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201o年5月1日,期盼已久的上海世博会终于拉开帷幕,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典,也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上海世博会无疑成为各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共同机遇。办好世博会,是帮助我国克服经济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难得契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博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博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篇1: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在上海世博项目的运用

【摘要】上海世博会项目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大型项目如伦敦奥运会的风险管理经验,运用风险管理原理,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采取了规避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文章对大型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项目运用案例。

【关键词】项目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系统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成功举办,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众多中外企业踊跃参展,200多万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使7 308万人次的参观者流连忘返。上海世博会运营收入累计130.14亿元,运营支出累计119.64亿元,收支结余10.50亿元,世博园区内商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本文拟就上海世博局在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上海世博会项目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实践作一总结,为今后其他大型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政策指引。犹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面风险管理的政策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标准4360号文《风险管理》中的基本原则相一致,上海世博会将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作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引。

2.财务风险管理目标。(1)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收支基本平衡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2)内外部(尤其是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3)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其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财务目标的不确定性;(4)针对各项重大财务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尽量缓解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运用的步骤

(一)收集财务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1.基本信息。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门票收入、赞助收入和捐赠收入等;支出共分为10大类,主要包括场馆和设施维护费用,信息、安保费用,活动费用,沟通、推介、营销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礼宾费用,保险费用,BIE门票提成,布展费用和预备费用。在各大类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目标的过程中也会受到部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安全形势造成的安保费用大幅增加。对于援助资金部分,其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增值利息收入,在支出方面,主要为参展援助国的各种参展费用支出。

对于财务信息系统方面,上海世博局使用立成财务软件与金蝶K3软件分别作为运营资金和援助资金的会计核算软件,并且使用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赞助管理系统、捐赠管理系统、税收政策实施管理系统以及援助资金支付系统作为财务支持软件。

2.类似大型活动项目的财务风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悉尼奥运会组织委员会1999年的年报中指出其主要风险为“千年虫”的信息系统风险,并详细阐述了应对措施。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汉诺威世博会发生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门票收入不足,即实际的参观人数远小于预计数。原因包括门票定价较高,参观的食宿、交通等成本太高以及布展内容的吸引程度不高等。

2005年爱知世博会,其关注的主要风险领域是确保采购价格为公允的市场价格。

2012年伦敦奥运会,2007年6月伦敦奥运会主管部门出具的2006—2007风险评估报告中列示了7项主要的风险,其中与财务相关的风险有:(1)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将对项目的影响较大;(2)在申办时制订的预算大大低估了整个项目的成本,而另一方面则又大大高估了可从私有渠道获得的融资额;(3)需要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和流程以降低采购风险,确保采购的产品物有所值以及确保供应商的选取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

(二)财务风险评估

上海世博会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包括:(1)风险辨识,查找世博会项目中各财务职能模块及重要业务流程的财务风险;(2)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辨识出的财务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以及评估风险对项目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根据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结果,采用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方法,对世博会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依据识别的主要风险制订了财务风险清单。该清单将各种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以协助风险的认定,并且还为世博会持续开展和不断改进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持。

在上述基础上,制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三)监督与改进

监督主要风险解决方案的实施并建立持续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地收集财务风险及与风险变化相关的各种信息,定期及不定期地开展财务风险评估,适时更新、维护风险数据库,形成适当的汇报体系。

(四)财务风险管理的其他内容

1.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按照《风险管理指引》就财务风险管理形成三道防线:(1)财务部各职能模块负责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执行;(2)财务风险管理岗位负责重大风险、流程与事件的判断,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清单及维护风险数据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并确保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岗位等;(3)内外部审计(上海市审计局、上海世博局审计监察部门)将负责对控制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专项检查,发现控制缺陷可能对防范风险带来的影响,确保相关的内部控制能有效覆盖所有的重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涵盖了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因此,上海世博局财务部门特别关注相关信息系统的风险监督、识别及控制功能。

3.风险管理文化。世博局财务部门通过对员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培训,以加强员工对财务风险的类型及防范方法的了解,形成符合世博特点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

三、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在政策指引方面,世博会将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以下分别简称为《内控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的主要政策指引。同时,针对财务信息系统,还参考了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颁布的《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以下简称“COBIT”)和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颁布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最佳实践库》(以下简称“ITIL”)。

财务内控目标主要包括合理实现:(1)财务管理的总体战略目标;(2)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3)遵循国家与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监管要求。

财务内控的评估步骤:(1)了解内控现状,分析世博会项目的特点,建立初步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2)进行相关文档的审阅,完成流程图、流程描述文档以及风险控制矩阵的记录与匹配;(3)结合对未来可预测的情况以及现有控制作进一步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较高风险领域梳理确定风险点,并完善或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上海世博局财务部门包含以下主要的职能模块:会计核算、预算与合同管理、现金赞助与VIK管理、捐赠管理、援助资金管理以及税务管理等。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办法》、《费用管理办法》、《财务审批权限管理办法》、《服务采购比选管理办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捐赠办法》、《经济合同管理》、《非现金赞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非现金赞助收入处置管理若干规定》、《上海世博会参展援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上海世博会赞助收入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业务用汇管理暂行办法》、《财产采购、更新、核销、清查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世博局会计核算办法》。

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以流程分类为基础,分为四大类九个环节,四大类主要包括:整体财务工作内部控制、财务报表项目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编报内部控制及制度支持内部控制。

四、财务内控风险点与内控措施

(一)整体财务工作内部控制

1.风险点之一:人员和岗位的变化、业务流程的变化、信息系统的更新等情况可能会造成不适当的职责分工,即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梳理各项业务流程中涉及的不相容岗位与信息系统权限,建立完整的职责与权限分配表。比如针对销售与收款流程,不相容岗位包括:前台的门票销售与中后台的审核,票务代理的信用调查评估与票务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票务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与门票发货,票务销售款的确认回收与相关会计记录,退票的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等。

2.风险点之二:缺少对内部控制流程的书面记录可能导致相关控制的执行无据可依,或者在人员进行调整时导致控制的执行缺乏一致性及连续性。采取的内控措施:通过内控文档的建立,规范各流程的操作,在完善内部控制书面记录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对现有的控制进行持续的监控以及定期的评估,并且为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合理保证。针对各流程制订标准工作手册以规范具体的流程控制措施的执行,标准工作手册包含流程图、相关表格模板、相关报告模板以及其他支持性文档。

3.风险点之三:由于审批权限的不明确、内控执行人员对审批权限不了解或未及时获知审批权限的变化,可能导致相关经济业务无法执行或者其执行未经过适当的审批。采取的内控措施:制订有一套系统的权限指引来加强内部审批权限的管理与控制。除常规性的审批权限外,还加强对临时性授权制度的管理,包括规范临时性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记录措施。

(二)财务报表项目内部控制

1.销售与收款。包括门票收入、赞助收入和捐赠收入。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针对网络销售模式,收款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网络销售根据其销售模式可分为票到收款、网络支付或银行汇款等,无论何种方式,都涉及到与代理商的核算,包括门票配送代理、网络支付代理以及汇款账户的银行,尽可能地减少代理的数量,以增加财务结算管理的可控性与统一性。(2)风险点之二为针对现场销售模式,自有销售点现金与门票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财务部门设立营收核算中心,设置相应的核算与稽查岗位,督促各自有销售网点的资金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门票销售的资金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流程;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销售门票的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等。(3)风险点之三为未能建立退票管理流程,并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可能导致预收账款或收入的错报或漏报。采取的内控措施:针对网络销售、代理销售以及现场销售分别制定相应的退票管理措施。

2.费用与付款。(1)风险点之一:由于实际提出采购需求的部门和接受实物或服务的部门是同一部门,可能会造成实际收到的实物或服务与要求付款的条件、数量和金额不相符,导致付款的错误或舞弊情况的发生。内控措施:在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求有多个部门参与及监督,这样能够适当地控制其风险。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订单、收发货环节的风险,如对于付款的申请,除了实物资产的采购要求有相应的验收单据外,对于服务类费用也尽可能提供服务内容的明细清单或付款金额的计算依据,对于特定性质的付款还需出具第三方的相关证明(如广告费用中的第三方监播报告),以此合理地防范对于不真实的服务或收货进行付款。对于实物的领用发货环节,加强对实物领用发货记录的抽查,及时发现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或虚假的领用发货。此外,还加强了实物的抽盘,在原有年度定期盘点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实物资产进行不定期的抽盘以及收发存记录的检查。(2)风险点之二:随着世博会筹办推进,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审核付款申请、核对原始凭证和录入项目代码等的工作量剧增,可能导致差错发生。内控措施:进行各费用类别的分析、制定规范的审核程序;合理进行审核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安排专人负责专项费用的报销审核等。同时增加财务人员数量以应付工作量的增加。(3)风险点之三:由于与供应商之间交易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双方应收应付余额的不一致,重复付款或错误付款未被及时地发现。内控措施:与主要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建立定期核对往来账机制;设专职人员与供应商对账,及时查清差异原因、编制调节表并交财务主管审核;对预付款建立定期审核制度,对于账龄较长的交易需及时了解原因等。

3.捐赠管理。针对捐赠管理,世博局制定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捐赠办法》。主要风险点为:对捐赠资产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捐赠资产的损失、信息披露的错误或者世博声誉受损。内控措施:(1)加强对获赠实物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每季度定期盘点制度,确保受赠资产账实相符。(2)在财务系统的捐赠相关科目下设立二级或三级明细,对捐赠相关交易进行单独的核算,如捐赠利息收入、捐赠的存货、捐赠的固定资产等,并与捐赠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核对。(3)为了保证捐赠资金和实物资产使用和管理的信息公开、透明,制定了详细的捐赠信息披露流程,定期对外公布从各个渠道获取的捐赠收入情况、捐赠资金的使用等情况。

4.现金赞助与VIK管理。上海世博会赞助的特点主要包括:(1)金额大——审计公告的赞助收入总金额达到39.73亿元;(2)内容和形式多样——除现金赞助外,赞助企业还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非现金赞助(简称“VIK”),包括实物产品、服务、包装、活动组织等;(3)涉及的部门广——现金赞助的接收由财务部门负责,VIK的接收和管理由归口管理部门(包括行政、信息化、工程、活动等多个部门)负责。针对现金赞助与VIK管理,世博局制定了《上海世博会赞助收入财务管理办法》、《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非现金赞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非现金赞助收入处置管理若干规定》。

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未能与赞助商进行定期的沟通,造成赞助收入与费用未被及时确认,赞助商权力与义务的履行与合同的要求不符。内控措施:①完善定期与赞助方进行对账的机制;②通过赞助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赞助商其他相关权力与义务的监督。(2)风险点之二为由于缺少充分以及完整的支持文件,未能正确地确认赞助收入与支出的金额,从而造成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内控措施:对于实物VIK和服务VIK,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世博局的需求向赞助商下达产品或服务订单,赞助商根据接收的订单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送达制定地点或完成相应的服务,归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验收确认,并获得相应的供货发票,提供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5.援助资金管理。控制目标为:(1)将各受援国和受援国际组织的援助金额控制在相应《援助合同》所规定的范围之内;(2)援助资金总额控制在一亿美元之内。针对援助资金管理,世博局制定了《援助资金使用整体方案》、《援助资金支付程序》和《上海世博会参展援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未能对受援国或受援国际组织的援助资金支付申请进行适当审核,可能导致付款错误的发生。内控措施:制定审批操作规范,设置完善的控制流程,对外币的费用报销,通过定期(每月1日、15日、30日)获取主要外币币种的汇率进行核实,若其差异在可接受的波动范围内则予以支付。(2)风险点之二为对账机制不完善可能造成系统支付金额的差错未被及时地发现。内控措施:完善与受援国或受援国际组织进行援助资金对账的流程;建立援助资金支付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每月定期核对机制以及差异分析和审阅的制度。

(三)财务报表编报内部控制

2009年根据需要制定了《上海世博会计核算办法》并报财政部批准实施。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是随着世博局业务量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也将日趋复杂,若未制定细化的财务报告流程,可能将影响最后阶段的财务报告编制。内控措施:制定了一套标准的财务报表关账流程,明确各个环节关账的先后顺序、具体开始与完成时间以及负责内容与责任人,涉及其他部门配合提供相关信息的也具体明确其截止时间,通过以上措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编制的及时、完整、正确。(2)风险点之二是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误导性陈述,造成不能正确反映出世博局经营状况和收支情况。内控措施:以《上海世博局会计核算办法》为依据,制定了完善的信息披露流程,明确了规定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建立信息披露岗位责任制和相关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负有披露义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未经过管理层授权和批准,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披露信息。

(四)财务信息系统的支撑

上海世博会财务信息系统,以财务系统及相关业务支持系统为组成部分,建立在独立网段内并与世博内部网络及互联网逻辑分离的独立架构。主要包括:立成财务系统(用于运营资金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于预算与合同管理,通过手工方式接收来自立成系统的凭证,进行预算与合同信息的汇总,并提供分析数据),援助资金支付系统、金蝶财务系统(用于援助资金支付的会计核算),捐赠管理信息系统,赞助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和免税、保税、退税税收政策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以《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征求意见稿)》、COBIT和ITIL作为依据,对上海世博会财务信息系统相关风险进行了识别、归类与评估,主要风险包括:

1.整体构架风险。主要包括:(1)由于世博会项目的特殊要求,系统变更的风险很大;(2)财务信息系统数量多、相关业务流程多,可能产生流程周转时间长、问题处理效率低等风险,以及存在非授权人员访问信息资源的风险。内控措施包括:(1)专门制定了《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主要规范变更管理、逻辑访问管理和运行管理流程。(2)专门设立信息服务岗位,其主要职责包括:①归集及整理用户的问题与需求,确保需求经过变更管理流程的适当授权,并协调需求的后续处理。②协调系统开发商进行问题处理或程序开发,协调并监督用户与开发商完成必需的授权、测试、审批等。③担任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用户的创建、权限修改、及禁用,保证用户权限的合理性,实现系统管理与业务操作的职责分离。④负责或监督各系统数据的备份相关工作。

2.系统特定风险。包括:系统接口;主数据;功能有效性;系统权限。内部控制措施:(1)系统接口。对系统间的接口建立管理与控制规范,要求以系统方式或相关用户验证输入数据、输出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保证经过适当授权的人员才可访问、修改数据或执行相关操作;保证针对接口程序的修改经过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2)主数据。主数据的创建、修改、删除需要经过归口部门领导的书面审批,并进行归档备案;对主数据的维护权限仅赋予具有相应业务责任的人员。(3)功能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系统及其变更的功能性测试要求,将可能的业务流程纳入测试方案,并结合变更管理流程的要求,记录相关控制文档,保证系统功能满足需求。(4)系统权限。系统权限的设置与实际工作职责保持一致,结合业务流程的需要,保证不相容权责的充分分离,同时由专门信息岗位人员担当系统管理员角色。

3.IT一般控制流程风险。(1)变更管理风险:缺少变更管理制度的指引,系统开发及程序变更将可能无法得到规范,可能导致未经授权、或未到达用户要求的变更进入系统,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与使用。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变更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变更需求的提出、变更授权、变更测试、上线审批等主要控制流程。(2)逻辑访问风险:缺乏用户账号管理制度的指引与规范,将可能产生未经授权建立、删除或修改用户权限的可能,带来未授权用户访问系统信息的风险,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带来威胁。同时,缺少制度的指引,也可能使管理层无法有效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明确流程中的职责关系。内控措施包括:制定用户管理制度,系统用户或权限的创建、修改由用户提出申请,填写《用户账号申请表》,经归口部门领导书面批准后,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进行操作维护。用户禁用也由离职或转岗用户的归口部门领导及时提出申请,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进行操作。(3)IT运行风险:缺少备份的定期恢复性测试和灾难恢复计划,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将有可能无法保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以及系统的可恢复性,从而可能影响财务世博运营工作的持续性。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备份管理制度,明确规范备份的操作、周期、类型、介质、恢复性测试、灾难恢复等内容;编制灾难恢复计划,用于安排在灾难或事故发生后恢复系统、数据的计划,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作者为资产管理部助理总经理、高级会计师、硕士)

参考文献

[1] House of Commons Committee of Public Accounts, Preparations for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R].Thirty-ninth Report of Session 2006-07.

[2] 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连华,张雷,等.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阐释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4] 孙铮,王少飞,徐喆瑾,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财务管理研究[EB/OL].[2011-12-07]. http://www.fzzx.sh.gov.cn/LT/ AWUCO4436.html.

[5]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的法制创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 吴云飞.上海世博会财经纪事[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吴维山

世博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篇2:

关于上海世博会在我国引起的经济效应的研究

摘 要:201 o年5月1日,期盼已久的上海世博会终于拉开帷幕,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典,也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上海世博会无疑成为各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共同机遇。办好世博会,是帮助我国克服经济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难得契机。那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到底在我国引起了哪些方面的经济效应?本文将作出简要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产业转型;投资市场;经济增长

“一切始于世博会(Everything starts with EXPO)”这一广为传颂的名言道出了世博会对于人类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本次上海世博会以其空前的规模,融汇了全球最新理论和科技成果,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时代诉求,凸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举办世博会不但标志着我国的强大实力,反过来也将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世博机遇对我国的经济具有“前、中、后”三重推动力效应,即申办时的引领、筹备举办中的拉动、结束后持续促进等作用。

一、上海世博会的综合效应分析

1.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拓展上海的口岸功能,进一步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据统计,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期间,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了3.2%,超过全德第三产业的同期增长率近2.9个百分点。因此,从历史经验看来,世博会对举办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带来全面调整和升级。

世博会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而从土地和人口这两大生产要素来讲,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仍是在第三产业,而2010年的世博会是继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机。7000万人次将直接带动旅游服务、商业零售业的大发展,给第三产业成长提供了机会。此外,世博会对城市服务设施水平要求较高,有利于提升相关产业的水平,特别是城市交通、环境方面的改进。直接催生轨道交通建设、建筑环保等行业的兴起。

2.促进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

在当前全球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不仅仅是上海的世博会,而成为上海及其周边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股强劲的力量。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是整个世博会的核心区域,世博会恰恰能提高区域的凝聚力,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港口一体化、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相互对接,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重大基础设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城乡建设以及观光旅游等方面的一体化筹划,形成“机遇共抓、资源共用、主题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之势,对促进它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贡献卓然。

3.刺激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人流物流资金流大汇聚,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外贸与内需双向扩充,投资、消费、企业品牌、就业岗位的多维需求,必然引发上海浦江开发为起点的新一轮热潮。 在投资方面,把握上海世博会的投资机会应该重点关注旅游行业、建筑行业、零售行业、房地产行业四大板块。世博会的前期工作重点在于征地和招展,此时对金融、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到了世博会举办当年,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交通运输业、零售商业和服务业等能得到较大带动。世博会闭幕后,永久性场馆的后期利用给了园区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又一次发展机会。由此,在上海世博会主题投资中,酒店、机场、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为受益最强的板块,其次是建筑、基础设施板块,再次是地产、传媒、贸易等板块。

在消费方面,世博会的举办大大刺激了旅游消费产业的发展,而“看世博”则成为今年中国旅游的主打牌。从4月初开始,“世博风潮”就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国内100个城市也陆续进入世博旅游推广周,并且在国际上也掀起一波世博旅游热浪。

4.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提升力

每届世博会,总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难以计算的即时与后续效应,驱动可持续发展,源泉在于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弘扬。

发展趋势显露,世博会的展示重心正经历从新产品、新技术向新理念、新文化的转移,演变为对城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多种渠道直接与间接观访世博会者,进行着大规模的互动检阅,使各自经济理念、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社会时尚集中宣示,将世博精神升华到新的时代高度,催生着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彰显着世界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的主流。

上海世博会中,凝结着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国宝”美不胜收,如丹麦小美人鱼铜像、捷克布拉格幸运浮雕、墨西哥玛雅柱等,向世人展示生动的“传奇故事”;而中国馆区展出的曾侯乙建鼓底座、针灸穴位铜人等多件古今旷世珍品,也将给世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在建馆艺术上,许多外国展馆不仅吸收并借鉴了中国元素,还直接利用了我国材料与工艺,显示出民族文化激荡的火花。

在历史与现实辉映、中国与世界交往中,张扬着上海世博会“万国博览”的美誉,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上海世博会可能带来的风险分析

在所有可能的风险中,投资风险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作为难得的投资机遇,上海世博会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意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种国际盛会的发生的经济影响都表现为对需求的冲击,例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旅游业消费和国际贸易等需求的变化,利用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推动举办地的经济增长和产出、收入水平的提高。然而这种国际盛会的冲击一般是短暂的,由于短时间内的集中爆发,很容易造成需求的“峰聚效应”,而随后它的效应价值会逐渐减弱。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经济增长周期中合理规避风险,实现资本利潤最大化,成为上海世博会经济驱动价值的关键因素。

1.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效应

在上海世博会中,大量的资本流入基础设施建设中,而世博园区作为非经营性公共产品,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投资造成一定的经济风险;另外,园区,场馆和城市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若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缺乏技术优势,则会在市场竞争中被国外企业抢占,从而降低这方面对本土经济的拉动作用。

2.泡沫经济的威胁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但与此同时,也容易引发举办地的经济过热现象,出现通货膨胀等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飞速增长的房价容易引发地产价格的泡沫,从而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因此,在举办国际盛会扩大内需的同时,应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实现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消除风险隐患,从而充分发挥世博会对经济世界的最大作用。

除了以上分析的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外,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使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最激烈时期,如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转型、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价值观念转型、人流模式转型、物流模式转型等,因此,上海世博会使得社会风险要素剧增,各种风险要素不可确定、不可预测程度高,加之社会管理尚不成熟、不稳定,中国社会转型风险非常高。

 三、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

1.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以及运行机制的风险管理

世博会的正常运营涉及方方面面,哪一个部门的工作出现脱节,都有可能严重地影响整个运营工作的绩效。因此,世博会运营机构设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效率和工作的绩效。特别是组织机构中关于信息传递机制、问题报告和处理机制以及运营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则是各种信息畅通、可靠,问题的及时报告和处理的基础和保证。

2.构筑全社会融资平台,实现多元化筹资

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必须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因此,能否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并且所需资金是否能够及时到位是很重要的。另外,在资金运用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收支是否能够基本平衡,资金运用是否透明等,都是世博会实施财务运营管理,规避投资风险,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3.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过度投资

世博会的成功举行,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效资源。如何根据世博会现有配置的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分配,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压力,实施绿色世博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是关键因素。既要考虑会展对各种设施的需求,更要考虑如何避免会后资源供远大于求情况的发生。因此,建议积极调动民间资源,以临时征集的方法满足世博会对各种设施的需求,如鼓励市民将多余住房、私家用车等出租供世博会使用。

4.做好后续利用,发挥世博会长期效应

(1)标志性建筑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如花桥、植物走廊和运河皆可予以保留。(2)展馆成为教授、传播、普及和宣传科技文化知识的场所,鉴于选址范围及周边地区人口居住量大量上升和教学、医疗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可将一些展馆改建成医院和中小学等公共设施。

作者:刘泽坤

世博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篇3:

“十一五”时期贸促事业发展的回顾与2011年贸促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1年贸促系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合力,提升服务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公共外交,大力促进贸易平衡、促进企业“走出去”,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十一五”时期贸促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对贸促系统来说,“十一五”时期是贸促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这五年里,贸促系统面临各种复杂的环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贸促工作的更高要求等。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坚持“全国贸促系统一盘棋”,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努力奋斗,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举全系统之力,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筹办和运行任务。“十一五”时期,中国贸促会将上海世博会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单位、各有关分会全力以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和运行期间,总会承担了协助筹备组委会会议、接待中国馆贵宾、协调省区市和港澳台参展、协助未建交国家参展、联系国际展览局等工作;有关分会承担本省区市馆的设计施工、展示运营和“活动周”组织工作等。全国贸促系统团结一心、顾全大局、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把上海世博会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国际盛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去年12月27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各省区市的办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次总结表彰大会上,全国贸促系统共有22个单位获得了先进集体称号、35位同志获得了先进个人称号。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系统科学发展。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贸促系统机构建设的科学化、系统管理的制度化和系统工作的规范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提升了地方和行业贸促机构的整体质量和各级贸促机构的工作水平。制定和修订了《中国贸促会地方和行业机构工作规则》,对地方的行业贸促机构的名称、设立、体制、人员配备、工作职能和工作经费等进行全面规范。拟定了《中国贸促会贸促工作先进单位评比表彰办法(修改草案)》,对工作先进的贸促机构进行表彰和表扬。

——创新服务手段,推动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5年来,中国贸促会一直把推动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积极有效地支持和参与地方经贸活动。目前,每年参与地方举办的重大经贸活动约100个,分会承办的国家级和省级经贸促进活动约400项,其中许多活动已成为地方甚至整个地区对外开放、贸易合作的最重要窗口。

“十一五”时期,全国各级贸促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除了开展对外联络、经济信息、展览、法律服务等传统贸促业务外,各级贸促机构还利用自身在举办重大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展览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为政府、企业和基层服务的能力,各项工作不仅受到企业的欢迎,也赢得了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

在巩固、发展各项传统贸促业务的基础上,许多贸促机构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需要,开拓创新,培育发展新的业务。总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合作协议,为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在开辟新兴市场过程中,合理使用国家信用工具,规避出口贸易风险;大连分会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共同推出“中银国商宝”融资项目,为数千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深圳分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调解贸易纠纷、国际商账追讨、资信调查、国际贸易壁垒申诉等作为新的法律服务重点;江苏、青岛、福建、深圳、陕西等分会积极拓展国际采购业务;武汉等地分会探索在中小企业融资和上市、软件外包招商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并尝试为外资企业提供智力资源支持。此外,各级贸促机构还协助企业落实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缓解有关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另外,“十一五”时期,部分贸促机构还承担了地方政府赋予的新职能或交办的重要任务。自成都分会受政府委托成立展览办公室,对全市的会展业进行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以来,对本地会展行业进行管理成为越来越多地方贸促机构的工作职责。到2010年,已经有10多家分会承担了本地会展(展览)办公室的职能。这些贸促机构充分发挥自身在会展方面的专长和联系渠道广泛的优势,借鉴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对本地会展业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

——强化服务能力,注重打造服务品牌。过去五年间,中国贸促系统顺应政府和企业对贸促工作服务内容、形式和层次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注重打造服务品牌,协助企业解决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年来,中国贸促系统不断创建服务项目品牌,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到搭建连续性、机制性合作平台和追求实效的转变。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与运营,中欧工商峰会、中国一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国一西班牙工商峰会、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一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中国一南亚商务合作论坛、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活动。

各地方贸促机构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培育了一系列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大型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黑龙江、广西、陕西、四川、辽宁、山东等分会承办的8个国家级综合性展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各行业分会也充分利用贸促会的品牌优势,依托行业力量,组织和培育了很多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览会。电子信息、轻工、化工、电力、建材、商业等行业分会举办的展览会,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据统计,行业贸促机构举办或承办的展会,在世界以及亚洲排名前三的就有31个。

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抓好传统经贸促进业务的同时,率先举办了一批旨在促进服务贸易、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进口贸易发展的重要活动,成效显著。

——加强业务合作,发挥贸促系统合力。“十一五”时期,中国贸促会高度重视系统业务合作。不管是参加配合国家外交的大型活动如组织“高访团”,还是举办各类大型经贸活动、筹办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展会任务,系统合

作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与此同时,加强系统业务合作日益成为系统内各单位的自觉行动。地方贸促机构陆续自发建立了多个区域性联席会议或合作平台,如泛珠三角区域贸促机构协作会议、中部城市贸促联盟年会、江浙两省贸促机构联席会、环渤海贸促机构联席会、西部贸促机构联席会、长三角贸促机构联席会、海西四省二十城市贸促机构联盟、中国沿黄省区贸促会展联盟等。这些联合机制从加强联谊、联络开始,逐步探讨项目合作和建立工作机制,区域合作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2011年贸促系统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贸促系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合力,提升服务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公共外交,大力促进贸易平衡、促进企业“走出去”,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2011年,贸促系统的工作重点是:

——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规划贸促系统在“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在“十二五”时期,贸促系统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中介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逐渐增强。贸促会历史悠久,拥有遍及世界各地的合作网络,拥有多个领域的人才,拥有覆盖全国的系统优势,完全可以在联接政府和社会方面,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方面大有作为。从挑战看,我们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社团机构的改革也已纳入议事日程。改革在一步步推进,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各级贸促机构要加强学习,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抓住新机遇,更好配合国家外交、外经贸大局和政府、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深刻总结“十一五”时期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工作,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结合贸促系统自身工作特点,认真规划2011年的工作,全面谋划未来5年至10年的发展。

——大力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全面推进贸促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贸促系统工作特点,加深对上海世博会精神的理解;要发扬上海世博会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时刻牢记国家利益;发扬上海世博会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政府、为企业、为地方服务;发扬上海世博会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合作共赢;发扬上海世博会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勤于学习,钻研业务;发扬上海世博会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创先争优;发扬上海世博会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把握全局,发现机遇。

——围绕纪念我国加入WTO十周年举办相关活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意义的认识。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成倍增长,投资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贸促系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也正是在这十年里,贸促网络进一步扩展,不断向基层延伸,基层机构增加了200多家;贸促系统职能进一步扩充,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财政支持增加了近一倍。要通过纪念我国加入WTO十周年的活动,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认真思考这十年来,我们哪些改革举措使贸促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其经验是什么;哪些改革措施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其教训是什么。要通过总结,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科学谋划贸促事业发展之路。

——加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系统合力。要总结经验,继续坚持“全国贸促系统一盘棋”,加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凝聚资源,挖掘潜力,形成合力,壮大实力。一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兑现承诺、领导点评和构建长效机制为重点,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以岗位建功为载体,全面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通过号召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践行上海世博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为贸促事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继续以“金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系统内信息沟通、业务合作和资源整合。要在全国贸促系统形成对国内外工商界的需求和信息快速处理的机制,实现“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能做;大家都能做的,我们做得更好”,加强服务国家和企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成为国内外政商界认可和信赖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经贸服务机构。

——广泛交流,学习经验,继续探索中国国际商会和地方国际商会市场化发展之路。商会要发展,关键是要了解会员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切实履行代言工商职能:对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对外,要加强与国外对口商协会的沟通与协作,为我国企业争取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并积极参与国际商事规则的制订和修订,增强我国工商界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此外,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摩擦将日益增多,贸促系统要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积极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开展经贸促进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举办促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服务贸易、创意产业、物联网发展的经贸活动,促进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要在帮助企业明确“走出去”方面,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探索不同方式,采用多种手段,积极促进企业“走出去”,并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以后面临的困难,排解矛盾,化解风险。

要配合“促平衡”,进一步促进进口。要通过努力,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拓宽粮棉等大宗商品进口渠道,扩大国内紧缺物资(包括能源、资源)的进口,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要大力发展商事法律服务,发挥贸促系统商事法律服务集法律咨询、仲裁、调解、知识产权、海损理算、出证认证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优势,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化经营保驾护航。

要积极发挥大型双(多)边机制性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展会资源,帮助企业深度开发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东欧、拉美、非洲等市场,进一步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办展办会是贸促系统的业务支柱,是开展经贸促进工作的首要手段。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办展办会数量多,更要重视办展办会质量。要主动梳理本单位主办和参与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自觉改进工作,努力提升办展办会水平,着力提升办展办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品牌战略,走举办精品会展之路。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认真筹划贸促事业科学发展之策,千方百计提升服务能力、质量和水平,努力创造辉煌业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贸促会会长,此文是其在2011年1月底召开的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本刊有删节。)

作者:万季飞

上一篇:伸缩缝施工技术桥梁工程论文下一篇: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