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在民院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则、培育良好的法律意识。民族院校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关系到民族地区以及祖国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民族院校管理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 篇1:

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内容,要以中国历史教育为基础课程,以时代精神教育为核心课程,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为其基础。在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参与策略、检验策略及榜样策略的运用。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上,一要注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二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形式

收稿日期:[HTSS]2010-06-20

作者简介:张祖晏(1973-),男,江苏宿迁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把民族高校办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地。这样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在提高学校竞争力、发展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卓越贡献。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选择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提炼,其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必须与国情民情相结合,必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相结合,必须与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从业精神和个人意志品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文化体系,并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1.以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

历史虚无主义、保守主义、沙文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华夏儿女五千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传承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感受古人爱国奉献、为国分忧的博大胸襟和坚强意志,既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可以增长智慧、激发斗志和创造力,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2.以时代精神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课程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精神熔铸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二者具有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团结凝聚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儿女五千年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开发和净化个人微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精神与新时期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成为维持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可以转化为民族的智力,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行动技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作为基础

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和灿烂中华文明中一朵朵个性分明的奇葩,既是民族兄弟姊妹情谊的维护者和缔造者,又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快乐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异彩纷呈的艺术素养,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土壤和源泉,促进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挖掘和光大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宝藏,促进新时期民族文化大融合,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安定和谐,是民族院校的特殊历史使命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一使命和优势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局,又有利于民族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把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宗教的保护,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依据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特殊需要,依据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对各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民族院校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和国际国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抛出的民族分化及瓦解的图谋,民族院校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时务必采用相宜的策略,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参与策略

在民族精神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其全程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运用参与策略时,必须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杜绝教育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被动说教,以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如果把熔铸在人性本身和人文素养中的民族精神等同于一般的教化工具,就会使民族精神教育步入形式化、经院学术化的狭窄胡同。

2.检验策略

学校及个人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进程中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必须经过例行检验。通过检验,掌握教育的进度和效果,总结、发现教育方案设计中需要修正的元素并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调整。检验策略是整个民族精神教育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既可促进阶段性成果的产生,也是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是教育工作具备延续性和积累性的必要条件。检验项目的设计务必科学合理,使其成为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导向和路标。检验项目中,既要有对理论和宏观方面的考察项目,又要有对实务和微观方面的评价项目,还要有学生、教职员工自评和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定,这样才能真正检验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

3.榜样策略

21世纪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是一个空前的历史性壮举。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将对社会发展和中华文明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实践中会产生出一大批体现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榜样。在民族院校长效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中,必将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成功案例,产生具有示范意义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及时发现、大力表彰这些榜样,对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进行全面推广,用现实例证感召和激励更多的人。这样必将产生积极的效应:一方面把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提到新高度;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和内涵。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加深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对历史、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增强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组织好“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利用暑假进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到革命老区、大中企业、边远山区、经济特区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面向社会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面向企业进行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专题调查、科技扶贫、回乡考察、慰问演出等。二是组织大学生从事各种社会义务服务活动。诸如在街头宣传交通法规、公民行为规范,运用专业技能进行义务服务等便民活动。三是开展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直接为社会做贡献,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祖国、关心社会、服务人民的良好品德。

2.利用网络进行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使民族院校教师能较全面地掌握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信息资源,使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更好地了解世界。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网络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各种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分化”、“西化”的主要平台。民族精神教育与各种消极反动思潮在网络上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加强防范,强力占领网络阵地。

民族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网络上展开全面强势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要建立民族精神教育数据库,汇聚反映传统民族精神及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著作和资料。这些著作和资料通过网络直接显现、艺术表达,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二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专题网页、专栏和论坛的建立与维护。互联网上密集的民族精神教育信息会彰显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使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逐步提高,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发扬者、捍卫者。

参考文献:

[1]林宁,俸兰.新时期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探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4(2).

[3]董婷,于大勇,王洪涛.对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6(3).

〔责任编辑:傅文第〕

作者:张祖晏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 篇2:

浅析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在民院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则、培育良好的法律意识。民族院校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关系到民族地区以及祖国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民族院校管理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民族院校 教育管理 法律意识 策略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概述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在民院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者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和正确的行为规则,尤其是让学生具备包容多民族的宗教和文化意识,能够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法律修养。现今面对科技的高度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民族院校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更加开放、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民族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以崭新的姿态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上大胆创新。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不仅要以社会的需要为目标,而且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来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公民的法律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公民对法律的理解、尊重与守法等行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法治社会的生活、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具备了法律意识,公民才能够自觉地尊法、守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威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观念和治国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和理念,只有全社会的公民普遍形成了统一的法治观念作为信仰,真正的法治国家才能够实现。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担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因此,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尤其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民族身份的特殊性,很多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普遍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他们生活的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如何加强民族院校管理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和谐与稳定,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地区的文明程度。从目前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来看,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程度都较低、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即法律方面的知识基础薄弱。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课程往往是选修课,加之民族大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较低,使得他们对法律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学习法律的兴趣与积极性,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造成了法律知识的欠缺。如果老师的讲授是说教式的灌输,强调学生对法律的服从的话,则更容易引起民族大学生对一些限制性的法律条款的轻视心理。除此之外,少数民族院校对法律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一是开设的课程少,以选修课为主,二是法律课程的考核方式都以考查为主,在较短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众多的法律知识是不现实的。大部分民族大学生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法学知识学习,更不要说法治思维方式的养成训练了。

第二,民族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习惯用非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而不关心违法的后果。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信仰,有些民族自古以来有着骁勇善战的性格特点,习惯用武力和暴力解决问题,这样非常容易触犯法律,甚至发生犯罪事件。近年来高校发生了很多由于缺乏法律常识而导致的血淋淋的事件,给民族院校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敲响了警钟。

第三,民族院校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在生活中遇到自身权利与利益受到侵犯时不懂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选择沉默。如果与外界交流的不顺畅次数多了,不但会造成民族大学生情感受挫,也严重影响他们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冷漠,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酿成悲剧。

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经成为了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但其效果却不甚理想。要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将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近些年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了培养其正确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将法律意识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的德育中来,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道德的力量,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得大学生对是非黑白、真假丑恶等有清晰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作风。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互为补充,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枯燥、古板、说教的方式方法,取而代之在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娓娓道来,以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来阐述、传播法律。

二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完善民族院校的法治教育体系。通过对目前民族院校所开展的法治教育相关情况的总结,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法律知识及分析讲解都比较完备,但是问题是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法治教育课程乏味、无趣,再加上法治教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仍然采用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到法治教育的实践意义,因此导致学生对法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法治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学生只是为了获取学分而进行死记硬背,无法真正领会法治教育的内涵。民族院校的法治教育要尽可能地丰富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的主体,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三是,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的力度。在传统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很少有民族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导致学生的法律知识还是停留在书本上,难以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产生严重的知行不一现象。长期下来,学生就会感觉法治教育缺少实用性,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对法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因此,民族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从校园课堂中走出去,让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参观监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体会法律的庄严。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法律社团活动,在校园中宣传推广法律知识,鼓励学生收看法治节目并组织学生就国家法治建设、法治校园建设进行讨论,从而有效地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

四是,要广泛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构建立体的法治教育体系。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要发动社会各方面、各环节的力量,通过紧密合作,在学校中,创建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在家庭中,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通过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强化法治教育观念;在校外,司法机关也要着重关注民族院校内部以及周边的情况,优化民族院校内外环境,主动送法进校园,让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治教育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卢以品.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与分析——兼谈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理论月刊. 2003(07).

[2]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4).

[3]覃小林.民族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4]吕杰.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2).

作者简介:尹凤英,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宪法和行政法学的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4GNZ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尹凤英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 篇3:

情感教育对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

摘要: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民族团结教育亦是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情感教育对于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瓶颈有重要作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形势下,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复杂而敏感的政治问题。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坚持既有的经验和传统做法,同时亦要研究新情况,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一、当前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为复杂

大学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更加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加大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式集中关注的热情在减少;反对话语霸权,更加希望平等交流;创新意识强,厌烦抽象、单一的说教式传播;更为关注与个人发展实际、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的泛滥等使得大学生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过滤、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这都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

(二)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遭遇瓶颈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已形成常规模式,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呈现形式化的问题。传统的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一味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但是否内化吸收值得商榷;而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张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并且,当前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渗透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亦纷繁各异;网络技术等流行文化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接触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打开方便之门;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日益受到各种信息传播的影响。定期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缺乏时效性,同时缺乏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缺乏情感体验、学生的互动,要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而不限于形式主义,是一大难题。

(三)“民族刻板印象”破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刻板印象”来自西方人类学“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民族或其成员形成的相对简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是针对某一民族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相对稳定的有关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的内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印象往往是主观的,不全面地反映,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在民族院校,民族刻板印象也是存在的,这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重在教育,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把学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知”易,“行”难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大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把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融入进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瓶颈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

“民族刻板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的不足。民族刻板印象,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体质特征、服装特征、饮食禁忌、风俗习惯、性格品质等;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途径,另一类是间接途径;一般来说,亲身接触所获得的印象与间接得到的印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诸多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原因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间接的渠道,往往只是只言片语或一两个片段,便产生某种片面化的民族刻板印象。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而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可以减少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产生。通过亲身接触、情感体验与互动,有助于积极、包容的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一)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

让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彰显魅力,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情感教育能够发挥以情动人,以情晓理,以情感的魅力感召大学生;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双方的距离拉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和精髓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认同,避免流于形式。

(二)注重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情感素质

大学教师往往是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最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求助对象。学校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打动和感化教育各民族学生,实现情感移人和人格感化;教师在传递知识、开导教育学生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情感教育原则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主体,掌握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情感沟通,克服“民族刻板印象”

民族院校单一民族院系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机会较少,往往把自己固封在本民族的小范围内,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造成一定隔阂。通过构建平台,如单一民族院系班级与其他学院班级学生“结对子”共建活动,实现情感沟通,弘扬相互理解、包容和彼此接纳的情怀。

(四)注重情感体验,在实践中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民族团结情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竞赛、讲座、征文等形式,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情感;围绕民族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等。

(五)以情感人,重视各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国家、学校在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各民族贫困生时,既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又要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爱心,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赢得自信。

(六)营造和谐与爱的氛围,培育团结大环境

充分挖掘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情感氛围。如通过“温馨家园”建设活动,以班级、宿舍为载体,鼓励学生营造班级、宿舍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班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班级号召力;如开展团结宿舍评比、宿舍民族风情展演等,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七)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诸如运用影像图片资料,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习俗等,使得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发掘新的教育手段,如通过聊天、论坛、博客、飞信等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网络上更容易与学生对话,博得信任。

作者:王叶红

上一篇: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下一篇: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