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其应用性很广。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培养中文专业大学生人才的关键课程,其对发扬、传承社会文化及人类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科中的弱势现状,高校及教师应该客观正视,积极地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 篇1:

浅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教育者,除了对于学生提出相关要求之外,还应在课程教学方面不断创新,探索符合时代性的教育标准。故此,本文立足于培养教育性人才的角度,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引言:

汉语言文学教育不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学的主要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各大高校陆续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力求教育跟进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实践改革中,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教学现状,明确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改善方向,并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创新与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夯实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基础。

一、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新要求主要从下述三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且应用广泛的专业学科,而这一学科的教育性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在长期的积累中将众多的知识转换到生活中与学习中的一种灵活运用的能力。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主要方向是培养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就是学生在后期从事教育事业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因此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应具备专业的扎实的文化素养。

第二,丰富的教育技能。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分析,倾听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育技能,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在后期从事教育工作中更好的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诉求。在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之后,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全方位落实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职业道德是教育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与优化的一种教育意识,更是在实践教育中形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师德灵魂[1]。同时为受教育者树立好榜样工作,力求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树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须依附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指导内容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会在无形中坚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在逆境中明确学习动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结合教材是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中的主要因素,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只有从教材中挖掘教育资源,树立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材在教育中发挥最大教化功能。与此同时,依附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格外重要,只有建立在学生的主動性与自主性之上,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充分凸显教学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二)提高教师素养,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素养,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是当前高校亟待改善的课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决定着无数课堂沉淀下来的专业软实力。因此,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视角下必须加强建设师资力量,夯实专业教育基础。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拓展专业教师的交互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在丰富知识空间与教学手段层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而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三)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因此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不断创新与改革的方向。在多媒体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下,课堂教学更加丰富,集图文、影像、声音等于一体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也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响应与课堂互动[2]。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在高校各大专业教学中逐渐盛行,尤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科技的推动下持续拓展教学模式。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这些方式都非常适合用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因为对语言的使用,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掌握起规律,并锻炼使用语言的能力。传统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点,比如语法等的学习都局限在理论部分,但其实在适当的实践中,学生才能对这些理论有更充分的理解。所以,更新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四)改革教材内容,确保教材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教材内容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应依附于社会发展情况与时代对于教育的需求,不断优化与完善教材内容,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向,确保学生接受的知识足够完整与先进。在教材改革中,并不是一味的增加内容与拓展知识点,而是结合教育需求与教材的教育方向对于部分知识进行删减与修改,同时补充新知识点。在补充过程中,高校应充分采纳教师的意见与学生的建议,侧重于教育层面,有条件可多编订几本专业教材,由全校师生投票选择,确保其符合教学理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主要是向社会输出新一代教育者,只有不断改革与完善专业课程,优化教学方式,才能确保输出的专业性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对该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瑞梅. 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高学改革的路径刍议[J]. 文学少年, 2021(22):1.

[2] 代红.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J]. 新闻战线, 2018(12):1.

作者:王红钰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 篇2: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赜

摘 要: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其应用性很广。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培养中文专业大学生人才的关键课程,其对发扬、传承社会文化及人类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科中的弱势现状,高校及教师应该客观正视,积极地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包括:培养更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改变传统授课方法,引導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专业应用性改革。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其应用性很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也随之而来。为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调整课程安排,改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无缝接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寻找对策。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近些年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率却在降低。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选择专业的根本目的是利于就业,好就业成为学生选择高校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更多学生愿意选择好就业的理工科学习,这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并不景气。同时,部分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工作缺乏技巧性,且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一门社科类学科,其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其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甚至部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就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逐渐成为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弱势专业。另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中,很多年轻教师没有认清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方向,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理解得不深,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课堂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然而,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素质与课程结构不匹配的现象,这对汉语言文学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时,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因此课程不够系统化,教学效率不高。由于专业方向不明确,没有明确的思想作为依托,所以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不明确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死板,没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迷茫,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1.培养更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培养更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俗话说得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满足时代的需求,跟住时代的步伐。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其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要着重学生的专业培养,尤其要重视对汉语言文学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的专业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掌握各项技能,努力钻研本专业。为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勇于抛弃原有的落后观念,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储备的新途径。同时,高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督导,让教师之间相互探讨,或者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

2.改变传统授课方法

教师要勇于、善于改变传统授课方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早已过去。教师要依靠现代教学设施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完美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加生动具体,能够吸引学生,让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再乏味。多媒体的融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学习起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难理解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依靠多媒体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调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们一同探索,不能死板地教学,而是要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汉语言文学学习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不能只靠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来提高自己,更要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学习好不如会学习,学生只有善于自主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过程中的指南,其对学生的近期学习,乃至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都起着引领作用。因此,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克服学习困难,向目标不断努力。其次,要制订学习计划。有了目标后,学生就要结合自身学习特点,制订短期、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计划要既包括学习内容,又包括学习时间。这样,才便于学生严格执行,确保目标能够实现。最后,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性格和习惯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如果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可能会使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能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还能促使学生在以后就业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升自我。

4.进行专业应用性改革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多样化形态。因此,高等教育也要不断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努力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越来越被忽视的现状,许多专业人士提出了专业应用性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指导,再与新观念相融合提供认识理论基础,最后依靠先进的理念指导为专业应用性改革打下基础。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专业情况与社会需求三个方面,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定位,围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只重视传播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应该增设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选修课程,以供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实习基地建设,改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高校及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要依托实际情况,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更有意义,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姚锦莲.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略——基于语文新课改的视角[J].钦州学院学报,2014(03).

[3]蒲晓华.大学汉语言教学改革趋势探讨[J].语文建设,2016(35).

[4]覃志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03).

[5]李秀茹.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

作者:方萍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 篇3:

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语言文学类教育中,汉语言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对于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素质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促进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

学习者内涵和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于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致使高校对汉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投入不足。

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能够帮助学习者加强素质素养

在我国,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的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除理论知识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要想在应聘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有意识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开设的汉语言文学类相关课程既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素养。大学生应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提高其素质素养的课程以及相关活动。

(二)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陶冶情操

汉语言文学中包含着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合了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能够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其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刻认识。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课堂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学审美能力。优良的人文情怀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恰恰是形成优质生活的前提。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通过提升大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青年大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经常会提及“迷茫”“无聊”“郁闷”等词语,这些词语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对大学生活现状的不满与发泄,但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与合理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这致使大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仅仅停留在了及格就好以及顺利拿到学位。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每天过得无所事事,在最好的大学时代虚度光阴。

(二)青年大学生缺乏完善的人格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暴露出人格不够完善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利益。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当部分大学生存在缺乏理智的判断、缺乏独立的思想以及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这就導致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现象。此外,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大学生群体的通病。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是受到一些打击后,便会萎靡不振,丧失坚持下去的决心与自信。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

三、关于改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精心挑选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者。首先,教学者本身应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除了自身对汉语言文学有深刻了解、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外,还应做到在课堂上能够精彩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定期参与教学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学校也应经常聘请一些专业的汉语言文学讲师在学校开办讲座,从而让教学者积极地学习。

(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

单一、古板的讲授式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与枯燥,这对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多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经典名著分享交流会、汉语言文学知识竞答等活动,以实践的形式将课本上原本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素质锻炼。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将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巧妙融合,才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以及主动性。为此,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教育对青年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反思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逐步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为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涂纯璐.试论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文学教育(下),2017(1).

[2]姚静.我国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6(33).

[3]李想.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海经,2015(16).

作者:杨蓓

上一篇:电子商务消费者利益论文下一篇: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