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改进措施,其中包括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 篇1:

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业与建筑业的兴旺发展促使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缺稀,因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向导, 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中,如何合理开设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将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值得深思的一重大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室内设计 教学模式

一、室内设计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其目标是以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为核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在室内设计中对美术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注重创新能力的实践培养;教材内容陈旧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还要兼顾到市场的需求,只有两方面紧密地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室内设计在高职教育模式中的探索

(一)室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对一套设计方案而言没有创造构思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点训练学生,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对设计方案的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成品,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只有对传统方式的颠覆,打破常规的设计惯例,才可以设计出更适合当下生活方式、改变使用者生活行为方式的產品。这不仅是在设计一个作品,而是在设计拓展新的行为方式。这也是室内设计师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不足。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校教育模式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同时由于市场庞大,设计师缺乏,现有的优秀设计师在各个项目中疲干奔命,导致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并且缺乏创新,抄袭之风盛行,设计水平难以提高。这一系列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室内设计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应提高白身的业务能力并对社会需求明了于心,通过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满足室内设计行业的需求。

(二)加强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过程中,学生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起了重要作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只有大量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才能拥有助于现实思维的跨越。室内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知识、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实践经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改变仅仅依靠课堂获取知识的现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选修课程课外阅读及网络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积极参加工程实践,积累实践经验。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由于课程的整合,有些课程由于受到知识逻辑性的影响,需要走出课堂,直接到市场中去学习,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以室内设计方向的一门课程“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例,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将此课程的教学安排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方式采取理论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理论课占了2/3以上,而市场调研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性东西过多,而感性认识不足。而现在,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市场调研,采集样本,根据实践中察、听、问、摸,对所学材料课有个大概的感观上的认识,写出一套相关的市场调研报告;从报告中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度、难点。然后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和市场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授课,这样学生便可把市场调研中的种种问题带到课堂,有针对性地提问和听讲,解决自己的难点和疑问。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前期市场调研中的问题再授新课,在此期间学生又会出现一些不懂或是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把问题再带到实际中,进一步地进行市场调研、考察,这样反复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有意识的取舍,会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只是对其中的一门的专业课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对于其他的专业课的设计都可以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有实际技能的毕业生。

(四)实验室训基地的建立以及实习模式的探索。

在职业院校中,实训场所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对职业院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装饰装潢公司接受所有的学生实习和实训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从设计方案策划,到设计的实施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实践经历。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不再需要用人单位的再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引入制”的模式,让任课老师承担一些社会上的项目,将这一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经过3年的学习,学生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这样既解决了社会对有用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学校的就业率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曙红.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程宏.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作者:付军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改进措施,其中包括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一、 前言

自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室内设计就已经正式脱离建筑设计而成为了独立存在的专业体系,其不仅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充满艺术气息,而且还可以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稳步提升。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体系与人才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高职院校应当对原有的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以此来着重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其日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不正确

1. 办学观念过于落后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授课方式也局限在教室之中。在室内设计课程中,教育者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全盘接受由教育者所灌输给自己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逐渐下降,总是习惯性的听从老师的安排,并不利于他们日后的顺利就业。

2.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的室内设计教育者都毕业于中专或大专院校,其本身的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并且也不能够较好的揣摩学生的学习思想与学习需求,难以高效高质的完成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

(二) 缺少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

1. 社会实践活动较少

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意性与艺术性,因此往往需要得到团队力量的共同支持。然而,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大多都是在教室中完成,很少会组织学生到企业中来参与实践活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教学水平难以保证。

2. 与企业合作不够密切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所重视的就是校企合作。然而,纵观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这一专业的教学时间较短,因此有很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此专业的重要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情况,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

三、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 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如果想要更好地达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改革目标,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从教学内容着手来进行创新,着重凸显出室内设计专业的实用性。高职院校应当全面且深入的了解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同地方上的优秀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安足够课时的实训课程,让他们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消化,更好地适应企业氛围。

(二) 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也要加紧创新,根据学生的学习喜好与未来的就业方向来灵活性选择教学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学。室内设计教育者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有针对性的啟发学生思维,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思考问题,因他们结合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设计任务。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专业案例,以此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强化他们的理解能力;其次,互动式教学。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室内设计专业需要得到团队力量的支持,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展开密切的交流互动,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将各个学习小组的设计成果在班级中加以展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情景教学。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自行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将课堂时间完全教给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 项目化改革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并积极采纳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教育理念。在德国,国立包豪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建筑设计师的工作需求,专门构建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教学模式。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出现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为此,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积极地落实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类型的课堂式教学转变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 订单化改革

简单一些讲,订单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果想要顺利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对当前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用人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另一方面则需要同相关企业和单位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同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参考文献:

[1]马晓丽,孙学凯.高职院校中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思路研究[J].大舞台,2014(11).

[2]焦立波.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J].包装世界,2014(3).

作者简介:

涂戍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涂戍峰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 篇3: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多元化的装修风格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室内设计行业空前发展的背景下,涌现了一批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专业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社会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本文以提高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工作室制度下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7

0 引 言

近年来,房地产业依旧火热,室内装修发展迅猛,并已经成为当下热门行业。随着室内装修行业的迅猛发展,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在行业中炙手可热。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学校的专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添了室内设计的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教育模式不够完善,受此影响高职教育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矛盾突出,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中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的概念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教学模式的选择有很多方面有待改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更是不被人了解,其实在艺术设计类教育中,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早就已被采用。工作室制教育也称为作坊式教育模式,该概念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瓦尔特于20世纪初期提出,之后于1919年应用到现代设计教育中。在瓦尔特看来,艺术设计离不开社会实践,单纯的教育无法培养艺术设计型人才,而艺术工艺与艺术技巧可以通过教育获取。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走进产品生产第一线,观摩手工技师的制作流程,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掌握材料的特制知识、工艺关系等一系列技术、设计技能。

2 目前我国工作室制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室制教育培养模式起源于20世纪的德国,到目前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的历史,我国现代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工作室制教育培养模式的优越性,我国高职教育也采用了工作室制教育培养模式,但是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力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室内设计属于新兴专业,很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但是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其教学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21世纪初期我国才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因此,现阶段从事室内设计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室内设计培训,受自身专业能力限制,一些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体系,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重在实践,缺乏“双师型”教师严重影响了室内设计工作室制下教育模式的发展。

2.2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泉,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用思想、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应用型人才,但是现阶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明显的误区,且没有以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很多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实际价值,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缺乏岗位竞争能力。加之人们对设计风格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室内设计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只有满足客户要求,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作品才会被认可,室内设计作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依然一成不变,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3 工作室制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要点

3.1 构建高素养的教学队伍

技术与实践相互融合是工作室下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因此,建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第一步。从教师个体上讲,主要是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从教学团队上讲,它更强调这个专业群体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集体工作,通过不同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队员努力的结果促使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3.2 调整课程内容

学生技能主要来源于课堂,因此,课程内容决定学生的学习深度。首先,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工作室制下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实践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艺术技能与自我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是完善工作室下室内设计教育的重点。其次,更新教育能容。室内设计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审美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室内设计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设计潮流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3.3 樹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以区域装饰设计行业人才需求,坚持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室内装饰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以空间设计能力为核心,以室内陈设与软装饰设计能力和施工工艺能力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康心理及扎实文化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设计、会管理、善工艺”的室内艺术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掌握切合实际的实用性室内设计专业技术和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淑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6(3).

作者:胡泽华

上一篇:人才培养下的电气专业论文下一篇:电话远程控制电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