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2022-04-17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观察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我們发现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与体验。同时,对于学生的审美感悟以及创造力的提升也不够重视,因而无法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设教学初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设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1:

创设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鲜明的课程意识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并得到充分的发展呢?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理应提到当前日程。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它可以依教材“还原”,再现作者笔下之“境”,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模拟相似情境,让学生得其门而入。现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纳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

即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说片断)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口述其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下的所见所感,再导入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景色描写的语言精妙所在,更深地领悟环境描写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烘托作用。

二、创设实物情境

如在讲授冰心的《小桔灯》过程中,可三次出示自做的“小桔灯”。以实物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实物分析小桔灯的制作过程,意在突出小姑娘的能干,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以实物小桔灯点燃后的光亮激发学生们领悟和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同时,三次出示实物还可引导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有利于提高其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创设美术作品情境

利用其可联系之处,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易于接受和理解。学生可以在充分感受形象中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乐学的氛围。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在讲授白居易名诗《卖炭翁》一课时,出示图画《卖炭翁》,可以使学生在图画的色彩、明暗、形象勾勒中,去创造性地领悟卖炭老人的贫穷艰辛和官吏的掠夺行径,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特别是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美术作品如图画、雕塑、模型等有利于创设情境,更好地把握说明空间、说明顺序等,优化教学效果。

四、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对渲染情境而言,确实不可多得。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系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賞它。”当然,对于音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并综合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选择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时代之音。这种选择也是对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

五、创设故事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

如分角色朗读《皇帝的新装》。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直接进行表演,这样做,学生对于课文的体会、理解就相当深刻了。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丰富而复杂,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如果能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对以上的操作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会取得更佳的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至于具体使用何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课文而异,因教师、学生而异,因客观条件而异,不必强求一律。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主编.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

2.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管新献

创设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2:

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观察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我們发现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与体验。同时,对于学生的审美感悟以及创造力的提升也不够重视,因而无法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对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有效增强其语文修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学生的重要性

如今,在实际的教学课堂当中,学生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负责讲解而学生负责认真听讲似乎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然而,我们首先要认识的是,课堂教学终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因此,学生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学最重要之处在于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试想,若是不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思考与感悟的时间,不留给他们充分、自由的讨论空间,那么,不论授课教师对于课堂内容的讲解如何详细、具体,将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该是一件自发进行的事情,任何外力的迫使都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授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例如,当语文教师在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进行分析讲解时,书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描写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过那月台,就很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现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关于这一段的分析,若教师只是将自己的所想所感灌输给学生而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味这个情景,那么学生很难在这种感动的时刻产生共鸣,也无法真正学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做好课前预习,将课堂适时交还给学生

众所周知,在学习新课前进行充分而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处于有准备的状态,提前明确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里,以便带着目的听讲,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因此,适当的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第一步,而教师也可以有效利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为使预习充分有效,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题目,从学生的完成程度有效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此外,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注意尽量调动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时间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于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参与到课堂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激发他们深入文本的意识,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在对文中父亲爬月台的细节进行品味时,可以鼓励学生对于攀爬的这个动作进行模仿,以体味月台的高度以及攀爬的难度,从而深刻体会到“攀”字背后的深意。像这种富有创意的情景创设方式能够有效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教师的教学深度,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更进一层。而在这种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力,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良好的课堂效果是师生共同配合的结果。教师以身作则,认真备课,在课堂上积极带动学习气氛,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则努力配合教师,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教学方式的预设、课堂情景的创设,还是对于学生思维方面的启发与指导,教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以正确的指引,才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可以以《背影》一文的教学进行说明。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父母曾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进行回忆,从而引入本堂课的主体。其次,在课文学习之前,对学生进行提问: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有哪些?作者对于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描写是怎样的?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全文进行朗读,然后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情境创设的方式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借以联想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此外,适当的想象,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在思维,进行再创造,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相信,授课教师只有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张慧

创设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3:

创设语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最能体现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学好语文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语境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置不同的语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设语境 作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愉快教学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知之、好之、乐之,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语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能营造积极、和谐的语境,必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语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让学生发现原本看不到的细枝末节,从而促使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理解课文,所以教师应重视语境创造,在课堂内、语文内、课堂外灵活创设语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

一、创设课堂内语境的作用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为了做优质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并深入了解这些独特性,才能进一步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中国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是课堂,所以在创造和利用语境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发挥语境的真正价值,同时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朗读、音乐、动画和表演是课堂内语境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它们。如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情感状况,因为情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只有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真正发挥语境的作用。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模仿贝多芬先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受和理解贝多芬先生的心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课文内语境的作用

语文教材是众多专家的心血,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如果教师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必然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章的字、词、句、段等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语境联系。如在教学《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背景,重点分析诗中明月、清风等景色,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三、创设课堂外语境的作用

课堂外的语境创设是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累知识,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如在讲解新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作者的背景资料、写作动机和写作特点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理解文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观沧海》一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曹操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首诗。同时,教师还应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差异,找出作者语境和文章语境的共同点,把学生的阅读语境和课文的语境、作者语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境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快速进入学习角色的重要因素,创设语境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快投入学习,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创设语境,在适宜的情境中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彭丽.语境创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1).

[2]苗克琥.初中语文教学中语境的作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8).

[3]胡胜恩.浅析语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

[4]唐灼珍.初中语文教学中语境创造的作用探究[J].学苑教育,2015,(18).

[5]张玉华.语境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6]胡冰林.语境创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2).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县第三中学)

作者:李美春

上一篇:供电企业公司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