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法律援助就是在法律上给与涉案当事人以帮助与救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人权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法律目前人人平等国家意志的彰显,是依法治国理念的体现,是对处于法律弱势群体的呵护,是一个大国胸怀的象征。本文将简单阐述一下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意义以及还需完善的内容并对其可操作性做出具体的分析,希冀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 篇1:

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分析

【摘要】当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尚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本文重点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刑事法律;法律援助;完善

一、引言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制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仍存在着许多缺陷。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和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将会不断完善。本文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内涵入手,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和不足进行说明,并着重分析了我国进行法律援助制度完善的措施。

二、刑事法律援助含义

刑事法律援助(又称刑事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辩护或代理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救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建构,至今,已在立法创建、机构建设、援助落实等方面取得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现阶段“没有辩护律师参与的刑事审判在程序上不能说是公正的审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极为迫切和必要的。

三、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不足分析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范围有限

当下,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权获得法律援助的主体以被告人为主。尽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但现阶段被害人在诉讼中缺位的现象在法律援助领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对非指定辩护的受援人的经济审查标准较高,大多在居民生活保障线之上,也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事法律援助受援人的范围。

(二)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中经费不足

资金保障是法律援助开展的前提,尽管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经费来源有很多,像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等。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规定,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中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发展,影响了律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对我国现阶段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分析

(一)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相关立法

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理念,而要坚持依法治国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随着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建设发展,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国家大多都有本国关于法律援助的独立立法。譬如英国的《获得司法公正法》、美国的《法律援助公司法》,而我国于2003年出台的《法律援助条例》则位阶较低。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提出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专门进行规定,由全国人大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从而为我国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刑事法律援助更好地实现有法可依。

(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制度

资金不足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中存在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我国法律中有关于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的相关规定,但没有对财政支持的形式进行明确规定,导致法律援助的经费或经费的数额缺乏保障。基于此,要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制度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法律援助的预算支出。即在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将刑事法律援助与其他的法律援助区分开来,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加大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补助。只有加大资金补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使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律师的基本权利得到有力的保障。

(三)扩大刑事法律援助受益主体范围

当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完善。而扩大刑事法律援助受益主体的范围则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必然途径之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当放宽享有刑事法律援助权利人的考量条件,将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引入到法律层次上。第二:扩大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辐射范围,这要求我国各地各级机构做到实事求是,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法律援助制度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从而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辐射范围。

(四)建立我国刑事法律案件的辩护质量的控制机制

法律援助制度能够让受援者得到法律专业上的保护,但如果刑事受援案件的质量不高,那么就无法进行对受援者受损权益的完全救济,法律援助的实际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为了提高我国刑事援助案件的辩护质量,必须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首先是对刑事法律援助律师资格的准入控制,保证进行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保证案件的辩护质量。其次,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督也是尤为必要的。现阶段,我国针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监督法律规定还不够建全,必须要细化相关规定,才能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督,保证案件辩护质量。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法律援助的内涵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对现阶段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重点说明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范围有限、经费不足。最后,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完善进行了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意见。第一,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相关立法:第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制度;第三,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制度;第四,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制度。刑事法律援助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邢红艳

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 篇2: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可操作性分析

摘 要:法律援助就是在法律上给与涉案当事人以帮助与救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人权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法律目前人人平等国家意志的彰显,是依法治国理念的体现,是对处于法律弱势群体的呵护,是一个大国胸怀的象征。本文将简单阐述一下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意义以及还需完善的内容并对其可操作性做出具体的分析,希冀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操作性

作者简介:卢春雨(1976-),女,天津市蓟县人民检察院副科级检察员。

一、法律援助的意义所在

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做好公益事业,彰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重要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国理念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人权受到保护的重要体现;法律援助工作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是政府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心系百姓利益的具体法律措施;法律援助对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协调、化解矛盾冲突,营造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法律援助亦是对能力有限、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处于弱势群体的当事人提供的法律帮扶,使其享受法律保护,维护其固有的权益。

法律援助制度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法治国家法律制度完善的标志,是法制文明、法制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法治观念增强、司法结果公正的重要手段,是丈量一个大国文明程度的标尺;是一个民族胸怀是否宽广的体现。法律援助的意义重大,司法工作者岂能不察!

二、当前中国刑事法律援助问题所在

(一)缺乏对法律援助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在法律援助问题上制度晚,特别是在刑事法律援助上缺乏对其作用与意义的认识。甚至到目前为止许多人依然认为法律援助乃至刑事法律援助只是一种法律慈善行为,没有把刑事法律援助视为是对公民正当权益的保护、及对人权的保障。刑事法律援助实质是保障人权、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系司法公正,保证法律上的弱者、经济上的贫者能受到法律公平保护的法制国家意志。其作用是保证公民的固有权益不受损害,意义在于显现文明社会的特有宽广胸怀,也是保护贫者、弱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刑事法律的援助缺乏宽度

在我国当下,适用于刑事法律援助方式的仅有两种可能。其一:刑事案件中双方即使诉讼人和被告人基于经济困难无法聘请律师或者是经济困难无法委托诉讼代理。国家将给与刑事法律援助。其二,经济困难的部分残疾人、未成年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死刑的无法委托辩护人的,由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将提供法律援助。表面上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度较高。但,刑事法律援助仅限于公诉阶段。且《法律援助条例》对公、检、法三方均无实际意义上的具体约束。具体操作时,往往刑事法律援助只是限于法院指定的辩护。加上法院的刑事法律援助对经济条件的审查较严格,仅占居民生活保障线之上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受援助者的宽度受限。

(三)对刑事法律援助政府财政缺少投入

刑事法律援助在我国由于起步晚、制度不健全、加上认识的不足。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对刑事法律援助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造成援助经费捉襟见肘。而,刑事法律援助往往涉及的程序复杂,耗时长,资金使用远多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办案经费不足,造成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收益较低,办案动力、热情不够,责任感下滑,使得刑事法律援助质量不高。

(四)对刑事法律援助缺少刚性约束机制操作性不强

在刑事法律援助的问题上,我国司法部与最高法、最检察、公安部也曾联合下发过通知,对刑事法律援助提出要求。但,只是规范性的文件,法律约束力不强,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公、检、法、司都没有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实践标准。更没有组织、程序、制度、经费、纪律等制度保障。

三、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有待完善所在

(一)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

刑事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不会因贫困以及其他因素而造成个人权益受损的一种国家对人权实施的保护制度。我国于2004年保障人权制定写入了宪法。可见国家对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

(二)拓展刑事法律援助宽度

强制辩护是国内外司法实践中,为保护人权普遍实施的法律制度。强制性指定辩护,在我国只适用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及未成年人和盲、聋、哑残疾人。而西方国家将强制辩护适用于所有重罪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依法治国的法制环境改善的需要,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起码考虑对可能处五年以上至死刑的被告人给以强制辩护的保护。在审查经济标准时,可适度放宽标准,利于更多刑事涉案者获得刑事法律援助。

四、结语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土壤,才能使刑事法律援助之树茁壮,只有在全社会培育法制意识的种子,才能使依法治国的理念生根、发芽、结果,才能使法制文明不断进步。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要政府努力,法律有志之士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相信,刑事法律援之花定能灿烂开放。

[ 参 考 文 献 ]

[1]马明亮.“法律援助: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瓶颈”[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4):73.

[2]马明亮.“法律援助: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瓶颈”[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4):72.

作者:卢春雨

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 篇3:

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新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完善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对我国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以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首先从刑事法律援助受案情况、通知辩护案件与依法申请案件情况、诉讼各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以及受援群众情况四个方面探究浦东新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现状,其次分析现阶段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已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完善浦东新区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对策,以期为浦东新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刑事诉讼法

2012年3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现阶段,上海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已取得丰硕成果,建立了我国第一次法律咨询专线。因此,本文从上海浦东新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中心为视角,分析了浦东新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及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浦东新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

一、浦东新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实施现状

(一)刑事法律援助受案情况

浦东新区2014-2017年刑事法律援助受案情况如下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4-2017年,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107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717件。浦东新区法律援助案件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呈现上涨发展趋势。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从2014年的856个增加到2017年的1243个,增加了31.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从2014年的381个增加到2017年的492个,增加了29.1%。2014-2017年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分别占44.5%、40.1%、43.8%和39.6%。

(二)通知辩护案件与依法申请案件情况

浦东新区2014-2017年通知辩护案件与依法申请案件情况如下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4-2017年,浦东新区分别共受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2、35、52和60件,分别占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11.7%、11.9%、16.7%和18.1%。通知辩护刑事法律援助案始终占主导地位,占当年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89.3%、90.1%、86.8%和87.3%。

(三)诉讼各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

2014-2017年浦东新区诉讼各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如下表1所示。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侦查起诉阶段案件数量从零开始,从2013年的27个增加到2014年的83个。一审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和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前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有所减少,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最多,占所有刑事案件总数的50%以上。然而,在第二审阶段的案件较少。2014-2017年,一共处理了13起案件。

(四)受援群众情况

2014-2017年浦东新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受援群众情况如下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2014和2015,受援者包括未成年人、盲聋哑人和贫困者。其中,未成年人和盲聋哑人分别占总案件数量的58%和71%。2016和2017年,未成年人和聋哑病例分别为68%和63%。2014-2017年,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人数是2人。一般贫困人口刑事法律援助申请数量呈上升增长趋势,从2014年的13件增加到2017年的27件,分别占10%、13%、21%和20%。

二、现阶段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已取得成就

(一)首创法律援助的“浦东模式”

1995年8月25日,惠民机构首次成立了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该法律援助中心是我国首个为贫困用户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的政府机构。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逐步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形成独特的法律援助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法律援助机构只需负责法律援助案件的审判和受理,所有案件均由社会律师承担。此工作模式得到司法部的认可,被誉为法律援助的“浦东模式”。浦东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已有20多年,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具有较大作用。

(二)首创全国第一条法律咨询专线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于1996年12月26日成立了中国首条法律咨询专线,该法律援助咨询专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矛盾,为市民解决矛盾。这里列举了两个案例。在浦东新区成立热线电话后,一位市民因为邻居违反了规定而多次受到威胁,所以打电话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公民所在地的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居委会调解,从而避免矛盾升级。专线也接到了一名中年妇女的电话,她称她是残疾人,因为她的单位拒绝给予补贴,并且服用了超过100片精神镇静剂,形势非常危急。一方面,专线工作人员试图安抚和安慰,另一方面,让人们立即通知法律援助站所在的呼叫号码进行紧急处理。随后,由于及时的沟通和抢救,该女子已脱离危险。从这两个案件中可以看出,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专线为市民化解矛盾以及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组建骨干律师队伍

律师是法律援助“浦东模式”的核心成分。浦东新区一直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建设。现阶段已形成法律援助律师骨干200人左右。这支队伍是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主力军。2018年上半年,法律援助中心开始集中招聘重要法律援助律师,吸引500余人报名。经过严格审查,92名律师被纳入法律援助骨干队伍。2016年3月26的一个晚上,17岁的被告杨某在万某的建议下为他的同胞报仇。结果,他破坏了受害者办公室的财产,并轻微地伤害了受害者。上海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倪某作为被告杨某的辩护律师,认真研究案卷,会见被告杨某询问案件事实和证人证言,建议应该减少对18岁以下被告的惩罚。最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充分听取并通过了法律援助律师的辩护意见,并发现被告人杨某犯有肇事罪,判处两个月拘留,缓刑两个月。通过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服务,未成年人杨某得到了减轻处罚。浦东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弱者保障了法律援助的服務水平。

三、進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对策

(一)提高司法部门对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管

刑事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制度的关键部分。司法部门必须重视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一方面,成立刑事法律援助领导小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组织,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协调配合,各部门交流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信息,解决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有效处理。另一方面,制定相关实施准则。根据《刑事诉讼法律援助条例》和浦东新区刑事诉讼法律援助的实施,制定并实施详细可行的实施准则,将其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浦东新区法律援助申请书》等相关法律文件,提出相应的法律援助对策,并监督各机关按照规定照常实施。

(二)加大社会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知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的刑事诉讼法,确保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知水平。宣传有利于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增加法律援助案件来源的基础性工作。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的。一是运用媒体加强宣传、举报刑事法律援助的典型案件,通过刑事法律援助的媒体报道,进一步增强刑事法律援助成功案件对社会的影响。第二,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提高社会各个群体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认识。三是要加强公诉法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架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和诉讼法的有效连接。

(三)加强公检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的衔接

新刑诉法对指定辩护的主体增加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但对于公、检、法与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如何协调相互关系并没有具体规定,如何避免各部门为自身利益相互推诿与扯皮,如何保障新的通知辩护制度顺畅运行,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配合,建立公、检、法、司各部门之间及时、有效的协调机制。例如,法律援助的内容可以添加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义务的通知中。推进职务律师制度,将法律援助人员配置到值班场所,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属的拘留场所设立法律援助站。定期召开法律、检察、公开、公司等部门法律援助领导会议,通报法律援助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评估

为了保证刑事法律援助的质量,可以采取事前、事后、事后监控的方法,对整个刑事案件的整个历程进行追踪和控制,提高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质量。事先可以成立律师刑事法律援助人才中心,与律师签订服务协议,进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事中可以充分实施法院听证制度和回访制度,对援外律师的服务进行监督。事后可以建立一个满意调查制度,对类似案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法律援助和律师聘用的判决结果,把律师处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情况纳入对象。在完成协助案件后,征求处理部门、受援这等人的想法和意见,对其满足都进行评估。

四、结论

本文主要对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2014-2017年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实施现状展开研究,从刑事法律援助受案情况、通知辩护案件与依法申请案件情况、诉讼各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以及受援群众情况四个方面探究浦东新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现状,分析现阶段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已取得的成就,包括首创法律援助的“浦东模式”、首创全国第一条法律咨询专线、组建骨干律师队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司法部门对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管、加大社会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知度、加强公检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的衔接以及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评估。

参考文献:

[1]宋昭.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制度研究[J].人民论坛,2010(35):50-51.

[2]打印文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11):14-16.

[3]车梦婷.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范围现状及扩大路径初探——《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的思考[J].新西部,2018(6).

[4]邢红艳.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6(28).

[5]孙敏英.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实践分析——以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的实践为例[J].法制博览,2014(10).

[6]庞华玲.对刑事诉讼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应予完善[J].法学杂志,2001,22(3):62-63.

作者:王鹤然

上一篇:媒体政治报道分析论文下一篇:法律制度研究进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