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价值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中,档案成为规训社会开展管理控制活动的常规手段,承载了人类的管理思想。这种理解源自档案形成于人们有意识的检查与描述活动中,目标是指向对相关人和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广泛实践于当代人事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工作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档案价值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档案价值社会管理论文 篇1:

浅析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摘 要 本文对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社会管理失范现象,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加强档案管理,实现管理档案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社会管理失范 管理档案价值 影响 对策

一、社会管理失范现象

(一)造假管理现象频繁

受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的浮夸作风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弄虚作假和实用主义思想等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这些社会不良风气依然影响着我国的社会风气,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快速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很多丑恶现象,由于管理层为了贪功,不顾具体需求制定脱离实际的目标,下级部门为了能够完成管理层提出的政绩要求,只能采取造假管理,进行虚报,造成严重的社会管理示范现象。

(二)管理方式过于形式化

近几年来,管理方式过于形式化对社会管理带来的危害已经被公众认知,并且在社会中还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档案管理中,最基本的工具就是文件以及会议,无论是文件管理,还是会议重要讲话,都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处真实性、针对性、目的性。但是,在现实档案管理中,管理方式却向形式主义发展,无论是文件,还是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性,不能一针见血指出档案管理中的关键所在,不断对文件内容以及会议讲话内容重复,在管理中,出现严重的“八股文”现象,甚至还出现滥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术语的现象,没有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造成社会管理失范,严重影响管理档案价值。

(三)缺乏管理实践记录

从现代管理要求来看,要求管理者不但要客观记录问题处理的整个过程,对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结果作详细的记录,并且还要将整个过程用文献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能够为以后的管理评价作参考依据,提供有效的文件记录用以反映历史。但是,我国的档案管理中,并没有做好上述工作,不但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行为,再加上我国管理没有受到强烈的管理理性化冲击,因此,管理工作并没有对各级领导进行有效全面的过程约束,有些领导为一己私欲,在利益的诱导下,会脱离实际,没有对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概括,有时候甚至还会不作任何记录,例如:没有详写事故发生的相关情况,对有关事项避而不谈,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导致档案管理中出现真空记录的现象象,对于日后出现同类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可以参照,也不利于充分反应事实,造成社会管理严重示范。

二、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的影响

(一)造假对管理档案价值的影响

保持档案的真实性,才能够有效保障档案价值,而在档案价值中最关键的就是对社会生活实践做好档案记录,保证档案生成过程以及所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真实性这个观点。造假管理无法反应真实的管理实践情况,无法真正体现管理档案的价值,即管理档案价值将被弱化,因此,管理档案价值只剩下对社会管理失范的真实反映。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造假管理严重影响档案的真实性,不能够为评估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意义的素材。

(二)管理方式形式化对管理档案价值的影响

管理方式过于形式化导致档案记录内容与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不能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制约实现管理档案价值。

管理档案价值能否被实现,关键在于档案是否被有效利用,但是,管理方式过于形式化,档案管理者缺乏动力,没有进行档案应有的利用,出现档案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因为没有对档案管理者规定相关的职责与义务,因此,即使没有对档案进行利用,档案管理着也能够开展相关的工作,导致档案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缺乏管理实践记录对管理档案价值的影响

要想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首先就是要保证档案管理实践记录要详细真实,但是,现有社会管理中,并没有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实践记录工作,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降低管理档案的价值。由于在社会管理中并没有规范管理行为,特别对相关领导,更是缺少约束制度,因此,档案管理中即使出现问题,他们也可以采取隐瞒的手段混蒙过关。缺乏管理实践记录,不但会对档案的完整性以及档案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且还不利于揭示历史真相,使管理档案价值被大大降低,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

三、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的对策

(一)规范社会管理

首先,要想管理档案能够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就必须规范社会管理,对于各个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转变他们对档案管理的认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特别是要完善档案管理中的工作程序,规范社会管理,从问题出现的源头上抓起,彻底解决档案在形成以及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另外,各级的档案管理局,还可以针对地域特点以及当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专业化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使社会管理能够规范化。另外,可以借助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的影响力,将管理档案价值作为建议提出议案或者提案,使社会管理能够在政府的推动力下,不断完善、规范,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二)立卷归档检查

在立卷归档环节中,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质量审查,在审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针对问题及时作出补救措施;可以对档案立卷归档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时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找出问题,从源头出发,使档案质量能够得到控制。就目前我国档案管理部门的立卷归档工作来看,全都采取传统的立卷归档方法,缺乏创造性与科学性,没有对被检单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掌握应有的档案知识,因此,就无法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结论。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受检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单位的详细事件记录,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档案不真实或者缺失等一些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要求受检单位及时纠正这种低级错误。

(三)档案质量评估工作

对档案进行质量评估,这是档案管理部门最基本的工作,将档案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归类放置,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评估,使档案能够有效科学地被利用。观察社会管理失范对我国管理档案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档案管理部门没有针对档案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就无法有效清楚利用档案。所以,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了解我国社会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失范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要将档案评估材料作为重要的文献,在保存管理中,一定要将档案评估材料保管好,还可以将其与全宗档案同时进行保管,能够留下详细的资料为以后的利用者借鉴参考。

四、结束语

要想保证管理档案价值能够充分被实现,发挥档案应用的作用,就必须规范社会管理,针对社会管理失范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社会管理规范化,保证管理档案价值能够真正被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0(05).

[2]倪丽娟,王建婷,杨水兰等.责任社会与责任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档案学通讯,2007,23(04):33-34.

[3]倪丽娟,陈辉,邓佳琪等.官僚体制下的文档工作审视[J].档案学通讯,2005,21(06):45-46.

[4]程伽,王静茹.构建高校科研诚信档案、防治学术道德失范[J].老区建设,2010,22(12):25-26.

[5]彭志斌,蒋博新,黄伟武,等.论高校档案管理“失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0,41(12):101-102.

(作者单位:广东省公路管理局韶赣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作者:李洁怡

档案价值社会管理论文 篇2:

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的渊源及其当代实践*

摘  要: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中,档案成为规训社会开展管理控制活动的常规手段,承载了人类的管理思想。这种理解源自档案形成于人们有意识的检查与描述活动中,目标是指向对相关人和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广泛实践于当代人事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工作中。

关键词: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规训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后文简称福柯),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被认为是一位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人们形容他为“一面时代的文化标杆”。[1]“像明星一样追逐着他,关注着他,谈论着他。”[2]档案学界同样研究了福柯现象,如认为他“像一位挖掘古墓的传统考古学者那样,在积满尘土的档案堆中执着地挖掘着”。[3]也发现了他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就档案现象有过专门的论述。[4]尽管如此,但由于福柯本人并非档案学家,也非档案工作者,其有关档案现象的思考是从相关概念或分析框架下提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档案思想的渊源展开追溯,甚至对其在当代实践中的影响展开分析。
1 福柯档案思想的规训社会背景

在福柯的理解中,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训社会,对人及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规训社会的突出特征。这其中,规训手段包含各种各样的控制媒介,档案即是其一。作为一类规训手段,福柯认为档案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

福柯相关思想最早源于其对犯人管理的观察。如他发现,在过去,对犯人的惩罚是赤裸和残酷的,甚至是展示性和仪式性的,如砍头、鞭笞、游街等。但随着文明的发展,惩罚方式逐渐文明化,“从一种异常规训的方案转变为另一种普遍化监视的方案”。[5]他把这种普遍化的监视方案比喻为如英国人边泌设计的圆形监狱,其构造为:四周是囚室,中心位置是高大的瞭望塔,每个囚室开有两个窗户,一个朝向瞭望塔,另一个向外。这样做的效果是:在逆光条件下,瞭望塔上的观察者可以很容易监视囚犯,而囚犯却看不到瞭望塔上的人。这样的布局结构,就在监视者与被监视者间营造一种不对称关系。认为这样的设计效果,使囚犯即使在没有看守者在场的情况下,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监视的效果,从而为监狱的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抽象后归纳为:监视、对被监视人的描述、利用描述中形成的档案记录进一步的分类、比较、分析,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控制行为。

同样,福柯在医院管理中也发现,医院是通过对病人生活及其病情的持续和详细的档案记录来有效掌控病人的情况及整个医院的秩序。以至于他认为类似管理手法不仅在监狱和医院可见,在学校、兵营、救济院、工厂等,甚至所有社会组织,都产生了,从而形成对社会的整体有效掌控,也即形成了对人们生活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控制。[6]相当于说,这种监视和控制方式由过去狭窄的物理监狱式拓展到了现在无处不在的全景敞视模式。就如福柯本人认为的,这种无处不在的档案记录式控制方式,注定将因其成本小、易操作、效果好等优势,传遍整个社会,并在人们的生产、教育、公共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控制力,也有利于形成社会的稳定和秩序。[7]

在此背景下,福柯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无论他们处于什么领域或角落,均处于一种无处不接受监督和管理控制的状态。[8]并且认为这种状态自17、18世纪就开始了。他把这种状况总结为:社会中形成了规训机制,规训社会形成了。[9] 在福柯理解中,这里的“规训”既不表现为一种体制,也不代表一种机构,而是呈现为一种权力作用的方式或途径。其中,“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一种技术学”。[10] 而规训的实质是对个人及事物的有效权力控制,目标是造就有秩序的社会。

基于上述理解,福柯明确提出,档案就是规训和管理控制的媒介,或者称为规训和控制技术之一。如他在解释权力光学时,认为它是常规性的监控器官。“属于这一系统的有警察组织、档案机构以及全方位环形敞视监督系统。”[11]

总结福柯档案思想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遵循了如下思路: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训社会,目的在于对人身体及相关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规训社会中,规训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档案就是其中一种;档案的规训功能在于通过检查和描述实现对人的身体或相关事物的控制。

由此,福柯档案思想的分析框架呈现如下图示。


2 福柯档案思想的理解维度

具体到档案如何作为规训手段用于社会管理与控制活动,福柯认为主要是通过检查与描述两种渠道,进而实现对人的身体、记忆及相关事物的管理控制。同时也认为,作为规训手段的档案,其效用具有多面性,并非仅仅指向消极意义。

2.1 档案形成于指向管理控制目的的检查活动。福柯认为,检查时通过对个人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这些记录作为档案保存后,可作为对相关人进行了解、追踪与有效管理控制的依据。他把这种状况形象地描述为,“它使人们陷入一大批文件中。这些文件俘获了人们,限定了人们”。[12]即通过检查留下的档案材料,实现对人的相关情况的了解,进而实现对他们的管理和控制。如福柯进一步分析后的发现:这种检查中留存的档案材料,可用于對人的特征、发育、能力及其他情况的分析,甚至可据此对不同的人进行比较,或对群体形成总体性的认识。这其间将产生大量可用的知识以引导并有效管理控制相关的人。[13]实质讲的是借助档案,人们在实践中可获得相关知识,而这种知识能有效地引导人们开展管理控制活动。福柯形容这种情况为,“由于检查将层级监视与规范化裁决结合起来,就确保了重大的规训功能”。[14]

2.2 档案产生于适用精确管控的情况描述。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档案描述,确保对人或事物管理控制上的精确性、有效性与针对性。如福柯在分析18世纪法国巴黎的治安情况时发现,他们借助的手段是“复杂的记录系统”,这些系统对社会中存在的疑点、可能性,以及对相关事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持续描述。[15]通过这种描述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精确跟踪与控制。实质上他也认为,“描述不再是供未来回忆的纪念碑,而是供不备之需的文件。……,描述造就了一种控制手段和一种支配方法”。[16]为此,他进一步的解释是:长期以来,普通人的行为或日常活动是不被纳入描述领域的。过去能被不断地跟踪并被不间断的书写所描述,是一种特权。如封建时代皇帝的日常生活被记录成《起居录》。但现在,随着规训社会的来临,“普通人也进入描述的对象”。而且这种描述,“不再是把人英雄化,而是一种客体化和征服”。实际就是在档案描述中,“通过比较,进行分类,形成范畴,确定平均水准和规范”。[17]进而实现对人了解基础上的管理与控制。

2.3 档案可用于对社会记忆的选择式控制。福柯观察到的档案用于社会管理控制活动时,认为不仅在于对人的身体或事物的外在控制,也可用于对社会记忆的选择式控制。如他在《知识考古学》中就认为档案是在特定时代用特定的话语描述下的产物,是受到权力作用下的产物。“即在一定的时刻,这样的话语能够接收和使用,或者与其相反,排斥、遗忘,或者不予承认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结构。”[18]即在福柯看来,档案是通过片断、区域和层次呈现出来,也就是在权力作用下,有选择地留存下来的。这种有选择留存下来的档案,目的之一即在于控制社会记忆。正如有学者对福柯这一相关思想所做的分析,“档案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出现,意味着一切过往的历史的重组和改造,特别是意味着历史被纳入到新的秩序中去”。[19]或者认为,“档案以其‘客观呈现’的形式,在人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偷偷地对历史进行人为的改造”。[20]

2.4 档案管理控制功能具有多面性。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福柯理解的规训社会中,档案被视为一类管理控制的手段,并非仅仅呈现出专制意义上的压制或统治,也非仅体现为一门政治技术,而是同样适用于经济、科学等领域,发挥着科学管理意义上的积极效用。如他在论述经济活动中使用“复式簿记”必要性时,认为留存会计档案可用于防止经济欺诈,认为原因即在于:经济活动中的支出繁杂众多,每一部分稍有漏洞或造假,合计起来也是巨大的资金欺诈,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企业的亏空乃至最后的破产。[21]而解决之道,他认为可通过留存“簿记”档案用于清晰记录资金流动情况,进而形成对相关经济状况的有效掌控。认为这一做法体现了“经济的或技术的合理性”。再如在医疗档案管理中,福柯也认为治疗情况的相关统计资料与病案,可用于对医疗事故的了解与有效管控。[22]
3 福柯档案思想的当代实践

可以认为,福柯的档案思想集中体现在:档案成为规训社会中常规的管理控制手法,具体是通过对人或事物检查和描述中形成的档案材料,用于对人或事物的精确识别基础上的管理控制,以及在特定话语和权力支配下,档案被有选择地记录和留存,以控制社会记忆。这在当代社会实践中仍是一项常规的管理手法,突出表现在人事档案(信用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工作中。

3.1 人事档案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专门档案材料,在我国尤指对干部、工人、学生和军人的管理,并沿用至今,“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23]

人事档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1)员工在干部任免、岗位调配中形成的各类材料;(2)岗位录用或聘用中形成的各类材料;(3)员工出国(境)审批表或登记表,以及在国(境)外表现的鉴定审核材料;(4)员工在各类代表会议中形成的材料;(5)员工工资办理、待遇核算中形成的表格材料;(6)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形成的材料;(7)员工在姓名更改,或工龄或入党入团时间再确认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8)入团入党相关材料;(9)员工审查相关材料;(10)员工在各类重大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材料;(11)涉事人员相关材料;(12)员工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材料;(13) 员工中被确诊为有残疾或工伤致残等级证明的医学证明材料或体检表;(14)相关人员丧事办理中形成的材料;(15)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形成的材料;(16)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的学籍变更材料;(17)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的学年思想品德鉴定表;(18)其他相关可供参考的材料。

不难发现,人事档案是对人的相关情况的描述与记录,从工作、生活到学习,从出生到死亡,基本涵盖了一个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一个人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受惩处或奖励,以及其他被认为可能有“参考保存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既用于对人考察时的参考,实际也用于对人的社会管理控制,类似福柯上述提及的“它使人们陷入一大批文件中”。其控制功效包括: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他情况,用于需要时的管理,如了解其住址及其亲属关系,用于线索的追踪;人事材料中的不良记录将可能直接阻断一个人提拔、升迁或晋级的线路,从反面警醒与引导其他人的行为;人事记录直接用于人事关系的确立,通过“卡档案”影响人才的流动(目前受到较多批评);人事档案直接给人员定性,从而控制其活动空间,如对有违法犯罪仍在考察期内的人,将据此重点监控其活动,等等。所以,金波在分析人事档案制度的社会功能后指出,“人事档案的信息存贮功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为社会控制服务的”。[24]

目前,人事档案制度在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广泛实行。类似现象还包括信用档案,是指围绕信用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建立的记录和反映其在社会信用活动中产生的有关信誉和行为规范状况,具有特定查考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如在美国,可通过个人的社会保障号了解其信用情况,如了解公民个人在履历、考核、晋升、培训、社会保险、受奖惩、医疗保险交付等方面的信用情况。[25]这些信息直接影响是否聘用一个人或如何使用一个人,是一项社会控制制度。再如英国税务局(the Inland Revenue),其建立了庞大的详细记录每一个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档案,用于考察一个人的信用状况。这些信息直接用于是否對某人或某组织继续贷款、发放许可证、准予交易的核准。[26]信用档案目前成为许多国家用于控制社会信用关系、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有效工具。

3.2 档案职能鉴定实现对社会记忆的有选择留存。如前所述,福柯理解中的档案,受“话语”与“权力”的介入,是有选择留存下来的,发挥着社会记忆控制的功效。具体表现是:留存下来的档案将用于未来的参考与记忆,而未留存或销毁的档案将失去相应的记录。这其中,档案鉴定就决定着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在多长时期内留存,以及失去什么记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受档案职能鉴定论的影响。

档案职能鉴定论是卡林斯基1934年在其论文《文件的选择》中首次提出,认为文件的价值及其保管期限应由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决定。[27]也即说,机关在政府级别中的地位越高,其生成的文件材料档案价值也就越大,留存下来作为社会记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级别低甚至没有级别的机关生成的文件,其可能不被作为档案保存,或仅作为定期保管的档案,在一段时间后仍需销毁。如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指出: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档案馆接收的档案是永久保存的。而省级以下,不包括省级,档案馆接收的档案,其保管期限分永久和30年以上(包括30年)两类,并具体划分了档案移交的范围。这些规定代表的是国家意志,由政府机构或其代理机关具体执行,它们决定哪些档案可以留存,留存多长时间,哪些档案不需留存。

档案鉴定以文件形成机构在政府级别中的高低权衡其价值大小,并决定留存与否,以及留存多长时间,体现一个国家话语和权力在社会档案记忆控制中的重要影响。以至于在这样的环境下,赵跃飞发现档案中“几乎看不到社会低层(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精神历程”。[28]冯惠玲也发现,“各国档案馆保存的年代久远的档案中很少有统治者之外的记录,我国档案馆藏也不例外”。[29]导致的后果可能是,社会记忆因档案留存的不完整而不完整。

尽管目前有些国家已认识到上述的不足,如我国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但不可否认,档案职能鉴定已对并将继续对档案社会记忆的控制产生深远影响。
4 结语

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防范风险,并减少不确定性。为此,人们通过采取各类控制手段,以保证事物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在福柯看来,档案就是人们选择用来防范风险与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管理工具,行使着社会控制的功效,特别是在规训社会,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代表的是权力的控制意愿与影响,即福柯理解的“监控是权力的媒介”。[30]但由于对“社会控制”一词的敏感度,人们往往片面理解其消极意义,事实是它也呈现积极影响。就如福柯本人所言,“成为自由主义者,这不是成为像‘曼彻斯特人’,根据自己喜好任由汽车四处行驶,从而不断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31]在看到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具有钳制意义的一面外,也应看到其积极与必要的一面,类似如福柯观察到的档案在防范经济欺诈与事故防止方面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向福柯致敬[J].西北美术,2007(4):28.

[2]钟红艳.福柯《规训与惩罚》的理论基础与终极关怀[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4):89.

[3]张俊录.李银河论述福柯是档案学者[J].档案学研究,2002(2):55.

[4]洪佳惠.知识考古视域下的档案——从“双套制”问题谈起[J].档案学通讯,2015(2):35.

[5][6][7][9][10][11][12][13][14][15][16][17][18][21][22]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3:235,159,233,235,241-242,227,213,214,216,240,215,213,142,198,213.

[8][19][20]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4,264,264.

[23]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5.

[24]金波.人事档案制度的社会功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173.

[25]郑美虹.美国人事档案的管理及启示[J].2005(6):28.

[26]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5.

[27]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 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74.

[28]赵跃飞.未见平民史[J].中国档案,1999(1):28.

[29]冯惠玲.家庭建档的双向意义[J].档案学研究,2007(5):8.

[30]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82.

[31]米歇尔·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4.

作者:徐辛酉

档案价值社会管理论文 篇3:

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方法之

【摘要】 档案馆是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基本形式,而文件中心、档案事务所、档案寄存中心和其他商业化运作的档案中介机构则是档案管理社会化的有效补充。因此,对档案中介机构的管理分析也是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档案管理;中介机构;社会化

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是指档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档案管理是一种社会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共同行为,其目的在于把全社会的档案以不同形式分层分类集中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社会性的开放管理系统。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管理行政部门的执法权,是实现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基本条件,较为完整的国家档案管理网络是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可靠基础,档案馆是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基本形式,而文件中心、档案事务所、档案寄存中心和其他商业化运作的档案中介机构则是档案管理社会化的有效补充。

一、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与建立“两个体系”的关系

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体内容。就“两个体系”建设而言,又具有特殊的意义:(1)强化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是建立“两个体系”的关键环节,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重点是档案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档案公共服务产品的再分配,关键就在于实现政府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的调整与完善。(2)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是“两个体系”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建立“两个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化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重视档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在档案领域的具体体现。(3)强化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是建立“两个体系”的根本办法。建立“两个体系”需要档案法制体系、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服务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管理的社会化不仅为推进建立“两个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并以其系统性、规范性、实践性成为实现“两个体系”建设目标的根本方法。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不到位,“两个体系”就无从谈起,“两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必然伴随着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的不断强化。

二、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档案中介机构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体现了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现阶段,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要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档案中介机构。档案中介机构,是当前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从名称来看,有“档案事务所”、“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档案事务服务中心”、“档案技术服务中心”、“档案托管中心”、“档案寄存中心”等。我国目前的档案中介机构按生成途径和运作方式,可以分为由档案馆或档案主管部门设立的、面向社会的公共性档案中介机构和以法人资格存在的、以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档案中介机构。我国首家档案寄存中心,1998年8月9日成立的深圳市档案寄存中心属于前者,其服务职能主要是将不具备充分保管条件及配备档案保管主体成本过高的国有与非国有及破产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在工作、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寄存在市档案馆中。相对于传统的档案机构来说,总体呈现弱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档案中介机构需具备以下条件:(1)政企分开、权责明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首先政企分开、权责明晰要求档案中介机构必须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人员、财务、职能等方面完全脱钩,以独立经济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不得再承担原有的行政职能,即真正实现组织中介性。其次要做到独经营、自负盈亏,必须保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客观性。独立性可以使档案中介机构不受行政部门影响,在档案服务中保持独立,不损害客户的利益。(2)遵纪守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从某义上讲,规范化程度不够是影响档案中介机构职能发挥的最大障碍。档案中介机构的规范化实质上涉及的是其与服务对象的信用关系问题,档案中介机构如果不规范,其信用度将大打折扣。从外部来说,档案中介机构应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前者是依据《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其经营活动进行依法登记注册、年检审计;后者是依照《档案法》等法规对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管,以实现外部规范化管理。从自身来说。档案中介机构应体现社会服务性、技术知识性和商业经营性。社会服务性指档案中介机构能为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档案服务,包括档案咨询、档案达标升级整理、档案代理保管、档案设备引进等。技术知识性指档案中介机构进行的各项档案业务如技术咨询服务、传授档案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档案价值鉴定等是建立在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利用或提供档案信息技术服务之上的。商业经营性指档案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经工商注册的企业,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经营范围,有企业行为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档案有偿服务,获得收益,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2]档案管理杂志社主办.档案界——档案门户网站

作者:王玉洁

上一篇:启动效应特殊教育论文下一篇:学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