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笔者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大,交往困难,自我约束能力差,无法抗拒网络、游戏的诱惑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论文 篇1:

高职学生逃课心理分析与应对之策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高职学生逃课的应对之策,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高职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学生;逃课;心理特点;应对之策

一、高职学生逃课心理的特点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同样也存在着逃课的现象,而且尤为严重。这与学会学习和终生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高职学生肩负着在生产第一线建设和发展未来社会的重任,理应对学习充满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现实情况与之相反,并且逃课现象愈演愈烈,这就要分析一下当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实施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年龄的增长,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但是某些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没有考入理想大学,就读于高职院校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只是“烂苹果”而已,今后也没有前途可言,从而做事缺乏信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

学习倦怠反映了其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低,即个体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不能在学校获得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3、高职学生的成就和赞许动机强烈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或群体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赞许动机是指人们期待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或集体的鼓励或称赞,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其实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和赞许动机,不过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人们时不时把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比,他们的学习生活自然成了人们吹毛求疵的焦点,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成就动机和赞许动机要比一般大学生强烈,他们更渴望有人發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更希望有人对他们投以赞许与肯定。

二、解决高职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职业院校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具备不同的职能,这就需要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针对高职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解决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

1、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思想和动机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走出“逃课”误区的前提

部分学生进大学后,没有了原来的支撑点,新的目标又没有确定。在这个空档里,他们学习松懈,没有寄托,不知何去何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激情,自然就会逃课。所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思想对高职学生特别是新生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选择比他们“逃课”更让人担心。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评优树先、举行报告会等,用榜样的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举行与学习有关的大讨论或者辩论来端正学习思想和动机,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大赛来明确学习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线。

2、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避免对学生的心理伤害

高职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不再轻易苟同他人见解,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特别是在社会控制日益宽松、个人价值受到认可的年代,自我意识更是得到张扬。因此,选择用课前点名的方式强迫学生上课,也提高不了上座率。大学和高中不一样。老师再怎么较劲,也无法左右学生的学习态度,反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所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有必要的,要把尊重学生、关怀学生、教育学生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一方面,学校无视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生有过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没有建立较完善的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支持机制,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资源的支持,对学生课程选择指导的支持,对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行为缺乏支持。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扰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支持。社会支持是降低压力的消极结果和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逃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解决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因此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所面对的时代特点,探索与高职学生心理相容的管理政策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连 榕, 杨丽娴, 吴兰花.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关系[J]. 心理科学, 2006,29(1):47-51.

[2] 朱 芳. 高职院校学生逃课情况的心理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8):25-26.

【作者简介】

陈勇(1967—),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威海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及学生管理。

作者:陈勇

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

摘 要 笔者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大,交往困难,自我约束能力差,无法抗拒网络、游戏的诱惑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宅现象 对策

Investigation on "Otaku"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aking the Student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 You, LI Qing

(College of Softwa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otaku" phenomenon; countermeasure

目前在我国“宅”一词已不是社会新词,但在报刊杂志等出现的频率仍较高。“宅” 由日本语中 “宅(たく)” 这一名词而来,经台湾传入。日语中“宅”本意为“家”。随着语义不断泛化,把痴迷于动漫、网络游戏及过分沉溺于某事物以至足不出户的一类人归为“御宅族(おたくぞく)”,曾一度受到歧视。近年来,我国“宅男宅女”逐渐增多,青年人尤其大學生中“宅人”并不少见。新浪网08年的统计结果显示,约有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和身边存在宅现象。

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19个学院的四个年级本科生为选样对象,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问题。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2001份,回收率为95.33%,剔除资料不全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所占比例为93.67%。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分别是38.29%和61.71%,城市生源地学生占26.95%,城镇生源地学生占28.46%,农村生源地学生占44.58%。

1 当代大学生“宅”现状及影响

1.1 “宅”现状

1.1.1 “宅”的程度

大学生的“宅”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均居于室内,足不出户,渐成一种习惯性行为。调查大学生身边“宅”的程度时,14.3%的人认为很严重,51.09%的人认为较严重,认为不严重的为26.09%,另外8.70%的人表示不知道。当问及“您自身是否存在宅现象”时有21.66%的人选择了“大多数时间是”,51.93%的人选择了“有时是”。暂且不论宅于室内做什么,有宅行为的学生已经超过了73%,可见“宅”现象较为普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问题。

1.1.2 “宅人”分布情况

问卷按照“城市”、“城镇”、“农村”不同家庭所在地以及不同年级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没有因为家庭所在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宅”现象严重程度与文理科无关,无论专业、年级均存在相对稳定的“宅一族”,且年级越高宅趋势越明显。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宅”现象相对严重。

1.1.3 大学生自身对“宅”的看法

随着语言的传播和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宅”的语义进一步泛化。调查中发现有69.02%的学生认为“宅男”“宅女”归属于中性词。关于大学生对“宅”现象的态度一项中,在六个可复选的信息源中,认为“知道不好,可是却克服不了”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2.84%;认为“大学生长此以往会越来越脱离生活”的学生占45.95%;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都这样”的学生占27.00%。诚然,偶尔宅于室内,当做放松无可厚非,但经常长时间的“宅”对于正处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势必会造成不良影响。

1.2 大学生对“宅”影响的自我认知

图1

社会普遍认为无论从身、心哪个角度来讲,“宅”带给大学生的弊远远大于利。为此我们也在大学生中对“宅”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

A: 身体亚健康,思维迟钝,眼光狭隘,言语刻板

B:心理压抑、脾气暴躁

C: 放松心情,改善生活态度

D:个性愈发冷漠﹑偏激,对外界麻木不仁

E: 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脱离现实

F: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

G: 社会圈子狭窄

H:丧失实践能力

I:行为怪异

J:宅多久对我没什么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 “身体亚健康,思维迟钝,眼光狭隘,言语刻板”、“社会圈子狭窄”、“行为怪异”是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总体来说大学生也同样认为“宅”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

2 当代大学生“宅”现象归因分析

2.1 压力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大学生“宅一族”的出现原因一项中,有25%的学生选择了“生活学习压力太大”。在经历了高考这一“独木桥”后,学生自身压力并没有减小。对大学的不适应,对恋爱的困惑,对未来就业的迷茫等导致压力与日俱增。

2.2 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独生子女不会相处

有45.95%的学生认为“性格内向不善交往”,23.33%的学生认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愿意接触社会”是导致大学生“宅”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高考前忙于升学,无暇顾忌人际交往。升学后,因没有经验,独自面对生活存在难度,逐渐由不会与人交往到不愿与人交往,于是借助网络游戏获得成就感、借助虚拟网络与陌生人讲心里话的方式来发泄的人逐渐增多。

2.3 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之从众心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目前网络能触及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电脑能上网,手机也能随时随地上网。有 55.00%的学生选择休闲时间“在寝室玩电脑、上网”,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一比率更是高达70%以上。网络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网购、团购等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致使一部分自我约束能力差、懒惰的学生形成了一种靠网生活的惯性。在此环境下生活的大学生相互影响,以致“宅”现象呈严重化趋势。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网络电影的廉价清晰、网络文学的横行霸道、网络聊天的快捷虚幻让越来越多的“宅人”们乐此不疲的“宅”着。

2.4 课程、校园活动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数据显示有28.57%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或老师无趣”,35.71 %的学生认为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因此形成了大一积极参与、大二热情减退、大三失去兴趣、大四无动于衷的恶性循环。甚至有些学生因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宅于寝室。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3 对策性思考

大学生正处于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可以说正是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宅”习惯势必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宅一族”的引导和教育,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在恋爱、就业、升学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深入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动向,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消除生活压力,释放精神压力。

(2)提供交流平台。工作中多为学生创造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平台促使学生间多沟通、广交流,学会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使“宅一族”的交往由网络虚拟世界转回现实真实世界。

(3)培养自制能力。升入大学后,课余时间自主支配,总有学生会些许放松。此时,我们决不能放任,应刚柔结合,弹性管理。辅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适度上网,从而实现自我约束。

(4)搭建沟通桥梁。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与专业课教师间的桥梁,将学生课后反映的情况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做好出勤监管工作,使上课的效果最大化显现。同时从学生切身出发,针对学生需要,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参加变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挥洒自己青春的活力。

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 党曲楠.高校大学生“宅”现象及对策探析[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信息,2010(21).

[2] 佚名.过度依赖网络中国闪现“宅”一族[J].信息网络,2008(5).

[3] 刘元元,王媛媛.浅析大学生“宅一族”的几个相关问题[J].网络财富,2008(11).

[4] 周慧.网络背景下“宅人族”现象的解读[J].社会科学家,2007(11).

[5] 高艳.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当代大学生“御宅族”问题初探[J].湘潮(下半月),2009(4).

[6] 赵思.浅谈“御宅”现象及其心理分析[J].科教文汇,2009(4).

作者:于游 李勍

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大学生的逃课心理

【摘 要】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中,都有自己的学生考评方案,以此来督促学生,提高出勤率,考评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把考评纳入成绩提高了学生对考评的重视。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对考评的抵触和反感,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矫正逃课心理的途径。

【关键词】逃课心理 归因分析 心理分析

1大学生逃课现状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较严重的逃课现象,据调查,高校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基础课25%,公共选修课50%,并且60%以上大学生有逃课经历。学生逃课也呈一定规律。一般,高年级逃课率高于低年级;男生逃课率高于女生;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针对学生逃课,高校多用点名制,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代为答到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2逃课现象的归因分析

大学生普遍的逃课现象不是偶然产生的,是由深刻的原因所致。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逃课动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即内在条件需要和外在条件诱因。心理学家海德(Heider)和韦纳(Weinter)用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逃课的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与内部原因。

2.1外部原因

2.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大学的课程体系更新滞后,很多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上课的兴趣,乏味、枯燥。

2.1.2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学校针对逃课现主要是课堂点名,但逃课仍屡禁不止,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在21世纪新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必须改革和创新,注入机制性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避免学生逃课。

2.1.3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体制弊端。大学严进宽出,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压力,没有危机感,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错误思想。此外,考核方式不合理,考前圈重点、划范围现象突出。在文史类考试中,更有学生复印笔记的考前突击应付。

2.1.4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毕业生择业的临近,就业的压力使很多高年级学生无暇顾及正常学习。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校默许学生逃课找工作,大四学生甚至出现“空巢”现象。

2.1.5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高校持续扩招,高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部分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不管不问;部分学校的教风、学风不严谨,只要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对于逃课学生就不予干涉。

2.2内部原因

2.2.1功利性学习心理较强。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重眼前视未来,带着功利心对待自己的专业,方便找工作的或以后工作工资高的就认真听,对冷门专业或理工科枯燥的专业就够逃则逃。

2.2.2叛逆心理影响。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追求个性、自由、不喜欢管束,逃课成了他们一种叛逆的表现。喜欢的课程就认真听,不喜欢的选择逃课。

2.2.4逃课的侥幸心理

所谓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如侥幸过关,心存侥幸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这种心理反映在人们的各种思维活动中,通常情况下,侥幸心理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活动,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得到孕育膨胀以后,就会引发冲动。侥幸心理具有不同的心理类型,根据侥幸心理的特性,我们把这种逃课的侥幸心理分为动机性侥幸和行为性侥幸。

2.2.4.1动机性侥幸

动机性侥幸,是指学生在产生逃课的行为的动机时,怀着一种侥幸逃课成功的心态,属于心理准备阶段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是还未付诸实际逃课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产生逃课行为时,多数是盲目的,对逃课行为的成功没有把握,只想冒险试一试。

2.2.4.2行为性侥幸

所谓行为性侥幸,是指人在产生某种行为时,完全在侥幸心理的指导之下去行动,其行为是盲目的。逃课的侥幸心理是将动机性侥幸心理转化为具体的逃课行为,是行为化了的动机性侥幸。

3矫正逃课心理的途径

3.1改革教育体制是根本。高校应千方百计创新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听课,教师乐于授课。学校也落实学分制,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危机感。还要把点名制与平时学分挂钩,着力防止学生隐性逃课。

3.2考试制度改革,综合评估学生成绩。采用新的考核方式防止学生考前“突击”,防止“60分万岁”现象,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危机感,也丰富学生的评价评估模式,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考核目标。

3.3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理性考研、考证。更加注重能力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舍本逐末的去考更多的证、考公务员等。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疏导急躁的盲目就业心理。

4结语

针对大学生逃课心理的多样性,高校不仅要创新教学还要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吸引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辅于一定的心理辅导,而不是一味的对逃课学生批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多方面协作,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吉颖,倪杰.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铜陵学院报.

[2]周守珍,黄知荣. 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田琳 袁航

上一篇:农田施工技术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科技发展对版画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