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只有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实事求是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初中历史教育如何渗透德育

【摘要】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

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要想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

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1求真,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史实要真。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力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这本身就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笔者就此曾发生过一件尴尬的事:在一次历史课上,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蓄意的夸张了一件史事,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还为学生的惊叹而洋洋得意,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上节课你讲错了,应该是……。”天啊!大概是他太有兴趣了,回去居然查了资料,发现了我的错误。这让我尴尬极了,只得支支吾吾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当我再想“临场发挥”一下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件事,赶紧悬崖勒马。

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因为任何教育,它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老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实在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初二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学生也聚精会神地听,尤其当我说到日本右翼分子关于把中国分裂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忱,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讲真史,诉真情,并不是无法做到。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历史材料,全情投入,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因为这本身就充满感染力、征服力。

2求实。也就是说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

要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动辄为共产主义奋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这样的教育我想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求实先要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从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来看,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这固然是必须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基础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政治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但是这一点却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

3求正。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

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恐怕就不适用、效果不大。老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也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辨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求真、求实、求正,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

作者:陈建林

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要: 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只有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德育 实事求是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一、求真

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史实要真。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我曾遇到过一件尴尬的事:在一次历史课上,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蓄意地夸张了一件史事,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还为学生的惊叹而洋洋得意,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上节课你讲错了,应该是……”原来,这位学生出于兴趣而查了资料,发现了我的错误。我尴尬极了,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当我再想“临场发挥”一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件事,从而明白了尊重史事的重要性。

其次,感情要真。即教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

教师的怒哀乐爱憎应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教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喜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的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

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初二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尤其当我说到日本右翼分子关于把中国分裂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

二、求实

即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要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空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口号,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这样的教育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求实先要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从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来看,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这固然是必需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基础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政治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但是这一点却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

其次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欠妥的,缺少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大公无私固然是美德,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此,我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取低调处理或联系自己的办法,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当然现在是不需要各位去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责任。求实,关键是依靠所掌握的历史信息,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三、求正

即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摒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还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并不适用,效果不大。教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但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客观上就无法达到渗透效果。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又如文天祥,他一方面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他又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政治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领悟前者,如果教师不有意识地引导,能这样思考的学生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如果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求真、求实、求正,就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作者:陈火兵

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历史解释与高效历史课堂建设方法研究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与建设高效的历史课堂成为当下紧迫的教学课题。本文对高效中学历史课堂的评价依据和高效历史课堂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高效历史课堂

一、中学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主要评价依据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所以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地融合到中学历史课堂上来,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通过构建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还要将“四个自信”贯彻到中学课堂中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祖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整个人类世界发展的趋势,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

(二)以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1.全面理解其他四个核心素养与历史解释的关系和作用

2017年新修订的课标提出突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强调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在构建中学高效课堂上,不管是课程结构设计,还是课程内容选择,抑或是课程的实施,都要始终贯穿这一重要任务。五大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孤立地只强调历史解释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2.历史解释的水平划分与能力要求

2020年修订版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的定义和水平層次进行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要想建设高效的历史课堂,一线教师必须对历史解释的水平能力层次要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否则会事倍功半。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处理好新旧课改的关系

不管是上一轮课改中的“育人为本”理念,还是本轮课改中的“以德育人”,教育对象和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笔者认为,两轮课改有很多共通之处。

1.学生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削弱,而应该巩固和加强。上一轮课改非常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创建各种各样的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轮课改不管是史料教学,还是情境教学,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广泛地收集、辨析和运用史料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在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培养方面,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上一轮课改中,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集中在培育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建立多元的文明发展世界观。而此轮改革中的家国情怀,则体现为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意识、归属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服务于祖国的强盛、社会的振兴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两者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历史解释与中学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一)基于唯物史观的多元史观教学

完整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和观点是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前提和基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尤其要紧紧扣住以下几条主线:一是整体研究历史,认真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二是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知的;三是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四是人民群众巨大的历史作用。比如:在讲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期的鼎盛与危机”时,必须将清朝的社会发展状况置于1500年后的世界历史中加以分析:一方面,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不断传入中国内地,这对人口增殖和边疆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西学东渐”,特别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推动了清代传统科技的进步,这些都是造就清朝国力鼎盛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也给清王朝的领土和主权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威胁,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推行,更使清王朝丧失了开辟世界市场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从而逐渐落后于西方。只有树立放眼世界的整体意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对清王朝的发展大势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判。

多元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有益补充,这是因为历史是多元而复杂的,多元史观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从文明的演变来看,人类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变迁过程,同时文明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文明史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开放和平等的文化态度;而医疗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则更利于中学生广泛且深入地去了解和认识人类的卫生健康和发展环境,从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诚然,多元史观是课堂上进行历史理解和解释的重要依据,但是相对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多元史观仍然有其局限和不足,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对于多元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支撑和实践效果进行评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构建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

(二)基于实证的史料教学

史料实证是历史理解和解释的关键能力与方法,是达成学科素养的必要途径。全方位、多渠道地搜集与整理史料,就能无限地接近历史的真实。为了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以探究问题为核心,多角度、多途径地去挖掘和搜集经典史料。

中学高效历史课堂必须重视挖掘教材中的经典史料。很多一线教师拼命地去开发课本外的史料,一是有堆积之嫌,二是学生缺少集中而持久的研习平台。所以教师要立足教材,本末不能倒置。岳麓版必修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在论证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苏州是否存在资本主义萌芽时,分别引用了《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一手史料且为官方文书)、《西台漫记·记葛贤》(一手史料且为民间记录)、乾隆《苏州府志》卷三二(一手史料且为地方府志),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官方史书和地方府志、当朝和后世史书,这些多元而丰富的史料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产生了新型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史料的最好范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意识。

精选课文后面的“解析与探究”材料就是史料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材料探究的问题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和重点知识,运用得当更加有助于对课本观点和结论的理解;其次,探究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历史实证的方法和论从史出的意识;最后,可以通过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夯实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拓宽历史视野。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在讲述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统一性问题时,“课后分析探究”引用了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这段材料的加入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通过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使学生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上,学生在提取史料的有效信息之前,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史料的来源、目的和性质等方面对其进行辨析,从而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然后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元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比如:在课堂中讲授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时,《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中分别引用了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和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概括两则材料的中心和主旨:两人都对宋太祖采取的“削实权”“收精兵”和“制钱谷”给予了高度肯定,为了引导学生分析两则材料的局限和不足,教师可以在学生概括的基本信息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两人的根本目的和政治意图,他们同为封建官僚地主,维护封建王朝统治才是他们的根本出发点,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于宋朝初年专制集权不断强化的局限认识不足。教师可以展示课后“问题探究”中南宋学者叶适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批评:“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也从发展的角度对宋朝初年的“冗官”之弊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分析,“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显然,苏洵和范祖禹受制于两人的阶级属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很难对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认识。经典史料的多元呈现之后,学生可以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更加客观、全面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为独立探究准备条件和打下基础。

(三)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

历史解释会因为史料的丰富程度、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研究者的立场而千差万别,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典型史料的基础上,去辨别历史解释和历史史实,发现各种历史解释的异同,并说明历史解释差异的原因。在历史情境中,特别是在客观的时空背景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情境教学是基于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和客体而进行区分的。就学习的主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体系以及学习和生活场景;就学习的客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和多媒体资源无疑是历史信息和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它们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一是就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断创设情境教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成功的改革,但是对商鞅及其改革的认识则是褒贬不一。岳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第4课在“解析与探究”中运用《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一手史料,将时人和后世对商鞅及其改革的评价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鲜明的观点对比,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历史史料,不断地补充基本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差异的原因。比如:《战国策·秦策》和《史记·李斯列传》是从发展经济、增强军力和移风易俗等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推动了战国的社会转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汉书·食货志》和《史记·商君列传》则是从土地兼并、个人性格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来说明改革的措施严重地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并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相冲突。

二是就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景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与中央集权关系”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结合福建省地方史进行历史教学,这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又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场景,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与中央集权关系的理解。透过地方行政制度反复变化的现象,去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本质。具体如下:首先,通过历史地图和文献史料展示先秦到元明清時期福建地区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其次,请学生和学习小组归纳概括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元明清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差异,最后,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特点,分析福建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原因及说明历史启示。

(四)基于合作探究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

在讲授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与统一性;二是早期国家的表现与特点。课前先根据新课程标准命制相关习题,然后利用智学网等学习软件对学生初中阶段以来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检测,发现问题和更好地了解学情,从而为课前备课提供依据和支撑。课堂上,师生充分地利用希沃白板等信息化资源,对原始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全景式再现,具体如下:教学过程中首先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建立起“分工明确、主题清晰、适时引导、效果持续”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利用互联网搜集专业考古机构发表的有关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境内的考古遗存论文、著作,再利用图书馆线上网站查阅先秦典籍中对夏商周三代的记录,积极引导学生在古今对比、史料收集与历史解释差异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辨析材料和评析观点时分析问题;最后在提取有效信息和多元史观指导下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后还利用个人微博和校园历史社团网站等工具展示了课堂学习探究成果。初中阶段遗漏的知识不仅得到了很好的弥补和巩固,高中阶段的新知识也得到有效的理解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0.

[3]吴建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试题研究,2018(23).

作者简介:卓怀国(1964—),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中学高级,学士。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与历史课程论。

尹立华(1981—),男,苗族,福建莆田人,莆田第一中学,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与历史课程论。

作者:卓怀国 尹立华

上一篇:教师进修学校的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