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主要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教学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为主要依据,从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巩固学习知识、加强导学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与能力做铺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 篇1:

中职数学课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笔者针对传统数学教学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从专业与数学教学整合、课堂实施、课堂评价三方面提出了中职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小组分享教学法

中职的数学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文化课,是学好各个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工具,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如今,中职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容易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更谈不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自觉地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分享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紧密联系专业知识

对学校的每个专业进行走访,调查数学在该专业中联系最密切的知识点,针对不同专业对各数学课的具体内容,做合理安排和增删;重新审视各专业的数学学习要求,整合教材,有目的地选取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专业需要的内容突出、强化,而与专业无关内容可削弱或删去。

二、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分享教学法

课堂实施方面,本着“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的理念,采用小组分享教学法。按成绩、习惯等方面,把学生分为4~6人一组,选出组长,便于小组开展分享。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分享:学生小组内的分享—学生各小组之间的分享—师生之间的分享。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探讨、研究,共同分享学习的得失成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机会。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在小组中,可以按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分工。回忆已学知识时,让学困生做主角,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让优等生在组内讲解,带动中下生,组内成员分享他所领会到的知识;在讲解、分析中,由优等生介绍、共享不同的解法,带动中等生灵活解题,督促学困生及时改正,巩固新知识。

例如,讲授三角函数时,笔者提出的任务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引导学生写出任意角α的六个三角函数,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出示问题:“上一节内容任意角α的六个三角函数及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直接关系吗?”小组内展开讨论,优生带动中下生,引导中下生写出任意角α的六个三角函数,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每个组内成员共享领悟到的知识,展开热烈讨论,并探索解题的方法;最后,优等生可以介绍几种不同的解法,引导其他组员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消元(消去x,y,r),从而获取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组内共享后,小组间可以介绍共享解题方法,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最后,教师总结,启发学生一题可以多解,培养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可见,无论是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还是旧知识、旧技能的运用,都必须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归纳、提高,必须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吸取众长,学会团结合作。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过程与方法的实践,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过程。

三、采用过程性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评价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小组分享教学法具有课堂分享的优势,收到了“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的教学效果。作为职业中学的数学教师,笔者认为,要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有效方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吉市国际合作技术学校)

作者:李阳顺

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 篇2:

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课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教学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为主要依据,从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巩固学习知识、加强导学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与能力做铺垫。

關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十分重要,其是加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给予问题导学法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上升到新高度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课教学,具体如下。

二、 问题导学法相关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兴教学法,其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初中生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在分析中学习有关知识点。同传统教学法相比,问题导学法不但能够把教学重心转为学生整体素养培养,还能引导学生大力探究问题,这对加强初中生数学整体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问题导学法自身具有较强的情境性与引导性,所以此种方法也经常被称作是设问法或是情境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需加大对该方法研究力度,并高度重视数学问题,以保证数学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能够切实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问题导学法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时,给予学生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氛围,进而帮助学生被新兴的教学方式吸引,之后积极参加到数学知识学习中。

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导学法不但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问题分析与优化能力,并且还可以运用巧妙的优化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初中生记忆数学内容,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在利用问题导学法时,初中数学教师所提的问题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对提高初中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意义,对增强学生记忆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基于此能够看出,问题导学法的利用对提高学生优化问题与思维逻辑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其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材料,还需精心布设问题,尽量让初中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并引导其分析与优化相关问题。

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方法

(一) 精心布设问题

问题布设为利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有关教师需给予其高度重视。在布设相关数学问题时,初中数学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来有目的布设教学问题。另外教师所布设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认清重难点,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授图形全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两个三角形的物品,在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通过观察物品你们发现了哪些相同的地方?如此来提高初中生求知欲,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在布设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把情景式问题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对问题导学法而言,提问的方法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展开转换,并且所提的问题需具备较强的思维价值。

(二)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比如,为了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深刻认识,数学教师需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另外,在分析问题中,数学教师需将所学知识同所提问题间的关系巧妙的点出,进而引导学生朝着相关方面思考,以此来帮助初中生找到优化数学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思考完数学教学问题以后,学生需要自行去解答问题,进而巩固数学课堂中所学到数学知识点。

比如,在教授“两数的和与两数差相乘”这一知识点时,可根据教材例题:在花园内有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为a m,经规划后,南北方向延长2 m,东西方向缩减2 m,问改造后的草地面积?通过该例题学生能得出一个算式为(a+2)(a-2)。教师可依据该问题,布设问题:求解草地面积不难,那么如何求出呢?这时就需对(a+b)(a-b)进行运算。之后,初中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式解答,再通过合并同类型得出结果(a+b)(a-b)=a2-b2,最后将结论带入应用题内,得出(a+2)(a-2)=a2-b2。

(三) 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当初中生完成问题导学法相关内容时,为了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初中数学教师需展开巩固教学,而课后习题和作业便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为此,首先初中数学教师需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习题,从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作业,以此来增强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巩固和学习。除此之外,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能够使初中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展开,对于学生掌握不牢的地方,教师能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有助于实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四) 加大导学力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学法的关键为导学,问题导学的主要模式便是提出问题、优化问题,而导学的具体过程则是数学教师引导初中生对问题分析与优化的过程。初中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牢牢掌握新知识,且还能切实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加强技能。比如,在教授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课程导入时便能布设问题:小明沿着斜坡上行了13米,他的位置相对提高了十二米,求小明起点到位置的水平距离?问题提出之后需引导初中生怎样分析,首先确定这是一道勾股定理问题,其次回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之后将勾股定理公式带入其中,最后得出答案。如此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知识记忆,还切实提升了学生解题能力。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为一种新兴教学法,其含有较强的实效性,为了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上升到新高度,数学教师需把问题导学法合理利用刀片初中数学课教学中,让其所含的效用与价值发挥出最大化,为初中生日后学习更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作者简介:

祁舒月,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作者:祁舒月

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 篇3:

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摘 要: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由“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渐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教师在工作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小学是整个学习的基础,所以有关小学的教育的方法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教学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在生活中也是应用比较广的一门学科,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是由于一些原因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教师都十分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在数学的教学中一味的注重成绩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长生反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化”、“书本化”是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最大的问题。这里“教学化”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只注重教,“书本化”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只注重对课本上知识的传授。

二、解决“教学化”的方法

“教学化”是我国教育中的一大诟病,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更是尤其严重,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各阶段的教育中都注重教学的“教”而对于教学中的“学”的重视程度不高[1]。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只是机械性的记忆。要想解决小学数学中“教学化”的问题要从几点入手。

(一)改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对于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在教育中大多数把自己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学在学习中缺少兴趣。所以教师要通过反思改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

(二)改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角色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一直都是在听,他们只注重听课,很少在课上进行发问,一直都不是课堂的主体,要想改变课堂的“教学化”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去学习。

三、解决“书本化”的方法

“书本化”是现在教育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则是更加的严重,大多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都只注重对于书本上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提高学生对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不到知识的作用,因此而厌学[2]。

教师在小数学课程中应该多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应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书本上知识的重要性,慢慢的喜欢上学习近而变成主动学习[3]。例如,在小学的课堂上进行钟表认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拿一个实物给学生进行演示,同时让每一个学生进行认识钟表的练习。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再比如进行乘法运算的学习中,教师不要一味的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背诵而是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比如可以举例子菜市场的王阿姨买一斤白菜8角钱,小明买了8斤白菜应该给王阿姨多少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们感觉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些改进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他们对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在《替换的策略》的课程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替换策略的本质,懂得在什么问题上可以进行等量替换。

(二)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十分的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要懂得尊重师长,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这种尊重我们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因为惧怕而表面上尊重,更不能出现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威胁”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较轻松的气氛进行授课,在讲课的时候做一个和蔼的老师,在和同学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要成为他们之间的一员,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这样的交流才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程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

教育是公平的,尤其是在一个班级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公平”,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在许多的时候表扬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多一些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能行,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平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更加的关注,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对于有进步的小学生教师要给予“小红旗”奖励,让学生们和自己比,通过脚踏实地学习而慢慢的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多玩好动的年龄,在课堂上也会有一些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搞一些小动作,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就是教学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比如在《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图形染上不同的颜色来吸引学生,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慢慢的让学生形成习惯。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注重教学中的“学”让学生成为教育中的主体,注重师生关系的处理,适当的采用激励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赵启泰,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崔大立,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1.

[4] 王兆明,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案探讨[D].教育华报.2013.

作者:王燕

上一篇:检察院精神文化论文下一篇: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