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师德研究论文

2022-04-16

新课程与师德研究论文 篇1:

以实为本,以效为重,构建“相互依附、互促共进”的教育科研生态环境

作为推进课改进程首选策略的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融合。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实现教研与科研共同发展,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所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议案提案分析等调研形式,我们发现,目标不实、过程不实、成果不实,正是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主要弊端。为此,围绕着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我们制定了“抓大放小,求真务实,减负增效,自主发展”的方针,推出了“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新思路,力图通过“设立防线”和“两破两立”等措施,使教师花费最少精力,取得最佳成果,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教研与科研相互依附、互促共进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教育科研的“软着陆”。

一、设立“三道防线”:规范研究行为,引导教师从“务虚”向“实用”转变

欲流之远,先浚其源。认识教育科研的性质和任务,澄清模糊观念,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走向“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第一步。为此,我们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引导等方式,从源头上构筑起三道防线,促进了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对接。

1.两训一评:预防“有行动无研究”

行动研究是广大教师最为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调研发现,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只是围绕课题搞一些连续或不连续的主题活动;只满足于“做了什么”,却没有深思“为什么这样做”;研究缺乏指向性,观察也不到位,研究结果的科研含量较低,起不到改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为防止这种浅层次研究再度出现,我们用“两训一评”的方式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两训”指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研究方法的培训。理论层面的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学校教科室负责,主要以威海市教学研究中心编写的《实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为蓝本,自主地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第二阶段由我市教学研究中心教育发展调研室负责,瞄准行动研究这个热点和难点,分期对基层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实践层面的培训,主要由分管科研人员和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研究共同体,在基层学校针对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通过以上两个层面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将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使“教师即研究者”成为可能。

“一评”主要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征文”评选,激励教师对研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深度反思,提高行动研究的效度。目前,全市性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三次。每次评选过后,我们都及时下发“引领式”通报,既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与建议,也对优秀的行动研究案例进行评析,引导教师遵循基本的研究规范。此外,我们还在乳山教育科研网上开辟了“行动研究”专栏,推介一线教师的日常研究收获及每学期获奖的优秀成果,供全市教师共享。

2.两项政策:遏止“盲目研究”

从本质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应该定位为原生态、非专业性质。但由于定位不准,一些学校和教师却走了一条非专家非教师的研究路径:选择课题不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立足于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只是搜索和整理有关资料进行“作秀”,徒费心血而无功。这就是我们提出搞“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背景所在。对此,我们出台两项政策,筑起了遏止“盲目研究”的防线。

政策之一:精选有效课题。为遏制“人人有课题,年年搞研究,年年无成果”的盲目行为,我们要求基层学校可在已立项的课题中,筛选出具有校本性和实效性的2-3个课题重点研究,力争出精品,并强调“只有极具校本性和实效性的课题,方能进入校、市两级重点研究课题行列”。教育发展调研室则从各学校申报的重点课题中,筛选出若干个对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给予重点扶持。正是这一政策的引领,府前中学的县市级课题《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建立与应用》,超越了许多省、市级课题,当选本年度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政策之二:杜绝功利课题。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杜绝一些教师将拿到课题结题证书作为课题研究终极目标的不良现象。因而,进行评优选先,不以课题是否结题作为课题研究有成效的依据,而主要关注“研究成果通过何种手段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利用”,从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并自觉运用研究成果,不再出现盲目研究现象。比如,我们在全市开展的“1121”工程(评选100名教坛明星、100名优秀教研组长、200名师德标兵、100名优秀班主任)中,对于科研成果一项,我们就采用了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两步延伸:杜绝“一次性研究”

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一次性研究”使得课题结题之后,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将课题研究成果弃之不用,还是将研究成果复制到教育教学中,都将使课题研究得不到继续延伸和发展,这就严重背离了“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本意。为此,我们采取“在实践中选择,在实践中完善”的措施,筑起了杜绝“一次性研究”的防线,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步:在实践中选择

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从成果推广的原则、推广的途径和方法、推广的程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教育发展调研室本着“成熟一点推广一点,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精心筛选出已结题的、应用价值高、普适性强、再研究潜力大的课题,并吸纳自愿参加推广研究的学校,进行联合攻关。

第二步:在实践中完善

由于对某个学校或班级适用的成果在另一学校或班级未必适用,同时,对研究课题成果的应用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各联合攻关小组在原成果单位的带领下,按照推广程序,有计划地开展了深化研究。比如实验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成果在威海市获二等奖,为深化研究,他们与另外七所自愿参与深化研究的学校组成了研究共同体,通过“区域联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推广,在推广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研究成果,形成了联动共赢的局面。

二、坚持“两破两立”:完善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教科研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高效是“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能否高效运作,关键在于管理和评价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针对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我们采用“两破两立”的措施,初步完成了从滋生形式主义到孕育“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转轨。

1.科研管理体制:破除“行政垄断型”,建立“团队自主型”

以往的教科研范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从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计划的确定,从过程管理到课题结题,均是以行政管控为主。基层学校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忠实而被动地遵照上级指示行事,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角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教育科研工作的自主权下放到学校,采用“团队自主型”,还能者以广阔的自由驰骋空间。

(1)组建团队,集中智慧

我们的教科研团队完全由各学校自主形成,有强强联合式的,有异质互补式的,其目的都是通过团结协作,集中智力资源,提升团队效能。比如,以诸往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小学阶段国学启蒙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团队,由11所实力较强的学校组成,而以府前中学为核心的《中学历史多维互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团队,则是异质互补式的搭配。这样的结合,提高了执行力,有利于把课题做得更实、更强、更长久。

(2)自主发展,互利共赢

团队自主,指的是自主制定研究计划,自主确定研讨活动形式和活动次数,自主开展研讨活动,自主负责团队管理,自主确定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研究成果,等等。但是,团队自主并不是搞“放羊式”教科研,我们要求行政和研究部门根据团队的需求,为其总体把脉、出谋划策、提升总结,完成指导、服务的职责和任务。这样,便实现了教师和行政研究人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教师不等不靠积极研究,行政研究人员减少指令性文件和检查次数认真指导。这样,就催生了自主研究的内部动力,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科研评价机制:破除“虚评体系”建立“实评体系”

用评价机制引领教科研、管好教科研,是我们建立教科研评价体系的目的。我市以往的教科研评价体系由管理保障、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四部分构成,具体指标中也不乏“有健全的教科研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之类以听汇报、查资料为主的“虚”评价指标,从而助长了言不符实、弄虚作假之风的滋生与蔓延。为此,我们果断摈弃虚空条款,添加强化实效性指标,建立了务实的“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评价体系。

(1)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

因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都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才能保证成果的含金量,才能使科研成果作用于教育教学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摈弃无实效性指标的同时,我们又增添了一些关注“课题在课堂上是怎么研究的,每一阶段学生得到了哪些发展,通过哪些具体指标可以看出学生的发展,所留下的过程材料是否有价值”等硬性指标。明确的目标,引领教师真正将教研和科研联系起来,潜心于各种教学法的研究。

(2)关注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进行教育科研,绝不是以降低教学成绩为代价的。因此,我们除了关注成果的研究过程,更关注成果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根据研究过程和应用价值,以质论价,把研究成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硬性指标,是彻底扭转教育科研由虚变实的强有力武器。比如对参与成果推广的各团队的成果评价指标是:参与推广研究的团队必须有一半以上在学年末的考试成绩比上年有提高,否则不得分。这一系列指标,都实实在在地把教育科研引导到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了。

“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虽尚处起步阶段,但响应之热烈、影响之大、成效之显著,足以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不再视教育科研为“鸡肋”,不再是教育科研的局外人,不再忙碌着做无用功,而是在享受着科学化和优质化的研究过程与成果。比如,我市黄山路学校进行的国家级课题《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不仅研究出了识字、阅读、作文等教学法,而且编写了体现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学习理念的课内补充阅读丛书;以实验中学为核心的《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团队,提炼出了生活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编写了《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包,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制作了相配套的课件;白沙滩镇大陶家区小学《生态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构建了以五种方式(“生本”、“情境”、“体验”、“愉悦”、“合作”)和六个维度(“参与度”、“整合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延展度”)为主的生态性课堂教学模式,其中 9名教师的课题研究感悟在《山东教育》上刊发;乳山二中的《优化教材,探索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依据音乐鉴赏教材和学生的需要,编写了体现知识系统性的校本教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新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海阳所初中的《政治新教材中“附件”的应用研究》,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附件分类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增进了政治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当然,“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如何逐渐提升教师研究的档次,如何指导教师提炼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如何取得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导,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实为本,以效为重,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已具雏形的良性循环教育科研小环境,必将成就学校教育科研的大气候。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作者:于星华 杨晓光

新课程与师德研究论文 篇2:

耦合激增科教质量过程化调控机制

摘 要:为实现科教耦合过程化良性调控激增高教质量与人才能力,本研究以西部某矿业类高校为研究背景,采用现代信息理论,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耦合后能力激增与信息熵的关系、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效耦合蕴含的时间-空间-强度、知识创新与能力、独立与关联3种主要耦合特征进行了探讨,尝试建立具有显示度与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价证实了耦合激增整体与局部质量均取得显著成效。研究证明:时间的持续性和强度的韧性的耦合提升是实现耦合度目标良性提升的关键指标,也是动力学机制发挥持续作用的基本前提,这为探索科教耦合过程调控与教育评价改革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關键词:科教耦合;过程化;调控机制;评价指标

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19.0318

0 引 言

实现过程化调控是新时代科教实质性耦合激增高教内涵质量与人才能力的关键科学问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居于重要位置。科教耦合过程调控是提升高教质量过程中最具活性的方法与途径。“耦合”通常指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甚至联合的复杂现象,被用来表述在一个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依赖、协调、反馈和适配的“动态过程”关系[1-5]。耦合效应已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能源与动力和深地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热点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范畴,其主要用来刻划工程与物理介质系统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等要素的循环转换和动态平衡状态[6-9]。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探索和倡导“科教融合”过程中,借鉴物理学概念延展提出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一种耦合关系”[10-14]。从科学研究的视角看,教学本身也具有研究性;从教学的视角看,科学研究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15-17]。在科教耦合性态中,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者绝不是简单的“并重”和“结合”,而是复杂的耦合关系。高校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更多地体现为各单位各部门,为完成任务目标而发生的交互作用,更多地强调各自的行为和过程。多年教学科研与创新创业管理实践,科教融合对西部煤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作用极其显著[18]。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亟需通过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渗透的动力学竞争与综合能力激增关系—动力学耦合机制(Dynamic Coupled Mechanism,DCM)。因此,精准确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内涵质量提升间的作用点、作用力和作用方向,可实现二者高效耦合的动力学过程调控,最终演化为互相激励激增与良性利用。通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耦合后能力激增与信息熵关系分析,提出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实质就是信息量增加与集群智能提升过程,并对其蕴含的时间-空间-强度关联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尝试建立具有贡献度和彰显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后成效显著。这对探索科教耦合过程调控与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科学与应用价值。

1 耦合激增能力提升与信息熵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集群智能行为(综合能力),集群智能的提升实质上就是信息量增加的结果。根据现代信息理论[19]

式中 lnP为信息量;P为概率;T为耦合后总信息量;S为信息量的平均值(香农熵)。单个指标因素(例如科学研究或技术进步)智能也许并不高,但与其他因素(例如课堂教学、室内实验、创业实践等)耦合,产生的新知识信息量数量超过某个阈值就会产生高度智能的群体行为。因为群体数量的增加导致搜集的信息量增加,而随着群体数量超过某个阈值,收集的信息量也跟着超过阈值,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高度智能化行为——能力与质量显著提高,这就是综合能力的普适反映,也为科教耦合激增后提升高校人才能力与内涵质量奠定理论依据。2 科教耦合特征深度挖掘科教“耦合”特征关系,就是要揭示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活动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及其动力学过程调控机制,进而可以寻找合适的调控方法,实现科学调控与高效应用。从时间-空间-强度、共性和关联性等综合剖析发现,二者有效耦合主要包括以下3大特征。2.1 时间-空间-强度耦合性科研与人才培养均是与时间与空间密切关联的具体的过程化行为。以基本的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课堂教学为例,从彰显性角度来看,教学是“隐学”;提升科研能力是“过程活”,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能力的过程化行为,是彰显科教实质性耦合生效的“显学”。同时,科教耦合更是一种走出课堂来“上课”的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另外,科研与教学仅仅是2种有效的过程耦合方法与手段,重在过程耦合与实施机制的耦合强度—“政策支持与落实保障力度”的动力学耦合机制作用的有效释放。这样才能激增调控过程的作用力。实践证明,时间的持续性和强度的韧性的耦合提升,是实现耦合度目标良性提升的关键指标,也是动力学机制发挥持续作用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强时间-空间-强度的动态平衡的科学调控,对实现科教高效耦合提质攸关重要。2.2 知识创新与能力耦合性这一特征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共性。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共同关联要素就是知识创新。通过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才能促进知识创新与教学能力提高,直接落地于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落地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2.3 独立与关联耦合性这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者最基本的特性。一方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者均具有独立的发展内涵、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完全可以不依靠对方而存在。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这就深刻揭示了其间的内在因果与梯级关联性及其耦合重要性。3 耦合后评价指标-贡献度与显示度教育评价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难题之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会从根本上祛除浮躁之弊[20-23]。已有学者在构建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耦合协调度模型时分别选取了5个和6个序参量[24];石丽等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评价指标(12个)体系[25]。梳理发现大多数指标共性较强个性偏弱。破除科教耦合提质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合理调控耦合强度,取决于找准其间的匹配性评价指标体系,亟需建立引领性、标志性和特色指标并着力取得突破,要更加体现贡献度与显示度。例如,表1~表2所列的某高校最新出台的重大成果与工程奖励政策就是典型例子。成果获奖主要包括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和优秀教材奖等;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教学、科研及高层次人才项目,论文、著作与教材以及重大专项工作等。

能否保障共赢发展,则取决于处理耦合过程中所建立的过程反馈机制和适合机制,这就需要修订管理办法,聚焦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内涵发展。具体包括:①规模与质量;②标志性创新成果或工作有突破;③平台与团队推进度;④管理与服务耦合能力提升加速等。另外,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体系中执行着相互关联,教师根据各自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自由与良性转换。

4 应用实践

4.1 总体情况聚焦学校“痛点”—学术生态系统“亚健康”问题。发挥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初步实施了“一流本科+X”策略(图1)。在点上具有突破性,在线上具有带动性,在面上具有协同性。科教耦合形成1+1≥2的激增效应。针对制约学校发展的困扰与难题,师生思想存在的短板与偏差,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大会、一流学科建设大会、学校工作会等重要契机,通过具有明确指向性、鲜活体验性和互动参与性的各种活动,广泛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活动,提升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认知。全校师生将奋斗的意识与精神状态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以敢担当化作了校园的生动实践,每个学院或部门均获得了独具特色的省级、国家级指标。例如安全学院的“教授专题日+”、计算机学院的“三全育人”工程等;学工处的“青春飞扬-榴园追梦的”思政教育平台;地環与机械学院分别获批省级省重点实验室;建工学院与测绘学院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如图2所示,2016—2018年全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715项、766项、337项。其中本科生年度获得专利数量在全校年度总授权专利数量的占比分别为0.2%,2.5%,24.9%.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量分别为135项、129项、166项,总体呈递增趋势,再次证明,时间和行动落实力是可以改变结果的。

4.2 学院应用实践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重点学科。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获6年认证有效期。安全工程专业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达60%,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70.45%;近年来,获得各级教改项目多项,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学院已经建成了“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应用型安全技术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等。目前已经形成了煤火灾害防治、煤与瓦斯共采、矿井通风、矿山救援、气体与粉尘燃爆、智慧消防和安全行为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等1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0多项等。这些特色优势科研平台与方向的建设拓展和高水平成果的获得,有效地丰富了理论教学内容,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4.2.1 推進“新工科”建设秉承以“矿山安全”为特色,面向多行业领域发展的办学方向。在学生共性能力培养方面,结合采矿、机械、建筑、化工、计算机等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院系课程团队;在培养方向上,构建了“安全+”人才培养模式。4.2.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和消防工程专业特点,构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行业领域”的柔性培养方案。安全工程专业认证和消防工程第三方评价为契机,推动基于工程问题引导的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释疑解惑,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推动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深入推进课程组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立足课堂教学,情景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手段。

4.2.3 突出能力培养推动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有机融合,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将创新性实验向深层次推进。强化实习实训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成效显著的实习实训,推动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有机衔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结合现实问题、科研课题选题,严格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外审和质量抽检制度。依托信息技术,建设煤矿领域井下操作岗位、路桥施工操作岗位、地铁施工操作岗位等实验室,对专业领域范围内岗位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对现场的认知度,增强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高水平竞赛,推进学科竞赛创新平台、“教授专题日+”平台的建设,支持大学生在学期间创新创业,落实“安全天地大讲坛”拓展学生视野的主要功能等。另外,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持续提升教学能力;规范教学管理,持续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生近3年获奖总数达到619次,其中2018年度获奖在3年总获奖次数中占比最高,达到65%,2016年和2017年占比分别14%,21%(如图2所示)。从近3年各年度获奖占比显示,2018年成果丰硕,获奖次数呈递增趋势。

从图4可以看出,2016年,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获奖占年度获奖总量分别为22%,24%,22%,32%.2017年,大二获奖量占年度获奖总量最高,达到44%,大一、大三、大四分别占年度获奖总量的21%,12%,23%.截止到2018年12月,大一、大二获奖各占年度总获奖的41%,大三、大四占年度总获奖次数分别为17%,1%.本科生获奖以大一、大二为主。各年度获奖数量呈递增趋势。

经过3年持续实施,学院创建的“教授专题日+”等特色平台实现了4个年级全覆盖,学生参与率(30~100/场)显著提高。2017年共申报创新创业培育项目47项,总计228人参与,其中1项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2018年获全国安全工程大学生创新与实践作品竞赛一等奖、获陕西省“互联网+”大赛银奖1项和校级互联网+大赛一等奖2项等。

5 结 论

1)采用现代信息理论,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耦合后能力激增与信息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科学耦合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提升高教质量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破解科教耦合其间物质、信息、能量等要素的循环转换和动态迁移过程机制,这对提升高教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方法。

2)厘清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贡献度和显示度对科教耦合提质大有裨益。人才培养过程是有其周期性的良心活与“隐学”,提升科研能力是讲良心的“过程活”,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能力的过程化行为,与彰显效果的“显学”,这有助于加深对科教耦合实施机制的认识。

3)建立了具有显示度与贡献度的耦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后成效显著,为探索科教耦合过程调控与教育评价改革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谢和平,高 峰,鞠 杨,等.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J].煤炭学报,2017,42(3):547-556.XIE He-ping,GAO Feng,JU Yang,et al.Theory and technical conception of fluidization mining for deep coal resources[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7,42(3):547-556.

[2]肖 鹏,李树刚,林海飞,等.基于固—气耦合物理相似模拟的实验装置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34(3):255-260.XIAO Peng,LI Shu-gang,LIN Hai-fei,et al.Research on gas-solid coupling physical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device[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34(3):255-260.

[3]刘 超,李树刚,成小雨.煤岩灾变过程应力场-损伤场-渗流场耦合效应数值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33(5):512-516.LIU Chao,LI Shu-gang,CHENG Xiao-yu.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upled effects of stress field,damage field and seepage field in coal and rock disasters[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33(5):512-516.

[4]Park J W,Rutqvist J,Ryu D,et al.Coupled thermal-hydrological-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 mass surrounding a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avern at shallow dep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16,83:149-161.

[5]谢和平.“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构想与预期成果展望[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49(2):1-16.XIE He-ping.Research framework and anticipated results of deep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theory[J].Advanced engineering sciences,2017,49(2):1-16.

[6]谢和平,刘建中,高明忠,等.特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XIE He-ping,LIU Jian-zhong,GAO Ming-zhong,et al.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pecial underground space[M].Beijing:Science Press,2018.

[7]郑 卓,李术才,刘人太,等.裂隙岩体注浆中的浆液–岩体耦合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2):4054-4062.ZHENG Zhuo,LI Shu-cai,LIU Ren-tai,et al.Analysis of coupline effect between grout and rock mass during jointed rock grouting[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5,34(S2):4054-4062.

[8]谢和平,鞠 杨,黎立云,等.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9):1729-1740.XIE He-ping,JU Yang,LI Li-yun,et al.Energy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ock masses[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8(9):1729-1740.

[9]来兴平,伍永平.多场耦合下急斜煤层开采三维物理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654-660.LAI Xing-ping,WU Yong-ping.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of steep seam mining under multi-field coupling[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9(6):654-660.

[10]马海泉.科学研究与现代大学[J].中国高校科技,2017(7):4-6.MA Hai-quan.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odern universitie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7(7):4-6.

[11]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5-23.ZHOU Guang-li,MA Hai-quan.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J].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2012(8):15-23.

[12]侯建国.科教结合 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38-40.HOU Jian-guo.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12(11):38-40.

[13]孙根年,黄春长,任志远.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06(3):74-78.SUN Gen-nian,HUANG Chun-chang,REN Zhi-yuan.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J].Higher Science Education,2006(3):74-78.

[14]吴丹丹,马海泉,张雷生.浅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耦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7-10.WU Dan-dan,MA Hai-quan,ZHANG Lei-sheng.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8(Z1):7-10.

[15]代蕊華.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0(1):94-98.DAI Rui-hua.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00(1):94-98.

[16]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5-42.LIU Xian-jun,ZHANG Jun-chao,WU Hong-fu.The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by university teachers[J].Research o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0(2):35-42.

[17]李 斐.论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与协调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5,9(1):1-5.LI Fei.On the evolu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J].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2015,9(1):1-5.

[18]李 超.教学科研融合提升西部煤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高教学刊,2017(13):144-146.LI Chao.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gr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western coal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7(13):144-146.

[19]Stephen J Blundell,Katherine M Blundell.热物理概念-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Stephen J Blundell,Katherine M Blundell.Concepts of thermal physics-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2nd edition)[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5.

[20]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7(Z2):21-23.DAI Jia-gan.From examination to evaluation:the task of educational reform[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07(Z2):21-23.

[21]刘 尧.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05(15):3-6.LIU Yao.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Science,2005(15):3-6.

[22]邱均平,王姍姗.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87-90.QIU Jun-ping,WANG Shan-shan.The focal poin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in China:thinking about the outline of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17(3):87-90.

[23]谈松华.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4):7-11.TAN Song-hua.Some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2017(4):7-11.

[24]颜双波.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J].教育评论,2015(1):34-36.YAN Shuang-bo.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J].Education Comments,2015(1):34-36.

[25]石 丽,陈万明.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5,31(3):43-49.SHI Li,CHEN Wan-ming.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 industries[J].Education Science,2015,31(3):43-49.

作者:李超 林海飞 成连华

新课程与师德研究论文 篇3: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受陕西省教育厅的委托,“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组对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对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覆盖陕北、陕南、渭南、宝鸡、西安等主要地市,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完全中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兼顾少量集体办、民办或其他的办学形式,学校所在地既有中心城市,也有县城、乡镇及农村。

1.基本情况

参与调研的教师中,大专和本科学历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年轻教师,几乎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个别还具有硕士学位。但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师的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相对城市要低将近16%,也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仍然需要提高。同时,研究生比例只有1%,也说明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依然很少。

学历教育来源师范类占主体,说明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师范院校,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绝大多数来源于本省师范类院校。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相对合理,但由于受到岗位设置的影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依然不足。

2.专业程度

我省中小学教师所教课程和学历教育所学专业一致性情况较好,达到95.8%,说明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令人满意。但这一比例也随年龄分布和学校地区分布不同而有差异。中小学教师对所教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比较系统和很系统的比例将近98%,当然,由于参与者自身的认识存在误差,但总体情况比较好。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是交叉学科知识、教育评价知识、教育科研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提高需求也较为迫切。教师们在工作岗位中,教育教学技能和合作能力有显著提高,工作责任心、教育科研能力、计算机能力也有一定提高,但学科专业知识的进步相对比例较低。教师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愿望比较迫切。教师自愿参加学科教研的比例将近80%,教师自愿参加课题研究的比例高于自愿参加学科教研的比例,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活动对于专业成长很有帮助,随着从教的不断进行,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自己的专业发展状态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平稳地上升。

3.个人发展

教师普遍会按照课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也会根据其他要求或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师认为,专家指导的培训形式最受欢迎,毕竟专家理论和经验都很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的效果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尤其是学期或者学年末,基本上都会有总结,来总结自己的得失。基本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但是普遍反映针对性差且效果不好。

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投入,使我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从调查情况看,陕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深化

课改虽然极大地深化了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但从当前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局限。主要表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重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轻教师专业情意素养;重语数外理化生等大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轻小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重外在强制性推动,轻教师自我主动性发展等。

2.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仍存在地区分布上的结构性不均衡,专业素质整体发展不均衡

我省中小学教师中,尽管本科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但是在农村学校和小学教师中依然还有相当比例的中专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生。在职称方面也反映出地区分布上的差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水平以及职称比例呈现出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状况。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以及人才流动政策的宽松,如无有效措施,教师队伍优秀人才分布上的结构性不均衡会日益严重。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乡镇、农村教师明显较弱。

目前,师范院校依然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培养理念等的不足,中小学教师职前专业准备的教育培训尚不完全到位,尤其是对教育实践技能的关注较弱。在师范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材教法、教学实习、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开设,但是教育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培训明显不足。现行的由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课程构成的专业准备内容,需要在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予重新思考。

3.教师激励机制亟需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多数教师仍然是依靠外在强制性力量被动地走向专业发展道路的。不管是培训、课题研究、岗位实践或反思,都明显地表现出外在的强制性,甚至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是在外在要求之下才进行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改革,对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与升学考试率的压力混合在一起,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普遍的困惑,也是他们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的依赖程度偏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能力还不够强。目前我省教师待遇偏低,这种状况遏制了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教师的工资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省市、其他行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相比,远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较低的职业待遇一方面使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跳槽到其他行业,或流向条件较好的学校和地区。另一方面使在岗的教师难以安心于本职工作,或得过且过,或兼职其他工作,很难谈得上教师的专业发展。

4.各类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提高

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但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提高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期望,培训的模式、内容、方法、效能等有待于改善和提高。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但是更多的还是行政为导向的。教师们普遍认为目前所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对他们教育教学和参加新课程改革能力的提高等专业发展的支持还不能很到位,培训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设计;培训的模式和方法还比较单一,应该采取灵活多样、注重实际操作的做法;培训质量和效能还有待于提高,应该重视培训质量反馈和效能跟踪。

培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培训方式滞后。培训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培训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教师期待能够提升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教师认为不管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形式都应该有较大的转变,但不管是培训内容的改革,还是培训形式的创新,都更应该确保培训活动本身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公办学校临聘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重视

本次调研也涉及部分公办学校临聘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他们是陕西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陕西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今后陕西教育发展仍然十分重要。但他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他们的出路与前途并不明确。更多的时候,由于学校的临聘心理和教师本身打工者的心理双重影响,导致对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很大程度上无人关心,他们往往在继续教育方面成为被遗忘的人群。

6.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突出

近年来由于陕西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外部保障措施的不尽完善以及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农村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及政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要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定义,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科学发展观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入手来研究。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活动的实现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进行,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行为,“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要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改善教学理念。要完善自己的学习取向,发展适宜于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要综合不同的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途径,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做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互相适应、互相调整、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教师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需要具备正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培养持续的学习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远工作。为适应课改的新变化,推进教师专业化的新发展,建议由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制订《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以明确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思路与行动策略。

目前,继续教育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的途径,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给予支持的主要模式。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变化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继续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保障政府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成效。配套和完善教师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使继续教育制度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更易实施。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评估体系,把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纳入评估范畴,与职称、职务的提升,业绩考核,福利待遇等挂钩。在制度层面确保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渠道之一。 应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促使教师培训管理由学时管理向学分管理转变。

要以完善评价制度为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当前教师评价制度有很多局限,如评价形式化,评价内容片面、单一,评价频度太大等等。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首先要改变教师专业评价理念,在充分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大力发展新课改提倡的发展性评价,减少各种各样的竞争性终结性评价;其次,要组织专门力量,结合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新标准;第三,要改变单一的行政评价,扩大教师专业组织的自主性评价。

要建立开放型的培训体系,需要吸收有实力的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教师继续教育,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教师培训需要,研究制订教师培训机构的准入制度,明确参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格、进入条件、评估办法等。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基层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其专业发展问题的指导,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是要设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对教师在各个职业成长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评估标准,使专业发展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组成部分。二是要建立导师制,加强专业发展的指导,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职业化的、有效的支持,确保教师在一生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执业技术层次,带来专业上的进步和发展。三是提高教师个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的职业要求,不管外界如何创造条件予以支持,最终还是必须通过教师自己的内化才能够实现。应该鼓励教师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当前国际上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观念,掌握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途径,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学会学习,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专业的自我发展。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扩大专业自主权,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积极性,关键在学校治理结构变革。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向学校放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促使校长向教师放权。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微观领域的教育教学权已下放给学校,但高度集中在校长手中。要促使校长向教师放权,关键点在改变学校治理结构,促使校长角色转变。也就要促使校长由当前决策者和执行者高度统一的角色向执行者的角色转变。要将决策者的角色分离出来,通过教代会、理事会等组织机构,承担学校发展决策权力,进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新型的学校治理结构。

3.加强环境建设,改善教师条件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强中小学硬件建设,一是资源和设备,如现代教育技术所要求的多媒体、音像材料、培训教材、学科专业书刊等,鼓励教师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在投入和政策上更加注重乡镇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有效强化低学历教师和老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校园网建设,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化,特别是“校校通”的建设。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扩大校园网的使用效率,将校务管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三者有效整合。尽快制订校园网建设的规范。

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缺乏,部分学校又存在历史欠债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硬件和其他相关的建设,从而使实现教师专业化所需的条件受到限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经费政策,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完备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城乡教育投入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份额,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与待遇,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有效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4.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

《教师法》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资格、学历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从进口上提高要求,严格审核。确保学历、专业符合要求,吸引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人才到中小学任教。增加考核内容,对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基本素养等进行考核,以切实把好进人关。

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应该解决好由谁培养、培养标准、培养过程这三个基本问题。坚持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允许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参与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原则。

高师院校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已积累了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系统化的运作模式,在教师培养的效能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教师职前教育必须凸显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和教师培养的特殊性,任何一所高校,唯有具备相应的师资条件、设备条件、实践条件,才可以从事教师职前教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和高师院校进行沟通与协作,对其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进行规划和引导,通过财政手段及定期评估,促进高师院校由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转变,实现其准确定位,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对实施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要从办学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坚持教师教育行为的准入条件。

要结合实际,建立统一的教师培养标准,规范不同培养主体的相关行为。(1)必须达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的情感、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2)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必须初步具备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4)必须形成服务者的基本认知。

要加强高师院校教育、技能、实践等类课程的内容,教育类课程是教师教育有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与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及教育、中外教育史、学科教学论等。技能类课程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从教技能课程的总称,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策略、某学科名师教学思想与方法介绍、教师口语、大学写作、教师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论文三个板块。专业实践是实践课程的主体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时间建议控制在十二周左右,时间过少难以达到目的,时间过长则必然减少其他课程课时,最终降低培养规格。毕业论文是我国本科院校普遍实施的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对师范专业学生必须强化毕业论文要求,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形成严谨务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熟悉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进一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注意本科层次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宜在学术创新程度方面提出较高要求,要提倡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

5.普及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制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省教科所多学科整合优势,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标准、培训课程标准、教师入职标准、教师分段考核标准等,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路径。

加强对各地区、各层次教师培训的业务协调与指导。规范教师培训机构设置,加强培训机构评估,以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发展促使教师培训的规范化发展,以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促使教师专业的高水平发展。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国内其他名校的合作,在课程建设、人员培训、项目规划、活动策划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开放性教师专业成长体系。逐步开展教师境外培训,选拔优秀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合理组织各类活动,建设教师团队。鼓励学校及各级教研科研部门经常组织各类经验交流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教师论坛,设立名教师工作室,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支持;鼓励教师建立个人教育教学网站、博客等,拓宽交流与沟通平台;加强学科组建设,将学科建设成为教师彼此交流与沟通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组织。通过有主题、有组织的教师活动与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自主发展氛围。

以规范和创新培训模式为重点,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制订教师进修计划时,应该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具有层次性的培训支持,即便是同样的需求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需求的程度和需求的内容也是存在差异的。标准化培训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反而容易造成政策在实践中得不到落实。通识性的教育与科研能力培训对于培养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都有深远的意义,能够支撑教师更高层次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因此,对其有必要给予更多的重视,更进一步加以推广,并精心组织内容形式,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拓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以师德为主题的活动,积极倡导“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使教师成为精神生活的创造者。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加强对教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以促使教师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重视教师培训的差异,在分段培训基础上大力推进分层分类培训,努力创新培训组织模式。建议教师培训组织方式在分段基础上推进分层分类培训。也就是说,首先按小学与中学分开,在分段基础上,按学科组织培训,在学科培训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规范和加强校本培训、校外培训和网络培训,推进研修合一,促使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形成适应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特点的课程模块;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学习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知识更新能力,加大帮扶的力度和效果;继续推进教师教学反思活动。

6.重视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

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是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陕西基础教育作出了贡献。但他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出路与前途并不明确。他们也需要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制订政策和规划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保护并用好这一部分教师,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作者:付琦琦 朱磊 佟静

上一篇:我国职业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