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体育“学困生”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尤其在小学阶段,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也可能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后天培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学困生”问题的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必须加快对“学困生”的转化,切实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 篇1:

谈转化小学体育学困生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困生——即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体育课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身体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体能、技能目标都不能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学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转化体育学困生呢?

二、“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分析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我们会看到学困生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社会有关,与家庭有关,与学校教育有关,也与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有关。主要原因有以下:

1.环境造成的困难。在学习出现暂时的学习困难时,教师、家长没有给予应有的鼓励,班级没有良好的氛围,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产生自卑心理,对运动产生焦虑和厌恶,失去运动的信心和克服障碍的勇气。

2.动力造成的困难。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对体育运动无兴趣,缺乏自信心,只要遭受一次小的失败或挫折,就否定自我,产生惶恐和逃避心态,导致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上的衰退。

3.性格造成的困难。有些学生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难易退缩、消沉。不善于和老师、同学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以至问题解决不了时,产生悲观情绪,严重影响练习效果。。

4.方法策略造成的困难。当活动的任务和内容改变时,需要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一旦学生不能及时、恰当地做出调整,学习的困难就会增大。

三、“体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让体育学困生提高思想认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小学的体育学困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 体育教师就要运用生动的事例(如体育界的英雄人物、学校的三好学生或体育尖子生),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并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耐心地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2.真挚的情感、教育的民主。例:有这么一位小学高段的学生,不论是跑类、跳类的、投类、还是韵律类的,他的体能、技能目标都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他自己对体育已经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的体育已经不可能学好了。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讲,也不认真做练习,思想总是游离于课堂之外。我发现这问题后,对这位学生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

(1)重塑精神支柱。(2)最大限度地宽容。(3)无微不至的关爱。

3.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渠道。

(1)坚持“三个优先安排” :

①课堂练习,体育学困生辅导优先安排。体育好的学生上体育课时,教师一做示范或讲解要领,他们就心领神会,并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而体育学困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体育学困生优先辅导。体育学困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加以辅导,多做示范动作或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②体育教学比赛,体育学困生优先安排。这时教师要考虑安排体育学困生参加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安排,采用多种比赛形式、项目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练习气氛会更浓厚,对转化体育学困生的工作很有好处。使他们觉得被老师重视,从而刻苦锻炼,力争赶上。

③课外活动,体育学困生优先安排。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对体育学困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内容、锻炼场地、教师辅导等方面都必须优先安排,为体育学困生的锻炼多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使学困生经过努力锻炼,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2)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应铺设阶梯、降低坡度,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照顾学困生现状和接受能力。导入新课时 ,应尽可能联系旧知识 ,在旧知识上滚动拓展 ,以旧引新 ,以旧带新。这样既便于学生复习回忆旧知,又不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3)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特点 ,以示范为主的教学形式,改成了以学生探究、小组互动、实验尝试为主的模式进行。启发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见解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摆出来让学生争论、实践。教学要发扬民主 ,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表现机会,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

(4)改进练习手段和增加“等待时间”。体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做某项运动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出的问题既要让他们思考,又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下一步如何做。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他们也意识到教师和同学们都在用鼓励的眼光等着他。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最终完成的效果总还是比较好的。

四、思考

最大限度地转化每一位体育学困生,使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得到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作为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给学困生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赞赏,多一份期望,就能促进更多的学生由后进变先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韩 意

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 篇2:

小议小学体育“学困生”的转化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体育“学困生”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尤其在小学阶段,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也可能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后天培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学困生”问题的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必须加快对“学困生”的转化,切实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困生”;转化

一、小学体育“学困生”存在的原因

体育“学困生”存在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原因,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以外,就是学生自身缺乏体育锻炼,体质差,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这些都会使学生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二是主观原因,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学生只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再加上当今小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缺乏毅力等问题,使体育教学处在一种很被动的状态中,也成了造就“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体育“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使其转化:

1.注重营养教育,增强学生自信

小学阶段的学生中“豆芽型”“肥胖型”儿童都是由于营养不合理、锻炼不到位造成的,其中营养是关键,是保证学生体质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并帮助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诱导,使他们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主观意识消极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第一位的。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化学生思想上,要结合家长、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強,枯燥的理论教育远不如生动的事例来得有效,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名人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运动健将的高大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于小学体育“学困生”来说,仅课堂上的锻炼是远远不足的,要将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进步比较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参考文献:

章柏金.浅谈小学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及方法[J].健康教育与体育,2014(10).

编辑 张珍珍

作者:白京哲

学困生小学体育论文 篇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困生跳绳成绩的提高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面对一些学困生,进而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学困生体育成绩提升的关注程度。而跳绳运动对于人体各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对于学困生而言也属于一项难以完成的运动项目。对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此文针对提高学困生跳绳成绩策略展开了论述。

1 针对跳绳技巧开展指导工作

我们在正式开展跳绳之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跳绳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绳子的材质、长度都会对跳绳的速度产生影响,当前市面上跳绳的材质有很多种,常见的比如塑料、棉线、竹节、钢丝、尼龙以及橡胶等材质的跳绳,每一种材质都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如塑料绳与棉线绳较轻;竹节绳能均匀分配摇绳力量;钢丝绳转动较快;尼龙绳结实等等。在日常练习中,竹节跳绳虽然比较重,但是它能通过竹节均匀摇绳力量,比较容易的解决学生左右手用力不平均使绳子产生偏向这一问题,同时绳子不容易缠在一起,相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提高跳绳成绩这一目标。在跳绳长度方面需要依据自身的身高来选择,对一般练习者而言,将绳子对折,不算手柄,长度在地面到胸口比较合适。随着跳绳水平提高,可以适当缩短跳绳长度来提高摇绳速度。

在跳绳中,手腕、手指部分力量的运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腕、指的力量足够的时候,才能够保证实施跳绳动作的时候在连贯性方面得到满足。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不断对手腕、手指力量进行相应的训练工作,特别是针对那些学困生,更加需要加强这方面训练的重视程度。然后就是起跳的高度方面需要实施良好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可控制在3~5cm的高度,太高对跳绳的速度产生影响,太低可能会出现绊绳情况。在做出落地动作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引导,做出相应的缓冲动作,以避免在落地的时候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冲击。学生在做起跳与落地动作的时候双脚需要稍前后错开并拢,避免膝关节撞击。前脚掌着地后快速反弹,膝关节微微弯曲,并在老师的口令下来具体实施跳动。

2 通过合适练习方法的选择来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

针对学困生开展相应的跳绳练习之前,教师需要先通过合适的练习方法来具体实施,进而有效地避免在跳绳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关节出现扭伤的问题。通常应用于跳绳辅助练习中的动作是比较多的,比如,想要帮助学生增强腿部力量的时候,可通过台阶跳、蛙跳、节律跳的运动来实现;要想帮助学生增强臂力,可通过节奏摇绳、推墙支撑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时跳、计数跳、花样跳这三种常用的方式来进行辅助练习,促使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稳定性以及下肢综合跳跃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3 針对跳绳运动加强推广的力度

要想保证小学生对于跳绳运动能够提升其接受度,就必须要将跳绳运动的相关推广工作做好,为学生构建极为良好的运动氛围,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对这项运动产生热爱的情绪。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可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跳绳比赛活动,将跳绳运动作为培养学生提升竞争意识的起点。此外,还需要全面落实跳绳课外练习工作,使其切实在课外时间内得以落实,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利用,来实现对跳绳效率的有效性提升。通过这种宣传推广形式的全面开展下,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开展跳绳运动的兴趣,还能够使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锻炼与强化,同时也使得校园活动得到了丰富。即使对于学困生而言,基于这种良好的氛围当中,也能够慢慢地对这项运动所具备的魅力进行感受,进而对跳绳运动能够积极地、高效率的参与其中。

4 针对教师培训工作加强重视程度

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予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这是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教学质量及学困生的参与程度直接产生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形式也发生了持续变化,更加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重视。进而帮助教师全面的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针对学困生自身存在的对跳绳项目不感兴趣、肢体协调度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提升跳绳成绩。教师还需要将自身教学中的沟通技巧进行革新,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法,并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对学困生予以相应的鼓励、引导,进而为其提高自身的跳绳成绩提供帮助。教师在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接触的时候,需要能够做到谨言慎行,必须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切忌对其进行嘲笑、奚落。此外,还需要对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可鼓励其自己对相关的教学方式进行选择,从而帮助他们将自身的惰性进行克服。教师在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他们,进而能够顺利的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并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有效的提升跳绳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阶段跳绳这项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实现学困生跳绳成绩的提升。在具体实施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革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真正帮助学困生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提高其相应的跳绳成绩。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官田学校)

作者:邱佩勇

上一篇:数学课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初中教学中体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