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文

2022-04-25

【摘要】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思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道路问题上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精神动力上的先进文化价值取向;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依靠力量上的人民主体价值取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文 篇1:

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摘要:把理性精神、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结合起来思考是一个很好的视角。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为理性精神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在需要,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精神保证。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但这里的爱国主义是指理性爱国主义。因此,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关键词:理性精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中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统一体中居于核心地位,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这在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背景下表现得愈益突出,2010年发生在部分城市的以高校学生主体的反日事件即为其表现和例证。但这类事件明显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爱国有余,理性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需要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作出回答。

一、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取得的一个重大推进和提升,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要求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理性是人的本性,既是人所独有的特性,又是人类普遍的共性,它表现为人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性精神是理性的具体表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提倡实事求是、推崇自觉自立、敬业进取、经济理性、民主法治等是其核心价值观和典型特征。从内涵的角度来看,理性精神与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无不渗透着理性精神的光辉。可以说,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社会,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根据。

(一)理性精神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社会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社会,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之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和结果。要想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这种制度安排需要借助于人们的利己心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否定人们独立的物质利益,必须明晰产权,保护产权,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化即理性化的经济形式,它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树立信用、平等、契约、规范、守法等道德意识和理性精神,以理性的手段追求正当的利益。理性精神之所以成为市场运行的基本要求,是因为一方面,市场行为主体必须具有理性判断、理性决策、理性行动的市场活动能力;另一方面,体现理性精神的独立自主、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游戏规则,是市场经济的生存前提,充满理性精神的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才能避免欺诈、暴力、投机和巧取豪夺等破坏市场经济的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二)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在需要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集中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没有公平和正义,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才有可能实现。民主与法治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达到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而从根本上说,民主和法制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的理性思考。离开人类的理性,就不会有民主和法制,更不会有现代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也离不开国民健全的理性精神,没有这种理性精神,人民就不会有当家做主的愿望,就没有国家权威的合理化和公民参政的扩大化,就没有公民对法律权威的认同、信任和尊重,民主法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只有在理性张扬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法治文明、和谐安定的社会。

(三)理性精神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精神保证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目标、目的和结果,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和要求。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富裕是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共同富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无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都需要理性精神作为保证。理性精神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精神保证,离开理性精神,“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便会成为幻想。

二、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发展要求和发展动力之一,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动力源泉之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的积极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精神犹如社会的“粘合剂”,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召唤力和推动力,可以焕发全体人民的斗志和责任心。江泽民深刻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也强调,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统一体中居于核心地位,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和平相处,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其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它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民族精神与社会进步同向,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并努力为之奋进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纽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族精神突现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突现强大的民族意志和民族品格;引领社会潮流,激发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一精神幻化的强大效应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提倡的重要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

三、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首先,理性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理性。这种爱国主义者对本国民族同样怀有深厚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清醒的,受理智的制约,不以仇视或歧视别国民族为前提。关于理性爱国主义,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也曾有深刻地阐述:“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持久。它来自真正地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力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理性爱国主义者容许对自己民族的缺点提出批评,当然这种批评不是发泄不满,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满腔热情,提出建设性的改革建议。

其次,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追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理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第三,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而在当今时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即是中国人民最高利益和共同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人无分阶层,能力无分大小,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四,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理性行动能力。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理性的爱国主义必然是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根本宗旨,以理性的爱国行动来具体实践。今天我国的核心利益,就是要沿着我们已经成功开辟的全新战略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我们要在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把我国的核心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就要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顾速.狭隘民族主义,还是理性爱国主义[J].开放时代,1997,(2).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作者:王怡尧

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文 篇2:

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思想的价值取向

【摘要】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思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道路问题上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精神动力上的先进文化价值取向;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依靠力量上的人民主体价值取向。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思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些基本遵循思想,深深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主体价值取向的坚守。

一、实现中国梦在道路问题上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自从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之后,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愈加清晰,所引领的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更加确定。继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这条道路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既合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又合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既反映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又反映人民实现幸福的愿望。

二、实现中国梦在精神动力上的先进文化价值取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所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精神动力上的先进文化价值取向。

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梦想,就是一种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和共愿景,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同样需要用最能凝心聚力于兴国强国的精神力量来引领,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族人民不断培养、积累和形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并依靠这种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严峻考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习总书记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国梦,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优良传统;还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优良传统;更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优良传统和精神,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进步潮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然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而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正能量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赋予民族振兴以新的强大生机,激励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三、实现中国梦在依靠力量上的人民主体价值取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所说,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强调实现中國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坚持实现中国梦在依靠力量上的人民主体价值取向。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经典唯物史观的正论。在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基本构成,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承担者,一切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一切社会的变革运动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其次,唯物史观告诉人们,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唯物史观的践行者,无不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最终追求。再次,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人的发展要依赖于社会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真正解决人的问题,必须通过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来实现。基于此,习近平从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一方面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又强调要为人民创造“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并且明确提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因此,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在唯物史观的理解和把握上,前提是国家富强,关键是民族振兴,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价值取向,就在于要充分体现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充分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 人民日报, 2013-01-05.

[2]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 人民日报, 2012-11-30: (01).

作者:王炳锁

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文 篇3:

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摘要:本文聚焦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就全面依法治国与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进行了背景性的回顾;就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提出了五方面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找准时代坐标、坚持现实问题导向和坚持科学方法指引;就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提出处理好五对关系、加强五方面的有机互动:法学教育与思政育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经典理论与前沿热点、法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法学教育与通识教育。通过从原则方向到具体做法的分析论证,探讨推动法学教育更加紧跟时代、良性发展。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 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法治人才队伍。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关乎长远,没有青年法治人才的竞相涌现,就难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真正实现。青年法治人才培養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亟需应对的重要课题。

一、全面依法治国与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

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2020年11月16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刻阐明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早在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就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随后,教育部、中央政法委于2018年9月发布了《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厚德育、强专业、重实践、深协同、强德能、拓渠道、促开放、立标准等8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为新时代推进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指出了原则方向。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对法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主力,高等院校也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任,亟需尽快破题开篇,积极探索新机制、新路径、新方法,并及时总结转化固定为可推广复制的制度经验。

二、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时代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我国发展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青年法治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内涵要求。

法是政治的,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法学不是“非政治化”的纯粹独立客观自足领域,相反,法学甚至是最能直接体现意识形态立场的学科、也是意识形态战争的最前线阵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法学教育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特别是在国际局势风起云涌,意识形态斗争依然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用更加明白这一发问的必要性。运用社会主义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检视和指导法学教育,指导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是推进新时代大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法是大众的,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谈论具体问题不宜立场先行、而是要深入事物内部小心分析;但面对根本原则方向问题,立场是不可回避的。《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一些权力属于人民。站稳人民立场、为社会公平、正义而服务是国家性质,进而由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法学教育尤其要在这一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与坚定。贯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始终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最高处。

法是发展的,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找准时代坐标。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领域,都是法学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家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找准时代坐标就是要培养同党的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青年法治人才,一方面要适合法治中国建设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明确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就是要面向法治实践,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培养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法治人才,建设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法是现实的,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现实问题导向。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相反,它从降生就带着鲜明的现实导向,没有现实性的纬度、法将失去任何存在的意义。法要解决现实问题,不仅是要应对现实中发生的、需要用法律加以规范的实践问题,而且要回应法学发展中的种种“现实理论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过程中,中国特色法学理论建构本身就是重大现实问题,新时代的法学教育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国家社会发展、并积极探索法学理论发挥作用的空间场域和作用方式,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切实提高法治人才供给需求的耦合度。

法是综合的,青年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科学方法指引。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又不同于技术性工具性实践,如前文所述,法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人文性的社会科学。因此,法学人才注定不是只需要熟悉法条或一般法学理论,而是要综合成才,除了法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之外,更需培养青年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管理、金融、税务、计算机、知识产权等等其他学科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不能固守本位,而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才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基固本、通识博闻。

三、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具体进路

法学是一个政治的、现实的、综合的学科,青年法治人才的培养也要着眼于这三方面特性,要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建设进程。

一是激活课程思政、促进法学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有机互动。思政教育需要与法学教育有机融合,仅凭传统思政课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独角戏”和“孤军奋战”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目标,思政教育需要与具体学科、具体内容结合。法学教育也需要与思政教育的立场观点方法相融合,现实已经表明,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上放松警惕、放任自流,这个阵地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来占领,我们要避免关注知识忽视立场、注重工具性忽视价值性的教育倾向。要找准思政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将思政元素精准切入法学专业教育中,用好这一革新法学教育教学理念、完成法学教育教学使命的重要契机和有力抓手,进而实现法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互相成就。

二是走进人民大众,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互动。法学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人民立场,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通过合理有效的内容供给让学生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也是推动法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培养方案的重新优化,增加法律类课外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们主动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经历共同生活、培养共同语言、强化感情纽带。

三是紧跟时代方向,促进经典理论与前沿热点的有机互动。经典理论与前沿热点并非矛盾关系,而同样是一种相互成就的關系。缺乏深厚理论支撑的教育犹如无本之木,而缺乏前沿意识的教育也无法取得理论上的突破,无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理论回应。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带来经典理论的再度青春化和前沿问题分析的有效推进。新时代的法学教育要有意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讨论安排、课外读书研讨调研活动等方式,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用法学方法分析总结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是关注现实问题,促进法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的有机互动。由于近代以来我国几乎全方位落后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学徒状态,具体到我国法律体系的建构而言,早先的师傅主要是苏联,改革开放之后则多效仿德日英美。这一学习过程本身是必要的并且也确实是意义重大的,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随着现实的发展,既有的理论体系、概念框架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的部分;微观到法学教育和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层面,则意味着法学课堂教育与运用法律理解社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脱节。我们要在真正消化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在真正关照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在真正汲取时代呼声的基础上实现法学理论的更新扬弃,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新的自我主张。所以,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更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感、在现实中感受理论和现实互动关系,着重培养实证分析能力,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并在回应社会现实的进程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推进世界法治文明。

五是加强融合创新,促进法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互动。法学教育不能停留于介绍一般法学原理甚至是法律条文,法学教育一要纵向求深,强化法学教育与法哲学、政治学教育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法学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背后的基础性哲学根据;二要横向求广,加强各类应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唯其如此,法学教育才能避免沦为法条教育、法学学生才能避免沦为易替代性极高的法条背诵机器,法学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能够积极参与推动各方面各行业法治建设的高层次法治人才。

作者:韩煦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网络进度计划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