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教学职教论文

2022-04-16

摘要: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在构建教学标准、建设教学资源、重建教学内容等方面,打破传统的教学,并将其创新和优化。在高职中应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育,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空间教学职教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空间教学职教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信息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空间教学正是该趋势下高职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和变革。本文将分析高职教育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就提高高职教育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空间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号:G71

一、引言

空间教学的实施,无疑是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和变革,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空间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然而,空间教学模式在我国毕竟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充分去发挥空间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本文从空间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有关教学质量的研究出发,分析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以为空间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上的铺垫。

二、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

(一)空间教学模式简述

空间教学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为依托,运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共享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创建空间、运用空间的过程中,通过主题群组、作业跟帖、留言私信、主题回复、博客评论等多种互动形式与学生建立便捷的空间联系,学生在空间里做作业、共享资源、讨论交流、互评互动,让自己的学习心态、知识技能等在“教学空间”这个大熔炉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网络化、教学方式互交化、教学活动协作化,师生就像使用微博、QQ空间等一样在该平台的空间上进行互动,相关的硬件设施以及职教新干线系统为教学过程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与软件服务支持,教师主要充当一个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师生资源共享、团队互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才是占主导地位的。

(二)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

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质量指标,教学质量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和传统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都是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因此它们具备一定的共性。但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特性,故高职院校空间教学在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上也还有着其特殊之处。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的运作模式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课程质量、网络资源库的质量、硬件设施及技术平台质量这几个方面。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空间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参与方,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空间教学的质量。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相对于传统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继学,2013),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单单是指教师的授课理念、教学态度、讲课方法、师生互动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空间课程设计质量、教学资源收集与处理质量、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质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监督质量等。

在高职院校空间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已消解,学生才是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构成要素。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由多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如学生的空间平台运用能力、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课程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空间教学质量的一个构成要素。虽然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既定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唯一来源,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师机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还无法完全脱离课程安排来完成教学活动。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为师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引,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空间教学模式下,老师上传到空间的教学资源只是学生所获得的学习资源的一少部分,学生还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到网络上等途径去寻找和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源。然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充斥这网络,如何在网络上剔除各种无用、不良资源,而快速搜集出有用的资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需要学校建立一个有用的网络资源库来作为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而它的质量也是空间教学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

最后,高职院校空间空间教学是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及云计算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方式,必然是离不开硬件设施及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配套硬件设施与信息系统的质量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必要构成要素。

三、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们清楚了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每种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整个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力量

虽说空间教学不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由教师面对面的传授知识。但教师依然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师资力量的优劣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只不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里所讲的师资力量有了不同的内涵,而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是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传统教学模式被空间教学模式代替之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观必然会受到挑战(赵继学,201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及时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将会教师能不能融入空间教学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师资力量还包括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与结构,而且,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的要求不再限于传统的课本。教师若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结构,将在空间教学模式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并因此降低教學质量。

最后,在空间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能力也是师资力量的重要体现。教师需要根据空间课程的要求,参与到空间课程的建设中来,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将概念、图片、音频、视频、案例、作业、考题等上传到空间,并设計考勤方式、奖罚措施、评分规则等。因此,教师开发与设计空间课程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与学习能力

根据我们在前面对空间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在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传输者主宰者变成了引导者和辅导者,而学生的中心地位则得到加强。因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整个空间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的主观因素首先就体现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上。空间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再充当传统教育模式下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不止是学习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也可以主动分享其他学习资源、发起讨论、创造问题等。如果学生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空间教学模式,他们参与课程的程度很可能会很低。有些学生也许不会按照课程要求去参与学习任务,也有些学生即使以空间评论、私信留言、评论、讨论的方式参与了课程,却可能只是敷衍了事。

学生的主观因素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对每一个学生耳提面命的进行灌输式教育,大部分学习资源都必须依靠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来获取和吸收。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创造新的讨论话题与待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光是有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不够的,他们的学习质量还离不开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学生对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的运用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空间课程与网络资源库的科学性

不论何种类型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作为被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学资料的科学性自然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料既包括空间课程,也包括网络资源库。

空间课程的科学性分别体现在结构及内容两个方面。在结构上,如果课程结构混乱,缺乏系统性,那么就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而又系统的指引。在内容上,首先要求课程的内容难易适度,如果课程难度太大,学生自学起来就会太吃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课程难度太低,学生又会觉得没什么收获,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好的空间课程在内容上还应该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因为空间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网络资源库的教育性,就是能指能够对资源进行过滤和筛选,只留下科学的、有用的资源,严格控制不科学的、无用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库里,以免误导学生,起消极作用。网络资源库的全面性是指网络资源库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能比较完整的涵盖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搜索学习资源时基本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将网络资源库中的资源按照学科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查找资源,提高对网络资源库的使用效率。

(四)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平台的完善性

空间教学是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为依托来进行的,而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运行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线、路由器等相关硬件设施的支持。因此,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平台是空间教学模式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完善性也是保证空间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硬件设施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完整性与可靠性上。硬件设施的完整性是指,完成空间教学的各种硬件设备,从信息平台中心到用户终端,都是齐全的。而硬件设施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硬件设施的性能与稳定性。没有高性能而有稳定的硬件设施,师生在使用职教新干线系统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而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与学习。

信息技术平台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否有着强大的功能以及它是否容易操作上。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是空间教学模式最核心的技术支持平台。它所具有的功能不仅会制约教师创建课程、上传课程等的实现,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空间课程、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等,更会决定着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方式。除此之外,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功能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考勤、监督、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对于空间教学模式来说,空间操作的难易程度将影响到师生对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如果空间操作难度较大,技术性高,那么由于受到个人操作使用水平的限制,一些教师和学生可能无法使用该系统所提供的许多功能,从而使得这些功能形同虚设。因此,空间的易操作性也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系统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五)教学管理制度

和传统教学模式类似,空间教学的教学管理也受到教学管理手段、管理制度、评价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学模式、互动方式、学习方法和考试模式都和传统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教师是否正确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程设计是否合理,都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去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来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计、平台建设形成有力的约束与激烈效用,是提高空间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的管理制度基础。空间教学的教学管理应该重视利用空间教学技术平台自身的功能来进行教学管理,也就是说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系统自身的考勤、监督、评价等管理功能是空间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主要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课程质量、网络资源库质量、硬件设施与网络技术平台的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构成,相应的,高职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主要由上述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构成。对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为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上的铺垫,也为探索提高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中永.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04)

[2] 崔洪雨.教学质量的结构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J].网络财富,2009,(05)

[3] 李康.网络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3,(03)

[4] 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刘晓.从传统教学到空间教学:回归教育原点的自然选择[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6] 潘懋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C]. 最新高等教育资料汇编, 2001-12

[7] 王健.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建共享型职教网络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7)

[8] 王俐.关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06,(05)

[9] 王祖析.基于“职教新干线”云平台空间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作者:黄冠群

网络空间教学职教论文 篇2:

探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在高职中的应用

摘要: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在构建教学标准、建设教学资源、重建教学内容等方面,打破传统的教学,并将其创新和优化。在高职中应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育,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能够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设计合理的、适合的、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资源的建立,对此,该文针对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在高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高职院校;应用

“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将教育与经济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不断持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一定要注重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是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专业人才的摇篮,其教学水平直接 关乎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高职学校采取各种手段或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其中,应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活动。对各个行业或岗位进行调研,制定符合行业需要的教学标准的、合理的规划课程。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及组建教学资源等优化整个高职学校的各个方面,提升高职教学水平。

1 基于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

职教新干线是一个公开的网络学习平台。基于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职教新干线云教育平台”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空间教学实现教学空间的创建,教师利用空间平台上传教学资源,与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在“云教育平台”中教师可以创建教学孔间,学生可以创建学习空间。

1.1空间教学的理论基础

开展空间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授并不是单一的通过教师的教育完成的,而是学习者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 借助教师、其他学习者等人士的帮助,并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取。人文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空间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的提高。为实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校方法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空间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空间教学不同与传统教学,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和优化,促使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教师课程空间栏目的建立、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等相关方面。各个方面建设和制定有效的发挥空间教育的特点,促使空间教学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如课程标准的制就打破传统以教材为中心, 制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标准。应空间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的制定打破传统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通过相关课程的调研和在社会中课程应用性进行分析,从课程的应用性和专业性为中心,确定课程内容标准。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是依据空间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促使教学资源更加庞大、自由化、互动化。建设课程资源过程对于每项任务情景进行严格的要求,促使其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锻炼学生的能力以及提升个人素质;保证资源片段是以超链接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找到资料的来源,对资料有更详细的了解;提供教师资源上传功能,促使学生对于课上不懂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可以说,空间教学建设的课程资源更加全面、合理、实用。

1.3 空间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空间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将从教师的角色转变成建设者、过滤者、设计者、组织管理者、指导者以及协作者。教师拥有多个角色,促使教师的才能有效的发挥,也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1)转变空间资源的建设者和过滤者:在空间教学中,充分的利用网络上庞大的知识资源库,为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经验,将网络上大量知识资源进行筛选,去伪存真,组建一个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优质空间资源库,供学生借鉴和应用。在教师建设空间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转化为空间资源建设者和过滤者。

2)转化为教学设计者和组织管理者: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设计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空间教学中的相关信息,促使教学各个方面的更加合理、有效、完整。此时,教师是以教学设计者的身份存在。当然,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其合理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相应的教师就需要担组织管理者为促使教学设计的内容更好的。更规范的执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更好的完成。

3)转化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由于空间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促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和协作者。担当指导者是因为学生在空间教学下,自由的学习。,一旦遇到不懂的情况,教师将指导学生,促使学生懂得知识的内涵,有效的掌握知识。担当协作者是因为教师可以通过空间教学平台的留言板或群组论坛等互动工具参与学生的学习互动过程,最终协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 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在高职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是高职学校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为此,在高职中构建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实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和共享,对于高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1)构建教学标准:应用空间教学构建教学标准是通过行业调研和岗位调研,明确课程在行业和岗位中的应用性,从而确定课程教学标准,此种方式构建教学标准是高职学校所需要的。空间教学构建教学标准的形式,从行业和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 促使学生进入行业中, 在岗位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作,为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填补行业或岗位的需求。

2)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高职学校中开设多种专业,为不同行业培养人才。从整个职学校来说,建设教学资源应当包含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找到所需的资料。采用空间教学能够实现这一构想。空间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建设教学资源是,使其具有空间大、资源丰富等特点,并且能够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中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拓展知识面。具体来说,是在高职中应用“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建设一个职业教育网络空间学习互动平台。这个平台的中有效的应用网络技术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为此,构建高职学校教学资源,通过这个平台收集高职中各个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并按照高职教学要求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促使其形成一个适合高职学校应用的,各专业相关信息齐全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3)重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高职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职教新干线”教学空间,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需要,筛选出适合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将其合理的整合在去一起,将其应用于教学当中,促使学生吸收有用的知识,便于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另外,利用超链接技术、屏录技术、嵌入式技术、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其中包含图片、视频、文字、录音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形成的教学活动,将其合理的应用于高职中,将打破传统的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促使高职教学的各个方面优化和创新,提升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根据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合理的。有效的应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助于高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颖.论职教新干线影响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

[2] 曾圣勇.职教新干线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J].群文天地,2011(24).

作者:吴桂华

网络空间教学职教论文 篇3: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在空间教学环境下,探索空间课程资源建设与运用的教学效果,并以“单片机系统分析与调试”资源课程为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空间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空间资源课程;教学设计;空间教学

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发展有机的融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利用前沿的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越来越倍受教育界的关注。在虚拟的网络大学城的环境下,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

1 信息化教育的环境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施展课堂导入、教学语言、讲解、演示、板书、提问、课堂组织技能组织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在物理教室,通过教师、纸质课本、图书借阅、实训室等有限的几种途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在已有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空间资源课程的教育环境下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利用电子白板代替黑板讲授,使其智能化、信息化,构造出了新型的教学媒体环境,如网络教室、虚拟课堂、空间大学城等。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編排与形式的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近期推广和使用的空间大学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新型的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领域公开资源,共享资源,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建立的学习环境,教学和学习活动变得活跃。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大学城,找到需要的资源,找到良师和益友,构建出自己温馨的学习环境。通过互联网到世界各所学校聆听专家讲学,找到了随到随学的课程,找到了没有下课的课堂,没有边界的教室、没有不相识的教师,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线上交互,线上分发和收集作业、批阅作业和反馈信息,在空间的大学城里教与学的气氛非常活跃。空间教学平台的搭建,将最强的教育师资力量,最优质的教育课程,提供给空间的师生,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教师可以线上学习、提升和备课。高职教育真正向“开放学习”的目标、数字化教学方向迈进。

2 空间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是信息化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是信息化教育重点建设的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中,各个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早期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等,但这些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仍处于自建、少管、没人用的状态,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在当前空间大学城里,教师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给了教学资源一个科学发展的平台。可以说,网络带来海量的信息资源、空间大学城实现教学资源的规范建设与共享。

首先广大学科教师,基于网络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规范整合与建设。空间大学城对教学资源开发、存储、传输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应保证足够的网络带宽,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通畅快捷、安全可靠。

其次必须建立空间教学资源库,如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等,将分散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涵盖视频、音频素材、案例、题库、课件、网络课程等的开发建设和重新整合,以及传统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整合建设。要求开发与整合的资源与学科课程建设相配套,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现代化教学应用要求,数量上覆盖各专业的当前开设课程,质量上在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力求系列化、精品化。

再者利用相应的网络教学系统,为物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提供应用平台,满足教与学多方面的需要。空间课程资源应紧密结合学科课程的特点,建立能够体现多种教学模式,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3 空间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在虚拟的空间大学城的环境下,我们连续两年开发“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探索空间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挖掘自己潜能。

3.1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的建设

开展空间教学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大学城来开展空间教学。在空间资源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有效的设计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采用了学习网站的“四策略”设计模式,即:资源课程学习网站采用了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导学模块、设计清晰的导航策略等“四策略”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根据“四策略”模式的设计思想,结合“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的特点、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以及网络环境的特性,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理念,开发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建设的资源有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学习计划、原理库、实训库、方法库、视频库、相关资源、群组讨论等组成,构成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完善的知识结构,使课程内容能全面、综合地表现出来,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很好地支持开展空间教与学。并以此“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空间资源课程作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站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的物理课堂后的再学习、浏览、讨论和答疑考核,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以及信息交流。

3.2 应用空间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设计

1)研究的目标。探索基于空间课程资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构建模式图。

2)实践内容与教学对象。①实践内容:以任务为主导。学生通过空间教学情景下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提高教学质量;②实践对象:应用电子09级、应用电子10级学生。第一轮实践的教学对象为应用电子09级高职生,共205人;第二轮实践的教学对象为应用电子10级高职生,共155人。研究的教学环境是空间大学城。

3)教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行动研究是指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主要应用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操作流程等方面;评价研究主要应用在检验空间大学城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面。

3.3 应用空间资源课程开展空间教学的实施

我们对应用电子09级、应用电子10级学生和任课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开展了空间教学实践。如图1是实训教学流程设计图。

3.4 应用空间资源课程开展网络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空间教学结束之后。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空间大学城的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态度以及对空间资源课程的态度,我们采取人人参与测评的原则,从参与空间教学实践的所有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360份,有效率100%。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如下。

表1

空间教学模式的认同程度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空间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58%的受调查者认为对空间教学是感兴趣的,能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问及学生通过空间资源课程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自己有什么收获时,学生认为有多方面的收获,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在帮助理解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方面都有所帮助。

通过开发空间资源课程,利用空间大学城辅助教学,明确了开展“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开展空间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出并完善了空间教学的四策略辅助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无限延伸(扩展);让学生通过空间进行自学、交流,提高了“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质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绝大部分学生对空间教学模式是肯定的。高职信息化教学利用空间大学城建设空间资源课程,进行空间教学,逐步走向完善,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

[2] 王夫春.职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行动学习培训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 彭敏霞,徐玉金.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前景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0).

作者:孟洋

上一篇: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文下一篇:课堂网络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