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教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初谈

2023-01-23

目前, 职业学校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招生难, 生源数量少, 学生素质普遍较低, 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等。笔者认为, 对教学的不断改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下面就我的专业学科谈谈几点想法。

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应与市场调研为前提, 与学生就业为导向, 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长期以来, 我们许多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 体系性强, 结构稳定, 课程一旦确定了, 就会沿用很长时间。这与我们日新月异的市场极不符合。所以我们的在课程设置中要不断的调整和更新。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要不断的了解社会的动态, 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之相协调。学校应开设必要稳定的课程, 预留一些等候课, 紧随社会需求而开设新的课程。

学校应该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凸现实践第一、技能第一的特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只要“够用”就行, 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上。所以我们在安排课程时, 应该更多的考虑实习课, 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2 计算机专业课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 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 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计算机专业教材必须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相适应, 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世界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要突出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 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教材中。

在选用计算机专业教材时, 我们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 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 尽量选那些有较多“实例”的教材。通过教材上给定的实例实训题目、课后习题, 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所学内容。学校要不断了解社会行情, 定期对征订的教材进行更新, 让学生学到的是新知识, 新技术。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认为, 职业学校的学生创新学习是没有必要的。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新”意识地位尤为突出。从现在一些大型企业的招聘可以看出, “创新”能力也作为了一个录用与否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培养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倾向, 避免以“教师为中心”, 把教师的“讲”变为“导”, 把学生的“听”变为“思”, 转换两者的角色。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突破常规, 大胆改革, 积极构想, 发现新事物。让学生运用不同循环方法, 一题多解, 大胆思考。

(3) 不段引入新问题, 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 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引导和答疑。

4 改“考试”为“考证”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不是参加高考, 而是毕业后就能上岗就业。所以在职业学校中, 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卷面“考试”,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考核学生的实践“考试”中。应鼓励学生考“两证”, 即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不同的证书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专业证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 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结合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让他们考一些实用的专业证书。比如我们计算机专业中P H O T O S H O P, O F F I C E办公自动化, 网页制作等一些简单而且用人单位需求大的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具有适合具体岗位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比如程序员, 计算机程序中级工, 高级工等。具备了这两种证书, 相信一定能给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帮助。

从企业的角度看, 他们希望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实用, 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不需培训能够马上上岗, 并且在很短的时间给他们创造最大的效益。而学校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优秀, 毕业后就能就业, 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 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 “2+1”模式, 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

(3) “学工交替”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 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4) 双定生模式, 其特点是“招生即能就业”, “完全‘以销定产’”, “培养需要结合”, “‘出口’决定‘进口’”, “实行人性管理”;

(5) 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介入模式, 即“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 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很多, 我们应该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比如我们学校通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 由于他们学习周期较短 (三年制中职教育) , 并且由于将来的工作是一些服务性行业, 用人单位录用后还是要进行岗前培训, 学校结合其特点采用的培养方式是“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就是让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到企业里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学生毕业后, 不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上岗工作, 节省很多了时间, 也为企业节省很多培训的开支。

5 结语

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今后职业学校和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改革势在必行, 但不管怎么改, 目标都一样:让学生乐于学, 教师乐于教,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让更多的学生能就业,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职业教育如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或如何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众多的职业学校来说, 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就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 这样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手段, 只有不段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关键词:操作性,创新,职业资格,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 辛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学报, 2005, 1, 21 (1) .

[2] 陈水生.分析中职教育现状探索发展创新之路[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0.

[3]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4] 丁国文.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0.

[5] 盐城农业学校.学分制与中等职教改革[J].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5, 5.

[6] 商林, 周丰, 袁武.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高职教育研究.

[7] http://www.whjzy.net/jgsz/gzjyyjs/bao/show.asp?id=175.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工作思考下一篇: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