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2024-04-08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18日-2011年10月25日

二.调查地点:

长沙理工大学

三.调查对象:

长沙理工大学10、11级学生(随机)

四.调查方法:

纸介质问卷调查

五.调查人数:

共80人

六.调查目的:

为了探究我校的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影响,并配合老师以及学校领导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了解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早解决我校学生逃课问题,我们举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七.调查方式:

从10级和11级随机找了一些同学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表80份,有效回收的调查表为70份。然后对所有的调查表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八.数据统计方式:

根据被调查人员的情况,对其进行数据统计。

九.数据统计分析:

1.上课的出席情况调查分析:

“总是逃课”无人选,“经常逃”只有10%左右,选“偶尔(一月两三次)”的人数为64.29%;“从没逃过课”的总人数百分比为27.14%。由以上数据分析出大家并不经常逃课,出席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2.逃课首选的课程类型调查分析:

“公共选修课”占的比重最大,总人数百分比为58.57%。其次是“公共课”,总人数百分比为38.57%。大家最喜欢逃公共选修课、公共课,因为这类课考试比较容易,且老师很难查到,重要性并不大。如果任课的老师再没有激情,那学生必然会感觉到很无聊的。

3.逃课时所干事情的调查分析:

“上网”的百分比为31.43%。“去购物逛街”总人数百分比为3%。“睡觉”总人数百分比为64.29%。“自习”总人数百分比为31.23%。

可见,大家利用上课时间睡觉的占大多数,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平时据我观察,大家睡觉普遍很晚,熄灯后再洗漱或上床聊天,很多还在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或用手机上网聊QQ,发短信,打电话。女生一般是上床聊天的多吧。然后自学的人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我想自学在大学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有的老师讲的过快,给同学一种听不听无所谓的感觉,把书好好看了,考试也能过。现在大部分人所关注的都是考试能不能过,而不是要把知识学透了、能活用。

4.逃课原因分析

首先,同学们认为“睡眠不足,情绪低落,没精力上课”的占58.57%。认为“听不懂,老师讲课很无聊,跟不上老师,上了也是白上”的占47.14%。觉得“课程太简单了,没必要听老师讲”的占8.6%。其次因为“做兼职,学生会、义工联的工作等, 实在有事”的占28.57%。“老师不经常考勤,或者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的占4.3%。还有35.71%的人认为“就是不想上, 反正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调查结果表明:大家利用上课时间睡觉的占大多数,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平时据我观察,大家睡觉普遍很晚,熄灯后再洗漱或上床聊天,很多还在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或用手机上网聊QQ,发短信,打电话。

5.逃课对成绩是否有影响调查分析:

“有很大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8.45%。“有一点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78.57%“无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30%

可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逃课对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很大。还有不少人认为逃课对学习成绩无影响,这种想法理论上应该是不正确的。但很多人有这种的想法我想也是这么多年国内大学的教育制度造成的。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上的观念太“商业化”了,大家考虑的是学什么样的专业以后好就业,哪些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并不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可以了,考的分高了是浪费,得不得奖学金也无所谓,而且翘几节课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所以从这角度上讲很多人就会认为逃课对成绩无影响。

6.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问题调查分析:

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逃课无所谓,关键在于个人(占57.14%),我想大家都认同这还是和个人的自控能力紧密相连的,如果大家的学习的意识都能提高了,那没有人会再故意逃课的。

7.对老师查考勤的态度调查分析:

“支持”的占15.71%。“反对”占10%。“表示无所谓”的占74.29%。

大部分人还是很赞成老师查考勤的,认为这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但现在替人达到的人很多,而且老师有时很难查出来,同学也不好意思举报,这样让大家也会让大家感觉查考勤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8.怎样才能使大家减少逃课调查分析:

在“老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中,人数百分比为81.83%,可见大家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很满意,其中的很大的原因是老师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式死板,没有吸引力,让大家感觉这个老师没有亲和力。还有很多人选“出勤率作为综合评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奖学金挂钩”人数百分比为57.14%,如果有好的方法让老师每次课都能准确的查出各班的出勤情况,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不小的难度,但这反映出大家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办法去衡量大家的付出与收获。对于“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和“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大占得比例较小,可见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被大家所认可了。

十.总体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同学的整体学习状况还是不错的。但大家还是很浮躁,不能塌下心来看书。能坚持不逃课的人很少,尤其是那种公共的大课是大家逃课的首选对象,而且大部分逃课的同学基本利用那些时间去睡觉和上网。

如果要说大家逃课的根本原因,这首先是国内现行的教育制度的问题。现在的大学里面充斥着商业气息,每个学生都在考虑以后的工作问题,而没有心思却研究知识理论,当父母有能力为学生安排好以后的工作后,那他们更没有动力去上课看书了。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逃课后的去向:第一,睡觉。这部分同学主要由于作息时间不合理,而且学习兴趣不高和个人自制力差。第二,上网游戏。这部份同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第三,自己看书学习。这部份同学认为自学更有效,他们的口号是“逃课不逃学”。同时,随着社会需求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许多同学加入了考研、考托福或考证的行列,对他们来说,这些更具现实意义。第四,做其他事情。比如逛街、做兼职、看电影、看体育比赛、陪外地来校的朋友或同学等。

而且逃课现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逐渐增加的。在逃课选择上,专业课较基础课逃课

率相对偏低;必修课较选修课逃课率偏低些;逃课率最高的是公共课。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家逃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课程枯燥无味,还有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亲和力,老师不能调动起来大家的听课思考的兴趣,使同学们的关注度下降。有的学生来到长理后发现学校与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很失落,也是得逃课频繁。

从我们的调查表上,反映出来的只是一些显性的逃课现象,还有许多隐性的“逃课现象”并没有反应出来。而这些现象是最影响教学质量和大家学习质量的。比如说大家上课睡觉、玩手机、吃东西、看小说、聊天、写其它科的作业、这在任何一节课上都是司空见惯的。现在的老师本着只要不影响他人就不去管的原则,纵容了相当多的同学,以至于以后想管都无人理睬的尴尬局面。而且这种行为,相对于翘课更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带坏身边的同学。十一.应对措施:

1.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

调整课程安排,取消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纯粹地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应当让学生过早得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专业的社会动态,否则学生的心理是难以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安心的学习。

2.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

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很有用的。

3.各班的班主任应加强对本班的关注度:

虽然大家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关注,但班主任一学期出现一次或两次还是太少了。我认为每两周班主任就应和大家交流交流。

4.强调优秀老师讲授基础课:

其目的就是用名师的魅力和教导影响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听课,而且将其作为榜样仿效,并产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而且,教育部也明确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基础课;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上基础课的,可以不再聘任。

5.增强教师教学艺术意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老师应该使本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要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的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在相关公共选修课上,某些老师并没有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与学生打打闹闹,开开玩笑,浪费那仅有的一个半小时。

6.完善学生考评制度:

鉴于目前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学生考评的灵活性。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目的设计,尤其是文史类课程,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其次,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口试、上机加笔试、写论文等形式,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第三,在平时评分时加上学生的考勤分,体现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的发生。

7.加强对我校学生的思想教育: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考虑,首先大学生应拥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大学不比中学,有老师的约束和轨道化教育,在大学里,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我们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同时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有的同学思想上进;有的同学整天萎靡不振,只是坐在电脑旁边玩玩游戏,上上网。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立场和个性了。某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易受环境干扰,他们受另外部分“电脑游戏爱好者”的“唆使”天天沉迷与网络游戏,真是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从环境因素上来说,环境其实是造成两级分化的根源,尤其在大学,四个人为一个寝室,只有周围环境好了,人才会积极上进。最后,我们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上述中,有的同学为了自主学习而逃课,这些现象是他们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忽视和时间的不佳支配而引起的。

十二.总结

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逃课成风毕竟不是正当的,它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里,逃课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正在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件好事,关注才能引起重视,并进而获得解决。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在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希望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促进教评为契机,学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

附:此调查表仅为个人观点,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另有数据统计表、调查问卷样本各一份,调查问卷30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02班 B 组

篇2: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目的,意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 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包括调查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时间、问题现状、原因、对策建议等,调查报告要素须齐全,但各要素的字数并无统一规定。a仍不

b基本不

c.有时

d.经常

二、调查方案

查。

1、方法: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将仍成都理工大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

2、时间:2011年寒假

3、地点:成都理工大学

4、调查人:谭海

三、调查结果

总结调查问卷信息可以得出大学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其中20人中仍不逃课得人占10%,基本不逃课的人占20%,有时逃课的人占50%,经常逃课的人20%。

四、问题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类逃课的学生一般是进入大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进了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学习没有动力,逃课后有的沉缅于花前月下,有的则打牌、上网玩游戏,以消磨时间。

(2)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些学生高考时因发挥不好而未能考上理想中的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差较远,因此不愿意去上课,即使人在课堂,学习效果也不好。(3)不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课程讲得快,而且缺少了高中时“保姆式”教师的约束。这就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自控力。但是,有些学生因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前面的知识尚未完全消化,致使后面的内容也听不懂了,索性逃课。

(4)为考研躲避上课。这类逃课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为了准备考研,平时逃课以尽量多地获得时间复习考研课程,专业课课程则采取临时突击复习的办法应付考试。

(5)为就业忙于考证。有些学生为了就业找工作时能多些硬件,整天忙于参加培训考取各种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施工监理证书,甚至考驾驶执照,却认为所学专业课程对自己将来工作没有多大作用。

(6)因社团活动多而影响上课。有的学生喜欢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当活动与上课时间冲突时,学生宁愿逃课;有的学生是学生会成员,为组织各项课外活动,占用上课时间,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向仸课教师请假。

2.教师授课方面

(1)教师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经验少,讲课枯燥乏味而且信息量少;讲课照本宣科,或思路不清,表达欠佳,致使学生丧失上课的积极性。

(2)有的教师讲课方式落后。多年来,许多教师仌然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讲稿、一块黑板的讲课方式。特别是在大教室上合堂课时,后面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内容,于是干脆不去听课。

(3)考试方法不当。这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大学里的考试,尽管学校提倡教师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但是,大部分课程的考试方式仌然采用闭卷,考试内容一般限定在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所记笔记或书本上的内容,没有去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体现不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

3.教学管理方面

(1)检 查力度不够。通常对教学的检查只是检查教师的到位倩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少去检查学生听课人数。而单靠班干部去考勤或教师偶尔点名抽查 这种方式去监督学生,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在一些大班课上,由于学生多达百人,仸课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点名抽查,学生逃课就有了可乘之机。

(2)规章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学生手册》把旷课作为违规违纪的一种行为,并对此行为的恶劣程度做出相应的处理。可见,学校对旷课学生的处理是较为严厉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

(3)对 教师的考核存在问题。目前对教师的考核,包括上岗和晋升等,都过分强调科研而轻视教学。虽然也强调教学工作重要,但实际上只要完成规定工作量的教学仸务,教学效果还说得过去,该教师就算合格。虽然每学期都对仸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考核,但是,评价结果一是没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学质量的高低,二是没有与职称晋升 相结合。结果使部分教师上课缺少热情,授课方式单一,知识老化。甚至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也存在对专业新知识了解不够,对本学科前沿动态跟踪不灵敏,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之甚少的情况。

五、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做到有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目标与国家、集体的目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专业 思想教育应仍新生入学抓起,通过专门的专业介绍、新老生互相交流、专业教师与新生的座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让学生一入学就热 爱专业。同时教会他们新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自觉学习、主动研究问题,积极发展自我,尽快适应高校学习生活。

2.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社团活动、考研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第一,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最重要的仸务。参加社团活动、或者作为学生会成员为学校和学生朋务,以及求学深造考研究生,都要以搞好专业学习为前提,反之则是本末倒置。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仍而使学生安心于课堂学习。

3.加强新进教师的指导工作

安排新进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互听课,让老教师针对新进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4.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要变原来“满堂灌”、“填鸭式”为 启发式、讨论式,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仍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要更新教学内容,剔除陈旧过时的 内容,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扩大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同时,大力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授课 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加大考试改革力度

现在很多课程考试是教师划重点,考笔记和书本上的内容,所考知识以记忆为主,使逃课的学生投机取巧得以过关,甚至得高分。所以,仸课教师要以考察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主,考试内容灵活多样,考试方法采取一页开卷、技能考试、口试,或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 用能力。同时,在评分时,学生平时考勤、学习态度和作业作为平时成绩,比例可占综合成绩的20%—30%。

6.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仸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院(部)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逃课学生及时批评教育,责令其写检查,旷课多节应全校通报,对违背校规校纪的要坚决处理。

7.真正落实教师考核制度

第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以,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第二,对教师的考核,包括上岗和晋升等,都应该真正落实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教师不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仸务,而且,教学质量评价也必须达到学校要求。通过激 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师上课的热情,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研教改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六、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请问你的性别?

a男b女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大一b大二c大三

3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

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

a仍不

b基本不

c.有时

d.经常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c.运动

d.去逛街购物

e与男(女)朊友在一起

f.做兼职

f.其他你认为逃课的原因是:(多选)

a 老师讲课很无聊

b 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

c 确实有事 只是不想上课

d 不喜欢某个老师 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e 老师不经常考勤

f 认为反正最后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

g 其它

8.您经常逃的课___(多选)

a.马哲,邓论等基础课

b 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

c.英语

d.专业课

e.选修课

f.视情况而定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

a 1节-3节

b 4节-6节

c 7节-10节

d 11节以上你所在的班级对逃课是否有相关的条文约束?

a.是

b.否你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否会影响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a.是

b.否

(三)逃课行为检测你逃课后的心理?

a 很内疚

b 比较自责,但下次还会逃

c 无所谓

12.对经常旷课的同学的看法?

a、影响了班级荣誉

b、完全理解他

c、好羡慕

d、真的佩朋,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e、____________

(四)对减少逃课行为的建议

13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a.风趣幽默一点

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

c.学识渊博一点

d.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多选)

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

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

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

f.其他

15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

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

b.一定会消失

c.不好说

七、小结

篇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对策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 在理应洋溢着浓厚的学习、科研气氛的大学校园中, 大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 许多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大学生逃课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大学生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逃课现象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逃课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作为一个热点话题, 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21世纪人才报》的一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95%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 高校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 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 至于哲学、邓小平理论等公共课程学生的到课率仅为50%。此外, 大学生的逃课率随年级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调查数据显示:本科大一学生的逃课率为12.4%, 大二为24.3%, 大四为50.5%。专科大一学生逃课率为21.3%, 大二为35.2%, 大三竟为53.8%。有的学生还把逃课分为三个阶段:大一新生是逃课的“实习生”, 偶尔逃之;大二学生是“熟练工”, 酌情逃之;大三、大四学生是“老油条”, 想逃就逃。教育是立国之本,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在国民大众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的今天, 大学校园中出现的“逃课风”确实令人担忧, 令人焦虑, 有识之士都为这种现象而痛心疾首。

除了“从课堂上逃走”的显性逃课现象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日益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大学生“身在曹营, 心在汉”, 上课时思想开小车或做其它事情, 思维根本不在课堂上的现象。隐性逃课, 比显性逃课危害更大, 且不易于被发现和引起重视。我们曾调查了95名在校大学生, 仅有13人确定自己从没有过隐性逃课情况, 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3.7%。大部分被调查学生都有过两种逃课方式并存的情况, 占被调查人数的68.4%, 且隐性逃课比例男生高于女生, 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

根据学者们对高校大学生逃课原因的调查研究, 导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 对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教师和教材的原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 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教师不具备“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敬业精神, 也不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教条单一, 授课照本宣科, 既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又不能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升华。学生上课时总感到“没意思”, “学不到东西”甚至“听不懂”, 久而久之, 必然会产生对该科目的厌烦、排斥心理, 发展到了极点便是极端的行为———逃课。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有些高校教材更新太慢,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根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有些内容甚至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大学生的求知欲旺盛, 思想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知识更新欲望较强。当教学的内容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渴求的速度时, 必将导致他们的叛逆———逃离课堂。

2.2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的原因

高校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是造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专业课程方向不明确, 且与实际严重脱钩, 一些重点专业课程出现交叉、重复开设的现象。学生想学的学不到, 学习的又是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只能选择逃课自学。逃课率高低与教学管理的严格程度成反比。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许多高校还不够完善, 这也是造成逃课率高的原因。许多高校都采用学分制, 只要学生修够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许多高校防止学生逃课的主要措施都是点名制, 但通过课堂点名的方式防止学生显性逃课又会导致学生隐性逃课率的上升。

2.3过早过多参与社会实践

由于许多用人单位打出了只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的幌子, 迫于就业压力, 许多大学生过早地逃出课堂到社会上兼职, 参加社会实践。部分学生甚至为积累工作经验逃课创办商店、洗衣店、复印店或者餐馆、工作室等,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 却荒废了学业。还有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生活所迫, 要依靠社会兼职完成学业。当学业与职业无法平衡时, 逃课现象便发生了。

2.4考证考研, 提升自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大学生为了提升自我, 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从大一起就开始为就业准备, 或开始报名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 或开始准备复习考研。由于大学里的考试过关并不难, 而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则要大得多,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逃课去准备资格认证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现象。

2.5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宽带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宽带的发展和普及, 高校成为网络“冲击泼”影响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在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受到其消极因素的影响。QQ聊天、网络游戏使大学生沉溺忘返, 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甚至患上了网瘾。一些学生为了上网而经常逃课, 把上网当成了“主业”, 上课当成了“副业”。

2.6其他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虽有很多优点,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主要表现在贪于享受, 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 抗挫折能力减弱, 集体关注力下降, 组织纪律性淡薄等方面。面对艰苦的学习和单调的生活, 很多学生选择了“享受”或“逃避”, 方式之一就是逃课。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而逃课;还有的学生逃课是受到“大家都逃, 我也逃”的从众心理的驱使。

三.解决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是不治之症, 要找出治疗大学生逃课顽症的“良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提高教师素质, 引进教育人才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积极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 引进专业博士、硕士, 培养学科带头人, 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等方式,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逃课现象。通过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骨干作用, 可以培养和带出一支好的科研教学队伍。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学生逃课现象自然会减少。

3.2革新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高校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要求教育者革新教学方法, 引入多媒体及网络化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教育活动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塑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3增强危机意识, 健全身心品质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及实际动手实践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日益重要。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 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对大学生毕业资格作出更为严格的限制, 使大学生不至于因中学时代紧绷的弦松懈下来而茫然无目标, 学习无动力。另一方面, 优越的生活环境也使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健全身心品质, 使其懂得责任、荣誉、使命的意义, 成为自信、自立、自强的青年。

3.4加强教育监管, 积极引导督促

大学生逃课使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根治逃课现象要靠老师、学校和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 行为也不规范, 教育者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起到监督管理和督促引导的作用, 帮助大学生减少并杜绝逃课现象。

参考文献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分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1, (3) .

篇4:透析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

关键词:逃课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一、问题

《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一文中指出:大学开销分为5部分,囊括学习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上课期间的纯消费为132元。读大学还等于放弃了工作收入。一进一出,合计支出18.03万元,除以640天,每天是282元。[1]大学生活需要支付相应经济成本,“逃课”同样承担了一部分成本支出。可大学生的“逃课”却屡见不鲜,无法杜绝。面对此类现象,大学生的“逃课”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二、“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

1.对课程缺乏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的大学生中,表示真正喜欢该专业的为32.8%;由于受分数限制,无法做更多选择的为36.9%;由家长决定的为8.4%;中学老师影响或其他因素影响的有21.9%。[2]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其对所修课程的热情大受影响。

2.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由于教师不点名、早上睡懒觉、心情不好等理由而“逃课”已不足为奇。

3.学习目的功利性。马和民将学生逃学列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3]学生对所选课程没兴趣,便选择个体自主学习而“逃课”,主要包括考证、考研和校外兼职等。

(二)大学生群体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逃课”的群体归因分析,主要涉及学生亚文化理论。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sub-culture)的定义是: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形成具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和凝聚力的形态,即是亚文化。[4]学生“逃课”群体是作为亚文化,也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和背离,它显示了学生“逃课”的价值判断、观念伦理、行为模式。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和马丁·特罗的研究认为,在主流文化面前,亚文化有其存在空间,并保留其地位,不受主流文化排斥,学生更愿意进入亚文化群体。[5]由此看来,“逃课”便有其发展的依据和力量源泉。学生“逃课”亚文化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随着主流文化发展而来,是对主流文化的折射。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逃课的关键因素。在教学魅力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吸引力,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听课疲累,师生互动少;或是面对学生,采用倾销式讲述,没有民主氛围,从而使得“隐性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上课时学生人在教室,但是学生在做与讲课内容丝毫无关的事情。[6]

师生关系僵硬,除了受教师本身主观原因的影响,还受到客观原因影响,如学校的考勤点名要求、考试考核标准、作业难度等限制。教学质量也缺乏合理标准进行考核,即使存在“学评教”系统,无法完全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计算的完成性评价。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出勤考核制度松懈。大学课堂的考勤基本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每个学校有对学生课堂考勤的基本规定(如某学校规定: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学期点名两次),但标准不一,因课而异。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便出现逃课现象。

2.考试考评方式单一。考试方法单一并且方式不科学。例如,高校为了严肃考试纪律和校规,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规定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这直接促使学生不参加常规上课,而将重心转移至课程考试。这样本末倒置,失去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意义。

3.课程内容不够合理。部分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量过大、难度过高、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这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愿在课堂上花费时间。

(五)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舆情——沉默螺旋。从“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来看,刻板印象的舆论意识就会造成社会对事物的评价偏低,甚至造成群体性的意识丧失。“读书无用论”等反映了社会部分期望对待知识价值的态度已经有了偏移。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学识本身转为操作能力要求。功利色彩浓重的现实取向和“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日益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上课表现,使得学生思想功利化,轻知识表现明显。

2.课程设置市场取向原因。大学课程设置上的学术性与目前社会的泛经济化、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7]进入大众化时期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社会市场化趋向。新旧课程设置思想相互对立,且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上又出现多元化趋势,使得工具主义的利己化和功利目标倾向明显。在此大环境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趋向实用主义。

三、学生“逃课”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从学生工作方面

学校应抓住先机,对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安排辅导员及班主任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合理宣传。在学生选课的时候,教师要加强课程介绍。学校可安排教务处官方编写《学生选课指南》,由各个专业辅导员发放,帮助学生选课。

(二)从教师个体方面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对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加强专业领域的技能,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增进师生课堂互动;勇于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广博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增加课堂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活跃性。

(三)从学校管理方面

在教学环境上,学校应加强校园教学文化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有效反馈相关教学问题的渠道。在课程选择上,学校可采用教学竞争机制,公布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评分。学生可根据评分实际情况,自主选修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测评上,学校应严格控制课程的考勤和考试,确定具体的考勤次数。学校还应对考勤定期检查,并推行相应的奖惩。同时,任课教师不可参与期末考试出题,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四、结语

大学生“逃课”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在2003年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在逃课的定义上,从精神方面分为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从物理方面就是学生有意识不在上课时出勤。大学生“逃课”应是大学生有目的一种主观意志和行为方式。[8]“逃课”现象概括来看,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唯有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共同的着眼点,扩大合作,改变传统的师生行为方式,才能在根本意识上改变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认知,使其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曙峦.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J].教育与职业,2012(34):88.

[2]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5.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7.

[5][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

[6]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5.

[7]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6.

[8]陈坤华.正途与歧途之间:普通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现实性[J].媒体高等教育,2013(2):1.

作者简介:

[1]应珂(1989- ),女,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

篇5: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姓名:蔡基鹏学号:101102074班级:10会计(2)班

亲爱的同学们,您好!

感谢你参加本次问卷调。本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逃课现象以及逃课的原因和看法,以便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本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加之我们绝对保密,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不利影响,再次请你客观如实作答!

1、性别:A、男B、女

2、请问你是大几学生?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专业:

4、你有逃课的经历吗A、有B、没有

5、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C、呆在寝室

D与男(女)朋友在一起

E.做兼职

F.其他

7、您认为逃课的原因是:(多选)

A 老师讲课很无聊

B 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

C 确实有事 只是不想上课

D 不喜欢某个老师 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E 老师不经常考勤

F 认为反正最后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

G 其它

8、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您逃课的频率?(多选)

A、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奖学金的期望

D、讲课的水平

E、课程的重要程度

F、课程的难易程度,是否容易挂科

G、个人兴趣爱好

9、有事您为什么选择逃课而不是请假

A、请假程序繁琐

B、突然,来不及请假

C、老师不通情达理,不想请

10、您一般挑什么课逃

A、必修课

B、选修课

C、公共课

D、视情况而定.11、您的听课状态一般是什么样子?

A、认真听讲

B、上课和走神时间基本上各占50%

C、部分时间在干自己的事情

D、完全不听老师在讲什么

E、其它(请注明

12、您一般每周逃几节课

A、1-3节

B、4-6节

C、7-10节

D、11节以上

13、描述一下您逃课时的心理

A、想逃就逃,不管那么多

B、有点担心,害怕老师点名

C、没逃过,不清楚

14、您认为逃课对你的成绩有影响吗?

A、有很大影响

B、有一点影响

C、没影响,自学也照样可以,况且老师会划重点

15、您对逃课的看法

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几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实在有事,没办法

E、不逃不算大学生

16、您所在班级是否对逃课有相关约束?

A、有

B、没有

17、您所在学校对逃课的行为是否有相关惩罚?

A、没有

B、有,相对较轻

C、有,而且很严厉

18.对经常旷课的同学的看法?

A、影响了班级荣誉

B、完全理解他

C、好羡慕

D、真的佩服,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E、其他

19、您觉得要抑制这种逃课现象吗?

A、要,为了班级荣誉和他自己的前途必须要这样做

B、不要,大家都成熟了有自己想做的事,学校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空间

C、要,但也不要抓的太紧,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20、如果要,学校应该出台什么措施

A、安排老师经常查课

B、对逃课的同学给予严厉的惩罚

C、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

D、其他

21、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A、风趣幽默一点

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

C、学识渊博一点

D、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

22、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多选)

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

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

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E、其他

23、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

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

B、一定会消失

C、不好说

篇6: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高考后走进大学校园,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勤奋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沾染上了逃课的恶习。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还有人声称“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本着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试图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笔者上网找了一些资料,以下一段的数据来自于百度文库。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笔者在做了一些调查之后,对逃课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

(1)学生方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性。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加之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大学生很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督。而毕业压力小,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使学生置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认可度,学生学习行为呈现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盲目考证、盲目考研、等方面。

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或是特定情境中选择逃课,或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放任。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不太能得到落实。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

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改善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1)对学校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所在的专业的社会动态。同时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居主导地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任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潜意识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运用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的开拓精神。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例相对比较小。随着新技术地出现和学科的交叉发展,这种机制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教学意见反馈不及时,教师接受意见是否改进跟踪不到位等等。这严重阻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意识的加强和教学思想的改进。

(3)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管理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很多教师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课,而忽略了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而只有灵活、有效构建的和谐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将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心态和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对课堂有一个健康心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7: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考试是最惧怕的事,而逃课则是最快乐的事。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

在老师、家长们的眼里,逃课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逃课者也自然而然地被归入“坏孩子”之列。然而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逃课已不再是顽劣学生的专用名词,它作为大学里的常见现象被形形色色的学子们赋予了新的内容。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认为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不去上课吧,被点了可能就要面对挂科的风险,去上课吧,太累了,去了也是昏昏欲睡,完全听不进去,没一点效率。当然这不能成为我们逃课的借口,作为学生的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以学业为重。

可是,我发现对于在校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的,都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可想而知,如今大学逃课现象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虽然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我认为,一个学生,如果连自己的学业都不能很好完成,他也很难能很好的完成其他的事情。所以针对逃课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上课有针对性的点名是最有效的,点一个举手一个,这样能有效的杜绝逃课,或者“带到”的现象!但是我认为完全不让学生逃课也是不人性化的,我建议每门课可以给学生两次不到的机会,在请假的前提下不影响考试成绩,毕竟大学生在学校还是有很多课余活动的,一些情况和课程冲突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采取这种方法既不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也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篇8: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对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的调查, 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 提出缓解逃课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并引申出对此问题的思考。本次调查面对苏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本科生, 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四。共发问卷1000份, 经整理确认回收有效问卷942份。

(1) 逃课现状与特点。 (1) 调查显示, 大学期间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占34.6%, 甚少的占27.3%, 有时逃课的占19.5%, 经常逃课的占18.6%。 (2) 逃课率随年级变化, 呈波峰状分布。大一逃课率为11.4%, 大二为32.4%, 大三为29.8%, 大四为52.5%。总体来说, 随着年级的增长, 学生逃课率明显增高。 (3) 逃课去向:逃课上网的占22.5%, 睡觉占18.3%, 上自习的占17.6%, 14.1%的学生外出兼职, 12%的学生是和男 (女) 朋友在一起, 10.2%的学生为了去逛街, 5.3%的学生什么也不干。 (4) 文史类课与理工类课相比较, 文史类课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在本次调查中, 文史类课的逃课率占到了33.4%, 比理工类课的逃课率高出14个百分点。 (5) 调查显示, 逃课与不逃课的学生, 考试都很容易过。逃课的学生, 认为考试容易通过的占67.2%。 (6) 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所谓隐性逃课, 是指学生按时来上课, 实则形在神不在, 不听老师讲课。 (本文除有明确说明外, 其他逃课均不包括隐性逃课。) 在调查中, 各年级学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 这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 调查显示, 教师的个人风格, 包括知识层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对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 有65.6%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41.2%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陈旧、保守, 缺乏实用性。 (2) 调查中, 有34.5%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很低, 能够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的余地很小, 不管是否有兴趣, 都不得不修。 (3) 对于学校采取点名、抽查、出勤率与平时成绩挂钩、出勤率与奖学金挂钩等招数, 31.5%的学生表示赞同, 21.6%的学生认为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逃课现象, 而46.9%的学生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逃课之风。

二、浅析高校学生逃课原因

学生逃课的原因, 可基本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学生方面。 (1) 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带来的持续影响。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逃课成风与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巨大差异有关。在中学为高考炼狱的时间越久, 进入大学后自由、放松的意识就越强烈, 而那种松懈、散漫的态度, 有时完全是不自觉的内心反应。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 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 而此时, 他们又恰好处在一个不安分的年龄。于是, 很多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逃课也就成为了必然。 (2) 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无法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实现。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 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依赖程度也随之下降, 部分学生正是以逃课来对抗传统的教育方式。他们坚持“自由学习”, 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控制能力, 逃课是为了集中精力于有助个人成才的课程, 放弃对自己发展作用不大的课程, 这反映出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无法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所提供的专业教育中实现。 (3) 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同伴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从逃课的行为上看, 学生或者是赞同他人的做法, 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 或者在特定情境中采纳逃课, 或者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

(2) 课堂教学方面。 (1) 从大学的功能及其定位来看, 高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使学生离课堂越来越远。此外, 就业需要新知识和实用知识, 而目前高校有些课堂知识十分陈旧和保守,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生逃课是在“逃避陈旧知识”。 (2) 某些教师不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 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即使热爱学习的学生也可能放弃这种课堂学习而选择自学。老师在指责学生逃课的同时, 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责任。 (3) 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 许多逃课学生都能通过考前“突击”应付考试。

(3) 教学体制与管理方面。 (1) 大学生逃课与“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不无关系。我国高校没有淘汰制, 造成大学生学习上没有压力, 危机感不强。许多高校将大量师资力量投入科研, 对教学重视不够, 教师时间和精力不足, 不得不照本宣科。而这刚好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反, 他们采用“宽进严出”的教学体制, 学生上大学并不难, 但要拿到大学毕业证却很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去主动学习。 (2) 教学计划刚性太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并非真正的学分制, 而是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刚性十足, 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划一;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学生很难能够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 (3) 高校对于逃课学生的处罚虽有明文规定, 但抓堵逃课却没有实质性措施。“点名制”治标不治本, 强硬制度下, 学生选择隐性逃课以应对考勤。

三、缓解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与思考

(1) 正确教育、积极引导,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在对待逃课问题时, 须分清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思想教育。明确逃课是一个态度问题, 要求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不要丢掉宝贵的课堂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多给予关心和帮助, 潜移默化中, 让学生明白:大学课堂是一个很宝贵的汲取知识的渠道, 有些课也许是枯燥的, 实际上却很有深度, 只有静下心来听课, 才能从中吸取养分。

(2) 建立教学效果监控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的老师最受欢迎, 但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较少, 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变化。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机制, 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过程和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 鼓励教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探索教学新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 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学校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 并跟踪改进。在教育理念上, 高校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 摒弃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遵守的观念, 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 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

(3) 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提倡人性化管理, 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对于逃课, 不管肯定不行, 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 应对之策是疏导。管理应更人性化, 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提倡学生充分自由地表现与发展个性。应逐步改革教育体制, 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调整课程设置, 取消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 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有用, 而不是在浪费时间。要建立自主学习制度。自主的学习制度应当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条件, 自主选择主攻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 甚至自主选择喜欢的教师。美国的大学一般规定, 大学生如果得到了授课教师的许可, 并制订了专门的学习计划, 可以不参加听课和其他课业活动, 教师将专门为其布置全课作业, 制定作业的评价标准, 在完成作业并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得学分。这一模式值得借鉴。

在全国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为契机, 学校、二级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努力, 形成教育合力, 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前提下, 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 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

摘要:大学是知识的殿堂, 但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却弥漫着一种逃课的风气, 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剖析, 提出几点缓解的策略, 并引申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扬.叛逆与“回归”———关于一个大二学生逃课的叙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3) .

[2]李武江.市场信号传递、逃课成本和人才度量费用[J].嘉兴学院学报, 2006 (3) .

上一篇:无木质包装证明下一篇: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