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22-09-10

一、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1.初中历史教材选用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 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 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 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 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 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天下为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 等等。从这些优秀的人物形象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为贯彻这一精神, 采取了历史时序基础上的“点——线”结合呈现方式, 使学生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从根本上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学习, 认识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3.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历史题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德育教育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翻开历史的书卷, 从远古到现代, 上下几千年, 处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 寓爱国主义于历史教学之中, 使学生有“以古为镜, 可以正衣冠”的行为。例如:我国近代史是一部满目苍夷, 催人泪下的悲惨历史,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这一历史时期, 涌现出了林则徐、孙中山等无数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 他们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浪潮, 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予以沉重的打击, 教师通过这些爱国思想和精神师的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又如: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八年艰苦的斗争, 终于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 众志成城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学生继承他们的遗志, 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总之,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他们都表现出了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 他们都有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等等, 他们所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隋唐至宋元时期, 我国的科技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这一历史时期, 我国也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历史发展到清朝的中后期, 清朝统治者以为物产丰盈, 不必与外国互通有无, 而闭关自守, 造成科技文化落后, 国力逐渐衰落, 最终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的入侵, 进行割地分赃, 使祖国大地千疮百孔, 人民流离失所, 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由此可见, 科技文化是强国之本。我们在教学中, 首先要列举科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例,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其次, 寻找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艰辛之路, 教育学生具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例如:以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等事例, 向学生娓娓道来, 使学生尤如看到他们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科学的艰辛历程。用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事例,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利用多媒体强化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 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 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 刻画某些历史人物, 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 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多媒体技术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总之, 历史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 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新一代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以便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中学历史教材中有鲜明而丰富的德育教育题材, 启发和诱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帮助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历史教学所担负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上一篇:甲钴胺与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效果探讨下一篇:综合复习如何精讲精练——谈高中解析几何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