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将对新时期下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特征与作用进行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中小企业;新会计准则;问题;对策一、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特征与作用新会计准则是新时期下我国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时代会计准则。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会计准则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篇1:

企业应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策略探究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随企业会计准则一并发布,从2007年起首先由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以全新的理念阐述了我国新形势下的所得税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2号——所得税》的基本趋同,是我国所得税会计领域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也启用了新的年度纳税申报表,申报表的设计同样充分体现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本理念。自实施以来,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这些影响,研究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与目标,以及其自发布实施以来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理论的角度研究企业应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策略,不仅是会计核算的需要,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也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 新所得税 会计准则 策略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与目标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

为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处理,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内企业增强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开始正式实施于上市公司的时间为2007年1月1日。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与国际上实现了基本趋同,是我国所得税会计领域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具体表现为我国企业根据准则开始正式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明确了资产的“计税基础”定义,以及负债的“计税基础”定义,基于“计税基础”概念以及“账面价值”概念而确定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第二,使我国运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局面发生改变,即由多种方法混乱并存的局面到只有一种方法的现象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第三,规范了所得税项目的列报与披露。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标

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目标,会因准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具体到我国,出于对企业所得税确认、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列报进行规范的基本目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制定出我国现行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通过与国际上其他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较之其他准则,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没有对进行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目的进行解释和说明,虽然在条文表述上比较简练但是却没有涵盖其全部内容;二是没有从根本上理清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目标与相关规定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研究,可以将其目标归纳如下:企业所得税会计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企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理论对企业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缴纳所得税款额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审核和确定,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资金款项进行核算。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晦涩且一致性不足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表述的非常生涩难懂,加上其一致性不足,所以很难被人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负债计税基础在准则里被规定为负债账面的价值减掉今后在对应纳税的所得额进行计算时根据税法能够抵扣的金额;而资产计税基础则被规定为企业在资产账面价值被收回的过程里,在对应纳税的所得额进行计算时根据税法能够从应税经济利益里予以抵扣的金额。显然,在定义这一对同是计税基础的基本概念时,准则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其逻辑性不强,缺乏一致性,遣词造句生硬。

(二)与税法间缺乏平衡且差异过多

较之于会计准则,税法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要更高一些。会计准则主要是从微观上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而税法则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各行业的征税情况进行规定。对于制定准则的人而言,二者间的平衡问题极为重要。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强调的多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会计准则和税法间的平衡问题,这也是二者间存在众多差异的主要原因。

美国会计学家乔伊·米勒曾说过:“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是杂乱无章的”。这句话揭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指出当前缺乏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在世界上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及技术处理办法;另一方面,说明各国的税法是深刻的影响着其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由于税法各异,所以所得税的会计准则也就无需实现统一。

(三)会计准则非常复杂且企业的应用动力不足

会计准则发布时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施行,并未明确的要求中小规模的公司执行该准则,而在中小企业中,会计核算最为重要的目的依旧是公司纳税,所以主观上讲,中小型的公司在选择具体的会计处理办法时更倾向于那些易行简单的办法。盖地教授所进行的关于“所得税会计研究”的问卷调查可以充分的证实这一问题: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得出,在大型企业里,有49.5%的企业选择的是递延法,有41.3%的企业选择的是应付税款法,选择债务法的企业仅有9.2%;而在国有企业里,有37.4%的企业选择的是递延法,有54.4%的企业选择的是应付税款法,选择债务法的企业仅有8.2%。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简单易行的应付税款法是我国很多企业的首选。使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上市企业,也多是为了满足规定的相关要求。所以,在短期里要想根本的转变企业的会计处理办法,必然需要较高的转换成本的支撑。

(四)税务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欠佳

首先,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长期受制于会计人员素质这一瓶颈。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会计工作者除了应熟练的掌握会计知识外,还应懂税法。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除了可以准确的判断税会之间的复杂差异之外,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还应做到以准则为基础。其次,税务机关应加强指导、监督的力度,这样才能确保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但现实是,在税务机关中既懂税法又懂会计的人极少,以至于企业在遇到所得税方面的问题时无法得到税务机关及时有效的建议。

三、完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的措施

(一)增加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概念的统一性

对有关概念进行健全,不能只是一味地借鉴别人的东西,要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对他人的经验进行学习参考,应该基于内在逻辑统一的原则来对同一或者相似的概念进行解释,使其易于理解。实际而言,负债计税与资产计税基础指的是基于税法的负债定义与资产定义,简而言之是指负债计税和资产计税的基础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负债概念与资产概念。若其概念如此表述,那么其既对应于会计准则所注重的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负债概念与资产概念,而且还容易理解。

(二)正确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

对税会差异进行正确处理,能使企业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应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尽可能地基于差异的根源来降低税会差异。基于税法考虑,可以考虑降低部分永久性相差税法,即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措施。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国家职责以及企业发展方向逐渐相辅相成,税法和会计准则是可以实现一致性处理的。这便要求税务部门和研究会计的学者进行结合,一同讨论并推动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共同发展。第二,基于重要性原则来对无法阻止的税会差异进行处理。通过纳税影响法来处理较为重要的税会差异,而通过应付税款法来处理重要性水平较低的税会差异,适度地让企业自主地对税会差异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如此一来能使企业积极地增加其判断水平。

(三)采用多元化暂时性计算方法

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法进行优化,第一,可以让企业既能基于资产负债表对暂时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行核算,又能基于利润表对差异进行核算,准则更不能一味的要求采用同一标准进行核算,即只基于利润表进行核算。准则指出通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计算,注重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概念要与资产负债的概念相一致,而这并非仅能运用一种方法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进行核算。但是事实上准则便是如此要求的。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的,而不应该是是唯一性的。第二,重新启用永久性差异的定义,如此一来便对应了暂时性差异。现在准则尚无这一定义,这对核算应税所得是不利的。

四、结束语

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一个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得到社会一定的认可,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纳税这个话题。新所得税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发生了巨大变化,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都比较复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点和难点。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既履行好自己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又可以使企业目标不受冲突,并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斌文.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问题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

[2]赵娟霞,付丽.所得税会计对利润平滑影响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2(11).

[3]魏敏.论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新旧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

(作者单位: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钱克元

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篇2:

新时期下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要】文章将对新时期下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特征与作用进行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新会计准则;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特征与作用

新会计准则是新时期下我国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时代会计准则。相较于传统的会计准则而言,新会计准则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会计处理方式相结合,涉及面较广、内容更为全面,更为重视企业的风险与收益间的关系、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全面性等特点,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小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企业中实行新会计准则不但能够拓展中小企业的业务,提高其会计信息的安全度,而且还能有效规范中小企业的管理,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新时期下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问题

(一)会计主体难以准确界定

由于受到中国融资环境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或日常经营活动中,其大部分资金和负债多是来源于亲戚朋友或普通成员。所以,在中小企业中的职务常常会有家庭成员来担任,这就使得难以准确区分家庭成员活动与企业活动,并且难以准确界定个人财产以及企业产权。这就导致了中小企的资产出现被处置、挪用或占用的情况。并且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一人为一身,导致权益混淆,从而会计核算出来的资产、负责与收益就无法将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以及財务状况真实反映出来。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了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以及会计账簿设置、登记、核对,会计报表编制、财务报告审核等多方面内容。在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常见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编制财务报表、会计档案归档等方面都存在诸多漏洞,致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可用性都较低,使得新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企业会计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三)会计核算流程不够规范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并未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与制度来进行。如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审核手续不完善;记账凭证上没有制单人、审核人以及会计负责人戳记;原始凭证和实际发生经济活动不相符;附带原始单据不全;存在假发票、白条入账情况;账本科目混乱;出现两套账或多套账的情况出现。部分中小企业并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计提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而是按固定资产的原值记录在“固定资产”科目之下,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新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差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本有限、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企业积极效益的提高上,而对于会计人员能力与素质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大部分财会人员都没有得到专业、系统的培训,所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较为零散,使得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受到了限制。加上新会计准则与传统的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更为侧重于原则的规定与导向,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在基于自身实践经验前提下来进行科学的职业判断,这无疑是对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中小企业高素质财会人员的缺乏无疑是对企业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三、新时期下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对策

(一)明确董事会职能

首先,应对董事会功能进行完善,杜绝出现经理层人员与董事会人员重叠的现象,保持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其次,企业可以广纳社会各行业、管理、财务、技术专家加入企业董事会,从而促使企业董事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达到优化企业董事会结构的目的。再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产权稀释来达到产权多元化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此外,还应加大对管理层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存在管理层违规情况应及时进行严厉的惩罚或处理。最后,中小企业应当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来科学建设董事会队伍。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执实施效果的前提条件。第一,在填制会计凭证时,必须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完整,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二,应规范原始凭证的报批制度与审核程序,在报批时必须在凭证上说明其实际使用用途与依据,且确保经办人、审核人等审批手续的完整。第三,在登记账簿时,必须做到及时登记,且字迹清晰。第四,应提前做好业务流程、结转科目、编制报告等相关部署工作,从整体上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推动新会计转账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

(三)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规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收集与整理原始凭证,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核;(2)认真填制记账凭证,做好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工作,合理编制会计报表;(3)在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与汇总时,应重点审核其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并审核有关人员的盖章与签字是否齐全;(4)应及时核对好会计明细账,且仔细填制对账单;(5)做好企业会计对账工作,做到账表核对、账证核对以及账账核对,以确保会计核算正确无误。

(四)加强财会人员的培养力度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提升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中小企业应当重视企业财会人员的培养力度,提升其运用新会计准则的能力。第一,应加强对企业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让其能够及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内容以及相关要求,重新树立先进的会计核算观念,以适应新时期下会计准则的要求。第二,应加大优秀财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以及实际发展需求来科学引进财会人才,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能力高、具有丰富经验的财会人才来企业进行会计兼职,不但能够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且还能确保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周静.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探讨[J].经济视野,2015,(22):72-72.

[2]冯博.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0,(2):220-220.

[3]刘宪波.浅谈新会计准则对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0,(27):210-211.

作者:刘晓霞

会计准则探究论文 篇3:

探究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注意事项

摘 要:基于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注意事项展开研究,首先分析职工薪酬受新会计准则影响的重要意义,结合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影响,从而全面阐述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注意事项。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薪酬核算;注意事项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改革体制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充满活力。随着企业的壮大,企业的内部活力也在逐渐激发,从而使企业在生产、开发、经营等方面更加独立,并使企业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然而,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与每一位员工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变化,促使企业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自己的系统和技术,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也在根据需求不断修订,以适应市场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因此,企业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以职工薪酬为切入点,切实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保障企业发展的目的。

一、职工薪酬受新会计准则影响的重要意义

职工薪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员工的工资、福利以及其他费用。法律明确规定了雇员依法领取的工资,雇员有权在就业期间领取相应的工资。一般来说,职工薪酬按照属性分类可分为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两个方面。此外,雇员的配偶和子女获得企业的各种福利,这些福利也属于薪酬范围。

现行新会计准则依托于原会计准则而生,并最终形成的新会计方法,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更严格的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会计准则的更新迭代,不仅要保证员工的利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會计方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因此,新会计准则的落实必须基于两点,一是保证企业员工利益,二是切实提高国内企业会计制度水平,以便与国际接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迎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影响

1.人工成本反映更加真实。新的准则更加明确地界定和规范了雇员及其工资的内容,会计的内容也更加具体和详细。与以前相比,企业员工范围的定义有所扩大,除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之外,还包括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劳动力成本的范围包括企业需要为其员工支付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费用。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人工成本反映得更真实,人工成本项目的增加,将以前模糊化处理的成本费用进一步细化明确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更加可靠,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2.企业的会计处理水平得到提升。新会计准则修订了会计实务,为相关业务的发展奠定了会计信息基础。员工薪酬待遇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加清晰,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新准则还体现了真实性原则,界定了职工薪酬中的所有福利费用,并解决了员工薪酬的披露、计量和确认问题。此外,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雇员福利的引入,将精算服务结合在会计业务处理中,从而丰富了雇员补偿会计的方法[1]。

3.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在修订新标准时,雇员补偿的确认形式是负债形式,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根据受益对象的性质分类的。因此,最初包括在期间费用中的一些项目已经资本化。一方面,库存商品、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目前的利润也有所提高。此外,新标准取消了员工福利按一定比例计提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当期损益、存货成本及相关资产和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

4.更加规范企业职工福利范围。企业员工福利是企业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会计准则将考虑和修订员工福利,以更好地反映新会计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员工的工作为提取员工福利的参照对象,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最终费用将成为新会计下企业的负债,需要归纳为企业成本或当期损益。另外,在传统的指导方针中,对医疗保险等费用没有详细的规定,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比例,使得提取方法越来越混乱。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明确采用统一比例提取,使得企业提取医疗保险费用更加规范和方便。同时,在相关制度的支持下,企业员工的权利也得到保护。

三、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注意事项

1.福利费用的会计核算。在企业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需要根据员工服务效率,制定工资比例和构成。在会计准则中,没有对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和计算标准做明确说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提取职工福利费,设定符合企业情况的福利费标准,并将职工福利费根据受益对象,对职工福利费进行相应核算。因此,对于货币形式的职工福利费来说应注意两点:一是需要对货币性薪酬的核算方式进行明确,应在职工福利费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与之对应的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二是国家和政府等一直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计算提取标准,企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历史积累经验,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

2.非货币性福利作为职工薪酬。针对非货币性福利来说,发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无偿或者低于成本价为职工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如无偿提供住房、汽车等实物性福利,又或者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为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等无形福利。在过往实行的会计制度中,未将这部分非货币性福利列入职工薪酬来进行明确核算。而新会计准则中,对这部分非货币性福利需进行全面核算,优化了整体成本核算的结构。在企业提供给职工非货币性薪酬时,必须要结合相关产品税费和公允价值,对相应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同时,要提升人工成本计量的准确性,涉及到主营业务收入的部分,需要按照税收规定实行,保证与销售增值税核算一致[2]。在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过程中,应与货币性福利核算方法保持一致,根据受益对象来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

3.保障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为了使企业会计更科学、准确、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现状,需要一个准确的核算标准,在新会计准则的加持下,企业会计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企业的掌舵人也能更依赖于财务数据为其诠释企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员工的大部分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对员工的医疗保险有了明确的规定,这也解决了传统制度中费用提取的混乱,保障了员工的利益。新准则在“实质大于形式”的准绳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优化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划分收入对象,将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分别核算,从而使得成本进一步细化。对于所有每一个核算项目,将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更加真实地还原项目本身财务状况,清晰表达项目状况;二是管理制度得到优化,使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合理处理企业负债,保护员工利益[3]。

总之,修订后的新准则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在企业员工薪金分类方面,整个职工薪酬的结构范围越来越条理清晰。其次,此次修订还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改革,对职工薪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做出了明确界定,以确保整个计算过程的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不仅重新定义了职工薪酬概念,改进了员工薪酬核算的核算方法,还引入了更加国际化的核算方法,从而使财务信息的阅读者更好地理解企业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朱梅梅.分析企业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60-62.

[2]  翟曼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影响分析[J].商讯,2019,(30):89.

[3]  刘芳.新会计准则下大型国有企业职工薪酬思考[J].财会学习,2019,(26):101-103.

作者:王凯

上一篇:集团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全息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