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简化和协调货物在国际贸易各项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已成为国际社会在货物跨境贸易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贸易便利化就是旨在减少和统一市场进入的繁琐程序,为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而对传统的货物通关模式提出了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 篇1:

欧盟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在单边、双边或者多边等多层次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小,国际贸易开始出现便利化的趋势。文章以贸易便利化为切入点,在贸易主体上选择欧盟来分析其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并探讨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欧盟贸易便利化;国际市场营销;贸易壁垒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007

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贸易壁垒逐渐降低,且各类新型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也进一步加快应用,所以各国之间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阻碍要素进一步减少,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可以说贸易便利化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各国积极开展的项目,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贸易便利化必然会对国际市场营销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即以此为基础探讨应对策略。据中国—欧盟最新贸易统计数据,中国是增长最快的欧盟对外出口市场。2003—2007年,欧盟对华出口增长75%。2007年,欧盟对华出口额为720亿欧元。五年来,欧盟自中国进口年增21%。2007年进口额为2310亿欧元。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每小时增加1700万欧元。2007年逆差为1590亿欧元。2006年,欧盟边境查获的仿冒品近80%来自中国。欧盟相关企业认为中国侵犯品牌、专利和知识产权使其在华年营业额损失20%。2007年,中国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德国和美国。中国货物贸易出口约占国际贸易的7%。欧盟服务贸易企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自2001年以来,中国颁发了2.2万个通信业经营许可证,其中外国企业仅占7个。中国限制欧盟在通信、银行和建筑领域的投资。在华外国律师事务所只允许雇佣中国律师。中国的贸易壁垒使欧盟企业年营业额损失210亿欧元。

2 有关贸易便利化的解读

2.1 贸易便利化的定义

贸易便利化最开始被提出是指货物流动涉及的港口流动的改善,并思考如何促进跨国贸易各类程序的简化。而近年来,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贸易便利化内涵有了新的扩张。目前,贸易便利化开始泛指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环境因素,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贸易环境的管理、相关地区标准的统一程度等。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下,贸易便利化已经应用较深,各国都开始积极协调标准,使用新兴技术和其他的方法来进一步减少在贸易程序和贸易管理上有可能阻碍国际贸易的措施[1]。

2.2 貿易便利化的意义

贸易便利化是各国开始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象征,对多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首先,通过贸易便利化能够促进世界经济发展,通过多区域的努力,各国都开始了对自身贸易制度的改革,世界的平均关税水平相较以往也降低很多,在完善制度与减少关税壁垒的情况下,货物的贸易规则也进一步被完善,所以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在贸易便利化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并且得到了多个国家的认同。其次,通过贸易便利化获得的收益将大大超过贸易自由化。通过削减关税和贸易便利化措施,其获得的具体收益将超过实行贸易自由化所获得的收益,这是由于贸易便利化更加开放,各国之间也更加深入地进行协调发展。最后,贸易便利化促进了多国的贸易发展战略,使得贸易基础设施的使用达到了最优,促使各国开始制定更加贴近国际贸易往来需求的贸易制度,保持对外贸易关系,并确立其自身的贸易发展战略。

2.3 目前国际及地区组织与贸易便利化

首先在世贸组织中并没有对贸易便利化有过多的协议或者协定,但是却在21世纪初对贸易便利化有了全面的考虑和分析。在其新回合谈判中,各方对贸易便利化的立场不同,部分成员要求加强贸易便利化的程度,部分成员要求贸易便利化要伴随有技术援助,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积极性不高。其次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将贸易便利化看作非常重要的议程部分,并且多次强调了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秉持着为工商企业提供增加贸易的机会,以及节约时间与成本的商业环境。最后在世界海关组织中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公约来推动各国的海关合作,从而有效协调和简化海关手续,在国际贸易便利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欧盟贸易便利化

欧盟贸易便利化的分析可以通过多指标进行,目前,针对贸易便利化的分析指标有口岸效率指数、海关以及贸易环境指数、制度环境指数、电子商务环境指数四个一类指标以及公路质量、铁路基础设施的质量、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质量、非关税壁垒的盛行、海关程序的负担、不合法收入指数、司法独立性、政府的政策透明度指数、法规可靠性、最新技术可获得性、互联网普及型等二级指标。

3 欧盟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1)进出口贸易障碍的减少。在口岸效率层面,欧盟以其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加强了口岸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了口岸部门的工作效率,由此提高了货物跨境效率,并且其港口基础设施和各类运输设施都非常完善,质量较高,使得出口贸易过程中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达到了相应的效率需求。由于技术以及经济体量的优势,在其贸易便利化的过程中大大地带动了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海关环境层面,欧盟贸易便利化的过程中删除了不必要的海关手续,尽量减少货物在海关停留的时间,大大促进了货物的流通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有效流通。而在规章环境和信息技术两个指标中,欧盟的政策透明度高,标准和一致化领域透明度也较高,大大地减少了其技术性壁垒,特别是由于其信息技术十分发达,所以其海关管理效率很高,也就促进了进口国进口以及出口国出口,本质上就是扩大了国际市场,加快了货品的流通速率[2]。

(2)引导作用。在实证研究中,各项目研究的方法和评判标准都不同,但是众多研究都表明,欧盟这类经济体量巨大,在世界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经济体开始了贸易便利化,提高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繁荣以及贸易发展。由于欧盟的贸易便利化研究与发展较早,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可以借助欧盟贸易便利化的经验来促进自身发展。当然,对于我国来说,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殊国情,考虑到与欧盟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欧盟的贸易便利化将带来更加频繁的进出口贸易,使得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品流通更加快速。

(3)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公平公正。通过研究其贸易回归模型可以发现,欧盟的成员国大多人口不多,但是技术却是世界领先,从其出口额和欧盟各国的经济总量、贸易便利化指数以及国际市场中各国的贸易状态来看,欧盟国家由于其GDP规模更加需要进口一些产品,不仅为国际市场创造了需求,还通过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透明的制度环境、更高效率的环境改观和更加发达的电子商务技术来促进国际商务往来的高效、快捷和公平公正。如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到欧盟各国的贸易中,欧盟国家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关税税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4 欧盟贸易便利化的策略研究

4.1 大力提高海关效率

我国的海关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法规数据库,并且定期更新该数据库,大大提高了其发布信息的能力。在设施上,我国在所有地方海关都设立了海关公告牌以及信息咨询柜台,提供一定的信息与建议,并设立了服務热线以及服务网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海关效率在国际上出类拔萃。为了应对欧盟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我国需要提供更加公平和透明的进出口环境来满足欧盟的进出口需求,并进一步根据相应的原则完善关税体系,优化税目、税率等管理办法,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4.2 促进贸易无纸化

无纸化贸易并不是真的代表不用纸张,而是通过将各流程电子化来达到更高的办事效率。在海关方面,我国可以由海关总署牵头,联合公安部等参加联络协调机制,建立更多、更密切的联络通道,用于多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执法方面,我国也需要大力推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并对进出口业务的信息、资金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当然,不只是办公电子化和执法电子化,口岸部门要积极地筹备全方位工作的电子化,包括检举电子化、检验电子化、放行自动化等,要尽量减少企业报备和检验的繁杂流程,实行从企业的申报、检验到检疫监管和通关放行全过程的电子化。

4.3 加强与欧盟的联系

针对国际市场来说,我国对贸易便利国家的出口比例较大,比如欧盟众多国家。所以今后我国可以加强与欧盟的经济往来,扩大对欧盟的出口,加强与欧盟的经济联系。当然,对一些贸易不便利或者一般便利的国家也需要继续扩展与其的贸易联系,促进我国贸易增长率的稳定,从而确保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

4.4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需求,我国更加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上述讲到的无纸化建设,我国还需要加强在运输和港口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基础设施、航空运输基础设施、陆地运输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要构建起更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并积极改善和统一全国的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运输质量,尽可能保证我国进出口货物在海关停留的时间,达到能源供求的平衡。另外需要在有了一定的软件和硬件之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加大关务开放力度,设立信息咨询方式,并探索新型的服务制度,促进贸易便利化。

4.5 吸取欧盟等经济体的优秀经验

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海关贸易便利化实践经验,并建立起单一窗口制度模式,确保海关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之间的一体化,促进查验、申报、放行的依次完成。当然,单一窗口更多指的是其自动化系统,通过专门部门的实施和管理、单一窗口的辅助来达到贸易数据的有效融合和往来,尽可能方便企业申报和提交,减少不必要的凭证与流程,确保海关通关手续能够有效简化,达到更高效率的通关效果,这也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地位提供力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探讨了贸易便利化的含义、特点以及国际经济组织对其的态度,并分析了欧盟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继而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并给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为了跟上国际经济发展步伐,我国还需要继续努力,勇攀高峰。

参考文献:

[1]张瑶琪.欧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2]白宇航.贸易便利化措施水平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6.

作者:岳秋荧

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 篇2: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海关监管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简化和协调货物在国际贸易各项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已成为国际社会在货物跨境贸易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贸易便利化就是旨在减少和统一市场进入的繁琐程序,为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而对传统的货物通关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从WTO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内容出发,分析贸易便利化给全球经济流动所带来的益处,总结我国海关部门在实施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工作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多哈回合通关

一、贸易便利化议题的由来

贸易便利化作为WTO框架下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始于1996年在新加坡召开的WTO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当时欧盟等发达成员提出要在WTO中谈判多边投资框架协议,包括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便利化以及政府采购透明度四个新议题(简称新加坡议题),但由于高关税比例比就是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 ,贸易便利化议题便被暂时搁置。

在2001年第四届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多哈《部长宣言》中,贸易便利化便被列入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多哈《部长宣言》指出,认识到进一步加速货物(包括运输途中货物)的移动、发送和清关,以及有必要在该领域提高技术援助和建设能力,我们同意在第五次部长会议之后举行谈判,谈判以该会议上对谈判方式以明确一致的方式形成的决定为基础。①从此,贸易便利化议题在WTO框架下得到全面地研究并逐步予以实施。

贸易便利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易过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国内的贸易环境。首先,在对外贸易层面上,长期以来由于过时的海关和边境程序得不到更新,导致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被浪费。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国际贸易中,海关通关平均要经过20至30个不同的部门,填写40份文件,然后在每三次通关中,至少有两次必须又一次提供已经送交过的每一份文件。完成海关通关的花费通常超过进口所付的关税。批评者们说,这是一种主要的贸易障碍,特别是对那些中小公司来说更是如此。②显然,这种低效率的海关流程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在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要求更是与这种复杂繁琐地通关手续及单据要求格格不入。而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则要求改革现有的海关程序和过境手续,从而使进出口货物更加方便和低成本地通过一国的关境。因此,它是一项提升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经济流动的重要措施,具有提高贸易通关效率的巨大潜力,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所追逐的改革重点。

另一方面,在国内层面,实施贸易便利化,也可以使政府在许多方面获益。例如,有利于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国家能更富效率地支配资源;增加税收;改善贸易商的守法状况;加速经济发展;鼓励外商投资等。相应地,国内贸易商业可以从贸易程序的改善中获得一定的益处,包括:降低成本,减少货物进出口的延误;通过可预见的政府管理加速海关的通关与放行;简化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商业架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贸易便利化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影响深远。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程序的复杂就意味着跨国公司会因为进出口货物困难而减少甚至取消投资,同时,欺诈、贿赂、司法腐败等现象都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中小企业同大型跨国公司相比,遵守法规和履行程序的守法成本相应来说较高,行政手续成本在总交易成本中占很大一部分,有的甚至高达30%以上,而他们在获得充足贸易信息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在贸易发展方面,贸易便利化措施与降低关税同样重要,具备相当大的潜力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③

二、我国海关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多年来,在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区域性、双边性贸易组织的协作和努力下,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的贸易制度正在日趋开放,影响贸易活动的障碍逐渐减少,贸易政策日益透明,贸易管理制度渐趋合理化,繁杂的审批检验程序也不断得到简化,这些,无疑都有助于降低贸易商的商业成本,加快了国际贸易的速度,为促进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这种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海关部门顺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积极探索贸易便利化的实施,不断加快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简化海关通程序,为争取对外贸易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通关环境。具体来说,海关部门贸易便利化改革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胆创新阶段。早在1994年,海关总署就安排部署对部分海关、部分企业试行了EDI无纸报关方式,取得了积极效果。2001年,又在南京、杭州、上海、广州四个海关试行网上无纸报关。网上无纸报关是一种依赖于高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和各通关环节高效运作的先进通关方式,它将通关过程中凡是可以实行无纸作业的环节,全部实行电子化,使得大部分的企业货物能过以最快的速度过关,完成海关的各项手续,投入生产或市场。④第二阶段,锐意改革阶段。为了解决进出口货物跨关区转关运输通关速度慢、通关成本高等问题,2001年4月,海关总署又率先在广东省内和长江沿线共4个直属海关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了口岸快速通过、内地快速验收,水陆转换手续由8项减至5项,陆路转关手续由11项减至4项。目前,快速通关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在快速通关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海关部门又借助互联网科技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通关系统。如上海就建成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口岸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为所有口岸部门和企业提供服务。在海关内部,通过多种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很多原来靠手工纸面单证流转的作业环节被电子信息流所代替,口岸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而且也使得管理更加规范化。⑤当然,这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最大受益者还是企业,不但为其节约了贸易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说,在海关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海关通关程序已经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改善,海关所需的各种单证大幅减少,货物通关速度明显提高,对外贸易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海关的改革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代价的。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等原因,我们国家在实现贸易管理现代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要远多于发达国家,也要艰巨得多。正如海关总署署长新生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的口岸管理和运行效率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口岸管理中条块交叉、分兵把守、政出多门仍然存在;审批环节多,通观手续繁杂,都给企业通关带来了难度,与贸易便利化的原则背道而驰,不利于为促进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⑥

面对这些现实存在的不足,如何进一步扩大贸易便利化的成果,为对外贸易创造一个良好的通关环境,仍然是我国海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中国目前已经是WTO的成员之一,如何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在WTO框架下制定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制度,也是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为,贸易便利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更多的是挑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的利益,否则,在贸易竞争中就有进一步蚕食的危险。在贸易便利化议题上,我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动WTO框架下贸易便利化议题的谈判,支持多边贸易便利化进程的发展。

早在2003年WTO第5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作为“21国集团”⑦成员之一,提出了在改变现有农业贸易不公平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处理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的主张。尽管此次部长会议失败,但中国在此问题所采取的灵活态度却令人瞩目。今后,我国应该继续坚持促进贸易全球化的立场,借鉴在APEC中有关贸易便利化谈判的成功经验,推动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该议题的谈判进程,为我国实施贸易便利化创造一个协调的国际环境。

(二)以开放的视角,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如上所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实施贸易便利化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现实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必须加强与具备较多贸易便利化经验、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发达国家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培训有关人员并提高技术水平,寻求国际组织框架内的资金支持和相关技术转让,从而找到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贸易管理程序。

(三)我国海关应该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快实施贸易便利化。

1、积极提供通关便利,加速出口货物验放。

目前,在业务繁忙的部分海关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保证了正常出口通关畅通无阻,这一先进制度应该予以推广。同时,针对企业出口申报效率低下的问题,海关部门还应该积极为企业提供出口归类咨询服务,认真执行出口商品归类制度;同时认真做好单证核查和管理工作,避免企业多次往返,严守出口货物通关的作业时间承诺。

2、借鉴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的成功经验,扩大分类管理的适用范围,对大型高科技企业实行便捷通关模式。

区分不同企业的不同自信条件,实施不同的级别分类管理。对最信用等级的企业不予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对高资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应适用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优先咨询等便捷通关措施,为其产品出口开辟“绿色通道”,为其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切实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全面深化和完善无纸通关作业改革。

从物质通关作业改革的试点来看,其效果是相当显著的。今后,应以高资信企业为切入点,逐步扩大无纸通关的适用范围。经初步测算,改革前,全国海关出口通关(从报关企业向海关发送电子数据至放行止)平均时间(含查验时间)约为2.2天,改革后将为0.5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无纸通关作业,理顺无纸通关的操作流程,强化实际物流监控,应当是海关部门今后工作研究的一个重点。

尽管WTO各成员方对于贸易便利化议题态度不一致,导致多边贸易谈判进程艰难,但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却不可阻挡,贸易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贸易便利化问题决不是一个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的空口号,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对我国对外贸易改革以及海关部门职能发挥所提出的新的挑战。改革现有制度,提高通关效率,才能为货物的跨境自由流动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才能使对外贸易沿着快速健康的道路发展。□

(作者:厦门大学法学院07级民商法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部长宣言第27段.

②中国农业网.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ation/show.asp?n_typ_id=9﹠n_con_id=10540.

③秦阳.贸易便利化:一箭双雕,中国海关,2003,(9).

④谭宁.中国海关:圆企业“无纸通关”梦,中国海关,2002,(4).

⑤红梅.生死“大通关”,海关研究,2004,(11).

⑥http://www.zijing.com.cn/GB/channel3/200208/19/266.html

⑦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部长宣言第27段.

作者:黄思婷

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 篇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贸县减贫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勐腊县为例,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基础设施完善、贫困人口观念改变等方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边贸县的减贫影响进行了个案分析。得出:贸易自由化对本身很贫困却拥有区域和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南少数民族;边贸县;减贫

【作者】庄天慧,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海霞,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硕士;余崇媛,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四川雅安,625014

On Effects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 to the Decreasing Poverty

in Minority-inhabited Border County, Southwest China

——taking Mengla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uang Tianhui, Zhang Haixia, Yu Chongyuan

Key words: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Border County; decreasing poverty

1引言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10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吴杨,2005)。该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出口、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外资的流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等(赵云,吴杨等,2005);同时也将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黄定嵩,2007;贺圣达,200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展七年多来,中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279.3亿美元跃升至2008年的1067.3亿美元,提升了282.13%;其国内生产总值也从2003年的22954.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58256.6亿元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影响较其他地区的影响明显,尤其是对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边贸县的减贫更为显著。因此,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边贸县反贫困的意义重大。

2相关研究进展

“实行区域自治,不把经济上搞好,那个区域自治就是空的,没有真正基础的”(邓小平,1950),因此,经济工作是民族工作的中心课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民族贸易成为必然(穆相林,1983;黄汉华,1985)。在中国经济实行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把积极推进西部的开放纳人全国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吴怡平,1989),因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沿边少数民族应抓住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时机,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腾飞(刘亚丽,2010)。

贸易自由化对少数民族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张瑛,1997),然而其他影响也不容忽视:就体制而言,少数民族地区一定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我循环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双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李玉虹,1997);就发展战略而言,少数民族应选择:在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强调企业自主创新,调动个体积极性,广泛吸纳人才(徐晓莉,2005),走一条国际化、大经贸、区域化与多元化市场开发、贸易方式转变、出口产业升级的道路(曾庆均,2005)。

民族经济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01期)贸易自由化可从价格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市场四方面对国民经济进行影响,使其极易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蒲金钰,2009)。因此,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就贸易自由化对贫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陈怡,王洪亮(2008)认为,相对于设计复杂和代价高昂的其他减贫措施,贸易改革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可利用的最有效的反贫困政策之一;另一方面,黄季火昆,徐志刚等(2005)在CAP-SiM模型分析,罗知、郭熙保(2008)运用中国省际数据,说明贸易自由化可能有助于一些地区缓解贫困,但会恶化另一些地区的收入分配,同时会加剧地区内部农户的收入不均现象;最后,俞林、徐立青(2009)运用要素流动学说,陈立中、张迪(2009)运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说明贸易自由化和城市贫困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倒U关系,贸易自由化对城乡居民减贫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不少观点不乏创新。但多是对贸易自由化对反贫困的整体研究,理论论述较多,个案研究以及贸易自由化对少数民族边贸县的针对性研究相对较少。

3云南省勐腊县贫困与对外贸易现状

3.1云南省勐腊县及其贫困概要

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是一个地处边境、地理位置优越的少数民族县。该县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其东、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达740.8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63公里。县城距省城昆明868公里,距州府景洪172公里。据2008年数据显示,其少数民族人口共15.3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2%,境内共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主要为傣、哈尼、瑶、彝等族,为一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②。

该县在2002年1月,作为西双版纳州唯一县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此时,该县的贫困人口发生率为21.4%,与我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8%相比,相差13.4个百分点;该县共有贫困人口4.18万,占总人口的21.44%,约占全州贫困人口的35%。经过近十年来的脱贫发展,勐腊县的贫困现状有所改善。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4.18万人下降到2007年底的2.18万人,下降了47.8%,其中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900人③。在2009年,勐腊县的人均纯收入增加2694元,与2002年相比,提高了60.64%,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相差2459元。

3.2勐腊县对外贸易现状

勐腊县民族贸易历史悠久,从清朝末年镇越(现勐腊县易武乡)的纯民间的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到现在实施大通道、大通信、大经贸等的外贸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就外贸易进口额而言,勐腊县从1985年的20万元人民币到2008年上升到了3.46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其对外经济贸易额突破5亿美元大关,总额累计达5.62亿美元,同比增长62.4%,占全州对外经济贸易的73.27%。

就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而言,勐腊县从1997年的乡镇企业管理局与老挝南塔省政府首次签订橡胶种植开始,启动了旨在从根源上清除我国毒品的罂粟“替代种植”项目,截止2009年6月,该县先后有13户企业开展“替代种植”项目,累计完成境外替代种植面积75.48万亩。随着对外合作的不断扩大,该地区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已从最初的“替代种植”这一农业合作,拓展到工程承包、投资办厂、矿产开发、农经作物开发与合作、农产品加工、商业综合市场建设等多方面的合作。

就该县外资利用而言,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外资涌入勐腊县。从1997年至2007年,该县成功吸引西双版纳天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香港)、西双版纳南西木橡木有限公司(香港)、普利司通天然橡胶有限公司(日本、香港)、西双版纳宏大胶业有限公司(泰国)、香港振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香港)、西双版纳宝莲华橡胶工业有限公司(香港)等6家外资企业,共引进外资投入1695.26万美元,注册资本1122.33万美元,合同外资1102.33万美元,实际到位577.37万美元。

就对外口岸及主要通道建设而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推进,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勐腊县建成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大通道。同时,该县还拥有磨憨国家级口岸和关累码头及勐满、曼庄、新民三个重要通道,还有通抵老挝、缅甸的5条公路。

4边贸县减贫个案分析

4.1 经济增长促进贫困人口收入增长

经济增长是持续降低贫困的必要条件(Rajan,Bird,2002),而贸易和投资均可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勐腊县利用其与老挝接壤,与缅甸隔江相望,与柬埔寨、越南、泰国可顺江而下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泛亚铁路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以及共建“三纵两横”、“三大经济走廊”计划中的独特区位,走上了以对外贸易强县的道路。据统计,2008年边境经济贸易总额完成3.46亿美元,增长36.7%。到2009年,全县的边境贸易总额一跃上升到的5.2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其中进口8455.15万美元,出口4.3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9%、84.6%,进出口贸易顺差达3.51亿美元;完成边民互市2215万美元,同比增长3.9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累计完成1965万美元,同比增长3.97%;口岸流量恢复增长,完成进出口货运量54.73万吨,同比增长10.3%④。

同时,该县加大对其大区位、资源、民俗三大特色的宣传,重点突出其将成为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重要窗口这一优势,制定了《勐腊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编制了《勐腊投资指南》,拟定了《勐腊望天树——南腊河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勐腊县肉牛出口基地建设》、《勐腊县砂仁优质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等20多个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并为投资商提供如在土地、建设规划、企业工商登记上给予从简、从快办理手续,结合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减、免税等一系列宽松的投资环境。由此形成的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迅速增加。目前,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家公司,采取了独资、合资、联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国内也有海南、四川、广东、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和省内的一些县市到勐腊县投资经商。

由此看出,勐腊县在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建设项目等的带动下,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如表1数据显示,勐腊县的GDP随着2001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达成,其平均增长率达到14.24%,在GDP增长的同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4.2贸易优势产业推进贫困村产业结构提升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勐腊县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根据县域自身的特色,进行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就第一产业而言,该县坚持以产业内结构调整为主线,巩固提升粮、胶、糖、茶四个传统产业,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在2008年该县共建设完成甘蔗良种扩繁基地和优质良种茶苗繁育基地两个产业扶贫项目。甘蔗良种扩繁基地建设共投入77.6万元资金,包括甘蔗良种引进、高产栽培技术引进推广、农田土地平整及改良、采取群众投工投劳方式修建基地田间道路570米等。优质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建设共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50万元,建设内容为在易武、勐伴、勐腊三个乡镇建立面积为75亩的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共育出茶苗1020万株,2008年底已全部按计划分发到七个乡镇需种植茶叶的贫困村寨。还应一提的是“替代种植”,该项目为实现老挝北部地区做好罂粟减种、禁种,从源头上解决毒品对我国的危害,还发展了该地区的橡胶、甘蔗、茶叶、水稻等的境外种植。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和非农业收入。第三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勐腊县利用其独特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及地理条件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第三产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A级)、版纳雨林谷(2A级)及正在建设中的勐腊望天树—南腊河生态旅游景区等就是一系列成果。

如表2所示,勐腊县在经过了一系列调整后,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善,第一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0.32%下降到2008年的41.34%,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逐步上升,2008年较2000年上升了6%左右,第三产业发展较一二产业缓慢,但是也稳中有升。

4.3口岸建设推动了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构建、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上都更加注重对勐腊县的扶持。如国家出台进出口相关扶持政策及加大对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大量境外替代产品返销回国,使进口贸易不断回升;口岸通道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口岸通关便利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到2005年,边贸区累计投入资金达2.5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投入25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建设的启动,完成了总体规划和一区详规,实现了“四通一平”,改善了能源、通讯、供水、查验货场、街道铺设、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投入9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码头和后方公路建设,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客流吞吐量达15万人次的码头建设和后方公路改造及油路铺筑;招商引资1.43亿元主要建成了一区的宾馆、酒店、饮食服务、仓储、储油库等生活及贸易服务设施⑤。特别是磨憨口岸联检楼的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磨憨口岸现行的通关环境,使得磨憨口岸进出口货值、货运量成倍增长。

4.4边贸交流冲击贫困人口陈旧观念

东南亚是印度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汇集地,同时,该地区的宗教和政治体制各异。就宗教,越、老、缅、泰、柬主要信奉佛教;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 菲律宾、东帝汶则是深受天主教文化影响。就政治体制,实行人民代表制的国家有越南、老挝;议会共和制国家是新加坡和东帝汶;总统共和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君主制国家有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文莱;军政府执政国家是缅甸。由此,该地区形成了民族、文化、宗教的多样性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相融会的局面。

而勐腊县是我国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境内有26个民族,其中12个为世居民族,外来民族14个。同时,该县又地处边境沿线,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多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科技、教育基础脆弱,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自我发展、艰苦奋斗的自觉性不强等。因此,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已成为当地农业提质增效、提高科技贡献率,整体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瓶颈。

随着边贸的不断深化,各国文化和思想的往来和交流,勐腊县各族人民也开始意识到自身观念和文化素质与贸易发展要求的差距。因此,开展了多年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县现有省级文明村4个,州级文明村6个,县级文明村47个,“十星级文明户”5057户;2004年来,参与创建文明村寨的共有131个,占全县的24.7%,参与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的有6057户32338人,占全县农村农户的23.9%,农村农业人口的26.9%。各族人民的整体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当地居民的商品意识增强,妇女地位有所改善,科学观念不断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减少等。

众所周知,贸易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勐腊县在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该县带来的机遇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其带来的挑战。比如,该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与国内强手相比,还显得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尽管已经有了较大改善,西南地区的省际、国际陆上交通干线通道等级低、支线少的状况未根本改变,铁路总里程短、运速慢、布局不均衡、复线少等状况普遍存在;还有,当地人对边贸带来的外汇风险、市场风险、边贸欺诈风险等还没有准确的认识和防范。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通过对勐腊县的个案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增加了该县贫困人口收入,提高了贫困人口素质,同时贸易优势产业带动了贫困村产业结构提升,贸易口岸的建设推动了其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促进了该县贫困人口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极少数的特困家庭并未享受到由自由贸易带来的减贫;贫困的区域性特征仍存在,位于澜沧江与眉公河结合地区的关累码头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明显等。经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贸县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西南少数民族边贸县的减贫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对本身很贫困却拥有区域和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具有明显地减贫作用。

5.2减贫建议

面对贸易自由化对西南少数民族边境县减贫的明显促进作用,却仍未消除贫困,如何更好的将发展自由贸易和减贫结合,在发展贸易中如何增加对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本文根据个案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主体立场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该县贫困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和分配不均的特点,主要应通过政府和当地所在企业两个主体解决。就政府方面,政府应加大政策对贫困区域的倾斜力度,利用好税收的调节功能。如产业结构调整时,政府在倡导科技农业增加农民农业收入时,更加注重对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同时,政府还应在改善教育条件、技术引进、发展边贸县旅游业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减贫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当地所在企业出发,各大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为贫困和弱势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尽量保障和关心其生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在发展边贸和减贫的同时,企业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使边贸发展和减贫均做到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地群众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生存技能欠缺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政府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从意识主体出发。因此,为贫困人口灌输教育和技能对于生存的重要性,使其自愿从各方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便更好的应对边贸发展对其的挑战,尤为迫切。

注解: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4、国家统计年鉴2009

② 数据来源: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革命老区

③ 数据来源:云南省扶贫开发志(1984-2005)

④ 数据来源:勐腊县统计局关于二零零九年工作报告和二零壹零年工作计划

⑤ 数据来源:勐腊县边境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参考文献:

[1] 贺圣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大西南的参与[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1), 53

[2] 吴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 国家经济合作,2005(6), 26

[3] 赵云,吴杨,苏振锋,翟淑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J]. 中国合作经济学报,2005(2), 44

[4] 贺圣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和调整[J]. 东南亚纵横,2002(7), 1

[5] 黄定嵩.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 钦州学院学报,2007(8), 5

[6] 邓小平.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报告[Z]. 成都:四川省档案馆,1950

[7] 黄华汉. 必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23

[8] 穆相林. 民族贸易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 兰州学刊,1983(3),16

[9] 吴怡平. 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对德宏边境贸易若干问题的探索[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108

[10] 刘亚丽. 从内贸与外贸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中国商贸,2010(4),171

[11] 张瑛. 略论边境贸易对民族区域经济的影响[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17

[12] 李玉虹. 边境贸易是沿边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4),50

[13] 徐晓莉.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思考[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3),55

[14] 曾庆均. 西部地区边境贸易之发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4),19

[15] 蒲金钰. 论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的“贫困化增长”[J]. 经贸观察,2009(5),226

[16] 陈怡,王洪亮. 关于贸易自由化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研究——理论与实证[J]. 经济问题探索,2008(12),149

[17] 黄季火昆,徐志刚,李宁辉,Scott Rozelle.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农业、贫困和公平[J]. 农业经济问题,2005(7),9

[18] 郭熙保,罗知. 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与减轻贫困——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 管理世界,2008(2),15

[19] 俞林,徐立青. 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

[20]陈立中,张迪. 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城市贫困之间的关系[J]. 国际贸易问题,2009(1),32

[21] 云南省扶贫开发志(1984-2005)[K].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9)

[22] 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革命老区[K].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12)

〔责任编辑:俸代瑜〕

作者:庄天慧 张海霞 余崇媛

上一篇:安全型矿井建设探讨论文下一篇: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