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构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19

人老了最怕什么?一怕失能,二怕生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各地兴办的养老机构虽然不少,但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大多数养老院只能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难题变得突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康复机构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康复机构运营管理论文 篇1:

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径探究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老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机构养老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成为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重要选择。但是,我国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老人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要求打破养老和医疗之间的分割界限,建立集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主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面临政策支持不足、养老机构缺乏资金、医保结算难以实行、医院参与医养融合缺乏动力等诸多困境。因此,未来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应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在政策层面,要规范管理,完善医养融合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及社会保障体系;在管理层面,要多措并举,创新机制,推动医养融合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在操作层面,要整合资源,通过内设、转化和合作方式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服务新模式,真正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关键词:老龄化;高龄化;养老机构;医养融合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形式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成为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重要选择。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催生了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也对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现实问题。为老人搭建一个集养老、保健、医疗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养老机构向医养融合发展,十分必要。“医养融合”反映了“整合照料”的养老概念,它并非单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整合,而是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

一、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必要性

1.老年群体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老年健康问题愈加突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中健康存在问题、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分别占老年总人口的27%、56%,健康良好的仅占17%。

2.养老机构医疗照护问题较为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和养老分属卫生和民政两大体系,虽然服务内容有交叉,但条块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二者之间资源和利益处于分割状态,养老机构的医疗照护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显示,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民办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占56%,政府办的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占52.1%;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到20%;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

3.医院不能为老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的持续增长,老人在医养护理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导致医院经常出现老人采取多种方式不出院的现象。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医疗护理而不愿意出院;一些老人在急性病治疗后需要康复护理,因回家无人照护而拒绝出院;还有一些老人因养老机构没有医疗康复条件而选择待在医院。这些人长时间住院,造成医院床位周转率低、一些该收治的病人因医院缺乏床位而无法住院的现实状况。这对于承担社会上繁重的诊疗任务的医院来说,无疑是公共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建立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有助于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或出院后只需常规护理的老人,实现治疗、康复与护理的有效衔接,既能解决医院床位长期不流动的困境,又能改变养老机构难以接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现状。

二、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困境

1.政策支持不足是制约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1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的《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一些文件推进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如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涉及规划、建设、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多个方面,对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优惠政策不能完全落实,政策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一方面,相关政策的权威性不足,缺乏基本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民政、卫生、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互不隶属,各有不同的职责分工,没有对养老机构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税收优惠方面,一直以来,民政部门与税收部门在对民间组织收入特别是一些经营性项目收入是否需要纳税等具体税收政策上存在分歧,导致各地在执行政策时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机构在医养融合方面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政策支持不足已成为制约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重要因素。加强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尽快出台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鼓励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任务。

2.资金缺乏成为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阻碍

资金问题是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需要较多的资金。按照卫生部2010年《诊所基本标准》的要求,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需要支付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后期还要增添医疗设备、支付聘请执业医师与护士的工资等。这意味着机构运营成本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分为“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等不同类型。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投资,资金充足,硬件设施好,人力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而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资金缺乏一直是其发展的软肋,它们靠入住老人所交的费用来维持其日常运营,因而它们发展医养融合的意愿并不强烈。

3.医保结算尚未实行是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桎梏

长期以来,养老和医疗是两大独立运行体系,形成不同的运作模式。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医疗服务机构归卫生部门审核和管理,医保报销准入和报销标准归人社部门审核和管理。这种运作模式造成了养老和医疗分割的现状。也就是说,医保结算只能在医院进行,养老机构不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因此,对那些患病较多、康复期较长的老人来说,他们或者不断地在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进进出出,或者在医院长期“赖床”不走。前者给老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后者给医院带来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切实打通医保与有医疗资质养老机构的对接通道。这是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的关键。

4.医院参与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动力不足

医院是面向全社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其参与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医院内部资源情况来看,我国医院按其功能、任务的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三级医院医疗设施齐全,诊疗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床位需求量大而容量有限,往往出现床位供不应求、人满为患的现象,因而三级医院缺乏参与医养融合模式的动力。一、二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虽然病患者相对较少,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医护水平低、医疗设备落后、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存在,它们没有能力参与医养融合模式。从医院经济效益来看,医院的主要目的虽然是救死扶伤和服务社会,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使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养老是长期微利事业,医院参与医养融合会增加其经济负担与运营成本,不乐意与养老机构合作也在情理之中。此外,医院参与医养融合有可能存在与老人乃至老人家庭产生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会增加医院的麻烦和经济负担,因而医院缺乏参与医养融合的动力。从养老机构现状来看,多数养老机构资金来源单一,就业吸引力不强,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低、护理员福利待遇低、专业护理人员缺乏等现象比较普遍,它们无法与医疗机构对接。医院参与医养融合会增加其经济负担与运营成本,这也导致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不足。从以上分析可知,医院参与医养融合模式受到各方面的掣肘,在资金来源匮乏、政府部门多重管理的外部环境下,政府支持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

三、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路径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的发展战略。“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将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1.政策层面:规范管理,完善医养融合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及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医养融合的相关法规政策。养老服务是公共产品。在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医养融合的法规政策。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出台医养融合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尚无具体针对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要打破制约发展医养融合模式的“瓶颈”,强化政策在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规划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把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用地、资金、设施建设等纳入当地发展总体规划,尤其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政府在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在土地供应政策方面,可采取划拨或租赁的方式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供地,降低养老机构在发展医养融合方面的建设成本。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发挥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解决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运营管理方面,要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采取提供场所、以奖代补、营运补贴等措施,减轻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税收及优惠政策方面,打破规划、建设、税收、水电等部门壁垒,使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医养融合政策有效衔接。卫生、人社、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加强横向联系,明晰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制定和完善统一、具体的机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

(2)制定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行业标准。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需要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制定医护人员资质、医护服务水平、医护服务设施及管理的相关标准。日本的《老人福利法》规定,都、道、府、县必须以条例形式确定养护老人机构和特别养护老人机构的设备及运营标准。该法对养护老人机构和特别养护老人机构配置的职员及数量、卧室面积、养护老人机构的入所定员也有相应规定。

(3)完善医养融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减轻老人经济压力和降低养老机构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理顺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关系,实现功能互动、相互衔接和相互支持。一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是解决老年人照护资金缺乏的有效办法。在此方面,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如在德国,人们在40岁后就需缴纳老年护理险,子女有义务为父母购买长期护理险。在我国,一些地方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规定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均同时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这将为我国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时,应注意将老年福利与医疗保健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对低保、失能等老人群体采取兜底政策。二是把养老机构纳入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对经卫生部门批准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医疗保险部门优先审批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政府职能部门还要建立医保结算退出机制,对养老机构的医保结算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收回医保结算权限。三是积极推行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是对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充,也是解决医疗护理经费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如美国开设了不同类别的商业保险,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目前,我国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对60岁以上老人开设的保险较少。为此,政府要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可以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实施“减税养老”。还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老人健康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寿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老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投保,形成个人、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的合力,增强老人医护消费能力。

2.管理层面:多措并举,建立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规范管理与自主运营机制。良好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是促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实行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进行自主运营管理,或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鼓励养老机构委托大型医院对其内设医疗机构进行直接运营管理。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还可以聘请大型医院管理人员协助其进行内设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业、专业医疗机构经营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以及多样化的运营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水平。

(2)创新医养融合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为老年医护行业培养专业优秀人才。要依托相关高校或机构建立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养老服务管理和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符合老人医疗护理需求的医养融合型管理和医护人员队伍。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证和护士资格证的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将他们纳入卫生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医疗机构同等对待。还要对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建立特殊补贴制度,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医养融合人才队伍。

(3)构建质量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在民政、卫生等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导下,加大对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评估和监管力度。通过评估结果与资助补贴、绩效奖励、评优评先挂钩,倒逼内设型养老机构做好内部医疗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对违规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要按照相关制度给予取缔相应资质等处罚措施。如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已联合第三方专业评估单位对养老机构的社会化服务进行评估监督,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资助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的参考。

3.操作层面:整合资源,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服务新模式

(1)内设模式,即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养老机构中需要全天护理的老人比重不断上升。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既能解决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看病难问题,又能减轻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因此,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精神,卫生管理部门要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申办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医保主管部门可将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医疗护理需求。政府职能部门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置和服务的标准,明确诊疗服务项目。

(2)转化模式,即促进医院转型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政府职能部门要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按照卫生部印发的《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走“医养融合、以养促医”的转型发展之路。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或设立养老床位,鼓励和支持部分有条件的一、二级医院特别是民办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护理、疾病诊疗以及临终关怀等特色医疗服务,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长期住院等问题。在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后,要参照养老机构准入条件和分类标准,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内设养老机构或兴建养老床位,从土地使用、医护人员配备、医疗用品设置及项目设置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合作方式,即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共赢。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运营,即把老人疾病期和康复期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衔接起来,保障老年人顺利实现病前、病中和病后的连续保健和护理。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合适的、有结合意愿的医院和养老院纳入统一规划中,建立医养合作关系,并给予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方便患病老人及时就医,养老机构充当医院的康复病房,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跟踪治疗,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另一方面,医院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随时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同时,定期进行巡诊,对老人的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治并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不仅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老年群体病有良医、快捷就医的目的。

四、结语

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既是对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创新,也是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要条件。医养融合要求养老机构走养老、诊治、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健康老龄化道路。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民政、卫生和人社等部门要加强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与理念创新,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按照“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原则,整合医疗和养老等资源,打造一站式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形成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互助共赢格局,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真正提高亿万老人的福祉。

注释

①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兰州学刊》2014年第9期。

②④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1、32页。

③唐悦:《医养融合,护理型养老方兴未艾》,《新华日报》2014年8月31日。

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2期。

⑥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⑦黄佳豪:《关于“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第1期。

⑧李华:《日本养老护理机构准入及借鉴意义》,《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18日。

责任编辑:海玉

作者:程亮

康复机构运营管理论文 篇2:

医养结合,养老有了新模式

人老了最怕什么?一怕失能,二怕生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各地兴办的养老机构虽然不少,但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大多数养老院只能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难题变得突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推介“医养结合”模式,或许,它将成为破解此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岭南路的王炳贤最近一直在为老伴的照料问题发愁。老伴严吉鹤已经80岁,退休之后离岗不离职,一直发挥着余热。可是,病来如山倒,他先是受到老年性痴呆的困扰,前一段时间又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夫妇俩只有一个独生女,平时也无暇照顾老人。“我虽然是医生,可也70岁了,身体也不好,根本照顾不了他。”此前,王炳贤看了很多养老机构,但是这些养老机构几乎都建在远郊区,让老伴过去住,根本不现实。

王炳贤自己也总往医院去看病拿药,她感慨:“人老了,就怕生病,如今却是天天围着医院转,捧着药罐吃。”因为定点医院比较远,王阿姨恨不得自己就住在医院旁边,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把病看了。

传统养老“压力山大”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大多数老年人上了年纪后都会选择和儿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超过1/3的家庭,老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供养,超过半数老人表示在养老期间期望与子女同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期,“421”结构(即4个老人、一对夫妻、1个孩子)渐成主流,一对夫妻要负责双方父母的养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保障的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1.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据民政部统计,到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亿,占总人口14.9%,失能老年人数达到3750万,占老年人口的18.5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而来的是健康问题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且多是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的慢性病,且病情严重、病程更长。随着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多,接踵而至的问题就是对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要迫切,且呈逐渐扩大趋势。

2.缺乏完善的家庭护理条件

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妇女广泛就业,老年人寿命延长,形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家庭。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陪伴,其生病护理和日常照料非常困难,尤其是孤寡老人,生病时得到护理和救助就更少。即便有家庭护理,主要内容还是主要针对各种疾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老人现存问题的对症护理方式,仍停留在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而没有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基本要求。

3.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指出,目前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民办养老机构为56.0%,政府办养老机构为52.1%,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仅占41.7%;而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到20%。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农村情况最为严重,其中西部农村60%以上的养老机构缺少专业医护人员。

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药治疗、饮食调理、躯体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有计划的护理。而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生活护理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将生活护理和医疗和饮食护理割裂开,无法完全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然而,真正满足长期护理理念的护养院还非常少,提供的床位也极其有限,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在普通的养老机构接受照护。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且患有各种慢性病的比例非常大,但是养老机构在对以上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医疗问题却不能提供解决方法。

4.大型医院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一是老年人“押床”、“赖床”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急性病恢复期和长期康复的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需要得到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尤其是老年患者已经可以回家却拒绝出院,有老年病人甚至在医院住一两年,原因是大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远远强过养老院和社区医院。老年人“押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虽然很多地方建设了一些老年人医院及病床,但是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限定病人医保报销金额,老年患者被迫不停地出院转院。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高,需要住院时间长,但是“为保障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平衡和发挥最大效率,各地医保管理部门对各医保定点医院确有总额预算管理。”有的地方医保管理部门还郑重指出,“医保基金是有限的公共基金,合理控制和使用医保基金,杜绝浪费,关乎全体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医养结合,让老人更有尊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健康中国”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与会代表委员广泛关注及热议。

实际上,我国对于“医养结合”的探索早已迈开步伐。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争取列入省级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创新发展试点”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满足老年慢性病治疗在医院、康复及护理在养老机构的构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大医院住院难的现状,是今后养老模式的方向。目前该模式在河南、安徽、山东、北京等地有所探索,以破解“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难题。

河南郑州:成立“老年医养协作联盟”

为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弥补养老与医疗各自为政、服务单一的“短板”,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医养结合”新发展,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12年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深入到各级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与帮扶,先后与省内近60家养老机构签订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合作协议”,为合作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免费体检,并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巡诊队,配备了专职医生和护士,定期派救护车到养老院巡诊,为入住老人义诊,并建立了健康档案,逐步建立起了“小病就地诊治,急危重患者到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的老人送回养老院”的医养合作模式。此模式已实行4年之久,不但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推动了该省“医养结合”模式的稳步前行。

安徽首个医养结合试点医院问世

今年1月下旬,安徽首个医养结合试点医院——池州市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正式开始运营,87岁的胡金印成为第一位住养老人。到4月17日,这家全省首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医院,已经迎来了25位老人。

87岁的胡金印老人是东至县原石城乡老书记,老伴去年离世。经过考察,他选择在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安“家”,他也成为第一个入住这家养护中心的老人。从今年1月下旬至今,才3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把这里当成另外一个“家”了。

“每顿饭2荤2素1汤,生病了还有专门医生看。”88岁的邵纪明老人谈起在养护中心的生活,非常满意,“一开始,孩子们还怕我受苦不让来,是我自己愿意来的。”

刚入住时,邵纪明的气管炎就复发了,在养护中心打了5天点滴,“找医生只要按下床头的呼叫器就可以了,打吊水就在养护中心,也不需要到医院里,每天打完点滴走着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别说有多方便了。”

除了配备2名专职医生之外,这家养护中心还有5位专业的护理员。甄东华是这家老年养护中心的护理员,上岗前养护中心对她进行了专业培训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她对每位老人的习惯和个性了如指掌,除了日常帮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打开水外,还经常陪老人们聊天解闷。

“开放3个月,目前已经有25个老人入住老年养护中心。”4月16日中午,东至县老年养护中心副主任姚友芳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当中以男性占多数,年龄最小的为60岁,最大的已经91岁。

入住的老人除了年龄比较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少有慢性疾病,多为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对于这些老人,养护中心医生每天对老人们都会进行例行查房体检,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常见病就在中心进行治疗和处理,紧急情况下会直接开通绿色通道,送到县中医院治疗。

据了解,东至县中医院是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省首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医院。它的前身是东至县老年公寓,由东至县中医院托管后成立了老年养护中心,负责老年公寓的运营管理,目前开放140张各种护理级别的养老床位。养护中心的收费标准按照护理级别分为几个等级,一级护理最高收费每月为2900元。已经入住的老人目前最低每个月1500元,最高的是2200元。

养护中心为入住的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医护人员每天定时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针对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医生们会一对一地进行健康指导。

医养结合3种方式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在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目前,医养结合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1)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比较传统的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比如上海的新长征福利院设置了医疗机构,已配备4名具有“两证”的医生,且有护士、药剂师等,在软硬件等方面都达到卫生部门对于内设医疗机构的标准,还实行了“医保联网”,老人看病可以刷医保卡。天津天同医养院在创办之初,同时创办了天同医院,还可以对外提供医疗服务。

(2)部分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城市已经过剩的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医院(包括厂企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明确其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完善所需的房屋设施和器械装备,并加强医务及护工人员的培训。

这方面我国目前各省市都有试点,比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依托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技术。

(3)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近距离规划,合作服务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到相近的医院得到专业便捷的救治。或者养老机构担当医院的病房功能,医院的医师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医治,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这种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位置非常相近。

江苏省钟山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就是养老机构钟山颐养园、医疗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山康复分院暨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培训机构等五大板块组成,目前已经实现了医养结合。

不过,由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本身的运营成本高,因此,入住此类养老机构的养老费用也较高,少则三五千,多则几万。

医养结合,尚需顶层设计

据了解,由于我国医疗和养老体系长期割裂,卫生系统管医疗,民政系统管养老。造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化,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而医疗机构则是“治病不养老”,二者并不对接,给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带来不便。正因如此,“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模式呼之欲出。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但是现阶段,“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转,涉及包括土地、编制、隶属关系、医保报销、药品管理、行业资质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另外,如何培养“医养结合”人才,如何制定“医养结合”的行业标准,也是摆在相关机构面前的新课题。

首先,要建立机构,完善机制。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其次,政府要保基本和给政策。可通过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医养结合互通,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其产生良好效果。

第三,鼓励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

第四,要加快护理人员队伍的培养,鼓励志愿服务。另外,发挥多种保险的重要作用。

(综合编自《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半月谈》《重庆晚报》)

康复机构运营管理论文 篇3:

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缓解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文章采取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背景、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等,得出医养结合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需要多方主体的支持,也需要多方主体的努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医养结合;北京市;养老服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83

1引言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全市 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 315 万,占总人口的 234%[1],这说明北京市已经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呈现失能化、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2013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为北京市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2]

传统的居家和机构养老模式中养和医分离,忽视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等医疗问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在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兼顾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老年人养老提供高效、有品质的医疗和养老双重服务。[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主体为需要护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两个方面,医疗服务更侧重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而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上,需要强调的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是简单的打针吃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要有一流的水平。(位于北京昌平的泰康养老社区能够很好地体现医养结合的理念,配建以康复、老年慢性病为特色的专科二级康复医院)。養老服务包括老年人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精神心理治疗等。[3]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很好地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向健康老龄化转变的关键之举。

2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211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基本形式

(1)养老机构外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这里我们所说的养老机构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护理院、护理站。太阳城银龄公寓是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在公寓外独立设置医疗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可按照程序免费享受体检、理疗、健康咨询等服务。[4]

(2)养老机构内配套设置医疗机构。这一形式充分整合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现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轮班到养老机构巡诊,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便捷、及时的救助。双井恭和苑老年照料中心内设医疗机构并在老年病和康复医疗方面有着比较早的历史和经验。

(3)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可与医疗机构合作、签订协议。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康复医疗、理疗,大病恢复期的老人提前预约复查,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北京朝阳门街道东篱敬老院定期开展健康门诊,为院内老人提供基本健康服务。[5]

212资金筹措方式

北京市政府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营利性机构,少部分来源于社会力量,比如社会福利彩票。近几年,北京市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个人、企业参与到这一模式中。对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以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减免老年人医疗服务费用。[6]

213组织协调性

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涉及民政局、卫生计生部门、人设保障部门等多个组织,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医保定点事宜,发改委主管医疗服务定价。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构建了会商协调机制和联合审批制度,充分做好对接工作,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顺利发展。[7]

214政策联动性

当前,北京市关于医养结合这一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相对完整,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随后2014年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养老机构中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并提出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概念。[6]

22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存问题

221医养结合的政策效应甚微

首先,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务院在国家层面上相继頒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但是在这些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北京市政府没有颁布配套措施跟进和调整,法律衔接不够,出现断层,效果甚微。

其次,医养结合这一创新性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政策的有效配合,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不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一方面,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大,需要长期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只能报销部分费用;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一直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国医疗保险没有这一方面专门的险种。

最后,对于民办非营利企业,在床位、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以及税费优惠上,北京市政府的补贴政策收效甚微,扶持力度不够,限制了北京市养老产业的发展。[6]

222医养结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医养结合的供给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个人,但是在供给主体的协调性和机构间的资源整合效果却存在问题。

第一,就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性来说,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医保定点事宜,发改委主管医疗服务定价。各部门各司其职,但是由于涉及主体较多,多元化的格局牵涉到多方利益,在职能上难免重叠交叉,在管理上也易断层和缺位,这给医疗机构和服务机构的合作带来了很大困难。[7]

第二,医养结合资源的联动性弱,北京市一、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政府虽加快更新和调整,但是仍然适应不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三级医院大多为独立和配套设置,虽然自身实力雄厚,在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上还有待提高,就算参与其中,参与的医疗工作也十分受限。

第三,在床位供给、服务定价上的不合理。北京市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低,存在严重的缺口,同时,入住率也低,公立机构收费低,但是服务水平差,大多数老人不愿入住,民营机构收费高,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浪费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留。

223信息供给面窄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他们对医养结合模式的认知度还不够,参加的意愿也不强烈。

另外,在对这一模式的宣传解读方面,不够准确,信息的更新和覆盖面不够,网络宣传的方式虽然波及面广但是不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所以应该开辟更多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的老年人和家庭了解这一养老方式。

224制度和法律保障不到位

在关于医养结合的法律法规上,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有法律支持,但是北京市政府并没有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医养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缺位现象。一方面,养老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存在难度。

225资金筹措存在困难,筹资机制还未建成

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性质,资金供给大部分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养老机构内要设医疗服务机构,机构运营、人员调配、设施配备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养老机构一直都是微利经营,这对于养老机构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综合实力强、功能较为全面的三级医院一般把盈利放在主要地位,养老机构盈利水平低,三级医院一般不会主动合作。

226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

在人才招聘和发展前景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机构基本不占优势,由于学医疗护理的时间成本较高,这些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或者是应聘人员更愿意选择普通医疗机构,因为这些机构能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相反,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服务机构内,他们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都受限,这使得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4]

227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北京市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必须以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为支撑,医养结合监督评估体系包括机构和老人两个方面。在机构的监督评估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同时职能又紊乱交叉,在管理标准和养老服务标准上不统一,这样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标准不统一,可能会使同一个老人在不同的评估标准下进入了不同的机构,医养结合的实施也受到阻碍;在关于老人的监督评估体系中,主要是以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资质条件为评估对象,要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内容。

3北京市医养结合養老模式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311规范投资管理和机构运营,统一服务标准,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手段

民政部门应该引导相关机构配合研讨并制定统一的服务、运营、管理和评估标准,各机构和相关部门可总结归纳交叉重叠的职能,再根据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之后进行推广和实践,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312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

欧美很多国家进入老年化社会比较早,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标准化设计上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主体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发展,推进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313对服从标准化工作的机构给予奖励

北京市医疗和养老机构大多以星级评定,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予资金鼓励和支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32提高服务人员质量,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321全方位地引进专业技能和心理基础教育培训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在传统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还强调精神慰藉和康复护理等,所以在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还应设置一些心理培训机构并制定考核标准,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引导老年人愉快生活,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322政策扶持应用型人才

我国康复医疗、护理类人才处于断层区,国家应该在这一层面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医学應用型人才,比如在职业学院或者本科教育中新开一些相关专业(如老年护理学,康复医疗学),为医疗和养老行业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23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

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国家应该在这一方面引入编制或者提高薪资待遇,鼓励更多的人来养老机构工作。

33为医养结合提供制度化规范和法制化保障

医养结合是一个比较新的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行和完善,关键在于:一要立法,二要制标。第一,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可采取财政补贴制度、报销制度、税费优惠政策,调动服务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立法,将医养结合的参保对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会让这一养老新模式发展的更加顺利;第三,建立管理体系,防止各部门“什么都管”和“什么都不管”的现象发生。

331完善监督和评估体系

严格准入机制、服务标准,各主管部门在统一评估标准的前提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和服务进行规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尤其关注失能老人的身体状况。同时建立监督和评价体系,优胜劣汰,让不达标的机构退出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职责和监督方式。

33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制度强有力的后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我国老年照护保险发展的迫切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出台相关法律以及与之配套的法规,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医养结合法律法规。

333建立长期护理制度

北京市政府应积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在医疗保险中增加护理险种,减轻老年人的费用负担,同时,扩大报销范围覆盖面,建立统一的报销标准。

34在筹资、运营、服务方面全方位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341拓宽筹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应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医保基金作为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导社会资本,将资金与慈善事业相结合,丰富筹资方式,为医养结合提供财力支持。

342鼓励能够自理的老人加入服务群体中

关注一些特殊群体,让一些可以自理还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加入服务群体中,北京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中有城镇低保户和失业人员的数据,可以在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基础上,让他们上岗。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员缺口,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343引入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京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学府资源,高校教育者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加入养老服务的组织中去,可以建立高校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学生组织志愿者社团,为老年人服务,同时给予相关奖励并颁发证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0]

344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微信平台和丰富的網络平台与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提供机构供应商,另外政府或者机构可以选择形象好的明星代言,扩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知名度;在思想意识上,可通过举办讲座和公益广告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养老模式。

345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北京市政府首先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对于社会兴建的养老机构政府应給予运营补贴、税费补贴,养老机构内设护理院、医务室的,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应该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养老机构外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对于专业医护人员实施“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走“政府主导,社会捐赠,市场化运作”之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 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21(9):129-36

[3]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4]杨会英,彭嘉琳,李放北京市23家养老服务机构医务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5,8(1):36-39

[5]徐京北京市太阳城打造四种养老模式[N].中国老报,2008-09-18(003版).

[6]庄昱,张拓红,陈鹤国家和北京市医养结合政策现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9):14-17

[7]王长青,毛鹏远,陈娜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医养结合资源的多重整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12(342):946-948

[8]成秋娴,冯泽永美国PACE及其对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5,36(932):78-88

[9]康健英国日间照料养老设施的建设模式及启示[J].建筑学报,2014,5(20):77-81

[10]牛雅萌北京高校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作者简介]许冰雁(1992—),女,安徽合肥人,北京工商大学2016级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养老。

作者:许冰雁

上一篇:企业经营策略探讨论文下一篇: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