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设置心理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滋生负面消极情绪。近年来,大学生恶意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其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课程设置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课程设置心理学论文 篇1: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探讨

摘要:目前虽然高校培养出许多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但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针对学生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综艺电视节目上,都出现了心理咨询师的身影,许多企业也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然而和目前所出现的现象相违背的是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有关网站的调查显示,应用心理学专业在2015年度已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即最没用的十大专业之一。因此改变当前形势,根据社会要求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心理学人才,仍是困扰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目前从我国的高校培养形式来看,心理学专业大多都设置在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他们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从这两类高校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得到的都是理学学位,他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医学课程,甚至参加了临床科室的实习,但是由于授予学位的限制,毕业后却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因此他们也没有机会到各个医院的心理科工作,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出路。同样师范类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学校只配备1~2名心理教师,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都没有配置专门的心理教师,即便那些在中小学就业了的学生,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陷入到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可上,又无法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突出“应用”二字,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很多课程依旧是采取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同时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和理论,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加之缺少足够课程的实践环节,这就造成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心理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这些人员大多都從事理论研究,这就造成了心理学领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有许多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广泛调研、明确培养理念。培养理念处于整个培养模式的最顶层,关系到整个培养方案的成败。因此,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确定明确的培养理念。所以,心理学专业的领导,应该走出学校,到各个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培养理念,从而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被社会所接受。

2.建立核心课程体系群,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都遵从了“大而全”的原则,特色不够突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都比较浅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校应用学专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凝练特色,在特色的基础上建立核心课程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心理学中比较核心的课程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基本知识结构。

3.突出课程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要想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应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特点,多开设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实践课,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技能课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固化、吸收,使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变为自己知识。这样,高校就必须围绕这些技能课程重新设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着实验和实践技能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等为主线制订培养方案,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授课比例,同时相关教师应围绕培养方案从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立即到相关行业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从而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强化“应用”理念。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对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浅显,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即使在观念上已有认识,但受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应用教学的重要性也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认识,彻底改观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让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认识到“应用”的重要性,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做法。同时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应用”为核心,将实践安排贯彻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着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差是心理学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摆脱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心理学专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二,组建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进行实验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第三,通过引进的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心理实践工作者指导实践教学。

3.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目前有不少高校所设置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都存在实验室功能单一、现有的实验设备类型和数量少且设备陈旧等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改变人们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的误解,加快人们对心理学从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第二,实验室完整的设备可以扩大心理学专业开设实验课的规模,大量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使过去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吸收,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关系到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完全可行的重要问题。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必须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建设。基于此,本文提出“1+2+3+5”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建设思路为:圍绕“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五会能力的培养”来搭建实践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两个方向”,即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覆盖“职业心理辅导”和“社区心理辅导”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形成由心理学素质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第二课堂构成,充分实现心理学素养与专业技能联动的“核心+实验+实践”三维一体课程体系;“五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即搭建会讲、会做、会策划、会宣传、会咨询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5.加强社会联系,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入实地的了解社会相关机构的实际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建设一批专业服务能力强、行业分布合理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教学基地应涵盖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包括如:幼儿园、中小学、居委会、家庭教育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管理结构、早教机构、各种企业等。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这三个类别的机构进行实习、见习等活动,既可以使这些机构充分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又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使学生实习结束后能够回到学校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社会需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校应与各实习基地签订专业实践指导协议,聘请有关负责人和指导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定期召开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共同讨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培养规格。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鲍谧清,韦洪涛.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34-136.

作者:庞楠 王成刚 张秀军

高校课程设置心理学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滋生负面消极情绪。近年来,大学生恶意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其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的一场革命,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提倡积极的目标取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手段。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启示出发,探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可行途径

0引言

心理健康是一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其身心健康的正确引导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心理疾病的诊疗,未能对学生个体潜能的激发与积极品质的培养产生关注,忽略了心理健康群体积极心理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局限,提倡积极的目标取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启示与可行途径。

燕国材教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是“培养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消极方面是预防与治疗心理疾病,实现心理健康。”[1]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方面,“问题定位”的本质更加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诠释比较受限。而作为20世纪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以一种“人本”心理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积极心理健康的定义。马丁·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主张研究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掘人类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符合健康发展理念,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为应对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心理应激和心理障碍等问题,我国心理健康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提供有利支持。人的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2]国家教育部门也不断出台相关文件,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

(1)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国家有关规定表明,每所高校需要按照1:4000的师生比例设置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但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人数远远不够高校实际发展需要。我国高校专职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水平无法满足高校现实需求。建设一支规范化的专职人员队伍,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重点。除了加强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其专职人员的心理健康评价也不容忽视。很少有高校会把专职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纳入到工作评价体系之中。除此之外,对其他教育工作者心理专业培训也应不断完善。高校侧重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而对其心理能力的培养往往情况不乐观。通过培训、专业辅导等手段,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与敏锐度,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充分准备。

(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健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育者更多从“问题导向”入手,关注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状况具有内隐性,当存在心理压力与困惑时,出于社会评价考虑,不愿主动寻求专业人员帮助,认为进行心理诊疗是存在心理问题者才会采取的手段。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客观科学的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未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具有常规性与单一性。教学手段也多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辅以心理咨询与专题讲座。学生的成长本质上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其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问题,高校更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优点与潜能,以积极的人格特质来面对生活。

1.2 家庭教育观念尚需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作用都无法替代。”父母承担着对子女的教养责任,父母自身的道德品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素质与行为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未能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过分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学习成绩,忽略孩子品行培养与心理素质发展,[3]容易使孩子形成紧张、焦虑、偏执的心理体验。并且未能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无法及时调试,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当孩子进入高校后放松对孩子身心状况的持续关注,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与关心,不利于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1.3 社会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心理健康是个体素质的综合表现,需要社会各界的正面引导与积极配合。在个别媒体的不良宣传中,夸大社会矛盾,引发学生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使得高校学生对未来的生活预期不乐观,加大心理压力。未能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政府虽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来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但效果不够显著。大众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发挥,政府工作任重道远。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根据赛里格曼的幸福感理论,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积极的情绪、投入、关系、意义以及成就。从幸福感组成要素出发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时,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规避消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去。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获得朋辈支持。作对自身身心发展有意义的事情,设立远大理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4]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促进个人品质培养与个体潜能激发,不断完善个体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高校、与父母的“三方合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内外环境的共同努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3构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径

3.1 增强教学多样性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高校主要根据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发展特点来展开教学。通过课堂、讲座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凭借教师的讲述来传授知识,科普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际情境体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为增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加强学生的情景体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提出游戏性教学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教学情境中。游戏思维与类似的游戏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记忆力、想象力、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同时,游戏为治疗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有显著成效。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不同类型的游戏有不同的优势。“练习”游戏主要锻炼个体身体素质;娱乐游戏可以有效地减压以改善负面情绪;“俄罗斯方块”对阻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闪回与减少物质依赖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将传统的治疗模式转变为游戏形式,或将类似的游戏元素引入其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游戏性心理健康教学的真实性可以使学生体验深刻,从而将游戏中的积极体验更好的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恰当运用游戏手段,提高教学模式多样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3.2 发挥学生主动性

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内部自我调节与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改善个体心理,形成积极自我认知,体验自我效能感。通过社会比较策略,从内外环境获得全面反馈信息,对自身有客观认识,扬长避短,积极悦纳自我。良好人际关系是健全人格的体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朋辈支持,遇到问题时,主動寻求帮助与解决途径,并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体验个体价值。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合理可行的人生目标。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可锻炼意志品质,缓解消极情绪,体验成功的实现。

3.3 获得社会支持性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社会群体的群策同力。对于高校大学生,积极发挥学校教育导向作用,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水平。加快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增进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避免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发生,营造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注重家庭教育潜在影响,倡导民主型教养方式,恰当运用激励教育手段,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相关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化建设。发挥媒体正向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众端正道德认知,净化社会风气,培养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

4结束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非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简单否定,而是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上的发展与补充,[5]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理论提升。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更应该抓住机遇,培养积极的个人品格与发展潜力,接受时代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小悦.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8.

[2] 李巧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取向与实证研究:基于人文精神视阈[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7).

[3] 刘翔平.给自己注入积极的基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3.

[4] 曹瑞,孙红梅.PERMA—赛里格曼的幸福感理论新框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2).

[5] 姜桂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06).

作者:李雅婷 张姝

高校课程设置心理学论文 篇3: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发展的若干问题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关注和认可度加大,各高校纷纷顺应时代需求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起步较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现状出发,分别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问题

作者简介:汤倩(1991-),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彭苏浩(1989-),男,安徽黄山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自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系起,心理学专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末心理科学快速、深入发展,其重要表现之一是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学校猛增。目前,全国已有187个心理学系(研究所)。[1]但是这些新增高校大部分是近几年由各类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之后的新建地方院校。据不完全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中大约70%的高校是由原来的师专或承担着师资培养任务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来。[2]故本文所说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指以师范类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都是2000年以后才开设的,学科起步较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近年来顺应时代发展才开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将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在教育科学院、管理学院或者相应的教育系、管理系部门之下,多数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属于师范类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学教师或者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教育行业”,而现实上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毕业生持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进入到学校后却不能够从事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工作。原因是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急于甩掉“专科”的特点,致力于跻身研究型、学术型的综合型大学行列,投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在科研学术上,导致重学轻术。在教学过程上体现为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一些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实践性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单纯的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很少有亲身实践的机会,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进入学校后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解决而陷入尴尬境地,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又无其他核心竞争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专业训练与专业技能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在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技能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3]谢爱武[4]早年对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证调研,认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问题上也沿袭了国内部分高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偏向基础性、理论性和研究性,实践教学偏向师范性和教学性,独立设置的技能训练课程比例不高,缺少足够的实践实训场所和时间。[5]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理应对数学等统计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很少开设数学相关课程,对心理统计学、SPSS软件操作等课程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入门教学。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性意识不高。有的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为了突出课程的丰富,增加了许多如教育学、教学技能、公共关系学、病理学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相关课程,使得应用心理学课程过于臃肿不堪,忽视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的培养。

3.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少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师。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缺乏,许多对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也都流于形式。第二,学校的教学设施滞后和资金缺乏,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教学设备得不到保障,结果是许多操作性的实验根本开展不起来,一些昂贵的现代实验仪器因资金不足而难以购置,相关实验课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描述下“听”实验操作步骤。第三,学校的实践基地有限而且数量单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基地基本上都是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很少有去监狱、精神病医院、企业等实践的机会,所学心理学理论没有运用到实践的机会,实践经历与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后求职的社会竞争力。

4.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就目前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学教师主要是教育学背景或有着社会学、思想政治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很多心理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背景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据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人数不足是制约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首要因素。[6]新建本科院校中由于心理学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只能进行简单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身兼多门学科教学的现象普遍,担任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师同时担任选修课程的教学,教师工作量大、负荷重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也已成为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研究

1.根据本校资源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学工作者队伍逐渐壮大,根据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心理学将有更快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7]新建本科院校应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继承师范院校心理学优势的同时立足当前,摒弃单一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校的资源优势审时度势地应社会发展,制订符合学院办学理念而又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已有学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突出“地方性”、“师范性”、“本科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

2.设置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支撑与实行。车宏生[8]等人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心理学(含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认为应该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学思想与方法来组织、构建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进一步精练、更新教学内容,整合相关内容与学科,使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高起点和前瞻性。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理念与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设置适合各自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课程设置,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内外的课程体系设置。

3.引进优秀教师,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因素,学科的发展需要一批学术带头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尤为重要。通俗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李国强[9]等认为应从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养与进修学习培训、试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师制”、广泛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补充在职“双师型”教师的不足五个方面培养应用心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4.建立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少讲精讲心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实用性、主体参与性的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手段现代化。针对学生见习、实习等流于形式化现象,在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情况下将毕业生见习实习制度标准化,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在实际运用中找到自身专业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力度,做到政策保障、物质保障、师资保障。[3] 崔景贵[10]、卫萍[11]等早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上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主要表现在整合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开展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做好应用心理学专业见习与实习工作等,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6-2007 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

[2]和飞,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5):87.

[3]郑文清,王红松,杨丽.探析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建设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1).

[4]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38-139.

[5]李鹏程,王大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7):89-92.

[6]吴真,李洁,鲁迟.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4):52-56.

[7]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9-56.

[8]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6):46-50.

[9]李国强.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6.

[10]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70-74.

[11]卫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7-130.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汤倩 彭苏浩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