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大环境下,儿童绘本教学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已经全面渗透和应用到小学教育各个领域之内。绘本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与探究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鉴于此,笔者针对泉州地方文化视域下的儿童绘本创新化教学工作展开系统化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 篇1:

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模块设置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是对学生进行与音乐剧艺术直接相关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应从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立体式的设定。

[关键词]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国百科大辞典认为,专业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也是先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1]教育辞典则把专业基础课程全释为“指建立在基础课的理论与方法之上、又直接与专业相联系的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课”。[2]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卷)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阐述得最为详细:“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与专业课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的基础课,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对于专门人才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为专门人才,并且能否在专业工作岗位上有所发明创造,能否适应工作的变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业基础课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宽厚程度。”[3]虽然关于专业基础课程的阐述有所不一,但从各种定义中,均可明确感受到: 专业基础课程是与专业技能、知识有直接关联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塑造、成形与质量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在该类课程模块的设置与选择上,要考虑到对学生技能层次的塑造、对学生整体艺术思维的指向性引导以及对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等,从而为学生顺利进入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扫除障碍,为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是对学生进行与音乐剧艺术直接相关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今后从事与音乐剧相关工作的各类人才,不论是表演人才、创作人才、教育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首先应具有懂得音乐剧本质、艺术特征与基本构成以及作为音乐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与素质;其次应观摩与熟悉大量音乐剧作品,并深入了解其相关知识,以建立起丰富多元的感性认知和客观全面的理性思辨以及逐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应对音乐剧的三大基础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戏剧的基本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学习和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三大艺术门类在音乐剧表演和创作中的整合与运行规律。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应从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立体式的设定。

(一)音乐基础素质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音乐基本素质主要应包括:音准、节奏、音乐感受与表现力三个方面。“音准”要求是指学生能够具备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能力,并能较为准确的听辨或演唱出与律制相符的音高。“节奏”要求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中的节拍速度、强弱关系以及表情记号,能够依据作品风格与表达需要,保持速度、拍感的稳定,合乎逻辑地全释好各种节奏形式。节奏感也是音乐剧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的“唱、舞、演”都拥有着各自的节奏发展,并与音乐剧整体戏剧表达的节奏发展交织完成。“音乐感受与表现力”要求是指学生能够结合良好的音乐听觉、敏锐的节奏感觉来体验音乐情感、理解音乐内容,并能通过自身演绎基本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在基调与意蕴的能力。

(二)音乐剧基本素养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音乐剧基本素养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并掌握音乐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和主要艺术特征,使学生能形成较为清晰、立体而客观的音乐剧艺术思维。二是了解并熟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音乐剧经典作品以及作品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并熟知不同时期音乐剧创作者、演员、导演、制作人等标志性人物的艺术成就及其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学生的音乐剧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得到整体培养。三是了解并熟悉音乐剧结构的基本组成原理与规律,具备能简单从题材、表现形式、思想传达方面对音乐剧作品进行评析的能力。

(三)声乐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声乐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备声乐演唱的基本素质,即学生通过一定的声乐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能够保证演唱时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咬字吐字的清晰度;能够在演唱中具备一定的声音控制能力。二是具备完成独、重、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能力。三是具备将与戏剧表演进行有效融合的能力,即学生应基本具备分析音乐剧唱词、旋律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唱词的演绎与呈现进行基本准确的情境叙述、人物行动展现、人物情感行发、人物形象塑造。

(四)舞蹈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舞蹈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具备较好的体能素质。由于音乐剧作为歌舞兼备的戏剧表演,具有表演时间长、表演要求多、休息时间少、运动量大等特点,因此不论学生往后是从事音乐剧表演或教育工作,还是从事音乐剧编创或管理工作,都会经常性遇到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难以估算等情况,因此好的体能素质是音乐剧工作的基础保障。二是具备舞蹈表演的基本素质。舞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的柔初度、协调性以及良好的肢体节奏感、模仿力、爆发力、弹跳力、表现力等。三是基本掌握音乐剧舞蹈的主要风格与语汇。由于音乐剧中经常会出现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舞蹈,因此学生应熟悉与了解色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等典型性音乐剧舞蹈风格。四是基本具备舞蹈与戏剧表演进行有效融合的能力。学生进行音乐剧的舞蹈表达时,应基本符合剧作的规定情境;符合角色的人物身份与性格、情绪与情感的基调;符合音乐剧的整体戏剧表达需要。

(五)戏剧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舞蹈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戏剧表演的基本素质,其主要包括“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适应力、表现力和“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的训练与培养。二是基本具备将“歌、舞、说、演”进行简单结合和呈现的能力。在音乐剧中,任何艺术元素都是为戏剧的叙事、行情和主题表达服务,都服从于音乐剧的戏剧性表达。学生在在将“歌、舞、说、演”进行结合训练时,能更为有效而深刻感受音乐剧的开展过程、形式与规律。

二、专业基站课程内容选择依据与具体科目设定

笔者根据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所预设的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的具体科目设定以及相关内容的选择。

(一)视唱练耳

该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感受力、模仿力、反应力、理解与表现力等音乐基本素质与能力,系统训练学生的正确视谱能力以及逐渐积累对各种音乐语言的使用经验。课程主要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唱、念、弹、听、写、敲击等系统训练,使其在实际音乐体验中感受并掌握所需具备的基本音乐素养。因此,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应重视对学生音乐基本素质进行传统的系统的培养,还应结合音乐剧人才必须具备与掌握的“乐、舞、戏”三个基本元素,在课程内容中注重“为‘乐’服务,注重视唱练耳的‘乐’与音乐剧的‘乐’的一致性;为‘舞’服务,强化音乐剧模式的各种节奏型训练;为‘戏’服务,加强学生在视唱中的演唱情感培养”[4],即应结合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来不断挖掘剧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音乐旋律片断、节奏形态、和弦、调性等课程资源与教学素材,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视唱练耳的课程内容,从而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同时,也对学生音乐剧基本素质的形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音乐综合理论

“音乐定义了音乐剧的存在,是音乐剧的灵魂。作为支撑音乐剧的三大要素之首,音乐的地位和作用无可取代”[5],学习、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一定音乐理论引领下能更好地认识与分析音乐剧作品,从而加深对音乐剧作品的审美与理解。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课程中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主要以基础乐理知识为主,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的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基本直接照搬与沿用了现有的传统课程内容。然而,音乐剧中的音乐多呈现出现代音乐特征,如:增减音程、调性游离甚至无调性的反复出现以及爵士风格节奏、音阶与和声织体的大量使用,与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不一。另一方面,由于音乐剧根基在于“戏剧”,故其音乐所呈现出的整体性与戏剧性,必然对和声、曲式方面知识的的学习与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音乐剧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不应再以单纯的基础乐理知识教授为主,而应充分考虑与结合音乐剧的音乐特征,整合音乐剧经典旋律片断、基础乐理知识、现代音乐创作特征与表现手法以及和声曲式分析等知识,形成符合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的综合音乐理论课程。

(三)音乐剧作品赏析

对于我国音乐剧学习者来说,音乐剧作为欧美文化的产物,可谓是绝对的舶来品。因此,对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音乐剧进行观摩、分析与模仿是音乐剧学习必经之路。音乐剧作品赏析课程的幵设,可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体验音乐剧独特艺术魅力,熟知音乐剧艺术表现手法,感悟音乐剧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反观自身的学习得失以及提升自身全面艺术修养和音乐剧鉴赏能力。在音乐剧作品赏析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二个实施层面:一是注重学生对音乐剧作品的量的积累。教师可根据音乐剧发展历史、音乐剧风格类型、音乐剧表演形式类型等不同视角来选择与组织可供赏析的音乐剧作品,尽量保证所选音乐剧作品类型尽可能覆盖全面。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课堂教授、自主思辨与课堂归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教师应做重点讲解与专题分析,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体验来分析与归纳音乐剧作品的创作方法与表演技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值得推荐的辅助类音乐剧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课后鉴赏与研习。

(四)声乐

音乐剧中的演唱部分不但是引起观众共鸣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表现手段,还是可以将音乐剧剧情内容与结构进行有效延展或紧缩、推动戏剧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和情绪的主要表现方法。声乐基础课程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声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应具备三个作用:一是要求学生应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和一定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歌唱技能得以培养、演唱音域得以拓展、建立基本正确的歌唱状态与观念。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剧声乐作品的练唱,能泛接触音乐剧曲目、亲身体验不同作品风格,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三是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和声乐鉴赏力。

(五)合唱

合唱是音乐剧中经常釆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集体多声部演唱的表演艺术,它是通过集体合作,分工协作来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引发听众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认同。”[6]合唱课程作为一种以集体歌唱为主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歌唱共性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在多声部歌唱中对音量、音色、音准的控制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声音平衡性与协调性,并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与集体适应能力。音乐剧合唱课程的内容选择也应与传统音乐专业合唱课程内容有所区别。音乐剧重唱比合唱的运用更为广泛,所以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但应进行集体合唱内容的设置,还应组织学生进行重唱相关知识和曲目的学习。另外,在课程练唱曲目的选择上,也应涉及到艺术歌曲、音乐剧片断以及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与风格的作品。

(六)舞蹈

舞蹈是音乐剧构成的基本三要素之一,“是最能集中体现音乐剧剧场美学的部分,演员的舞蹈动作及其传达的肢体语言能够在舞台上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境界。”[7]“从音乐剧诞生之日起,舞蹈就成为音乐剧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随着时代的演进和音乐剧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8]因此,舞蹈课程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必须开设的,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课程。由于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剧创作需求不同,音乐剧舞蹈类型变得相当丰富,如较常使用的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现代舞等,还有根据剧目需要而形成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戏曲等。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舞蹈课程内在主要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舞蹈基本功训练部分,即解决学生基本的身体柔軔度、平衡、力量、松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认识并了解身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建立学生对自我形体动作的自信心。二是主要音乐剧舞蹈类型的技能训练部分,即学生应了解并基本掌握爵士舞、踢踏舞和现代舞的基本舞蹈理念、动作特性以及基本的技能技巧,以进一步挖掘舞蹈兴趣、开发舞蹈潜能,激发个人舞蹈感觉、表现力与创造力。三是舞蹈课程内容应结合音乐剧自身表现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单纯进行舞蹈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在运动中发声的科学方法,逐渐把形体动作与发声、表演相结合,并持续于不同类型的舞蹈训练之中。

(七)台词

台词是话剧(影视)演员用以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必不可少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作为除了歌唱、舞蹈之外的一种音乐剧演员与观众交流的直接形式,是剧作者讲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重要手段。”[9]台词课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台词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基本掌握语言技能,具备一定的角色语言塑造和创作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生活语言、艺术语言与人物艺术形象创造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思创能力。台词课程主要应涉及三个部分:一是台词基本功,即基本的发声吐字技能技巧练习。二是朗诵,即对文学作品理解与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练习。三是台词独白与对白,即训练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媒介,在舞台上呈现角色色彩的高级技巧练习。在音乐剧台词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但要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剧独白或对白片段来训练学生,还应从朗诵部分的学习开始,就逐步进行音乐与语言的结合练习,让学生基本懂得寻找与把握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的结合点。

(八)表演

音乐剧作为一种以歌舞表现为主的戏剧形式,其本质上还是属于戏剧表演范畴。然而,“音乐剧表演虽然属于戏剧表演的范畴,但与同属于戏剧表演范畴的话剧表演相比,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一音乐剧表演是建立在话剧表演基础上、带有相当强的音乐特性的相对独立的戏剧表演形态。”[10]因此,音乐剧表演基础课程应需要解决四个任务:(1)戏剧表演基本素质训练。(2)戏剧表演舞台行动实施和舞台交流技能的训练。(3)在不同音乐风格、结构、节奏、规定情景的限制中开展合乎逻辑的合理的舞台行动与舞台交流。对应音乐剧表演基础课程中所提出的学习任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但应对学生进行解放天性、基本表演素质的练习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创作意识、创作技能、创作身心理素质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具备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并在音乐剧表演、创作、教学中进行提炼的能力;不但应训练学生从自我感受出发以实施舞台行动的能力和技巧,更应训练学生根据音乐的提示实施舞台行动的能力和技巧,以培养学生具备音乐戏剧表演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

(九)钢琴

在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进行钢琴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技术训练,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具备较快的读谱能力,能将音乐基础知识得到综合运用,从而具备更好的音乐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练奏各历史时期中外作曲家的作品,尝试不同的风格表现,以促进对音乐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总地来说,钢琴课程虽然在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该课程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提升、音乐理解与感悟的加深、音乐表现与创作的启发有着较大影响,为音乐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深刻的影响。该课程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本有钢琴程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钢琴曲目的选择上,则可在适当的阶段进行部分音乐剧音乐作品的练习。

(十)剧本分析与编创

剧本分析与编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剧本分析方法与创作原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戏剧本体与戏剧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音乐剧剧本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在整体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剧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该课程对于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的戏剧素质培养和戏剧思维能力开发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进行音乐剧创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兴趣引导与学习基础。该门课程可作为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辅助性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多结合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剧本来进行剧本分析基本方法、戏剧基本流派与风格、剧本写作基本要求与格式、剧本编创基本原理与方法等知识点的讲述。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应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简单作品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

(十一)戏曲

中国戏曲作为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我国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与以载歌载舞来演故事的西方音乐剧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戏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音乐剧的艺术思维、艺术表现的异同并进行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汲取与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来拓展音乐剧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思路,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戏剧素养、幵阔艺术视野的具有辅助性的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与基本规律、中国戏曲种类欣赏、主要种类戏曲片断表演练习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同时,可通过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教授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身实践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与文化,感悟中西方戏剧具有的不同美学表达和可相结合之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戏剧想象力与创作力。

(十二)舞台美术与灯光

音乐剧除了拥有载歌载舞、形式多样的舞台表现形式,其千变万化的舞台美术更是带给观众超乎想象的视觉享受。舞台美术作为音乐剧舞台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這染舞台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与时间感,以塑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所需外部形象与要求。舞台美术与灯光课程主要以美术设计相关知识为基础,但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剧综合素质,促动学生音乐剧表现与创作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音乐剧深度理解有着积极的作用,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具有辅助功能的课程。该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空间利用与设计、舞台灯光运用、简单布景的设计与使用等基础性、普及性的知识为主,以帮助易于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并能将课程内容简单运用到对于音乐剧表演、创作、教学或者管理的学习中去。

(十三)化妆

角色的化妆与造型是音乐剧舞台表现的重要手段,是运用造型艺术进行戏剧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帮助演员塑造准确、生动的角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化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与想象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化妆课程作为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辅助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熟悉化妆工具与化妆品的性能与作用,掌握美化面部的基本技术,了解化妆、发型与服饰的简单搭配。同时还应了解舞台妆的基本特征以及舞台化妆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课程应以学生实践为主,在实际操练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日后舞台表演实践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三、专业基础课程类型设立、学时分配、开设时间与形式

专业基础课程可根据与音乐剧所涵括的基本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的关系紧密程度来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作为锻炼音乐剧基本功,且对音乐剧专业技能技巧质量有着最为直接影响的视唱练耳、音乐综合理论、音乐剧作品赏析、声乐、合唱、舞蹈、台词、表演与钢琴等课程应设立为必修课程,而对音乐剧专业技能技巧起到辅助性提升功能的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课程可设立为选修课程。由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往后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与方向的选择、艺术品位与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的牢固和宽厚程度,往往跟课程的学时分配与保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提升学生音乐剧基础综合素质的视唱练耳、音乐综合理论、音乐剧作品赏析等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应低于每周2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作为音乐剧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课程:声乐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1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2学年;舞蹈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6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2学年;合唱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4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台词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4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表演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6-8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钢琴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1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作为进一步夯实与支撑音乐剧基础技能培养的辅助性课程,如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等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2学时,开设时间不应少于1学期。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之前的先修性课程,因此其中必修课程的开设时间应在大学第一、二学年内完成较为合理。选修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具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与学习程度,在大学本科期间有选择性的完成部分课程即可。在课程的开设形式上,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钢琴、舞蹈、台词和表演等课程可多以小组或小班授课形式开设;音乐剧作品赏析、合唱、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等课程则可以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开设;声乐课程则建议以个别课或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开设。

(本文系作者博士论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摘编)

[参 考 文 献]

[1]袁世全,冯 涛.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461.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70.

[3]李春生.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卷)[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252.

[4]李 燕.探析音乐剧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J].美育学刊,2011(01):53-56.

[5]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84.

[6]李敬莲.浅谈合唱教学的作用与意义[M].教育教学论坛,2010(03):155.

[7]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08.

[8]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08.

[9]刘思思.国内三所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

[10]钱 正.关于音乐剧演员的戏剧表演基础训练之设想[C].音乐剧教育在中国——首届中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论文集,2008.

(责任编辑:章若艺)

作者:郭宇

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 篇2:

地方文化视域下的儿童绘本创新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学大环境下,儿童绘本教学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已经全面渗透和应用到小学教育各个领域之内。绘本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与探究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鉴于此,笔者针对泉州地方文化视域下的儿童绘本创新化教学工作展开系统化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泉州地方文化;儿童绘本;创新化;教学策略

地方传统文化堪称我国全面培养和提升青少年儿童民族情怀的“精神食粮”与重要基础。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青少年儿童在自己的小时候都够感知与接触到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与风土人情,不仅开阔了自身的视野与眼界,而且能够增强自我思考和自主认知的综合能力。绘本教学堪称一种能够将我国各地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与传递到每个儿童眼中和心里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和教学途径。闽南文化可谓独具特色且源远流长,新时期如何在泉州地方文化视域下将儿童绘本教学创新化、完善化渗透与融入美术课堂各个环节之中,已然成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

1.解读儿童绘本的具体概念

从概念来上讲,儿童绘本的英文为“Picture Book”;在日文用汉字为表示为“絵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象的地反映出:绘本就是一种“画出来的书”。也通常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带一些少量文字的图画书籍。与当前儿童深深喜爱的连环画以及卡通漫画书有所不同,儿童绘本同常是用较为精湛、优美的图画以及简明扼要、简单明了的文字去传达各种讯息以及讲述各类生动有趣的故事。绘本更为强调“图文融合”,也就是图画和文字之间必须要有良好的、紧密的互动关系。从形式上来分析,绘本中的图片和图画往往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模式与形式进行展示,比如拼贴、插图、手绘或者照片等。绘本极为注重画面艺术性,同时对具体的排版与美术设计也同样具有较为专业化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2.何谓“泉州文化元素”

泉州在古代时候被称作刺桐城,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与此同时,泉州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宋元时期堪称“东方第一大港”,也被“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是一座“光明之城”。泉州文化底蕴丰富、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不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而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多达200余处。泉州不仅拥有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以及打城戏等优雅且古朴的戏剧文化,而且其自身拥有惠安石雕、德化瓷器、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等优质土特名产。上述土特名产不仅远销海外,而且在全国百姓心中具有极高的口碑与影响力。

3.泉州文化元素和儿童绘本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事求是地讲,内涵丰富且具备多元化美学价值与质素的泉州文化,能够为新时期儿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参考与借鉴,并且能够为传统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化改革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契机。比如说,在泉州文化元素视域下,诸多儿童绘本都是依靠与借助泉州地方的各种建筑、美食、工艺品、民俗、方言等具有充分文化优势与文化特色的元素,通过绘本用图画的方式鲜活、立体、生动地在儿童眼前所展示,并且能够借助简要化的说明文字在较短教学时间内让儿童和绘本之间形成一种的“完美对话”。

4.泉州文化元素视域下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创新化应用的策略

(1)教师应高度重视儿童绘本在继承性美术学习中的渗透与应用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泉州文化元素视域下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化应用必然面对诸多困难,同时也迎来一些宝贵机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儿童绘本在继承性美术学习中的有效渗透和应用。首先,教师应当立足闽南文化,进而合理、科学地提取各类优质绘本想要表达的美术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各类文字类内容以及绘画类内容精心创编与整合绘本,进而让绘本内容更具视觉展示力和表达力。比如说,教师可以为闽南童谣搭配相应的童画展开全新化创作,进而让天真浪漫、丰富多彩的童画能够与传唱度极高的闽南童谣进行完美结合。学生们也能够在具体的教师讲解与指导过程中,充分领悟到泉州文化的无穷魅力,并且也可以借助自己手中的画笔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创作实践。在儿童绘本的影响与借鉴下,勾勒出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闽南民间故事展开创新化绘本教学。笔者接下来以《开元寺》这一经典闽南民间传说故事进行系统化分析。《开元寺》所讲述的内容较为简单:开元寺的檀樾主黄守恭是一个极为富有的人,他自己拥有三百六十亩土地,但本人却比较吝啬。一位叫匡护禅师的僧人每一天都会到黄守恭家登门拜访,想要说服他捐献出一些土地建设寺庙,造福人民。然而,黄守恭为了让僧人消除这一想法而“打发”他,于是说:“倘若你要是能等到我家后花园的桑树全都开出白莲花,那么我就满足你的要求,将你要的土地捐赠于你。”然而就在第二天,黄守恭家后花园的桑树竟然全部都开出白莲花。但这位“守财奴”却不愿兑现自己的承诺找各种借口,结果自己得了场大病,这一病就是三年。黄守恭也逐渐领悟和感觉到这名僧人不是普通之人,而是一名得道高僧。于是他廣贴告示,最终寻找到这名匡护禅师,并且心悦诚服地捐出三百六十亩土地。而开元寺桑树的白莲花也整整开了三年都美丽无比,从不凋谢。泉州人因此也将开元寺称为“桑莲法界”。在具体的绘本故事观看与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必然会对优美的图画与丰富的语言文字所深深吸引。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为学生们进行细致化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故事背景讲解,进而让小学生在延展性的绘本创作与创作过程中能够拥有较强的文字支持与故事辅助。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在绘本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这一故事所蕴含的深邃文化价值,如信誉、担当、义利、和谐、、承诺等都拥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与升华,进而能够一边聆听教师的故事讲解,一边利用自身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进行绘本情节的延展与续作,达到学以致用,全面培养自身美术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2)教师应借助各新颖别致的美术学习活动增强绘本教学效果

当前阶段,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渗透绘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形象观念与道德情操,并且能够充分挖掘泉州地域元素以及各种优秀文化活动的内涵,进而让绘本教学更加立体化、直观化、有效化。比如说,闽南地区的“火鼎公婆”“赛龙舟”“拍胸舞”以及“提线木偶”等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利用绘本教学将其全面化地记叙与展示,而且能够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融入家乡风土人情的各种情境与氛围之中。全面感知与了解闽南乡土文化、陶冶情操、启发智慧,让绘本教学展现出更加深入化的美术教学效果与教学价值。

(3)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本土绘本作者创作思想与创作激情

从概念上来讲,本土绘本堪称为新时期全面融入各种中国文化元素与文化特色的优质原创类绘本。与国外各种绘本相比较来讲,本土绘本文化不仅具备更广阔的中国审美视角,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更加亲切化、更加接地气。比如说,《传统节日》这本书能够将我国一些古老且传统的节日,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温馨优美的画面进行全面展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较为充分地了解与感受到我國传统节日的由来、历史、习俗与特色,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与积极寻找发现更多的经典与精彩,进而充分感受本土绘本作者的匠心别具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激情。世界迅速发展“一体化”的今天,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加牢固地守住中华民族自己的“根”与悠久文化,并且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本土绘本教学与创作让学生感受到深远的文化素养与美学风采,进而也能够对自己的家乡泉州文化更加热爱、关注、弘扬与传承。

(4)教师应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素材搜集方式真正走入泉州文化

除了上述三大创新化教学与创作策略之外,教师想要真正提升绘本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和质量,还需要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素材搜集方式,让自己首先能够走入“泉州文化”。具体来讲,笔者建议在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搜集方式和有效策略进行绘本素材的搜集与升华。首先,通过调查访问进行素材搜集。教师可以主要针对泉州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进行面对面的学习、访谈、交流与接触,并且让优秀的民间艺人针对各类问题与疑惑进行有效解答,提升教师绘本素材搜集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其次,采取实地考察方式展开绘本素材的有效搜集和整理。在这一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上,教师可以加强“家校联合”。让学生家长在日常节假日以及空闲时间带领自己的孩子进行实地考察。以开元寺实地考察为例,家长在带领孩子走入开元寺后,需要充分了解石塔的历史,并且让其自己亲手触摸与感受。在细致化观察石塔的造型与结构的同时,仔细分析石塔上各种浮雕的生成与由来,进而多角度、多感官、多层面的解读石塔,充分了解和感知泉州宗教文化。毫无疑问,家长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与感受各种绘本资源和绘本元素,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够通过自我体验获得重新构成创作的全新艺术理念和艺术感觉。最后,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线上收集方式进行绘本素材搜集。现如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引用,已经让中小学教育获得了极为强劲的学习辅助与有力支持。在新时期全面融合泉州文化的儿童绘本创作与创新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微课小视频、线上教学等不同形式,对各类绘本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筛选与整合,能够为小学生展示最为优秀且丰富的绘本资源,让每一个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够借助绘本线上学习与品位真正的泉州文化、走入泉州文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泉州地方文化视域下的儿童绘本创新化教学与创造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应当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创作策略与教学方法,让小学美术教学在绘本教学的影响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季捷,汪愉翔.中国当代儿童绘本的前行之路[J].艺术广角,2020(03).

[2]陈莉.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创作与出版的困境、成因与突围策略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0(10).

[3]潘明歌.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出版,2016(18).

[4]袁薇薇.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儿童绘本创作——基于儿童心理的视角[J].中国出版,2016(19).

[5]冯晓艳.中国原创儿童绘本“走出去”探析[J].出版广角,2018(21).

[6]王美玲,牛玲.儿童绘本普及现状与创编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7).

作者:林志燕

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 篇3: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学生能力考查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考查学生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家组通过考查教学计划了解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考查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和考试环节,讨论、座谈以及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以下简称“考查”),改变过去大规模地进行考试的做法,更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要侧重了解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现状。几年来参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其他评估工作,感到根据教学条件、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地命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实施实际能力测试是非常必要的。这项工作应当是专家组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实地考查中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要做好“考查”工作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体现本科教学的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历教育本科的学业标准是,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想,可以简称为“三基两能力”。“考查”必须是以“三基两能力”为重点,只有掌握了这个重点,考查才抓住了根本,能够引起教师、学生的共鸣。2003年由于“非典”,没能对秋冬季进行水平评估的学校实施较大规模预定的考试。12月初,专家组进天津某高校考查时,我和其他几位专家现场命题,对该校的12个专业,200多名学生进行实际能力测试,除了少数专业外,测试时间都不超过50分钟。该校教师认为,这次实际考查的重点是基础和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抓基础都是首要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我参加辽宁省试办专业评估时,曾对15所学校评估的35个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能力进行了现场考核,命题近百。如对某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评估时,进行的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和网上查阅资料以及初步设计能力进行考核。教师根据考核内容主动地列出考核评分表,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科学作风、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撰写报告的能力作为考核表的主要内容。可见重视基础和能力已经深入人心。重视“三基两能力”是“考查”命题的正确方向。

二、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考查”命题内容要求应当与被评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及相关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相适应。由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同一门课程的内容、要求也不能完全一样,这是“考查”命题时应该注意的。如,由于机械振动与噪声有密切的因果关系,“考查”命题中提出,要求学生设计出一个包括振动和噪声两个方面内容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将两门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综合成一个实验,体现出两门课程的实验要求。这个题目只适应于少数研究型大学的机械专业的学生,而不适应于教学型大学的学生。“考查”要考虑被考查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是为了有利于不同学校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办出自己的特点。这使我想起,有的学校为了促进学生提高,对于高考“三本”分数线进校的学生,课程考试用清华大学的试题,结果是适得其反。

三、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各高校都把培养应用型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即使研究型大学也不例外,所以“考查”要体现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这类的“考查”是重点,量大面广。其题目可分为以下几类:(1)结合实际的各种类型设计。工程类专业的设备、仪器仪表的选择,工艺过程某些基础参数和模式的确定,艺术类专业的模式和服装的设计等等。(2)具有典型性的基本操作。如,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滴定和过滤、试剂配置、称量以及各种单元操作等等。(3)结合专业实践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如,2005年在某校预评估中,对土建类专业学生的“考查”中提出“我国建筑行业能耗占中国社会终端总能耗比例是多少?”,“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抓好‘四节’,请你谈谈‘四节’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是教材没有的,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关注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专业的要求。(4)考核学生文化底蕴、综合素质。如,对美术设计的学生而言,给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学生说明其形象思维的表现,并用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做幅画。(5)运用“考查”题目之间的关系,使两个甚至三个专业的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考核各自的能力。如对某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和广播新闻专业进行“考查”时,让前一个专业学生对校园内指定区域进行各种地面数据实地测量,以考查其专业技能和科学作风。而让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测量的情况进行实地采访、摄像和编辑,报导实地测量学生的感受和在一旁观察学生测量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此事,从设计、组织、制作都由学生来完成。

四、体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

教学水平评估中的一切做法、措施都应当与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相适应,体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考查”也不例外。专家组的考查题除了注意上述几个原则的同时,还要有明显的启发性和推动作用。教学水平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学校的教学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命题和考查的方式应当使广大教师受到启发和推动,有利于改进教学,而重点不在于有多少人能答满分。2002年在考查某校环境科学专业时,对该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实测命题中有一题是“说明学校及其周边的上空大气受到哪些污染,凌晨、中午和傍晚受污染的情况是否都一样,为什么?”学生回答的不够好,教师对此能有正确的认识,总结时说,我们讲课时只是说四川的酸雨、伦敦的雾,而对我们省,我们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却联系很少。平时也不注意周边大气污染的实际,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今后应当注意。据了解,最近几年这个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记得合格评估时,在北京某高校考查学生做力学的拉伸实验,由于几个学生比较紧张,手忙脚乱,实验还没做到一半就把试件拉断,曲线也没做出来,实验失败了。我就让学生冷静下来,讨论失败的原因,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操作所涉及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影响。当天晚饭时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都说,这次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是结合失败找到了原因,这种讨论也是平时实验课中没有过的。

通过考查启发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凡是经过考查的学校,许多教师都觉得在考试方式上受到了启发,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

五、考查方法要灵活、多样

考查方式要与内容要求相适应,因此方式应灵活、多

样。总的来看有几种方式:

1.以考查实际技能、操作为主。在考查中除了观察学生的基本操作、设备、仪器的使用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其结果的正确与否,还要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要说出其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的学生应当是本科水平,决不可满足于基本操作熟练或动作正确。这种情况在理工类专业和文科类部分专业均属常见。有的教师说,今后实验课不能满足于“照方抓药”了。

2.以讨论的形式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些文科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给出一个题,让学生谈谈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整体构架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从中可以了解出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2005年上半年我与辽宁某高校中文系教师座谈时,提出上述办法并以几个实际问题为例进行讨论。他们说,这样能够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构思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利于克服论文抄袭问题。

3.对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考查。2005年对辽宁某高校汽车专业考核时,随机抽了15名学生,每人一题,但均需上网查资料才能完成。对广西某高校预评估中,对某财经类的三个专业和食品工程专业的考查,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的,也需要上网完成。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也考查了学校校园网的功能和网上资源情况。

4.考查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如2004年对某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查时,不仅要求学生回答十六大提出我国社会保障的任务和本省的任务,还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企业的具体事例编制一个调查表,调查表中应列出调查项目,制定项目权重,然后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得出结果。该专业教师说,这个问题很实际,涉及到对政策的理解、整体构思能力、社会调查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既基本又综合。给我们的教学也拓宽了思路。

5.英语口语实际能力考查。长期以来口语交际能力是我国高校学生比较弱的一项,最近几年已受到重视。2003年对某高校的评估中,由于时间关系,专家组曾对少量学生进行过口语交流。今后,应当注意这方面的考查。

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考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检查的重要手段,它和考核教学计划、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检查学校考试的水平、质量等项措施是相辅相成、异曲同工的。在水平评估中如何做好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考查”的具体命题中如何体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一致;理论性与技能性、研究型与应用型、科学性与灵活性的协调;如何做到随机但不随意等等。目前研究的还不够。专家组有时也欠准备,命题随意性较大。

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检查技术、考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等,还应当在教育测量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理论是更本质的。通过不断实践,不断丰富“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理论的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讦估中心还应当建立相应的资源库。被评学校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专家组对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把功夫下在平时的教学改革上,以自然态接受“考查”。积极参与支持专家组与有关任课教师认识上的沟通和具体操作上的协调。以上各个环节各种问题都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上升到理论,逐步形成与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相应的有科学理论指导和操作性很强的“考查”体系。

作者:李金文

上一篇: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