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种“舶来品”,从诞生伊始就与法律援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对法学教育和法律援助的发展来说是双赢之举。正确看待双方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诊所运作模式的革新,应成为我国普及诊所法律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篇:法律援助论文范文

法律援助与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而法律援助是通过解答法律咨询、代理或协调案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途径表达利益要求,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历史上没有法律援助制度。“堂堂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是当时穷人任人宰割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律援助虽然没有作为一项完整的法律制度而建立,但法律援助的一些内容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有体现。如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人民法院组织法》在规定被告人的辩护权时,就规定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指定辩护人为被告人辩护。1956年,司法部发布的《律师收费暂行办法》,规定律师免费或者减费服务的案件范围。1979年以后陆续颁布的《刑事诉讼法》等,都规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援助内容。但是由于没有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一些法律援助的规定实际上没有也难以落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部分人存在经济困难。他们要维护自己权益,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公民可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别而有先富后富之分,而司法正义则不同,不能让一部分人优先得到法律的保障,而让一部分人被法律所遗忘,最后才实行人人共同享有法律保障。如果有一部分公民因为经济收入的悬殊而不能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那么我们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又何以实行呢?因此,出台保护经济困难公民的权益的制度日益迫切。审判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职权主义”的诉讼向新的“抗辩式”诉讼的转变,使律师帮助更为重要。而律师服务市场化和有偿化,需要法律援助制度来弥补。1994年,司法部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和武汉等地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法律援助”的概念。这不仅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是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6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专设一章,专门规定了法律援助。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我省的市、县法律援助中心相继成立,并开展工作。2000年10月29日,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这是继《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后全国第二个省级人大通过关于法律援助的地方性法规。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法律援助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建立。可以说,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诞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法制背景,是和谐社会的呼唤。

二、法律援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法律援助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省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协调和法律服务的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职能,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5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和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244件,办案总数仅次于广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第二。去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解答法律咨询283086人次,比前年增加24%;办理和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861件,比前年增加21%,受援人总数31100人,比前年增加45%。

一是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协调案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途径表达利益要求,并依法协调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援助机构发挥“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和接待窗口的作用,热情接待来访、来电和来信咨询,无论是否经济困难,都给予认真解答,引导群众按法律途径处理,并协调解决,化解大量人民内部矛盾。法律援助机构解答法律咨询有三个特点:其一是目的明确。法律援助机构是政府的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国家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制的人员,能够以社会和谐大局为重,努力引导群众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化解矛盾纠纷。其二是能够准确回答当事人问题。法律援助机构从事解答的工作人员都具有法律知识,一般都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律师资格),能够准确回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其三是法律援助机构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在协调案件上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由于法律援助机构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单位,自然得到他们的信任。近年来,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在解答法律咨询中,协调处理群体性事件较多,效果也非常好。

二是代理诉讼和非诉讼事务,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特别是经济困难群众,要加大保护力度。尽管从整体上来讲,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公民之间存在主客观条件方面的差异,因而经济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别。的确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困难,不能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因而得不到法律服务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农民工等,老板克扣工资,发生工伤,不给治疗和赔偿。当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因经济因素制约无法获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等于纵容了违法行为。另外,不能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就有可能采取非法手段来处理,带来社会危害。法律援助可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制裁了违法行为,引导他们合法解决矛盾,提高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和理解。

三是保障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得到辩护,以便准确打击犯罪分子,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加强人权司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受到限制,且往往缺乏法律知识,在刑事诉讼中需要律师的帮助。因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就不能全面收集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有控诉,没有辩护,不利于审判机关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12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通知》指出:“各高级法院在继续坚持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同时,自2006年1月1日起,对案件重要事实和证据问题提出上诉死刑第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并积极创造条件,在2006年下半年所有死刑第二审案件实行开庭审理”,“要加强与检察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和配合,保证公诉人和律师出庭,确保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顺利进行。”死刑案件,人命关天,定罪判刑应百分之百准确。给在被判处死刑一审、二审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提供辩护,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刑事案件质量,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法律援助机构这个职能发挥,也是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是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

1.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实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即为法律上的义务,从而使法律援助从传统的律师慈善和社会道义行为,提升到国家对公民的一项司法救济和人权保障措施。这在司法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的法律援助责任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配备法律专业人员和提供财政保障、办公接待场所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和法律援助的主管机关,应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法律援助的政策和规定、抓好队伍建设和硬件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以及加强和改进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等方面。政府责任的落实,是法律援助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法律援助机构既是代表司法行政机关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又是法律援助的实施机构,包括审查法律援助的申请、对法律服务人员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社会组织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等进行监督管理等。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应积极管理,依法管理,不能滥用职权,也不能玩忽职守。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所在的法律服务机构,应当认真履行法律援助的义务。

2.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政府要建立比较健全的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法律援助专职队伍,实施和管理法律援助事务。世界各国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不一样,总的趋势是,政府从不管法律援助到管理法律援助,从管一部分法律援助到全面管理法律援助工作。当前,我国大陆法律援助机构从中央到县四级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既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又有管理法律援助事务的职能。我省从省到市、县(市、区)三级都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共102家,有工作人员5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律师资格)。有一半以上的法律援助机构在沿街一楼建立接待室。从2005年起,省财政拨出专款,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法律援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许多经批准的法律援助机构,没有专门人员编制,由司法局内部调剂,导致有的司法局因本身编制有限,没有安排法律援助专职人员;有的法律援助机构与律师管理科合二为一,由律师管理科承担法律援助职能;有的与基层法律服务科合并;有的是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管理科、12348服务专线、基层调解科合并成立法律服务科,等等。这些法律援助中心只是一块牌子,人员不到位。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身兼数职,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二是法律援助机构办公用房紧张,还有不少的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接待室,给经济困难的群众要求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带来不方便等。这些都应该尽力加以改善。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社会需要法律援助,法律援助需要社会的支持。法律援助确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不能把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对立起来,两者应当是统一的。说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并不是说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没有法律援助的义务,社会就没有责任。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级财政都有不少困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困难更大。完全靠政府拨款搞法律援助,是不现实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捐助法律援助事业。几年来,我省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部(站),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工作;二是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中有法律职业资格(律师资格)的,授予法律援助律师执业证,可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三是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弥补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今后还要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有开展法律援助,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把社会团体的维权工作、法律院校的教学活动与法律援助相结合,不仅缓解法律援助的供求矛盾,进一步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团体维权和学校教学的质量。要继续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志愿者队伍的工作。

4.进一步采取便民措施,努力做到应援尽援。这几年来,我省推出了许多便民措施。如:建立沿街接待窗口、发挥“12348”法律服务专线作用、发放法律援助卡和便民牌等,方便了当事人。在做到应援尽援方面,尽量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近几年,我省对受援助的“经济困难人员”的界定逐渐放宽,逐渐人性化。例如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对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界定,按照《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执行,但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等导致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也可认定为经济困难。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法律援助事业等实际,适当放宽经济困难标准,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200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根据这些规定,今后我们必须加大便民措施,方便当事人得到法律援助。特别要加大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力度。由于目前企业用工不规范、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现象很普遍,一线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免于审查还含有“绿色通道”的意义,即简化程序,使农民工能够尽快获得法律援助。

5.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提高工作质量,切实维护经济困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不能丝毫马虎,应该保证质量,使受援人切切实实得到援助。一要为受援人申请免收或者缓收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费用。二是认真调查取证,程序到位。三是讲究工作方法。法律援助案件的纠纷有许多是家庭矛盾、劳动争议纠纷。由于双方将来还要合作,甚至还要相互依靠,因此,一定要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协商解决。由于在受援人当中,有许多是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或者妇女,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来自家庭内部,表现为不给生活费,不给治病,打骂,虐待等,致使法律援助工作不仅要维护这些人的权益,而且要尽量维护和促进他们与家属之间的感情。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固然需要法律作保障,但是感情维系或弥补感情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人需要家人长期照顾。因此,在为这些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时,要为他们长远打算,追求实际效果,尽量通过协商、教育的办法解决,切忌冒然采取诉讼。不能因为现在法律援助轰轰烈烈而影响他们与家属之间的感情,留下后遗症。劳动争议的劳动者,有的希望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因此也应尽量通过协调工作,妥善处理。当然,协调并不是不分是非,协调更不是“和稀泥”,而是指分清是非、责任基础上的软性公正处理。

总之,法律援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关心困难弱势群众的一个具体行动,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积极参与、支持和捐助法律援助事业,新闻单位也要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作者:潘加勉

第二篇: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的关系探究

[摘要]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种“舶来品”,从诞生伊始就与法律援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对法学教育和法律援助的发展来说是双赢之举。正确看待双方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诊所运作模式的革新,应成为我国普及诊所法律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 法律援助

[作者简介]何彩萍(1974- )女,陕西府谷人,榆林学院法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陕西 榆林 719000)

[

在我国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探讨法学教育职业化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创新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成为法学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适应这种需求,许多高校引入了诊所式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是美国法学院借鉴医学院诊所与临床实践的教育模式,在法学教育中推行实践学习,缩小法律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之间距离的一种法律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诊所法律教育本身就是法律援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卓有成效的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特别是它与法律援助的互动式发展,为我国高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式。

一、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结合的背景

诊所法律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与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在种族歧视和越南战争中,许多穷人受到伤害但却没钱得到律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富有正义感的法学院学生开始自发地为穷人办理各种案件,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单凭热情很难保证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质量,为此,特别需要有经验的律师给予规范系统的指导。这种需求继而引发美国法学教育界的一番争论:法学教育是否应为学生的执业做准备?传统的法学教育者认为,法学教育应以教授法学理论为主,实践性的方面应由学生在毕业后通过从事具体的法律工作或担任法官助理来完成。然而,许多法律执业人员和新兴的法学教育者则坚持,法学院的学生不应简单沉溺于对案例的教条式分析,更应该致力于“真实生活”背景下实际的法律推理和事实分析。在这一背景下,诊所法律教育应运而生。在“诊所”中,一方面,学生接受有关法律的实际应用的指导,提升法律实践能力,加深对法律本身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训练及教师的指导,代理一些法律援助案件,掌握办案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初步的律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确立为弱者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美国法学院产生以来,对美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援助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每一个得到美国律师协会认可的法学院都必须为学生开设法律诊所课程。①而许多法学院诊所教育的案件直接来自于各专门法律援助中心,甚至于很大一部分诊所已实际上成为美国法律援助机构的组成部分。这说明,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我国的情况来看,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7所大学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同年7月28日,经中国法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这一学术团体。②迄今,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八十多所院校陆续加入该委员会。还有许多高校的法学专业自发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使法科学生成为当地法律援助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的互动

(一)诊所教育可充分利用法学教育的人力资源,缓解专业化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危济困的司法救济制度,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最初产生于社会团体的慈善行为和律师个人的道义行为,后来通过国际公约将其上升为国家对公民的责任。我国在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了《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的宗旨,是帮助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各国法律援助的经验表明,法律援助主体多元化,是满足社会法律援助需求的必要保障。法律援助涉及诉讼及非诉讼案件、公证和司法鉴定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了行政侵权损害赔偿、刑事辩护、婚姻、继承、债务纠纷及劳动争议等各类民事、经济纠纷。这决定了法律援助必然主要依靠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来完成。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的法律援助机构、执业律师及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援助力量。由于政府的法律援助惠及的范围较为有限,执业律师数量不足、参与热情不够,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欠缺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由此决定了我国的法律援助远远不能满足供需矛盾。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来看,2008年通过政府的援助机构和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提供的援助案件达580多件,尚不及实际需求的1/3。社会的稳定及其健康协调发展应依靠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援助应是全体法律职业共同体乃至全社会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法律援助是专业性援助,这决定了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专门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具备深厚的法律信仰,对公平正义的理解。法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满足法律职业和专业法律援助的人才需要。具体来说,法科学生在依托诊所教育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人力资源可观。高校法学院系的教师普遍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素养,不少教师还具有律师执业资格,有独立承办重大疑难案件的经验。法学院系中仅在校本科生即达到了三十多万人,在二、三年级本科生中即使只有10%的学生选修法律诊所课程,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部分功底扎实并有志于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法学硕士及法律硕士,必将成为法律援助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2.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有效保障了援助的质量。诊所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既是个人法律实践能力的历练,同时也有学分的要求。这决定了学生在办案中的热情和积极态度。通常,指导教师会参考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决定法律援助案件的参与类型并提供必要指导,对于复杂的案件会亲自参与其中,可有效确保法律援助的质量。

3.提供法律服务的成本较低,方式灵活。在校法科生提供法律服务没有执业律师报酬的要求,只需少量的交通费、文印费等开支,资金要求相对较低,便于筹措和解决。在各种五花八门的法律服务中,学生们为当事人提供详细的咨询、协助调解、组织开展普法宣传、代写法律文书、代为出庭诉讼,既解决了当事人的困扰,又使很多纠纷化解于无形,避免了“滥讼”。除此之外,学生们凭借正直纯洁的心灵,敢于伸张正义的勇气和法学院知识权威的形象,比较容易获得当事人的信任,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诊所法律教育的灵魂仍然是法学教育,是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

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院学生对传统课程设置日益不满,积极要求实践性法学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渴望推动的结果。作为不同于传统法学科目的独立的课程,诊所法律教育具有独特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特定的教材和阅读资料,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重在讲授法律实务与律师执业技能和技巧,通过角色模拟、单独指导、案例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学方法,以为真实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途径,将教学活动充分置于社会实践的背景当中,以互动式学习,达到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

1.各种类型的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是诊所法律课程实践内容的良好素材。当事人的法律援助服务需求多种多样,适应这一要求,在综合性法律诊所的基础上,许多高校的法学院系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专长进行了分门别类,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团体组织。如劳动者权益保护诊所、未成年人及妇女权益保护诊所、消费者权益保护诊所、公益服务诊所、社区法律服务诊所及诉讼诊所等,形成了各个诊所自己的特色。诊所学生在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最生动的法律课堂中接受了教育。这种经历同时为他们日后成长为专业化的执业律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有机结合,是培养法科学生必备职业能力的良好途径。有学者指出,法科学生应培养四种职业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诊所课程和法律援助的开展为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首先,通过与社会面对面的接触,与各种类型的当事人、公检法司等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人打交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在代理各种形形色色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真正的现实感和压力,在这种氛围中,会逼迫他们自主地锻炼会谈、咨询、辩论能力,学会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其次,通过诊所课程的经历,像律师一样办理真正的案件,使年轻的学子们深刻体验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不仅在法律职业技能方面得到训练,加深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综合理解。同时,更重要的,培育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法律实务的具体操作中,学生们必须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和团结协作。一方面,要对案件本身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熟练地检索和运用法律;另一方面,既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又要善于说服其放弃毫无根据的要求,恰当地帮助他们权衡利弊做出取舍。这种“从实践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也使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习惯,对他们今后事业的成功颇有助益。再次,通过帮助弱势当事人,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命运,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力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所匮乏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培育。从法律援助的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当事人对同学们是信任的,希望借助他们所掌握的一定程度的专业能力摆脱困境。在这种期待、需要和依赖下,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法律的价值及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力量,从而确立了为更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正义和消除不平等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社会与人性的复杂,会令年轻的学子们感受到挫败和困惑。但是,也正是这一过程的历练,加上老师的指引,同学的沟通,会使他们思想更加成熟,信念愈加坚定。这就使他们在走向或返回社会时,得以带着辨别力和免疫力,不是与司法腐败同流合污,而是自觉地予以抵制,来提升司法的尊严与权威。

3.诊所法律教育可以使更多的法科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需要。部分学生可能会直接选择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即便并非如此,在诊所的学习经历往往也会激励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中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和权益保护,并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诊所教育有助于使法学教育更契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正义与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梁治平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所关涉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是人格的成熟与道德的完善。”诊所式法律教育使法学院的学生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法律,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可以说真正实现了法学教育的本来目的,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法学实践性教育模式。

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推进诊所法律教育

应该看到,诊所法律教育虽然与法律援助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法律诊所和法律援助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法律诊所是法学实践教学的基地,注重追求的是教育效果,重点关注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法律援助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司法救济制度,它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理念,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资源,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司法的实质正义。其次,法律援助仅仅是法律诊所课堂外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法律诊所的教学方法包括范围很广的方法和手段,既包括课堂内的,也包括课堂外的。课堂内采用的方法有提问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个案分析法及模拟训练法等。就目前来说,法律援助虽然是法律诊所课堂外教学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诊所教育的不断成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开拓出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再次,法律诊所开展的法律援助只是国家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和形式内的一部分。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及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许多援助项目,诊所学生尚不具备主体资格,如刑事辩护、公证法律援助等。这种现状同时也说明了依托于诊所开展法律援助的局限性。

目前,诊所法律教育在各大学的法学院系如雨后春笋,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越来越多的法学院系开始将法律诊所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并积极探索诊所运作模式的革新。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合理的教学工作量评价机制。专职诊所教师的匮乏是制约诊所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从目前已开展诊所法律教育的大学来看,教师队伍多以年轻教师为主,面临着晋升职称和实务经验不足的严峻现实。诊所课程的师生比较高,教学任务繁重(多数教师需同时兼任其他法学课程),如不能给予合理的工作量评价,既不能从制度上激励原有教师继续从事该课程的教学,也无法吸引新的诊所教师加入,势必影响该项目的运作效果。同时,考虑到诊所教育的特殊性,应建立专职诊所教师队伍。对此,除了在现有的法学教师中遴选外,还可借鉴域外经验,建立外聘专业律师为诊所教师或顾问的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弥补师资不足的情形。

第二,进一步完善法科生参与法律援助的保障机制。应对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作出一定的修改,明确法科生参与法律援助的主体资格,为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存在和援助活动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比如,可作出如下规定:“经注册登记的高等学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成员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相关部门应予配合。”从而使法科生作为法律援助主体的资格合法化,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及配合,更好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和接受诊所法律教育。

第三,加强与政府司法部门、基层法律援助机构、地方企业或律师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通过高校法学院系与这些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获取更多的教学案例和人力、资金支持,以更好地推进我国诊所式法学教育和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甄贞.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17.

②伍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北法学,2006(7):138.

[参考文献]

[1]王立民.法律援助与诊所法律教育[J].政治与法律,2005(1).

[2]王海琴,李丽辉.中国法学教育30年之历史与变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2).

作者:何彩萍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考

作者简介:任寅静(1987-),男,河北省正定县司法局科员,正定县优秀共青团员,2007年获河北省“省会残疾人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专注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善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设想,积极促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

【摘要】法律援助通常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于2003年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工作,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发展。

【关键词】法律援助;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一、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题

虽然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迅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起步晚,而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投入还有限,因此我国现阶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去改革。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法层次低

虽然我国于2003年由国务院由台了《法律援助条例》但是立法层次偏低,仅仅是行政法规还远远不够,许多地方对法律援助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省、市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系则,这使得法律援助工作在立法上出现“软骨病”的情况,极大的损害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建设。

(二)实施中有“打折扣”现象

我国法律援助的工作者即有一定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因为法律援助案件是无偿的,从而导致部分律师不愿意接受法律援助的案件,或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如普通有偿案件上心,导致了许多法律援助对象的不满,增加不稳定因素,需要改进他们的工作情况,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一些热心法律援助的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或高等法学院校的师生,或热心公益,具有法律知识的个人,他们乐意为法律援助的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活动,但是由于他们不是律师,或者没有相关的法律证件而导致法律援助对象对他们怀疑,社会对他们质疑,致使他们不能为法律援助对象提供必要的法律帮扶,挫伤了工作积极性,这也是法律援助实施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法律援助组织在监督上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有的地方还存在着部分收费情况、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损害了法律援助的形象,损害了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集体声誉,对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四)经费、人员保障存在差异

有些法律援助组织的经费时常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人员编制不能得到解决,甚至有部分违规收费的情况,还有办案补贴地域差异明显,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使法律援助工作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社会认知存在片面现象

虽然我国每年都在宣传法律援助工作,但在社会上仍有些公民不清楚法律援助的内容、申请条件。有的公民将不是法律所涉及的事情也当作法律援助来申请援助,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也不了解法律援助工作、不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这些是法律援助前进行中的阻碍,需我们在干部群众中加强宣传教育。

二、我国法律援助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案设想

就在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中所存在问题,提出部分解决方案的设想:

(一)关于立法方面

1.加强人大的立法,我国应当制定出台《法律援助法》,提高法律援助的法律地位,使法律援助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2.地方制定相应的法律援助实施条例,地方应当出台符合地域情况、民俗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便于工作开展。

3.完善法律援助法律文书制度立法,建议以司法部为单位出台法律援助的规范性法律文书的部门规章,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文书的严肃性、规范性。

(二)关于实施方面

1.改革司法教考试制度

即在司法考试里对于实习期的规定中增加接受法律援助案件的强制性规定,规定实习律师必须在接受1-2个法律援助案件才可以获得实习合格的证明,并可以取得执业证书。

2.改革律师制度

即在律师法中规定以每年接受1-2件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年度考核合格的条件之一,并对完成好的进行一定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补偿、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照顾,以促进律师积极接受法律援助案件,认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3.建立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联系制度

人民调解在调解矛盾纠纷中,会遇到各种和法律有关的案件,有时在调解中会遇到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时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联系互动,将此类案件联合法律援助律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及时法律援助,积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矛盾纠纷。

4.设立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

在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定期接受居民的法律咨询,对符合条件的居民给予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鼓励和引导居民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矛盾纠纷、减轻信访压力。

5.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

将该组织作为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的一个社会团体,主要是借此联系高等院校的法律专业师生,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又热心于公益的公民,以及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热心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公民,让他们从组织建设上成为有组织的集体,他们也成为法律援助机构所确认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成员,提高他们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6.建立志愿者准入及培训制度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组织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准入制度,以考试作为其准入的先决条件,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素质,又可以提高办理案件质量。对于可以准入的法律志愿者法律援助机构要发放《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证,以作为其资格的证明,并证明该证只能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且载明法律援助的范围、对象及使用证件的方式、效力,规范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工作行为,便于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因为法律援助志愿者法律专业知识不是很充分,且志愿者还有其他正式工作要完成,如教学、科研等活动,不可能与专门的律师相比,所以要组织他们每年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以促进他们的法律知识的完善,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关于监督方面

1.加强人大、政协监督

现在仅仅依靠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和上级法律援助组织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加强监督范围,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建立人大、政协法律援助定期查访制度和法律援助案件督办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良好发展,杜绝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2.加强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是“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加强舆论监督使法律援助工作能够阳光,可以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3.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制度是一种阳光的政务公开,建立公示制度可以防止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违法办案,也可以促进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尽快结案,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效率减少人情案,关系案。

(四)关于保障方面

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人员编制、经费等各方面保障,对于经费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律师会费中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法律援助的经费,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法律援助中心应当对其他法律援助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完善各项保障工作。

(五)关于社会认识方面

1.积极宣传法律援助,不仅要宣传法律援助的内容、特点,还要宣传法律援助的范围、对象,让社会认识到什么是法律援助能够受理的范围,哪些是法律援助的对象。

2.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慈善人士参与法律援助。应当鼓励并支持社会爱心人士、慈善人士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号召力促进社会的認识,这点可以考虑选出地方“法律援助形象大使”,或者举办法律援助慈善晚会,一来可以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二来可以解决一部分经费问题,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3.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认识法律援助的工作内容,了解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

当今的法律援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许多国家将法律援助写入宪法或法律,还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法律援助顺利实施的制度和规范。我国虽然没有在宪法中明确写明法律援助,但是在2004年宪法的修正案上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并早在2003年就由国务院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法律援助工作也必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今后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必将是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所谓规范化不仅是法律援助办公设施、人员经费落实等方面更加规范,更是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纪律监督建设的全面规范化。专业化,所谓专业化是指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建设必将专职的从事此项工作,无论是法律援助人员素质还是办理案件的水平都将逐渐专业化。常态化,所谓常态化是指今后法律援助工作将是法律实务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遇到法律问题自然寻求法律援助解决。这将是法律援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必将减少信访数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潭世贵.律师法学[M].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4:84-85.

[2]李建波.中国法律援助制度[M].1版.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0:2.

作者:任寅静

上一篇:矿山机电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