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性医患关系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社会关系学理论认识医患关系的含义,从伦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多维度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深入了解医患关系的模式。通过对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准确把握医患关系的内涵,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契约性医患关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契约性医患关系论文 篇1:

试析医患心理契约的内涵、要素与作用

摘 要: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是情感契合与承诺契合的统一。心理契约的普适性与医患关系的异质性相交融,形成了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其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的统一,主要包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等。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维系或再造中,医患心理契约的功能与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心理契约;医患;医患关系

心理契约概念及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现已成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其意义和价值也由此获得了广泛认同。医患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受益于心理契约研究触角的拓展与延伸,为我们研究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维度。

一、医患心理契约概念的缘起及内涵界定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书面契约所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一系列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彼此期望,而这些彼此间的期望,同样是影响个体情绪、态度、行为乃至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起初研究者的话题主要集中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后来有学者指出,可以将心理契约概念应用到研究各种不同关系中——佃户和地主、顾客和客户、病人和医生等[1]。从学术动态来看,心理契约研究已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领域向教育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大举拓展,并正从“隶属性”社会关系向“非隶属性”社会关系广泛延伸。医患关系作为受社会关注度极高、牵涉面甚广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同样存在着心理契约。然而,略显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借鉴心理契约理论来审视、研讨医患关系,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已有的相关著述来看,现仅能检索到邹苏、牛荣华、王少群等少数研究者的寥寥数篇论文,著作形态的成果尚未见到,医患心理契约的研究氛围迄今仍甚为冷清。

鉴于学界对心理契约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对医患心理契约内涵的诠释也避免不了见仁见智。早期的心理契约理论,强调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期望”,晚近的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心理契约不仅仅有期望的性质,更注重契约的允诺性质,即“事先承诺基础上的责任和义务”[2]。有鉴于此,我们在综合考察后认为,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3]。该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心理契约不等于期望的集合,也并非所有的期望都能成为心理契约的内容;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双方对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约定,是对彼此责任义务的期望、感知等信念系统的内隐的相互认可。(2)医患心理契约是一种内隐的约定,未曾书面化、公开化,约定的核心内容是彼此的隐含的非正式的期望与责任。(3)医患心理契约既是彼此责任义务的承诺契合,又是医患交互基础上的情感契合,是承诺契合与情感契合的有机统一,是联结医患双方的心理纽带,影响着医患双方的态度和行为。一般来说,医患心理契约因诊疗情境引起。实际上,在诊疗程序发生前即已初现医患心理契约之端倪,表现为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法规制度、道德规范,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标准、医院及医务人员职责、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义务等方面所形成的群体一致性的社会化的信念。这种萌芽、模糊形态的医患心理契约,在进入诊疗程序后,因持续接触、整合新的信息而不断经受冲突与融合、校验与修正。

二、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

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既要反映心理契约在不同关系领域的普适性,又要体现医患关系的异质性、特殊性。大体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主观性。医患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其形成是一个主观感知的过程,不是通过文字、书面的方式达成的;其内容是医患双方对彼此责任义务的隐含理解或主观体验,并非相互责任义务这一事实本身。二是双向交互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当事人”必须是医、患两个主体,表现为寄予期望的双向交互关系,任何单方面的期望或信念都构不成心理契约。三是内隐性及动态性。医患心理契约与正契合约所不同的是,既没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定的内容,初建时人们并不明显意识到,且随着特定诊疗情境或主体的改变而发生动态的变更。四是差异性。医患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而且包括对责任义务的承诺,医方对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对于医方的期望值之间难免存在差异,甚至有明显反差。五是效能型。医患心理契约违背、破坏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折射出医患心理契约层面的失信也要付出代价。六是脆弱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履行依赖医患双方之间沟通与合作,任何一方缺乏对对方的深刻了解和领悟,或任何一方有偏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乃至有时是双方各自都未意识到的言谈举止都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七是互惠性。心理契约概念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假设是:双方主体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回报[2]。“如果互惠性的假设不能成立,则很难把心理契约视为一种‘契约’而继续发生作用。”[2]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关系,患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达到实现预期疗效、恢复健康的目的,医护人员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行为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并获取必要的经济收入及精神回报等。医患心理契约的“理性基础是契约双方的互惠互利,它的基本要求是彼此心理期望的匹配和对等”[4],责任对等是其赖于维持的必要条件,否则,势必引发医患心理契约的失衡、违背或破裂。

三、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研究者大体上认同,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对双方主体之间内隐的主观约定的具体内容的一种提取与抽象。然而再深入下去,争鸣也就产生了。有的研究者把这种“提取和抽象”理解为对心理契约具体内容的属性考察,如关注焦点、时间框架、稳定性、范围、有形性、独特性等[2]。假如从这种观点出发,那么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焦点。指的是医患双方更看重哪些方面,例如医护人员看重的是患者对自己的尊重与配合、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而患者看重的是,候诊时间长短、诊疗费用多寡、能否达到预期疗效等。(2)时间框架。指的是医患心理契约存续的时间跨度,包括预期的持续时间以及这个持续时间能否被人们普遍意识到。(3)稳定性。指心理契约内容是否可以不经过双方沟通、协商而进行单方面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4)范围。指医患心理契约的宽度有无明确界限,范围越窄,内容就越明确,反之则反是。(5)有形性。指医患心理契约内容能否被第三方准确而清晰地觉察到,如果有形性较强,则双方很少会因为主观理解偏差而造成对相互责任看法上的分歧。(6)独特性。指双方认识到自己的交换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或不可复制的程度。由于医护人员拥有不可取代的医学知识、诊疗技能,其职业的可替代性低,医患心理契约具备了高独特性。关于医患心理契约构成要素的这种理解,缺乏足够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且“更多来自于主观想法,尚缺乏理论和实证的支持”[2]。

我们认为,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既然是医患之间主观约定具体内容的提取与抽象,那么就理应较之主观约定具体内容具有更高的囊括性、概括性,同时也应是医患心理契约得以缔结和维系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医患心理契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的统一。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等。无论那一种,都反映了医患双方基本的心理需求与互动。

1.相互理解。医患之间所以能够建立关系是因为各自对对方的需要,患者需要医者的技术帮助自己康复,医者需要通过患者的配合实现自身的价值,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医患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医患双方的内心活动又受复杂外界的影响,使动机、行为、结果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此时相互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出现彼此分歧、发生冲突时,更需要双方的理解,需要双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不仅是医患交往的基础,也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达成亲和状态的基本原则”[5]。理解是医患合作的必要条件,疾病越复杂、病情越严重、诊疗时间越长,就越需要双方相互理解。

2.相互尊重。“相互尊重能够给人心理以强化作用,使交往双方因对象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象交往的需要。”[5] 无论医学如何发展,医学的对象是具有尊严的人,其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人,医疗活动是一种人道的服务,医学的这些基本属性是无法改变的。在医患交往中,医务人员只有尊重患者,把患者当人看,而不是仅仅看做有病的躯体,患者才能尊重信任医生;当然,患者也必须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必须自尊、自爱,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和责任,积极配合医生诊治,才能赢得医务人员的尊重。相互尊重,对医方来说就是要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程,尊重患者的就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还包括对患者平等权利的认同;对患者来说就是要尊重医生的疾病诊治权、积极配合诊疗、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如果医患一方在交往过程中对另一方不友好或不尊重,那么就会使另一方产生不安或者发生冲突,并产生敌对情绪。

3.相互信任。当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医患关系属于一种信托关系。医患关系涉及诸多伦理问题,而互信是核心伦理。“医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这种信托关系来自医患关系的特点:医生和患者在医学知识和能力上存在不对称,在治疗中患者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向医生敞开身体、心灵、家庭等私人问题,将健康生死交托给医生。医生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虑患者的最佳利益,尽可能医治患者的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医生治病的成功也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支持和配合。”[5]

4.诚实守信。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石,也是医患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患者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方的希望和信任,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了对方,而医方的特殊职业性质和职业信誉,要求其必须接受患者的托付,并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尽可能地实现患者的希望和托付。诚信的含义是无欺、守诺、践约,诚信的要求是言不背实、口不违心、言行一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也是最吸引人的品德[5]。诚信一方面要求医院竭诚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如实记载病历、如实解释说明病情及潜在风险、避免过度医疗等;所作承诺必须切合实际,不能搞假、大、空,要求“承而有信”,不能“诺而不承”。对患者而言,只有对医方诚信,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及时交纳诊疗费用、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诊治等,才能获得医方的信任。

四、医患心理契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1.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矛盾防控的“心理杠杆”。人们已经习惯于从医药体制、卫生公平、医德医风等方面为医患紧张寻求合理的解释,殊不知医患紧张实质上是一场认同危机、信任危机,心理契约的失衡、破坏与违背是导致医患紧张的重要因素。如果患方认为医方破坏与违背了心理契约,就会对医方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感,滋生对立、抵制情绪;如果医方发现患方破坏与违背心理契约,例如不尊重、不理解、不配合医务人员,那么医方同样会产生负性情绪反应。此外,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是通过一系列医院规章、诊疗规程来实现的,然而,这些仅仅注重对人的外在行为的约束,却忽视了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医患心理契约恰恰可以将单纯的“行为约束”深入到“心理层面的约束”,从“单方约束”转换为“双方共同约束”,由“消极强制”转变为“积极互动”[6]。

2.医患心理契约和谐,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润滑剂”。首先,医患心理契约和谐,有利于弥补诊疗过程的情感缺失。医学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医学分科越来越细,这不仅导致了医生责任的分解,也导致了整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消失”——被肢解成了器官、组织、细胞等。越来越依赖诊疗设备的浓厚的实验医学、生物医学色彩,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阻却了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情感缺失。其次,医患心理契约和谐能为医患双方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产生正面导向与激励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医患关系的主导方、强势方——医务人员的被支持感、职业安全感、职业忠诚度及工作满意度,还能促进彼此沟通、增加彼此信任、增进彼此默契,从而使医患隔阂、医患矛盾消弭于无形,或化解于萌芽。

3.医患心理契约调适,是和谐医患关系维系或重构的新路径。为维系或重构和谐医患关系,人们曾提出过众多的尝试方案,但主要侧重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进医德医风等属于社会控制、社会建设的层面,而忽视了对“心”的管理乃至群体性的心理重构。管理者及研究者的视野必须从有形的、物质的世界扩展到无形的、心理的世界,着眼于医患心理契约的创建、维护与巩固,形成有效的医患心理契约管理机制,促进医患彼此沟通、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彼此信任,从而有效预防医患纠纷、化解医患紧张、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风险,进而维系医患和谐、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效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总之,医患心理契约的调适,作为应对医患隔阂的缓冲变量,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对医方的不满情绪及医患之间的情感抵触,进而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维系与重构中节约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少群.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心理契约维护的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2,(1).

[2] 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14.

[3] 赵琛徽.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4] 牛荣华,国世忠.心理契约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0,(2).

[5] 伍天章.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2-109.

[6] 邹苏.心理契约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3).

[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陈匡明 张小健 郑亚楠

契约性医患关系论文 篇2:

医患关系内涵探析

【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社会关系学理论认识医患关系的含义,从伦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多维度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深入了解医患关系的模式。通过对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准确把握医患关系的内涵,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社会关系; 和谐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ocial relations; Harmonious

First-author’s address: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41

1985-2005年,医改20年中,医患关系没有改善反而持续紧张,尤其是进入21世纪初,“医闹”职业的出现,严重绕乱了医疗秩序、危胁医护人员安全,威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009年4月6日,众望所归的“新医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了完善四大体系和开展五项重点改革的改革方案。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医患关系含义的再定义,深入分析医患关系的内在意义,探索医患关系紧张成因,寻求解决对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医患关系含义的再认识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指出:“医学的目的是具有社会性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恢复健康,还是使人调整以适应所处环境,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患者,或者更深入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团体,医学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1]。因此对医患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对医患双方的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究。有的观点狭义地理解医患关系,认为医患双方即是医生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直接的人际关系;有的观点广义地理解医患关系,认为医方是以医护人员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医患关系是这两者在医疗过程中的群体关系。

思想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从社会关系的发展历史上看,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的。因此在国家进行新医改的背景下,对医患关系的含义应进行再认识,不能停留在仅对“医”、“患”双方传统含义的研究,应将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理论应用到医患关系含义的理解中来,从社会关系的层面对医患关系的含义进行再认识,充分理解医患关系首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并且它的发展也遵循着社会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具体的,受时代、社会因素影响的,这样才能够将医患关系的含义准确把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医疗服务内容和范畴不断扩大,医患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方群体与患方群体的关系,而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双方缔结关系过程中的一种典型、集中的体现。

2 医患关系的性质分析

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患关系的性质是多样性的。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

2.1 特殊的伦理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医患关系,它首先是一种由道德、诚信来约束的关系,这意味着道德及诚信的准则是约束医患双方的标准。医患关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在陌生人之间的异质性的不对称、不对等、不可逆的交往,这些因素导致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困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最终使医患信任变得极为脆弱和不稳定[2]。从伦理学范畴来看,在医疗过程中,应遵循最优化不伤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自主择医原则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由于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关系,这种特殊性要求医患双方具备较高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所以,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建立在道德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医患双方应在诚信原则下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3]。

2.2 特殊的经济关系 在医疗实践行为完成的过程中存在货币交换产品的行为,医护人员提供的诊疗方案、医学知识及医疗经验可视为一种劳动产品,患者支付医疗费用换取健康。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市场交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医疗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4]。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最典型的特征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服务提供者的自然垄断和缺乏价格弹性。医疗服务产品的替代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质优价廉服务的选择成本,限制了患者的选择范围,降低了医疗机构竞争的内动力,弱化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能力,形成了较弱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5]。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的经济关系特征只是它的一个方面,不是一种绝对的经济关系,在医疗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更不能以经济关系为中心,如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会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导致医疗道德水平滑坡,不利于構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疾病的治疗结果除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相关外,仍受疾病厉害程度、自身健康水平的限制,如一味认为货币必然可以换取健康,一旦无法达到治愈目的,必将导致医患矛盾加深。

2.3 特殊的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医疗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医患两个群体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双方的行为都应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利和义务。由于医生具备高度专业化的医学知识,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两者差距较大,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行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这种特殊性,学术界对医患双方的法律关系的界定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提出了“医疗行为行政关系说”,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与民法中平等自愿的原则相违背,适用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卫生行政法规,应将其定位为行政关系[6];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就人为患者的法律地位不平等[7],患者有治愈疾病的需求,医生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医疗技术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患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这个过程的完成建立在双方充分交流、沟通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由此提出“医疗行为民事法律关系说”,认为医患关系符合民事法律的平等性、自愿性、等价有偿等特征,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来调整[8];第三种观点提出“医疗行为独立法律关系说”,认为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的主导与接受地位使得双方不具备平等的特征,由于我国的医疗收费是由国家投入,具有福利性质,也不具备平等有偿特征,所以医患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医患关系既不能用行政法律关系也不能用民事法律关系来界定,是一个并列与两者之间的独立的法律体系[9],是一种社会法律关系,即为维护社会利益而形成的以社会本位为特征的法[10]。

3 医患关系的多种模式探索

3.1 萨斯-荷伦德模式 美国学者萨斯发表的《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认为:影响医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患双方之间互动强度,萨斯、荷伦德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模式: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和相互参与模式。

主动-被动型模: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影像检查等技术,因患者症状严重,或因检查需要摆放特殊体位,患者处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及智力严重低下等病适用。医生从检查治疗需要出发,做出明确指令和医疗行为,尽管是为患者尽心尽力,但患者处在消极被动、被支配的地位,在诊疗中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客观病因不能发挥或因医生交待不允许发挥,患者此种情况下就是医务人员活动的被动接受者。然而对于一般患者而言,此种模式的单向作用特点有别于其他相互作用的模式,较难为患者所接受。

指导-合作型模式:该模式是指医生指导、患者配合的有限度合作。此种模式属于医患互动强度变化的过渡模式。在大部分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等,医生是主导,患者根据医生指令进行配合。医生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医疗活动双方可以密切配合。在这个模式中,患者病情并不严重但又确实需要医生诊疗,同时患者神志清楚,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因为疾病导致的身体疼痛或不适症状,处于心理或情感需求阶段。此时患者是配角,医生是主角,患者积极寻求救助,迫切需求诊疗。

相互参与型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医患双方在这种模式中拥有相等的权利,这种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医患双方的平等地位,类似朋友的民主关系,属于“利益共同体”,均具有解除病患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医生和患者在民主、平等的关系基础上,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双方主观能动性均可以得到积极有效发挥,对医疗实践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3.2 维奇模式 美国学者罗伯特·维奇提出三种医患关系模式: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契约模式[11]。

纯技术模式:医生以一种纯粹的科学家的角色来完成诊疗过程,他只关注医疗技术本身,将所有和疾病有关的事实和数据提供给患者,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医疗解决方案,患者则通过医生提供的数据了解自身病情。这是医学发展到生物医学阶段背景下,把患者局限地认为是生物变量的情况下产生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学模式内涵不断丰富和提升,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医患关系的需要。

权威模式:又称教士模式,医生以一种类似家长的角色完成诊疗过程,他可以为患者做出医学决定和道德决定,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在此种模式下,医生的决定权是绝对的,患者丧失了自主权。现实医疗实践活动中,这种模式也难以被医患双方接受。

契约模式:是指医患之间一种类似法律性的关于医患双方责任与利益的约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双方能够感受到双方的不完全平等关系,但由于共同利益,彼此双方会主动分享道德权力,并承担医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责任。医生负责医疗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医疗方案的决定和实施,,患者积极了解相关信息,自觉主动配合实施。契约模式经实践证明是医患双方比较容易接受的模式,促进了医疗行为的有效完成。

3.3 布朗斯坦模式 布朗斯坦在《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一文中将医患关系模式分为传统模式和人道模式[12]。

传统模式是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以其权威性为患者做决定,患者按要求执行决定。该模式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模式,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决定医疗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在医患双方绝对信任的基础上。因此,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人道模式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将患者看成是完整的个人,诊疗过程在解除患者疾患之外,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这种模式对医生的态度要求体现在要以同情、关切、负责的态度对待患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性较好。

综上所述,每种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伴随着医学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此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也都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纵观以上各种医患关系模式的提出和演化,发现各种模式之间并未存在非常明确的分界線。因此,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复杂多变、社会发展急速变迁,没有一种医患关系模式是完全合适的、最恰当的,最好的医患关系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的“集合”[13]。

4 医患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4.1 医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 在传统意义的医患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及义务是依赖于双方的道德约束的,是约定俗称的,并无或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新思潮的涌入,中国社会进入急剧变迁的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思想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水平的滑坡不可必变的出现,原有的医患关系的信任纽带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由于对医学发展了解程度不够、对自身疾病的片面认识、对社会的负面情绪等多种原因,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国家医院医疗政策、医风医德滑坡等原因,双方常发生冲突或纠纷。依靠传统的道德约束已经不能够实现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将填补医患关系中的空白,医患关系的法制化是必然的,也是首要的。

4.2 医患关系的市场化趋势 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医患关系的发展也呈现出市场化趋势。市场经济对医疗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医学的快速发展,促进医药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干预医疗活动产生了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少数医务工作者忽略医德医风标杆,过于看重医患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无视自己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医患关系呈现出市场化发展趋势。

4.3 医患关系的技术化趋势 美国著名医生刘易斯·托马斯曾说过:“触摸是医生最为古老而且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动作,在众多至今仍不断出现的新医疗技术中,听诊器是设计用来加大医生和患者之间距离的第一个设备”[14]。进入新世纪以来,医疗相关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尖端数字医疗技术包括3D打印技术、医疗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的发展,在未来医疗领域材料、器械的替代上提出了新的可能,手持APP、医疗物联网+的出现为医患双方的沟通机制建立、服务质量的提高、区域协同医疗的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新技术大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使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新技术,忽略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医患关系呈现出技术化发展趋势。

4.4 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势 在以往的医患关系中,因医务人员的高度专业性导致其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患者对医生的决策是绝对服从的。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权威面临挑战,而患者的对权利的要求不断提高,医患之间已衍变为共同参与医疗决策和选择的情况。目前患者对自我的知情同意权、诊疗方案选择、诊疗药品定价、医方服务态度均发挥了主动参与的作用,在出现医患纠纷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维权方式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因此,医患关系呈现出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5.1 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够让患者更加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与劳动,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生的工作;能够提高医生与患者提高接触的紧密程度,一方面有利于医生采集到质量高的病史材料,另一方面有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的诊疗方案,做出对患者疾病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和谐的医患关系必然会促使医生工作更加严谨认真,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大幅降低避免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发生。这些综合来看对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患者健康源于医护人员专业的知识技术水平,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生发挥高水平专业技术,也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5.2 有利于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曾说过:“医学发展史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够促使医护人员主动的多关心、了解患者,从真心关爱患者的角度出发[15]。良好的医患关系造就良好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能够集中更多的时间精力致力于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提高,致力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这必然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推动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

5.3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发生数量逐年增多,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层出不穷。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医疗纠纷案件逾百万,平均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事件每年的数量在60起左右[16],恶劣程度日趋提高。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风气及人们道德水平滑坡,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如果社会整合能力跟不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容易出现急剧的社会冲突,引发社会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17-18]。2016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的主任陈仲伟被人尾随回家,被砍了30多刀不幸离世[19],究其原因患者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二十多年前为其诊疗的医生身上。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到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医院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经济繁荣发展[20]。

以马克思社会关系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新医改背景下的医患关系的含义进行深入认识,从伦理、经济、法律三个角度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提出了医患关系近年来的市场化、法律化、技术化、民主化发展趋势。只有充分把握医患关系的内涵意义及时代特点,才能够有的放矢的提出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加快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卫生氛围,推动医学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H.P.恰范特[美],刘宗秀[中],阮芳赋.医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7.

[2]李伟民.红包、信任与制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10-116.

[3]郑大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多维视角[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16(6):337-340.

[4]朱结焰.医患关系的多重面向[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37-39.

[5]薛义,崔占荣,魏丽.医疗需求的市场规模和市场类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5):8-10.

[6]张赞宁.医事侵权立法之不足[J].医院院长论坛,2010,38(5):49-51.

[7]王静.论医患法律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2(1):42-43.

[8]陈祥健,詹云燕.医患关系应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1):5-8.

[9]张赞宁.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238-242.

[10]贺小雨.医患法律关系定性问题浅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221-1222.

[11]孙福川.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

[12] Braunstein[美].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7.

[13] A lasdair Maclean Briefcase on medical law(影印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5.

[15]尹秀云.从历史演变看医患关系恶化的症结[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4):54-59.

[16]郭亚飞.卫生部部长高强: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医方[N].人民日报,2005,5-1.

[17]王启仪.医疗纠纷需第三方调解机制[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23(6):33-34.

[18]张有义.医疗纠纷仅三成得到解决[N].今晚报,2008,11-7.

[19]冯钢.社会学[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215.

[20]任珊珊,何雪华.广东一医生被病人追砍30多刀,竟是因为几颗牙[N].广州日报,2016,5-5.

(收稿日期:2016-01-16) (本文编辑:程旭然)

作者:轩萱 刘菁

契约性医患关系论文 篇3:

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摘要:医患关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基线与医患关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医院公共关系管理 医患关系伦理

医院是不以营利为最终目标。而以塑造医院的美好形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医患关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关键。

一、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

医院公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道德活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是指医院运用传播和沟通手段。与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依存关系,以及为建立这种关系开展的管理活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有着丰富伦理意蕴,体现着管理和伦理融合大趋势。虽然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产生仅仅有几十年的历程,但是,只要医院从事公共关系管理活动,就必然会显现对伦理的追求,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是指医院在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伦理规则。也是在处理内外部公众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是以真实为一切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伦理的基线,以追求信誉为核心规范。以责任、尊重、信任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

二、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

医患关系是患方与医方在诊治的过程中形成的公众与组织的关系,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公共关系,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关键。近年来医患关系呈现出一种日趋激化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医患关系沟通不够,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的因素。由于医患沟通没有制度来规定,也没有制度来约束,缺乏制度的保证,很难让沟通发挥作用,也容易使沟通流于形式。医务人员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的缺乏日渐显现。双向交流和沟通的质量低下。据相关调查,大部分是由于缺乏有效沟通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其次,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医生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严格的训练,患者相对缺乏医疗知识,使医患关系存在着各种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带来了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甚至造成医疗纠纷,使医疗质量下降。最后,医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的一环,由于双方信任的缺失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产生医患矛盾。

三、坚持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最基本、最经常存在的一种关系,是以施治与被治为表征的医患关系,患者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首先要面对的公众,是众多公众的庞大群体,是最难于进行管理的一种公众。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必须坚持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有效地进行医患关系的和谐管理。

1、坚持“真实”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基线,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是建立信誉、塑造形象的艺术。但它又不是纯粹的艺术或宣传的技术,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真实的科学。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的真实。是指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人员在其公共关系管理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尊重客观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公众如实传递有关组织的信息,同时向组织决策者如实传递有关公众的信息。真实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人员的伦理基线。

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为病人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是建立医患双方相互信任,保障医患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优质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增加相互信任感,减少误会,获得更多更佳的合作,能为临床诊疗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调查多数医患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引发的,而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导致的。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管理中大部分工作是信息传递工作,传递信息的首要原则是真实可信,绝对不能有任何虚假,如果公共关系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怀疑。那么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工作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一败涂地。同时医院公共关系传递信息是双向的。即把组织外部信息向组织内部输入和把组织内部的信息向外部输出。但在现实的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人员凭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为患者服务,具有诊疗特殊干预权,在诊治的过程中,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不能保证信息平等传递,在沟通中沟通的双方在明确问题时稍微有点模糊就会造成沟通中的误解。公共关系如实地输入信息很重要,如实地输出信息更重要。真实是取信于患者的资本。医患关系信息沟通中真实性受到怀疑。组织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所以失真的信息会造成对组织真实形象的错误估量,会使医患关系背道而驰,这些年来,医院在公共关系管理中注重了医患沟通,但很多时候并没有遵守真实性的伦理基线,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所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中。就必须一切从真实出发,与患者进行沟通,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以“尊重”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追求,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形态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自己隐私和隐私权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重视。尊重自身隐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尊重和保护病人的隐私。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尊重”原则的主要体现。但在医疗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隐私泄露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在患者信任医务人员时,医务人员就应为患者保守秘密,否则,因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医务人员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時也使患者的身心受损,既不利于疾病的诊治,又会加剧医患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加重医疗机构的负担。因此,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尊重患者的隐私和秘密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良好医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追求。只有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和配合,才能保持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科学的稳步发展。

3、以“诚信”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规范,建立医患双方的和谐环境。诚信既是病人权利让渡契约的伦理基础,又是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医患经济利益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体现。患者对医生职业权威的信任是医患关系建立并保持和谐的重要基础,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曾明确表

示: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于医方。他认为。当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重要原因,主体不在于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质量不高,而在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从医方来说,为防止可能发生的纠纷,让患者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以寻找没有责任的“证据”,这往往是患者从非正式的情感因素上怀疑医务人员治疗不尽力。降低了病人的信任度。正是医患关系严重不信任,才导致近年来医患纠纷连续上升。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应以“诚信”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规范,重视培育医务人员对病人的诚信意识。打造医院诚信品牌,让病人和患者真正感到医院可信放心,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互动、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医患双方的和谐环境。

4、坚持“信任”的公共关系管理伦理原则,打造优秀医务人员团队。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这就注定了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高责任性和不确定性。医务人员不但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医患纠纷,还要承受人际之间不信任及组织对其的不信任的困扰,失去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都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形成较大压力,而医务人员本身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去处理这些矛盾,严重时必然会带来工作效率低下,产生医患纠纷。

“信任”作为医院公共关系的伦理特质,就是使医务人员与组织之间双方满意,各自都愿意授予对方一定的控制权,因为相信对方会为行为负责。信任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医院公共关系管理对内部医务工作者管理的出发点,就是寻找这种信任,增加医务工作者对组织的信任。一直以来,在医患关系中,我们更多的重视患者,强调医务工作人员全员公共关系管理意识培养,强调技巧沟通的培养,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忽视了医务工作者自身与组织信任关系的培养。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医务工作者之间及医务工作者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医务工作者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所以医院公共關系管理者必须建立内部信任机制,一方面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追求,帮助他们分析人际引起冲突的原因,及时协调不一致的意见。实现交往的良性互动,增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医务人员在宽松、愉快、默契的团体氛围中进行医疗救治。另一方面组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体现在医务人员参与组织分工或利益相关的决策,不仅可以充分表达组织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而且极大地调动医务人员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使医务人员对组织事务有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增加,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实现。

5、以“责任”为己任,塑造经典医院形象。在医患关系中,当患者有需要对自己亲身无法了解的事物做出辨析判断时,就只能选择传播媒介,医院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为减少就医的盲目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自己,但在医院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必须注意把社会的需求纳入宣传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患者了解医院。配合治疗。同时有责任避免行业间不正当竞争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在医患之间建立起有社会责任的经典形象。

医院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只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以真实为基础,平等、诚信、信任、尊重、责任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这恰与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所追求的伦理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在医院公共关系管理中,只有把握医患关系中公共关系的属性,坚持医院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内涵,坚持公共关系管理的伦理追求,减少医患纠纷,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责 编 贾 伟)

作者:任晓丽

上一篇:手术室停电应急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中国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