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创新研究

2023-01-25

一、背景

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要求,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议强调“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要坚持把它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使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 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 必须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指导我们, 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变为人民群众自觉而崇高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会议中, 又一次强调了要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并对“体系”的内容做了高度性的总结和概括, 提出了核心价值观,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至此,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既具有前沿性、特色性, 又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极具理论性的课题、极具实践性的课题, 它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同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其做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性概括“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有效整合社会意识, 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

学校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充当着极其重要角色, 是对学生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的重要阵地, 而学生党员更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在学生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是党组织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枢纽和桥梁, 他们有着特殊于普通大学生的身份和使命, 同时又兼具普通大学生的特点, 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我们要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不但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而且对普通大学生还可以发挥着巨大的感召力。

二、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探究学生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情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生党员的培育相结合。课题组在本系学生党员中广泛的开展了有关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份, 回收40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问卷38份, 有效率为95%2.1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分析。据调查结果分析, 32%的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存在着理解偏差。情况表明, 大多数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党员对其具体内容和真正含义存在含糊其辞、理解模糊等现象, 在生活践行之中, 存在着行为瑕疵等情况。因此, 作为党组织基础的支部, 要更进一步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拓展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式和渠道, 促进学生党员对其的深化理解。其中, 政治理论课和党支部组织的培训活动在教育方面持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2]。

(二) 影响学生党员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选择“当前影响学生党员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时, “腐败、为政者不作为等影响”、“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和“自媒体等网络信息中负面信息的负面影响”分别占据调查结果的70%、57%和50%。这说明,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价值多元化在我国逐渐的盛行, 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也受到多元化价值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在目前, 不仅主观上要求加强对正确价值观的学习, 客观上也一种主流、核心的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目标。这就要求要积极地从校园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入手, 加强理想方面、信念方面的教育, 提升学生党员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和抵抗能力, 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学生党员的要求[3]。

三、加强学生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 理论创新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精英分子, 具有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发挥好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不外乎两种:理论教导模式与实践教育模式。开展高校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创新研究, 是引导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迫切需要, 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迫切需要, 本项目尝试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突破口, 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创新研究。要紧系教育目的, 创新教育方式, 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基于政治选择逻辑性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能仅依靠常规的说教、灌输等封闭式教育模式, 也不能只着重于课堂上的教育。在教育方式创新上, 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举办专题讲座、热点讨论沙龙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师生恳谈、辩论比赛等教育形式, 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 搭建党员远程教育平台, 开设专题网站, 开通微信公众号、博客等。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方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断融入到学生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第二课堂的教学之中。

(二) 实践创新

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健康向上的活动基础,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具有深刻的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学生活动。以学生党员为核心, 广泛的吸收普通学生参与和举办活动, 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融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 紧扣现实问题的解决进行深度剖析。将思政要点、社会责任等内容结合高校发展实际、贴近学生需求的方式展现。以实际问题的解决、身边榜样的示范等诸多方法, 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 坚定人生的信念。创办丰富的、与学习生活相结合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学生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合, 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作用;其次, 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教育平台结合一定的宣传手段, 发挥好网络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 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摘要: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生支部也是党的重要组织组成部分。提升学生党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是我党弘扬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要求。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 虽有许多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积极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但仍未突破精英教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 无法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修祥, 袁雅思.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6, 35 (05) :76-79.

[2] 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3.

[3] 蒋睿夫.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16.

上一篇: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研究下一篇:浅议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