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逆差现象分析论文

2022-07-03

新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既是我国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变化可能生发深层次矛盾,也意味着我国更深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引发我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差异。今年以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美国等对我人民币施压、国际舆论关注和炒作我国能源和资源需求等,证明我国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贸逆差现象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贸逆差现象分析论文 篇1: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 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从2010年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轮持续快速升值过程。探究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原因、分析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对我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化解因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储备规模;应对策略

所谓人民币汇率,就是指人民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我们常说的人民币升值,就是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兑换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人民币贬值就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越来越多。自2010年6月19日新一轮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已由原来的1∶6.83升值到了现在的1∶6.42。短短一年时间,升值幅度达到6%。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1.对外贸易顺差持续过大。2004年中国贸易顺差为320亿美元,但2008年就达到了2 954.6亿美元,增长近10倍,2009—2010年虽有所回落,但仍然还有1 831亿美元之多。并且,中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这样,由于对外贸易顺差持续过大,导致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尤其是美元供给快速增长。根据商品价格规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动。那么,外汇尤其是美元就会贬值,人民币就会升值。

2.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近七年来,中国经济都在以8%以上的高速度增长,增速世界第一。据统计,在2001年时,中国的GDP还不到美国的1/10,但至2010年,就已经超过了其1/3,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先前德国、日本的发展经验,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该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生产成本降低,单位商品价格下降。那么,同一单位货币所对应的商品量就会增加,即该国货币购买力增强。而汇率本身就是一种购买力,只是它所购买的是一种特殊商品——外汇而已。

3.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加。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只有0.61万亿美元,但到2011年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达到3.20万亿美元,增长了5.3倍,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的2.8倍。外汇储备的超快增长,必然导致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快速增加,外汇贬值,人民币升值。

4.国外资本市场的恶意炒作。包括国际各路金融大鳄,配合美国政府的政治意图,通过同期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交易,不断炒高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由于升值预期的存在,导致大量国际游资、热钱,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进入中国,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这也就无形中加速了人民币升值步伐。

5.美国经济政治政策的影响。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影响持续低迷。奥巴马政府面临外贸逆差、国内失业人数居高不下、中期选举失利三重压力。为化解这些不利影响,在财政政策方面先后启动了二轮经济刺激计划,投入货币总额达1.1万亿美元,在货币政策方面,实施了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放肆印刷美元,向全球派发,美元指数一路走低。而在政治政策上,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会议上频繁向中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到处游说人民币币值低估,意图通过外交途径,在国际上营造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获取超额利益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人民币升值。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任何一个事件的影响都是具有双面性,即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也一样。从理论上来讲,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譬如,中国国内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厂商生产成本会下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会增强,中国居民到国外培训、旅游费用会降低,中国GDP折算成美元的数字会增大等等。但这些有利作用,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外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管制程度的严格,这些积极作用正在逐步被抵消。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多地还是表现在它的消极方面:

1.影响外贸出口,贸易顺差急剧减少。人民币升值,会引起中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价格上升,从而诱发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减少和中国市场对外国产品需求增加,顺差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受人民币升值影响,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就减少了1 000亿美元,2010年又减少了129.7亿美元。在2011年2月甚至出现了逆差,第一季度出现了季度逆差。

2.生产规模减小,就业机会不断缩减。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限制出口,出口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会出现产能萎缩,从而使生产规模减小,就业岗位减少,国民收入减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来,中国因人民幣升值而减少的就业岗位就达近亿个。

3.出现资产泡沫,影响金融秩序稳定。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直存在,境外热钱就会想方设法加速流入。热钱进入中国后,有四种主要投资方式:存放银行、购买房产、进入金融市场、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在这四种方式中,他们更倾向于进入房市和股市,从而加速资产泡沫膨胀,形成资产价格虚涨。但当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旦终止,这部分唯利是图的资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资产泡沫瞬间也就会破灭,进而就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

4.外币相对贬值,外汇资产严重缩水。人民币升值,外币就相对贬值。外币一贬值,那么中国政府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就会缩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持有的3.2万亿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则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即对人民币贬值1%,中国外汇储备虽然名义价值仍为3.2万亿,似乎没有减损,但实际币值对人民币则自动减损1%,即320亿美元,相当于损失2 000多亿元人民币。再一个,中国政府目前持有美国政府各类债券、证券约1.5万亿,这些资产名义的年收益率一般不到3%,而现在人民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升值了6%以上,出现“收益逆差”现象,相当于资产实际缩水。

三、应对策略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外贸依存程度。应结合中国正在推进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降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要转变中国的外贸战略,由关注贸易顺差向关注贸易平衡转变,由关注贸易额向关注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

2.加大金融监管力度,防范热钱大量流入。为防范热钱大量流入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并可能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威胁,要提高银行识别地下钱庄交易能力并加大打击力度,在必要时可考虑对跨境资本流动征收托宾税。同时,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局的密切协调配合,建立全面、开放、集中的金融信息中心,加强两地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必要时还要建立两地紧急磋商机制。

3.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摆脱美国政策影响。中国的储备资产中,美元、美国债券占比较大,致使美国经济、政治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造成了“被绑架”的被动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要根据中国货币篮子的建设,降低美元的比重,适当提高欧元、日元、黄金在整个资产中的比重,化解因弱势美元政策带来的汇率风险。二是调整各种资产的投资结构。中国外汇储备的经营原则应由传统的“零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中收益”转移,在投资领域中运用国际通行的投资基准、资产组合等来增加外汇储备的盈利能力。对同一种资产,要在现金、国家债券、公司债券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选择上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以提高配置效率。

4.使用存量外汇储备,建立能源战略体系。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大国中唯一尚未建立完备战略储备体系的国家。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价格谈判也越谈越高。社科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7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0%,煤炭对外依存度接近10%。针对这种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在有大量外汇盈余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价格适宜的时候,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到国外收购油田、气田、矿石等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的保值增值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增值,而且也有利于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 新浪财经网.

[3] 刘艳辉,张静,汪壽阳.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分析:第6卷[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4).

[4] 凌波.浅谈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金融观察,2007,(7).

[5] 范德胜.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影响分析[N].红旗文稿,2010-07-27.

The Reasons,Influence and Strategies of Rising of RMB’s Exchange Rate

ZENG Tao-hong

(Party School of Zhuzhou CPC,Zhuzhou 412008,China)

Key words:exchange rate of RMB;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trategy[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曾桃红

外贸逆差现象分析论文 篇2:

贸易摩擦是我国利益与世界互动的重要表象

新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既是我国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变化可能生发深层次矛盾,也意味着我国更深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引发我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差异。今年以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美国等对我人民币施压、国际舆论关注和炒作我国能源和资源需求等,证明我国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有必要认真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新特点,认真对待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出现的新问题,认真探寻维护我国发展利益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行之策。

国际贸易总量增长稳定,结构失衡加剧

据世贸组织《2005年全球贸易报告》,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比上年增长9%,增幅是2003年的近两倍。全球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分别为8.88万亿美元和2.1万亿美元。亚洲、中南美洲、独联体、非洲、中东、北美和欧洲等七大地区贸易实现全面增长,增幅均超过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

国际贸易在保持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还有几个突出特点。贸易国别结构失衡加剧。2005年1~6月,主要工业化国家贸易收支状况恶化,美国和欧盟外贸逆差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和50%。日本和韩国等传统出超国贸易顺差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4%和33.9%,为近年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外贸顺差迅速扩大。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而2004年同期为逆差68亿美元,俄罗斯、巴西贸易顺差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6%和31%。拉美、加勒比国家整体对美贸易顺差也大幅提升。

区域贸易自由化加速。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一直进展缓慢,而双边和区域贸易却如火如荼,已经日益成为各国维护和开拓海外市场、应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工具。在当前的区域贸易中,各方特别是大国角逐加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在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扩展,拉美、非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日本、印度等大国正在力争主导亚洲经济合作进程。美国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的主要驱动力量。据统计,2004年通过各类区域或双边自贸进行的贸易量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近50%。

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今年3月美国将5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个经贸共同体列入其“黑名单”。美国和欧盟在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的形势下,继续对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的纺织品单方面设限。美欧更多地越过世贸组织,直接采取单边贸易保护措施,世贸组织贸易仲裁机制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跨国公司进一步主导全球贸易。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跨国公司6.4万家,海外分支机构85万多家,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以上,海外子公司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由25年前的30%提高到了45%。今年以来,世界能源、矿产、制造、通讯和零售等行业跨国公司继续加大兼并收购力度,扩大生产和营销网络,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国际贸易的这些新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客观反映。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投资前景预测系统的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在未来的短中期内,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呈增长趋势,这必将进一步深刻改变着国际贸易流向和产业分工布局。以国界划分的贸易收支已不能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贸易平衡状况,相互依存与摩擦因素随之并行增长,而全球贸易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的稳定性,有可能成为制约世界经济贸易稳定发展的重大因素。

我国是当前国际贸易 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者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相应上升。2004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贸额占世界贸易额的6.4%,进、出口增速在世界前十大贸易国中均居首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我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左右。我国成为许多商品的生产大国并占据全球较大市场份额,打破了全球原有的产业布局和贸易格局,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日趋严峻的对外贸易纠纷问题,其主要特点是:

从涉及的领域看,不仅发生在传统的商品贸易,而且向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扩展。今年中美、中欧之间纺织品贸易摩擦急剧升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纺织品仍可能是摩擦热点。我国企业通过并购向海外投资遇到强大阻力,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和中海油收购优尼克石油公司都受到美政府和国会不同程度的抵制。欧美批评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特别是金融和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劳工、环境和卫生标准等方面加大施压力度。

从牵扯的层面看,贸易摩擦已由产品、企业等微观经济层面向国家政策和制度等宏观层面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担心我国走重商主义出口导向的发展道路,错误地认为我国国有企业通过政府税收优惠和补贴在国际上进行不公平竞争;指责我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促进出口,追逐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无端猜测我在能源、原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政策等。

从发展走向看,贸易摩擦越来越政治化。我国的发展必然对世界经贸格局产生影响,我们认为这对世界各国更多的是发展机遇。但一些国家视我国崛起为威胁,认为对外经贸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同所谓威胁别国国家安全、争夺原材料产地等地缘政治问题挂钩。一些国家因国内经济不振、失业率高,部分中小企业因惧怕竞争,积极主张对我纺织品和其他产品出口设限,政治因素与经贸问题交织成为与我发生贸易摩擦的明显趋势。

从摩擦国别看,贸易摩擦对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美欧等发达国家一直是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地区。目前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呈较快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立案数量已超过欧美,截至2005年5月,印度、土耳其对我贸易保护调查数量占到亚洲国家对我贸易保护调查的73.1%,发展中国家对我仅有的4起特保调查也都是印土两国发起的。其中印度共对我发起83起反倾销调查,是继美欧之后对我立案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大国一些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在个案特别是针对纺织、制鞋等传统产业的处理上,甚至出现了仿效发达国家对我作法的动向。

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利益与世界的深刻互动

摩擦源于利益差异。在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利益差异不可避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深刻改变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格局。我国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强的竞争能力,必然深刻影响国际市场格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吸收国之一,必然深刻调整国际投资格局。我国以出口大国走向国际市场,必然深刻重组国际贸易格局。我国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一举一动,也必然深刻牵动国际金融格局。我国与其他国家利益互动不仅涉及能源、原料、运输通道等我国发展的基本利益,还包括境外投资、境外工程、劳务输出、技术出口,甚至企业兼并等增值利益。这种利益互动,是在国际分工大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大流动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经济全球化深化演变的必然结果。

在诸多利益差异中,发达国家处于同我利益差异的主导面。发达经济体既想从我国快速发展中谋取超额利润,又要千方百计维护既得利益,还企图继续垄断国际政治经济的主导权。法荷否决欧洲宪法说明,发达国家民众对经济全球化存在着矛盾的心态,既希望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又不愿意承担风险。美欧在纺织品、服装、鞋类等本已不具有竞争优势领域上的蹩脚作法,充分显示出他们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有着强烈的利益丧失感。

在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中,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差异,必须也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合作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中,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认识到我国的发展对其长远利益有益,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又存在竞争或某种程度的冲突。以纺织服装为例。纺织服装往往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出口部门和外汇收入来源。2002年,孟加拉国纺织服装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80%以上,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占70%以上,毛里求斯占60%以上,斯里兰卡占50%以上,突尼斯占40%以上,土耳其和摩洛哥占30%以上。一旦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严重冲击,这些国家经济所受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作为新兴力量,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虽与我在具体问题上存在利益差异,但在发展本国经济,争取公平竞争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大的原则问题上则是大体一致的。

立足长远,共同发展,是破解贸易摩擦频发难题的根本之策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待贸易摩擦,立足长远,坚持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努力消除引发贸易摩擦的内部根源。

◆在总结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与主要贸易伙伴多层次的、经常化的协调对话机制,通过增进信任,化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制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国别贸易政策,优化进口结构,特别注重扩大急需的资源、原料性产品的进口。在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等方面,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对我出口商品提供便利。

◆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纠纷,通过加大直接投资等方式,适当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纺织、服装等生产加工行业,改善这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状况。

◆加强舆论引导,通过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遏制贸易摩擦的示范扩散效应。

◆发挥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通过帮助出口企业树立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推动企业以联合方式主动对外应诉,提高应诉率和胜诉率。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平台,从战略上重视通过多边贸易仲裁机制和相关国际规则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贸易利益。

◆加快建立多双边自贸体系、关税同盟等贸易便利化组织,通过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化利益差异和贸易摩擦为互利、合作与共赢。

作者:于培伟

外贸逆差现象分析论文 篇3:

2004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逆差的比较分析

摘要:通过对2004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的来源、成因进行比较,来分析两次季度逆差在商品结构、来源的地区分布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以期找出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两次贸易逆差的共因和今后可能再次导致逆差的因素。并得出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对国际大宗商品依赖程度较高和有利的贸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规模顺差,引导中国外贸朝着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逆差来源 成因 比较 结论

引言

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出口3 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 006.6亿美元,增长32.6%,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继2004年第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六年后首次出现的季度贸易逆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关于中国贸易差额问题,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主要集中于多年来中国贸易的顺差问题,对逆差的研究还较少。对于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贸易逆差,已有一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看,大多数的研究仅仅针对2011年第一季度的分析,例如,梅新育(2011)认为中国第一季度贸易逆差不是“出口危机”;张锐(2011)等学者深度剖析了中国外贸季度逆差,认为这次逆差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齐升所导致的。但是,把2011年第一季度和2004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非常的少。

鉴于此,我们可以把两次季度贸易逆差放在一起比较,以期找出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两次贸易逆差的共因和今后可能再次导致逆差的因素,并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

一、2004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分析

所谓贸易逆差,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大于出口的差额,来源于有两方面:出口和进口。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1—4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 364.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1 627.4亿美元,进口1 735亿美元,分别增长33.5%和42.4%,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8.9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出口和进口都有大幅增长,但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同时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于是就形成了贸易逆差。

(一)2004年第一季度逆差的来源

1.产生贸易逆差的商品结构。据统计,中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主要来自于投资品及与基础材料有关的产品和部分高新技术产品。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04年1—3月中国商品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初级产品。具体商品为电力设备、原油、钢铁、金属矿砂、纺织纤维、专用工业设备和科学仪器等。其中,进口原油增长33.3%;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38%;机械设备进口增长31.9%;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42.2%。

2.国别和地区结构分布,我们的贸易顺差主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而逆差则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台灣及沙特阿联酋等亚洲的国家和地区。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前十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为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德国、泰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和阿曼。此次逆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贸易流向的变化。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能源。其中可能有较大部分需要进口。同时随着我们制造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步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中国内地转移。这种现象在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方面表现最为明显,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市场分布基本表现为从日本、东盟、台湾、韩国等地进口零部件,在中国内地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市场。

(二)2004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的成因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从2004年1月份开始中国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这直接降低了出口的增长速度。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般贸易的出口,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2.进口料件对国内料件的替代作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导致的出口成本的增加引起了进口料件对国内料件的替代,从而导致进口的快速增长。当退税政策调整时,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会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此外,在节约成本的推动下,很多企业由一般贸易方式转向了加工贸易方式,原来的国内采购部分也随之变为了进口。

3.中国关税下调以及非关税措施减少对进口的刺激作用。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为履行加入的承诺做着努力。2003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表示,中国关税水平在连续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2004年初又进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第三次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1%下降至10.4%。而且从2004年年初开始,中国还取消了石油产品、橡胶产品、汽车和起重车及其零部件、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等四大类产品的进口配额与进口许可证管理。电机、推土机、船舶等七大类机电产品特定进口招标要求也随之取消,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可自由进口。大宗农产品和化肥如小麦、大米、棉花、玉米、食糖、豆油等进口关税配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些因素都直接刺激了企业的进口。

4.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在加入WTO以来,中国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2003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额达到了535.1亿美元,仍然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4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尤其是周边国家或地区对中国投资额迅速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进口设备、物品的迅速增长,2004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增长超过40%,高达五六十亿美元,表现为逆差。

5.主要生产资料进口量及价格同时上涨。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中国是世界原材料进口的大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在改变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扬。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初级产品260.1亿美元,增长62%,其中,进口食用植物油163万吨,增长1.2倍;进口大豆541万吨,增长39.2%;进口原油3014万吨,增长35.7%。

以上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方面使出口的力度下滑,另一方面使进口的趋势加强,致使短期内中国贸易平衡发生逆转。

二、2011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分析

(一)2011年第一季度逆差的来源

1.产生贸易逆差的商品结构。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1—3月份主要进口商品主要来源于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以及汽车、机电产品、科学仪器等产品。这些产品进口的数量和金额都很大、同比增幅也很快,从而造成了第一季度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2.国别和地区结构分布。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季度出口的主要国别和地区仍然集中于东亚的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的大宗商品出口国。根据进口商品总额,第一季度国内前十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为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省、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沙特和泰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仍然和中国贸易在国家贸易产业链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尽管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目前我们仍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我们生产和出口所需的大量仪器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能源依然依赖大量的进口。在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态的塑料等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进口量和进口金额显著上涨就不足为奇了。

(二)2011年第一季度逆差成因

1.季节性因素。二月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低谷时期,春节的两周假期,也成为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受春节假期和及春节期间用工难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在前三个月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滑行。海关数据显示,1月出口1 507亿美元,同比大增38%;而2月则降到了967亿美元,环比大降36%,同比仅增长2.4%; 3月增长则超过30%,此种情况历史上从未有过。春节后中国出口部门的用工难题在愈演愈烈,今年一二月份出口超乎寻常的大升大降。由于春节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招募工人,筹备生产,3月份的数据重新回归到了正常。

2.国内经济拉动进口需求。中国仍在继续推动结构调整,推动内需,这也会加快进口的增长。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需求十分旺盛,特别是对国际大宗商品与机电类商品进口需求不断增加。

3.国内贸易政策的影响。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是中国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第一季度外贸数据发出了较积极的信号,中国外贸进出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稳定进出口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仍然是中国外贸发展的着力点。第一季度的贸易逆差说明中国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中国进出口并重,稳定出口,努力扩大进口的政策正在得到落实,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基本平衡。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去年3.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4.大宗商品价格齐升。按照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一般贸易项目产生的逆差,主要是原材料大宗商品的进口。从整个第一季度进口趋势来看,造成进口强劲增长的主要推手是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态的塑料等商品,其价格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价格上涨趋势,使得进出口的相对格局被打破。最为突出的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导致原油价格不断震荡上行,截至3月末,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行至198.95,离2008年的历史高点已相去不远。而在整个第一季度,上述大宗商品进口几乎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势头,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为每吨156.5美元,同比上涨高达59.5%;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573.9美元,同比上涨25.7 %,而这一现象接下来一段时间很可能将继续持续下去。另外,由于中国实行扩大进口的政策,使第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将刺激中国企业购买更多的资源,在通胀预期刺激下,企业加大了对能源原材料的采购囤积。

5.国外需求有所收缩,出口有所下降。国际经济复苏力度脆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发生特大级地震,未来五年发达国家的主要精力将集中于削减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美、日、欧消费需求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这将导致中国出口美日欧的高增长前景不可持续。除了广东省以三、两次季度逆差的比较

(一)两次逆差来源的比较

1.商品结构的比较。2004年和 2011年第一季度逆差来源的商品结构可以看出,尽管两次逆差时隔六年,但是造成逆差的商品结构还是很相似的,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以及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在这两次贸易逆差中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说明,尽管时隔六年,中国对外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处在国际贸易产业链的低端,对精密仪器、原材料、零部件、大型机械设备等对进口依赖的局面依然没有很好地改善;对原油、成品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仍然很依賴。这一现象不仅在这两次贸易逆差中体现,多年来的贸易数据也均已体现。

不同的是,在这次的逆差中,汽车(包括整车和配件)第一季度累计进口31.8万台,累计进口金额37.7亿美元,这是在2004年季度逆差中没有出现的。汽车销售持续旺盛,汽车零部件进口也强劲增长,国内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去年中国就已经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销售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好事情。但同时,汽车零部件的大量进口又暴露出新的问题。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生产组装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汽车企业生产车型涵盖的日韩系、美系和欧系中大部分车型大部分零部件或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到国内组装,从而带动汽车零件进口快速增长。中国核心汽车零部件技术长期缺失、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没有形成互相支撑。在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形势下,新的结构问题又暴露出来。

2.国别和地区结构分布的比较。根据2004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逆差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可以看出,六年之后,当季度逆差再次出现时,两次季度逆差来源的地区分布也十分相似。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东亚国家和巴西、沙特等国。中国仍然主要从日本、韩国、台湾、德国、美国等国家进口零部件、先进设备;从巴西、沙特、美国等国家进口铁矿石、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时隔六年,但这种进口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3.得出结论。根据这两次逆差来源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短时间内这种局面很难得到改变,只要我们的产业结构没有升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这种对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和大宗商品的依赖的局面就很难得到真正转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起伏不定,铁矿石、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交易商品进口均价延续高位,中国“用工荒”、“涨薪潮”、产业转移也将成为长期趋势,中国需要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此外,中国在工资成本和其他要素成本也开始持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短期内不能减缓,这对中国外贸进出口构成了长期的不利因素。中国低成本、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已成明日黄花,外贸进出口结构不调整就面临出局的危险,中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所以,优化进出口结构,提升外贸质量和效益应成为我们今后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二)两次逆差原因的比较

在造成两次季度逆差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相同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作用。在这两次季度逆差中,都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2004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三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国内经济也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而在当时,国际原材料等价格也在持续走高。中国是原材料和大宗商品进口的大国,中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在改变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扬。

在2011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逆差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进口成本保持高位,也造成进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催生了巨额的贸易进口总额。截至 3 月末,日本地震和利比亚战火更是推动国际市场油价达到两年半新高。今年第第一季度也成为中国原油进口量最多的一个季度,铁矿砂、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和数量也显著增长。另外,在两次逆差的影响因素中,另一个相同点就是国内贸易政策的影响。2004年的季度逆差是由于国内鼓励进口的措施及中国关税下调以及非关税措施减少对进口带来的刺激作用;2011年的季度逆差也与国内“促进口”的措施有关。

2004年,中国继续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努力,关税总水平由11%下降至10.4%。这些因素都直接刺激了企业的进口,带动了2004年第一季度逆差的形成。而2011年的季度逆差也与中国现阶段“促进口”的措施有关。出台一揽子“促进口”的贸易措施: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第一季度外贸数据发出了较积极的信号,中国外贸进出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稳定进出口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仍然是中国外贸发展的着力点。

结论

根据2004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和2011年第一季度贸易逆差的来源和原因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优化进出口结构,提升外贸质量和效益。(2)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依赖程度较高,其价格的不稳定性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瓶颈。(3)国内对对外贸易的有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规模顺差,引导中国外贸朝着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梅新育.中国第一季度贸易逆差不是“出口危机”[J].中国经济周刊,2011,(15).

[2]张锐.中国外贸季度逆差的深度剖析[J].资本市场,2011,(5).

[3]胡上清.对2004年以来首次季度贸易逆差的思考[J].中国对外贸易,2011,(8).

[4]孙丹,张炳政.逆差再现[J].中国海关,2011,(4).

[5]罗云峰.2011年第一季度外贸形势分析[J].中国投资,2011,(5).

作者:李芳 张家莹 王珂

上一篇:金融市场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审计公告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