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2022-04-18

一、农牧家书屋建设的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每年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并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实施意见,不断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崛起,从而使和谐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1:

陕西妇女创业就业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陕西妇女在农村电商、家政服务等行业创业就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妇女创业就业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创业就业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创业就业机制不健全,秩序也不规范。建议以培训提素质,让妇女创业能力“强起来”;搭平台强服务,让妇女创业就业机制“活起来”;强监管求有序,让妇女创业秩序“好起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陕西省妇女在农村电商、家政服务等行业创业就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创业就业激励了广大妇女释放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陕西妇女创业就业的现状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线上培训强本领。针对疫情期间不能开展聚集性活动。各级妇联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广泛动员妇女参与“居家防疫·网上学技”等活动,开展适合贫困妇女就业的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家政服务、农家乐旅游、电商营销等技能培训课程,帮助贫困妇女在居家防疫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学知识、强技能。通过线上线下等分散的方式开展经营管理、生产技能等培训,让更多的妇女宅在家里学技能、涨“知识”,形成了培育一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应。2020上半年,陕西开展线上线下“巾帼脱贫”家政、手工等妇女技能培训班80多期,培训留守、贫困妇女8000余人。如铜川以“菜单式讲课+流动式课堂”的形式,举办秦绣、编织等手工技能和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培训妇女群众124人,将技能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安康“康嫂”家政公司,创新思路举办了家政线上培训班,邀请上海和新加坡家政金牌讲师通过钉钉直播间在线授课、在线答疑,1000余名妇女姐妹参加线上培训,为家政行业发展蓄积了能量。

线下培训树信心。积极开展线下培训,组织专家、讲师送课送技下乡,上半年陕西省举办各类巾帼脱贫妇女技能培训班20多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开展巾帼家政线下培训13000余人次。渭南市持续开展“巾帼扶志扶智百村行”活动,深入贫困村开展“三送”活动,为贫困妇女送知识强技能,增强脱贫增收信心,提高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韩城市妇联举办“我爱我家,韩城味道”厨艺培训,受训妇女1500余人。

(二)消费扶贫促复产,产销对接稳就业

陕西省妇联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实施“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坚持把发展妇女手工艺品特色产业作为帮助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根据陕北、关中、陕南地域环境差异,因地制宜助力巾帼脱贫。在陕南探索“社区工厂+贫困妇女”“农业园区+贫困妇女”“合作社+贫困妇女”“能人大户+贫困妇女”“生态旅游+贫困妇女”的“5+1”脱贫模式,助力山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举办妈妈益起团“三级妇联主席”网上带货活动,省市县妇联主席亲自上阵,推动政策落实,宣传推广旅游、直播推销产品,通过网络实现“宅家”能“养家”“待业”不“歇业”。安康市举办的“巾帼助力兴产业·爱心扶贫促消费”妈妈益起团安康站消费扶贫线上推介活动,当天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401.26万元。宝鸡市举办了第四届宝鸡市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暨“香约端午 消费扶贫”西秦巧娘手工艺精品展,共展出精美手工艺品上万件,销售额达到10万余元。

陕西妇女创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业就业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

创业就业能力不强。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45.3%,初中32.8%,高中或中专19.1%,大专及以上2.8%,大部分学历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缺乏技术、项目、资金,社会交往能力也较弱,即使县劳动、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免费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前来听课的人并不多,这些都制约了其创业就业发展。

除了大规模电商企业外,普通的小规模电商妇女一般只有高中、大专学历,各项技能并不高,经营的思路不够开阔。对大多数妇女而言,只局限于网上聊天、玩微信等简单游戏,掌握商品网上销售操作比较困难,加之上传宝贝、门面装饰、修润商品等专业程序,使她们望而生畏,大多数商铺开通后,疏于打理而处于半瘫痪状态。大多数妇女宁肯进行“看得见、摸得着”货真价实的销售,或依托专业人士在网上代销,也不愿钻研实践网上销售模式。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主要停留在家务、护理等基础性家庭服务阶段,衣食住行指导性服务、教育顾问等高层次服务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家政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大,家政职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多数从业人员只接受过两三天的简单培训,仅仅靠以往的经验便上岗就业,专业知识相当缺乏,而且流动性大,其提供的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这使许多母婴家庭苦恼不已,照顾老人只限于生活起居和食宿,老人生活在低层次中。而大多数家政机构缺少有资质的培训教师,缺少和用人家庭的沟通衔接。

一是受年龄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劳动阶段留守妇女35-45岁占7%,46-55岁占31%,56-65岁占62%,年龄普遍偏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对自身价值认同度较低,认为女人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好老人和孩子,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二是受眼前利益和小农思想的束缚。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青睐于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对有发展潜力但短期效果不明显的项目缺乏耐心。她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追求即劳即得,同时满足于“小富即安,小成即满”。三是受理想追求和休闲方式的肘掣。农村留守妇女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报纸和宣传资料,大部分不懂网络且没有读书习惯,知识更新慢,思想相对保守。农事之余以打牌和串门聊天为主要休闲活动,创业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二)创业就业机制不健全

以女性为主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体网商数量少,具备规模以上的电商企业少,对全县电商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县内除少数大企业有专业的网上销售平台外,其余大部分电商还是保持着妇女个人或夫妻等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很多电商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客服,规模小,销售额不大,她们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信息无法共享,不能形成合力进行抱团式运作。电商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种类偏少,品牌商标意识不强,缺乏一些主打品牌和拳头产品的支撑,网销商品的受众面较窄,特色小吃等商品地域特色太过明显,针对的消费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属于家庭式分散生产,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缺少必要的宣传窗口、展示平台,所以在做大做強网上产品销量方面还需加强。一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服务平台。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就业服务由工商、劳动、妇联等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二是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调研中发现,不少妇女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毫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小额担保贷款要求贷款人有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贷款的门槛较高,手续比较繁琐。

(三)创业就业秩序不规范

电商政策指导没有及时跟进,服务的价格、程序、质量和技能鉴定等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能开张营业,依然处在“胡同化”、零散化发展阶段,存在无证经营现象;家政公司制度不全、管理混乱,行业自律不强、社会信誉不高,违规操作和短期行为严重。

家政和养老行业初具规模的少,缺少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行业工作规章和标准。缺乏支持政策,总体运营水平不高,呈现出小型化、胡同化、零散化等特点,无证经营、价格恶性竞争、服务欺诈、劳务纠纷等现象比较普遍,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和约定,资金有限,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巨大的投资压力、高风险以及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失等,让市场前景看似广阔的服务产业,实践起来却举步维艰。

行业缺乏监督体系。由于国家、省、市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其主管部门不明确,这就使对家庭服务业、养老产业的监管不到位,在教材设定、技能鉴定、服务监督等许多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供求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服务员与客户发生纠纷和争议时,很难得以处理。服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期间的伤害、致残、死亡等问题目前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这让她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工作积极性低,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影响家政服务和养老行业的发展。

解决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以培训提素质,让妇女创业能力“强起来”

一是培训内容突出“实”。一方面,以农村婦女之家为依托,充分整合教育、农业、劳动、人事等部门的教育资源,形成文化教育、实用技术、职称评定三个梯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方便适用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在创业就业项目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副业生产,如畜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手工编织等。二是培训方式突出“新”。采用“妇联+合作组织+留守妇女”的模式。在宣传和引导下,留守妇女报名参与培训,妇联负责组织协调,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留守妇女在培训中掌握技能,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合作社或专业经济组织负责后期销售。三是后期服务突出“优”。实施培训与创业就业跟踪服务管理,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建立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管理服务机制。

培养电商人才,增强电商发展后劲。电商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电脑网络、线上营销、互联网金融等知识。择优选择一批农村创业女青年、大学生女村官、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等网络知识丰富、创业意识较强的女能人加入电商队伍,负责经营和管理。建议人社部门将电商人才培训纳入劳动力就业技能计划,鼓励支持教育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电商人才培训班,既注重吸引广大大学毕业生和80后、90后打工族参加培训,不断充实和壮大电商队伍,为电商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

(二)搭平台强服务,让妇女创业就业机制“活起来”

一是加强部门对口扶持合力。农业部门要围绕“瓜果蔬菜等现代和传统产业,结合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为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积极搭建平台。劳动、妇联等部门在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巾帼创业、心理辅导、健康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为留守妇女热情服务。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司法部门要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二是从扶贫政策中寻求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契合点。立足实际,着力培育打造瓜果基地、优质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农村留守妇女可依托这些基地,积极主动对接项目,进行创业就业。三是成立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依托农村留守妇女定向小额扶持资金协会等载体,建设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基地;以县女企业家协会为平台,引导女企业家与留守妇女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对亟需帮扶的留守妇女给予项目、技术或资金扶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文艺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家庭、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留守妇女创业热情。

四是构筑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建议在产业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农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在税费减免、子女就学等方面出台积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同时,对有意创业的返乡农民,实行“一站式”服务办证,简化创业审批程序,为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妇女数量,解决创业就业难题。

(三)强监管求有序,让妇女创业秩序“好起来”

有力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的坚强保障。建议由韩城市商务局、民政局负责,筹备组建韩城市家政服务业协会,搭建平台、共享资源,统一标准、规范市场,培育典型、树立品牌,加快家政服务职业化发展步伐。家政公司应确保从业人员、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将有不良记录的从业人员、客户登记备案,及时上报家政服务业协会,避免因个性问题损害整个家政服务业形象。进一步明确家政公司、从业人员、客户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厘清各自承担的责任,确保发生纠纷时措施及时到位、问题有效解决。集中清理整顿家政服务市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黑中介”,严厉查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努力形成有序、有效、开放的家政服务市场竞争机制。

作者简介

屈晓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政策

作者:屈晓东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2:

试论农牧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农牧家书屋建设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每年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并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实施意见,不断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崛起,从而使和谐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其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牧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满足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变农村牧区文化产品非常匮乏的现状,解决农牧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国家每年投入相当资金支持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大力实施农家书屋、牧家书屋、寺院书屋,以此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与进步。农牧家书屋建设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农牧家书屋成为牧民群众获取知识和致富信息的重要途径,广大牧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牧民和城里人的文化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从中可以感知到农牧家书屋、寺院书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青海藏族地区的文化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牧区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加大农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一系列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其目的是培育农村牧区文化市场,丰富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农村牧区的经济文化与城市相比较,发展状况显得缓慢和滞后,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所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农村牧区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此避开经济社会问题,单就文化而言,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种: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健全、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等。与整个农村相比较,青海藏族集聚区即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调查,我国农民人均拥有图书数量一年只有0.1册,即10个农民一年拥有一本书。与此相比较,青海广大牧区藏族群众的人均图书拥有量远远会低于这个数字。这与其生存环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成熟度等息息相关,也与整个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建设滞后等主要社会原因不无关系。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集聚地区,全省583万人口,其中藏族人口达137万,约占全省人口的24%。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青海占了6个,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8%。从人口学理论分析,青海藏族集聚区的人口承载量为每平方千米约1.96人。面对如此地广人稀、高寒缺氧的一个生存环境,加上游牧生活方式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固有的精神信仰以及视野等的局限,青海牧区牧民的文盲率可能高达60-70%,甚至还要高于这个数字。不管从人文环境或是从地域特征考量,青藏高原即藏族集聚区有其独特的区域性、分散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将广大牧区和农村地区等而同之,用一种简单的模式套用或者说完全按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式实施牧区文化建设,恐怕因地域的差异性而导致结果差强人意。相反,由于这一区域文化的薄弱和全民的宗教信仰以及信息流通方式的特殊性,往往成为国外藏独势力和不法分子进行文化渗透的重灾区,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稳定成为地方政府疲于应对的第一要务。

三、农牧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牧家书屋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任何一个行业,涉及到产业的推进和升级,无不牵涉到资金问题。面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每年将仅有的资金弄成了调味品,无法从根本上或者是总体上解决实际问题。“2004年我国对农村的文化经费投入为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的26.5%,低于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导致许多基层文化站无法正常运转,出现空壳化现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2004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这种投入的乏力,使得农牧区文化市场处于病态,尤其是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农牧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极为薄弱,农牧民无法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从而也引发出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蔓延,严重影响到农牧区现代化的建设。农牧区由于基础设施差,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缺氧地带,由于没有连续性的资金投入,很难留住人才,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没有连续性的资金投入,有的乡镇撤销了文化站等,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工作处于涣散状态;由于没有连续性的资金投入,在文化建设和管理上,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手段,为了完成工作目标,采用指令性、行政性手段弥补或掩盖资金缺口,缺失了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文化部门的职能处于“虚化”状态;由于没有连续性的资金投入,有些基层政府部门将文化建设工作边缘化,文化工作未能成为抓手,文化建设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一些地方的管理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文化工作就失去了开展的根基。

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导致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很多地方的农牧民一年看不到一本书、一张报纸,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信息进不了农牧区,农牧民缺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渠道,落后愚昧的思想代替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从而导致一些农牧区不良社会风气盛行,封建迷信、赌博活动成蔓延之势,严重腐蚀着农牧民的精神思想;有些牧业区甚至成为国外反动势力和分裂分子进行文化渗透的重灾区,不法分子通过非常规渠道造谣惑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设置障碍,也成为广大牧区全面科学发展的桎梏。

2、牧家书屋建设规模不合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入手,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国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从政府层面延伸和倾斜政策,将牧家书屋、寺院书屋也纳入规划,以便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地建设适应于广大牧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使农牧家书屋真正成为“知识角”、“智力库”,牧民群众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和学习更多实用技术,从而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还让广大牧民足不出户学习到经济、法律、农牧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牧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劳动能力和就业及市场适应能力。

单从政策层面来解析,农牧区文化建设以及农牧家书屋、寺院书屋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不容置疑。但从青海广大牧区的实际来评判,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建设规模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书屋建设没有科学规划,一些地方政府将文化建设仅仅当成一项政治任务,而其最终的实现目标只是能够应付检查。2013年到青南地区调研,一个县的文化活动中心大都建在公路沿线,理由是运输方便,可降低成本。但这些文化活动中心和农牧家书屋离最近的牧民居住点少之也有六七公里,很难想象面对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群体,如何吸引他们用业余时间到这么远的地方看书学习或参加文化活动。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将建设资金拿来盖了一栋几层的房子,在辽远的大草原上显得格外醒目,但屋内空无一物。因房子长期无人管护,窗户、门板已开始破损,文化活动室成了路边的摆设。更尴尬的是,政府为开展文化活动配送的一些基础设备,因活动室无人看管,长年搁置于村长或书记家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因建设资金的不足,农牧家书屋总量与牧民的居住环境不匹配。本文在前面的第二板块文化现状中已有论及,青海124万藏族群众分布在近7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在如此广大且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落后的土地上,牧家书屋的总量为1100余家,也就是说,约600多平方千米才有一家牧家书屋。也许这种简单的推算缺乏科学性,但我们不能忽视牧民的居无定所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一定会拉远与牧家书屋的距离,因其衣食住行的第一要求必定不能因为远离了活动室或牧家书屋而有所改变。所以,在牧区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投入,而且应增加牧家书屋的总量,使其区域性分布结构与牧民的居住环境匹配,甚至可以采取流动式农牧家书屋,使牧民在游牧过程中随处可以得到文化的熏陶。

3、牧家书屋出版物市场发育不良

综观我国农牧区出版物市场的发展状况,形势不容乐观。2002-2005年,我国农村图书销售额一直在80亿至90亿元之间,城乡图书零售额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1的水平,2005年接近4:1,这个数字明显有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三的比例形成鲜明反差。不难想象,在广大牧区,这个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又是相去甚远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出版物市场或者说从牧家书屋建设状况考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出版物总量形不成规模。就全国而言,藏文出版单位只有8家,且由于编辑队伍人数的限制、发行成本的居高不下、购买力造成定价的难以提升、图书发行网点的不断萎缩等原因,造成藏文出版物的总量难以形成规模。据初步统计,每年全国藏文图书的新品种维持在700种左右,且其中大部分为古籍整理和大部头典籍类图书,适合于广大牧民群众的社科类、生产生活类等图书少之又少,难以满足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配送图书品种单一。我国的出版工作一直要求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由于农牧区经济总量不高,人们的购买力有限,图书的定价难以按市场变动提升,而运输成本又居高不下,出版单位又不得不面对生存和发展,所以将农牧区出版物市场忽略或排后,农牧区出版物市场一直不景气。每当向牧家书屋配送图书时,出版单位尽力将积压的过时图书和滞销图书配送出去,而这类图书不能满足农牧区广大读者对科技信息、法律援助等急需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化需求。

三是农牧区图书市场混乱。一是有些出版单位为了争取国家项目,即使没有出版民文图书的资质和编辑力量,也安排出版民文类图书,造成民文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图书的质量难以保证,读者对此怨声载道;二是由于没有专项资金,边缘地区的文化市场监管缺失,大量的盗印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不仅对民文出版单位利益造成侵害,也为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创造了条件。

四、牧家书屋建设中应重新定位的几个方面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使农牧家书屋真正发挥文化阵地作用

农牧家书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牧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充分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丰富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可能。农牧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自身的造血功能失常,对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农牧家书屋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培养、文化产品的更新等需要。“文化观念是文化的灵魂”。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观念和农牧家书屋走走过场、做做样子的现状,使每一个农牧家书屋基础设施健全、文化活动丰富、管理人员到位,国家需要从政府层面统筹考虑,对贫困地区和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牧业区进行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社会赞助等各种形式,形成投资主体的持续性和多元化格局,使每一个农牧家书屋能够真正成为“改变命运的知识库,学习致富的黄金屋”。(柳斌杰:《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局面》,《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9月29日)

2、推进政策引导机制,使牧家书屋选配出版物具有指向性

农牧家书屋是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保证农牧民居民基本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李英:《农家书屋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步伐》,《发展》2009年第3期)出版工作者应以国家利益和社会担当为己任,从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每年都有目的、有指向地安排一定比例的,农牧民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选题,上报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核。确定为农牧家书屋配送图书后,政府对列选选题予以补助,一是解决出版单位出版农牧家书屋出版物的亏损,二是杜绝将积压或滞销的过时图书配送到农牧家书屋,使农牧家书屋配送的出版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到、学习到更多的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农牧区与发达地区文化上明显失衡的现状。

3、实施数字化建设,使公共文化领域成为精神高地

我国牧区大多处在偏远地区,生活条件差,文化生活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封建迷信等落后习俗的影响大,严重影响着牧民的文明进步和牧区的发展变化。为了将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感情、族群性格等旧的文化观念加以改变,解决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购买力薄弱等造成农牧家书屋建设的困境,国家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和手机等阅读终端的优越性和普及性,设计和研发针对农牧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领域,即区域性公共电子图书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由政府指导和采集,由出版单位将适合农牧家书屋的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转换和电子化设计,然后由政府采购投放于区域性公共电子图书馆,使得每一个农牧民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读到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识。数字化公共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加以充分利用,并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缺失、图书配送单一、覆盖度不够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公共文化领域成为农牧民群众的精神高地。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出版社)

作者:李清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3:

红色文化引领文明实践


红色文化引领,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魅力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给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明了方向。上海拥有众多红色历史足迹,城市的根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百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这里出发。

上海的红色文化具有宏大、深远、雄奇的特点。宏大,即内涵丰富,影响广阔。从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其中一大、二大、四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12年设在这里。深远,即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历史上许多重要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酝酿、产生的,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是在上海发生的。雄奇,即英勇雄壮,英雄辈出。五卅运动全球震惊,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英勇顽强。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作为承载历史与现实之重要纽带,其作用与价值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其传播和践行,通过百万学雷锋志愿者得以实现。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通过创新传播方式,红色遗址成为文明实践的“课堂”,文物史料、英烈前辈事迹成为弘扬建党精神的“教材”,志愿者成为初心教育的“老师”,红色资源亮出来、活起来,红色城市的光荣历史绽放光芒,形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动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也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提升上海的城市软实力汇聚了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点评员:上海市教委“红色宣讲团”专家 傅向东)


打造“永远跟党走”的育人大课堂

初心之城,红色之都。600多处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血脉流淌百年。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给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明了方向。

初秋时节,记者在上海实地感受到:浦江两岸,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风起云涌。上海从加强制度供给到创新传播方式,全面系统挖掘“红色宝藏”,传承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倡导的上海城市精神,让百年风华直抵民众之心,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魂”。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上海建立了党史和理论宣讲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机制,使常态化宣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联手成立全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组建覆盖47所高校,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等为代表的首批65支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推出精品课程,通过线上点单、线下讲课的方式常态化进驻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既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为大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大课堂”。

用多元化群体现身说法感召——

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力邀“眾鑫有话”市委老干部讲师团等讲政策、成就、形势,引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尚社”青年讲师团、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老教授讲师团等讲学理、道理、哲理。闵行区请王海滨等道德模范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变化,打造“闵理”讲坛。松江区的“松江三人行”“青年说”等宣讲品牌深受市民欢迎。静安区“明灯”讲师团等群众身边的优秀宣讲团队,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推动党史和理论宣讲走进社区、园区、楼宇等文明实践阵地,让爱党爱国情怀激荡心灵、凝聚力量。

用全景式课堂深度体验吸引——

记者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长宁区愚园路采访,听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介绍:愚园路拥有布尔什维克编辑部、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钱学森旧居等宝贵的红色资源,已被纳入上海市7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近年来,愚园路依托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挖掘和用活这些宝贵资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他们绘制愚园路街区红色路线地图、组建愚园路弄堂红色宣讲队、吸引一批白领青年志愿者、挖掘100个经典爱国故事,将愚园路街区打造成集“看”“听”“学”三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小小愚园路,折射大上海。仅今年以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依托“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党史和理论宣讲”资源2129项,组建宣讲志愿服务团队1569支,推出常态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1515个。通过文艺党课、主题展览、电影展评、舞台展演、文化集市、经典诵读、人文行走、名人巡访等活动载体,构建体验式、沉浸式、流动式“学习场”,打造全媒体、分众化、互动式“直播室”,让党的光辉历史和创新理论触手可及、深入人心。

黄浦区打造集宣教、议事、服务、实践为一体的“瑞金·初心会客厅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再现新老渔阳里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小道”;

杨浦区举办“百年·百人·百场”红色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使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串珠成链绽放红色光芒;

静安区通过“红色印记”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展,依托“五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的丰厚文化底蕴和资源,实现全区14个街镇全覆盖;

虹口区的“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开创文明实践新模式:依托本区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讲好“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故事;

位于沪苏交界的青浦区夏阳街道多举措打造“光耀初心”文明实践品牌。通过整合辖区内老、中、青三代志愿服务力量,打造红、青、黄“三原色”理论宣讲团队。以道德模范丁昆源为代表的“老一辈宣讲团”讲师,利用所学,紧跟时事形势,把最新的国际形势、国家形势融入讲课内容,积极宣讲党的理论,引领村民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恪守初心使命。

让红色革命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英烈模范事迹成为党史“教材”,志愿者成为党史“教员”。上海在全国最先开展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走进年轻人群,让红色资源亮出来、活起来,形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动效应。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节,讲红色故事成为首选内容。今年3月至7月举行的“永远跟党走”市民红色故事演讲大赛,3000余名市民参赛,百位优秀讲述者获评“红色故事传讲人”。
“不说再见,雷锋驿站是我们永远的家”

——上海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表达《志言志语》

“我们不说再见,雷锋驿站是我们永远的家。感谢傅老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在这里领悟了雷锋精神,收獲了帮助别人的价值和快乐……”8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学“行浪锋帆暑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队”朱红红老师,代表同学们对浦东新区上钢街道“雷锋驿站”负责人傅余贤表示了这样的感谢。

“雷锋驿站”的前身是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世博会后的10多年来,“雷锋驿站”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提供365天常态化志愿服务,向国内外游客和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便民服务、应急救护、公益活动等服务内容。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服务人数超过 25000 人次。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窗口和平台,“雷锋驿站”还是广大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打卡地”。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周边的大中小学校学生都会踊跃报名来感受雷锋精神,服务市民群众。今年是学生在雷锋驿站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个年头。经过前期的报名、面试、培训、上岗等工作,今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有30余人,分别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向明中学、上海师专附小、周浦镇第二小学、洪山中学、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上南中学东校等学校。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学生志愿者在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共参加志愿服务和各类活动800多个小时,并经过考核全部成为上海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

负责驿站日常管理、协调的退休工人傅余贤,见证了驿站的建设、服务的历史,目睹了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快乐奉献过程。他说:“同学们给雷锋驿站带来了青春活力,他们以雷锋为榜样,力争成为新时代老百姓身边文明实践的活雷锋。他们从文明宣传、解疑答惑、帮助老人、环境卫生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坚持每天写下一篇《志言志语》,记录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收获一份份付出的快乐,践行着伟大而平凡的雷锋精神。
柘林“好声音”

奉贤区柘林“好声音”宣讲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由本镇青年、乡贤、文艺、大学生4支队伍组成,旨在讲好柘林故事,传播柘林声音,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理论宣讲工作有机结合,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柘林镇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意识,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常言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柘林镇每年开展理论宣讲培训,如邀请至理贤言讲师团副团长狄建英以“中国之制,中国之治,中国之智”为主题进行示范宣讲,以体系化、规范化培训为依托,进一步理清宣讲思路、提振宣讲信心、增强宣讲实力。柘林“好声音”自成立以来,在全镇各事业单位、村、居进行广泛开展,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水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构建融合多方资源的共享大平台

在上海采访期间,记者体验了一次“百年党史路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党的诞生纪念日为何不是一大召开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这辆红色“党史巴士”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出发,途中经过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外滩陈毅广场、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最终到达浦东展览馆,游客下车即可参观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100分钟的讲解中包含了“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历史为什么选择上海”“中共二大建章立制”“中共四大强化组织”“没有硝烟的隐蔽战线”“解放大上海”“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建设新中国”“浦东开发开放”等12大板块,结合30分钟视频资料,40多个党史故事。期间解说员还会与乘客互动,提出问题,让整个解说更加生动,乘客印象更加深刻。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流动课堂,党史教育巴士是浦东新区创新宣讲方式,拓宽宣讲载体,把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将建党、建国、改革开放三大主题有机组合,努力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的“浦东经验”。截至8月中旬,已有7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在预约平台登陆注册,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团队走进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300多名社会各界有志青年报名参加志愿讲解。

上海各方通力合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整合各方力量系统挖掘红色宝藏,先后将1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合为四条红色文化修身路线。

中共一大会址向西约800米的老渔阳里,中共发起组成立地;向北约1公里的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向南约500米的成裕里,印刷《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又新印刷所旧址……

近年来,通过系统挖掘,多轮考证普查,已确认红色遗迹遗址和纪念设施612处,每一处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脚步。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今年6月3日开馆以来,人头攒动,人们在这里致敬百年历史,感悟初心使命,燃起心中的信仰之光、理想之火。

上海还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源头”,顺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建党百年,紧锣密鼓地完成了“一馆五址”建设修缮工程。目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五址”正成为党员干部重温初心、牢记使命的瞻仰参观地,市民群众引以为豪的红色文化打卡地。

文化引领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温度。为配合庆祝建党百年,上海各级在继续巩固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助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我们倡议,成立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志愿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庄重嘹亮的誓言声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上空久久回荡……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由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市文联、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共同主办“永远跟党走——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现场。

仪式教育、引导参观、沉浸表演……漫步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红色文化场馆,视野中总少不了一抹鲜红的身影——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打响志愿服务品牌,市文明办牵头各区、各相关部门,以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志愿服务基地为主要阵地,以“‘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市级机关志愿服务总队”和16个区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等为主要力量,成立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首批120家成员单位,包含36支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和84个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基地,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开展“文明实践大家谈”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自今年3月启動“文明实践在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第二季)以来,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文明实践大家谈”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打响“文明实践在上海”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涵建设。现场邀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汤文琼讲述志愿者为来馆探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党员群众送上精细化服务;“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志愿者代表蒋捷描绘青年志愿者们为打通宣传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勇于探索各类方式方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秦文明45年笔耕不辍,书写宝山区百年红色历史,退休后走进社区开展党史宣讲……主题活动在线上线下融合开展,通过图文直播的形式与全市500多万注册志愿者共同分享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故事。

发布“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游学路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设计推出64条、覆盖394个红色文化阵地的“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游学路线,包含市级路线10条,16个区级路线54条,以此来深化市民对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深厚红色底蕴的了解,吸引市民和志愿者主动参与打卡,营造浓厚的氛围。

与此同时,依托“上海志愿者”全媒体宣传矩阵,全市共发布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相关信息近500条,累计阅读量超过50万人次。市志愿者协会还发动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邀请100名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以“百位志愿者讲百年党史”为主题,拍摄并制作100条系列短视频,陆续通过“上海志愿者”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微信服务号、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官方微博等平台推出。


滨江森林公园千名学雷锋志愿者净滩行动

7月下旬,超强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急风暴雨在上海肆虐了四天。“烟花”离去,成片成堆的海洋垃圾被吹到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防浪堤亲水平台及滨江岸线,数公里美丽的滨江岸线变成了垃圾堆场,令人痛心不已。台风过后,滨江森林公园向全社会发出净滩倡议,号召市民以志愿服务净滩行动支持海洋环保贡献力量。倡议发出短短2天,就有2000多名志愿者报名响应。7月31日一早,净滩志愿者们如约从四面八方齐聚滨江森林公园亲水平台。志愿者中有老人、机关干部、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有的从几十公里外赶来。大家冒着高温酷暑,默默捡拾、处理大件垃圾,手套破了,鞋子脏了,衣服被汗湿了全然不顾。经过共同努力,沉积在防浪堤上的数吨垃圾得到清理,滨江岸线重新变得整洁美丽,赏心悦目。
营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暖心大环境

记者在上海街头巷尾,楼宇园区,无处不见微笑着的雷锋头像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指示牌。的确,在这座有着鲜明红色基因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都市,雷锋已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学习雷锋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雷锋文化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当年,上海不仅在全国媒体最早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还有分布于全市各处的雷锋驿站、雷锋纪念馆、雷锋收藏沙龙、雷锋塑像、雷锋广场、雷锋树、大中小学校里的雷锋馆等,见证着上海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生生不息。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雷锋讲堂”“雷锋故事会”等一系列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新举措更加温暖人心。“十万天平人,个个是雷锋”。记者在徐汇区天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采访时,负责人刘佳告诉记者,街道老书记多年前提出的这一口号已经成为现实,街道居民不仅人人学雷锋,个个做好人,还涌现出“汇新知”讲师团、“宝怡乐”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团队。

“你当过志愿者吗?”“你为何注册参加志愿者?”“你对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满意吗?”这是一次由上海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开展的专题调查。调查显示:截至今年8月,上海志愿者网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已达559万多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22%。且96%的志愿者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表示满意,93%的市民对志愿者服务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实现个人价值”。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動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孕育而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快速发展, 更在扎根基层社区、融入社会治理中展现作为、惠民利民。近年来,上海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抓手,在全市共建立 16 个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221 个乡镇(街道)级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和6000 多个村(居)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市文明办的负责人介绍。

制度化常态化是关键所在,阵地是基本依托,社区是基础工程,各级政府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何能持续不断,红红火火?记者在采访中寻找答案。作为“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专著,不久前出版的《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手册》,洋洋25万多字,汇集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是上海志愿服务体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制度化常态化高效运转,志愿服务项目接地气、聚人气,于细微之处感受城市温度的生动展现。其中两个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对记者印象最深: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和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机制。

不断完善的能力建设体系,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上海十分注重以理论研究为先导,通过举办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和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论坛,连续6年研制年度《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5—2020),连续3年出版《上海志愿服务发展蓝皮书》(2018—2020),汇编“上海志愿服务丛书”等,形成理论研究与基层实践良性互动。上海以专业培训为核心,建立国内首个雷锋学院,成立上海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编印《志愿心》和《志愿行》培训教材,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分层分类相衔接的培训体系。上海建立了文体场馆、医院、交通枢纽、旅游窗口等一千多家专业化志愿服务基地,培育和壮大文化、医疗、应急、心理咨询、科普、法律援助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以“互联网+”为支撑,完成“上海志愿者网”能级提升,在纵向上实现上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下连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全线贯通;在横向上打造集咨询、激励、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覆盖全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络。

令人耳目一新的激励嘉许办法,给学雷锋志愿者传递温暖。

早在2009年4月,第十三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早于国家的《志愿服务条例》颁布实行8年多。而近年来,上海又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综合激励保障机制,借此推动形成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202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并实施《上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实施办法(试行)》,涵盖的六方面令人耳目一新。

在评选表彰方面,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小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

在宣传激励方面,对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在信用激励方面,上海已连续五年多将“上海志愿者网”大于规定时长的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及历年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志愿服务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激励。至今,已将183万余名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并累计服务时间大于50小时的志愿者及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信息纳入市信用平台。

在资助帮扶方面,为全市有影响、有创新、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为曾在志愿服务等领域作出贡献,但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急需帮助的好心人设立“关爱好心人”专项基金。

在保险保障方面,自2011年起,市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上海分公司为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免费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截至目前,共理赔因意外伤害导致受伤33起、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3起,理赔金额计206.98万元。

在礼遇优待方面,对志愿服务先进代表提供一定的精神激励,如市文明委领导会见,高温时节文明办领导走访慰问送清凉及部分综合性医院免费体检、主题乐园门票、“上海志愿者公益龙卡”等“以服务换服务”的内容。

文明实践在上海,暖心志愿传力量。六项激励嘉许举措的落地,催生着上海群众性学雷锋志愿服务花开更艳,好人更美。正如一位基层文明办负责人所言:“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是城市品质、市民素质的一面镜子,能反射都市里所有的美好和爱心。持之以恒地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不仅使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温度,也已成为推进上海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
“雷锋部队”专项巡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上海,有一支天天见面的“雷锋部队”: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作为“精神文明的创举,弘扬雷锋精神的平台”,这支由市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监管,以巡访为主要形式,服务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成立近20年来,成员已扩展到目前覆盖市、区、街镇三级,拥有上万人的队伍。 这一领先全国的创新之举,曾受到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高度肯定。

不久前,市民巡訪团委办分团正在进行着一项特别的巡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活动情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持续推进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不断拓展中心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这些阵地功能作用发挥得怎样?是作秀图名还是真诚服务群众,让市民百姓受益……”根据动员培训会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要求,巡访团依据《上海市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估标准》和《上海市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评估标准》及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乡镇(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评估细则,采用实地考察、大数据分析、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三级阵地进行巡访评估,找问题,促整改,树典型。

承担这次专项巡访任务的市民巡访团委办分团,30多名成员大多来自市级机关的退休干部。在团长和各组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克服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巡访团团长朱响应等亲临一线参加巡访。副团长陶志良、秘书长姜艳华所在的第14组巡访组,承担了嘉定、奉贤和杨浦共51个站点的巡访任务,他们早上6点多就出门赶往巡访地。劳模张金秀等巡访员调整了原来的工作,积极参加巡访;委办一团团长王星刚做完手术,处于身体恢复期,但她坚持参加巡访,并提前完成了本组的巡访任务;巡访员许荣华腿伤尚未完全康复,也坚持参加;老巡访员龚淑琴、马伟勤、何颖、谢梓芳等都积极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在基层社区、企业机关,巡访员们通过“一看”——看现场、“二问”——问活动内容和形式、“三了解”——了解特点、特色和不足,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阵地作出客观的分值评估,达到以评估促整改、以评估树典型、将评估成果转化为调研指导工作重点的目标。

作者:窦芒

上一篇:销售业务增值税论文下一篇:民间故事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