的主体,分别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和内因。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才能使教与学的双方共同努力和提高,达到教与学辩证统一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02).

[2]马静,刘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化发展——探究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1(12).

[3]孔艳华.借鉴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0(01).

[4]蒋腾旭,查玉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12).

[5]付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8).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2-25-10);江西省教育考试招生“十二五”规划项目(1325);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3014);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JXGXDJKT.YB-201357);萍乡市2013年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汤松萍(1964—),男,江西萍乡人,大学本科,学士,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内容优化。

作者:汤松萍 丁新昶

职教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2:

关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其教学模式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就更新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重点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校办股份制企业

[作者简介]李体新(1975- ),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河北保定071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尽管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多,但毕业生人才的质量却远不尽如人意,高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

调查发现,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并且整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递增。同时,大量的计算机毕业生在找对口工作中四处碰壁,最终从事了其他的行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是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正说明我们当代的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企业存在大量岗位需求而大量毕业生闲置的尴尬,各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反思: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的毕业生欠缺的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软件行业有活干没人才的现象如何才能避免?

二、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尽管如此,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和发达国家相比,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社会生存能力的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许多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却显现不出优等生的优势,有的甚至很难适合这种转变。笔者从事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看似什么单位都可以去,但是却什么地方都去不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在用人单位看来,多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水平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这正说明我国当代的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太泛化,没有明确的定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了一大堆课程,但毕业时却无一技之长。那么,我们的高职计算机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如何让我们的毕业生满怀信心地走向职场?

国外各先进国家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型”实训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实训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实训模式等都是国际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借鉴国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开始走和社会上一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道路。由培训机构提供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且负责对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最后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途径。想法虽好,然而这样的合作办学往往是无果而终,或空有其名无有其实。究其原因,首先,虽然学校努力建立立足市场、合作办学的办学机制,但是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封闭的教育发展方式,这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渗透经营理念,更需要负责人具备企业家精神。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充满勃勃生机。其次,培训机构往往为了追求利润而虎头蛇尾,后期工作跟不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把关不严,降低了证书的含金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双方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考核,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三、关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面对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考虑: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更新我们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技能考核模式。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探寻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也不乏双赢的案例,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是大张旗鼓的开始而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要搞好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多方协作。在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高职教育,也不愿意接收我们的在校生上岗实习,根源在于它们得不到想要的利润。为此,国家应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公共的实训基地,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规范整个行业的运作方式,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在积极推行一种“双证书”的制度,高职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拿到毕业证,还可以拿到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由于利益驱使等各种原因,很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已是日渐缩减,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考取这类证书的兴趣。实际上,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证书,他们太需要国家、学校、教师给他们提供这样的一种途径,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否达到上岗要求的衡量标准。因此,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技能考核模式,来推动高职教育能有一个良好的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必须明确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企业追求的是低投入高产出,因此很多企业呼吁要实现快上手、零过度,没有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你成熟等你提高,无法快速上手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结果,无论你在学校时成绩单上是多么的光华夺目,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能力教育。学校和企业应有密切的互动,学校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学校往往是仍然传授着一些已经升级甚至被淘汰的知识,这也是导致我们许多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显现不出优等生的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并按市场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调整,同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的超前设置,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完善教学大纲,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接轨,首先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学计划要突出实践性教学。面对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应该确立多元课程整合观,以能力为中心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在进行专业教材的选择和修订上,应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整合行业资源,明确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教材的内容并能实时更新。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越来越发现市场上的教材大多数已远远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往往是转遍了书店却找不到适合学生用的教材。很多人认为高职与本科的差别只是层次上的差别,认为高职学生水平低,采取的办法是降低教学要求,反映在教材上,往往将本科教材拿来,略加修改,删繁就简,就成为所谓的高职教材。再有,目前流行的所谓“出书热”,市场上教材数量让人应接不暇,但仔细一翻发现大同小异,完全是各类书上的一个简单拼凑,并且作者多是纯理论工作者,缺少有实战经验的人员的参与,必然导致书的内容与实际行业岗位脱节。因此,我们呼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出台,来规范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的成功,与是否具有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需要我们的教师有较强的动手实战能力。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加强,诸多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扩大招生范围,拓展办学规模。但是实训师资力量并没有同步提升,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接触过实际项目,虽然理论功底深,但动手能力太差。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无法与企业接轨。软件的更新日新月异,稍不留神,计算机专业教师就有可能被先进的技术所淘汰。因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证双师型”人才,使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战经验的干将。高职院校可以把教师送到企业接受实际锻炼,也可以聘请企业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来院校授课,进而保持校企之间的沟通。

5.关于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既然企业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那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或者软件工作室,自己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校办股份制企业可以采用由国家扶持、学校出资、教师参股的方式,利用专业教师作为现有资源,创办计算机高职人才培养基地。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加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消除教师一贯形成的为了完成课时量而工作的惰性。学校给教师提供可以培养实践经验的机会,从而对教师的技能知识进行实时更新。教师从社会承揽项目,把整个项目的分析到实现引入课堂,对整个项目按模块进行分组,从学生中选拔优秀者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带领组员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通过真实项目培养学生“学中干”和“干中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学生的以项目为引导的教学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另外,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贡献大小可以获取回报,而校方还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可以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赢。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计算机主宰的世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创新型人才,这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开拓思维,积极学习先进知识与教育模式,与时俱进,为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不断探索。各高职院校应继续积极探索并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任务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孔艳华.借鉴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0(2).

[2]马树超.高职教育模式转型与发展重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9(9).

[3]邙静巍.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7(9).

[4]周彩根.关于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2).

作者:李体新

职教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3: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摘 要] 新课改形式下的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革新与创造,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因此在中职教育中,相关的教学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教学技能,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标准,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其关键在老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主要从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为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计算机教学;专业水平;创新方法

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是现代社会人才应该必备的条件。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办法,就必然需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及老师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老师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提高老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就是必然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基础,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情况下,老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方法。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系统之上的,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时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动态,老师要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提高,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教学的课堂内容不能只是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入最新的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得自己的教学内容既有实用性又有实践性,同时也应赋予课堂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既要确保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要确保符合学生的学习趣味。这样就确保了老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革新,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和时代需求,老师必须时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是新课改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办法,有的老师通过参加相关的讲座,有的老师喜欢网上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这些都是一些学习方法,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学校创建一定的教学交流平台,加强不同老师之间教学方法的交流和学习,这样对老师教学方法的提高和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都有极大的益处。

三、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老师教学方式的正确与否某种意义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性、科学性,同时也要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就是说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客观学习情况,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研究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老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也就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方法得当、学生积极配合的老师必然是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老师的教育方法既要符合计算机课程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启示教学法和探究性课堂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

四、做好备课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全新的课程知识事先进行预习和准备是教学环节的开始,因此,真正专业的老师必然清楚,课前的预习对一节课堂的展开具有怎样的影响。如果学生事前进行预习,那么他们就对这堂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一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有较为基础的准备,那么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够和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他们就能够很轻易地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然后对课堂知识有较为深刻的掌握。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老师也必须做好预习工作,老师的课前预习和教案设计为一堂课程定下了基调,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就能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中,能够和学生进行最有效的交流互动,在上课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举例恰当。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对学生负责的课堂。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老师教案的检查与管理,对那些优秀的教案进行表扬,号召其他老师积极学习,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极其重要,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創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娜.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7(11):274-275.

[2]侯林峰.如何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J].教育,2015(10):205.

[3]朱阳.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0).

作者:史学忠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下一篇:医院会计电算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