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都提高很重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和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层教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1:

作业分层点亮数学教学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实施作业分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从而让数学课堂异样光彩。

关键词:作业分层;兴趣;自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实施作业分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从而让数学课堂异样光彩。

一、分层——课堂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课堂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课堂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例如: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题目:

(一)基础练习

(设计意圖: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做这样一个手提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长30厘米,宽10厘米,高40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计算生活中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表面积。)

一个游泳池,长48米,宽30米,深2米。要在这个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抹上一层水泥,按每平方米需用水泥2千克计算,一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本题不出示示意图,由学生自主将生活中的实例抽象为数学模型,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二)探究性作业

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细化——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快乐无限!

(1)首先我们可以设计“套餐”型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星级:(1)5.4×72+5.4×28(2)(1.25+2.5)×4

二星级:(1)5.4×99+5.4(2)7.5×10.1

三星级:(1)7.4×5.6+7.4×5.4-7.4(2)8.4×7.2+0.84×28

(2)其次我们还可以设计“多味”型的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

鲜花品名 玫瑰 郁金香 百合 康乃馨 马蹄莲

每枝价格(元) 3.5 3 1.2 0.25 2.5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三、让兴趣成为老师

实施作业分层是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实施更有效呢?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学习也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富于挑战性的题目,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可以“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策略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1星题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B类2星题为基本题,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布置的,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有利于他们巩固新知,增长智慧;C类3星题及思考题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自主申请增加或减少作业,以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不断挑战自己。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总之,实施作业分层,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放飞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亚锋:数学作业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2.05.

[2]王辉:数学作业分层的措施探究,成才之路,2017.12.05.

[3]姜巧玲: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的新策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8.01.30.

[4]公会芹: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学周刊,2018.07.16.

[5]赵玉超:探微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05.

作者:蔡军飞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2:

分层教学分层作业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都提高很重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是教师不能控制的,但是学生出现差距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差距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利用学生之间的层次,使学生得到最大进步。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无论是学习好的或是学习差的都要用一样的态度进行教学,努力帮助学困生提高,使学困生变得优秀。

一、研究课本,制订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在每次讲课之前就应该仔细研究教材,通过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注意到其实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也是分层的,教材有的知识是简单的,而有些知识是需要拓展和挖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分层处。如果在讲课的时候教师直接对学生说这些题目适合优等生做,那些题目需要学困生掌握,这样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分层,安排不同层次的题目和知识让学生依次学习,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还可以激励学生之间互相追逐的学习,挖掘潜力。

二、按照分层的方法布置作业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授课还要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也分层次进行。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进行布置;第二个是运用定理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对知识拓展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学会拓展和延伸,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在证明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两个层次学习:(1)直接运用定理进行证明,通过一个定理可以直接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之间的特点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这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每一条定理,然后学会灵活结合和运用。这样分层次布置作业会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并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

分层次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先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再帮助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协调好,让学生都可以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知识,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分层教学中高效学习。

编辑 孙玲娟

作者:陶安忠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3:

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摘  要] 分层教学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法. 其实施过程包括学生、目标、授课、作业与指导等方面的分层. 文章以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一节课为例,对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谈一些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 分层教学;数学;作业

布卢姆提出:“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的学习内容[1].”这句话凸显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 分层教学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之一. 它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体潜能倾向,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成長. 因此,笔者以执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为出发点,提出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分层学生

每个学生不论是认知水平还是生活经验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可根据这些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 但学生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差异性难以从某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去区分. 有些学生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很突出. 鉴于此,分层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特点,将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到一个群体中,使得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整体的进步.

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水平,A层次的学生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为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为学优生,不论是智力水平还是学习能力都比前两组强一些. 当然,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是呈动态分布的,教师应隔一段时间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分组.

[?] 分层目标

针对学生设置带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备课时,教师可体现出目标的分层,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有的放矢,使得每一步的教学都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

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层次,分别为: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复杂综合应用[2]. 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可针对A,B,C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A层次的学生达到①∽③的目标;要求B层次的学生达到①∽④的目标;要求C层次的学生达到①∽⑤的目标.

案例:“基本不等式”的教学.

对于≤这个不等式,笔者在备课时,提出的教学目标是:①A层次的学生识记并领会这个公式,能用这个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②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此不等式,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求一些函数的最值;③要求C层次学生能灵活运用该不等式来证明其他不等式,会求最值,能用此不等式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所有学生经过本节课的训练,最终都获得了运用旧知推导且论证新知的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新课标引领下“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领域得以不同程度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避免了学优生吃不饱,而学困生又吃不下的尴尬局面. 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教学目标.

[?] 分层授课

授课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分层授课时,教师应以B层次的学生为教学基准,在此基础上兼顾到A层次与C层次水平的学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层次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只有保持较好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教学中,思维呈螺旋式上升.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目标与学生水平的匹配度,不能有太明显的层次落差,应兼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状态,让每个学生都在舒适的氛围中主动获得新知. 例如,“基本不等式”这节课,教师可做以下分层授课:

第一步,回顾≤这个基本不等式.

第二步,启发学生简单运用这个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或证明其他不等式.

第三步,引用例题讲解.

题1:(1)已知x>0,f(x)=4x+的最小值是多少?

(2)已知x<0,f(x)=4x+的最大值是多少?

题2:若m>0,试证明+6m≥24.

第四步:练习.

(1)f(x)=4x+(x>5)的最小值是多少?

(2)已知x,y都大于0,同时+=1,则xy的最小值是多少?

(3)证明+a≥7.

(4)证明a2+b2+2≥2a+2b.

A层次的学生需掌握题1、题2与练习中的前两题,第三题可在教师的提醒下完成,或通过自主配凑的方式来完成.

B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A层次学生所有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练习中的第三题,能解决类似于此类难度的问题.

C层次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前两个层次学生的目标外,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发展此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如练习中的第四题,该层次学生需顺利完成,且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可让B层次学生进行复述,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掌握程度. 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多提问,给予他们更多表现与锻炼的机会.

[?] 分层作业

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尽可能选择跨度大、难易适度适中的习题供学生训练. 作业一般设置为必做类、选做类与思考类三大类,其中必做类与选做类题目可结合在一起设置. 必做类是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础题;选做类的题难度稍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此类题一般要求C层次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

“基本不等式”这节课,可安排如下作业:

(1)当x>-1时,想让x+有最小值,x应为何值?最小值是多少?

(2)若a,b,x与y均大于0,同时+=1,则x+y的最小值是多少?

(3)解关于x的不等式:loga>logx.

要求:A层次学生完成第一题;B层次学生完成前两题;C层次学生完成三道题.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分析. 针对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花心思,也可采取面批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发现学习的漏洞;而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C层次学生,则可与他们共同探讨难度更大、内涵更深的问题,也可以推荐一些难度大的题目供他们自主研究[3].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给予相应的分层指导与评价,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树立学习信心.

[?] 分层指导

完成分层教学与作业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适当的时机设计分层指导,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针对水平较弱的A层次学生可给予基础性指导,以夯实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综合水平较高的C层次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竞赛试题指导,以拓展他们的见识,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分层指导下,A层次学生的基础会越来越牢固,C层次学生的能力则会快速发展. 当然,潜力最大的B层次学生是最不容忽视的,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早日进入C层次的行列. 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而不能只将眼光停留于学生的知识缺陷上. 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由衷地喜欢数学.

分层指导还可运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互助指导,C层次的学生指导B层次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指导A层次的学生,学生在辅导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梳理的过程.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更多的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分层指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是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此环节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是分层教学的使命,也是新课标引领下数学教学的使命.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教师,应时刻保持警惕,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个体优势. 分层教学能放大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独有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林崇德. 思维发展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 1986:7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務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5.

[3] 毕强.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 教育教学研究. 2011(05).

作者:刘海

上一篇:海外语文大纲教学论文下一篇:家庭财产保险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