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2024-04-18

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通用8篇)

篇1: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1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问题情境创设, 是指在备课或上课过程中, 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的不同, 选取恰当的问题素材,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设置合理的情境结构, 逐步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 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感情, 引出问题, 诱导其进行思考。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生动而真实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与猜想, 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联想, 集中注意, 积极思维。

1.3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首先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数学概念以及定理知识, 为学生推演定理以及公式。其次是由学生在这个推演过程中, 领悟到数学概念及定理的根本思想, 掌握了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 思维画面由模糊到清晰, 由具体到抽象, 由直觉到逻辑, 直到严格及精确。学生在体验数学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 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发展。

1.4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能充分发挥了“导”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师生之间合作交流, 在互动反思中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2“问题情境”创设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学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然而, 仔细分析, 可以看出热闹的问题情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出现创设流于形式、偏离重点、无思维深度、低效甚至无效等现象。

2.1形式化。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大流的推动下, 很多教师不管教学是否有效, 一律套用情境创设, 如有的教师采用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问题的呈现, 内容堆积, 过程太长, 反而使学生抓不住主题, 这种没有目标的情境, 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的, 是流于形式化的。

2.2偏离性。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为教学服务, 不能偏离教学的重点。而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却是在兜圈子、猜谜语, 或是为情境而情境。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太多、太杂, 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 不利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抽象和概括;课堂热闹有余、思维不足, 没有真正服务于教学的。

2.3浅表性。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 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一些教师只是机械的套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 在课堂上情境创设常常是几个卡通人物, 或是一幅主题图的再现, 所创设的问题常常是固定学生思维模式的问题, 学生在认知上形成空白, 没有探究。这样的教学情境没有思维的深度也就失去了其教学的意义。

2.4无趣性。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 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习惯性地套用前人们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不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何以能感兴趣?如用对低年级学生惯用的问题情境去对待中高年级的学生, 就会让他们觉得很假、很不真实, 致使以后的学习枯燥、无趣, 甚至无效。

3 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是教师们必须潜心研究的重要问题,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3.1注重问题情境的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 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让数学贴近生活, 并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发现和敢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现代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或模拟于课堂之上, 让创设的问题情境生活化。当然如果教师生搬硬套, 牵强附会地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那么创设出的问题情境也会事与愿违。所以, 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只有这样, 才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2加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数学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提出一些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猜谜语的形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能采用找规律等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思考与讨论又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创设。学生兴趣浓厚了, 通过小组讨论, 很快就能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3.3利用实验操作直观效果创设问题情境。美国有一条谚语说得好:“告诉我, 我会忘记;给我看, 我会记得;让我亲做, 我才懂得。”这说明学生亲手操作, 才是理解知识的捷径。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 所形成的直观形象更具有鲜明性和强烈性, 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 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 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 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 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 学生就会有所体验, 有所收获。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 学习信心倍增, 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

总之, 问题情境的创设贯穿于数学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与途径也很多, 优秀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 继续进行数学课堂上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与研究, 让问题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学与管理, 2003, 8.

[2]王志民.透析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 2006, 9.

[3]朱志明.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冷思考[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 (6) :18-19.

[4]沈超.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课程教材研究, 2005 (2) :49.

篇2: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创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18

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的重点,数学成绩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但对学生来说,数学这门理科课程比较抽象,难以直观理解,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反复推敲思考。再加上教师上课以笔记板书形式贯穿整节课,容易让人感觉学习困难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创设法加以辅佐,并进行了以下应用分析。

一、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上的應用意义

问题创设法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用问题创设法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师生之间与教学之间发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初中学生对数学自发地去学习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提高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问题创设法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

(一)把问题故事化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重要的知识点以故事的形式变化问题,创造合理的教学场景引起初中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以故事化的形式教学初中数学问题,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帮助教师教学,更方便于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问题情境,把这类题故事情境化,如“路上走着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拿着3糖果,每颗糖果上有3个星星,每个星星上画着3个彩虹,每个彩虹里3朵红花,每个红花里有3只蝴蝶,总共有多少只蝴蝶?”用这样的故事情境来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在听中思考,让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渗入学生的脑海,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事半功倍地吸取营养,达到省时高效教学的效果。

(二)结合现实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

任何知识文化都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数学难题,主要难点在于题意复杂,知识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把问题创设法结合现实生活,把初中数学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加以创设,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让数学与现实的生活问题产生联系,让学生感同身受,在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学会实用的生活技能,有效解决生活问题。也提高了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实际生活应用价值。比如,在苏科版的初中数学中有个知识点关系“打折销售”时,教师抓住机会结合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假如现在有两家服装店竞争,一家打出了8折的旗号,另一家则推出买100送20的活动,你想给自己买件便宜的衣服,到哪一个店购买衣服更便宜呢。让学生经过集体讨论得出三种不同的意见:1.前者便宜;2.后者便宜;3.一样。因为这种讨论是建立在学生想当然的基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问题时,通过教学计算出买前者的商品更合算。运用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教学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因为这种是他们生活中遇到过的、让其感同身受的事情,结合现实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基本的知识点,又使学生掌握了生活的常识技能。

(三)利用趣味性材料来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曾经指出:“让学习最好、最有效的刺激便是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教师让学习变得有趣,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去探索。例如:“有两个杯子,一个5立方分米,另一个3立方分米。小花想喝到4立方分米的水,可以不停的节水,问小花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喝到4立方分米的水?”用这类有趣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解题的兴趣,而且解题方法多种,有利于学生集体学习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在用有趣创设问题的过程中保证了有效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

问题创设法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有着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应更多地把问题创设法结合实践,切实联系现实的生活背景,让问题确有其事,确有其实,让学生在思考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活联想事物并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老师主动创设环境,学生主动探索举一反三,教与学之间相互展开探讨,以点破面以点及面,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

篇3: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概述

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所学知识点, 在讲授之前给学生呈现与之相关的具体情境, 并要求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要尽量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建立起稳固的桥梁.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 要注意给足信息、设置悬念、贴近生活、追求独特等, 尽量不要出现“假问题”, 既耗时又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不同的科目, 不同的年级, 问题情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是有差异的, 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等, 在综合考虑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一) 直观性原则

对于初中生来说, 过于复杂的问题情境非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反而会因为难度过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遵循直观性的原则, 最好是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如:在学习圆锥时, 在知识讲授之前, 教师可以出示漏斗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圆锥的样子,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事物进行讨论, 建立感性认识.

(二) 层次性原则

在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有层次感, 从表及里、循序渐进, 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具体到初中数学中来, 就是要将问题简化, 形成阶梯形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 问题的呈现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

1. 三角形的三个角∠A、∠B、∠C与三条边a、b、c是什么关系?

2. 以某一个角为准, 有几种求边的比值的方法?

3. 这些比值代表着什么意思呢?通过这样的方法呈现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三) 丰富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数学教学就要以简单严谨为主, 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可以在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引入著名的“荷花问题”, 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新颖的问题中学会思考.

(四) 生活性原则

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多创设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三视图时, 可以通过对教室中物体的观察来体验三视图, 问题设置如:同学A坐在教室的最中间, 同学B在同学A的左边, 同学C在同学A的前面, 那么B同学和C同学分别在自己的位置以水平方向望向A同学的课桌, 你们知道他们看到的平面图形是怎样的吗?

(五) 启发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 问题情境的创设最终目的还是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激发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 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失去了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难以发挥出它的作用.

三、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总体来说,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为目的, 充分运用各种资源,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

(一) 多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如果仅仅依靠讲解———接受型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脑海里, 知识数字和图形的机械记忆,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多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创设和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教师可以呈现建筑物、脚手架等和三角形有关的物体, 并向学生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这些物体中出现了哪些图形?当学生回答出三角形后, 教师接着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物体会用到三角形吗?当学生陷入思考后, 教师换个角度继续提问:如果换成其他的形状, 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样步步紧逼的问题呈现方式, 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问题呈现完毕后, 教师就开始切入正题, 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当知识讲完后,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说说还有哪些物体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二) 合理利用游戏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新编数学教材虽然加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 但基于数学科目的性质, 教材上篇幅最多的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不利于学生的直观性感受获得.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之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给学生全面的数学体验.

在学习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块不同的长方体蛋糕,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蛋糕, 并提出问题:如果想计算这块蛋糕的体积, 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如果答对则奖励蛋糕.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比呆板的讲授效果更明显, 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面前, 学生们更能从游戏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 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锻炼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 不要使自己的想法受限, 削弱创造能力.因此,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 教师要具备开放性的思维, 重视问题的启发性.

在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猜想, 当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答案后, 教师不急于评价.然后, 教师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点, 思考经过这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再加一点, 经过两点的直线可以画几条.并逐渐增加点的个数, 思考一条直线可以同时经过几个点.通过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设置, 学生们可以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去不断假设和验证, 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标的要求, 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思维的途径, 必须在数学课堂中大量运用于问题情境创设中.

结束语

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中运用, 它一方面对教师的课堂内容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课堂中同样应大量运用问题情境创设, 不断丰富课堂形式, 提升课堂效果.在课堂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问题情境;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化世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J].吉林画报 (教育百家B) , 2013, (11)

[2]叶春焕.管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新课程·中旬, 2014, (1)

[3]林加来.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14)

篇4: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情境;矛盾式;悬念式;递进式;质疑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内涵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开始前进行预期分析,从而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创设常见的方法通常有矛盾式、悬念式、递进式、质疑式等。

二、问题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

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或抓住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挑起“矛盾冲突”,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设置一些认识理解感悟的障碍或者所谓的“不和谐因素”,引发争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王学芳老师在教授《妈妈的账单》这课时,设置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为什么“0”>“60”?这个问题明显地展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愿望。这节课能够设置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全文,并牢牢抓住“0>60”的矛盾点深入,多视角表现,做一个有心人,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例。

(二)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究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悬念可以造成学生的心理期待,教师可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欲一睹为快的心理,在悬念中巧妙地提出新任务,创造出探寻知识的良好情境。在教授新课时,有意地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问,激起寻根究底的探究欲望,从而使他们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课文情境,探究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叙事文章往往有几处地方适宜于制造悬念:情节的高潮处或关键处;人物或事件的最后结局;人物或事件的结局面临几种不同的选择发展时。设计悬念时必须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同时做到技巧上引而不发,富有韵味。

(三)创设递进式教学情境

递进式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些能把认知活动引向深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设置多个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成功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诱导学生去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辖区一教师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巧妙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买东西时,售货员多给你找了钱,你会去归还,还是占为己有呢?当你考试时,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你会作弊吗?(学生自主回答)不管是老师还是你们,都应该遇过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在选择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是不是有点难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幻灯片出示课题)。本课的导入,根据该课文课题概括和篇尾点题的构文特点,抓课题,抓篇尾,首尾呼应,切入重点,导出问题,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巧妙:首先,符合构文特点,突出作者构思成文的写作思路,体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教学思想;其次,重点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学,激活思维,生成问题,当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变序的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础。

(四)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

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思考和质疑像孪生姊妹一样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辖区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加思考后,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向瓶中投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作为传统教学而言,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此时我又进一步设疑:“向瓶中投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问题一出,课堂内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与实验(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得出了正确答案:“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当瓶中的水不多时,即使向瓶中投放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这与传统的教学显然是不同的。通过有的放矢的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问题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篇5: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 数学教学中更可以应用其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积极性, 多媒体能将抽象、僵化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 这种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助益较大。

例如,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章节的内容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关系画出来, 图示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但利用多媒体将这种僵化的图示法灵活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进行教学活动前, 我利用备课时间将圆与直线、圆与圆之间的关系制作成幻灯片, 将直线或圆变成动态的, 然后在教学中利用鼠标对直线或圆进行拖动, 从而向学生灵活地展示直线与圆之间存在的相离、相切、相交, 圆与圆之间存在的内含、相交、外切、内切以及相离等不同的关系, 这样通过动态化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很快地意识到原来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关系是由直线与圆的距离、圆心距 (d) 及圆的半径 (r) 等决定的。

二采用竞赛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都是较为僵化的, 教师通过板书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表示出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 致使其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课堂小组竞赛模式。

例如, 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用题是最能直接将这种关系表现出来的, 为强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单独选取一节课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准备各种类型的应用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式复习。竞赛过程中教师每次用幻灯片展示一道题并给每组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探讨, 时间到便开始抢答, 学生的回答要具体分为对应用题的分析、设x与y、列出相关二元一次方程、对二元一次方程进行运算等各个环节进行, 当然如果一个小组答错了其他小组可以再次进行抢答, 这样竞赛式的课堂趣味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能力与团结合作意识, 对其长远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以趣味故事导入新的数学内容

课堂教学前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适时引入所要教授的数学内容, 这样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引入新的内容, 学生为了弄清楚故事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便会仔细地听讲, 此举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 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 我便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古代, 阿拉伯有个数学家叫花拉子密, 他在立遗嘱的时候正是他妻子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小孩, 他在遗嘱中写道:‘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了个儿子, 我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而我的妻子将得到三分之一;如果生的是女儿, 那么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而女儿则继承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 花拉子密就去世了, 之后发生的事情更令大家困扰, 因为他的妻子帮他生了对龙凤胎, 那么根据遗嘱, 花拉子密的妻子、儿子与女儿分别能获得多少遗产呢?”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探究故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当学生在谈论后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时, 我便开始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结合故事帮助学生分析方程条件“根据遗嘱, 其强调的是母亲与孩子的遗产分割关系, 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儿子得到的遗产是母亲的两倍, 而女儿得到的是母亲的一半, 因而可以将母亲得到的遗产设为x, 那么儿子得到的便是2x, 而女儿得到的便是x/2, 将遗产看成一个整体则可以列出x+2x+2/x=1的一元一次方程, 那么便可以轻易得知花拉子密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分别得到其遗产的4/7、2/7、1/7”。结合故事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总结

趣味性教学法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值得初中数学教师深入探究。当然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只有真正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究出更适合教学实践的趣味性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摘要: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更加抽象, 学生不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究不同形式的趣味教学法, 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重塑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査虹兰.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4) :57

篇6: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小组

初中数学抽象知识多,理论性强,难度较大,加上在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数较多,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一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下面,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一、遵循逻辑性原则

逻辑性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特性。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逻辑性。一是教学策略的逻辑性。在教学策略的安排上,要从学生认知的逻辑性着手,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如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通过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二是分组的逻辑性。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发挥学生优势互补的作用,因此,在分组上,也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组,如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每组以4~6人为宜,采用前后位的坐法,便于灵活地调整成配对的形式进行活动。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相应角色,包括组长、报告员、记录员、检查等,并可适当进行角色调换,以体現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确保每位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合作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在合作教学活动中,应确保师生间关系的平等、民主。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因式分解“a2+2ab+b2=(a+b)2”的新课导入,教师展示:现有三种不同的纸板,第一种是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a,称为“a型”,第二种是一个长方形,边长分别为a和b,称为“ab型”,第三种是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b称为“b型”。

(1)请同学们用这些纸板拼成一个比“a型”更大的正方形。

(2)用a、b的表达式表示你拼成的更大的正方形的面积.

(3)同学之间通过合作,互相拼图或写出表达式。

这样安排,学生自然“动”了起来,没有了“旁观者”,难题很快在良好合作的气氛中被突破,学生能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也体会同学之间合作的必要性和合作所带来的愉悦。

三、注重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合作教学内容

(一)选择规律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定理或公式。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如何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四道计算题:1.(1+2x)(1-x);2.(2a+3)(2a-3);3.(100+1)(100-1);4.(X-6)(X+6)。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找一找,这四道题存在什么规律?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然后各组派代表与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二)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初一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此类问题挑战性较大,适合开展小组学习。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指导,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下完成。

(三)选择开放型问题和解决多种途径化的问题。此类题综合性较强,学生因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差异,对此类题可得到不同的结论,合作学习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了解他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后,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看哪组编得又多又快又好。结果很多学生编出了许多极有特点的题目,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于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从而使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求到了解决问题途径。

四、实施“教”与“学”的易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教师可选择部分适合于自学的章节,预先布置、安排学生小组根据教学目的,大胆构思,写出“教案”。备课中,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只作宏观上的指导,具体由各学习小组自行研究决定。上课时,由教师临时指定一个学习小组主讲。其他小组积极配合,大胆提问,适时补充,教师则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主讲小组遇到同学们提出的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与教师磋商。这种形式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使学生在“教”的过程中信心百倍,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倡导学生参与测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评价机制在激励成员各极性,推动合作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师生合作教学实践中,可让学生参与到测评中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建立多种评价制度,师生共同评价、同学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学生自己编题测评。在一堂课或一单元结束后,可让学生自己编自测题,作为作业,或教师收集起来,作为期中、期末测试的一部分。也可在下一堂课时全班一起来解答。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评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传统上是学校领导、教研室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作为课堂中的主要人物——学生是没有权力对教师评头论足的,这种评价方式对教师来说是不全面的。因为学生每一节课都在观察教师,他们的评价应是比较可靠的,因此在师生合作的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对教师作出评价。

总之,当前新课改的工作已在全国得到广泛的实施,其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理念也逐渐被广大的教师接受并应用在教育当中,但合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规律,在符合学生认知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田红梅.谈初中数学课开展合作学习的体[J].学科教育,2010,(9):47-48.

篇7:问题创设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论文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 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开始前进行预期分析, 从而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创设常见的方法通常有矛盾式、悬念式、递进式、质疑式等。

二、问题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

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 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或抓住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 挑起“矛盾冲突”, 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 , 设置一些认识理解感悟的障碍或者所谓的“不和谐因素”, 引发争论,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如,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 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 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 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 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 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意蕴深长, 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王学芳老师在教授《妈妈的账单》这课时, 设置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为什么“0”>“60”?这个问题明显地展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愿望。这节课能够设置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全文, 并牢牢抓住“0>60”的矛盾点深入, 多视角表现, 做一个有心人,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例。

(二) 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说问题是探究的材料, 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 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不平衡”,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悬念可以造成学生的心理期待, 教师可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欲一睹为快的心理, 在悬念中巧妙地提出新任务, 创造出探寻知识的良好情境。在教授新课时, 有意地设置一些悬念, 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问, 激起寻根究底的探究欲望, 从而使他们随着教师的思路, 进入课文情境, 探究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叙事文章往往有几处地方适宜于制造悬念:情节的高潮处或关键处;人物或事件的最后结局;人物或事件的结局面临几种不同的选择发展时。设计悬念时必须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同时做到技巧上引而不发, 富有韵味。

(三) 创设递进式教学情境

递进式问题情境创设, 是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创设一些能把认知活动引向深层递进的问题情境, 设置多个问题情境, 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成功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诱导学生去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问题,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辖区一教师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时, 巧妙导入新课:同学们,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买东西时, 售货员多给你找了钱, 你会去归还, 还是占为己有呢?当你考试时, 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 你会作弊吗? (学生自主回答) 不管是老师还是你们, 都应该遇过这样的问题, 当我们在选择应该怎么做的时候, 是不是有点难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 (幻灯片出示课题) 。本课的导入, 根据该课文课题概括和篇尾点题的构文特点, 抓课题, 抓篇尾, 首尾呼应, 切入重点, 导出问题, 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非常巧妙:首先, 符合构文特点, 突出作者构思成文的写作思路, 体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教学思想;其次, 重点问题的提出, 促使学生由疑而思, 由思而学, 激活思维, 生成问题, 当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 变序的教学, 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础。

(四) 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

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思考和质疑像孪生姊妹一样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 也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 大胆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 辖区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加思考后, 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向瓶中投放石子, 使水上升, 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 作为传统教学而言, 问题已经解决了, 但此时我又进一步设疑:“向瓶中投放石子, 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问题一出, 课堂内一片沉寂, 随后,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与实验 (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 , 得出了正确答案:“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当瓶中的水不多时, 即使向瓶中投放石子, 乌鸦也喝不到水。”这与传统的教学显然是不同的。通过有的放矢的设疑,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篇8:也谈数学课堂上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情景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运用过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新课程要求教师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为了让课堂教学生动,生活情境的创设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鉴于以上原因,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中,创设情境成了每个老师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笔者在第24届浙派名师暨长三角初中数学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中,有幸听了杭十三中教育集团潘云芳老师的一节课,课题是《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我耳目一新。潘老师以国庆大阅兵为大背景创设情境,用视频辅助教学:

情境一:视频展示60周年国庆大典上呈现出的场景,问:老师想知道我班有多少同学观看了阅兵式直播,你有好方法吗?国庆庆典开始,第一项是“鸣礼炮”,56门礼炮分为俩组,在4分20秒内交替鸣放60响,寓意56个民族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每组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当第1响礼炮鸣响,国旗护卫队就开始从人民纪念碑下出发,绕行孙中山像,正步行进169步,最后一响礼炮结束时,国旗护卫队恰好抵达国旗旗杆基座,并完成收枪和立正动作。问①这里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到的?②收集以上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引出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手段得到。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有关信息。)

情境二:多媒体呈现从1949年至2009年阅兵式上的参阅人数和受阅梯队数据。问:①这里的数据有时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到的?②从这些数据中,能获得有关国庆阅兵的哪些信息和结论?(为数据整理打下伏笔)③收集以上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引出数据收集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直接途径得到。)

情境三:播放检阅三大梯队和群众方队中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老师分别呈现了空中梯队、徒步方队、装备梯队、群众方队各多少个?老师想了解同学最喜欢观看哪个梯队的情况,怎么操作?(结合情境二、三,引出数据整理中分类、排序的作用。)

情境四:对于上面出现的女兵方队中女兵们的鞋子想到一个困惑:女兵们的脚长都不相同,去买鞋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去量每个人的脚的大小,然后根据每个人的长度去制作鞋呢?(提出数据整理中分组,编码对实际的意义。)

这节课是初中数学中的统计概率部分内容,也是这部分内容的第一节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多老师在上这块内容时常感觉很难上,有些甚至自学,结果老师上得草率,学生听得模糊。其实这块内容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自于身边的生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在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经验并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因此这块内容的教学很重要,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好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潘老师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用学生刚刚经历的祖国60庆典的阅兵式出发,用身边亲近的事情和爱国情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呆板的数据充满趣味性、故事性、真实性和自豪性。导入贴近学生,让学生能倍感愉悦,学习效率大大增强。可见这个情境创设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情境不注意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只考虑使教学生动化,那么情境创设就非但不能起到催化作用,相反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下面是我在中学教学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案例,无独有偶,其背景也是国庆大阅兵:

教师一上课就放映“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视频,当画面伴随着音乐出现阅兵方阵的时候,老师关掉了视频,然后说: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很快,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小李的爸爸这几年积赚了一些资金,想回报社会,现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这是高中《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课例,显然这段情境视频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反而让学生茫然。老师在设计情境时,只考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情境”而“情境”,没考虑情境要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结合为一体,教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将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也大大增强了课堂容量,有利于老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因此很多老师一上公开课,就一定要绞尽脑汁创设一些实际生活情境,并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适当增强情境教学,并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一定要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也要针对一定的课题。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涉及情境教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追求“生动”“花哨”而让学生走了歪路,那就是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另外情境教学也并不是只能放在导入部分。情境教学也不一定要依赖多媒体,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例举几个案例:

1.创设情境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探究中。在课堂教学探究中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有关于教学有关的模型教具,或开展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案例一:八(上)《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研究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有几种时,利用学生课外制作的立体图形,进行展开操作,小组合作,把不同的情况画下来,老师最后展示几种学生未提及的展开图,让几个学生在动手围一下,看能否组成立方体,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光靠多媒体展示无法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

2.创设情境也可以在课堂训练中。有些课题,象概念课,或是整式、分式的计算,或是解方程等,花很多时间去引入没必要,而且课型相对较枯燥,那么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构建教学情景,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创设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开展竞争,比准确,比速度,比技巧。

案例二:七(下)《分式》1,让学生在判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分式中,小组竞争的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集体荣誉感。

案例三:七(下)《同底数幂的乘法》,在学生板演后,让其他学生去批改,觉得不当的地方及时纠错,并说明该生错误原因,或让做该题的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在发现错误中牢固掌握知识。

可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整节课的设计师,对学生要“收放自如”。该老师板书的还是要板书,该老师讲的还是要老师讲,课件的播放不能完全代替老师。

上一篇:陶祖圣境游记作文500字下一篇:踩着青春的影子寻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