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化环境产品贸易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不断升温,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贸易与环境”议题成为WTO新一轮多边谈判的唯一崭新议题。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目前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十分缓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自由化环境产品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由化环境产品贸易论文 篇1:

非关税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不断升温,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环境产品的贸易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还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商品种类。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时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法规政策,从而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有关环境的显性和隐性非关税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同时为世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增加了难度。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产品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非关税贸易壁垒问题,同时研究了这些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我国环境产品出口商面临的情形。

关键词:环境产品 贸易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 非关税壁垒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Q031)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 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环境市场上最重要的部门包括水污染治理、废水管理及空气污染控制部门。发达国家环境产业饱和度高,市场增长缓慢,为3—5%;今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年增长率达12%。能源产品将成为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根据《多哈宣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应该能促进贸易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构建“双赢”的局面。环境产品的自由贸易应该有利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在环境方面更加可持续的经济,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许多潜在收益。第一,增加获得环境技术和知识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环境市场有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技术和知识,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作等方式开发先进环境技术。第二,改善企业资源管理和环境条件。环境产品有助于很多污染密集的部门,如造纸业、纺织、鞋业等改善资源管理和环境条件,增加其资源有效使用,减少成本,获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收益。第三,增加具体环境产品部门新的出口机会。随着环境产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环境产业可以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产品部门的出口将会增加。例如,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在与环境有关的纤维、机械、化学制品等劳动力密集型的环境产品以及低技术含量的环境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出口优势,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这些产品部门带来新的出口机会。第四,增强企业满足国际市场环境要求的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环境产品的自由贸易要求出口企业遵循更高、更严格、更复杂的环境条件,这便促使其改进环境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应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管理体系(如ISO14000),使用更有效的原材料、水和能源生产产品,从而增强企业自身满足国际市场环境要求的能力。此外,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人力资本,因而相关环境部门的发展会带来这些部门就业的提高。

二、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面临的非关税壁垒

贸易壁垒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出口商市场准入的主要壁垒之一。但是关税保护并不是主要障碍。发达国家的环境产品关税低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平均关税小于2%;发展中国家则达到10%。

关税壁垒因为其透明、可量化而较易处理;但非关税措施因其不易被识别或阻止,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应付。本文认为非关税壁垒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最主要障碍。

(一)本地含量要求政策

本地含量要求政策(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 policy)是一些国家用于促进其环境产业发展的惯常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制造商被要求要么将其国外制造基地搬到东道国,或从当地零件制造商处购买一定比例中间投入品来满足由该国规定设立的当地产品含量的百分比例要求。这些要求变成一些环境产品出口商,尤其是那些没有当地制造工具或网络系统的出口商的贸易壁垒。

(二)税收刺激和补贴政策

一些国家通过提供税收减免、税收鼓励及补贴政策来促进国内对环境产品的投资、生产和消费。各国采取生产税收鼓励的例子很多。在加拿大,政府提供免除国家燃料税每升0.1加元;在德国,B5燃料每升免税0.47欧元;法国0.33欧元;意大利0.4欧元;西班牙和英国0.29欧元。一些欧洲国家还提供免除生物燃料的燃料税或增值税。此外,生产补贴也很广泛。早在1976年巴西就通过了“生产乙醇计划”,使用补贴政策促进在商业范围内乙醇的生产。然而由于自由化的承诺,此补贴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终止。在美国,各联邦补贴政策是每加仑乙醇补贴0.54美元,估计等于生产成本的30—45%。在欧盟,效率低的蔗糖生产商在改革糖厂计划下有资格获得欧盟资助将糖厂改为乙醇厂,使用甜菜或谷物作为投入原料。

政府通过这些税收和补贴政策向国内环境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特别的优惠,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自由化造成障碍。

(三)捆绑援助

当东道国被要求购买赠与国的产品或雇佣其员工时,就称为捆绑援助。大多双边援助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在东道国建立业务网络和联系。通常双边财务援助项目都有捆绑。虽然双边援助对贸易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捆绑援助会给当地竞争者及其它国家在东道国没有此类安排或项目的出口商造成贸易壁垒。

(四)证书和标准

不同的法规和证书及批准程序的实践做法成为阻碍环境产品贸易的壁垒,而且近年来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例如,木材和木制产品的贸易常常需要合格证书,其目的是保证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是产生于可持续管理的森林。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贴有合格森林产品的标签(CFP)。目前,森林合格证有五个合格证体系:欧洲两个,即森林管家委员会(FSC)、欧洲面板证书体系(PEFC);其它还有北美的可持续森林倡议(SFI)、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及美国树木农场系统(ATFS)。 运行可持续森林管理计划并获得木材证书的成本很高,而且耗时间。因此,此计划对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当各国设立自己的规格和标准时,生态证书的要求很可能成为贸易壁垒。有些国家甚至使用证书计划作为保护贸易的手段。又如,当前,国际上对风涡轮的安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证书及批准的规定,所以给国外的风涡轮制造商进入东道国带来贸易障碍。不过,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正努力为风涡轮的安全、设计、安装、操作制定普遍的国际标准和法规。

(五)數量限制

数量限制包括进口禁令、进口配额、GSP待遇、进口许可证手续等,这些措施可以直接有效的限制环境产品的进口。例如,欧盟对木板和仪表板产品实施进口配额;对新闻用纸、纤维制板、施工人员的木制品及挑选的家具实施关税配额或关税上限。 德国、荷兰和英国出于环境原因对热带木材实施禁令或联合排斥。

另外,许多国家常常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燃料产品的贸易设置壁垒。在中国,大豆和玉米的生产非常依赖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生产成本,因此,保证从这些原料生产出的生物燃料的比较优势很重要。然而,一些国家如欧盟、日本、墨西哥、巴西及南非国家反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生物技术。因此,这些国家在进口方面设置严格规定,成为对使用了生物技术生产出的原料制成的生物燃料的贸易壁垒。

除此之外,各国有关海关及行政手续、海关费用、贸易平衡要求等,也成为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产品市场的准入的壁垒。

三、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下开始推进环境产业的发展。大多数这类活动由国有企业及中小私有企业完成,所以起步晚,技术落后。随着国内更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的实施,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才开始进口相关设备和技术。进口产品主要含有更尖端设备和技术,符合政府的环境要求。随后在进口替代战略下,这些产品又被本地生产的产品取代。由于我国的环境产品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小,欠缺先进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近10—20年,因此,我国出口的环境产品层次不高,效益低,容易遭受贸易壁垒。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的50%由本地企业供应,剩下的环境产品主要从日、美、欧进口,进口的产品只包括国内无法获得的大规模污染消除设备和技术。

虽然,目前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环境标准使我国的环境产品出口面临很多困难,但是进口国的环保法规及标准规范也可使我国的环境产品出口有章可循,有利于减少生产和出口环境产品的盲目性。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比较高,常常也会要求进口环境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层次较高,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出口企业进行环境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以促进我国环境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据预测,考虑到信息技术、生物工艺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周期的缩短,预计未来10—15年间,几乎目前所有的环境技术将过时,并被新产品取代。环境技术的快速变革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有利。经过10—15年,新一代的工程师、技术专家、科学家都能被培训使用新技术。而且,研发投资成果的迅速国际流动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动成本、基础设施、当地及传统的优势,以便在这个高技术和互联网驱动的世界经济中受到关注。由于许多先进技术的转移时间越来越短,再加上专门技术、先进教育和互联网程序控制的流动的可能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教育上投资的国家可能几年后成为技术密集活动地区。这一点会给我国提供很好的机会。我国有希望凭借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以环境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我国环保技术的应用,缩短技术研发周期,在提高我国环保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我国相关环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目前尚不规范的环境产品国际贸易行为不但有可能会形成贸易壁垒,也为我国利用这种不规范政策环境提供了机会。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环保法规和经济法规结合的比较紧密的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不同措施支持本国的环境产品贸易的发展。那么,一些并非必然产生贸易壁垒的出口促进政策如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出口信贷、捆绑援助等,也都给中国快速发展环境产品贸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四、结论

环境产品国际贸易壁垒的形成和发展由来已久,且不同于其它产品行业的贸易壁垒。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方面是全方位的,所以环境产品的贸易壁垒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认识到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识别并跨越这些环境产品贸易壁垒,不仅有利于我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也有利于我国发展环境产品市场,并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贸易。当前,中国应加速进行环境产品技术的开发,加强环境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成为环境产业的贸易大国。

参考文献

[1]Rokiah Alavi. An Overview of Key Markets, Tariffs and Non-tariff Measures on Asian Exports of Select Environmental Goods. ICTSD Programme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 2007.3

[2]Robert Howse, Petrus B. van Bork.Options for Liberalising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in the Doha Round. ICTSD Project o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2006.7

[3]Ron Wyden.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2012 Report. February 28, 2012

[4]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ESCWA and Arab Regions, ESCWA Distr. LIMITED E/ESCWA/SDPD/2007/WP.1, 22 October 2007

作者:龚清华

自由化环境产品贸易论文 篇2:

南北国家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关注的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不断升温,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贸易与环境”议题成为WTO新一轮多边谈判的唯一崭新议题。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目前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十分缓慢。本文首先探讨WTO环境产品贸易谈判的由来和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弄清南北国家参与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立场和关注的问题,以帮助促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环境产品 贸易自由化 南北国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Q031)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 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WTO框架范围内,各成员方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斷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

虽然目前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推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但是受环境资源、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技术的影响,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这些利益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导致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担忧和顾虑致使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抱谨慎犹豫态度,使得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为顺利推进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南北国家的立场和关注的问题十分重要。

二、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的由来和最新进展

(一)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的由来

2001年11月,WTO在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会议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贸易与环境”议题是WTO新一轮谈判的唯一一个新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多哈宣言》第31、32、33段。环境产品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则是“贸易与环境”这一崭新议题的重要谈判内容之一。2002年建立的贸易谈判委员会(TNC)专门负责新一轮谈判的组织指导工作。在TNC的授权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CTESS)就《多哈宣言》第31(Ⅲ)段内容中要求各成员“酌情削减或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行重点谈判。

虽然在许多环保活动中同时涉及到环境产品与环境服务,但是由于WTO框架下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一直是分别进行的,而且适用的规则不同,所以,WTO环境产品和环境服务谈判也是分别展开的。本文仅限于研究WTO环境产品贸易的谈判。

(二)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的最新进展

从2001年起,CTESS进行了长达8年的有关环境产品的谈判。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国际公认准则的缺乏,因此在环境产品的定义过程中遭遇到许多困难,各成员对环境产品的概念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来看,CTESS有关《多哈宣言》第31(Ⅲ)段内容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如何确定WTO自身的环境产品清单上。截至2010年2月,日本、新西兰、美国、卡塔尔、加拿大、欧盟、韩国、瑞士、中国台湾、菲律宾、阿根廷和沙特阿拉伯等十二个成员已经向WTO提交了具体环境产品清单,并希望能通过环境产品清单的提出,加快成员界定削减关税的商品项目的讨论,以利于贸易与环境谈判议题的进行。另外,古巴、印度、巴西、中国等四个成员针对环境产品清单提出看法,但尚未提出具体清单。由于环境商品清单对许多成员而言来势汹汹,特别是那些发展中成员,他们正努力分析各自的需求和优先名单。

自2001年起到历次CTESS与技术讨论会议都是以清单方式作为主要讨论议题。由于WTO建议的环境产品清单中包括了很多发达成员出口获利的产品以及为数不多的几种发展中成员能出口获利的产品,致使原来保持观望与中立的发展中成员已逐渐对清单方式与清单内容表示失望。2006年度的CTESS的谈判发生重要转变。共有14个发展中成员明确支持以环境项目为谈判方式,使得谈判内容可能会由环境商品清单转而讨论环境项目的执行方式。针对局势的转变,为突破贸易环境谈判的困境,部分支持清单谈判模式的成员组成“环境商品之友”(Friends of Environmental Goods, FEG),多次重新检视环境产品清单,并于2009年10月整理提出一份项目较少且较不具争议的清单,以提高多哈回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另外,气候变迁为环境产品谈判提供了新的契机。2007年12月,美国和欧盟对包括有风力涡轮、氢燃料电池与太阳能热水器等43项气候友善产品(Climate-friendly goods)提出关税减免。2010年2 月,在WTO 举办的CTESS对于环境产品自由化的讨论中,气候变迁成为各成员新提案的重心。例如,菲律宾提出的清单中包括太阳能板及风力涡轮发电机等气候友善产品,受到其他东南亚国家代表的支持。2011年11月,APEC领导人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会议并通过《檀香山宣言》,该宣言要求成员承诺环境产品关税不超过5%。

由于环境产品清单的确定与各成员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要真正形成WTO自身的环境产品清单,并就不同环境产品的关税减让及对发展中成员的优待等问题仍然需要长时间艰难的谈判,致使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十分缓慢。

三、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关注的问题

(一)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问题

根据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环境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其需要根据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的风险和机会,评估一下积极参与谈判的好处。发展中国家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一方面会关心“环境产品”如何定义;削减环境产品贸易壁垒如何促进环境保护等问题。但是,削减环境产品贸易壁垒如何增加贸易是其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主要关注的是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以下非环境方面的目标和利益。

1. 出口利益的获得

显然,一国进行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首要原因是为了获得出口利益,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目前,欧盟、美国、日本都是环境产品的净出口国,而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环境产品贸易的净进口国。不过,一些学者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业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但是他们在某些类别的环境产品上是具有出口潜力的,主要包括在基于自然资源的环境友好型产品(EPPs)。环境友好型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贸易收益,所以可以鼓励政府把精力多集中在关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界定以及其关税削减的谈判上。

另一方面,对生产这些环境产品的企业而言,自由化的贸易收益的获取也取决于政府的支持。

2.关税收入损失和非关税壁垒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关税收入损失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的关税减让可能造成大量的关税收入损失。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应注意到,随着关税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将迅速增加。所以,发展中国家国内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环境、技术和预期出口市场的收益是否会超过关税收入的损失;关税壁垒的削减是否超过非关税壁垒的预期增加。

3.科技创新的发展

考虑到信息技术、生物工艺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周期的縮短,预计未来10-15年间,几乎目前所有的现有环境技术将过时,并被新产品取代(OECD,2005)。然而目前,APEC和OECD两份环境产品清单都没有考虑到动态的技术变革问题。很多研究学者认为,WTO谈判必须避免陈旧技术的“倾销”。环境产品定义应该考虑科技的创新和动态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所谈判的环境产品范围中是否包含已有技术或即将过时的环境技术,以及环境产品范围中的技术是否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科技创新。

4.多种用途的环境产品

各成员目前使用的认定环境产品的依据包括:单一环境最终用途、主要环境最终用途及其他环境效益等。然而此标准因各成员诠释方法不一,成为界定上的难题。WTO环境产品清单中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环境产品,如水泵既可以用于排除污水等环境目的,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目的(如采煤)。成员国对多种用途的产品是否列入环境产品一直有争议。如果将多用途产品列入环境产品,则会使环境产品范围扩大。

当前发展中国家考虑的是如果接受多重用途的环境产品会给国内产业造成多大的潜在损害。所以,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谨慎态度,不接受多种用途的产品列入环境产品清单,因为这将使其不具优势而很多发达国家更有利的工业品列为环境产品。

5.生产和加工方法(PPMs)问题

由于发达国家在生产和加工方法方面普遍比发展中国家先进,所以如果将生产和加工方法确定为环境产品标准之一,势必会有利于发达国家开拓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不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的EPPs,会带来大量关于PPMs的讨论。所以,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采取了谨慎态度,反对在环境产品的认定方面考虑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法。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危害发展中国家国内幼稚的环境产业(Hamwey,2007),尤其威胁到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所以发展中国家还会考虑,当前的关税率是否是保护本地幼稚环境产业的有效手段。

(二)发达国家所关注的问题

发达国家积极支持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认为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贸易增长,同时改善环境。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如何通过环境政策的实施增加环境产品的需求。发达国家认为,影响环境产品使用以及环境技术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拉动的力量和种类。因此,如何通过环境政策的合理实施来促进对环境产品需求的增加,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变得十分重要。

第二,如何支持污染预防的环境政策的实施。随着环境管制措施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政策已从传统的污染控制转变到综合或“整体”的污染预防。

第三,越来越关注新兴经济体对环境产品的需求。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其对环境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新兴经济体的环境产品市场非常巨大。许多国际组织和学者已经研究和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产品的广泛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提高环境技术吸收能力对这些国家的必要性等等。

四、结论

在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市场上,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出口方,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是环境产品贸易的净进口方,因此双方的立场不同,所关注的焦点也截然不同,这导致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论,阻碍了自由化谈判的进程。发达国家是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关注如何寻求环境产品的需求市场,如何开拓国际环境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一方面会关心“环境产品”如何定义;削减环境产品贸易壁垒如何促进环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会关心环境产品进入本国对国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自身环境产品的供给能力的建设,以及如何应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等等,在WTO的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处于被动和跟随地位,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抱谨慎犹豫态度。所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出发点考虑,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看法各异。解决与协调南北国家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的这些争议问题将会促进南北国家在环境产品的贸易和投资上的合作,并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obert M. Hamwey. Environmental Goods: Where Do the Dynamic Trad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Lie? Working Paper prepared to support discussions at the Hong Kong Trade and Development Symposium and the Sixth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in Hong Kong in Dec,2005

[2]龚清华、张建民,我国环境产品界定及清单完善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9期

[3]钟娟,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协调 ——基于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的研究,博士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6月

作者:龚清华

自由化环境产品贸易论文 篇3:

环境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当前伴随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一体化建设局面的形成,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全人类亟待关注的热点,这也对于环境产品贸易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阐释了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价值,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消除政策干预、拉近区域经济合作等三个层面,探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对策。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环境产品贸易数量与规模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发达国家致力于推动环境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发展,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却出于自身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性能等方面的局限,对贸易自由化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作用。只有切实意识到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作用与价值,并寻求其实现对策,才能真正为我国在国际谈判中寻求到有利位置。

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价值

环境产品主要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態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减少浪费,推动环境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加快环境技术转移、减少贸易壁垒,为国际范围内各成员国创造出更大的贸易利益,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对策

(一)推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建设

自2001年《TRIPS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的发布起,以WTO为核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多边贸易谈判正式启动,其中着重添加了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讨论话题,环境产品这一概念也首次被纳入到谈判范围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以《多哈宣言》为依据,围绕环境产品进行了持续十余年的谈判,致力于促使与会成员国降低关于环境产品的贸易门槛,酌情降低或取消关于环境产品及其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而由以往保守的环境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循序渐进的转变为开发政策,推动环境产品贸易朝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通。该谈判内容不仅有效推动了各成员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建设与发展,也充分尊重了各成员国的主体性及政策目标,致力于确保其权利与义务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借助多边谈判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全球范围内贸易体制的建设,提升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WTO体制为多边贸易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保障,不仅有助于推动环境产品实现贸易量的迅速增长,更有助于推动国际范围内环境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环境产品研发技术的创新,提高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分工实现长效深化发展。

(二)国际范围内消除政策干预

在以健全体制建设为稳固基础的前提下,还应当在政策上予以切实保障。就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行目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贸易国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事实上部分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国家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缺乏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环境产品与技术,因此更倾向于借助贸易壁垒维护其自身固有的环境产业,以达到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目的。当前在国际范围内存在形态各异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本地含量要求政策、税收刺激和补贴政策、捆绑援助、海关费用、贸易平衡要求等。诸如此类贸易限制的设置是各国政府出于维护本国能源安全与经济效益角度的考量,借助干预政策致力于实现对其尚未达到成熟状态的环境产业的保护。从这一层面出发,应当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多边谈判,借助谈判引导各国在政策上的协调互助,进而推动全球范围内环境产品贸易市场的建设,进一步为贸易自由化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还应当着重引导发达国家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助推发展中国家凭借其优势产品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国际范围内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成效的显著提高。

(三)拉近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合作

鉴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成效,能够为环境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各成员国间贸易壁垒的消除,进一步促使在区域范围内的商品实现最大限度自由流通;关税同盟的建立促使各成员国间得以有效消除关税等贸易壁垒,并且对于同盟以外的其他国家实施统一关税;共同市场的建立在延续关税同盟优势特征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推进了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使其贸易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有形商品,还包含技术、劳动力等。因此,应当进一步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以此来提升区域范围内经济集团的内部合作,创造更大的优惠利益。该协定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与多边贸易体制形成良好的配合、协助、补充作用,还能够拉动环境产品贸易的增长,为其贸易自由化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保障。

总而言之,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环境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尚且处于在探索中前行的阶段,世界各国都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切实影响,明确环境产品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提供更加长效的支持力量。

作者:朱致宁

上一篇:国画艺术继承与发扬论文下一篇: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