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2-09-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对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一、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使之产生新的问题, 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 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 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例如:《图形的旋转》一课, 涉及到旋转三要素的介绍。我是这样创设情境:问:上体育时, 体育老师教大家做“向左转”、“向右转”这两个动作没有?学生回答:“教了”。“下面请体育委员上讲台喊口令, 我来做, 大家认真看”。当体育委员喊口令向左转的时候, 我故意做动作不到位。“哪一位同学来说说, 我的每一个动作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⒈旋转方向错。⒉旋转角度错。⒊旋转中心错。”如果你是教练, 你怎样介绍向左转, 这说明旋转后的位置由哪些因素决定?我们平时说的“向左转”是否严密?这样旋转三要素不就清清楚楚了吗?这样引课, 教师首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通过教师创设情境, 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活动, 学生始终保持着发现、创造的兴趣, 比较完整深刻的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旋转三要素。这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有效性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 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 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 设置这样的情境: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你随便想一个数, 再将你想的数乘以3后加上8, 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16, 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 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想的数。”学生觉得很惊奇, 迫切希望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因此,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抽象成数学问题, 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以此启迪学生思维, 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 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引入时, 抛出如下问题:“五一”的困惑:五一放假时, 幼儿园老师给了四根木条, 要求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我的儿子把两根木条a和b钉在了一起, 已知a长10cm, b长为3cm, 剩下6cm和14cm的两根, 她选了6cm的, 太短了, 选了14cm的, 又太长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有办法帮忙解决吗?一抛出问题, 学生就热情高涨。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之中, 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丰富数学知识, 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例如, 笔者在《勾股定理》一课的引入时, 就采用了用动画FLASH来播放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赴宴时, 通过观察地砖, 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一故事, 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教学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 上课时先提问“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是真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是, 有的说不是, 这时老师给出一个题目, 请大家验证:有一道数学题, 假设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 臭皮匠老大解出的概率是0.5, 老二为0.45, 老三为0.4, 而且每个人都能独立解出问题, 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概率相比, 谁大?这时同学们迅速进入了思考和计算。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利用大家熟知的俗语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探究情境, 培养探究能力

在具体探究活动中, 教师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 这些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向考虑, 主观上穷尽各种可能, 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达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时, 上课之前, 教者让每个学习小组做了相似比为1∶2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上课时, 设疑引入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工人师傅小王要按图纸制造一个三角形形状的零件, 按要求, 图纸和实物零件的对应高的比应为1∶2, 但小王师傅做好零件后只量了一下它们对应边的比是1∶2, 于是就肯定地说“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探究、归纳环节教者给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 图纸和实物中的零件有什么关系?

2. 如果小王师傅的话是对的, 说明什么意思?

3、你如何证明一个比例式?

提出问题以后教者先让学生讨论, 然后得出答案, 明确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兴趣高涨, 思维积极活跃, 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 才是新课改真正提倡的。

摘要: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对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上一篇: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对高职院校翻译学习者的利和弊下一篇:高校教学秘书岗位及其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