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高低是衡量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及以后在各类企业的普遍应用,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新准则的变化,适应工作环境,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篇1:

探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于做好会计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能力的构成、特点、影响因素,探讨提升该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指的是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时,能够根据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会计标准,合理地考虑企业的会计环境、经营特点,利用自己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理、合法的分析、判断、选择、决策的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贯穿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实践工作中重要的能力。本文将就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构成、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策略。

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构成及特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投资效率和市场经济运行秩序,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了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有哪些构成要素,是探究提升该能力的前提。笔者总结归纳了以下一些构成要素,供参考。

知识素质

会计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以作为工作中推理、分析、判断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会计从业人员需具备的知识包括认识世界的知识、一般的会计知识以及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重中之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会计从业人员常会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现有知识结构面临冲击,只有善于学习,抓住时机,学以致用,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每年继续教育的重点。

能力素质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于实践,是会计从业者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等。收集会计信息,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广泛联想,增强思维能力;转化知识经验,指导会计工作;专业知识记忆,检索需要材料,这些是认识层面不可缺少的能力。将这些认识能力运用于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慢慢积累形成。在莫测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要确保财务决策的正确性,会计从业人员还必须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提供有前瞻性有说服力的信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升自己的敏感意识,开拓信息来源渠道,加强信息综合分析能力。这些基本的能力越多越广,越有利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

道德素质

动机引发活动,活动朝向动机,动机对于个人行为有始发、导向、强化等作用,是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心理需要,或是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或是获得外界尊重的需要,或是取得自身满足的需要,这些动机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出现两种表现,一种是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使企业获得良好收益,另一种是投机取巧,从中取利,使企业暴露于危险环境。出现哪一种表现,取决于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教学中一直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部分省市免考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但决不放松职业道德的考试要求,足见其重要性。洁身自好、加强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诚信为本,恪守职业道德要靠监督更要靠自觉。

2.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因素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因素很多,可以将其分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环境因素加以讨论。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职业道德三方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都能够帮助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未知领域时进行正确的尝试和探索,减少出错的概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正确职业判断的内在驱动力,是排除经济利益诱惑,排除当局领导试压,保持客观公正的动力。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问题复杂性、重复性的要求:经常出现、已被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起来只需一般的职业判断能力;非结构化即重复、已被合理定义的问题,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解决起来需要一定的判断能力;很少出现、未被合理定义的问题,缺少可以参考的经验教训,必须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解决路径,解决起来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环境因素包括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企业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前者为会计从业提供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斷标准,减小判断的任意性;后者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考虑企业现有和将来的财务环境、经济状况,在普遍中找特殊,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方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的策略

会计职业判断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合法性、谨慎性的原则,不能盲目、伪造、逾越、随意。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提升途径,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

3.1转变传统观念,自觉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才能提高判断能力。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事项在法律、法规、准则中没有具体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能做出正确判断,这就造成了处理方式的差别。会计从业人员不应拘泥于传统观念,事事要去课本中找例子找典型,以为只需要做简单的判断就能做好工作。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改变过去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观念上明确提升职业判断意识的重要性,自我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3.2转变知识结构,以综合素质带判断能力提升

信息化时代,单一的会计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从业者只能迎难而上,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从业者应明白,会计信息的处理已不再局限财务领域单纯的会计业务活动,还要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做快速、宏观的分析。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外语、计算机、经济、金融、工商管理、外贸、法律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财务会计知识够“专”的情况下,不断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方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3.3强化职业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最后落点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强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在熟悉规范的基础上处理日常经济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判断、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经验积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可通过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等方式进行训练。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方能进步。

3.4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

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对于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尤为重要。意识指导行动,再优秀的能力,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空谈。加强道德建设,是各行业发展都不可忽视的重点,在会计人员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让会计工作规范化。

4.结语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工作始终,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应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倩;基于价值链的人力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朱美丽;沈克辉;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3]车晓红;以会计信息监督为导向的内部会计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3期

[4]孟令媛;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5]王林霞;基于会计选择结果视角浅谈会计信息的使用[J];大众商务;2010年04期

作者:齐心力 黄璐赟

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篇2:

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高低是衡量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及以后在各类企业的普遍应用,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新准则的变化,适应工作环境,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国高职会计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一、引言

会计职业判断是现代会计实务的重要特征,也是会计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可看出,会计职业判断在国际的发展上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尽量遏制,再到正视并鼓励的过程。我国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会计标准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的会计职业判断大体经过“被滥用—尽量避免使用—被正视并鼓励”这样一个过程。我国会计职业判断是最近几年才提倡,尤其是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更加强调了会计职业判断。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研究。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公布的《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因此,对在校学生而言,在毕业之前应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能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事项。然而目前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因素,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会计职业判断的核心思想,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等会计技术规范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约束,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实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旨在促使企业在准则、制度允许的前提下选取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以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因此,加强在校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根本保证

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能按照制度记账和报告,而且能运用职业判断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尤其是新会计准则引入了金融工具、资产组等新概念,并对其规定了不同的计量属性以供选择,使会计的技术难度增大,要求会计人员有更扎实的及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金融财经知识,对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后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因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根本保证。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设置过与狭窄,注重应用性理论,忽视基础性理论的模式普遍存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等相关课程太少,没有将财会密切的与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教师就会计教会计,学生学会计只懂记帐、报帐,始终跳不出会计的框框。致使学生不能宏观的从经济学、管理学的领域对经济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显然不利于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只有各类知识融会贯通,会计职业判断才有全面而扎实的基础。

首先,应根据企业界、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与质量需求,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把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引入日常教学并贯穿于会计教育的全过程,确立几处会计、企业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六门主干课程。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很广泛,就会计流程而言,从识别会计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再到合理地设置账簿并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但其中许多属于简单重复性日常性的判断,这些判断在实务中随着经验的积累会计人员大都能纯熟的运用,而判断的难点主要在会计处理方面。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在《企业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它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知识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结合最紧密,运用职业判断最多的课程,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切入点和重点。毕业前夕应增加开设会计职业判断案例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前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后,进行就业前的会计职业判断综合案例学习与实训,为学生今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夯实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作准备。这是培养“就业即上岗、上岗能顶岗”的会计专业人才所采取的关键课程。其次,从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考虑评价,改革相关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职业判断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标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突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评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解题方法的熟悉性,还应考评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分析、判断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评的范围要广泛,要覆盖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各个方面,包括学习成绩、社会工作能力、科研创造能力、品德素质等方面;考评的方法要多样化,包括以考试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实验方式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最后,强化会计科研服务于会计教学的理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会计教学,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传授会计职业判断理论与实务,培养学生能从一堆分散的数据资料中通过筛选、归类、分析和判断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初步的实践经验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保证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随着以规则导向为基础的会计准则逐渐被以原则导向为基础的会计准则所取代,在会计准则中寻找对经济事项的详细规定,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因此会计人员在会计计量、确认过程中将更多地依赖自身的经验应用职业判断。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能更快更好的解决。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会计教学,教学过程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尽管很多会计老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这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实习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实践教学环境影响了业务技能的培养,而判断的过程自始至终融入_r判断者个人的理论水平、经验和业务技能。因此,应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需要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将会计实践教学贯穿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贯彻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和更新教学实训项目,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具体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首先,进行认知实习,给予高职会计学生“先期介入式”会计现场教学。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企业、税务局、银行,带领学生真实环境中锻炼、学习与实践,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和学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情境中解脱出来,置于全真职业情景的学习环境,理论联系实际地让学生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流转过程、财务会计中工作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如何成为称职的会计人员、企业如何建账、凭证传递过程、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如何与银行打交道等,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兴趣,并亲身感受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打破以往在教室里理论和模拟操作的状况。其次,实现主干课程专项实训、单证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全真职业环境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要注意不同课程有不同实践重点。再次,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财务部门、虚拟业务流程,制作成动漫教学片。动漫教学片的制作一方面能了解各种原始凭证与会计业务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能了解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过程。采用动画模式,引起学习兴趣,学习、娱乐相结合,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开拓课堂教改新思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了解和掌握将来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直至熟悉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最后,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即使通过各种渠道安排了实习学生,学生也较少真正接触到企业的凭证、账簿、报表,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因此,在强调校外全真职业环境下实习的同时,为使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学校有必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的联系,可挂靠会计师事务所在校内成立会计服务部,主要从事代理记账工作,同时也开展为企业验资、财务审计等业务,作为对校外实习的补充。同时还应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实际经验的有效途径企业应为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有机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社会实践,真正投入到企业实际的经济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同时把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及时地反馈到培养的过程中来,引导高职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促进高职会计教育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会计人员。

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关键

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对与本身相联系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对应用技术能熟练操作,通晓行业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税收法规,有综合理财和管理协调能力,有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竞争风险意识、公共关系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等。因此,对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关键。然而,从目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许多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来源单一。现在的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队伍缺乏会计实务经验,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有所欠缺,多数院校虽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了制度,但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因此,教师所谓的挂职锻炼也只是流于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二是教师自身知识更新问题。从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到1997~2002年颁布的16项具体准则,再到2006年全面推出的39项新准则体系,近十多年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带来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担任会计教学师资中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新会计准则的学习,要在短时间内全面理解掌握并传授给学生,并非易事,这也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最新会计核算方法带来困难。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由兼职和专职人员共同组成的流动的“双师”队伍,希望兼专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甚至更高,但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除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充实师资队伍外,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一是进修和培训。这是快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捷径,也是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构成,培养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进修和培训机会需要所在单位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攻读高一级的学位,或参加学位课程学习等。同时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行新准则考试。二是挂职锻炼。学校应鼓励校企专业骨干双向交流和挂职锻炼。对未经过实践锻炼的教师,下派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校应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以及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六、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备条件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会计准则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会计法规的经常修订和发布,导致会计专业教材建设远远滞后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现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是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为版本经过适当删减而成,虽符合高职“双证制”特色,但没有突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训练,因此,必须以工学结合作为教材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建设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突出高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教材,在内容上注意与专业理论课衔接和分工,突出各自的侧重点。以实用为原则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零距离,实现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以加大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确保优质教材进入课堂。同时,还要运用现代化手段打造立体化教材体系。借助整体教学资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而且使教师可以节约备课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学以致用,打破了高校教学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一本书

或教材包打天下”的局面,将作为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阅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培养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关键措施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式的总称,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然而在多数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准则加解释为主,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理解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背后的内在规律,不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学过程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引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灵活运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景模拟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并给予学生创造一定的会计职业情景,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开展体验性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如何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观念,使会计职业判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体验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将知识传递与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判断标准和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了基础。

会计专业课程是集理论、实践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建设了相应的课程网络平台,但多数只是书本知识的搬家,因此,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照屏宣科”、“人幕分离”、“双管齐下”、“快速浏览”、“对屏讲解”等现象,为解决内容多、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裕,提高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探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尽量实现课堂重点实训,讲授以重点难点为主,课外辅导、问题讨论和作业练习则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模式,以增强会计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学生提供电子介质的动态教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研究成果以补充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形式在相关课程网站上予以发布,以弥补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的从编写到出版周期过长、教材形式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问题。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守职业道德,依法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因此,从学生时代注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既能起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又能使会计人员从学生时代人手,具有初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能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为培养“就业能上岗、上

岗能顶岗”的会计专业人才,实现高职毕业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当然,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素质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积累会计工作经验。

(编辑 洪 荭)

作者:陈 强

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篇3:

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诚信问题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引申出诚信问题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并进一步探究如何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出现的诚信问题,目的是为了突出诚信建设在整个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帮助我国能够全方位塑造绿色的、完善的和高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问题;会计人员

诚信作为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环节,是会计人员需要养成的基础素养,作为会计人员自身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根本保证,提升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保证。作为基本会计人,其内在要求的根本便是诚信,不论是在实际业务的处理中还是对会计信息的保密中,都需要保持着本真之心来面对职业、工作和岗位。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问题一直是整个体系中的重点,更是对专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伴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推出,针对会计职业道德中的硬性和软性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更加强调了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自身综合素质培训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会计诚信认知,这样才能创造出绿色和健全的会计环境。

一、诚信问题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诚信作为每位专业会计人的基础素质,其在整体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也具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的角色,是其它职业道德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在会计业务的往来和核算工作中,必须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之上,才能够保障每笔业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在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中,诚信教育是重要核心,其能够引导每位专业会计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全面构建社会会计诚信体系

我国现阶段很多领域中都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高度风险,因此在会计行业中需要对会计诚信体系进行高度的整合和完善。针对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来说,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个人情操,提升诚信水平能够有利于引导整体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从而有利于构建全面的会计诚信体系。

2.有利于提升社会会计整体道德水平

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作为重要的基本保证,指引着会计人员走向正确和规范职业会计人的道路。为了更加完善我国会计环境和提升会计水平,在提升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的同时,必须稳稳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提倡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会计道德认知,保证会计人员群体诚信水平,从而提升社会会计行业道德水平。

3.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各项业务往来的交易与诚信和信任都密切相关,而会计人员作为财务资产的“整理人”,其需要抱着对信息保密、对业务坦诚的心态来工作。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方面的建设,能够非常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化和绿色化。

三、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自身职业道德并没有做出准确度定位和思考,造成会计人员失信现象屡屡发生。据相关资料调查统计,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平均学历水平在大专水平上下,这同国外职业会计人的平均学历水平相比相差了很多。尽管说学历不会决定一个会计人的真实能力,但是从普遍情况来看,一些会计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理论体系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诚信的重要性,会存在一些有悖于诚信标准的失信行为。比如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诚信准则,做出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同时诚信意识薄弱、缺乏创新的工作态度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会计人员诚信水平的消极因素。

2.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法规重视较低

就目前来说,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法规的重视程度较低,无法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对相关的会计职业法规没有形成独立和正确的认识,对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观念的理解也较为片面化,不注重对现有会计职业法规的更新。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后,有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没有更新自我意识和知识,仍是按照老套陈旧的会计职业法规和财务理念进行会计业务,尽管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想企业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潮流的发展就必须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但由于相关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使得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大的改进和转变,并没有对新出台的会计职业法规树立正确的认识。

3.会计人员工作中造假行为泛滥

在会计人员从业的过程中,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在利益面前做出均衡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选择了违背正常会计职业道德规定的标准,做出了损害社会和公共利益的事情。这些违法违规、弄虚作假、忽视诚信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整体的诚信水平,更是对社会中会计行业的诚信宗旨做出了狂妄的挑战,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四、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问题的具体对策

1.加强会计人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知

会计工作要求相关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诚信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关于财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动作不断加大,这种诚信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被利益所取代。加强会计人员自身诚信道德意识是很有必要,如果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利益,把会计职业道德抛之脑后,造成会计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诚信认知,使得诚信方面的自律意识不强,以及对会计工作准则的轻视等情况。所以,专业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整体会计工作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时刻保持一颗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还要注意在日常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有对诚信的自身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待每一笔业务都要做到明明白白,让自己对会计岗位问心无愧,做一个城市坦诚的会计人员。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不能够为了经济利益,就采用非法手段来获取信息。

2.会计人员要提升对自身会计诚信的认识

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代言人,有着保障企业财务权利、反应企业信息数据、引领企业会计体系绿色化、维护企业会计制度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业务重要的参与者,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必须对自身的会计诚信树立正确的认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自会计人员忘记了自己的诚信责任,因此强化会计人员对会计诚信的认识势在必行。只有让会计人员对诚信的责任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够将追求诚信和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情况的发生。只有明确了会计人员自身具备的诚信重要性,在会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和职业道德造成一定的冲突时才能更好的结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会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和会计职业道德统一结合。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人员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情况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需要明确记住自身对诚信认识的标准,对一些不符合会计准则的情况应该及时制止或者通知相关部门,而不是为了获取一己私利而做出危害企业、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

3.加强对会计人员相关业务的监管力度

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相关业务的监管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会计成本管理控制和监督力度。企业财务部门在统计和控制企业内部经济流动时,要在传统办事形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重视监督部门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需要配合其工作。首先,针对会计人员相关业务的内部监督主要试图解决三方面的基本问题,即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提高经营效益及企业发展的战略。通过可靠有效的会计工作监督机制的建设,来保证内部会计业务进行的绿色性,规范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从而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了制度性的依靠。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手段,比如可以采取集权式管理和分权式管理相结合的会计工作控制模式。企业为了更好的执行财务部门的职能,应该根据当前企业发展情况对企业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会计人员自身的诚信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大力建设监管部门对会计人员相关业务的诚信测评与监督,最终达到规范企业财务工作的目的。

4.共同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诚信认知和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需要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会计诚信环境。一个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能够促进会计人员则无旁骛的进行财务工作,不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和他人的左右,从而更加激发起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非常有利于我国整体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良好发展。并且,规范的会计诚信环境也能够促使会计人员对自身诚信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通过环境来提升会计人员对诚信道德的提升,不断督促自身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的进步,非常有利于整体会计工作人员的平均素养和诚信水平,使我国会计人员群体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和会计职业道德。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事业的良好发展需要每个会计人员的支撑,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体会计环境的规范发展。诚信作为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环节,是会计人员需要养成的基础素养,作为会计人员自身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根本保证,提升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保证。以上通过深入探讨当前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对应分析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国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简非凡.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1:169-171.

[2]刘宇.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问题分析与防范措施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121+125.

[3]吴敬.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商业,2013,06:257-258.

[4]王莉.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性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09:37-38.

[5]尹延艳.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06:87-88.

作者:娄观宇 田海霞

上一篇: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