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及教学的角度,简述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及项目教学要求,诠释了专业教学团队涵义及特征以及建设的必要性,依据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用比较的方法从国内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提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 篇1:

工匠精神取向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新时代以来,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进一步落实好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本文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例,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工匠精神取向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包括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育人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就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虽然近年来通过积极落实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较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不尽健全、教学方法创新力度和有效性不足。在“双高”和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越来越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目前已经构建了以工匠精神取向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本文对工匠精神取向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要点作细致的分析探讨,现作如下的论述。

1.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育人机制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非常注重学生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且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因而在实际教学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在引入工匠精神后,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机制作进一步的完善。总的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①加强课堂上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价值取向和蕴含理念均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确保学生可以挖掘出艺术设计专业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包装设计”这一门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将理论知识、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和设计分析等多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相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认识到认真学习、正确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继而真正意义上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形成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职业精神。

②弘扬匠心文化:匠心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文化自信资源,在帮助学生树立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匠心文化弘扬作为重点之一来对待,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举办相应的设计比赛,发挥出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传播和塑造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内弘扬匠心文化,多组织艺术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展示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更好的去传播和塑造工匠精神,确保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可以稳步提升,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知识型和技能性的工匠人才。

③完善考核机制:在工匠精神培养中,不单单需要引导,更需要约束和评价机制,必须去不断完善教学的考核机制。具体来说,教师要对学生所展示出的学科能力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包括设计知识提问、设计成果、设计操作能力。另外,还要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作综合性的评定,确定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这样全面的考核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为工匠精神的培养与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意识,自觉参与到工匠精神的锤炼中去,确保自己真正意义上拥有工匠精神。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来看,校企合作模式中最为成功的模式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可将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多方面的办学资源,确保院校创设更为有利的教育环境。考虑到当前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二元办学结构,以此发挥好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2]。具体来说,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设置上,要重点做好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技能训练、师资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考虑到艺术设计专业的内容会有很多项目内容,因而院校和企业可以多应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走上合力培养人才的双赢大道。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在校企合作中也有良好的效果,也是高度契合工匠精神培育宗旨的,是一种优秀模式,也是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的。相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后,可以将专业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对推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高素质高水平发展有十分大的裨益。

3.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說,涉及到很多主观性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会有很高的要求。在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必须有更多的工匠之师,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双师队伍的建设[3]。具体来说,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引育并举,打造过硬的教学团队,一方面要引入高素质教学人才,另一方面要做好当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在整个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二是要落实好双师建设,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进程,鼓励教师去企业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充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三是要做到扁平化管理,实行浮动聘用制,采取上浮下降的聘用形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可以积极参与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去。

4.结语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含有突破自我和追求革新的创新意蕴。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时,务必将工匠精神渗透至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且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育人机制、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以此为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28-30.

[2]陈婕娴.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微课建设与应用[J].学园,2020,13(18):30-31.

[3]牛书娇,张萌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与实施[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2):52-54.

作者简介:李力(1979.11)  汉, 男,湖北天门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

作者:李力

高职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 篇2: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摘要:本文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及教学的角度,简述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及项目教学要求,诠释了专业教学团队涵义及特征以及建设的必要性,依据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用比较的方法从国内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提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分类号】J50-4

引言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多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特点是不断地创意和创新,随时代潮流变化而快速应变,材料的变化、工艺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教学上的变化。从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的视角来审视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实行的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2]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要全面负责指导艺术项目设计与实践。

1.专业教学团队及特征

教学团队分为学科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經济建设中艺术设计、工程领域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为直接目標,由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的教师个体组成的团队。

2.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就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团体合作,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就教师素质与职业能力而言,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身在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手段。[3]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3.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重点,由院校主导、政府扶持、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带头人执行,组建一支由院领导和行业企业管理层组成的“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3.2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策略

3.2.1以团队“素质模型”理论为指导,构建专业教学团队

素质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的素质要素的组合,他是用行为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每一个素质族又包涵了相应素质要素。这些素质族及素质要素也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师个体在素质上的基本要求。

3.2.2政府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加大的经费投入,扶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但有宏观的国家发展政策,而且普遍有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切实的保障。企业界和职业教育界,但凡遇到有必要进行解释的行为时,都能在《职业教育法》中找到依据。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颁布与实施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是需要地方政府要为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

2)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体系

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看,大多数国都建立了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职业前培养,而在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仅通过职后培养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要求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3)加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如新西兰政府投入约占70% ,德国达到55%,澳大利亚达50%。可见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保证。因此政府要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设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基金,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以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为核心要素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政府扶持、学院主导、行业企业的主动支持与参与、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持。各层面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秀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 (5):176-178.

[2] 邸晓松.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2):73-74.

[3] 张光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9):491-492.

[4]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注:

项目编号:14-156-747

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课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成果论文。

作者:严肃 张鸿翔 温海峰 李娟 刘懿

高职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 篇3: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 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堂的兴趣。本文就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措施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1]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建设管理

目前,中国众多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上经常采取实训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各种领域的优秀人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明显。高职院校对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培养,可以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让艺术设计专业课堂变得具有感知性,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类学的学习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力度,不断的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性和实践能力,为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大量的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对此,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加强专业实训教学,努力构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和专业知识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对于文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高职院校进行实训教学,实质上就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接下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的设计都要根据教学方向进行设计与管理,促进了高职院校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设计技巧,也为高职院校构建了一套适合院校发展的实训教学政策和教学制度,不断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步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一)实训室管理水平落后

近几年来,中国碌碌续续出台了很多促进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不断地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的硬件设施,使得高职院校可以良好的开展各种教学活动。[2]虽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设施给予了广大的重视,但是,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在管理方面合理的管理方案,实训管的管理杂乱无章。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属性比较模糊,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实训室的部门分类并不明确,因此,就出现了很多专业用同一个实训室的情况,在一些特殊时期,就会出现高职院校某些专业找不到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实训室设备管理的权责分配不清楚,当实训室的设备出现故障或问题的时候,高职学生并不清楚应该上报学校哪个部门。因此,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管理,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训的进程,阻碍了学生的专业实训学习。

(二)实训室重复建设浪费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下还有很多其他学科,每个学科与学科之间都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很多学科都需要建设学科相关的实训室,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室的建设数目比较庞大。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实训室的建设也是哪个学科需要建设实训室,学校就建设实训室,并没有专业的管理规划理念。因此,就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建设实训室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的重复购买的情况,以及同样的实训师二次建设的情况。[3]

(三)实训室设备破损快,使用年限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文化产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因此,中国实行各大高职院校的扩招政策,每年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學生考入各类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和学生能力也各不相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课程过程中,学生会由于一些操作导致实训室设备的损坏,当然这些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实训室设备遭到破损的时候,由于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实训室管理方式,所以,实训室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修理,在下一批学生使用实训室时,破损的设备又遭到了另一程度上的损坏,就这样开始恶性循环,大大缩短了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年限。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措施

(一)制定相应的实训室管理制度

总的来说,要想做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室,首先要做好实训室建设中室内温度、室内安全和室内通风的基础建设工作。因此,各大高职院校的领导阶层需要加大对学校实训室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实训室的教学环境。例如,可以制定一系列实训室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制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自行制定其实训室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食物进入实训室,上课用的垃圾学生下课时要自行带离;还可以制定实训室设备责任制,(除特殊情况外)实训室的设备在哪个学生使用下破损,哪个学生就应该对其负责,进行相应的赔偿。[4]

(二)加强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要设立专门的学校实训室管理部门,对于发生故障的实训室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对于状态良好的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与测试;当学校购入新的实训室设备的时候,不能只使用新的设备,闲置旧设备,要把所有的实训室设备高效利用起来;要定期对实训室进行安全检测,做好实训室内部和周边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根据专业实际要求建设实训室

建设实训室的时候要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需求,不得铺张浪费。在进行设备购买的时候,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总人数、学校的资金状况等购买设备,在购买之前要对设备的类型和生产设备的厂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设备的性能和价钱,货比三家。

结语

实训室是中国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加强对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训能力和专业素质,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专业的设计人才,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学校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姜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1):71-73+90.

[2]张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57.

[3]刘红健,何天龙.高校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建设[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67-68.

[4]田萍.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2):222-223.

作者:王梓璇

上一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药剂学论文下一篇:高校就业指导的整合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