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园思想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依据新时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健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始终作为依附全球发展的第一要义。不能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简单的归咎为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附属品”而独立存在;而是能被我们所感触的客观存在且自始至终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对话的窗口。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传统造园思想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传统造园思想分析论文 篇1:

对中法皇家园林造园思想的差异性研究

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世界上有两大皇家园林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东方中国的颐和园与西方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它们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展现了中法园林艺术的高超技艺水平。由于处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下,中法造园思想具有差异性,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园林艺术,它们在历史的舞台中都留下了辉煌的印记,散发出各自独特的美,在人们的心中将永垂不朽。

中国颐和园与法国凡尔赛宫苑造园风格的差异

18世纪时期,中国有大清帝国,法国有法兰西帝国。两大帝国建造了各自的皇家园林,最具代表性是中国颐和园和法国凡尔赛宫苑,它们将皇家园林推向了历史的巅峰。对两大皇家园林的造园思想分析可见思想模式指导着园林发展形式。中法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理解用不同方式诠释出来,造园思想运用到造园活动之中,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

1.颐和园—山水随意式风格

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的乾隆时代,重建于19世纪末期,占地面积为290公顷,它是东方园林史上的经典之作。颐和园各种宫殿建筑、寺庙被古人们融入到自然山水的美景中。它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如佛香阁、排云殿等。其中万寿山中亭与楼廊都为它的风景增色不少,古人利用万寿山的地形特色进行造园活动,前山是大面积的湖面,后山是曲径通幽的小道,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氛围。

中国古代造园思想源于绘画、诗歌、文学等方面给予的灵感,充分体现自然山水形式的园林风格。颐和园遵从自然生长态势,如亭子、长廊的布置都是参差不齐,完美描摹出大自然的神韵。中国园林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造园师巧妙地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体表现上,以感性思维指导着园林的发展方向,以随意山水画形式的手法来表现园林。

2.凡尔赛宫苑—几何精确式风格

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建成于1710年的路易十四时期,它是由宫殿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宫殿坐东朝西,在主轴线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宫苑的东西方向主轴线长约3千米。园林以宫殿的中轴线为基础,从宫邸的平台向四周展开,一直伸展到拉通娜泉池,途中经过国王林荫道,之后经过在中轴线正中心以太阳神阿波罗驾车西行为主题的喷泉,最后是大运河。凡尔赛宫苑主要运用几何形态进行布局,一些景物被安置在中轴线两边,更好地突出中轴线,具有强烈的对称感。园林有规律地分布着几百座不同大小的雕像、喷泉、廊柱、花坛以及草坪等元素,人工化的气息非常浓厚,开放豁达的皇家气质景观浮现在世人的心中。

法国人注重自我理念的实现,理性思维模式影响园林,具有英雄主义意味和视觉震撼力。法国凡尔赛宫苑是欧洲最大的皇家宫苑,它是由规则的几何形构成的园林形制,具有均衡秩序、比例精确的特点。园林由理性思维主导着自身建造,人工造园机制和精确几何形体的特点非常明显,开放式的园林气势逼人,仿佛可以接近天堂。法国皇家园林在整体表现上,强调以规则精确几何形状来打造史无前例的大型花园。

中国颐和园与法国凡尔赛宫苑造园思想的差异

1.造园理念:自然性与人造性

中国古人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颐和园中古代造园师将有生命力的亭台楼阁、花草泉石等进行组合,特意营造出田园山水的意境,避免有人工改造的痕迹体现在园林之中。尤其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结合,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弯弯曲曲小道与清秀山水,即打造人类第二自然景色,园林景观具有浑然天成的特征。

法国极其注重人工秩序之美,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是积极主动的造园心态。法国受理性思维的影响,园林以精确几何形特色为方向发展,随处都可以见到人工的印记。在凡尔赛宫苑中主要是以几何形体为主,注重形体的形式感,花草树木被修剪成几何形状。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造园师勒• 诺特尔将人造之美与大自然之美和谐地结合追求纯净的美感,彰显出法国皇家园林异域风情的

特色。

2.园林地位:主动性与被动性

在颐和园中,园林是主要地位,建筑是从属于园林,建筑常常被用来起点缀山水的作用。其中亭是作为点景建筑,因此建筑物是起到修饰园林的作用,如颐和园中万寿山的长廊、亭子等都要迎合园林中青山绿水的氛围。总之,颐和园中的楼廊亭阁,它们的存在是为突出整个园林的气质,中国古人更多地注重园林的天然特质。

在凡尔赛宫苑中,建筑物在园林中占主导地位,园林处于被动的位置。园林的景物迎合宫殿建筑物而在轴线上延伸开来,景物在凡尔赛宫中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从全园的布局来分析,宫殿建在高地上,它的正门前面有三条林荫道,穿过城市,后面还有园林的景象,显现出园林景观的被动地位。法国人更注重凡尔赛宫苑的整体规划性,用西方的思维处理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将园林景观置于被动

地位。

3.园林形态:静态性与动态性

颐和园昆仑湖的水是静态的流淌着,山水与花草树木以及建筑物形成和谐的景象氛围,尤其是万寿山和湖水的结合,产生曲径通幽的画面。在中国园林中,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以及青竹树丛等元素,古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园林景观相结合起来定格于山水之间,形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静态画卷。

凡尔赛宫苑中心的阿波罗喷泉是以太阳神阿波罗驾车西行横跨大海,准备开始进行一次天空之旅为主题的景观元素,其中喷泉喷涌而出的场景更是宏伟壮观。凡尔赛宫的喷泉在路易十四时期有一千五百多座,喷泉的水随着音乐在运动着,具有生气盎然的动态美气息。园林大部分的水是动态趋势流动着,充满强大的力量,以水池、喷泉、瀑布以及运河等的动态水源来营造凡尔赛宫的气势,形成一幅动态逼真的雄伟画面。

4.园林氛围:意境性与实用性

颐和园注重意境之美,中国古人拥有一颗敏锐感受而又精致的心,喜欢吟诗作画寄情于山水之间。如颐和园万寿山上建筑有着平静氛围,使我们内心受到大自然洗礼,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古人通过与大自然沟通来建造园林,颐和园采用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具象物体来表现,还通过诗词歌赋、书画等赋予更多情感韵律给园林,古人重视景色建造与情感表达。中国古代文人潜意识里对意境之美特别地崇尚,他们出现在园林界,使中国园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灵性之美。中国皇家园林对于文人不仅是为满足感官上美的享受,更是追求心理上情感的抒发,将情感与美景相结合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中国皇家园林进入更高层次境界。

凡尔赛宫苑注重现实之美,体现在造型上的气势恢弘。它主要运用花坛、雕塑、几何形的树木以及喷泉等元素,以全新方式塑造宫苑,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观赏它的壮观,它或许不能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但能充分满足我们的视觉享受,它具有强大的现实观赏价值。造园者采用理性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是注重个人小情感,而是关注大视野。法国人认为自然界不是完美无瑕,需要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它真正的美感。理性之光的出现,使法国造园注重园林真实视觉效果。在建造凡尔赛宫苑时,国王路易十四希望能够容纳7000人在宫苑中进行娱乐活动,从侧面反映出凡尔赛宫苑的实用

价值。

5.园林表现:含蓄性与张扬性

大清帝国时期,君主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国家政策的影响使社会更加封建,人们内心更加封闭,包括君王贵族的思想也受到局限,导致它们的思想固执且性格含蓄内敛。文人士大夫崇尚园林的含蓄之美,颐和园受到绘画诗词和文学涵养的熏陶,充分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的气质。

法国受到理性文化的影响,皇家园林展现出开放性。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是皇家园林形成的鼎盛时期,国王贵族希望分裂的社会形成君主专制的国家。凡尔赛宫苑由花坛、宫殿和伸展着的皇家大道构成,产生气势张扬之美,它建造目的是作为娱乐场所,其规模浩大非常适合大型聚会,象征着帝王拥有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

中国皇家园林与法国皇家园林造园思想差异的根源

1.中国皇家园林造园思想—— “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它的形成主要受中国传统道家的影响。追朔到汉朝宫苑的建章宫,它是“一池三山”的园林形式,是神仙体系下形成的园林形式。之后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也沿用了这种形式。可见中国古代是以情态思维模式为主,中国皇家园林是受主观思想导向影响其发展的。中国在造园思想上,坚定不移地信奉“天人合一”,尽量去适应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建造园林时,古人也在适应大自然的气息,达到情与景交融的最高境界,如在颐和园中可以显现出这种特质之美。

2.法国皇家园林造园思想—— “成事在人”的理性哲学

凡尔赛宫苑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发源于意大利,是理性主义的造园思维,之后传到法国,法国把意大利的造园特点与自身造园特点相结合,形成了法国所独有的皇家花园。法国的理性主义哲学思维是受到17世纪的欧洲极强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法国人喜欢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事物的本质,在园林审美上也习惯于精确对称的几何造型。在理性的思维模式影响下,法国园林向人们传达君主极高的征服欲,形成一套严密规则的园林理论体系,它具有极强的秩序性。在造园思想上,法国是理性思想为导向,其认为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在园林设计上主要运用几何形状来表现园林,具有秩序、精确的特性。如凡尔赛宫苑体现理性之美,在宫苑中有很多代表理想美的雕塑和被修剪成规则的花草树木等。这种造园思想体现在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人类可以通过智慧来改造大

自然。

结语

中法皇家园林艺术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为社会留下来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颐和园与法国凡尔赛宫苑,从它们园林风格不同,可以显示出中法皇家园林造园思想的差异性,造园思想的差异性源于文化哲学的差异。它们在造园风格上分别是山水随意式与几何精确式,其造园思想的差异性体现在造园理念、园林地位、园林形态、园林氛围以及园林表现等方面,它们代表着各自文化特点,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岁月沉淀中流光溢彩,绽放出永恒之美与独特之美。

作者:文/郭建凤

传统造园思想分析论文 篇2:

解构中国传统美学视阙下的景观设计

摘要:依据新时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健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始终作为依附全球发展的第一要义。不能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简单的归咎为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附属品”而独立存在;而是能被我们所感触的客观存在且自始至终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对话的窗口。基于景观是对生态环境的总体概述,是将社会文明粒子嵌入大地血液内部所表现的象外之物;进而搭建起中国传统美学与景观艺术设计的试验平台;景观艺术设计散发的“意境”从本质上脱离不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支撑,而是蕴含了从艺术美学角度去认识、发现事物的普遍客观规律,本文就规避在其景观纯粹性的基础上刻意的在其表皮上涂满了美学“材料”的符号而蒙蔽其设计本原意图而论述。

关键词:景观设计;中国传统美学;景观材料应用;

一、解构中国传统美学视阙下的景观设计

(一)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属于环境设计艺术学科的派生分支,以其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并通过系列的设计手法经营生态机能、美学机能的空间格局。从广义角度定义,属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体系;从狭义角度定义,可从庭院延展至数平方公里的风景园林规划都属于景观艺术设计的范畴。

1. 景观设计总体概述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戮力寻求解决人与自然平衡的关系,从起初的敬畏自然再到利用、能动改造自然的动态化过程中,景观也日益成为搭建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介质”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顾名思义,人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景观设计的趣味性则在于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所建构的“艺术品”,而非刻意的在其土壤表层刻划着规则秩序的线条去界定其区域的基本属性,比如水系、绿地、道路、构筑物等具体组成整体环境系统中的景观元素;而是通过全局的视角下把握在这些客观存在物体的基础上与本土传统美学思想的关联性,这才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2.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建构一个有别于客观实在的物理世界,而是要构建一个形而上的意象世界,注重其精神性的表达;进而达以“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以儒、释、道美学思想作为传统美学的主流思想而存在。

3. 中国传统美学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也指明了其发展动向。诚然,屹立于传统美学基点高度,去视阙我所涉猎的景观艺术设计,同样是将美学思想融会于具体的物体形制上,而不能将其概念的定义为构成各个部分的总和。景观设计同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体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体阐述譬如,传统绘画在遵循《画法》的绘画原则上,从构图、造型、设色等去营造美学的“意境”之美,而景观设计可伸缩可延展,从宏观视角分析,绘画中所讲求的点线面构成会成为指导场域构建中的骨骼结构;而从微观视角分析,传统绘事又可作为景观设计整体中的局部,其中色彩、材料表现及其造型手法或抽象亦或具体,表现出传统美学与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并且映射至设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随着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相应的艺术设计意识形态领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契合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属于动态化的过程。因此,不同时期相应的“整体性”原则要求也会随之变化。主要体现在注重追求景观的和谐统一,这已经成为现阶段景观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原则在哲学辩证法上的体现“适度”原则。即注重正确处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其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参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景观规划中表现为整体的疏密有秩。并穿插于形式美法则,如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手法有机统一于整体的规划之中。

2.1 景观规划中的传统美学思想

所谓规划,是在某一区域内进行宏观调配。依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活动。而整体性原则在传统美学表现中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所谓“天人合一”理念。而整体性设计也是中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独树一帜的,区别于西方美学注重的细节、并将细节发挥至极致的设计思想,而这一原则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历程的始终。

2.2 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传统美学思想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致力追求的最高审美标准,也是表达追求自然美和人造美相结合的最高艺术境界。而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对"意境"的重塑,并非照搬照抄式的将其堆砌于设计之中,而是经由解构,重组,再造这一严密的逻辑推敲过程,即是契合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无限的运行。譬如,从中国古典园林史角度解析,传统景观的造景手法在设计中的应用,以框景、抑景、透景、对景、障景、漏景、借景、分景等手法为主,不仅能艺术地再现自然,且能表现园林意境。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巧妙运用线条、色彩、光影、体量、质感等手法,可营造出诸多形式的景观,形成以苏州园林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高度的概括表现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理念,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所阐述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3 景观材料中虚实的传统美学思想

依据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体作为景观设计中常见却有独特的“材料”,其造型依附于物象的造型而存在,无不体现中国古人对水的特殊情感;此外,水景景观有着凝固于空间的节奏、韵律,它是无声的、立体的音乐,能给人提供丰富的耐人寻味的韵律感。从虚实手法来讲,肇自于《道德经》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大概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生动的论述了虚、实的辩证关系。在景观设计中经营虚与实的穿插。山水画家具有:“知其白、守其黑”的思想。即在塑造意象的同时考究想象留白的意识。而这种美学现象正式虚实关系最直接的体现。传统景观设计讲求“大象无形”,通过构成要素和空间界面虚实相生的关系,达到一种虚幻空灵的艺术境地。因此,意境的形成是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结果。

三、结论

基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样性的外来文化冲击也十分突出,传统美学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因而要始终给予传统美学意识形态领域夯实"地基",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并达以积水成渊式的发展,而不是去翻版、复刻其他模式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传统美学文化与外来文化"隔离",而是要始终秉持"扬弃"的评判方法。在文明趋同、文化求异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文化差异性。而基于景观艺术设计,从古今器物性再到精神性的双向作用下,摄取相关要素去指导设计,使之成为有生命力的物,以包容的、含蓄的心态有效的经营设计。我们所塑造的物象从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物体中高度概括,通过艺术手法给予创造性的表现,亦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供给的数据库。

因此,中国传统美学与景观艺术设计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条焊接,而是对其构成这一物象造型所反映的精神性表达,使之成为支撑中国传统美学不断延续的武器库。我们要始终保持“格物致知”的態度,要下马看花在实际设计中去贯彻传统美学思想,达以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黄光宇著.山地城市学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杨茂川.环艺设计构思草图.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3](英)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汪正章.建筑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作者:崔坤

传统造园思想分析论文 篇3:

李渔作品中的园林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科举失意的李渔向往归隐的闲适生活,他擅长造园,其文学作品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本文从造园要因地制宜、讲究创新、取景在借这3个方面归纳《闲情偶寄》中体现的园林美学,探究李渔园林美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及对当代人审美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李渔;园林;美学;《闲情偶寄》

中国园林是中华建筑文化之瑰宝,李渔在园林设计中的造园巧思和精神境界值得研究。李渔赋予了园林个性创新、和谐自然、简约朴素的艺术美感,从李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探寻到其独特的园林思想。李渔的园林美学弘扬了园林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其思想美学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李渔与园林美学的渊源及时代背景

1.1 李渔生平与时代背景

李渔一生博学多才,在文化、造物、生活等方面都颇有研究,著作也是涉及了各个方面。《礼记·学记》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1]。李渔生活在明朝末年,在那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以飞黄腾达,李渔也是如此。但不料李渔科举失意,又面临明末朝廷易主的国难,其想靠科举求得功名的希望已然化成泡沫,但苦读过程中李渔积攒的学识使他“获得了一定的审美水平”[2]。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朝纲混乱,制度糜烂,局势动荡,同时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土地兼并的局面使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明末政治上内忧外患的局面,使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退隐山林,这为园林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奢靡生活的追求愈演愈烈,商业的繁荣为园林的建造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文人思想的转变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的繁荣使文人不愿入世,转而追求闲逸享乐的生活,文人思想的转变为园林生活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大背景的影响下,园林生活也成为李渔科举失意后所向往的生活。

1.2 李渔与园林美学

明清易代之时,李渔求取功名不得,还饱受战乱之苦。他在二次赴杭参加乡试时,遭遇了清兵入境、乡民动乱,只好放弃了这次乡试。他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被战乱占据,迫于现实他不得已放弃了入朝为官的希冀。作为科举失意的明末文人,面对改朝换代、清兵横行凌虐的局面,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为国殉节,二是归隐山间。明代灭亡时,李渔也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但在亲眼看见南明朝廷腐败不堪的现状后,他便没了为明守节的意愿,于是李渔选择了归隐山林,追求惬意舒适的生活。这虽然有悖于传统社会主流的入世思想,却是明清易代时期文人最好的选择。

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受世人敬仰。他在《闲情偶寄·居室篇》中论述了有关园林建造的美学思想。李渔一生建造的园林都极负盛名。在返回故乡后,李渔修建了伊山别业,即伊园。伊园是李渔造园之初的杰作,园内各处景观都由他精心设计、打造,他在造此园时就决定长期隐居,不问世事。伊园是李渔自我慰藉的乐园,透过他所写的《伊园十便》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伊园这一作品十分满意。除了伊园,李渔还在多处造园,其中代表有芥子园、层园、且停亭等。芥子园是李渔搬到南京后修建的园林,园内有各式各样的楼台、水榭、亭阁等建筑。层园位于西子湖畔吴山,园林面对西子湖,地势起伏,层层错落,景色极佳。他在写作《闲情偶寄》时做到了“严谨求真、亲身实践”[3]。李渔注重园林建造的整体感,反对单独置园,认为应将房屋、栏杆、窗户、山石树木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他的园林建造实践充分体现了其造园美学思想,讲究尺度、功能、经济、审美、创作这5个方面的适宜。李渔的造园理念和园林美学思想极具格调品位[4],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大起大伏的遭遇,使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园林美学思想。他赋予了园林形式上、功能上、情感上、内容上的独特美感,为园林设计开辟了崭新、深层次的发挥空间[5]。

2 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园林美学思想

2.1 因地制宜,融于自然

在园林庭院建造方面,李渔主张园林与院落住宅的天然美感是因地制宜思想所铸就的。因地制宜內涵丰富,讲求顺应自然地势,虚实结合,相互呼应。李渔于《闲情偶寄》中提及:“房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因地制宜之法”,指出造园的两种常见方法:高处建房造屋,低处筑成高楼;低处累石成山,高处浚水为池。这短短几行文字足以体现贯穿在李渔园林美学观念中的因地制宜思想。因地制宜思想或有形或无形地渗透在李渔的文学著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谈到房舍的向背时,李渔说:“屋以面南为正向……如东、西、北皆无余地,则开窗借天以补之。”房舍的向背不仅关系到实用性,也与审美效果联系紧密。如果园林中的房屋朝向背阴,阳光难以抵达,便会给人以阴暗凄冷之感,达不到舒适效果,更无所谓美感了。但是,房屋面南也并非所有园林建筑必须遵循的原则,理应面南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必须改变朝向也是偶有发生的事,此时就需要融入因地制宜的思想加以调整补救。此外,因地制宜的原则还印证了园林美的创造中人力与自然互渗互动从而合二为一的辩证关系,即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李渔美学观念中不同于现代人“人定胜天”激进思想的智慧之所在,也是审美的进步之处。李渔的造园思想注重人的“自然天性”[6],强调师法自然,主张借助一双慧眼发现自然中的绝妙风景,还原美景中最质朴的不加修饰的面貌,使人造之景融于自然而不着痕迹。“取老干之近直者,顺其本来……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这是李渔书中记载的做梅窗的步骤,在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作者对自然的无比崇尚。

2.2 别出心裁,力求创新

在造园过程中,李渔十分看重园林风格与个性的贴合,而不提倡千篇一律的盲目照搬。李渔曾言:“性不喜雷同,好为矫异。”李渔的芥子园、伊园、层园等在构思建造方面都能体现出他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譬如,李渔生性安静淡泊,他所建造的伊园便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建设的,如同世外桃源般,远离尘世,幽静素雅。书中描写道:“南轩向暖北轩凉,宜夏宜冬此一方。载遍竹梅风冷淡,浇肥蔬蕨饭家常。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诗债十年酬未始,拟从今日备奚囊。”李渔在建造伊园时独具匠心,对这个园子的满意与喜爱也溢于言表。伊园冬夏气温宜人,有竹梅相伴,岁月幽静,在这里李渔种菜施肥,读书抚琴,恬淡闲适地享受生活。伊园仿佛已经与作者融为一体,这正是建园时的创新思考带来的馈赠。

2.3 取景在借,实用素朴

李渔在著作《闲情偶寄》中直接以“取景在借”为标题,由此不难发现“取景在借”观念在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性。“取景在借”源于借景法,指利用置景构造,借取外界的风光,从而扩大视野空间。李渔的借景方式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准则都是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富有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美感。在建园的借景过程中,李渔不借助自然景物,而是从壁画中的烟云花树入手,勾勒出人们心中的自然美景。这种借景方式有极高的境界,可以联系人们想象的美感,赋予花中的花鸟虫鱼活泼灵动的生命。画中虚景与现实之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可以形成一种“图画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此间得到体现。多种多样的借景方式除了带来了极佳的审美效果外,也落实了李渔美学思想中“戒奢靡,求实用”的中心思想。李渔还发明了活檐一法,成本低,同时可做到阴晴两用,实用非常,令人拍案叫绝。

3 李渔园林美学思想的价值及意义

3.1 李渔园林美学思想的价值

李渔系统地总结了自宋以后的园林特征,并进行了自己的创新。李渔园林美学中的价值内涵可以分为三层。第一,李渔注重与市民生活的联系,其园林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人”。受“性灵说”和“童真说”的影响,他将“人”的生活、情感注入了理性的园林美学思想中,注重大众的接受心理与审美取向,“陶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7]。正因为从“人”的角度出发,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中才有了简朴的思想,提倡“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因此可以说,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蕴含着“人”,以人们的审美取舍为主。第二,他的园林美学思想具有全面性和结构性。李渔认为造园“结构全体难”,认为园林“结构”的好是很难达成的。其思想的全面性体现在《闲情偶寄》的《种植部》中,其中提到了80多种植物,内容不局限于花木的习性、外观等,还对它们的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有所分析。第三,李渔园林美学还有创新的思想。受到明清时期思想解放的影响,李渔认为“贵活变”“自出手眼”。李渔在力求创新的同时,也十分尊重自然。李渔园林美学的创新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在“山石之美”上,李渔也有对前人认识的继承与发展。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园治》中提出“山石之美”体现在“瘦”“漏”上的观点[8],在此基础上,李渔又增加了“透”。李渔园林美学的创新是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华夏民族的环境审美观念为主的创新,是在继承中华传统园林美学的同时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3.2 李渔园林美学思想的意义

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有较高的地位,对后世园林创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作为自然的人化,能够作为“人和谐居处、旅游、观赏、享受生存的环境和对象”[9]。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可以推动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传播“以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生态文化[10]。首先,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是将园林美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突出了“人”的地位,对当下人们的生活品位和审美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参考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的表达方法和造园理念,我们可以打造出更加完美的园林,可以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其次,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立足于生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在具体操作中运用其思想,只有“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园林思想的价值[11]。当下,园林设计者要在李渔园林思想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传播赋予新的活力”[12]。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是对华夏民族渴望的自然优美环境的概括,它将理性与感性对美的感受统一了起来。最后,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强调结构性,主张朴实,反对奢靡,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较之前人,对“山石之美”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丰富了前人的观点,完善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体系,为后世园林美学思想走向成熟、繁荣打下基础。

4 结语

李渔是富有创造力的园林设计家,他在《闲情偶寄》中的园林美学思想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又有他独特的创新。他将造园看作一门艺术,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讲究因地制宜,力求创新,懂得取景在借,这些价值非凡的园林美学思想更是他追求艺术与实用价值的平衡的体现。如此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为后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陈镌锜.《礼记·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汉字文化,2019(18):34-35.

[2] 赵涵,卢欣彦.唐宋诗文与斗茶文化[J].汉字文化,2020(19):39-40.

[3] 崔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的自然科学与文学成就[J].汉字文化,2020(20):56-57.

[4] 侯寅寅.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大众文艺,2019(10):34-35.

[5] 陈建新,杨婧.李渔造园之“宜”研究[J].艺术评论,2020(02):123-130.

[6] 许建邦.《世说新语》中名士风流与家庭教育的矛盾[J].汉字文化, 2019(14):131-132.

[7] 管兰兰.论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大眾文艺,2019(12):159-160.

[8] 张家骥.园治全释——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研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288.

[9] 徐紫薇,薛芳芳.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生态美学视域下人的解放[J].大众文艺,2019(05):228-229.

[10] 张刘刚.生态文化传播中的语义特征[J].戏剧之家,2019(30):235-236.

[11] 顾雯清.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20):189-190.

[12] 范佳意.内容型网红与传统文化传播——以李子柒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46-147.

作者简介:周盈之(2001—),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美学。

袁滢滢(200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李渔文学探究、园林美学欣赏。

张宸(2001—),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作品欣赏、园林美学探究。

指导老师:陈海燕

作者:周盈之 袁滢滢 张宸

上一篇:负压病房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