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论文

2022-04-25

摘要《大工地》通过“田野调查”引用大量实证的个体事实正面客观的反映建筑业农民工艰苦的生活,悲惨的境遇,同时分析导致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四个方面分析该社会学著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论文 篇1:

关于教育异化研究的反思

摘要:目前在教育异化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教育异化研究的表面化,对教育异化内涵理解的偏颇,以及对教育和教育异化的态度有失公正等现象。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异化理论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是教育异化研究的前提,需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以公正的态度研究教育和异化。

关键词:教育异化;异化理论;反思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异化理论备受关注,教育研究者也不断尝试用异化理论来研究现实的教育。但在教育异化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异化研究的表面化

近几年来,很多研究者热衷于用本学科之外方法或理论来研究本学科的问题。这虽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学科的视野,但有很多研究往往对其他学科的概念、方法或理论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既不考虑与本学科的可嫁接性,又不深入研究此种理论,结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术语和概念对本学科研究进行表面化的装饰。在很多时候,异化就被当成了这样一种装饰。在教育异化这一新名词下讨论的仍然是一般的教育问题,看不出异化的特殊内涵,将教育问题称为教育异化来讨论。

另外,在异化一词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术语以前,在不同的领域它曾有着相应不同的含义,是一个具有多种释义的词汇:“在英国经济学中,异化概念用来表示货物的出售、主权的转让;在法律中,自然法的社会契约学说中用它来表示人的自然权利向根据契约而建立的社会的转让,或原始自由的丧失;在医学和精神病学中,它是一个表述反常和神经错乱的名词。……作为这种一般科学术语的异化之典型概念,是生物学上相对‘同化’而言的‘异化’”。[1]有些学者在探讨教育异化中没有对所使用的异化进行介绍,仔细看来,使用的异化概念只是指一般的变化或坏的变化。这种异化概念不具有独立的社会科学研究价值。

2.对教育异化内涵理解的偏颇

有学者认为教育异化是对教育本质、本真的背离:“‘教育异化’是指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在不自由的状态下变成异在于其本真活动结果的现象。”[1]“教育异化是教育本质的变化,是教育活动背离教育根本目的的变化。”[2]有些学者认为教育异化是指教育对人的异化和教育中人的异化:“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做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3]

不论是本质的异化还是人的异化,目前对教育异化内涵理解的共同问题是单纯的人道主义立场,没有体现教育异化的现实动力,教育异化过程似乎是教育的自我异化过程,而不能深入探究教育是怎样变成异化了的教育。这样一来,对教育异化研究就只是无力的批判,不能对现实教育异化的消解有任何指导意义。

3.对教育和异化的态度有失公正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加大,人们往往盲目地把社会发展的一切痼疾归结为教育的失败。当今的教育在艰难发展中遭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责难和诘问,可谓怨声振聋发聩。事实上,有些批评并不公正,或者说找错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使教育蒙受了一些不白之冤。很多教育异化研究者却也附和这种评价,甚至因此将教育视为教育异化的唯一根源,认为教育应该为教育异化负全部责任。一些学者对异化的态度也有失公正:认为异化是对本质的背离,对人性的损害,因此就是恶的,有害的。这种对教育和异化态度的不公正必然影响对教育异化根源和消解途径的探索。

二、问题的归因和解决

1.对异化理论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是教育异化研究的前提

为避免教育异化研究流于表面,我们在运用异化理论分析教育之前必须对各种异化理论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

在马克思创立异化理论以前,从马丁·路德到霍布斯到卢梭,然后到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概念一步步从经济、政治领域进入到哲学领域并上升为一个哲学概念。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对异化概念的把握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这些异化概念所指的异化的内容和形式有限,多数针对的是局部现象,如霍布斯只触及到国家的异化,费希特和黑格尔谈论的是精神的自我异化,而费尔巴哈只研究宗教的异化。

马克思以后的影响最大的异化理论研究当属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异化理论为武器广泛进行社会、政治批判,他们的分析批判触及资本主义现存的诸多问题,有的十分深刻并有巨大认识价值。但首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将异化泛化、永恒化,把异化看作是与人类共存亡的本体论现象。从表面上看,他们更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然而他们对人的关怀不是像成熟时期马克思那样是对现实的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而是对所谓永恒的人类状况的关注,因而这种人文关怀是虚幻的、难以落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将异化神秘化了。其次,他们在探讨异化的根源时,不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去分析,而是抽象地从人类生存状态着眼;他们不是历史地、唯物地看待异化问题,而将异化归之于科学技术进步、物质匮乏、心理等。最后,他们感到经济、政治革命无法消灭异化,于是诉诸艺术革命、意识革命,他们的异化理论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方向,成为最终无法付诸实践的乌托邦。

2.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现有的教育异化内涵反映了学者们对异化认识的单纯的人道主义立场。而人道主义的教育异化理论只能批判现实却找不到现实的症结所在。因此,教育异化研究必须避免人道主义的泛滥,也就是避免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不良影响,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抽象的从人道主义的视角讨论异化问题不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缺点,也是青年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缺点。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1843-1844年间,马克思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理解异化的;1845年以后,马克思才从真正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出发来理解异化。因此,我们应看清马克思异化理论具有的发展性,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发现应当消灭异化并不意味着异化的必然灭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因此他走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去,才最终揭示异化的现实根源和消解异化的现实力量。《手稿》之后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著作中,凭借着初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全面展开了对以往思辨式哲学的批判,对异化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异化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马克思认识到异化这种现象必须从人们活动的一定历史条件、从他们的活动的方式加以说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冲突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分工产生。但在生产力还不发达之时分工只能是强制实施的,人们被迫从事一种单调的劳动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也就是说,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社会的强制分工。要消灭异化,也只能通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通过取消强制分工。

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揭示现象与追根溯源的统一、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我们在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时,要注意这两个统一,全面看待异化:一方面,异化描述的是人的被奴役、被控制、被损害的状态;另一方面,主体不是异化产生的原因,异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现象。

3.态度的纠正

毋庸讳言,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然而,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现实性而言,它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的产物,教育自身不可能有超越其历史条件的力量。被夸大功能的教育恐怕什么时候都不能让人们满意,因此教育也就承受了很多不应承受的责难。相关研究者有义务澄清一些问题的真正根源。

进行教育异化研究更有必要对教育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认定既然教育问题为世人诟病,其根源也一定在教育自身。正如成熟时期马克思所表达的异化的根源不是人本身,不是主体的自我异化,异化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强制的社会分工。教育异化的根源也不可能在自身,一定在教育之外,在社会。社会的不富裕、不自由、不民主导致了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深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力量的牵制,才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教育中人的受奴役、受控制、受损害。

实际上,异化不仅是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一定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正是以分工为前提的生产发展才在产生出现实的人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使个人能力获得全面性的发展。因此,马克思说:“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4]

三、结语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笔者认为教育异化内涵应指明异化产生的根源z和必然性: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自然受生产、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在教育中必然存在一些奴役、控制、损害身处其中的人的现象;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异化必然逐步走向消亡。正如异化劳动不是劳动本身的自我异化,也不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强制分工必然产生了异化劳动,教育异化也不是教育自身的异化,它有其自身之外的原因,并由于这一原因而必然的产生和消亡。

参考文献:

[1]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李志兴.教育异化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3]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8.

[5]周桂芹.马克思异化理论是人文关怀维度与科学范导维度的统一[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6]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责任编辑/彭巍)

作者:乔 宁 黄明娣

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论文 篇2:

浅析《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研究特点

摘 要 《大工地》通过“田野调查”引用大量实证的个体事实正面客观的反映建筑业农民工艰苦的生活,悲惨的境遇,同时分析导致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四个方面分析该社会学著作。

关键词 研究问题;逻辑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大工地》在导论部分直接以一个非常具体、普通的建筑工人“老徐”的悲惨经历为开端,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给读者呈现出建筑工人的悲惨境遇,本书用这样巧妙的结构性安排是为了引出本书的中心议题“建筑工人”。紧接着在大工地上的农民工这一节开始从宏观层面整体性的介绍建筑工人残酷的生存现状,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这种极端的反差对比,更加突出了“建筑工人”的悲惨境遇。

进行社会学研究,如何恰当选题对于整个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潘毅和她的团队之所以选择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建筑业农民工从事着目前公认为最脏、最累、最具有高危险的工作,绝大多数建筑工人至今连一份合同都没有,甚至没有保险,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超强度劳动和工作条件差,甚至有时候拿不到工资。选择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对整个社会来说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意义。此外,在关于农民工研究的海量文献里,专门针对建筑工人的文章屈指可数,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也同样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提出研究问题之后,作者开始把研究过程当中的基本概念变量一一引出,从“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城市主义与消费革命”到“无产阶级化与马克思”、“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等,并选取马克思与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揭示问题的同时逐步展现出本书的行文逻辑,《大工地》开篇导论部分直接引出“建筑业农民工”这一主题,之后开始将文章以历史演化发展的方式逐步、渐进的剖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二、研究的逻辑思路

《大工地》第一章又是缘起于作者在田野调查中调查过的一个地方——“河北尧村”。同样,作者在此处采用以小到大的方法进一步引出本书所提到的“建筑工人阶级化形成”的大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研究就更具有合理性。从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提出,再到我国推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从我国农村改革陷入困境,再到工业化、城市中心主义走上改革的舞台,作者采用历史发展的方法去分析“建筑工人无产阶级化”的历史合理性,甚至作者还引用了“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阐明这一趋势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作者还运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模式,采用对比比较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找出了国内问题产生的特殊性。

《大工地》在第二章开始分析“建筑工人”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背景和重要原因,即城市化加速、地产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扩张。同时,作者引用大量的数据来描述,在地产资本的超常规扩张情况下,城市富豪的不断催生,以及建筑业工人生活的极度艰辛这一现状。

《大工地》在第三章进一步揭示“建筑业农民工”艰苦生存现状的根本原因即“半无产阶级化”。作者在此章采用的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除此之外,因作者考虑到中国新兴的工人阶级有其独特性,增加了“户籍制度”这一因变量共同参与分析无产阶级化的合理性,也因此分析了“半无产阶级化”形成的原因。紧接着,作者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再生产的理论开始进一步的探讨建筑工人艰辛生存境地的具体原因。还通过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论证建筑工人生存艰辛的特殊性以及当前政府在解决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现状过程中的缺位。

《大工地》在第四章开始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半无产阶级化”下建筑业农民工悲惨生存境遇的原因,就是“分包制”的实行。其实关于分包制,在历史上还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演变异化,使其逐渐的成为剥削工人的手段。作者因此通过历史性的对比分析出当前我国相关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文章最后,《大工地》在具体剖析我国建筑业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的基础上,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合理的推论出在建筑工人与资方的不断的劳资糾纷的斗争演化中,建筑工人这一新兴的无产阶级的诞生,很显然,这一推论是合理的,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然而,作者在推论出新兴的无产阶级这一结果的同时,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并没有提及,这也是本书在研究过程中的缺陷之处。

三、研究方法

《大工地》是一部典型的社会学实证主义著作,研究过程中采用实地研究(田园调查)的基本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作者和她的团队亲自走进工地去进行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本书摆脱了空洞的数字和抽象的描述,还原了建筑工人生动鲜活的形象。正像文中提到的,“从2007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在最初桃源村工地调查的基础上,又扩展到了北京周边四个工地,直接接触了上千名工人,深入访谈了上百名工人。访谈对象主要是男工,也包括少量女工,既有技术工人,也有小工,涉及木工、钢筋工、水泥工、抹灰工、水管工等几乎所有建筑工种”。除此之外,本书的作者和她的团队还访谈了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公司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筑工人,理解建筑工地上的劳务关系,他们还在农忙时,随同建筑工人一起回到他们的家乡。

四、研究的创新点

1.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视角

从本书的研究逻辑中,潘毅博士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去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建筑业农民工悲惨境遇的原因,阶级分析法突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利益对立的结构性基础,强调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不可避免的劳资冲突。潘毅博士在书的最后一章提到,“大工地是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变革的产物,它揭示了三十年改革所造成的全部社会冲突和矛盾。在大工地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以地产和建筑资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到来和迅速膨胀,另一方面,我们也见证了建筑工人在大工地上艰难挣扎求生存的苦难,以及一个新兴工人阶级孕育的艰难历程”。在理论界,本身研究建筑业农民工的文章书籍就少,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章书籍就更少,《大工地》不论从研究主题上看,还是从研究视角上看,在理论界都算是一种创新。

2.研究过程中未作到价值中立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是提倡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应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但我们在阅读《大工地》的过程中,却很明显的意识到作者是很同情这些弱势群体的。潘毅博士在书中也提到,“我们更自觉地反思和批判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的原则,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不应该是单纯的信息提取和索取关系,尤其是农民工的研究,研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回应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和困境。因此《大工地》作为一部社会学研究的著作,在研究过程中并未作到传统的价值中立,这同样是一种创新。

总之,《大工地》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副鲜活的建筑业农民工生存图景,该著作采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为我们分析了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人阶级产生的背景和合理性,同时也深入分析了造成建筑业农民工悲惨现状的根本原因。因此,不论是考虑到该书的社会现实意义,还是考虑到该书的学术研究价值,《大工地》都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社会学著作。

参考文献:

[1]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潘毅,卢晖临,严海蓉等.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06).

[4]潘毅,卢晖临,等.我在富士康[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5]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社会学研究,2006(02).

作者简介:杨明明(1988-),女,满族,辽宁本溪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社会保障专业在读研究生。

作者:杨明明

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论文 篇3:

云南原生态村寨特征分析与开发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因地理位置偏远或封闭,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保存了原始的村寨部落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形成了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价值。资源的共性决定了其在开发思路、战略和开发后管理具有模式化特征。

关键词:原始村落;翁丁佤族;旅游开发;旅游管理

一、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基本特征

(一)自然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地处偏远的山区,离主要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并且进入民族村寨的交通条件很差,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和交通的影响,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可进入性普遍较差。翁丁村属山地地貌,海拔1200—1800米之间,距省会昆明市790公里,远远超过了城市居民出游半径。翁丁村内部道路主要为土石路,交通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

(二)人文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是单民族群居,也有少数村寨是多民族杂居,大多保存了原始的村寨、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因此,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是外国人探秘的地方,更是人类学家探索的基地。翁丁村全村共106户,506人,均为世居佤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翁丁佤族与境外的佤族同根同源,是萨尔温江以东、澜沧江以西怒山山脉南部“阿佤山区”最具典型性的佤族原始村落。

(三)经济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基础非常落后,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社会的痕迹,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经济的落后使得村寨自身的投资能力较弱,但却营造了淳朴的、非商业性的、亲和的旅游感应氛围。2005年,翁丁村经济总产值仅为30.97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612元,这些收入仅仅能维持居民的最基本生存需要。

(四)生态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开发迟缓的社会环境,使得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翁丁村位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内,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5%,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品种极为丰富和典型。

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结构与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千秋,但其资源结构总体上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旅游资源结构的和谐性

从资源类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以村寨布局、原始民居、民族风情、生产生活习俗等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与以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景观为背景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极强的观赏可游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组合形成了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景观,这凸现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多样统一的协调性特征。翁丁村地文景观以山岳型旅游景观、谷地型旅游景观和沟壑型景观为主。翁丁村的人文景观不仅保留有完好的原始佤族干栏式、落地式茅草屋顶民居建筑,寨中还保留有寨门、寨桩、火塘、人头桩、木鼓、剽牛场等原始传统建筑格局,以及反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牛头、燕尾、木鱼等标志和象征物,还保留有佤族传统原始生活、生产方式和节庆活动等,是一个不论在外在形态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上都保存完好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是佤族原始群居生活的活化石。

(二)旅游资源结构的层次性

从微观地域分异规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是以村寨为核心景观圈层。围绕村寨的是田园水域景观圈层,而田园周边则主要是山野森林景观圈层。从村寨圈层过渡到森林圈层,蕴含了人—水—林的和谐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云南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层次性特征。翁丁村的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三大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则构成了内层原始村落景观圈层;村寨周边无数条小溪流哺育着佤山梯田,共同构成了错落有致的中层田园水域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为四周群山所环抱,遍布大片茂密原始林森林,构成翁丁村的外层森林景观圈层。

(三)旅游资源结构的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价值,使得其不仅具有人类学、原始宗教、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具有生态环境、民居建筑、生物多样性等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更具有民俗体验、风情感受、影视拍摄、观光游览等特殊的旅游价值。

由此可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体现在保存完整的民族村落形态、独特和谐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多彩的宗教文化、悠久多元的历史、非商业化的旅游氛围等等。这些资源具有较高的纯洁性和至高的人类精神体验价值。

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具有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村落、粗犷而野味十足的部落文化、活化石般的佤族村落建筑、具有节奏和韵律美感的佤山梯田、原始神秘的山野密林。

三、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特征和要求

1、特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类型景区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很不相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开发与经营具有“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的基本开发特征。所谓的“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主要是指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不属于大众型景区,它属于恢复保护型项目,需要持续动态的投入。它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它又不是新建型项目。项目吸引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挖掘包装,节事节庆的拉动,它更需要对项目的软策划和创意。

2、要求。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需要“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的基本开发与经营要求。所谓的“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主要是指村寨类项目几乎没有横向拓展空间的潜力,开发经营者只能纵向挖掘其发展的潜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其做深、做专、做精,并且不容任何污染和破坏,利用营销、管理和服务提高和增加其附加值,实现民族村寨的整体增值。就翁丁村而言,利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翁丁村游客日容量为448人次,年容量为12万人次。整个村寨的投资上限高达80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修复保护性项目。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战略,高起点、宽视野地整合和挖掘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原生态的民族村寨形态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项目设计上采取理念引领项目、项目支撑理念的方式,注重理念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可操作性。

2、原则。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主要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社区生产与旅游发展兼具、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区域相协调四大基本原则。在这四大原则中,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生产可以大大降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风险,文化是村寨旅游开发的灵魂,个性塑造村寨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三)旅游开发战略

1、参与式开发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可谓是活的民族博物馆,它与自然性以及人造性景区的最大不同是村寨即为社区。社区是民族村寨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实施参与式发展战略。建立当地政府、社区居民、专家学者、外来投资者等共同参与开发和建设的模式,形成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心和协作扶持的机制,使旅游开发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原生态开发战略。原生态是民族村寨形成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实施原生态开发是保持民族村寨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求。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以牺牲原生态的文化为代价,而是以促进原始生态社区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将其建设成具有深厚文化沉积和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保护展示区。

3、精品建设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具有较高的环境容量要求,不属于大众型旅游景区,这要求我们必须实施极品化建设战略,塑造高品位的村寨品牌,打造精品景区,采用“高门槛,低密度、高价格、低消耗”式的精品理念。

就翁丁原始村落而言,其开发时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古老、神秘、生态、和谐的部落历史、部落空间、部落生活、部落文化,和以佤山、佤水、佤寨、佤人等为符号特征的原生态佤文化,使游客游览翁丁村就能探访到原始村落的部落之源、文化之根。深度挖掘和整合人文、自然资源和其它各种资源,实行产业间联合和区域联动。科学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施保护性的控制开发,避免因开发而导致保护失效。

四、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后管理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由于自身的经济落后,居民缺乏市场开发意识,又缺乏行政组织资源,它的建设与管理在宏观上应该要纳入到更上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之中,获得更高的开发和运作平台。在微观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实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的原则,采用股份制形式组建现代化企业实体,实体中兼顾上级管理机构、村寨居民、外部投资者三方的利益平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翁丁村按照实行“以市为主,市县共管”的管理体制,组建翁丁村旅游股份公司,主要股东成员为翁丁村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翁丁村、外部投资者,股权结构为1:1:1,其中国有和集体股权占80%,而个人或民营股权占20%,目的是使该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权能够在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同时又能积极调动和吸纳外部资本。

1、翁丁村顾问委员会。为旅游区的咨询顾问、政策支持、配套支持和上层协调的机构,主要由沧源县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2、沧源县旅游局。是翁丁村管委会的上级行政机构,为旅游区的行政主管机构,主要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场营销。

3、翁丁村管委会。是旅游局的下属机构,主要以土地和部分资金入股,同时具体实施对旅游区的保护、建设、组织、管理和营销等。因此,它既是旅游区建设的发动者,又是旅游区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还是旅游股份公司的股东之一。

4、村民委员会。主要以村寨入股,承担民居和村寨维护、家庭旅游接待、民俗活动展演等为主的旅游资源建设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旅游区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角。其管理主要由村民委员会承担,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村里有关旅游的一切事务,分工负责每一项具体工作。资金管理、收费、分配、施工、制订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均须集体讨论,最后由村民大会通过。分配方案由村委员会讨论拿出,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原则是通过集体对资源的管理,实现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体现多劳多得,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打下基础。

5、外部投资者。主要以资金入股,其对象可以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公司、民营企业等,主要负责旅游者的招徕、旅游住宿设施的兴建等。

参考文献:

1、田里.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旅游区总体规划[M].云南大学出版社,沧源县政府,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2006.

2、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5.

3、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作者:李柏文

上一篇: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