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是物理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必然。研究者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从教师、学生、信息化设施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培训、建立评价机制、开发资源等具体的改进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1:

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

【摘 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使大量的知识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从“枯燥”到“活泼”,从“微观到宏观”,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揭示初中物理学习的内涵,本文揭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质,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初中物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

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讲授内容与教师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完成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提高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更新、变革,其要求教育组织者首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后把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应用到各个学科当中去,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师更加丰富的教学创设工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课堂遇到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低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械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尴尬局面的表现其一就是不分课程的具体要求、具体环节,都要使用信息技术机型包装,使得教学显得很生硬;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学科意识淡薄,很多教学实践中,把技术尊为首要,而忘记了信息技术归根结底只是一门技术,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科课程本有的教学语境。

但笔者认为,制约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低下。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虽然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距离真正普及到课堂教学中还尚有距离。很多课堂教师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无法把握其真正的操作要点,对新技术理解能力不足,认知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本身的课堂教学服务,反而经常会无形当中被信息技术教育左右,不分课程具体要求,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这原本应当成为工具的教学手段,扰乱正常的教学步骤,给老师的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不足,就需要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的操作使用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本质内涵,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显然过轻或过深,有一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只能够单一简单的制作视频音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而另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完全采用信息技术依赖教学方法,缺少教师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也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情感的互动交流。

(二)影响教师和学生互动

学生和教师互动,一定程度上也被信息技术干扰。信息技术诞生的本质是为了减少信息内容知识传播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采用信息技术之后,人与人的沟通被削弱,很多学生和老师之间只依赖单纯的讲话和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来维系,师生关系淡薄,甚至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本浓厚的学习可能氛围,也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之间情感交流沟通,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工作,进行课堂改革。信息技术的优点是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但针对这一点的优劣,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课堂本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地方,通过这种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是,当采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屏幕取代了教师,“人与人”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与机”的模式所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削弱,不利于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形成。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突破重难点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抽象性极强。在物理知识中,“感叹词”的相关知识是学生们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一大重难点。无论是物理概念的理解,还是相关词语的使用,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吃力的。大部分学生都偏重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图片、视频演示来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这样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将电教媒体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能够使抽象的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可视,这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高效转化,进而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物理老师在对“摩擦起电”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在原子的推动作用下,电子会使相应的物体带上正电,而原子在得到了电子之后,又会使物体带上负电。针对这一物理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的方法,对电子得失状况进行非常清晰的描述,从而将这一微观的物理现象,直接转变成为宏观的物理现象来进行观察,使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来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健全资料库使得学生更容易学习

笔者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资料库的建立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程改革而设立的。所以完全可以把各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开放式的平台能够为不同的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也能够最大程度激发教师思维和灵感,创新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科研环境,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单一片面的认知,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和操作能力。所以教育资料库的建立也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条件之一。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不能只靠多媒体技术的单一经营。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图像、声音库,可以把相关的资料,放在局域网服务器或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们在网上浏览资源,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问题等等,借助现实教学和虚拟网络两大平台完成和学生的教学交互。人们通常通过视觉感知和获取相关信息。就初中物理语言而言,它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视觉对它更为重要。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确立句子还是理解识字的意义,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在相应的生活中观察语言现象。然而,初中物理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只发生在生活世界,老师很难表达清楚。这使得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学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投影屏幕中反映的相關视频和图片可以有效地实现微观现象向宏观现象的转化,大大提高其可视性,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观察、理解和记忆。

(三)对学生发展负责,更新教育理念

真正的整合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它恰到好处,也就是从外表到内容的整合。传统教育的弊端是课堂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节奏过慢。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教师追求大容量,导致信息泛滥。教学节奏的追求对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时间太少,教学效果受到质疑。这需要遵循教育和纪律的规律。在教学规律上,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中,将现有的教学资源、技术、方法、环境加以适当整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语言教师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轻易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这更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来说,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物理语言教师,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壮.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43-244

[2]朱建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初探[J].赤子(中旬),2013.10:147

作者:韦贝芬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2: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 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是物理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必然。研究者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从教师、学生、信息化设施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培训、建立评价机制、开发资源等具体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融合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处在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在教学中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为此,信息技术可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采用PPT和视频手段,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使用flash动画可将难以放大的实验现象的细节以仿真清晰的形式展现等。信息技术使物理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强了教学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信息技术应用过于随意的现象,包括PPT的制作不够细致,内容质量不高(如没有公式推导过程)、只会利用网络直接下载的课件等,使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且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学科教学过程,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拓宽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设计范围[1]。这种融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应用主要体现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事实上,很多课堂上的多媒体只作为播放课件或视频的工具;二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单一,以播放课件为主,而未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且不能充分利用。当前,中小学已基本實现了校园内无线网全覆盖,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实现与同事和学生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但可能网速较慢,无法保证课堂上的及时交流与分享,如课堂反馈答案上传、分享实验操作过程等。教室内通常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上可以应用教学设备播放视频、PPT等简单教学资源[2];学校已有部分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但由于教师不太熟悉使用方法或资源收费等原因,导致可供教师使用的物理学科教育资源有限,可用资源使用率也较低。

二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片面。在课堂上,教师多会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相关物理现象,而对电子白板等其他信息技术的使用很少。

三是教师对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的认可度偏低。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以探究实验为主,并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通过语言表达就可以让学生理解的问题,没必要使用复杂的信息技术。很多教师在公开课上使用信息技术也仅仅是为了“公开”,并明确表示自己不习惯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认为课上已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再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会造成教学混乱。

四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主要表现为不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创建物理情景;不能快速应用信息技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不会用多媒体设置游戏活动或进行互动;不会使用物理仿真实验室等。因此,这些教师也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的意识不够

很多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仅把其理解为课件制作、各类辅助教学软件的使用等。同时,由于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存在实验不易操作、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测量有误差等问题,导致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讲实验、讲规律,学生背实验步骤、背规律的阶段,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有些教师虽然能够在公开课上应用信息技术,但也只是把多媒体作为演示工具,教学仍停留在讲授水平。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能有效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3]。物理是一门重探究、重思维的学科,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建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成为课堂的重要参与者,进而乐于探究并善于思考。

2.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注重科学探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参与探究、参与生活。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的课堂里,可能会要求学生自己操作平板电脑,完成预习、仿真实验操作等。但有的学生因自控力不足,常常沉迷网络游戏或其他有趣的项目,偏离了学习任务;还有的学生缺乏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自主利用教育资源平台或使用相关学习软件。因此,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对策

1.调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改变其教学观念

人的观念意识指导人的行为活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之所以较少应用信息技术,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便捷。例如,“物体所受压力”、“电热实验产生的热量”等不易测量的问题,利用传感器很容易解决;“测量大气压强”的演示实验很难测出准确数值,而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经历并完成实验。这些应用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呈现给教师,使教师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及便捷,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部分教师没有熟知或领会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明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4],仍以传统方式指导学生。为此,可通过思想意识教育,使教师明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形成这一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深刻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前提。应对教师进行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提高教学信息素养和管理的效率[5]。对教师的培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内容应符合教师的现状与需求,包括课件、微视频、flash动画制作、图像与声音处理、物理模拟实验操作等,还应包含硬件设备故障解决、教育资源平台的合理使用、网络检索与资源下载等。

二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方式可以是校本培训,也可以是网络研修。事实上,虽然网络研修很方便,但效果却较差。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忙于工作和家庭,身心疲惫,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是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加以督促和引导,教师容易懈怠。但无论是校本培训还是网络研修,都需要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和专门的学习空间,积极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还应制订有效的评价或奖励机制,如培训后考试,获得合格等级证书等,使教师重视培训并真正能够从中学到必备的技能。

3.建立合理的评价、奖励机制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重在实践,思想意识也需在实践中深化。对此,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并建立合理的評价和奖励机制以激励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和奖励机制不能给教师施加太大的压力,以免矫枉过正,导致教师过于注重信息技术而忽视学科本质,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达标课、赛课,及时给予专业评价和指导,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体会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其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并养成合理应用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可通过学校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家长监督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二是向学生普及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学校集体讲座或班会形式完成;三是增加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线上检测、模拟实验操作、画图、设计实验方案等)、家校互动、师生互动(布置任务、交流问题等)、生生互动(线上讨论等)等活动,使学生在高效学习之余,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做更有意义的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必要的硬件保障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整合的前提。为此,学校应适当在以下方面加强投入。一是实现教室网络全覆盖;二是提高网速;三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如电脑,以便实现在线互动和模拟实验等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6.共享资源的建设,研制开发更多便利的优质教学资源

好的网络资源对信息化教学非常重要,但很多网站实行收费共享,阻碍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资源的利用。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经费支持。此外,教师在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时费时费力,需要教育部门组织研发更多便利的优质教学资源,减轻一线教师的负担。如丰富教材中配置的光盘内容,提升所提供视频、PPT等资源的可编辑性,以方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或改变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36.

[2]裴云翔.银川市兴庆区农村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3]张彩霞,刘升.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20-22.

[4]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1-10.

[5]陈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21.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作者:董慧 宋红枝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改革,各级各类学科拥有巨大的改革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教师不断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课堂,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可以更宏观的解释物理及实验现象的原理。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并提出创设趣味课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初中物理

引言

作为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理科学科之一的物理学,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计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最基本的物理知识,还需要具备物理学习的核心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新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则基于核心素养下,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的学习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教育领域出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等有着根本的不同。深度融合的主要特征是要求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合、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对学校教育系统进行结构性的改革,特别是课堂授课结构的改革。中学生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学习习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相吻合,决定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育的实践性和必然性。这种整合不仅能改变教学方法,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为了充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发一个新的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相融合的教育形式。从当前的初中物理教育状况而言,深度融合的教学理论和技术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有效转化为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事实上,信息技术和课堂学习的深度融合不单单是肤浅地实用信息技术以及对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不断积累和巩固经验和教训,积极完善信息技术与物理学习在课堂上的深度融合。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探究

1、创新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授课中,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有趣的课堂教育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入中学阶段,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有趣的课堂学习模式让书本上乏味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多媒体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兴趣地参与到初中物理学的思考和探索中,点燃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中学物理逐渐产生兴趣,这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一课时,假如老师仅仅根据课本大纲进行教学,则不会刺激同学们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就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声音在现代技术中起作用的视频,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声音原理的重要性。当学生看到多媒体中播放的视频时,惊叹现代声音技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思考声音如何产生和传播及声音的特征,以及涉及超生和次声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声音之间的区别。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声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对物理学的热爱,这对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2、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是在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受傳统教学理念和自身年龄的限制,许多教师不想接受新鲜事物。学校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新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并通过适当的制度促进其实施。应该对教师进行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培训,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学习如何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如何利用多媒体创建不同类型的教案,以展示他们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文件。此外,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使用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养,介绍现代技术在物理知识中发挥的作用。以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教学为例,微观世界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难以理解并对其产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摒弃以往的口头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专家利用精密仪器所观察查到的粒子以及地球与宇宙关系的视频。这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了对本章节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跳出枯燥的物理书本,增加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知识的水平,但假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学生就容易对枯燥的物理学习产生抵触。教师可以在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弥补这种情况。在中学时期,所以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相关联。

例如,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授课中,教师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流体压力的例子,如上窄下宽的水坝、可以在水中移动的重型潜艇、生活中使用的接头器等。教师将它们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呈现,并配有照片或视频,供学生在课堂及课下思考和讨论。学生们通过研究和调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流体压力现象,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思考和探索物理知识。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技能的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物理知识方面的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初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虽然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学校有更好的硬件支持,但中学物理教师不能降低自己的素养,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落实和满足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确保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学生在社会和国家利益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998-999.

[2]迟重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1:349-350.

作者:谭亚娟

上一篇:中小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