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基础论文

2022-04-16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对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及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融入课堂,有必要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法律基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法律基础论文 篇1: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助力大学生法律素养提高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借贷行业的触角已蔓延至全国高校,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借贷业迅猛发展,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校园贷”。一则则因“校园贷”而引发的悲剧现如今历历在目。究其原因,这与高校法律知识教育的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不无关系。在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也使得高校“校园贷”事件层出不穷,未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设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拟对我国各高校现行开设的法律知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可行性改革措施,完善各高校法律教育知识结构,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为各高校频发的“校园贷”事件提供一定的应对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贷 课程改革.

一、“校园贷”在高校发展现状及危害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固定的收入来源,其主要的生活来源于父母,除了生活学习的一些开支,也并无更多的结余,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处充满的诱惑,而大学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网络媒体充斥的种种诱惑,囊中羞涩使得一些大学生将自己的这些欲望寄付于“校园贷”平台,校园各个角落都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小广告,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需要实质性的担保,零利息,先拿钱后还贷,仅仅需要一张身份证、一张学生证、若干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等一些简单的材料即可轻松借钱,但是事实上涉足校园贷的学生到手的金额却以手续费、服务费扣除大半,为了达到自己内心虚荣心或者其他欲望,去平台借更多的钱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据统计,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实现的消费能力带动了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的不断高涨也带动消费能力,在两者的相互带动之下,直接就推动了校园贷的兴起发展。

(二)“校园贷”危害

1.学生本人逾期拒绝还款,面临被起诉风险

绝大部分大学生当违约发生时,大部分选择拒绝还款,因为高额的利息、手续费、催讨费已滚成一个巨大的债务雪球,重重的压在这些借贷者的身上,当面对巨额债务时,学生已陷入深深的恐惧,这时他们想到的就是逃避。据调查发现,借贷学生所借债务在校园贷借贷平台逾期时,他们更多的是采取逃避或者是在其他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解决逾期问题,他们这时已然失去理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逾期不还款的行为已然侵犯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当债权人无法实现其中合法的债权时,只能向法院起诉借贷学生,寻求法律帮助,实现债权。

2.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实现债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当债权人不能实现自己的债券时,讨债方式无所不用其极,恶意电话、威胁短信、骚扰亲朋好友同学、甚至直接限制人身自由等,在面对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实现债权时,他们并不知道面对恶意追债行为时应寻求法律的保护,学校的法律知识教育的缺乏使得一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来保护自己,当他们面临非法追债时,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以何种途径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面对恶意催债的时候认为这些仅仅是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方式,是自己逾期未还款造成的,在他们潜意识里,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这时候去寻求法律的帮助,法院会不会判决自己偿还所有的债款,天平会不会倾斜于债权人,寻求法律帮助的后果会不会带来的是向债权人主张的债权,履行相应的经济责任甚至更严重的法律责任,这明显是法律素养低下的表现。大学生网贷平台违规催收行为,“裸条”贷以公开裸照等方式要挟借款人的催收行为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1]他们并不知道当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如电话短信轰炸、曝光“裸照”、限制人身自由、威胁亲朋好友等行为催讨债务的行为已然违法,而且债权人主张的债务并不完全合法,法律只保护合法债权,非法债权如高额手续费、服务费、违法利息、催讨费等并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

二、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未注重实用性

现如今,未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各院系法律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浮于形式的现象,教材选择内容上设置不合理。纵观各高校频发校园贷事件,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以及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法律基础课的设置,有些高校并没有高度重视起来,比如在课时的设置上,课程安排的时间上以及授课教师的专业性上。由于一些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设置意义缺乏了解,在课时的设置上相对较少,大学期间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的机会少之又少,特别是一些基础法律的学习,即使开设一定的法律课程,也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更多高校只在大一选择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仅限于大一的第一学期,在短时间内学生难以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较少的课时也使课堂内容难以延伸,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并不能的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公共课的属性使得更多的学生忽视系类课程,并不受学生重视。

(二)教材法律内容过于浅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理论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实践操作,当然高校法律教材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是如此,如现今社会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涉及,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學过程中,按照课本的法律知识点进行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教材内容的设计过于宏观,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当然法律内容的教学需要宏观内容的设计,但是也需要一定与现实生活有连接点的实用性内容。“校园贷”近年来异常凸起,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课堂已然无法获取其中相关法律知识点,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相关知识的滞后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去认识到校园贷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多的学生身处违法的边缘,甚至以身试法。各高校在教材选用上多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也就限于书本的内容,并不能结合非法“校园贷”来传授相关法律知识点。比如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之类的较为前沿的知识教材中从未涉及。[2]

(三)授课教师法律知识储备相对匮乏

非法律专业的院系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选用上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有些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对于非法律专业院系学生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选用上也不是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未开设法律专业各高校,对于刚入学新生开设的相关法律基础课程并未配备专业的法律教师团队,而是由具有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兼任,高校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担任;不难发现,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薄弱与该校配备的法律专业师资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很大的因素在于缺乏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对于那些开设法律课程的高校,因没有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导致开设的一些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整体而言,师资力量是影响目前高校开设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陷非法“校园贷”的囹圄无法自拔,高校法律课程设置以及相关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各高校现存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各高校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基础课程内容的匮乏对于大学法律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对于大学生新生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各高校在开设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时,对于教材的选择上,不要局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增设面向非法律专业学生的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教材,内容应更具有丰富性,不要在内容的选定上完全是宏观上的法律知识设计,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应有更多的实例,基础知识也应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法律知识融合于实例中,实例的设计上应更多包含现实生活、网络热点案例,结合案例去分析其中的法律风险,这样会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各高校也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开设的相关法律公共课的内容进行设计补充,完善教材内容。另外在课时安排上要与课程内容达到一定的均衡水平,切不可重思想道德修养内容教学,轻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学。

(二)打造专业法律课程师资力量,充实法律课程教师队伍

现今各高校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由没有法律教育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在师资力量缺乏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性。笔者认为各非法律专业在选用任课教师时,应对各教师的专业背景有所考虑,至少任课老师有接受过一定的法律知识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对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知识就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校园贷的法律危害,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与哪些是違法行为,从而使得学生不敢以身试法的同时,也知道面对违法行为时,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对于那些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授课教师,高校应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聘请法律专业的专家学者做相关讲座,如针对校园贷一系列法律问题做专题讲座;也可选派教师去其他高校学习;当然任课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多与其他高校多学习、交流,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最终形成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通过推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从内心深处信仰法律,让他们知道当他们逾期还款的时候,已然侵犯债权人的合法债权,逃避债务的行为并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同时也让他们知道面对债权人恶性讨债行为应积极寻求法律帮助,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孙结才.“校园贷”风险法律规制探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7(01).

[2]陈健,邹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现状研究[J].法治与社会. 2010(09).

作者:周荣荣

高校法律基础论文 篇2: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反思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对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及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融入课堂,有必要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关键词:法治;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五大体系与六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部署与论断。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对依法治国作出专门的部署与安排,标志着党执政理念与方式的重大变化,也象征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了质的飞跃。《决定》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其合理性,而现在到了全面推进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保障。《决定》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法治体系的五大组成部分,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意义。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还明确了六大重要任务,其中包括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凸显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和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这也意味着对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但信仰从何而来?信仰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于宣传教育。正如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离不开宣传教育一样。因此,要想树立法律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普法教育与法治宣传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这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工作。相应地,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中设立法治教育课程,也就成了理所当然和顺理成章的要求。

大学生是各层次学生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较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的整体法治意识水平取决于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程度。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必将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他们所具有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水平对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千万不能忽视法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是应该在大学生中大力普及法治教育,崇尚法律权威,培育和养成他们的法治意识。

高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为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对法治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当成首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教学中认真反思传统教学模式,勇于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水平,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高校法律基础课传统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分析

1.重视培养大学生对法律规范的认知,忽视了法律意识的培养

依法治国的“法”指的就是法律规范。因此,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前提就是必须要对法律规范有一定认知,包括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以及做了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还包括不同的法律规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然而,法律规范的认知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对大学生传授了规范性的法律知识并不等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法律意识。也就是说,法律规范内容的熟知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法律意识。传统上,部分教师习惯于把授课重点放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具体规定与法律条文的讲解上。殊不知,对于既不具备法律基础知识也没有接受过系统法律培训的大学生来说,必然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常常是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往往是教师白费力,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不如人意。更何况法律基础课涉及的法律规范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如果陷入细枝末节的讲解,课时上也不允许。

2.重在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品德,忽略了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的“人治”观念与“义务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群包括大学生对法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遵纪守法的状态。因此,导致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品德上,却忽略了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内容来看,尽管其中也融入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的内容,如第五章的法律基础知识、第六章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第七章塑造懂法、守法的大学生等。但归根结底,教材也仅仅是把这些内容作为一部分知识点来设置。也就是说,其出发点只是普及大学生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守法意识,最终的归宿点仅止步于道德层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告诉我们:法律不只是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手段,同时也是限制公权力的手段,法治的本质就是限制权力和保障人权。只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内心深处,才能使法律的权威真正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信仰,才能使每一个公民积极地行使权利和主动地履行义务,而不是一个法律规范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内容、手段单一,使法治教育流于形式

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多由“课改”前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担任,他们大多并非法学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培训,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往往不够透彻,“法律基础”的讲授往往成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法律条文的简单解读。由于不了解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以及程序法对于实体法的重要意义,教师往往重视实体法的讲解,而对程序法的重视不够。结果是学生了解了某种行为可能会面临着法律责任的追究或制裁,却不知道这种责任追究或制裁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学生了解了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另外,还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高校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到或考虑过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多数情况下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因此,往往没有给学生留下展开讨论的时间,填鸭式的灌输,不仅使教师白费力气,学生也感到枯燥乏味。当然,目前很多高校有不少教师都开始注重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然而,有的教师却在案例的选择上陷入了误区。一是选择的案例比较单一。一般局限在抢劫、盗窃、杀人、诈骗等常见的刑事案件中,尽管此类案例有一定吸引力,给学生带来的直观感受比较刺激,但有可能给学生造成误导,认为法律就是惩罚的代名词,而法律保障人权的正能量却没能很好地传递给学生。另外,除了刑事案件外,还有民事案件以及行政案件。它们之间在法律性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二是只选择发生在高校的案例。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就应当首选发生在高校的个案。殊不知,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旨在向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并培养其法律意识,使学生在将来步入社会时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发生在高校的案例,还应当选择一些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经典案例。

教学方法的改进

1.授之以渔

法治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法律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法律的思维方法,培育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例如:在讲授民法部分时对民法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以及“禁止权利滥用”等几大基本原则应当浓墨重彩;而对于一些具体的规范和制度,如民事合同、婚姻继承等则可以有重点地进行相应取舍。因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正是民法的精髓和核心。民法的各项条文都是从这些基本原则派生出来或是这些基本原则的具体化运用。这些基本原则不仅可以用于理解和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大部分民法个案,而且对于这些基本原则的把握和深刻领会,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尊重他人权利”“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各项法律意识的提升。

2.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有针对性地将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案

法律基础课属于思政课的内容之一。因此,要避免各部分课程之间的不必要重复,同时注重合理的衔接。首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决定》等重要文件,在把握文件精神和精髓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根据不同教师的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工,从而确保全会精神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地融入各门课程;其次,组织法律基础课教师集体备课,在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作为授课的指导思想上达成共识,同时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法律基础课内容的讲授重点和授课方式;最后,结合不同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定期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断丰富和改进教案,从而形成一个长效的、动态实时更新的法律基础课教学、教材与教案优化体系,不断改进和提升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

3.师生互动,教研结合,将全会精神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

学生多半都是法律的外行,对于法治精神与法律问题必然存在诸多疑问。作为法律基础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针对性的良好教学效果,应把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机械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体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结合课堂上未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当前社会现象所反映的热点、重点问题,在课下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地把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有机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作为被动知识接受者的课程教学体系向学生作为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参与者的认知体系的转化。

4.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可以采取常规课堂融入与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在法律基础课堂中开辟有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专题教学内容,或者是开设关于法治专题的选修课程。一方面,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在相关内容中融入党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以及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与面临的新形势等专题内容,让大学生从政治、理论与情感等方面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认同感,从而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法治专题讲座纳入选修课程,使其成为法律基础课的重要补充。可以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与内容,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可以结合全会法治主题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依宪治国开设“宪法导论”,结合依法行政、反腐倡廉开设“反贪实务”,以及结合公民权利保护开设“大学生维权”等。

5.延伸课堂法治教育,加强法律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历来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难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实践教学通常采取学生亲身体会与积极参与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参观司法实践和行政执法调研来进行拓展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参观司法实践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亲临现场观摩国家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具体过程,了解国家司法程序。具体可以由相关课程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如各级人民法院观摩民事、刑事等法庭案件的公开庭审。课内课外相结合,不但可以使学生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同时也能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会法治精神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系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非法学专业《国际商法》‘轻松教学法’研究”(项目编号:2014JG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曾朝夕,王卓宇.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2] 班克庆.论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J].教育观察,2014(4).

[3] 王恩浩.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制教育思考[J].船舶职业教育,2014(4).

[4] 弘扬法治精神 提高法治素养 推进法治建设[EB/OL]. [2014-11-17].http://news.gmw.cn/2014-11/17/content_13855625.htm .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作者:韩宝庆

高校法律基础论文 篇3: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管窥

摘要:法律基础课目前的现状是在课程设置、教与学方面都存着在严重的不足,需要针对该课的性质与现状,深入理解大纲内容,体现其德育课的性质,同时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改革考试模式。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现状;改革

法律既是当今社会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人们用来自我保护的武器。我国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懂法、守法之人。同时,也对学生能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切实履行公民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校目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这门课程讲授得更加有效?本人拟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借此向诸家求教。

一、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及现状

要做好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工作,首先就要明确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以往人们多认为既然称之为法律基础课,自然就是传授法律知识和进行普法教育。这种认识很容易把法律基础课同法学概论课混淆起来,甚至还同法学院的专业课程相混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法律基础课首先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因此,法律基础课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一般法学基础理论和有关法律知识,为适应依法治国家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1998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两课”调整与改革的通知》,确定了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法律价值、内涵及其功能。然而,这一通知并未能引起高校的特别重视,以致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仍然我行我素,流于形式。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目前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课程设置、教学主体两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设置方面,一是教学时数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2003年的规定,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提高法律素质”。这一表述应该说是十分完善的,反映了法律教育的完整性。因此,目前高校使用的该课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各基本部门法等我国十多部重要法律,几乎涉及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全部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庞杂,成了法律专业教材的大拼盘和浓缩版。然而如此庞杂的内容与规定的课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1]。①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又囿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就只好泛泛而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课堂陷入“入座率低、抬头率不高”的窘境,更严重的是影响到法律基础课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失偏颇。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普遍存在重法律、法规,轻法的基础理论;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只知道法律条文,却不理解法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的状况,把条条框框当成法的全部。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就很难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三是法律基础课的课程性质无从体现。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法律基础知识课,同时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就课程的性质而言,还应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因此,法律基础课无疑属于公共课而非法律专业课,它应重在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高校并未体现出它特有的性质,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法律知识的传授上,对教学内容片面地追求系统、全面,使这门课变得面目全非。

教学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由于该课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讲授该课的教师多是由政教专业、党史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有的学校由机关干部或辅导员担任该门课教学任务。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法律基础课的教师理应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能够全面透彻地将法律知识及其所体现的价值传授给学生。但目前的现状却是有相当数量的非专业人员在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只能避重就轻,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二是教学方式呆板。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少、内容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学,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

二、应对策略的探讨

针对高校法律基础课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改革,同样应从课程设置、教学主体方面入手,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要尊重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法律基础课本科为34学时,专科为28学时。在如此短的学时内,要完成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已经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少于教育部规定的课时,这是完成课程的最基本保障。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把握课程的核心,同时针对不同班级的专业情况,还应有所侧重,避免面面俱到、面面都不深入的弊病。这就要求教师对本校的专业都要有所了解,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除宪法以外,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对税法讲授多些、深入些;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在经济法方面多些、深入些。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与我国当前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也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也可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其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性质,彰显道德教育功能。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法律基础课在属性上,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该课在内容上不能仅仅把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局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还应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我国的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法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国著名学者蔡荫恩曾说过:“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则法律亦有时而穷,故二者必须相辅为用不可偏废也。”[1] 法律与道德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作为法之基础的道德的支持,作为道德传播手段的法必然也会陷于瘫痪。因此,法律基础与思想教育不可分割,教育部将思想品德课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的初衷也正在于此。最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经常接触的也是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及其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熏陶和感召作用。因此,法律基础课的教师自觉修养师德,应是教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校方而言,在接收法该课教师时也应尽可能吸收专业人士,逐渐改变师资素质。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教师水平的有效发挥。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利用多媒体和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已成为十分普遍的手段,多媒体的直观性、效率性已无可置疑。因此,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声音、图像、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律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枯燥的特点,如将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授课,不仅能够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鲜活,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的法律依据,把抽象寓于具体、枯燥寓于生动、概念寓于形象、理性寓于情感之外,这种教学法显然比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款更加生动、深刻,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而且学生自然也会更加清楚自己所应有的公民义务和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法律问题,多积累典型案例,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视觉冲击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接受法律知识,了解更深层的法律意义,达到“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之目的。

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点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法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还应开展实践教学,并明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同目标要求: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视的是学生思维能力、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则应侧重于学生对于法律的实践。实践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最直接和有效的还是组织模拟法庭或到法院旁听庭审。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法在保障社会稳定,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并就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方式,也都可起到引导学生关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理清民主与法的关系,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都会大有裨益。

以上我所谈到的都是有关法律基础课改革主体方面的内容,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教育主体做什么、怎样做,都还是要通过教育客体发生作用。因此,除了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考核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也应成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法律基础课以往的考核方式多是提交小论文,还有的是开卷考试。这类考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课上不听,同样可顺利过关,这对督促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益处不大。我觉得采取闭卷和开卷考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更好。闭卷可以考察学生对法律理论、概念及规范的掌握程度,开卷形式更便于学生阐发自己的不同见解。为鼓励学生创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供了可能,自然也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具有创造性见解的答案,尽管可能还不十分科学、合理,但只要能遵循法的基本原理,符合法的精神,而且言之有理者,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学生这门课程的最后总成绩有开、闭卷的分数,同时还需兼顾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最后求得出学生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蔡荫恩.法学绪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79:38.

(责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陈大为,王琳

上一篇:公民公共行政论文下一篇:国际货运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