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论文

2022-04-23

摘要: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优化实验教学。为了能够激发初中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带来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下初中班主任物理实验教学新方向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重,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构建具备他们这一阶段特色的物理教育活动,成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学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物理教师要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主任;物理教学

一、初中班主任将师爱理念与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属于实际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班主任物理教师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试图将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师爱、德育融入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实际班级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开展举步维艰。纵观以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其不足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对物理实验缺乏重视,教学理念落后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借助了物理实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物理实验的操作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只能被动地观看实验过程,难以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意义与目标不明确。此外,部分物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缺乏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二)实验设备不齐全

完善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设备是保证物理实验有效实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以及学校对物理实验室投入力度不足等,使得部分学校出现物理实验室不能满足深层次物理教学的情况。比如,实验室数量较少,物理实验的仪器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实验室空间较小,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另外,实验所用的设备陈旧,试剂和实验用品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机会不多,很多实验设备学校没有更新换代,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二、信息技术下初中班主任将物理实验教学与师爱结合的新方向

(一)转变教学观念,对物理实验与师爱结合给予新定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果想要将师爱与初中物理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就需要班主任物理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对物理实验重新定义,提升物理实验的内涵,并丰富物理实验的意义;另一方面,从师爱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充满爱意和鼓励的物理实验中探究物理知识,并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在物理实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探究。而后,班主任教师则应该在实验中融合信息技术,通过仿真实验室软件的应用来弥补原有实验室中存在的不足,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优化原有的实验流程。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德育,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师爱+实验教学”的形式“互联网+教育”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技

术支持。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实验的形式单一化,实验的素材也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搜集更多的实验素材与实验方案,并及时调整实验设置,优化实验内容,让物理实验更高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物理学习转变为动画和图片的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将产生摩擦力的过程以及摩擦力在不同平面上的大小转变等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观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摩擦力并通过想象和讨论的形式获得摩擦力知识的。

(三)以信息化实验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科研性

首先,班主任教师应从师爱的角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才是开展教育的根本目标。班主任物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原有的实验教学计划。其次,初中班主任物理教师还应该将物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科研性的基础,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找准切入点,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巧妙结合,发挥师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这能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接触物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如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将物理实验多样化地展现出来,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科研能力就会有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初中班主任物理实验教学应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物理实验的内容,将师爱融入物理实验课程,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导学生从物理实验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初中班主任物理教师应该明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寻求最佳途径进行解决。其次,初中班主任要转变教学观念,对物理实验给予新定义,如使用仿真实验室软件将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巧妙结合。最后,以信息化实验为基础来提升学生的科研性,在师爱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参考文献:

[1]马瑞,经光银.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新方向[J].教育现代化,2017(8).

(責任编辑 袁霜)

作者:杨明杰

初中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论文 篇2: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优化实验教学。为了能够激发初中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带来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本文将从多方面角度入手加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不仅是常用的课题引入方式,也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格物致知”的手段也日新月异。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优化实验教学。本文分享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一)能够便捷演示物理实验

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初中物理实验,不受场地的限制,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能够反复观看,可以倒退和加速,能让学生观察实验的慢过程,也能通过倍速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物理现象。这对实验教学条件的要求不高,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各个学校都能够进行。

(二)能够丰富物理实验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上网搜集一些有助于更好展示教学内容的音频和视频,或是借鉴一些全国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丰富学生的初中物理學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共享海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能够构建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教学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成熟,物理中很多现象解释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一味地用言语描述,学生可能仍会一知半解,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物理现象形象地呈现出来,如,教师借助一些动画视频形式,将一些物理现象放大或缩小看、高速或慢速播放,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一些物理变化或现象形成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物理识系统的理解,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同时,信息技术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好奇心,学习的氛围浓厚,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的学科魅力,从而爱上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物理情境具体化、形象化

物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过程,是学生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和经验总结。“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物理实验受教学硬件资源或是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动手操作,教师一味地通过语言的解释力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学生听起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容易让学生觉得物理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初中物理教学极为不利。

而借助于信息技术设备,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搜集一些与课程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或是动画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在学习声波的相关内容时,声波是我们感受不到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在讲解声波的传递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用动画视频演示的方式,将抽象的声波的各种规律通过动画展示出来,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对声波的各种知识有了深入了解后,也会真正掌握其中的规律。

(二)借助信息技术感受宏观和微观物理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演示,因为物理的研究范围太广,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电子到宏观的天体运动,这些物理现象和规律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理解的重点难点。然而这些物理现象和思维逻辑的建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又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能用语言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思维来想象这些规律和现象,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信息技术的产生,利用动画演示,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分子运动、电荷的运动、电流的产生以及一些热学的现象展示给学生。使得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子运动、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在教师展示过程中,就会对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

比如,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宇宙之大,学生难以想象,宇宙的运动也无法借助其他的物体来演示,但是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视频动画中看到各个行星的模拟运动轨迹和运行周期,以及自转和公转现象。将微观和宏观的事物在物理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条件下展示给学生看,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形象的理解,从而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架构,这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见识到世界的奇妙,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借助信息技术将现实物理现象仿真模拟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将一些生活中了解到的物理现象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仿真模拟出来。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可以将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过程,将新闻上神舟十二号的发射过程视频中的一些物理原理分享给学生,将借助神舟十二号中的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现象,结合物理知识讲解给学生。教师还可以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返回过程中飞船的飞行路线和地面服务人员的相对运动体现出来的一些速度和路程之间的物理规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飞船飞行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地面上的人员还能够及时地到达飞船的着陆地点。通过这些教学过程,学生就会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我国科研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物理的学科魅力。

当然,在享受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技术、方法都是教育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要适度,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用而用;更不能贪图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忽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如全盘使用仿真模拟软件开展实验教学而舍弃真实实验。仿真并不真,长期忽略实践将遏制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为“道”,技术手段为“术”;道为本,术为用。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服务,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珊珊.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周智喜

初中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论文 篇3: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途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现了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多媒体设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甚至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信息化教学法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更直观具体地感知物理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优化措施;

初中阶段,对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而言,物理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还会接触物理实验等不同的内容,同时,物理课程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就激发其学习兴趣,扎实物理基础知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十分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令人满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新课改下的物理教育教学已经有了新的方法,就是把现代信息科技融入物理教学中,让物理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专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物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把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物理这一自然学科是学生升入初中学习阶段开设的教学课程,主要培养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计教学活动,将初中生学习主体地位有效的突出,并积极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探究物理知识,培养初中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理解不深刻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过于表面和浅显,知识之间联系不深刻,不会进行知识关联,这种情况也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影响。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很多是和生活现象紧密联系的,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多数情况是知识停留在表面,概念会背,物理公式会背,但是解釋相关的物理现象时却说不清楚。这就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对有些知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只是把概念背下来了,可以解决试卷上的概念性问题,却很难解决分析类型问题,也缺乏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

最后的问题就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过度依赖多媒体的作用,但是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对于实际操作和实验教学的要求较高,面对一些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的动手实操教学,教师往往选择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来体会。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还有就是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次数过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过多的集中在多媒体设备中,从而忽视了教师讲解的物理思路和物理知识。这也是阻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提供更多的数据变量,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从这一点出发发现物理规律。这个时候通过控制变量法,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分辨出分析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课堂中,由于教材器材有限,信息条件不足,在课堂实验中能够使用的数据非常少,几乎难以支撑有效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设置变量,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发现不同实验数据下的物理现象,并且从这些现象中发现其中的固有规律,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演示物理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效果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很多比较微观的实验,有些实验的危险程度也非常高,具有强烈的不可操作性。而且这部分的实验,教师们用语言讲解,也很难讲清楚,学生们也不能从抽象的概念中了解物理的本质,对于学生后续的物理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物理实验,就可以将整个物理实验过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的讲解,把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地放大,学生们通过观看实验的模拟演示过程就可以获取有效的信息。

(三)创新实验教学的模式,适应新课程标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倡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之中,以视频、微课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相对应的实验环境、实验现象和结论,摒弃传统的板书+口语讲解+实践操作的教学,利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进行导入,可以对实验的内涵进行有效拓展,也可以确保实验效果更具目的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物理实验,信息化物理实验在实验工具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演示等层面都具有较高的效率。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课程之前,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将学生需要提前认知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展示,以此确保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课前做好物理实验的准备,包括查阅物理实验的历史,以及查阅相关物理实验的理论资料,这会有效提高物理实验效率,也可以将节省出的课堂时间用来学习其他物理理论知识。在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将物理实验过程以信息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呈现,以此缩短教学时间,进而利用这部分时间,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思考,也可以进行变式训练、合作探究,这会促进学生从多元化角度提高自身的物理实验学习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技巧能够通过交流、沟通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实验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数据,或者对实验过程进行再次改进,也可以观看其他学生的实验视频,以此为学生构建体系化的实验学习空间,让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巩固。而这种信息技术化的物理实验学习模式,较比传统层面的单纯地完成纸质实验报告,具有较强的拓展意识,能够让学生从多维度、立体化地认知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

(二)借助动画演示技术,模拟物理实验情景

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画演示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情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转变为具体的、可衡量的、可重复再现的物理模型,如教师在讲解电流、电压时,借助动画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电流、电压类比为形象化的水流、水压,将电流受阻类比为水流受阻,这样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电压就变得形象化、可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实验知识,促使学生更透彻、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知识。同时直观的动画演示技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一些不易现场操作或仪器短缺的实验,借助动画演示技术模拟完成,也可以达到和现场操作实验一样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条件

在物理实验中,经过实验模拟再进行理论研究和推导,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相应的物理定理。而这些定理成立的前提,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理想实验条件。如果是在不理想的实验条件之下,根本无法得到准确的结论,也无法得到相应的物理定理。然而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对于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本无法模拟出相应的教学环境。即使能够做出相对应的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准确的。这时候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物理实验的条件,在屏幕上观察实验的现象,既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物理定理。

例如,在初中有关“直流电动机”的实验教学之中,在换向器工作的过程中转子的转动速度非常快,学生们根本无法捕捉到它的工作过程,固然也不能明白它的运动原理。但是如果转子的速度降低,学生们能够捕捉到它的运转轨迹,但是实验的现象却也不明显,无法得出有效的结论。只有当转速高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实验条件。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三维动画模拟实验条件,将转子转动的过程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转向器的工作细节,了解转向器的工作过程,并且得出转速与电能转换之间的关系。

(四)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物理实验中的图像与数据

在物理实验室中,许多实验的结果都需要根据实验中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但是这些实验的数据和图像往往都是比较复杂的,计算量也非常大,如果让学生通过笔和纸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将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的软件或者图像处理器,对于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图像进行准确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物理实验现象的准确度。同时将这些实验中的数据、图像经过整理后,投放在大屏幕上供学生参考和分析,并且推断出相应的结论,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初中物理有关“水的沸腾”实验中,需要记录实验中的水的温度变化。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每一次监测的水温数据制作成曲线模型,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沸腾现象。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简单又直观,学生们能够清楚地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虽然水一直在持续吸热,但是温度却一直保持不变。

(五)培养学生针对实验的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新型信息化物理实验教学通过模拟的方式,不再需要考虑太多传统实驗的局限性,因此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变得更加多样化,容易让学生精准地把控实验结果和正常结果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新型物理实验非常感兴趣,学习兴趣高涨,也更愿意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究,通过与实验伙伴之间共同讨论,能够找到实验教学中的普遍性规律。针对新型物理实验及特殊的物理现象,教师借助互联网资源实现对物理模拟实验的细致操作,并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实验的发展及变化进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找到物理现象的规律。即使有的学习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模拟失败也会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失败或数据不精准的原因,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实验规律的真谛。由于模拟实验的结果有所不同,很多小组之间的结果出现了误差,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培养,而且也希望能够借助网络找到数据不统一的原因,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改进调整实验参数,最终可以使得模拟实验取得全面进展,学生也会在这种虚拟物理实验带来的真实感中,提升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只有学生拥有对于物理实验的自主探究兴趣,才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行为理解物理实验操作的目的,同时能够对于与实验相关的物理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在未来的理论应用中举一反三,做好物理实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

比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物理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时学生对于电流内涵理解速度较慢的弊端。由于信息化模拟实验能够快速地显示电流的运动导向和电流强度,因此教师可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看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大致规律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认识到电磁现象的本质,对于电流的产生及其根本原因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由于电磁感应现象非常神奇,也不能够通过肉眼直接感受,因此在这一仿真实验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对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产生了兴趣,推动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

(六)结合信息技术,量化学习内容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学生的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改进。教师可以建立物理实验评价体系,使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结果都能够得到完整呈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机、情感、过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这会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整体过程进行有效呈现。教师不仅可以观看到学生的物理实验结果,还可以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有一个深入了解。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会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有一个深度认知。这种借助信息化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测评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步骤再次得到呈现,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动机、情感、过程、结果四个层面对学生逐一进行了解,进而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实验过程的不足与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验过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并在一个阶段的物理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进行系统性量化考核。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得知自身的物理实验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对自身的物理实验能力进行有效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每一次的物理实验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物理实验表现进行评价,并在电子档案中进行存储,使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以动态化的模式进行呈现,以此对学生进行动态化的管理,确保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突破,也能够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物理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解决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客观难题,如实验所需理想条件的设定,还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实验直观化、形象化,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落地,对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亮忠. 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 赤子, 2020, 000(004):251.

[2] 傅志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J]. 考试与评价, 2020(01):158-158.

[3] 韦福光.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思考[J]. 下一代, 2020(2):1.

[4] 赵德义.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11):98.

[5] 张君玲.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26):1.

[6] 张萍.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  2020.

作者:陈钧

上一篇:行政许可审查时限制度论文下一篇:行政许可法之廉政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