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探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资产不太适宜采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模式,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性。公允价值会对企业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探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探究论文 篇1:

刍议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摘要】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作为此次改革的亮点,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财务报告

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第39号准则,将公允价值系统的阐述为:“在独立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报告标准FASB157,该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资产将收取的或转让一项负债须支付的价格”。

在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允价值中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上述极具有权威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国际财务会计理事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美国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时,结合我国目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作了审慎的改进。必须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一定条件,即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的获得时,方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手段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该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则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即为其公允价值,且不需对该公开的市场报价做任何调整;第二层次,该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但与该资产或负债相类似的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则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参考相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确定,并依据该资产或负债的自身状况、交易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对参考价格进行修正;第三个层次,同类或类似的资产或负债均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应按照估值技术(如期权定价模型、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等)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一层次的公开市场报价是最相关、最可靠的参考;第二层次是次优选择,须做适当调整;第三层次需要管理层依据主观判断选择恰当的估值模型,采用不同的估值技术带来的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我国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把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金融工具、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17项具体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弊端

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增加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波动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将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并相应的调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由于评估公允价值时受经济环境、市场预期、企业信用、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信息极易受市场条件的影响,进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加之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波动与企业决策的无关性、市场信息的失灵都会导致公允价值不公允,这些都会反应在财务报告中,甚至会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成为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工具。由于评估资产或负债时公允价值的方法多种多样,很多情况向需要管理者根据主观判断做出选择,这就为企业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性。比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时,公司管理者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增强了公司的盈余弹性。在需要时公司管理者可能调增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账面价值来创造利润。又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入或换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存在利益关系的企业很可能在财务状况恶化时利用公允价值难以准确确定这一特点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在虚增利润,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四、解决公允价值运用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暴露出的弊端,为有效降低其带来财务报风险。特提出以下几点应对对策:

1.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会计制度环境

目前我国市场缺乏活力、不够健全,公允价值计量所依赖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其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就值得怀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完善的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属性已在相关具体准则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操作规范。参照IASB和FASB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指引,营造良好的会计制度环境,以更好推动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结合。同时,市场管理部门应严格规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行为的界定,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管理层权衡处罚的损失和操纵利润带来的收益之后,做出自觉遵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合理确定公允价值的决策。

2.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国家应尽快出台规范公允价值披露的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使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增强。

3.加强审计监督作用

公允价值应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点关注财务报告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资产或负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后续计量是否合理以及披露是否充分。当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财务报告中存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对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引起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注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要求。

4.合理外部资产评估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从市场上直接借鉴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忽略了交易对象自身状况、交易环境等因素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缺乏活跃的价格市场和可比价格的市场情况下,适当引入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来确定公允价值。内部会计人员在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中适当的引入资产评估技术,合理修正市场的参考价值,将大大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杨娟.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究[J].财会研究,2008(15).

[3]李刚.试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8(15).

[4]邱玉莲,魏雯.浅谈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J].财经界,2010(01).

作者简介:赵一伟(1992—),女,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作者:赵一伟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探究论文 篇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资产不太适宜采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模式,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性。公允价值会对企业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又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推到风口浪尖,如何良性发挥该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优越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文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

一、引言

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这说明中国企业将使用与国际准则日渐趋同的会计准则并且与世界对话。在企业计量上一贯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重成本轻价值、重历史轻未来、重利润轻现金流的局限性,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于对相关资产、负债所披露的信息的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很多方面广泛采纳。特别是在近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高的背景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披露对引用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又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推向风口浪尖。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过程中,由于适用的环境不具备,导致金融机构按市场价格虚增大量金融资产,实际上出现亏损和资本不足的现象,这种不对称现象促使金融机构大力抛售,从而使金融危机愈加严重。许多经济分析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会计实务从最初部分项目引入,到全面放弃,再到部分项目引入,最后到有条件全面运用这样一个曲折过程中出现应用的困境也是在所难免的。本文以房地产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例,阐述该计量模式可以反映出房地产价值随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能披露出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优越性。但由于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一直比较景气,这可能导致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成本会远远高于以往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和净资产大幅度增加,资本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很有可能借此来虚增利润隐瞒真实的信息。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整个会计处理流程。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把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候,按照会计准则的固定应该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产生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之间的产额,按照追前调整原则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因为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变化比较频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会丧失该资产自身的价值,所以必须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模式才能客观反映该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同时为准确反映公司业绩,必须对这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处理,把这部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历史成本的差额转入当期损益来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对于拥有较多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这种会计政策变更就会导致当年的利润就会增加,这也符合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不仅如此,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候,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从而减少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成本支出,企业当期的经营绩效也很高,这都从正面上公允反映了公司的业绩。本文以具体的房地产企业为例,探究该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今后很多行业引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与推广运用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不确定性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在所有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时候才能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事业发展迅猛,再按照账面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很难客观公正反映出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所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势在必行。这种价量模式的改变虽然会造成短期内房地产业利润虽然空间较大,但这是真实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但我国目前与该项政策相配套的税收制度并未发生任何改变,出于现金流、税负成本及“自爆家底”泄露等情况的考虑,很多房地产行业都会非常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另外,很多房地产企业通常通过操纵公允价值来增强在资本市场上的实力,特别是当投资性房地产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泡沫时,利用泡沫时机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和掩盖上市公司真实情况,所以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还存在许多应用困境。下面以北京北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阐述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应用困境。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4月由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同年5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发展物业、投资物业和商业物业。公司在香港的分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在大陆仍然采用账面成本进行计量,这就使得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产生了两份财务报告间的差异的不同,下文就不同计量方式对财务报表数据产生巨大的差异进行列示:(1)对公司净资产的影响。通过表(1)数据可以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使得该公司净资产呈增加趋势,净资产差异率也逐步得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可以增加公司资产和净资产进而增强了公司实力,公司实力剧增会有很多良性循环,比如能够获得更加雄厚的资金支持,而这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表(2)可知,北辰实业A股年报、H股年报净利润的差异率逐步上升,在北辰实业最新公开的公司净利润可以看出,2010年差异率竟高达441.61%,其中由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不同产生的差异居然超过99.7%。由此可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给房地产企业,尤其以商业物业为主的房地产企业,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3)对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影响。由表(3)可知,A股资产负债率比H股略高,H股净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增长率都明显比A股高达2倍多,与利润、资产有关的指标都有大幅提升。因此在运用盈利性财务指标对公司进行评价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成长性及长期偿债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这对理解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很丰富的意义。由以上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在不同计量方式的运用下使得财务报表数据产生巨大的差异。净资产收益率和增长率都是成本模式计量的两倍多,不仅可以增加公司资产,增强公司实力,提升融资能力,获得更加雄厚的资金支持,使净利润增加带来不菲的账面价值收益。但在目前情况下,北辰实业至今依然选择在A股运用成本模式计量。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严格,公允价值难以确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信息充分流动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相关市场中获取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与该类房地产相关的信息,从而能够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不失去偏颇,而且坚决不能利用估值技术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公允价值的确定必须是非常可观,没有任何主观猜测的成分,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确定标准非常宽泛,比如北辰实业H股报表在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时,要求公允价值就是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调整,不能随意变更市场价值进而调节利润,如有需要确实进行调整的必须在资产负债表后进行披露合理的理由。如没有此项资料,该企业利用其他估值方法,如该投资性房地产在未来持有期间带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合计,但这种方法确定公允价值时候必须估计采取的折现率和未来的净现金流入,还会给会计判断产生调节空间,所以相对而言,国际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规定就显得很宽松。公允价值确定的标准苛刻,特别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企业无法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最大的困境。

(二)确定公允价值关键是具有客观的评估机构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适时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客观价值和升值能力。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允许企业私自进行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评估,应聘请独立的评估师或评估机构对其投资性房地产现值进行评估。现值技术评估需要专业技术高超、诚信的评估师队伍。因为在评估投资性房地产时要根据很多现实因素进行考虑,而且影响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因素很多,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也会变得非常复杂,这种严峻的形势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才能完成。但从我国现状看,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很难具备这种素质,他们的从业经验和素质难以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整体采用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过程中,个人不能单独进行承接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业务,专业人士必须依附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但这种中介机构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可能或做出偏颇的公允价值计量也没有外部的监督机制约束公允价值计量,处罚及处分的威慑力不够。造假收益相对于造假成本很高,相关制度不完善等方面使得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同时产生很大的偏差。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过程中,根据《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文件)规定,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用途的改变使得投资性房地产转作固定资产时,应将此类业务视同销售处理,从而根据所得缴纳相应税种,同时按配比原则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成本。此外,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如果因为条件的改变使得公允价值大于该房地产初始成本,企业两者相比的最大值作为税基缴纳房产税,因转换增值而产生的利润所得还要缴纳所得税,同时根据增加的利润进行利润分配,按照利润表的流程相关的处理原则都要同步跟上。企业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担心增加税收支出不去缴纳相关税收,这也会使得国家财产流失。综上所述,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在于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即为房地产所确定的估计值必须“公允”的,否则就会有变相操纵利润的机会。只有在比较活跃且规范的交易市场和客观公正的评估机构,投资性房地产才能公允反映其价值。但目前,这两个条件在我国仍不完备。因此,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将会增加,如果全部确定每个投资性房地产公关价值计量模式,这对相关政府部门实行管制规范的成本将加大。

三、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环境 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非常苛刻才会使得许多企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所以要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建立一个统一而信息充分流动的交易市场,努力培育各级市场,提供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的机会实现产权多元化,这样才能确保公允价值在我国能够得到合理运用的客观条件。同业也要以完全竞争为主要目的,保证所有信息在资本市场是完全对称的,积极发展资本证券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为公允价值的获取创造客观环境,增强公允价值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整个资本市场上,最合适也最方便的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最公正的、可靠程度最高、也是最方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要加大市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力度,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努力营造公允价值计量核心所要求的公平交易的时常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与结构。使企业没有擅自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机会,最大程度上控制企业虚增利润,减小投资者的风险。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公允价值的条件运用的非常严格,但公允价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但只有市场价格确定的很容易,而如果采用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价,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很多专业人士的专业判断,就会产生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的现象。所以必须加强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抽查和评审,防止企业的非法操纵。此外,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最大限度地依据市场信息,最小限度地参照企业判断和专业人士的主观判断,尽量利用客观可以利用的因素增强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准确定和财务报表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强对投资性房地产相关信息的可靠披露。同时,鉴于公允价值随意调节产生的造假的违规成本远低于其造价产生的收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应借鉴西方国家高昂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随意调节公允价值计量现象进行造假进行严惩。处罚的力度,威慑力高,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就不敢擅自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粉饰报表,达到虚盈实亏的目的。

(二)加强对公允价值框架的研究 我国如果在投资性房地产上全面实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制定一个具有基础深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及应用框架,有一个完善的公允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应包含对公允价值计量目标的明确阐述、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经济要素的界定,使获得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信息的成本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在制定公允价值理论框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易于操作和易于理解。同时,可以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市场环境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很好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实务中,使会计政策能够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基础深厚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能够对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和估值技术给予严格的界定,减少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候引起的技术操作上的难度和主观判断的空间。这也就是当存在活跃市场时,以市价就可作为公允价值,相反就要利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技术来进行估价。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大量研究现值技术,建立切实可行的现值使用操作规则,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三)管理层理智运用公允价值模式 一方面,公允价值模式能够较好提高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一旦公允价值的计量不对就会给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带来很多的诚信危机,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追溯调整会对企业产生各方面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管理层应该站在公司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尽量避免主观判断,公司自身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公司都应该以大局考虑,理智的判断,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决策。同时,企业要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采取保守合理计量,结合现实的经济、市场环境、国家政策,降低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泡沫以及企业遭受损益的风险,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谨慎性要求,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正确的会计计量判断。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需要会计专业人员职业判断。尤其是当房地产交易不活跃,缺乏活跃的市场价格时,需要会计人员利用一切可以参考的信息进行确定公允价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完全运用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实际中,就必须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增加了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难度。必须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企业会计人员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技能。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时也要注意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机构不能简单迎合委托人的意志,一定要体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加大对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强化资产评估职能的贯彻落实。活跃的专业评估技术以及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资产评估队伍是正常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中流砥柱,二者缺一不可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性房地产在房地产行业所占的比重日趋繁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于能客观公正反映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在运用将会越来越被推广。所以要加大力度对各项措施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革,积极建设和完善公允价值适用的环境,推进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过程中不断向国际靠拢。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辨析》,《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牛华勇、裴艳丽:《次贷危机后再谈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经济经纬》2009年第3期。

[4]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编辑 梁 恒)

作者:程庆莲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探究论文 篇3:

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高度关注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套期保值功能,并积极通过套期保值业务加大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力度。旧的准则《CAS24—套期保值》在适用范围、套期关系、套期有效性相关量化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漏洞,所以新的准则《CAS24—套期会计》应运而生,并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我国企业针对商品期货运用套期会计处理期间,依旧存在一系列准则应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套期保值业务开展效果。为此,文章着重针对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详细探究,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6.160

1 前言

企业通过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形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金融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而企业在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这一形式实践运用期间,要合理地运用套期会计处理,以充分发挥套期保值功能效用。但实务中,很多企业在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对套期会计准则缺乏充分运用、公允价值披露直接套用准则原文以及业务处理方面面临多重障碍等。为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有必要对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未充分运用套期会计准则处理套期保值业务

目前,很多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达到风险管理目标,虽然大多数企业都热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但选择应用套期会计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出现这一现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的《CAS24—套期会计》准则依旧不够完善。对比旧的《CAS24—套期保值》准则,新的套期会计准则虽然拓宽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然而企业在选择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时,可能会签署结构更加复杂的衍生品或组合,通过准则条款及指南也难以识别复杂的衍生品是否满足运用套期会计的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现行套期会计准则相关内容依然过于单薄,一些内容依旧缺失,比如在风险管理策略与目标、风险成分指定、套期无效部分计量、评估套期有效性方法、净敞口套期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1],这增加了准则应用的难度。在会计准则当中,套期会计准则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高并且难懂的准则,我国对该准则的研究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为跟随资本全球化进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研究也表明,我国新套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接近74%[1]。由于准则更强调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统一,部分条款具有前瞻性,鉴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观念及实务滞后,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大多不能深入理解准则内容和目标,所以实务中极少选择套期会计处理,使得理论与实际脱节。另一方面,套期会计准则在实践操作中具有较高复杂度,并且面临较高的应用成本。在所有衍生工具会计甚至是整个会计准则当中,套期会计准则是最复杂的一个部分,相关业务处理期间会涉及较多信息处理过程,高度复杂并且体现出很强的技术性。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企业管理者会为了缩减企业经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即使企业能够达到准则当中涉及的套期有效性评价要求,企业也会通过人为调整方式不达到相关要求,从而不对套期关系加以确认,最终不对套期会计加以运用。

2.2 套期会计公允价值的披露直接套用准则原文

很多企业对套期会计公允价值进行相关信息披露过程中,没有考虑本企业所选取的相关公允价值情况,同步也未清楚的说明,大多都是在年度报告当中直接套用套期保值准则当中的原文内容,另外一些企业年报当中对公允价值金额的披露也缺乏一定可靠性、合理性。在套期会计准则整个执行过程均贯穿着公允价值计量,而其所体现的计量属性在获取市场信息当中并非完全可靠[2]。虽然我国已经成立期货市场多年,并且近年来在不断进步和成熟,但当前期货市场依旧不够完善,不足以支撑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来获取可靠、真实的期货公允价值信息。同时,我国目前大多企业在对套期会计准则实现运用期间,缺乏有力的信息技术系统支撑,所以企业很难及时、动态的获取可靠、真实的期货公允价值,导致准则运用当中很难实现期货公允价值的科学计量。

2.3 企业业务处理面临多重障碍

企业要保证套期会计运用成效,就要具备对套期会计相关处理运筹帷幄的高端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充分了解企业所开展的各项套期保值业务实际情况,还要深入、清晰地了解国家套期会计准则相关内容,结合准则的修订与调整不断学习,充分将套期会计准则运用到企业实践中。而目前我国各企业普遍缺乏套期高端专业人才,既有人才数量远跟不上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增加速度。另外,新《CAS2—4套期会计》准则颁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期间整个业务过程与结果可以在财务报表当中实现客观、清晰的反映,促使企业更有效的通过相关业务加强风险管理[3]。然而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套期保值业务具体开展期间,并未制定配套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制度,并且企业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结合相关业务进行顺畅沟通,导致企业虽然有套期保值业务在开展,却不能及时建立套期关系。

3 企业商品企业套期会计处理优化策略

3.1 加大力度指导和监督套期保值活动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各大企業均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范围,所以很多企业为了加大风险防范和规避力度会选择运用套期保值方式。而企业经营本身具备逐利天性,所以不少企业会在此方式运用中为了进一步扩大收益,就算要承担巨大风险也要实现投机交易,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实现利润操纵[4]。而在套期会计准则运用时期,急需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目前企业内控部门和风险管控部门是和套期保值业务紧密关联的两个部门,所以这两个部门在控制套期保值业务相关风险环节责无旁贷。另外,企业还要注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真正独立、客观的对企业各项风险进行监控,在实际监控管理中,若发现套期保值业务在实际开展当中有发展成投机交易风险,需及时督促财务部门针对套期保值业务加强会计核算,并且要保证会计确认、列报、计量以及披露等方面准确与合理。除此以外,企业还要积极利用外部监督加大企业风险管控力度,在内外监管基础上为企业所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营造更加完善、健康的运行环境。同时,我国财政部门也要关注推进套期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颁布更多实操性强的业务处理指引和相关指导,帮助企业更加顺利、有效地实现套期会计处理。

3.2 关注培养专业化人员,深化理解新准则内容

企业运用套期会计准则期间,有关财务人员其专业素养高低会直接影响准则最终实施效果,为此,要加强培养套期高端专业人才。因为套期业务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所以实践处理中,很多财务人员因为自身不够全面和彻底地理解套期会计准则,会直接简化套期会计处理。而新的《CAS24—套期会计》准则针对商品期货相关套期会计处理从以往的规则导向变成了原则导向,这就要求会计处理实践中,需要相关财务人员按照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出专业性的主观判断,比如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价、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指定套期关系等方面。为此,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5]。在企业内部,为了实现套期保值业务的顺利开展,保证相关会计信息可以对企业套期保值活动实现真实、客观的反映,需要企業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使其不断学习新准则,深化理解准则内容,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在套期会计方面的准则应用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3.3 促进估值技术的不断提升,优化准则应用环境

根据新准则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对套期保值活动涉及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进行科学、准确地获取,并做好相关估值工作。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尚不够完善,且企业在选择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时,其结构和组合相当复杂,那么企业在获取公允价值方面就有一定难度,因此,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难以把控,这势必影响套期保值的运用效果。套期会计势必是要以公允价值实现会计计量,并且要求在部分会计处理当中需要更高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所以说,为了更好地应用新套期会计准则,并为准则实施提供充足的技术和信息支持,需要不断提升公允价值计量技术,建立有效的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准则应用环境。

3.4 加强业财融合,积极建设套期保值管控体系

套期保值业务在企业当中开展,要和企业日常传统业务有所不同,需要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加强彼此沟通、学习和交流,在此基础上使套期保值业务在实际开展以及相关会计处理环节能够获得利益相关者的高度肯定与满意。为此,企业财务部门、业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对方专业基础知识、实务处理流程等有所了解。比如套期会计处理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套期业务具体风险控制目标有所了解,并了解业务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在套期保值业务实际开展中的一些逻辑想法和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使财务部门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决策环节所应发挥的支撑和指导作用,并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相关决策制定全过程。同时,企业业务部门的套期保值业务相关人员也要对套期会计准则有所了解甚至熟悉,并了解差异化业务操作模式会对经营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步在业务开展中确保所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汇报文件充分满足新套期会计准则所提信息披露要求以及监管机构相关监管规定。另外,在企业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实现定期轮岗制,促使相关工作者在岗位更换之后更深入地了解对方部门有关知识,并使套期保值业务以及相关会计处理更加顺畅、有序地开展。企业所进行的套期保值业务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彼此学习,相互了解,在多部门共同完成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该业务的风险规避目标。为此,需要企业加快业财融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套期保值策略,加强管理套期保值业务各项开展流程,完善套期保值相关制度,充分利用相关会计信息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在企业内部构建套期保值管控体系。

4 结语

为了解决旧套期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不足,国家颁布并实施了新套期会计准则,但实际上新套期会计准则在实际应用当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基于商品期货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需要着重结合上文所述相关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加以优化和改进,对套期保值活动加强指导和监督,培养专业化财务人员,优化准则应用环境,构建套期保值管控体系,在更充分、合理的应用新准则基础上,有效地通过套期保值加大企业经营风险规避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昱沛,王荭.新套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研究——基于CAS24和IFRS9的比较[J].财会月刊,2018(15):114-118.

[2]于晓蓓.浅析朗源股份商品期货套期保值[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307(4):167.

[3]吴钦军.从战略高度推进钢铁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J].今日财富,2020(3):21.

[4]王新春.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4):164.

[5]严佳.涉棉企业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J].经营者,2020,34(10):222.

作者:宋艳娟

上一篇: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会计论文下一篇:煤矿建设安全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