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挖掘高校资源构建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

2022-09-11

天津商学院商学院院长刘书瀚博士在他的多次讲话中反复提到一个词就是“学院知识”和“社会知识”, 他把必需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 学生才能学会并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的知识称为学院知识, 而把在社会上就能学到的知识称为“社会知识”。他同时提出:高等院校一定要充分保证“学院知识”的讲授, 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人才和条件优势。本人认为这个观点涉及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和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同时也涉及到高校的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值得深入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少国内很少报道, 但是如果我们从如何发挥高校优势的角度来系统思考这个问题, 则是有重大意义的, 甚至可以说这恰恰是构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学校, 特别是高等学校究竟有哪些优势, 或者核心竞争力。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的基础课师资队伍, 基础课主要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方面, 其他还包括如:语言文学、艺术和体育等人文人才优势。 (2) 各学科专业方面的人才队伍优势, 这些人才往往是和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关的人才, 这些师资队伍不仅在各个学科方向梯队合理, 而且在整个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实验和研究仪器、设备以及规范化的操作人员的优势, 如研究人员、专业教师、实验人员等。 (4) 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优势。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学习、未来的人生构架起着极其重要的, 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 在中央电视台所播出的国际名牌大学校长访谈中, 当记者询问某美国著名大学校长是否打算在中国开办分校时, 回答是否定的。其理由是:教师和教室可以搬家, 仪器设备可以搬家, 甚至语言也可以搬过来搬过去, 但是其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是多年的积淀, 是无法搬动的。这个大学校长显然是真正的教育家!相信我国的名牌大学, 如北京大学多年来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是永远不可能搬走的。从以上的几点优势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我们尽可能发挥高校的这两个方面的优势, 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的作用、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 而高等院校只有如此才真正发挥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国家来说才算是不辱使命。

可是如何发挥高校的这些优势呢?这本来应该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系统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真正考虑这个问题的教育管理者似乎并不多。这里我还想说, 有些优势并不见得是学校里的优势, 例如交际能力的培养、待人接物能力、公关能力等, 学校未必比社会更有优势, 这样的课程拿到学校里来不见得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为这些应该算是“社会知识”。

所以, 所谓教育就是如何发挥那些只能在“学院”里才可以系统学习的或者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就很难系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技能和专业素养。于是我们的确需要仔细思考:哪些东西是只能在学校里才能学好的?这就回到了本文在开头提到的所谓“学院知识”。

哪些知识才是学院知识呢?我们可以用枚举法举出一些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艺术等等。但是这些课程除有些学生把它作为专业来学之外, 多数都是作为基础课程。有些课程我以为不是或者不全是学校的特长,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劳动能力、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 甚至诚信教育和各种法律法规教育, 通过在社会上学习比在学校学习可能更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所以这些课程不是学校的特长。

问题是, 这种枚举法太过简单, 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我们才真正能够对所谓“学院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 定量的评价。甚至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对教师依赖程度的量度来对“学院知识”和“社会知识”加以度量。我以为这样的系统调查显然是必要的, 至少可以作为排课的依据, 也理所当然地可以作为优化高校课程体系的依据。至于那些社会知识, 还是应该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 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其实我们都清楚:只有在游泳中才真正能学会游泳。

除以上所提到的基础课或者专业基础课都涉及到“学院知识”以外, 学校不同的专业中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形成了学科方向、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全面而合理的学科群, 和学科特色与优势。高校的这些学科群在美国之类的发到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是有目共睹的, 其实这同样也是巨大的教育教学资源。虽然在我国, 政府已经确信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但是科学的主体在高校将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近年来, 技术对科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所以高校的专业教师在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必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可见高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把他的学生尽快领进科学的殿堂, 进入学科的前沿阵地, 才能真正成为培养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基地。显然, 这一优势才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体, 也是学生在高校以外难以实现的。即使学生学成后走向社会成为某个方向的人才, 但是再想有一个像学校那样学科齐全的学科群体和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校更应该发挥这一高校独有的优势, 这也是离开高校不能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它理所应该属于“学院知识”的主体或者我们应该称之为“学院能力”更为贴切。这一部分就是专业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这同样也是高等学校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积淀、是特色, 是精华更是优势, 用现代管理学的词来说, 就是核心竞争力。这同时才真正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欧阳杰[1]介绍了国外对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作法和原则。在国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研究性大学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 他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渗透着浓浓的科研气息。1 9 9 8年, 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教育委员会发表题为《重塑高等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的报告, 号召利用研究型大学巨大的资源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国外的高等教育改革中,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在他们的改革中, 一些共有的特点或共同的焦点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尤其是我们现在所通行的教学评估工作。

所以我想大胆认为, 一个学校如果不能针对自己所特有的人才优势开出本专业的学科前沿讲座, 或者学科前沿的创新课程, 就不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 这样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不称职的, 不管其教学管理多规范, 仪器设备多先进或者故事讲得多精彩。因此学校的好坏, 不仅取决于其基础教学环节的好坏, 更取决于其专业教学水平的好坏, 还取决于其是否能跟上飞速发展的科学进程, 及时开出有特色的新课程和代表国际水平的前沿课程、交叉学科的课程等等。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优势, 这样的高等教育, 国家的巨额投入才真正划得来。

在课程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知识”取向方面, 重视学生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 因为学校能够 (也有义务和责任) 为学生提供这样一种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从事或参与科学研究, 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 从而发挥学校的“学院优势”。通过参与研究活动, 学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动手能力和对学科的洞察力也大大增强。国外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一般采取以下措施: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进入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实践与科研;开设研讨课程;开设顶点课程;增设科研学分等。

袁祖望[2]提出:应该对课程进行重新分类, 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个人倾向课和学术讲座课, 他甚至认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应该考虑上述几种课程的比例来认定。并提出了学术讲座课的课时和学分的计算办法。

季诚钧[3]则论述了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之间的关系, 指出: (1) 专业与通识的关系——回答各类课程所占比重问题; (2)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回答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3)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回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 (4)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回答教学总课时的问题。这都是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精辟论述。

总之,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就向高等学校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1) 学校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首先它必须在这些领域中具有前沿性的科学家和研究实力, 其次它必须能形成一批合理架构的学科团队, 以保证在特色专业和学科方向上具有一流的研究水准和核心竞争力; (2) 它必须精心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和教学条件, 为其办学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它不仅构建起一个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 还应该构建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专业和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只有如此, 高等教育才具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魅力, 只有挖掘出这些优势, 才能发挥高等教育的真正作用。

摘要:高等学校应该全方位挖掘其资源优势, 构建起基础课程体系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其核心竞争力, 将大学生的“学院知识”基础课程基础打牢;带领学生尽快进入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 将“学院能力”提高。真正发挥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培养现代科学与技术人才的神圣职能。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院知识,学院能力,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4, 25 (2) :79~83.

[2] 袁祖望.国外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探微[J].综合天地, 2004, 11:1157.

[3] 季诚钧.试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四大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6:34~37.

上一篇:土建项目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下一篇: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机理及其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