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

2022-04-22

【摘要】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显现出了很多不足。而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其成功的运作推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借鉴其成功经验,推进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必将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 篇1:

广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功能缺陷与农村需求多样化的矛盾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以及现行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与金融产品供给单一性的矛盾,得出目前广西农村金融供给滞后于农村金融的需求,金融产品的供给不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这样的矛盾分析入手,提出了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广西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供给 金融需求

引言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又聚焦在农业、农村方面,在这份《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文件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的复杂性不但来自于风险、成本和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来自于经济体制、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而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制度及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必然要求。广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对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一直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农村金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十二五”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广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要不断根據实际情况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 现行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

当前,广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商业结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四种类型,基本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虽然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看似较为合理,但实际上广西金融体系功能还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在:

1.1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够

农业发展银行是广西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虽然从2005年以来,广西农业发展银行虽然相应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总行的号召,由过去单一的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也逐渐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发展到多角度支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广西农业发展银行仍然是以粮棉油收购为主,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投入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广西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

1.2金融性金融结构远离农村基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经营业务和经营范围也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农业资金的低收益、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业银行对广大的农村市场缺乏积极性,导致很多商业银行撤销在农村基层已有的机构,或者将基层的金融结构进行合并,并收回原有的贷款权限。使得商业银行在农村基层的金融服务大大缩减。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对农村市场缺乏兴趣,也没有倾向于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自从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并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渐缩减县以及县以下的金融结构。广西属于落后省份,县以及县以下的机构本来就少,经过缩减已经很少,2011年,广西县以下的金融结构网点中,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外,再无别的金融机构网点,在广西的各地行政村中几乎没有金融机构网点。

1.3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有限

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机构中支农的生力军,在广西的县以及县以下广泛存在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其服务范围的地域限制,导致其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不健全,信贷审批不规范等问题,加上信用社本身也是自负盈亏,使得金融资金流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业部门,而那些真正需要金融支持的农户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贷款,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由于本身的规模很小,资金实力也很弱,即使有针对农户的金融支持也是数额较小的小额贷款,同时又因为审批程序复杂,农村信用社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支农作用。

1.4邮政储蓄转移农村资金,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各商业银行在农村大量缩减金融服务机构之后,遍布广西各乡镇的金融服务网点就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农村信用社受地域的限制,在城市的网点较少,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大量的广西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据相关资料统计广西75%以上的青壮年都外出城市务工,他们的劳务所得的资金就会选择城市和农村都有金融网点布局的邮政储蓄银行,因此农村资金大量向邮政储蓄银行集中,但是邮政储蓄银行并不向农户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是将资金流向了城市和工业部分,造成了本应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5农村民间借贷活跃,影响社会稳定

广西属于落后地区,央行的部分支农信贷政策在广西很难落实到位,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额度小、期限不合理、审批时间长、提供抵押物或者担保人等诸多要求,导致农户实际上很难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加上各国有商业银行几乎完全退出了广西县以及县以下的金融网点服务,也即退出了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的信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来源,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给矛盾,广大农民资金借贷无门,由此滋生民间借贷行为,而民间借贷行为多表现为高利贷,其特点是无正规的金融管制,且利息很高,很容易导致农户或农业企业的资金恶性循环,同时也非常容易发生债务危机而产生违法犯法活动,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6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几乎每年都遇有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广西的农作物每年造成大量的损失,而广西农业受损的主要救助方式为民政部分的农业救灾款,而受到广西地方财力不足的限制,这种救助方式往往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真正补助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农业所遭受的损失。虽然广西的多家保险机构已经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但是其参保的方式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有效满足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并不大,同时由于保险机构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加上农业保险一旦赔付,其数额就相当巨大,使得商业保险机构并不愿意开发真正适合农村和农户的农业保险产品,也致使农业保险发展极度滞后。

2. 现行广西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与农村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目前,在广西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和农村的中小企业提供的主要是存、贷款业务,而其他业务几乎没有。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和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的开放设计上,完全没有考虑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需求。由于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具有高成本、高风险和金融生态脆弱等因素,农村金融机构在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意识比较淡薄,农村金融服务的产品种类十分单一。同时金融机构缺少对农民和农村企业进行金融产品的宣传,大部分农民和农村企业对很多金融产品缺乏了解,因此也不能享受相应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加强,农村对金融服务也产生了多样化需求,首先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需要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种植业、畜牧业等的发展,而没有考虑农民的消费需求。也即考虑的是生产性的金融支持,缺少生活性的金融支持。其次是随着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户已经从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解脱出来,不少的农村经济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随着农户规模的扩大,他们加大了对新兴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的加工、农产品销售流通方面的投入,他们对金融需求越来越高,急需多样的金融产品与之相适应。而广西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还比较单一,除了存款和贷款业务,其他业务几乎未有开展。再次,随着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企业也逐渐增加和发展起来,农村企业的特点是受到当地资源的约束,其市场供给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农村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的金融支持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以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方龙头企业为例,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因其生产资源供给的联带效应,其生产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他们也一直是农业金融机构供给的主体,但在很大时候也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

3. 推进现行广西农村金融支持三农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使得新的金融产品推广具有制度环境

由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以致整个广西农村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机构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动机是最求利润最大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其利润越大,市场化程度越低,利润会越小,因此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往往在城市或者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推出过后移致到广西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一样,并不适合广西一家一户生产的小农经济特征。因此,要推进广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供,就要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地方政府应放松管制,提供优惠的政策引导农村走向自由、竞争的环境。

3.2健全农业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为金融保险利润提供保障

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农业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会导致粮食的减产以及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对农民的农业贷款的回收。其次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且在农村并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致使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农村的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缺失,金融结构难以了解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在农村躲债、逃债、赖债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再次是抵押物的不足和担保机构的缺失,在农村的抵押物的范围很狭窄,农民的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不足,其风险分担能力也有限,农村又缺乏农村融资担保机构,虽然目前广西区也成立了一些担保机构,但是针对农民和农村企业的担保机构依然很少,就算有,其发挥的作用也非常的有限。因为农业的高风险,农业保险点多面广、定损难度大、赔付率高,使得农业保险业务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而政府尚未建立起对农业信贷、农业风险的分担补偿机制。大大削弱了金融机构进入农村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加大建立和健全农业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機制,政府可以为农村金融提供税收优惠,通过税收的减免以补偿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损失,同时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转移农村金融风险,并且政府在农业保险体系中起核心作用,使农业保险具有法律、经济、行政的保护与支持。

3.3加强农村金融主体的合作,促进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多样性

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资金运营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它们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如果加强合作,可以很好的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大大加强农村金融供给的力度,减少它们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所造成的效率的损失。目前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与保险机构、信托与保险机构、银行与信托机构在金融产品的供给上面合作较少,因此也造成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缺乏多样性。

3.4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

首先,农业贷款和工业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是完全不同的,金融机构需要识别这些风险,还要找到管理这些风险的方式,才能加强对农村信贷支持的提供,而目前广西并没有建立其农村信用评价机制,就算对农户进行的信用评级,也只是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其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广西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信贷和农业保险立法还严重滞后,非正规金融的进入和退出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造成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混乱。最后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本身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基层,因此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发放不能采取分支机构,而在城市非常普遍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模式却在农村推广却不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提供。因此,要增加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机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得农村可以获得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项目来源:广西财经学院2011校级项目“需求导向的广西竞争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编号:2011B10)

参考文献:

[1]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2]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

[3]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5]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大博士学位论文,2008(3).

[6] Jacob Yaron etc. Rural Finance-Issue,

Design, and Best Practices[J],The World Bank,1997.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作者:段艳平

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 篇2:

中美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摘要】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显现出了很多不足。而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其成功的运作推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借鉴其成功经验,推进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必将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中美;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参与提供信贷的农村金融体系。他们各自的功能及特点如下: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最早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至1996年期间一直由农业银行进行管理,之后纷纷挂牌成立信用合作社(或称联社),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我国合作金融机构仅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它在支持“三农”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贷款的总额和比例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相比的。但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历史包袱沉重、信贷质量差等问题,亏损面和亏损金额大,55%的信用社资不抵债,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不良资产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难以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

(二)商业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是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商业金融机构,但其近年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分支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信贷业务转向大中城市,大量资金流向城市。这缘于农村经济利小、风险大的特点,尽管国家曾采取过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充实资本金、剥离不良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无论金额还是比例仍然居高不下,持续经营能力受到限制,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大打折扣,难以起到支农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仅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主要业务是粮棉收购及国家物资储备、农业科技等信贷支持。业务范围窄,加上扶贫贴息贷款是临时性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由于政策贷款的影响,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损失较大,亏损严重,严重束缚其政策性功能的发挥。

二、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情况

美国的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信贷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信贷系统)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

(私营机构和个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它服务。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在20世纪初,美国农业信贷资金几乎都是由私营机构和个人提供的,这样的信贷资金数量有限,而且期限较短,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种金融体系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由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系统组成,这三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是在政府领导和出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其中联邦中期信用银行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信用合作系统,该系统是1923年由美国政府在12个信用区建立的12家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组成的,其主要解决农民中短期贷款难的问题;联邦土地银行系统,由12个农业信用区的联邦土地银行及其下属的合作社组成,该系统已经成为农场主长期贷款的主要提供者;合作银行系统则是美国专门为了给合作社添置设备、补充营运资金、购入商品等提供贷款而设立的,由13家合作银行组成,12个信用区各设立一家,包括1988年在华盛顿成立的中央合作银行。

美国的农村金融中,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占31%。美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信用社的优惠政策,例如:免征各种税赋;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信用社不交存款准备金;信用社可以参照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

(二)商业金融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中,商业银行约占40%。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规定,凡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5%以上的商业银行,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美国农业信贷管理局为防止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而将农贷资金移到其他领域,联邦法律规定对部分商业银行的农贷利率提供利率补贴。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机构。这个体系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贯彻实施农村金融政策。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贷款周转资金和部分借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一些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在贷款对象上各有侧重:

农民家计局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以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业生产,其借款人主要是那些无法从商业银行和其他农业信贷机构贷到款的农业从业人员。

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成立于1935年,其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该局的资金运用也是以贷款和担保为主。

商品信贷公司成立于1933年,主要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农业危机。其主要功能是管理实施价格支持计划,控制农业生产,避免农业的生产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影响。其资金运用形式主要为提供贷款和支付补贴,主要包括农产品抵押贷款、仓储干燥和其他处理设备贷款、灾害补贴和差价补贴等。

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该局资金主要来源于国会拨款的周转基金和收回的贷款本息等,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直接贷款、参与联合贷款、担保以及其他特殊信贷。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政策扶持

农村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财政金融的引导。国家可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提高金融服务。如对发放的涉农贷款进行利差补贴,对涉农贷款实行税收减免,给予农村金融机构灵活的呆账核销政策等,设想如下: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农村合作经济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明确信用社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如美国信用社是发放个人贷款、提供消费信贷的非营利性组织,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待遇。而我国把城乡信用社当作城镇集体企业对待,征收所得税、营业税和其他各种税赋。我们可借鉴美国发展合作金融的经验,明确合作金融的公益法人地位,免征税赋。将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2.商业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国有商业银行,扩大其基层行的信贷权限,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明确其支持重点为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新型发展企业,逐步提高其涉农贷款的总量和比重,使其基层行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近基层、贴近农村,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同时政府可从免税、补贴等方面出台支农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其他商业银行投资农业、支持农业发展,解决新农村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3.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基础支农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拓展业务范围,使经营重点由粮棉油收购资金投放管理的流通领域向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转移。首先,强化其政策性金融支农的作用,可允许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其次,可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和呆账损失的弥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自我完善,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支农服务质量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真正起到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如引入城市金融产品,推行信用卡、财务咨询等,以提高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需进一步提高防范风险和支农服务水平,重点放在农户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上。加大对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通过对比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作进一步完善,为新农村的建设打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平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

【参考文献】

[1] 孙立平,杜永武.对重构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6-5-9.

[2] 张志元,肖东平.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国际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济南金融,2006,(6) .

[3] 程又中,胡宗山.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2).

[4] 杨东群,李先德.世界部分国家农村建设与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 2007,(5).

作者:魏立寰 刘轶卿

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 篇3:

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发展途径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在一些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五少一多”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深化;发展途径

一、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障碍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五少一多”现象。

(一)金融资金供给少

1、农村资金外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流动。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中国农业银行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则是资金外流的主要通道。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至2006年达到1.6万亿元,每年汇款流向农村的近1540亿元,但由于邮政储蓄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市场运作和商业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因此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最大“抽水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由于将吸纳的农村存款存放商业银行或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也形成农村资金外流。

2、资金供给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农村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但金融支持力度则有所弱化,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据李光建立的农业经济宏观模型显示,到2010年,为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目标,资金需求总量为6613亿元。但从实际资金供给上看,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GDP比例为43.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农村资金的供给与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目标的资金需求相比,难以起到有效支农作用。

3、资金“目标客户到达率”低。

国际经验表明,农村金融中的“低息贷款”往往不能被真正需要贷款的弱势群体得到;相反,这些优惠贷款常常被低收入地区的“有权阶层”获得。我国也存在这种现象。

(二)金融服务网点少

1、总体数量减少。

近年来,由于商业化经营的需要,四大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网点不断撤并,从业人员也精简减少,县域金融供给未随金融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长,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乏力。2006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其中,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

2、服务方向转移。

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同时,一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也将业务转向城市。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2004-2006年,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以外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9.29%。

3、区域结构失衡。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城乡布局失衡,区域布局也严重失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相对较完善,商业金融较发达。金融产品的供给较为充分。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处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农村信用社机构撤并后。农村信用社数量逐年递减。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进一步减小。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大部分处于中西部地区,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少

1、一般贷款产品多,其他产品少。

农村信用社的主体业务停留在传统的存、放、汇三种基本业务上,全国大部分农信社没有开展外汇业务、基金业务和现金管理等理财业务。结算业务也只有汇兑业务,没有开展支票、本票业务。贷款业务很少开展项目贷款业务、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多品种个人消费贷款等。中间业务基本未开展。

2、贷款产品短期多、长期少。

许多新农业产业如水产养殖业、林果业、畜禽业的生产周期较传统农业种植业长。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投放的贷款期限仍然依照传统农业种植生产周期确定,大多在半年以下,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弱化了金融支农的效果。贷款产品短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实施,进一步减弱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3、生产经营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

2006年,全国县域生产经营性贷款为12643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67A5%,其中,个人生产性经营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32.29%,全国县域个人消费贷款为3167亿元,只占农业贷款比重的16.9%。

(四)金融人才少

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从业人员为152.4万人,分别比2004年、2005年减少6.3万人和3.5万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目前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

(五)金融有效监管少

我国农村金融立法滞后。对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小额信贷组织等,都缺乏明确立法。导致各类机构之间定位不清晰,法律地位不明确,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和规范发展。例如。民间金融机构则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往往会采取短期行为,或者是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从而累积大量风险。同时,农村金融长期处于法律真空状态,也不利于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和有效的监管。此外,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中,采用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城市金融监管方式,对民营中小银行和农村草根金融等小型或微型的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成本也过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

(六)金融机构坏帐多

尽管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背上了巨额不良贷款的包袱,许多不良贷款至今未能消化。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为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金融机构坏账多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差。逃废债务较严重:部分企业借改革之机,以破产、改制、承包经营为名,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国家公职人员对农村信用社债务久拖不还,久清不退;部分借款单位、个人对所欠债务不负责任,存在“新官不理旧帐”的现象;还有一些贷款承贷主体不明确。以集体、个人名义贷款用于乡村公益事业建设,债务悬空,或虽然认帐但无能力偿还。以上种种现象导致农村信用社收贷难、抵债资产执行难、变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中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政府缺位

这种缺位主要体现为,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农、促农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手段落后、效益低下等

问题,极大限制了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的发展。

1、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徘徊不前,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比较利益低,特别需要国家扶持。但我国政府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左右。其中,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又占了60%以上,而实际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偏低,只维持在30%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迅速拉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此外,农村公共产品还存在供需结构失调。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的比重较大,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执法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特别是用于农业科研开发及推广的资金较少,仅占财政支出总量的0.7%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导致农村交易成本进一步上升,加速资本逃离农村,流向城市。

2、财政投融资存在许多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目前我国的财政投融资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过分倚重财政资金的无偿投入,没有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各有所长,二者并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我国在实践中,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定位不清、作用混淆,使得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最主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日渐萎缩,行使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己经微乎其微。三是政策性投融资机构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不系统,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总量不足,投资方向欠妥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我国政策性投融资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未能充分发挥撬动金融资金的杠杆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政府灵活运用财政支农、金融促农两种手段,可以使两种方式优势互补,发挥倍增效应。例如,政府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中借鉴商业运作模式,设计可行可控的财政资金拨付标准和拨付方式,建立良好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既可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效益,还可引导社会其他资金投向农村地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和投资分散在多个部门,使用效率较低,运作机制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地区的作用。

(二)市场缺陷

1、农村金融市场高度垄断、缺乏竞争,在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有效配置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长期以来,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非常严格,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质上是由政府垄断的。在金融进入壁垒较高的情况下,正规金融机构可获得垄断收益。因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维持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在关于农村新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问题上,对外来竞争力量持排斥态度。

除市场准入外,政府还对利率进行严格管制。虽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官方利率的基础上浮动,但这种浮动也只是在服务“三农”前提下的向下优惠“浮动”,存款利率仍然维持官方利率。利率管制使得资金使用价格扭曲,导致资金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正规金融资源的信贷配给。在政府正规的融资安排中,其中大部分都分配给了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导致各种中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和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支持。此外,在利率管制下,还出现了各种金融机构趋同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不足的市场格局。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生存能力。

2、农村财产权利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土地、房屋既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农民最为主要、也最有价值的财产。这些财产在竞争性市场中是最容易资本化的财产。然而目前却因为产权不明晰、市场发育程度过低而使其难以成为农村居民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有效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农地产权问题也日益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重建中最为根本、也是最难调整的一个制度障碍。

3、思想缺乏正确认识。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借款额度小、收益低、风险高,季节性和时间性强,借贷交易成本较高等特点;在其他金融需求方面,对保险、汇兑、结算的需求较大;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生产性资金需求和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加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指导思想、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和开展业务的方式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因袭了城市金融的做法,对于建立满足农村经济层次性资金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认识,影响了农村经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途径

(一)重构思想认识体系

一方面,要正确界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管制,改变农村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要创建一个开放型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开展农村信贷活动,逐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金融的活力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深化农村金融发展,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农村金融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立足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尽量制定和推出贴近农村地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需求,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举措,加快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二)重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要根据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与农村经济的多层次发展相适应的。既体现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又体现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具体表现为:政策金融机构体现国家政策支持重点,主要为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和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商业金融机构主要为一般工商企业服务;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服务。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此格局中,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功能和市场定位,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乡村金融体系:(1)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2)中国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3)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作用,把支持国家粮棉等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农业经济开发、农业技术进步、扶贫等纳入其业务范围,将其办成综合性的执行国家政策意图的支农金融机构。(4)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5)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允许农民设立主要为人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村镇银行,把民间信用组织的运作置于监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之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间信用组织的经营行为,改善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不足的状况。

(三)重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政府要进一步放松管制,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竞争、良性和谐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培育竞争性市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主体多为农村中小企业和一般农户,资金需求量较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中各种行为主体的市场准入门槛,有利于民间信用组织的规范化发展,使民间信用组织得以在现有的融资水平上进入正规金融市场。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中国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放开了小额信贷公司的设置条件,有效促进和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

二是要推进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由于农村业务经营以及客户对象的特殊性,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资金供求的情况,自主决定利率高低有利于形成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相互竞争的局面。通过竞争,形成较为合理的资金价格和利率水平,从而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经济,有助于农村地区信贷供给的增加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化。

三是要放松金融管制。允许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通过组建乡镇银行、参股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等方式走出去为其他农村地区服务,增加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入。

(四)重构农村金融经营环境体系

一是要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成熟健全的金融经营环境。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统一的农村市场征信系统,尽早实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对违约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农村地区贷款客户的道德风险。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更加灵活的价格信号,消除市场波动给农民收入造成的巨大不利影响;通过保险市场的商业化运营,使其成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稳定收入的基础保障,分散和化解农业产业固有的高风险。

三是建立优质的中介服务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行政审批手段逐渐被以规范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替代。因此,要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提升支付清算、信用评估、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水平,特别是中介服务的诚信水平,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服务体系。

(五)重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重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一是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鼓励金融组织创新;二是要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创新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创新,开发切合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六)重构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

为增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动机、降低信息搜集和反馈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应重构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改变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监管体制,建立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管理体系。由地方政府负责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地方性金融安全网。银监会对地方金融机构保留业务指导权以及发生重大违规事件时的执照吊销权等权力。

此外,建立稳健的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立法,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立法,为各类农村金融机构规范运作、有序竞争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陈 坚

上一篇:胜任力模型下大学生创业论文下一篇:智能天线与移动通信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