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初中语文学科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分类号】G633.3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

第一篇: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

摘要:《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教育

作为一种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一、语言美

高尔基说: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 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1.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 就不美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 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 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2.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3.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文学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悦、情感的感染作用外,还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画面,帮助人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内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图景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给学生以深深地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飞美景,是学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Q正传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去审美阿Q这个人物,鲁迅借阿Q骂谁呢,什么叫阿Q精神,什么叫精神胜利法,有疑问学生会以审美的兴趣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就会自觉地多次地体验意会最后移情到自己和周围。这样学习自是别有一番美味在心头了。

作者:斯琴其木格

第二篇:浅谈初中语文学科法制渗透

【分类号】G633.3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挖掘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

一、导语中渗透法制教育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主旨和思想灵魂,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时机,可谓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在导语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起到这一作用,还能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本文内容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法制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地方:湖水蓝的醉人,环境清新幽静,优美迷人(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鸟岛神奇,鱼类丰富,令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它就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那么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呢?这段导语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这么美的景,你忍心去破坏它吗?从而达到知识与法制双赢的效果。

二、阅读中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课应以“读”为先、“练”为重。因为读是获得信息、积淀知识、取得经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先读后练可以给练提供雄厚的知识基础和智慧支撑;而光练不读,等于盲目训练,形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读书阅读,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课内阅读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学语文课文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例如:笔者在教《强项令》一文时,抓住重点句子:“宣于夏门亭候之,耐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从这句话中知道了董宣私自打死了家奴,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与非,让他们明白现代的“法”及“执法”与古代的“法”与“执法”不同,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手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评价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拔刀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讨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要知道,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以任何名义剥夺他人生命,要尊重生命。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心。

2、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一些有品味、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可见,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学习语文离不开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因此,阅读一些含有法律的课外阅读文本,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如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书中的阿廖沙三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但也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遭到外祖父的毒打,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后来,外祖父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导致学校的刁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法第十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未成年人,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这种在课外阅读中的法制教学,会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考虑,自觉增强法制意识。

三、写作中渗透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可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开阔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我镇最近发生了一起交通安全事故:一辆摩托车被一辆20吨重的煤车碾轧,事故现场惨不忍睹,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笔者以此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对这一事件谈谈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守法的重要性,而且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交通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法制渗透就好像嫁接到语文教学这棵常青树上的长满花骨朵的枝条,在语文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渗透中必将完美结合,相信经过全体语文同仁的不懈努力,法制教育之花必将在语文这棵常青树上绽放。

参考文献:1,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M】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年5月第2版.

作者:谢同兰

第三篇:初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策略研究

摘要:教育变革愈发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学科融合已然成为未来的长期趋势。初中语文教学也应当顺应这个教育热点的发展态势,将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策略研究逐步当作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尝试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为切入点,浅谈一些初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语文;学生综合发展;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程结构必须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单一的学科教学在现代这个信息交织的时代,很容易造成认知片面的結果。基于此,研究学科融合的策略、打破学科界限,就成了当下必须完成的课题。在学科融合视域下,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将被延展,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展也将加速推进。

一、结合现实,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综合的思维模式、广泛的知识领域,才能应对自如。学生只有涉猎到了多个融合学科的知识,才能在牵涉甚广的真实事件中收获成长。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综合各类知识、把握问题的根本,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确立语文与其他学科在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是重中之重。

例如,在《天下第一楼》的教学中,笔者会就历史、地理知识对该景点向同学们进行拓展。学生从各个方面领略到“天下第一楼”的非凡意义,才会对书中的描绘有切实体会。这个时候,笔者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又让学生从旅游角度,思考如何弘扬保护与开发利用,学生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又化身为旅游规划者,能够形成对旅游管理方向的粗略印象。当然,中心依然要回归语文、以语文为主旨,最终下达课后小短文的任务,让学生们将课堂上接触到的多方知识以语言的形式整理出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在这样一次教学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文带给他们的意境美,也从现实角度考虑到了更深层面的问题。

明确现实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就会更为自发主动的,去打破单一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教育工作者可就特定教学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挖掘,激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综合理解、掌握现实应变能力。语文学科本就离不开现实,不同学科维度的加持与帮助,更有助于彰显学科本色。

二、语文与美育融合

培养学生美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美丑标准,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适当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融入艺术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将丰富多样的美育素材渗透到初中语文中,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机融合美育教学,必将助力学科的发展。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开课前,笔者会先给学生放一些相关的音乐,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这一美妙的景色中。其次,向学生提问,比如“你刚才从音乐里面听出了什么?有没有让你联想到什么事物?”然后,播放剪辑好的视频,配上抑扬顿挫的解说。这样的课前导入,瞬间洗涤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陶醉在语文课堂的魅力中。再如,在《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课堂结尾,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生平,用多样的媒体形式,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当学生的心与课本内容更近了,那些方块字就鲜活生动起来。另外,在例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课后思考题设置中,通过语文知识与艺术知识的巧妙结合,建立完整的美育过程,也能成为一次良好的尝试。

语文是能够与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产生共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巧妙交汇、融合美育和语文知识,综合应用两者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的优势,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文奥妙的兴趣。

三、将政治素养和语文教学相融合

政治和语文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可以关注社会热点,找准初中语文知识与政治学科的契合点,整理归纳出二者可交融的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采取政治和语文融合的策略,对学生具备综合思维能力、明确自我立场,有着长远影响。

举个例子,在《傅雷家书》的名著导读部分,强调英雄先烈们在那个年代的信仰、付出,带领学生感悟英雄的光荣选择,让爱国、为人民服务等理念沁入学生内心。《纪念白求恩》作为一篇怀念和歌颂国际友人的文章,也是一个帮助学生明确全球命运共同体、站在世界角度思考政治形势的好时机。《邹忌讽齐王纳谏》,展现了中国古代君臣的交流,教师可在此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小学生模拟政协提案的实例,教导他们如何规范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阐述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历史政治事件,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贯穿政治发展的宏伟篇章,让语文与政治通过具体事实表现出来。

学科融合,就是要强调在自然的交织中,培养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感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素养的的培育需要从点滴抓起,借助语文学科的教学,将政治观念带给学生。让初中生发散思维、扩展思维范畴,用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

四、语文和理科教学相融合

文理实际是不分家的,我们不能强行将两者割裂开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全面打好基础,既承认学科差异,也要突破学科壁垒,完成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事实证明,文理的搭配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教育工作者需要谨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必然要注重文理的配合。

初中语文的教材设计上,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例如,科普作品《昆虫记》的阅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名著导读时,必然要对相关的生物、物理知识进行说明。这样的语文教学,更能彰显理性与感性的配合,让学生在融合中,将抽象、晦涩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比如说,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设置,就要求语文教师介绍计算机、数学概念,带学生从理科维度了解当今的信息化浪潮。文言文《河中石兽》的内容,本身就在说明一个物理、化学现象,这是语文在实际生活中与理科的碰撞。只有阐释清楚了,学生才能理解课文。

学科融合的进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科的独立性,也要意识到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整体发展学科交叉的部分,在实践中将文理相融合。满足学生的理性需求,不避讳理科对语文的影响,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牢记的。

总结

学科融合,相较于单一的学科教学,有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独特优势。本文就初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策略提出了几点看法,实际上都是基于学生整体发展的目标,以学科之间的联系作为落脚点展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依据解决现代社会复杂问题的要求,让初中语文不再显得单薄,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马春梅.统编教材视域下的思政与语文融合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41-142.

[2]陈子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12):40-41.

作者:黄利

上一篇:农业科技发展论文下一篇:发表建筑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