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

2022-04-19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出现对高职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遵循“三层面三维度”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职校企协同的模式创新与生态转型,建立共生、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协同生态圈,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 篇1: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

[摘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作者简介]贺定修(1966- ),男,湖南衡阳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黄玲青(1967- ),女,湖南永兴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与管理;涂用军(1963- ),男,湖北大悟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东东莞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重大教学改革招标项目“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培养‘三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BXM2013001)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正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理应解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核心就是要理顺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发展,解决教育与职业的分离问题。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根据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迫切需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结构、规模和素养的新要求;迫切需要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力;迫切需要适应产业企业和岗位信息化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客观需求。

由此,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又面临着从联系走向对接的新任务,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又需随之进行新的调整,调整需要体制创新,对接需要平台组织依托。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整体而言,仍面临以下发展瓶颈:一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途径、平台及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活力不足;二是校企合作欠缺动力驱动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层面上,深层次合作开展力度不够;三是部分政府的缺位,对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满足校企彼此需求的合作平台,缺乏校企合作创新体制和机制。因此,实行政校行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让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是指各方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1971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和共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的统一整体的过程。此后,西方许多学者将创新理论和协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所谓协同创新是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

协同创新的视角是多方位的,协同创新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行校合作”等合作途径,促进政校行企均达成一致共识,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是加快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构建“多方协同,学产服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方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领相结合,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打破体制壁垒,改变小而散的重复交替的管理模式,充分落实各方责权,充分实现各方人才、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共享共用。

二、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机制是指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作用是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使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运行,进而发挥更高的整体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关键作用,所以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也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只有解决了机制问题,才能促进协同创新的不断推进。目前,高职教育应该以创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校行企协同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建设,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

(一)构建科学管理协同机制

推进协同创新的首要工作是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成立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职教联盟和校企合作委员会三层组织构架,建立管理层面运行的协调机制(见图1)。

依托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三层组织构架,制度上确认各成员协同责任和利益,程序上理顺各成员协同过程,职能上建立各成员协同对话机制和平台,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服务、校企协同共长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等,建立常态协调机制,及时协调和推进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同。

在宏观决策层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院长和行业会长构成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旨在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的权威性,统筹协调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决策指导解决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困难和问题等。

在中观指导层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依托政府主动协调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的主导功能,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产业职教联盟,下设人力资源部、项目合作部等职能部和秘书处,旨在推动专业层面“行企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及科技服务中的深层发展,指导解决校企协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在微观行动层面,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企业的关键作用,成立由行企业、系部代表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学管理与就业办公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技术与社会服务项目组等,旨在落实“行企校”人才共育工作运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就业及社会服务运行管理、多元化的资金使用保障等长效机制及措施,有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及社会的综合实力。

(二)构建利益分享协同机制

第一,建立双重目标导向体系。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运作要关注校企成员的发展目标,以双重目标需求导向为校企协同动力,在协同创新平台中整体解决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应用研究、社会服务、质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应用技术研发服务。第二,形成高效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控、利益共创的协同机制。以项目为引领,围绕项目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信任度,以人才共培为根本,围绕提升人才质量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依存度,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纽带,提高协同运作的效能,探索人才共培“利益分享”机制、资源共建共享“风险共控”机制和项目合作“利益共创”机制(见图2)。

(三)构建人才共用协同机制

第一,建立“双向互聘”及“互聘共培”的优秀人才工作机制,制定《校企技术专家双薪双向互聘管理办法》。政府和学校设立兼职教师聘用和培训基金,通过建立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院校承担专业教学的绿色通道,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实现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互聘共培”。通过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实施“弹性教学安排”,采用“身份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教授、博士、骨干教师的“双薪双向互聘”,形成有利于教师进入企业承担项目合作任务的绿色通道,加强和引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第二,建立优秀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破除限制兼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各种条条框框,为兼职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提供方便。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胜劣汰,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兼职教师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考核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三,推行学校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生产工序,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四)构建“学产服用”育人协同机制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实操、服务和应用。所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多管齐下,通过“学产服用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将人才培养置于多方参与的开放系统中,贯穿于教学、生产、服务、应用四位一体的全过程,才能适应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自觉。

第一,建立共同研发项目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通过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研发等形式,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和减少企业新技术研发的时间、成本和风险,而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和学生,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提高创新水平。第二,建立项目合作支持机制。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公告合作企业优化升级技术研发项目需求指南,学校组织教师团队进行申报和立项,提供项目启动研发经费,支持校企项目合作,并制定《校企合作产业优化升级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评价监测体系。第三,建立项目“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激励机制。建立项目来源于合作企业的需求,项目的启动资金来源于学校,项目的市场化应用资金来源于合作企业的一种项目生成链式机制。第四,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组建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等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常态化运行。

(五)构建“学生上岗”协同机制

第一,加强实训和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健全顶岗实习机制,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积极鼓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来。采用顶岗实习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相结合,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形成“专兼结合,校企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以及“周检、月巡”的考核监控机制。第二,建立政校行企就业信息共建共享协同机制,共建校企合作就业率指标体系、工作机制及奖励办法。第三,建立学生创业协同机制,依托职教联盟,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灵活的、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校企联合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六)构建资源共享协同机制

第一,资源共享建设目标共识、内容共建的协同机制。以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交流与合作资信共享和协同共建为目标,以职教联盟为基础,构建政、校、企、行四方参与、协同共赢机制,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融合的共享资源。第二,共享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的协同应用及推广机制。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网上共享使用的范围等,建立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协同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共享。第三,共享资源项目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制定优质资源评审鉴定办法,以资源利用率、更新率等为指标,以用户评价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奖励一批优质资源,用以激励共享资源持续更新,满足教学需求和服务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都应积极努力,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有效实现政、校、行、企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起互利互赢的政校行企紧密结合的发展共同体与运行机制,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4).

[3]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作者:贺定修 黄玲青 涂用军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 篇2:

生态系统视域下高职校企协同探索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出现对高职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遵循“三层面三维度”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职校企协同的模式创新与生态转型,建立共生、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协同生态圈,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 校企协同 “三层面三维度”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韩香云(1965-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SJG076,项目主持人:韩香云)

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在高职教育走向深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协同作为一种趋势,渐已成为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支点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校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和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降低双方的发展成本,并且在加深彼此关联度和依存度的基础上,各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资源等要素,为各自的发展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高职院校校企协同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一个适切的过程。特别是随着2015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标志的“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原有产业内容、边界日趋模糊化,产业创新边界被日益打破,产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张力加大,“跨界共生”成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变革的新趋势。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的实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战略高度分析产业、教育生态变化,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实现生态系统的进化成为校企协作发展的内生需求。

一、生态系统视域下的高职校企协同:演进与特征

生态系统原为生物学概念,指生物世界中有机系统与无机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的能量交换与物质循环整体。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概念,用以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紧密关系。借用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解释系统嵌入教育学的分析,校企协同生态系统可以看作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教育生态和企业生态的深度融合,强调环境因素对校企协同的紧密影响,突出校企协同在系统功能发挥上的协调统一。从架构上来看,学校和企业在经济气候、政府政策和科技趋势等社会生态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以人才培育、知识转化和员工输送为合作纽带,在互利共赢的准则下构建紧密的协作关系,通过战略沟通、需求对接、人才共用、基地共建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在学生教育、员工培训、产值创造和社会服务中实现双向互动和资源互补。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依赖学校和企业自组织的功能改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和企业与社会生态实现环境适应与能量交换的正向循环。

(一)高职院校校企协同演进的逻辑

从高职校企协同的范围和广度来看,我国的高职校企协同大致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渐进式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点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分布在零星的技术研发或是学生就业领域,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基础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短期利益目标。活动零散、各取所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双方的合作一般随着单一项目的完结而终结,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第二个阶段为平台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双师型”队伍建设、学生实训和技术研发双边平台建设。这一时期,高职院校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与企业对接合作的意愿相对较高;企业开始部分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学校部分功能对企业开放。校企之间往往通过达成“订单式”契约推动双边持久协作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为生态圈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校企之间形成了较长时期的战略协作意向,同时在双边发展战略、发展导向上实现深度价值认同。企业开始全面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校企董事会”“校企发展共同体”等组织开始涌现。校企间形成了超越“利益攸关者”的“价值—文化”发展共同体,双方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催生自组织发展方面高度依赖,在发展战略决策、转型适应及信息共享互通等方面实现了紧密协作。

(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演进的特征

从生态系统分析的视角来看,高职校企协同的演进与发展体现着多元复杂性、整体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与协同进化性等特征。多元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高职校企合作形态不仅仅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协同关系,而是多方交叉合作网络,多方参与主体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同时,在校企协同生态系统中,各参与要素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因果联系,而可能是非线性的依赖关系。整体开放性意味着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方,必须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集聚效应,这意味着学校和企业在诸多合作领域要实现深入融合才能发挥双方资源的整合作用;同时,校企之间必须在产业发展、战略谋划和人才需求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交换渠道,以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共通。动态适应性意味着生态系统平衡的延续需要参与方有着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能力提升、目标修正与决策调整;每个校企协作子系统都能适应系统规则实现自身的稳定与平衡。协同进化性意味着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系统共生关系。系统的内生动力大小取决于学校与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协调革新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意味着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和企业只有高质量地参与系统建设,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生态系统视域下的高职校企协同:问题与诊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平衡重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二元协同稳定”。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高职校企协同仍存在一定的“非生态现象”。就我国校企协同的现状来看,离构建紧密融合、协作发展的生态圈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尚未形成真正的对等平衡关系。比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的“热诉求”与企业的“冷反应”并存,“企冷校热”的局面仍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存在协作育人机制僵化、形式主义色彩强、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运行诸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融合,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也就无法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办学效果。此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机制不健全,在项目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共育、技术转化等方面缺少缜密的顶层设计、精细化的项目操作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总体来看,学校的“社会效益”关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关注矛盾是主要的问题,这要求校企在经济利益纽带之外仍需发掘深入合作的“内生驱动力”。当然,如果换一种思路来进行理解,问题也是机会,高职院校与企业在需求对接、资源互补、环境分析、协同创新及“发展共同体”建设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提升空间。

三、生态系统视域下的高职校企协同:路径与探索

生态系统理论下的校企协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宏观的战略设计,而且包括中观的战术执行和微观的技术应用,这应当是一个“三层面三维度”的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校企协同的三个层面

1.战略层面。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来源于适应环境能力强弱下的“优胜劣汰”,而社会生态系统的显著特质为内部存在网状联系的“人工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进化主要来自于子系统“自组织大脑”的主动导向性,因此对未来目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战略层次进化便成为高职校企协同的至高层次。具体到校企协同,校企双方在发展战略上需达成诸多对应式愿景,实现发展目标由利益驱动到共生价值驱动、由成本权衡导向到价值(质量)导向的深层协作伙伴关系,最终实现校企“文化协同”。

2.战术层面。这实际上是高职校企协同战略“落地”的优化问题。从平台子系统到生态子系统的跨越是高职校企协同战术层次进化的重要步骤。校企协同平台系统与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别在于校企协同平台系统主要关注单一业务层面的协作,注重某一合作领域的规模与开放度,而校企协同生态系统更加关注“物种”(协同方式)链接的丰富度和依赖程度。因此,高职校企协同战略的充分贯彻执行,依赖于校企双方对内外环境的深入分析、对转型节点的精确把握和对“产业—教育”供应链问题的精细诊断,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协同方式的持续更新。

3.技术层面。互联网生态的基础在于存量大数据的产生。在非互联网时代,功能是主要价值,而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核心价值。互联网生态对于高职校企协同的影响主要在于实现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重要转变,即学校和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双方未来各层次的战略协作做出人工预测。

(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的三维路径

1.战略目标导向:“协同利益生态”到“协同价值生态”的转向。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未来发展方向绝不再是大学教育课程的“压缩饼干”或是中职教育体系的“发面馒头”,而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出口的企业适切性与产业对接度。因此,未来高职校企协同战略将聚焦于相互研判、精准定位和战略交互。即基于产业或教育发展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需要,逐步达成“校企共同体”长期稳定性战略协同目标,同时通过主体间人才、知识、信息和技术等流动优化设计,实现信息与大数据时代的自适应发展。这就需要作为生态系统中“第三方”的政府积极作为,发挥其协调和调控的作用。一是从政策法规上为校企协同提供保障,从宏观上构建起校企协同的政策、制度和体系,切实保护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为校企协同提供规范和支持。二是牵线搭建校企协同平台,比如职业教育联盟、职业教育集团等,使校企从技术支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共用共享,使校企协同有载体、有平台,并逐渐成为校企自觉行动。三是引导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常态化的协同机制。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调控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使校企协同不仅有压力而且有动力。

2.战术方式导向:“三个对接”使得校企协同生态更加均衡。高职校企协同的“生态平衡”需要以产业发展、企业组织变革、经济发展、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托,充分思考产业需求与校企人才共育的对接问题,谋划行业标准与课程改革的衔接问题,考量企业用人要求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规划的融合问题。以此为标准,高职校企协同要承袭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努力提升校企“人才产品”的培育质量、外在需求和社会关注度。这就要求切实做到“三个对接”。一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在专业设置上,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应产业发展而调整优化。紧盯区域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做好专业的调整和优化,做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好地为企业行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基于工作任务导向,遵循职业发展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的素质能力和职业标准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得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校企通过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情境化教学等,在校企协同中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管理模式等,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比如,当前我国正在试行的现代学徒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校企协同走向深入的一种新发展,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条新途径。

3.技术方法导向:“O2O”模式让校企协同生态趋于常态化和科学化。具体来看,高职校企协同在技术层级的进化主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打造出高职校企协同的“O2O”模式,即通过线上线下沟通、教学和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校企决策转化和信息共享的效度,实现校企环境分析和数据交流的常态化和科学化。比如,当前有些高职院校正在推行的“校企在线联合体”(school-enterprise online consortium),指的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出课程开发平台、实时互动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学习交流平台、能力分析平台等。通过“O2O”模式,不仅很好地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给校企协同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高效地实现了高职院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验实训的有机结合,而且在增强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组织发展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校企相互服务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校企协同的成本,扩展了校企协同的空间,丰富了校企协同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协同由“线性”到“非线性”的变化,助推校企生态走向协同进化。

总之,当前我国高职校企协同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持续打造自适性强、高效运转和协调平衡发展的校企协同既是推动教育生态和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内生需要,也是顺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的外在要求。对我国而言,推动高职校企协同的模式创新与生态化转型,逐步建立共生、共享、共建、共赢的高职协同生态圈,推进高职校企协同模式的多元化、信息化、智慧化转向,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弟财.生态视野下的校企协同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

[2]凌守兴,张建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及协调发展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10).

[3]顾东岳,王建军.构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生态圈的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12).

[4]董刚.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6]喻晓马,程宇宁,喻卫东.互联网生态:重构商业规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韩香云

校企协同创新职教论文 篇3:

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视角之下,中职学校应该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来设定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专业知识相对复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与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实际办学理念较为符合。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教育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开始尝试应用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是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尚且较为浅显,没有真正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校企协同育人道路,并且当前社会各界往往对校企协同育人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这也使政府出台的一些协同育人保障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致使中职学校可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少。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展开校企协同育人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当前的协同育人协同度进行深入分析,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入手,对现阶段中职学校以及企业生产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相同之处进行确定,从而建立起互动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协同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体来看,当前的中职学校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中主要会涉及机制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确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协同育人的子系统中,机制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最为重要,会直接关系到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情况。从当前产教融合的视角,本文也尝试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产教融合视角下影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的因素分析

(一)中职学校层面的因素

从当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学校领导对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以及参与程度,对一些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较高的中职学校来说,往往专门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管理以及监督办公室,并且委派了特定的专职人员处理相关事宜,这也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对接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一部分中职学校还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制度,这也为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校园氛围。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些学校的领导对校企协同育人重视程度较高。而反观另一部分中职学校则可以发现,相关领导人员在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上并不上心,只是将其当作一种新制度的尝试,不仅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学校领导自身对校企协同育人的认知也较为片面与浅显,并没有深入探究校企协同育人的本质,这也势必会对协同度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教师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参与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目前,一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缺乏认知,往往只是将其当作国家政策层面的一次专属事宜,并没有对其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在学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相关活动的时候,很多教师往往采取不主动、不参加的态度,这也使校企合作育人往往无法做到深入,这也直接影响了最终校企育人的协同度。

(二)企业层面的因素

目前,部分企业作为协同育人的主体,其自身往往缺乏完善的育人制度,这也致使企业不具备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组建专门的校企协同育人管理部门,也没有设制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校企合作育人的各项事宜进行跟踪处理,这势必会对校企育人理念的落实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与中职学校积极合作构建实习锻炼基地,使实习基地的构建往往是中职学校挑大头,从而使校企协同育人的关系融洽程度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协同度。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提高中职旅游关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地方层面校企协同育人政策制度

对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想要使校企协同制度在实际落实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出理想效果,地方政府应该注意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协同育人政策机制,例如,可以出台相应的免息政策,通过这种方式辅助校企双方从银行贷款足够的经费,这样更加有利于校企合作育人的开展。此外,政府还可以为积极参与到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中职学校以及企业予以一定经费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其范围内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落实。整体来看,政府部门应该为现阶段校企协同育人确定新的發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地方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二)健全“双师型”师资共建机制

对于我国一部分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来说,往往本专业教师自身素质较强,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往往体现为理论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但是从业经验相对有限,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教学有一定欠缺。而中职学校方面从社会环境中招聘来的教师往往实践技能水平较高,但是自身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理念学习,这也使其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较为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学校方面可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联合共建机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出更多专业理论以及技术实践综合素质更强的教师,而这往往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中职学校方面应该注意对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并且将教师在挂职锻炼中的表现与教师资质评价以及薪资待遇直接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来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避免企业挂职锻炼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同时,对于企业方面来说,还应该注意积极借助当前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工作岗位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技能储备,这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提升企业对协同育人的认同程度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在展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与企业对协同育人这一理念的认同程度较低有直接关系。企业是校企育人中的主体,为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方面对协同育人的认同程度以及重视程度。首先,政府方面应该注意进一步加大对校企协同育人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从而更为主动地将自己纳入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体系中,这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中职学校方面应该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去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并且向企业宣传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这样也可以促进企业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提升企业对协同育人的认知程度以及认同程度。

三、结语

随着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的不断发展,其教学理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背景之下,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可以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教育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此外,今后还应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无论是中职学校方面还是企业方面都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要职责,积极为校企协同育人事业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确定起合作共赢的关系,这样一来,不僅促进了中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企业自身的长效发展,使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的活力明显提升。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在现阶段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应该积极寻找学校与企业在今后发展中的契合部分,从而使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时间维度以及发展需求可以互相融合,这也使校企协同育人的协同度得到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潘婷.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张慧.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J].法制博览,2019,14(33):35-37.

[3]徐涛,林娟,董颜宏,等.重庆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旅游专业为例[J].海外文摘,2020, 14(6):69-71.

[4]张雪萍.论产教深度融合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4):100-103.

[5]王颖凌,孙耘,何进武.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28(14):81-84.

[6]朱颖.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对策研究[J].新一代,2020,25(22):109.

[7]郭伟锋.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6):265-266.

[8]李国庆.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30-131.

编辑 郑晓燕

作者:吴芳芳

上一篇:园林数字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水闸拆建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