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

2022-04-17

语文是什么一、语文的相关概念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 篇1:

谈新课程下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1.1“互动”使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

“互动”促使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他们抛开教参所限制的条条框框,摘下了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严肃面具,俯下身子,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成为发掘学习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无奈的听众、教师的配角,而是地位相同、人格相等的对话者、学习的伙伴。

1.2“互动”使师生情感的交流通道畅通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具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特点。教师对课文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感染着教师。师生心意相通,互帮互学,投入了热情,投入了个性,投入了情感,投入了整个生命。他们一起赏美景、同陶醉,与英雄共悲欢,为美文齐击节。教师、学生、文本的思想感情在互动中彼此交融。

1.3“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的转变,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的转变。如此以来,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教师营造的有巨大吸引力的情感场中,主动动脑、动口、动手,探究自然的奥秘,思考人生的真谛,感悟事物的本质,认识生活的道路。

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透视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在对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进行总结,并结合当代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阻碍了教学中互动的运用,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和新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片面

古代教育只有一门课,即语文课。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叶圣陶为代表,提出语文为本的语文教学观,这在当时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对于语文教学究竟是义理还是语文为本的讨论,始终没有得到一致的答案。后来又提出了“语文工具论”,更有人提出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基础性、知识性、实践性、文学性、创造性等学科性质的思想。但是,这些对于语文的学科性质的认识,并未从学科的具体特性和教学价值两个方面做出深刻的思考,而是简单地从内容中引申出学科性质。

2.2机械教条的思維方式

正是由于对语文的学科性质认识上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机械教条的思维方式。如将一篇文章简单地分解为几个段落,甚至分解为词语,导致教学中教师只关注一些具体事物的教学,将词语解释、语法等作为教学重点。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地学。

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殊不知,语文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在这样的教学中消失殆尽。

2.3模式化的教学方式

经常在一些专业性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某某模式研究的文章,甚至一些硕士论文也用教学模式作为研究课题。模式化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成为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模式化确实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也能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开展教学;但是却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生命力的丧失。就整体的教学设计看,我们往往看到,模式化促使教师在任何一个教学主题和课时中,都有固有的模式操作。

3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3.1轻松平等:互动式语文教学的平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要善于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的沟通,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3.2课外阅读:互动式语文教学的基础

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互动教学话题的形成与产生,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学生也是互动话题形成的基本来源和主体。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基本的文学感受能力。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形成互动话题的先决条件。

3.3合作交流:互动式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主体与群众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

3.4整体——部分——整体: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现代教学论则“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过程的结构可以是多样的,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一致的结构:纵观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与现实,我们从互动教学的角度提出“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结构。

作者:许双辛

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 篇2:

准确把握语用实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什么

一、语文的相关概念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样就对语文产生的两种学说,工具说和混合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语用说。

2011版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了新的的突破。

1. 明确了语文的核心、基本目标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在语用与人文的关系上,语用是基础,在学习“语用”的同时,得到思想文化的修养。

2.对工具说有了突破,从关注语言要素走向语言功用。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就清楚的看到了语文的方向和实质:

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什么是語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二、语文课程教什么

基于以上的认识,语文课程就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也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要教语文课程的内容就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感。而前三个是属于语文本体的内容,最后一个是非语文本体的内容,这是与我们的语文课程性质相吻合的。

这么多的语文教学内容合在一起,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 “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在这些素养中最具核心也是最难把握的就是“阅读素养”,它既需要汉字、口语和综合实践素养做基础,又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最重要的途径。

那么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该教什么?从课标的解读中可以归纳为:认读能力、感受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价能力、综合应用能力、阅读品质。

再进一步的解读,也就是这样的,阅读素养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品质的过程。

那么落实到一节阅读教学课该教什么呢?这就需要在语言运用这个根本性质之下对文本进行精准的解读了。这对我们教师来讲是比较难的,因为每个人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有几个必须考虑的要素,主要包括课标的学段要求、一本书的教材体系、单元训练点、文本的特点、编者意图以及学情。只要把握住这几个方面,我们起码就是在“教语文”。

下面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举例说明。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它处于以“风景名胜”为主题的第六单元,结合整本书的编写特点和单元整合后,我们发现三篇课文和四首古诗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向学生传达不同的运用信息,《桂林山水》侧重的是在篇章的背景下学习首尾呼应和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这篇课文是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卢沟桥的狮子》是从偏重于说明文的题材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古诗学习属于积累;后面的口语训练和习作训练分别是当一次小导游和“——旅行记”。单元分析后,我们就可以大体明确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或训练点就是通过阅读前三篇文章的例子,学习、借鉴和总结抓住景物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侧重点的,从而完成习作训练。这是从课标、教科书和单元的因素分析的。

同时还要结合以上因素对《秦兵马俑》的文本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这篇文章的特点就是总体上结构层次清晰;从不同方面有重点的介绍事物;善于运用四字词语使文章精炼;合理利用想象以及修辞中排比的运用……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课标的教学内容就是:生字新词、关键词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主要内容和体会情感;基于文体特点的教学内容就是学习说明方法;

基于阅读课的任务就要学习预测、联系、图像化、推论、提问、联想、找重点、比较、统整等学习方法。

那么到底该教什么我们还要依据学情来继续的解读,进一步细化:

常规教学内容中的词语教学该选择哪一个?尤其这篇课文四字词语特别多。我们就选择学生不易理解、陌生化或是可以为表情达意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语,经过分析,选择了“举世瞩目”和“目光炯炯”,除了为理解文章服务的作用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这两个词语的尽管和眼睛看事物有关联,但是意思却是完全不同。

关于说明方法,第四单元已经学习过,本课自然不需要进行教学。

在阅读策略和方法上,根据文本特点选择联系、提问、联想、找重点、比较等方法,但是最主要的是找重点。

在编者意图上,参看课后题我们就知道编者既想要渗透篇章下的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又想抓住重点事物进行段的教学,同时关注段落之间的衔接问题。

这样的选择都是基于语言文字运用下的本课特有的教学内容。

三、语文课怎么教

语文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就是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在学生和课文之间搭建一个合理的桥梁,从而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下面我以自己的一個教学点来说明怎么教的问题。

这节课采用略读的方式教学的,并承担了一文带一文的读书方式,侧重于关注的课内向课外的引领。假如这节课没有这样的任务,作为精读课按照两课时进行的话,我会这样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这样的片段训练。我想这才是语文课该做的事情,也是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落到了。

若想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阅读。还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谐的班级管理、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实际应用,但是无论教育怎样变革,语文课堂永远是我们的阵地;紧紧抓住语用这一课程的性质永远是阅读教学的必胜法宝。

作者:张文萍

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 篇3:

对语文课程目标表述问题的思考

摘 要:语文课程目标关系语文教学活动全局,它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目标表述要精心斟酌,慎之又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和突出,而是放大了人文性目标要求。建议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和三维目标的内在要求出发,对相关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语文课程目标;表述;调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此前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特点认识的总结和提升。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中庸之举,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争执的暂时调和。按理说,若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论者与人文论者自然都可以接受。而恰恰是在如何统一、是否统一上还是存在问题。课堂上,大而空的讨论探究、漫无边际的延伸拓展、缺少道德规范和价值引领的“多元理解”挤占去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大量时间,注重“双基”似乎成了不合适宜的“小玩意儿”,这虽然不是主流,但此种倾向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人们关注,任其蔓延的后果更让人担忧。在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上,人文性位置失衡现象确实存在并有日渐明显的趋势。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认为“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教育”成了语文课的主要问题;[1]曹文轩先生指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2]

本是强调“统一”,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呢?除了整个社会“人文”话语环境等因素外,语文课程标准本身值得反思,尤其是课程目标方面。

关于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明确阐述:“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的评价建议。”其中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并且这一要求直接表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各门课程都如此,语文课程当然也不例外,同样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但是,在表述语文课程“总目标”时,课程标准却没有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平移,而是做了调整,“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3]这样就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置于首位,而将知识和能力维度放到了末位,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如此调整,在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却实际弱化了“知识和能力”。三维目标有其内在联系,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随意改变三者的顺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也许是为了凸显课程的人文性,也许是忽略了三维度间的内在联系,但无论何种情况,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有失妥当的,教学中出现的过于注重人文性的倾向与此不无关联。有的研究者就明确指出,“表面看来,这是论述中的逻辑问题,实质的问题是把‘知识和技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末倒置了,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各科课程标准的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也不符合语文能力生成的一般规律,致使语文课程目标虚化,在实践中难以操作。”[4]课程目标关系语文教学活动全局,它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实施等起指导和统帅作用。因此,目标表述要精心斟酌,慎之又慎。不仅在大的调整方面应当深思熟虑,就是个别词句的运用也要反复掂量。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在这一理念下有这样一段文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5](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专家们把这一理念称作“目的的理念”,指出:“关于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什么目的,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目标来解读的,与“总目标”相比,它更概括、更宏观。这段文字在课程标准中处于突出而重要位置,它的实际影响作用某种程度上比“总目标”还要大。正因如此,这段文字在表述上尤其要精雕细琢,务求准确客观,揭示语文教学规律,避免因表述不周,矫枉过正,使认识和实践出现偏失。

实践告诉我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具有历史继承性特点,它的每一次变革既体现鲜明的时代色彩,又离不开对原有大纲编写经验的继承和借鉴。这为我们探讨课程目标表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比较”的思路和视角。

事实上,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就是用与前面引用的这段文字极其类似的形式表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比如,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也都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强调。

不同学段中的学生基础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但上引三个大纲的目标表述方式却是一致的,都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大致对应着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要求;二者之间都用“在教学过程中”来联系。

进一步对从1980年到新课标出台之前的所有语文教学大纲进行考察发现,它们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表述的,这实际上是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现称人文性)认识在教学目标中的鲜明体现。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这几个字,看似无关紧要,却是多年来课程目标表述经验的积淀,反映的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并非可有可无。它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目标是基础,在掌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人文性目标。离开工具性,语文的人文性也就无从谈起。从三维目标角度说,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基础,是主干,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独立于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是不存在的。

这样看来,前面引用的阐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那段文字中,还是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几个字为好,不然的话,“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就与“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成了并列关系,无法体现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知识能力养成过程之中的内在联系。况且,单从“应培育”与“还应重视提高”看,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和突出,而是放大了人文性目标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为应对前面引用课标的话作如下调整:“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3):34~40.

[2] 桑哲.语文: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母语规范化的责任承担者——访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J].语文建设,2005,(1):42~44.

[3]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6.

[4] 郑玉财.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38~4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6] 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16.

【责任编辑 牛宾国】

作者:钱加清

上一篇:家庭智慧能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口语交际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