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改革论文

2022-04-21

摘要:尽管取消农业税后鄂西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鄂西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因素没有根除。我们应该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可持续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制度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等方面入手,构建鄂西民族地区后税费时代的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改革论文 篇1: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集体林改是扩大内需 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

200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

如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作用、意义,以及改革目前面临的难点等问题,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林改对农民就业增收作用突出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请您谈一下这项改革对于农民就业增收的重大意义。

贾治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2008年6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后,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对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突出作用。通过改革,亿万农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发家致富的创业平台,不少农民的家庭财产增加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发展产业、开发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林业收人大幅度增加。云南省林改后,有效带动了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南华县通过发展以野生菌为主的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福建省已有55万农民工返乡务林;仅永安市就新增林业就业岗位5.8万个,占全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邵武市上坪村人均承包林地38亩,全村204户林业收入买汽车10辆、摩托车160辆,有74户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村里每年出资6万元安排孩子到城里上学,周末雇班车接送。浙江省安吉县林业产值已达5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00元,其中50%以上来自林业。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0亿元,40.9万农民工返乡务林。崇义县老上访户陈芳栋过去生活十分贫困,现在经营山林296亩,仅竹材一项年收入就达4.1万元,为改革前的8.7倍,他激动地写了一副对联:“明晰产权利于晓日腾云起,放活经营财似春潮带雨来”,横批是“党恩浩荡”。

事实证明,集体林权改革推动了各地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就业的增加,农民工返乡务林,实现了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

《中国经济周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效力有多大?

贾治邦:目前,我国农民工已接近2亿人,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大量农民工失业,给农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林业是农民最熟悉、最直接、最适宜的就业方式,经营林业和我国农民的文化、技能、素质相适应。据调查,农民工在城里务工,一般月收入1500元到2500元左右,除开吃住、交通费用的开支,余下的并不多,而回乡务林,没有住宿、交通开支,吃饭开支很小,务林的净收入比在城里务工更高。目前,我国还有18亿亩集体林地没有承包到户,按人均经营50亩计算,可提供3600万个就业岗位。农民可以培育种苗、植树造林、抚育森林,种植药材、花卉,发展特色经济林、食用菌以及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这列’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完成集体林改的地方,出现了“一人承包、全家就业”、“城里下岗、山上创业”的可喜局面,返乡农民工说“过去家里有地,现在又分到了山林,发展林下经济,有的活干”。

资本是制约深化林改的主要难点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随着集体林改的全面深入,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贾治邦:集体林通过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民拥有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这就等于给农民一个完全的用益物权,农民的承包权有70年。但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当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一样,也需要资本进入,通过资本把各种生产要素带进林业生产领域,激活各种生产要素。

《中国经济周刊》:也就是说主要难题在于吸引资本注入。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贾治邦:是资本问题。当前资本很难进入林业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适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二是农民贷款的抵押问题没有解决;三是农民的融资信用问题四是与农业比,林业的生产周期很长,防火防虫的风险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林业既是公益事业又是基础产业,林业发展需要政策扶持,金融和保险等资本进入林业行业需要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问题。

融资保险体系是林改的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提到“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它们对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整个林业发展有何重要性?

贾治邦: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来看,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问题是改革深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积极推进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政策在全国实施,对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意义重大。

林权制度改革后,要加大营林投入,就需要通过建设现代林业金融体系,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全面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是建立林业金融体系,优化信贷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服务对象,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是林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保障。

林业是一个与农民关联度很高、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容量很大的行业,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吸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与森林保险,可以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林业,这对于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政策性融资保险制度

《中国经济周刊》:那么下一步,国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实施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

贾治邦:2007年我们就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的研究课题。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政府补贴70亿元可以拉动小额林权抵押贷款2000亿元以上;政府保费补贴72亿元,可以全面覆盖25亿亩集体林地的保险,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当前,国家应当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资金不足的“瓶颈”。同时,要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对保险保费实行财政补贴,降低农民经营林业的风险,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作者:马玉忠

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改革论文 篇2:

构建鄂西民族地区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的思考

摘要:尽管取消农业税后鄂西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鄂西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因素没有根除。我们应该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可持续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制度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等方面入手,构建鄂西民族地区后税费时代的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

关键词:鄂西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可持续机制;新理念;新思路

一、建立鄂西民族地区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鄂西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可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能够提高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过程,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于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农民收入可持续稳定地增加,意味着有更多的农产品提供给工业,使轻工业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

3、农民收入可持续稳定地增加,意味着农民购买力增强,给农用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和家电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农机、家电业的发展,会推动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力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鄂西民族地区的竞争力

在农业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一方面,农民有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农民也有能力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在普遍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积极参与区域与国际竞争,从而增强鄂西民族地区农业的竞争力。

(三)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湖北实现小康的关键在于增加鄂西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能够可持续稳定地增加,其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在农民群众生存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广大农民才能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农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水平才能提高,城乡生态环境才能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才能更加良好,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才能逐步缩小,鄂西民族地区才能在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二、构建鄂西民族地区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的思路

(一)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1、严控中等城市的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市与农村资源共享。

2、制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长期战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现代工商业逐渐向县城和乡镇转移,使农民直接参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首先将农村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如乡镇企业职工、私营个体劳动者、外出打工者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然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二)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可持续机制

1、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力度。在稳定现有投入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放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政府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力度。

2、加强农业保护机制建设。在WTO框架下用足用好有关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保护机制建设既要靠政府政策保障,又要靠政府投入支持,包括对农产品价格支持和保护制度、对农民直接补贴和税费减免制度、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制度等。

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失地农民保障为重点,卫生、医疗、教育等救助为辅助,捐赠、扶贫、帮困为补充的救助保障机制。

(三)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投入,最根本的是扭转“城乡区别对待”的陈旧观念,建立新型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鄂西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不能靠农民,必须建立政府预算投入机制:

1、实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进行全面更新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学条件。

2、实施9年全免费教育工程,逐步将过去由农民承担的9年义务教育的学费、生活费、书本费变为政府统一支付,使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平等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实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门类的职业技术教育。

(四)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长远来看,鄂西民族地区解决农民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的重要前提是农业从业人口的持续减少。从世界经验来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就会下降1个百分点,这样就会使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农民收入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鄂西民族地区的城市化率不足39%,低于全国水平。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10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平均为54.9%,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就更加落后了。安徽省阜阳市10多年来农民收入变化的实践表明,农业人口比重每减少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就可增加200元。未来的10多年,如果经过改革和发展,鄂西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37%的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到2020年鄂西民族地区城镇人口将达到600万以上,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会增长10%以上。

从目前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无非两条路:一是到大中城市打工;二是加快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据有关文献记载,现在乡镇企业接收了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有9000多万,共计约2亿多,占总从业人员的5%以上。但是,目前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还有很多障碍和限制,包括一些歧视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如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繁杂手续以及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征收各种费用等。由于缺乏教育培训和科技投入,进城务工农民很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级技术行业,有一些行业还强行清退农民工,农民工的工资有时也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鄂西民族地区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工业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達到40%左右时,劳动力转移程度达到50%的水平。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0%,但全国劳动力转移率只达到30%。根据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人口流动模式,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将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可行途径。纵观鄂西民族地区工业化历程,工业化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劳动力转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工业化。靠工业立市场,以工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致富。加快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农村变城镇、村庄变集镇、农民变居民,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此外,应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程务工和定居条件,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富裕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规章制度和不合理收费,完善鼓励农民到城镇居住、务工、经商以及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的政策,搞好就业指导和中介服务,为农民及时提供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引导农民有序流动。

(五)依靠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廣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科研投入增长机制。

2、抓紧建立鄂西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尤其要抓好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

3、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专门制定鄂西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

4、加快建设鄂西民族地区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此外,还要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和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进步虽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农业生产还十分分散和落后的小生产状态下的鄂西民族地区,它对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只有在土地、资金等农业资源在经营者手中实现适当集中,并实现生产工具的真正变革,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才具有现实基础。为了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适当实现土地流转和集中。政府应实施补贴政策,对土地规模经营给予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扶持。

(六)创新农业制度,不断深化改革

1、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激发农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实现增产增收的内在动力。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办法,坚持自愿、有偿、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价格、期限等利益保障机制以及流转收益递增机制,加强探索以土地作为“原始股”的股份合作流转新机制、新办法,提高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的本金或股金分红收入。

3、将农村土地从征用变为购买,并适当提高标准,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三产业就业和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同时将政府获得的土地净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保障。

4、建立和完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组织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扭转农业信贷资金非农化局面。

5、加强农村管理制度的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尽快改革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加大农村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基层吃“皇粮”的公职人员。政府要从微观层理性地退出,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手段,努力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效率与效益。

三、政策建议

政府扶持对于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的构筑至关重要。当前,鄂西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应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鄂西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韩俊.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02-13.

2、盛来运.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3、杨瑞珍.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0).

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杜青林.十六届三中全会答记者问[N].经济参考报,2006-03-11.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基于职教体系的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2008y39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 烨 张 捷 樊友国

推进金融体系制度改革论文 篇3:

对加快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更好地促进全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组织力量,先后赴贵州、宁夏、重庆等地开展调研,提出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山东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现状

2008年,山东省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2013年起,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4年6月末,全省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2283.2万亩,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374家,入股土地219万亩,涉及近30万农户。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为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8年,枣庄按照“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引导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土地合作社、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土地流转模式;2011年,青岛市农村土地流转获得市财政支持,在符合条件的城镇试行组建“土地银行”;2013年,中信信托与青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意向协议,推出全省第一单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项目一期流转何官镇南小王村晟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1850亩土地;2014年7月,山东省首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贷款在淄博市淄川区发放。

山东省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但现行的农村土地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健全,土地等抵押物估值没有科学依据,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制度缺失;商业化经营压力迫使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传统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欠缺;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二、国内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

贵州省湄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市江津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能够为我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贵州湄潭

贵州省湄潭县确立了流转程序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土地权能资本化的“三化”路径,形成了“农户+地方政府+土地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

(1)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明确土地所有权关系,对农村各类土地进行认定所有权,除法律特殊规定外,各类土地均属村民集体所有,所有权代表为村经济联社;明确土地使用权关系,稳定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延长耕地承包期20年不变,林地、荒山承包期延长50年不变,规范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

(2)建立土地有偿流转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留下的机动地和违反合同规定收回的承包地实行招标发包,对集体未分到户的非耕地,公开招标,实行租赁经营;允许土地使用权入股,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土地可以作为抵押物,获得县土地开发投资公司的中长期贷款和其他形式贷款。

(3)成立土地金融公司。成立湄潭县土地金融公司作为试验区的政策性工具和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土地金融公司遵照专业银行制度,结合土地制度建设试验目标,制定了《贷款抵押、担保暂行办法》、《贷款审批程序》、《股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针对开发性贷款数额大、周期长、风险性大的特点,设立贷款担保体系。

(二)宁夏平罗

宁夏平罗县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创新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验,开展“土地信用合作社”(亦称土地银行)试点,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上取得显著成效。

(1)设立“一站式”服务机构。积极推进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规范化建设,成立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服务中心,设立了土地流转、产权评估、抵押贷款等服务窗口,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荒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流转提供“一站式”服务。

(2)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与评估。对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确认并颁发相应证书,强化农民对农村产权的处置权;多部门、多领域抽调人才组建土地产权评估专家团队,金融机构的代表在参与评估过程中可同期进行贷前调查,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3)试点开办“三权”抵押融资。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对未经流转、或小规模流转的土地,由本人或委托代理人凭借土地经营权证办理抵押贷款;二是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对经营大户、家庭农场、企业经营、股份合作四种经营主体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以便于流转大户等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三是农村宅基地抵押融资,将宅基地使用权转换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转让或抵押。

(4)建立风险预警与损失补偿机制。建立“三权”抵押贷款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不同情形将风险预警设为蓝Ⅰ、黄Ⅱ、红Ⅲ三级。平罗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服务中心设立1000万元风险防范基金,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对抵押贷款资金本息的实际损失,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服务中心与金融机构按80%和20%的比例分别承担。

(三)重庆江津

江津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塘库堰承包经营权“五权”抵押融资工作,通过积极扶持龙头、引进业主、培育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此带动土地流转。出台《重庆市江津区农村“五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由市区两级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给予融资机构“五权”抵押贷款补偿。盘活农村静态资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国外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典型模式

1、德国农地金融模式

德国的农地金融制度从早期以抑制农村高利贷为主要目的,到近期成为促进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主要是“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银行”模式,其中以土地信用合作社为核心,也是德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重要骨干。其主要特点如下:

本质特性为“自下而上”。德国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是民间合作性质的组织,首先由基层的农村土地所有者以自发的形式组建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在此基础之上,再由各个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逐步纵向发展,最终形成联合合作银行。该类型农地金融机构是一种纯合作形式,合作社由社员共同拥有,借款人获得贷款,缴纳少量入社费、合作社办公费后即成为正式社员,并与其他社员一起共同担保还本付息的责任,贷款清偿后,自动退社与合作社脱离关系。

农村土地债券化是最大特色。通过向外发行土地债券筹措资金,减少个别资本集中投资农业的风险。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的主要成员由那些具有以土地作抵押方式获取长期、低息生产资金意愿的农民联合组成,成员们将其各自所拥有的土地以抵押物的模式交予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通过以土地为抵押担保物发行土地债券方式,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在证券市场上融入大量资金;信用社利用这些资金向社员们发放农业生产所需资金,以协助农民购买生产所需土地,开展兴建水利、修路、耕地平整、造林等农业生产活动。

政策的配套性较强。为了强化公民财产的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土地抵押权的安全性,在成立土地抵押贷款机构之前,德国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相关法律,如《抵押权及破产令》、《抵押权法令》等。同时,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扶持农地金融机构筹集信贷资金。授予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发行债券的权利,并担保还本付息。

2、美国农地金融模式

以联邦土地银行为主体的美国农地金融体系建立于20世纪初期。为解决单纯依赖市场机制对农业发展的不足,将政府扶持建立完整的政府农业信贷体系,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于1916年成立联邦土地银行(FederalLandBanks)。近年来又出现了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其特点是:

筹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国家信用参与农业信用,增强了微观主体的信心和抗风险能力。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农村土地抵押融资模式。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联邦土地银行结合起来开展农村土地抵押,政府部门牵头组建农业信用管理局(农业贷款委员会)来管理土地银行,政府资金是联邦土地银行贷款资金的首要来源。联邦土地银行由政府财政通过购买土地银行股票的形式扶持建立,资金来源主要是利用农户拥有的土地发行土地债券,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长期信贷资金和服务,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

农地金融机构采取混合形式。联邦土地银行是美国开展农村土地抵押贷款业务最核心的金融机构,采取发散型银行、合作社混合形式,上层采用银行体制——联邦土地银行,基层采用合作社体制——按合作社原则组织起来的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将全国分为12个农业信用地区,由美国政府提供资金在各区设立一个联邦土地银行。在联邦土地银行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引导农民成立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为各地的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的股东为贷款者,贷款只发放给会员,所以借款人既是各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的会员,也是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银行体制与合作社体制的结合,有利于资金的筹集和业务的开展。

实行“自上而下”推动。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完备法律的制定,降低农地金融机构运作风险,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联邦农业信贷法》,“自上而下”建立联邦土地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的创立资本,由联邦政府通过财政部购买该行股票方式来提供。制定《联邦农业贷款法》、《农业信用法》等法律,对农地抵押贷款运行的具体操作方式(如贷款用途、对象、额度、期限和利率等)都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范。

3、日本农地金融模式

日本农地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及邮政简易保险等相关政府资金。主要特点:

金融机构分层次设置。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金融机构,按照行政区域设置,日本农协的金融机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基层农协中的信用合作组织(基层农协)、都道府县的信用联合会(简称“信农联”)和中央的农林中央金库(简称“农林中金”)。在运作过程中,三个层次具有互相独立的融资功能。普通农民通过入股形式加入基层农协,基层农协又入股加入“信农联”,“信农联”再入股加入“农林中金”。在开展抵押贷款业务时,由“农林中金”贷款给“信农联”,“信农联”贷款给基层农协,最后,由基层农协贷款给农民。此种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基层农协贷款业务的开展主要以农民生产、生活为主,农民会员申请贷款时无需再提供担保,而且基层农协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部门还为基层农协贷款活动提供相关补贴。

农林中央金库具有复合结构。即该类农地金融机构有分支机构,可以直接从事一部分或全部农地金融业务。由于农地金融的贷款对象为普通农户,他们居住分散,在全国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成本太高,所以农地金融机构除直接贷款外,把很大一部分业务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办理。

注重政府功能的发挥。日本政府在财力和政策上提供大量的支持,如提供大量资金、给予利息补贴、税收减免优惠等。出台较为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法规,如《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临时利率调整法》等。设立一整套风险防范制度,如“存款保险制度”、“农村信用保险制度”、“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等。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实施双重监管,即政府金融监管厅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全国及地方的农林水产部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农地金融制度建立的背景表明,政府均在农地金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予了多样化支持。首先,政府通过制定农地金融相关法规,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和规范农地金融机构的建立。其次,各国政府通过购买股份或直接提供资本金,甚至通过多种渠道提供信贷资金等形式对农地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支持。再次,多数国家政府都给予农地金融机构以税收优惠。

四、加快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节点,应采取系统方法、配套措施,进一步破解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制度藩篱,为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农村土地产权质押、抵押模式,扩大土地融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与土地金融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基金,有效规避金融部门信贷风险;依托现有涉农金融机构,在不改变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村经营大户及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作为还款保证,向农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融资,以缓解涉农贷款抵押难问题。

(二)支持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土地银行。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适当降低监管标准,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前论证研究农村土地银行监管政策、设立条件、运作模式,为及时引入或成立土地银行做好准备。对于土地银行的经营范围,初期以土地存贷、土地抵押贷款为核心,中期以土地信贷、土地债券为主业务,后期以提供土地金融创新产品和土地投资为主。大力发展土地债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点发行土地债券,以较高信用等级的金融机构为依托,探索农地债券运作模式。建议成立专业农地债券管理机构,结合现有农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共同构建复合型土地债券管理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债券运行效率。在推进农民土地财产权质押贷款融资业务同时,积极推进贷款后资产证券化,以农地收入为现金流,在银行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进行再融资。大力发展土地信托。积极试点并推广农村土地信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专业机构法人经营管理或使用,以取得更大土地收益。在严格摸清土地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借鉴中信信托安徽宿迁市信托业务,积极引入土地信托机构,试点土地承包权信托。通过信托基金投资、产业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工具等,运用投贷组合、结构性融资、债股转换组合等方式,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

(三)健全农村土地金融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应考虑农村客观实际,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切实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农村土地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做好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结合。政府通过给予农业保险法律、经济和行政支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农业转移支付;支持发展涉农商业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力度,优先扶持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发展,鼓励发展以订单农业为依托的跟单农业保险,尝试建立政策性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再保险机制,为资金融通保驾护航。二是健全联保增信体系。在农村互保互助方面,应构建双层合作保险组织,完善乡镇以下互助合作保险体系,实现一定规模以上土地流转的全覆盖;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互助合作保险联合社,在市县范围内形成农业保险“大客户”,积极争取保险支持。在联保机制上,可以引入联保小组模式,通过农户自发组成的联保小组判断借款风险特征,降低农村土地金融的信息成本、执行成本、运营成本和违约成本。三是健全信用担保机制。参照基于订单农业的担保类产品,把信用和土地流转以及经营订单结合起来,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信用中介,由其帮助金融机构与农户牵线搭桥。可采用商业机构直接向龙头企业授信或龙头企业提供担保贴息等方式。通过“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形式,将土地经营主体的承包、借贷、结算等行为有机结合,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以及订单农业发展。四是完善风险缓冲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建立财政保费补贴机制,构建以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为主、以商业保险为辅的农业保险体系。成立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即通过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补助,如农户无法归还贷款,由政府给予金融机构适当补偿,形成政府、银行和农民共担风险的格局。□作者单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E:CWK

关键词:农村土地 金融产权

作者:郭太禄 孙华臣 刘文涛 卢华 孙明霞 张青

上一篇:农村信息服务差异性研究论文下一篇: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