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教育模式,在生源、学制、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必须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这要求明确学科定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配备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高度重视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同时还需解决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迫切的现实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论文 篇1:

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度教改项目:汉语类课程集约化教学模式改革JY2012075摘要: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开放式教育,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何才能真正实施开放式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大胆实践和改革,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实践教学理念,使学生能不断接受和学习到更实用的技术、更前沿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执业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和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开放式教育改革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学会如何对五彩纷呈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进行赏析,并对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此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去向主要包括学校、出版、新闻、电视、广播、科研、文化等企事业或机关单位。作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的核心和主干,有着自己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都在向各行各业输送着各类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而在新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教育工作更要与时俱进,切实掌握开放式教育模式的特点,采用动态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大胆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影视、美学、文学、语言学概论、写作学、外国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选修课和共同课等。很多人都认为,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培养文学知识分子、记者、作家、语文教师的摇篮。但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培养实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需要继续弘扬其传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进行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干,彰显个性、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立足之本。

二、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一)坚持“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应及时更新观念,完成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而开放式教育是目前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倡导的是自主学习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对传统被动式教学的博弈和挑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重点是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且将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启发人和参与者,正确摆正自己和学习者的关系,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管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核心”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要想真正获得改革的成功,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未来职业需要和学校教育真正挂钩,实现“学有所用”的目标,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必须与新的教学环境下专业发展的需求相符,并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两个方面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必须注重实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开始普遍应用了互联网技术,所以未来将需要一大批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人才,还会是各类媒体从业人员的主体。通过对未来行业进行预测和分析,需要对各种应用类课程进行开发,并在专业课程中,将这类课程的比重提高。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能灵活的应对现代社会影像化、交际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时代特征。而在追求应用化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应彰显传统特色,努力改造和调整传统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保持和发扬本专业的优势。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读书训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获得语文知识的基础,通过这种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写字能力。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以上基础的语文能力,还应该掌握对语言信息的编辑、删除、概括、归纳、筛选和查找能力,具备一定水平的应用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在远程教育体系下,要以学习的个别化为前提,重新整合教与学的行为。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对教学资源的获取,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师通过定期登陆教学平台,采用常规的个别化辅导的手段,为学生答疑解惑。或者采用集中面授方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辅导,利用双向视频系统进行论文答辩。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阅览室等,实现多元化知识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教师技术培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水平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施,并不等于忽视或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反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加强教师技术培训,努力提升汉语专业教学水平。首先应加强教学技巧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能从网络中、课程中,善于对有用的知识信息进行汲取。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透彻,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就觉得力不从心。所以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有意识的增加实践环节。汉语言和理工类相比,相对简单,对相关技术,教师很容易掌握。但教师对于一些教学软件制作,却相对粗糙和简单。所以必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价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解,同时对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和一般步骤掌握,熟悉多媒体教师环境。通过训练基本的技能,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现代化教育设备驾轻就熟,真正提升汉语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作为文科类专业的核心和主干,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引进开放式教学理念,在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之下,大胆尝试和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和失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采取求实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学模式,能既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适合,同时又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使新的教学管理环境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谭小辉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2]赖敏 蓝鹰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01

[3]伍建华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4]邵之茜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5]陈吉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6]傅来兮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动态关照——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4-27

[7]邓齐平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7:102-104

[8]邵之茜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2

作者:姜磊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论文 篇2:

关于构建“就业导向”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教育模式,在生源、学制、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必须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这要求明确学科定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配备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高度重视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同时还需解决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繁荣。其快速发展使得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出版单位经常感叹缺乏人才、招不到可用之人,而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却往往不入出版单位的“法眼”,这凸显了我国编辑出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背离的尴尬。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层次,改革和完善编辑出版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新增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MP),旨在改变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应用性不强的现状,培养出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出版专业硕士作为专业硕士学位中年轻的成员,且处于创立和发展初期,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

一、突出应用与实践:构建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出版行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它同本科教育和学术型硕士教育最大的不同,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出版基础教育和出版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首先,出版专业硕士的生源结构和特点与学术硕士有很大的不同。从知识背景上看,除了一部分是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出版行业在职人员外,更多的是从中文、新闻等专业转过来的,对出版及出版业一知半解。在人员构成上,则呈现出在职人员与应届毕业学生交杂的情况,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不一。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些学生则不易理解。这决定了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不能采取学术型硕士“一刀切”的培养方式。

其次,出版专业硕士的学制是两年,比学术型学位教育少了一年时间,还要减去教育部要求的半年实践时间,在剩余的一年半时间里,要修完既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时间是相当紧凑的。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评价标准等方面有适合自身学制的特点。

最后,专业硕士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的人才不是在专业领域,而是在应用领域发挥才能。所以它的培养模式要区别于学术型的硕士学位教育,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整个硕士阶段的学习过程。所以,出版专业硕士应当产、学、研联合培养,加大实践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构建突出学科特点、适合实际需求的培养模式。

二、“就业为导向”的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四个模块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的总和。①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则是要在适当加强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模块的培养。对于出版专业硕士来说,其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四个方面。

1.学科定位

出版学的学科定位历来众说纷纭,分属不明。这形成了出版专业在院系归属上多种多样的现实。有的属于信息管理系或信息管理学院,有的属于新闻传播学院,有的属于文学院,还有属于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的承担主体不明确,呈现出一种挂靠式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混淆了出版学科的专业特色,违背了专业设置的稀缺性和专有性,影响了学科的理念创新、学术创新,最终妨碍了专业的深度发展。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学科定位的问题。在现代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出版是一种具有媒介叠加性的综合传播活动,涉及图书、报刊、影像、广告以及各类新媒体,“大出版”已经初现雏形。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要拓宽视野,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打破所属学院的藩篱,将各学科的力量整合起来,进行横向联合培养。作为一种以培养高级职业岗位人员的教育形式,为区别于其他学术型学位教育,高校不妨可以直接设立专业硕士教育学院,将专业硕士教育纳入到统一的学院中,淡化学科分类,整合全校的相关师资,在重点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

2.课程设置

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中一个关键内容,是学生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形成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突出能力培养。出版专业硕士与出版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硕士更注重应用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减少纯粹的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争取能够达到1:1的比例。同时采用“能力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相互联系起来,构成职业能力需要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同一个学期中,利用专业课、选修课、辅修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安排一整套“出版产业链”课程,从出版调研、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图书设计,直至市场营销,这样就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也有了机动性和灵活性,突出了出版专业硕士教学的应用性特征。

第二,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数量的安排上,应该多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上是以接受知识和课堂训练为主,科研训练为辅,学习的任务和科研的压力相对较轻,可以适当地多安排一些課程。例如英国一年制的出版专业硕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习期:课程学习期和论文写作期。在课程学习的9个月时间里,学生要学习12门课程,其中包括4门必修课程和8门选修课程。②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符合国际化的硕士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有社会即时性。所谓社会即时性就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社会潮流,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出版趋势,避免和出版行业发展实际相脱离。在目前主要表现为应加大数字出版的教学力度,增设一些适应数字时代出版业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比重不得少于总学分的四分之一。此外,研究生需要懂得一些版权技术等,并需要对数字出版物的制作,以及数字出版业的信息化商业运作模式有所了解。③

3.师资配备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反映出版的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师资力量的配备。在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规划中,师资选择是一个关键点。出版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只能使教学流于书本理论。因此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师最好是有着丰富的第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洞察到出版业的最新发展。但现实是我国大部分从事出版教育的教员基本上没有出版工作经验,很多教师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硕士、博士,或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转过来的,缺乏对编辑出版的感性认识,容易让课程学院化、空白无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式,一方面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出版部门兼职或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出版业务,了解出版动态,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特聘、兼职、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聘请业界专家或领军人物、出版骨干来讲授出版业的课程,并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学术探讨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协作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大学为主体,出版企业参与培养,并派出企业高级人员到大学讲授课程,为大学和学生提供资助和实践条件。目前已经有高校在试行这种制度,比如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和信息管理系,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方就开展了以数字出版为主要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

4.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

前文已经提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需要安排至少半年的实践实习,也就是说学制有四分之一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目的是在实习中提高学生的工作水平,為逐步适应社会工作、干好事业打下基础。出版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实践性,复杂性、开放性、应用性的特征明显,其实际工作内容在不断地变化和扩充,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实习安排中,主要是“放羊”式散养,没有一个“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有效的协作机制,对各方的责任、义务、权利也没有明确的约定,一般只是在实习联系之初和实习结束之时,学校与实习单位进行信息交流。④这种状况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实习的专业性内容不强;实习指导老师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乏力;实习学生自由散漫,实习的动力、压力不够等,这些都造成了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具体到出版专业硕士的实习,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采取两个方法。首先是“双导师”制度的实行。校内指导老师侧重在理论上的指导,而校外指导老师(即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则强调实践工作能力的指导,两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职业化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能力,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专业教师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积累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是建立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这方面,出版硕士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14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有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的存在为出版专业硕士实习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双方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出版社长期接受毕业生的实习,而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作为实习单位的技术顾问,开展合作研究。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业务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中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出版业界轻视理论、忽视研究的不良风气,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目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不同方面,但从教学角度进行分析,有几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教材问题

由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挂靠式的性质,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专业教材。基本上是因师设课,各行其是。在教学中,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然后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侧重,开设选修课程,这就造成了对教材的选择比较混乱。所以目前的一个当务之急就是组织有关学者、专家认真研究,尽快出版一套高水平的出版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教材。这套教材可作为通用。另外还可根据学校特色和优势,自编突出应用性的教材,使教材更具针对性。

2.课堂教学问题

因为出版硕士教育的生源多元化,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的则难以理解的问题;应届毕业、无工作经历的学生理论水平高,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而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则轻视理论,阅读文献少,学习态度一般。面对这种新情况,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国外出版硕士教育中常用的案例式课堂教学法值得借鉴。

3.评价标准问题

目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但这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重实践”的倾向相悖。一个考试成绩好、理论水平高的学生是否就表示工作能力强,具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呢?按照常识,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纸上谈兵”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这涉及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此外,出版专业硕士的毕业考核,是否使用传统的论文形式呢,这都值得商榷。传统写作论文形式的评价简单直观,适用于学术型的硕士教育,但未必符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实。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学术理论、毕业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甚至可以是网站架构、图书实物等。这样更有利于突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培养方向。

当今社会,出版业的体制变革剧烈、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对出版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时而生,无疑是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才刚刚开始起步,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学科构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方法上尚存在很多不足。但只要勇于探索,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积极的解决,使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

(曾建辉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讲师;周霞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注释:

① 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2.

② 何妍,叶新.中英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09(7):41.

③ 编辑之友编辑部.如何实现出版与教育的有效对接[J].编辑之友2010(11):18.

④ 陈美球,黄贤金,周丙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校内外“双导师”机制的构建与应用[J]. 高教论坛.2009(6):26.

作者:曾建辉 周霞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论文 篇3: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为了继承和发扬原有教师教育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邵阳学院开始实施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了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辅修

中国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综合化发展进程中教师教育逐渐弱化,培养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不强,学科基础薄弱,中小学教学工作适应能力较差的现实,为了夯实师范生学科专业基础,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师范生就业竞争力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组织样式和运行模式。“专业+辅修”是指经自愿申请和学校择优选拔,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主修一个同名的非师范专业的同时,辅修教育类课程。学生可以师范专业毕业,也可以同名的非师范专业毕业。

一、地方本科学院教师教育的困惑与出路

1、地方本科学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地方本科学院原有的教师教育难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地方本科学院大都由原来的师专与其他类型学校合并升本而成,在学校的转型发展时期,很多改革还没有启动和到位,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还维持着师专时期的模式。师范毕业生不仅学科专业知识狭窄,而且教育专业性也不强,已经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2)地方本科学院原有的教师教育已经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对教师素质、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实践来看,拥有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地方本科学院人才培养上却表现出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传统师范教育理念的陈旧与知识结构的缺陷已让我们的师范生还没毕业就面临窘境。

(3)各种新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配地方本科学院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各院校纷纷开始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我国学者提出的、正在高校中实践的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3+1”模式:3年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1年教师专业教育,毕业时获教师教育专业学士学位。“4+1”模式:4年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1年教师专业教育,毕业时获双学士学位。“4+2”模式:4年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2年教师专业教育,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这几种国内通行的分阶段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冲突,培养方式较为灵活,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教师专业培训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有较大的困难,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并不适合,如“3+1”模式由于受到大学四年级学生联系就业的压力,且受到高等教育学制等方面的制约,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4+1”“4+2”模式属研究生层次教育,在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现实可行性。

2、实施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1)遵循教师教育规律教师专业同时具有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的“双专业性”。教师教育“专业+辅修”即通过主修学科专业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基础,制定独立的辅修方案,系统管理和运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以保证教师专业水平,最终达到“双专业”发展。

辅修专业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跨系、跨专业学习。从原则上讲,学校所设本科专业均可作为辅修专业,非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要专业所在学院(系)条件许可,均可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按照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读辅修专业有关课程。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辅修专业,面向学生开放,实践证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辅修教育类课程不是让学生辅修教育学专业。因而采用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主修一个非师范专业同时辅修教育类课程,相对于辅修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较为轻松。

(2)有政策保障根据湖南省师范院校较多和现阶段我省基础教育对新教师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的现实情况,为了增强学校办学和学生就业的灵活性,我省允许部分原来的师范专业的招生方式改为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给予兼招专业学生入校后还有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的选择机会。同时学生如主修了一个非师范专业,又辅修了教育类课程,可以非师范专业毕业也可以师范专业毕业,给予“专业+辅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力政策保障。

(3)管理运行切实可行首先,学生辅修教师教育专业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空间。一般来说,除实践教学环节外,四年制本科各专业课内教学时数一般在2500学时左右,实际教学周数在160周左右,按每周5天计算,学生平均每天上课不到4节,愿意辅修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空间。第二,“专业+辅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师教育专业的辅修分散在大学第三、四年进行,在实施上克服了“3+1”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教师专业训练集中在第四年可能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第三,“专业+辅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上同样克服了“4+1”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长的修业年限、对学生毫无吸引力的毛病。

二、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整体思路

实施“主修非师范专业+辅修教育类课程”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师范生学科专业基础和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保了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通过主修非师范专业,夯实师范生专业基础;通过独立实施的教育类课程辅修方案,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邵阳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的思路是:明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创建课程和教学内容新体系)→建立新模式运行机制→组织实施→深化改革(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

2、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按学科群组建系,师范专业并入相关系,发挥多学科优势按学科群建系优化了学科结构,整合了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更好地发挥了地方多科性本科院校多学科优势。邵阳学院以学科群建系,将原有的21个教学单位重组为12个教学系,构建了8个学科群。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2个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音乐学、美术学等10个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分别并入到10个相关系中,避免了设立二级师范学院培养人才的

单一性。

(2)建立校地互动机制,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教师,要求教育类课程教师自身要积极关注与理解基础教育新课改,关注基础教育实践。邵阳学院与邵阳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研究的教改项目“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与中学课程改革的校地互动研究与实践”,加强了学校与中学及市(县)教育局、教科所(室)等机构的紧密联系,促进了校地互动。通过分层次的全面合作,充分交流了双方信息,变被动适应中学课程改革转化为主动推动和引导中学课程改革。

(3)制定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2005年,邵阳学院重新制定了所有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同学科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专业辅修方案共同组成。一方面,学校参考了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拓展学科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制定了同学科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制定了“邵阳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辅修方案(试行)”,将原来混编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教育类课程全部剔除,设置独立的教育类课程辅修方案。辅修方案明确了教师教育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和计划安排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

(4)深化课程改革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教师教育专业要办好,必须改革课程。课程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课程结构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各门课程的改革。邵阳学院通过制定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的结构。而将各门课程改革主要落实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在试点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开课的前一学期,承担教育类课程的有关教研室,重新编写和修订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专业辅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依据改革精神在《教育学》和《教学策略与设计》两门课程中增加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教研室开始了编著教材教学策略与设计课程的教材《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各相关系也积极开展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索。

三、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效

1、专业方向的再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按照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学生在二年二期末,必须确定自己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志向,自主选择攻读非师范专业还是师范专业。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在主修学科专业同时,辅修教育类课程;选择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继续非师范专业学习。实行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给予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即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的再选择机会,尊重学生意愿、兴趣,将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保师范生整体素质

作为未来教师培养对象的师范生,应该具备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配合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辅修教师教育专业的准入制度,从态度、身心素质、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对申请辅修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择优录选。如在教师专业素质方面,要求申请学生的“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三笔字书写”必须达到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如此通过学生对专业、学校对学生的“双向选择”,保证学生既有较强的教师职业意向,又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

3、主修非师范专业。夯实师范生专业基础

邵阳学院在实行教师教育“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前,按学科群组建教学系,将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并入相关学科群,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增强了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的学科发展潜力,也提升了兼招专业的学术发展水平。我们参照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主修专业课程,将主修专业课程按属性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时间上则按“2+2”分段设置,即相关专业前两年的课程基本统一,后两年的课程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开课。选择“专业+辅修”学生,可以完整地主修一个非师范学科专业。通过主修非师范专业,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4、强化教育实践,增强师范生入职的适应性

鉴于教师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教师教育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以强化实践教学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如将传统的教材教法课程改造成《教学策略与设计》。紧密结合新课改,以案例教学为主,配合具体的教学指导,进行学科教学设计的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教师基本技能课,如普通话、三笔字书写则采用小课程、长训练的方式。另一方面,以校地互动为桥梁,构建了包括了解性教育实习、模拟性教育实习、实地教育实习、研究实习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实习体系,使学生更加贴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增强学生入职的适应性。

5、“专业+辅修”双专业培养,增强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按照我省的政策,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学生辅修完教育类课程,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教师资格证,确保了兼招专业学生在教育领域就业的优势。“专业+辅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既完整地修习了主修专业课程,也完整地学习了教育类课程,克服了单一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了师范生就业的竞争力。

作者:谌晓芹 曾宝成 向文江

上一篇:信息安全与网络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学生焦虑情绪心理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