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人口理论》为学者进行人口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运用发展的视角深入认识人口变化规律,结合当代社会实际,通过对《人口理论》的一些观点的新思考,从人口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人类人口制度等方面认识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篇1:

有关收养问题研究的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有关收养问题研究的文献的整理,从收继问题,国内外收养的类型、目的和原则进行梳理,最后从研究方向、学科差别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比较总结,认为国内关注的领域可以拓展到少数民族的收养研究。

关键词:收继收养制度宗族

key word: Receives following the adoption system the patriarchal clan

作者简介:张伍呷,女,四川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人类学。

收养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古老社会制度。它作为社会亲属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不同的文化社会,收养的目的、类型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就学者们对收养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相关文献的综述

(一)、收继的研究

收养与宗族的问题。收继现象始终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是构成拟亲属关系的方式之一,也是家庭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環节。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宗法制度,即遵循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关系来组织和统治社会的社会制度,因而宗族在收养者与财产的继承之间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据有关宗族的族谱,美国学者James Watson通过对香港新田的文氏村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在分析很多收养案例后得出结论:宗族内部的分支争斗是导致收养外人这一异常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①宗族各分支都是拥有财产的集团,很自然分支成员希望在自己的宗族内收养,,这样可以限制外人对他们财富的侵占。养父每次从族内另一分支(或别的宗族)中收养一个后继者,就意味着为始祖留下的财富里增加了一个分享利益的人。所以超越了父系等级范围的收养则不太可靠,那很有可能被卷入宗族分支之间争权夺利的纷争循环中,而这种内部争斗正是中国势力强大宗族的特点。对于那些在更近的父系亲属里找不到养子的养父来说,这些争斗让宗族内部的收养危险性增大了。在这种社会环境里 ,收养较为可靠的可能性就是跳过本族圈子,到贫穷的外族人那里去挑选继承人。

19世纪安徽社会中收继现象较为普遍,毛立平在研究收继问题时以安徽地区为中心,对19世纪中国收继的不同类型与程序、收继与宗族的关系、有关收继的制度规范与实际收继行为间的差异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平均14%的家庭发生收继或出继行为,来解决一些家庭的“无后”的问题。从宗族角度讲,收继可以分为族内收继和族外收继两种情形,各需履行不同的收继程序,中上层家庭以族内收继为主,下层家庭则族外收继多于族内收继。国家和宗族对收继的前提、原则和被收继人在新旧家庭中的地位做出种种规定,但制度规范与人们的实际行为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②

(二)、收养类型类型和目的的研究

中国国内的收养类型都是比较统一的说法,即族内与族外收养。族内收养也称过继,被收养者在父系中越过自己所属的一分支或一系到另一分支或一系里去延续将要断了的香火;族外收养则是跳过本族圈子,到贫穷的外族人那里去挑选继承人。从宗族角度讲,可以将收继分为族内收继和族外收继两种,也称为同姓收继与异姓收继。异姓收继可分为收继与出继双方有无亲属关系两种情况。③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对上门女婿的收养,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极其穷困的女婿,让他们改姓或者是让他们的部分儿子跟祖父姓,其实等同于入赘,不过这被人们视为确保继承人的办法里最危险的一种。

国外的收养形式则有很大差别。古巴比伦人具有很强的契约观念,如果没有签订契约,那么收养关系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收养的类型分为三种,一是对婴儿的收养这是古巴比伦人常见的一种收养类型,即没有孩子的夫妇对别人的婴儿进行收养,以延续世系,养子为去世的养父母举行葬礼和相关的宗教仪式。二是对成年男子的“经济收养”,这种收养不是为了延续世系,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互惠,其实质是不动产和动产之间的财产转移。三是对奴隶的收养。很多契约显示,普通夫妇和那迪图女祭司收养奴隶作为养子(女)。养子(女)享有的人身自由取决于对养父母赡养义务的完成。④古代亚述奴孜地区的收养分为三种类型:赠送土地所有权的收养、购买土地所有权的收养和涉及兵役份地条款的收养。⑤罗马将收养分为自权人收养和他权人收养,后者又分为完全收养和不完全收养。在日本社会里,收养有三种类型:女婿收养、婚外情人收养和以逃避继承为目的的收养。婿收养是当今日本最重要的收养之一。

在谈到国内收养目的研究中,Watson提到首先是基于中国传统的灵魂观念每个儿子都有义务为父亲(祖父等等)生育子孙来传宗接代,供奉祖先的灵魂。其次是也有许多物质方面的因素促使那些无后的人为自己寻找继承人。根据惯例,一个人死了即使没有留下遗嘱,他的财产会自动由其父系血亲中最亲近的人来继承。易健雄等人则是从社会整体角度将收养的目的按时期来总结,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些地区出现了把别一氏族的成员、包括未被处死的俘虏收养入族以使本族繁荣起来的收养制度,此时的收养目的完全是为了氏族的整体利益,即补足氏族人口及扩大氏族规模,可称为“为族的收养”。 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家族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单位,收养主要作为维系家族繁衍的补充手段而存在此时的收养可称为“为家的收养”。 家族衰微之后,家庭上升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收养主要是为了养父母的利益,可称为“为亲的收养”。 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一战以后收养制度以其固有的社会功能被赋予解决未成年人的养育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立法目的,这可称为“为子的收养”。⑥

国外收养的目的。古巴比伦人的收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出于立嗣需要的收养,除了立嗣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需求也是古巴比伦人收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对成年男子的收养,则体现了收养的经济目的,实质是不动产和动产之间的财产转移手段。这种目的的收养在古代亚述奴孜地区的发生与发展都同样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尤其是后两者,更是体现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借“收养”之名,行获得土地所有权之实。对于家制度的日本,女婿收养实际上是与祖先崇拜伴存的宗教事项的继承,他承担着主持祈祷列祖列宗永存的宗教祭祀仪式的责任;婚外情人收养是一种供给情人的途径,它引起对收养人财产的合法分享。这也因为日本的收养概念和亲子关系概念远远宽于双亲与未成年子女间的关系的概念;在日本,收养可以用来逃减遗产税,这是因为它是征收个人继承税而不是征收遗产整体的遗产税。⑦逃税收养还被逃税审查机率很小所刺激。原因之一是税务局在审查方面相当谨慎节制,因为收养之类的家务事的调查往往包括稳私争议。

二、结论

在对收养问题的研究方面。收养类型的研究,国内主要是以族内收养和族外收养两种主要的形式,而收继的问题则无可避免的与中国的宗族制度深刻的关联,这也是学者集中探讨的主要领域之一。国外的收养类型则是较为丰富,如古巴比伦对婴儿、成年男子和奴隶的收养,日本对女婿、婚外情人收养等,基本不存在联系宗族的问题。收养目的研究,通过中外的对比可以发现,收养的目的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国外古代的收养行为更多是以经济利益行为为目的,存在很明显的金钱交易关系,而国内的收养则是更多与传统灵魂观念。

在学科方面,研究收养问题时除了从社会理论视角思考外,更多的学者是侧重在了法学上,关注的是收养法律的完善及法制对收养行为存在的缺陷、收养双方权益义务保障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面,鉴于社会学科的特殊性,基本仍然是以定性理论研究为主,也有文献通过定性研究法来探讨个别问题。

我国当前的收养在宗族逐渐弱化的情况下,主要應该是非亲属间的收养,那么对于这种非亲属的收养存在的社会功能如调节人口和财产,补充家庭劳动力等又如何;其次,对于少数民族收养问题的研究很少,我国也存在跨民族收养,那么同样也可以关注被收养孩童的双重文化社会化问题。

参考文献:

[1]JAMES L. WATSON ,《Agnates and outsiders:adoption in chinese lineage》,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26NO

[2]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3]林济,《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中国农史》2003

[4] 易健雄、蒲奕,《养老与收养——论我国步入老年型社会后收养制度的完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5] 李海峰,《古巴比伦人的收养制度》,《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6] 霍文勇、吴宇虹,《古代亚述奴孜地区土地所有权和收养问题研究》,历史教学,2005

[7] Taimie L.Bryant,《Sons and Lovers Adoption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1992

注释:

① JAMES L. WATSON ,《Agnates and outsiders:adoption in chinese lineage》,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26NO.

②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③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④ 李海峰,《古巴比伦人的收养制度》,《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⑤霍文勇、吴宇虹,《古代亚述奴孜地区土地所有权和收养问题研究》,历史教学,2005

⑥ 易健雄、蒲奕,《养老与收养——论我国步入老年型社会后收养制度的完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⑦ Taimie L.Bryant,《Sons and Lovers Adoption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1992

作者:张伍呷

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篇2:

以发展的视域认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摘要:《人口理论》为学者进行人口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运用发展的视角深入认识人口变化规律,结合当代社会实际,通过对《人口理论》的一些观点的新思考,从人口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人类人口制度等方面认识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人口问题

文献标志码:A

马尔萨斯撰写的《人口理论》,对人口运动规律特别是在消费领域对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标志着人口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当今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存繁衍压力似乎逐步超出人类整体资源的承受能力,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观点对解决全人类的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马尔萨斯撰写《人口理论》并非偶然,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18世纪60年代,正值英国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产业革命使英国的发展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为英国成为当时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英国资本家富裕的同时却没有给全体的人民带来财富,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改变,社会两极分化程度愈加激烈。工业革命不断发展,广大的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纷纷破产,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而资本家的严重剥削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失业,出现了大范围的人口过剩。这些处于底层的劳动者没有任何改变自身命运的办法,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危机,基于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社会现实情况,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关注和讨论,其中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是在此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出版,立刻引来了褒贬不一的争议。虽然有站在无产阶级视角的研究者对他进行无情的批判,但也有站在资产阶级视角的研究者对其理论进行赞扬。不可否定的是他的人口理论作为研究人口的理性和价值性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肯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渐被接受。在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人口爆炸之后,世界各國不仅考虑本国人口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人口发展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人口理论》仍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借鉴之处。

二、《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1798年发表,它的出现引起了英国社会巨大的轰动。马尔萨斯以匿名的形式发表了《人口理论》,对《人口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共有7版,而且每一版都添加了新的思想观点和理念。它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两个前提,三个定理”。首先看马尔萨斯的两个前提:(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他认为对人口的增长至少包含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和人类繁殖必须经过两性的结合,这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其次是三个定理,分别是人口的制约原理,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即“人口的增长,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人口的繁殖原理,即“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常随着增加”;人口的均衡原理,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第三点是马尔萨斯的核心原理,他提出了两种抑制人口的措施,他认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因为空间和滋养物的缺乏会受到抑制,人类的生长繁衍则会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为此他提出了道德的抑制,即考虑到无力负担家庭而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以及积极的抑制,即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饥荒等等,灾难会缩短生命,恢复被破坏的平衡。

三、《人口理论》的认识及发展

自从《人口理论》发表后,许多学者通过人口研究的视角对《人口理论》赋予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使得人口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受到了许多站在无产阶级视角的学者的严厉批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进,《人口理论》的缺陷性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对今天的人口研究是功不可没的,因为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当今的社会实际,《人口理论》的正反内容对于人口研究都具有可借鉴的思路,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人口理论》进行分析,在反思阶级历史人口规律、人类理性、人口制度、人类人口发展等方面需要站在发展的视域进行透视,从而赋予《人口理论》新的内涵。

(一)反思阶级历史人口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经历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每一次社会发展进步和转型似乎都经历相似的阶段,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个社会阶段分别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矛盾,而且当两个阶级之间发生矛盾时,主要的手段基本上运用了战争、对抗的暴力方式,且斗争的双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斗争,最终都是以人口伤亡的绝对多数作为胜利的标志。这些斗争是矛盾阶级为了双方斗争而做出的人类的牺牲,最实质的内容却掩盖了人口减少的事实。而当统治阶级稳定社会,人类人口发展出现上升的态势,但是贫困、瘟疫、劳动繁重、饥荒这些因素造成人口减少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而最终做出牺牲的终究是底层民众。人类人口的变化似乎都是围绕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而出现升降的趋势。这条规律贯穿了整个人类人口发展的始终。因此《人口理论》提出的限制人口数量的因素,与其说是马尔萨斯本人赞同的做法,不如说是总结人类人口发展规律。人类不能否认这些事实,而是要正确认识和反思它,把这些减少人类人口的做法当成一种教训,因为在过去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不能避免这些因素造成人口的减少,现在的社会科技条件不断改善和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有能力去克服那些限制人口发展的不利因素,跳出这个减少人口减少的怪圈,维持人类生存的持续力和人类人口的发展。

(二)人类愚昧文明转向现代人类理性发展

人类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是阶级统治的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社会。每一个社会阶段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的权力忽略了底层民众的权力,而且底层民众无能为力维护自身的权力,当社会发生矛盾时,处于底层的民众沦为牺牲品。从人类文明角度而言,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民众是人类愚昧文明的表现,不能拥有自身的权力去维护自身的生命权和生存权,而处于统治阶级的权力者拥有无限权力,这种不公平的人类人口文明是不平等的。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出现,不能说为人类人口发展带来实质性的作用,但是为学者研究人口理性文明带来突破口,从而提升人口理性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认识,让人类认识到自身生存的基本生命权和基本生存保障权,使人类认识个体是人类社会平等的成员,拥有平等的、公平的生命权。人类文明理性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强意识的强加,应该是通过人口的理论发展,丰富人类文明意识,使得人口理性发展传递给每一个具有生命的人。《人口理论》的研究内容,不管是从抑制人口发展,还是人口基本生存的物质保障都为人口理性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因为从其侧面出发考虑都是宝贵的资源和研究的源泉。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口理论》未出现时,人类对于人口的看法是一种愚昧的视角,且这些愚昧的人口文明忽视了整体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而当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出版后,人类对于人口理性文明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是人类人口发展的一大进步。

(三)为人类人口制度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思路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描述的內容是来自英国本土,提出的人口解决举措大多数也是为英国当时历史社会人口状况所着想的。从整个世界角度来看,《人口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马尔萨斯只能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实际来描绘人类人口,不可能考虑到当时世界各地的状况。从信息发展程度而言,更不能考虑到未来世界的人口发展的情况。现在世界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体,相互间形成共同依赖和命运与共的人类共同体。世界整体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科技的发展进步,为人类粮食等基础性的物质提供了充实的条件,但是区域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口发展是不平衡的。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的基数不断减少,只能靠移民来补充劳动力资源;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国家的人口呈现出生率上升、人口膨胀,对控制人口增长的做法没有完善,导致贫困程度较大。而且从战后70年代以来,全球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世界人口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如果以人类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全部人口的物质需求,很明显整体人类人口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也使许多国家的人口基本生存得不到保障。从另一个方面看,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需要消耗人类的资源更加繁重,这对于世界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从《人口理论》视角来看,就解决人类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而言,全世界的政府更应该站在一个高度,为世界共同制定相应的人口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使每一个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控制人口的规模或者配置人口的规模,而不是盲目地任由人口的无限制发展,造成世界人口的膨胀,超出地球资源的承受能力,造成国家之间的人口资源的矛盾而引发不可预测的人口问题。因此,全人类应该回到理性的人口发展规模,重视整体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使地球人口承受能力协调发展。

四、总结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著作,把人口作为人类社会研究的一部分,说明我们人类不能用过去的非人性的做法对待人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科技发展的人类文明时代,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不能停留在阶级历史的阶段,而是以全人类的人口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更加注重生命、人口生存,以及人类的尊严。虽然《人口理论》的一些观点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历史性,但是其积极内容仍然具有借鉴作用,其消极内容具有教训反思作用,这也正是《人口理论》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具有的前进性和先进性意义,也是运用发展人口研究视角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人口问题,只有当人类把全体人口看成一个人类社会的整体,人口发展才能和谐发展,同时才能为人口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式和共同的人口理念。

(责任编辑:姚丽)

作者:刘庆

封建社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篇3:

浅析斯威齐早期对垄断问题的研究

摘要:保罗·斯威齐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斯威齐的最重要理论成果当属垄断资本理论,而纵观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对垄断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始终,在其研究早期也不例外。因此文章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研究斯威齐的早期垄断思想,将其与垄断资本理论联系起来,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斯威齐的总体思想脉络,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斯威齐;早期;垄断问题

一、前言

保罗·斯威齐(1910~2004)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在斯威齐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果当属1966年与保罗·巴兰合著的《垄断资本》一书,他们在其中提出了一个分析、解释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垄断资本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学术反响。另一方面,斯威齐在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也有独到建树,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对寡头垄断企业的定价问题的研究,由此提出的“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即斯威齐模型)更是成为现今主流微观经济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纵观斯威齐的整个学术生涯,不管他处于何种经济学立场,对垄断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始终。对垄断资本理论、斯威齐模型或者其他重要理论,学界已有较多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斯威齐早期对垄断问题的研究思想,或许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与他后期的垄断资本理论对比来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斯威齐的总体经济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将具体梳理和论述斯威齐早期对垄断方面多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接下来一一展开分析。

二、斯威齐早期垄断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联合

首先要指出的是,斯威齐所称的资本主义联合,是以英国达勒姆和诺森伯兰这两大产煤地区的煤炭生产企业在1550~1850年间的垄断历史为研究对象,事实上指的就是垄断现象最早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即卡特尔。因此,斯威齐首先是对卡特尔这种特定的垄断形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它的本质属性和有利于其发展壮大的各种条件。

斯威齐认为,对利润或利润率的不懈追求已经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最主要因素,而这一点被当时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所忽视了。新古典主义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制约企业获取利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市场内部现存的所有企业会为了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而相互竞争,这将导致价格水平的降低;二是它们也会为了所有可能的生产方式而相互竞争,而这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最后,如果依然能够获得利润,那么新的企业进入将加强竞争程度,最终导致利润为零的均衡状态。反之斯威齐则指出,能够维持企业利润率的因素包括:首先,现存的所有生产企业可能会联合起来,这将减弱他们为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所有可能的生产方式而进行竞争的激烈程度,并能有效的阻止其他竞争者进入该市场;其次,市场本身可能会突然扩张,这将减轻或者抵消影响价格水平的那些竞争因素;最后,所有可能的生产方式同样可能会突然增加,这也将减轻或者抵消影响成本水平的竞争因素。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为了保持利润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联合起来。因此斯威齐认为,资本主义联合即卡特尔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其追求的本质目标就在于:保持当前的价格水平并限制其生产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水平;以及限制并阻止其他新企业的进入。而这事实上就是之后不完全竞争理论所指的对垄断利润的本质追求。

此外,斯威齐将有利于资本主义联合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归为三类,分别是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其中,自然条件一般地是指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等条件,它们在一定程度内决定了商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位置和程度,这一点特别地表现在原材料商品市场方面。技术条件是指主要运用在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领域内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式,它直接决定了潜在生产领域的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大小,还决定了最佳生产单位(企业)的大小。斯威齐认为,较大的最佳生产单位往往意味着较少的生产厂商,这就毫无疑问地有助于企业的联合,更不用说企业本身就有聯合起来限制产量的需求,因此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社会条件的涵盖范围则较广,但斯威齐认为其中最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种: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生活标准、法律体系和有关政府当局的态度。其中前两个条件被斯威齐称之为经济条件,主要取决于实际生产数量、生产领域和市场规模的大小;后两个条件则被统称为政治条件,主流的法律体系决定了企业联合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而在该法律体系下的政府也会采取相应的支持或反对态度。斯威齐认为,政治条件对企业联合的重要性是与自然、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的。

(二)垄断的定义及其推论

斯威齐从有关垄断的经济学分析的实质出发,对垄断本身做了一个本质定义的规定,并从中得出了理论性推论。他认为,当某个生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即独立于给定价格,又独立于所获利润或损失时,就说明这个市场中存在完全垄断。

具体来说,斯威齐认为,如果需求曲线不能满足独立于给定价格水平的条件,那么曲线本身就不具有太大的经验意义,即便这种需求曲线本身在逻辑上是明确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仍然可以得到产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面临的需求数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动往往是伴随着周围其他条件的变化,这样需求曲线本身就无法说明问题了。因此第一个条件的存在就将这种情况排除在了垄断问题之外。另一方面,当需求曲线独立于利润或亏损时,说明了任何程度的利润水平都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其他厂商提供替代商品,而这将影响已有商品的需求问题。最终在这两个条件下,该完全垄断厂商是有效地孤立于其他厂商的;垄断均衡是可以通过自身得到检验的;以及是不涉及“群体”均衡问题的。

斯威齐从上述完全垄断的定义中引申出两点推论。其中的推论一是指,当生产厂商的需求曲线独立于价格,但不独立于利润时,该厂商的某些幅度的利润(或亏损)会引起其他竞争者或多或少的提供(或撤回)已有产品的完全替代品。推论二是指,反过来当需求曲线独立于利润,但不独立于价格水平时,至少在基于马歇尔理论框架的一般意义上,需求曲线就不再是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了。斯威齐认为,在这两种推论的情况下,“群体”均衡的问题就明显地体现出来,单独的生产厂商已经不能完全的孤立于它周围的竞争环境之中了。推论一所描述的情形可以看作是垄断竞争市场,而推论二的情形则属于双寡头垄断市场。此外,斯威齐认为,这两种推论的理论分析与爱德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是,生产厂商的需求曲线即不独立于给定价格,也不独立于所获利润,而这在现实经济中才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斯威齐认为这种情况大概等同于张伯伦所提出的“寡头垄断竞争”,不过它并不损害重要理论研究中有关价值的定义。

(三)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竞争

除了对垄断的特定形式和定义的理论研究之外,斯威齐认为,有必要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做一个整体的、历史性的研究。这有助于探究资本主义体系的内在逻辑,以及其中内生的各种可变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能合理构想未来的发展情景。

具体来说,最早在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框架之中,资本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性质的力量存在的,后来才发展出自身独立于封建主义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它的影响范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并最终取代了封建主义。发生在17~18世纪的这个取代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就在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保驾护航。斯威齐认为,这一中央政府的唯一可能的形式就是君主制,这对于早期商业资本主义在封建时代的崛起也特别有帮助。与此同时,对于垄断和特权的许可和支持也是这一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中央政府的权力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对垄断许可权的分配,同时垄断本身也强有力地帮助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斯威齐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垄断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摇篮中发展起来的。

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有自信,最终采取行动推翻了当时的君主制政府,并成功获得了与其经济权力相匹配的政治权力。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一种反对任何特权的思想意识形态,君主制政府的所有影响都被消除了,因此对垄断的支持也自然就削弱了。同时,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流通方式的稳步改进扩大了市场和原材料产地的规模,同时工业技术的发展为快速积累的资本投资提供了新的去向。因此从政治和经济的两个方面都不再支持垄断的发展,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放任自由的“古典”时代来临了。

就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而言,19世纪内的最伟大经济学家们基本没有讨论垄断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是不重要的。对此斯威齐认为这毫不令人意外,但是在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的手中已经蕴含着未来垄断发展的种子。事实上,在1850年之后,机器技术、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公司制度变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导因素。大规模生产的逐步扩张使得垄断变得既简单又有充分的吸引力,而关于这一意义的重要性被市场和原材料产地的扩大所掩盖了。当进一步的扩大无力为继时,生产能力超出市场所需的趋势也就成为了绝对的本质因素。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资产阶级政府在威胁来临之前匆忙采取措施,去营救整个资本主义体系。斯威齐认为,如果国家支持垄断的政策措施出台的很慢,这只是因为自由竞争的意识形态太根深蒂固了。事实上解决方案是很明显的:对内加强对垄断的培育和支持,并采取为对外扩张服务的各种专制政策,以此为进一步的投资提供出路。当时激进的帝国主义正是这种解决方案的直接后果。因此,斯威齐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展望是悲观的,他最终认为,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垄断、更多的专制和更多的帝国主义扩张,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制度难以永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從资本主义联合、垄断的定义及推论,以及历史进程中的垄断与竞争这三个角度详细论述研究了斯威齐的早期垄断思想。事实上,笔者曾把斯威齐的整体经济思想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从1934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到1942年出版《资本主义发展论》被视为是第一个时期——“经济思想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斯威齐经历了经济思想的一个大的转变,即从主流经济学领域转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斯威齐停留在主流经济学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以斯威齐模型以及上文所论述的早期垄断问题研究为代表,他对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发展做出了较有影响力的贡献。另一方面,斯威齐的早期垄断问题研究,包括其中对于经济研究中的“历史”要素的重视,还影响了他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思路与范畴,是其垄断资本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前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值得重视、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斯威齐,巴兰.垄断资本[M].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商务印书馆,1977.

[2]Sweezy, Paul M. Demand Under Conditions of Oligopol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9.

[3]Sweezy, Paul M.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English Coal Trade, 1550~1850.Cambridge[D].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8.

[4]Sweezy, Paul M. On the definition of monopol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37.

[5]张维昊.斯威齐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学术贡献[J].教学与研究,2016(08).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作者:张维昊

上一篇:价值链研究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世界贸易翻译服务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