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心理孤儿”现象成因及对策

2023-01-01

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 与外界的接触少, 交往的范围更狭窄, “精神家园”日渐封闭, 心理问题越趋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

1“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1 父母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现代社会父母工作压力较大, 为了工作为了事业, 平时除了照顾到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习成绩以及升学就业外, 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心理学家指出, 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 或反抗、适应困难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1.2 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 父母关系紧张, “大吵三六九, 小吵天天有。” (据中国家庭调查, 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 0岁以下组占52%, 30~45岁组占34%, 45~60岁组占21%, 60岁以上组占16%)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 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 或是父母离异, 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 家庭经济负担重, 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 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 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1.3 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 亲子关系紧张

有的父母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 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 说起来心理很惭愧, 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 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 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 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 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 稍有不从, 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 达不到预期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 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 轻精神投入。父母对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

1.4 独生、独门独户, 把同龄人拒之门外, 缺少伙伴

当今社会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空间,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它春夏与秋冬”。心理学实验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 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 多少是拘谨的, 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 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 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 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 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1.5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 能相互倾诉, 相互理解。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 仅仅以“授业”“解惑”使学生有知有识, 而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 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 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者为“优”, 反之则为“差”的现象。

2 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2.1 加强沟通意识, 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

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 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 多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可以琴棋书画, 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 而把孩子孤独地丢在一边[1]。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 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 多一些交流, 多一些沟通。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家长要及时分析, 及时引导, 及时解决。

2.2 加强父母的责任感, 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 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 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 方可说声“再见”。

2.3 加强家庭教育, 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从心理上、感情上尊重孩子, 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 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据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 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 值得我们家长参考: (1) 不训斥孩子, 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 (2) 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 (3) 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 总体否定, 应就事论事。 (4) 不要显示权威, 应提出具体办法。 (5) 决不打击孩子, 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 (6) 尽量运用表扬和鼓励。 (7) 尊重孩子意见。 (8) 多说:“你自己决定”。 (9) 常交谈。 (10) 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 邀他们到家玩。[2]

2.4 创造条件, 多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 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 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 颇难打破, 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 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 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 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2.5 学校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中去[3]。学校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 建立“心理咨询室”, 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 开设心理辅导课,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同时经常和家长联系, 取得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摘要:“心理孤儿”现象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 游离集体氛围, 家庭亲子关系冷漠, 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心理孤儿”学生, 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 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理孤儿,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石屏.家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7 (2) .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姚本先, 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 2002.

上一篇:再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